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中地理八年级第五章A卷_第1页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中地理八年级第五章A卷_第2页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中地理八年级第五章A卷_第3页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中地理八年级第五章A卷_第4页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中地理八年级第五章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A卷

选择题(共12小题)

1.在学习区域中,认识区域位置十分重要。这是因为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对区域的()

①气候影响很大

②地形影响很大

③交通影响很大

④矿产资源储量影响很大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秦岭一淮河以南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是()

A.耕地多为水田,作物一年两至三熟

B.耕地多为水田,作物一年一熟

C.耕地多为旱地,作物以水稻和油菜为主

D.耕地多为旱地,作物以小麦和大豆为主

3.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铁(西安一成都)全线正式通车,铁路很多路段都设计成如图所示的“灯泡”

形线路。西成高铁穿越秦岭,有关秦岭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一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B.4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C.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D.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4.下列关于南方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东面和南面濒临渤海、东海和南海

B.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

C.植被常绿,在湿热的环境下发育了红色的土壤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5.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分界线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降水差异B.地形差异C.河流差异D.植被差异

6.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①〜④地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位于长白山区,以林地为主

B.②地位于内蒙古高原,以草地为主

C.③地位于华北平原,以水田为主

D.④地位于长江以南,被称为“江南水乡

7.分析下列表格。据此完成下题。

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约占我国人口百分比55%40%4%1%

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百分比25%20%30%25%

我国人口最多的地区是()

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8.某山以北树木成林、桃李芬芳,以南稻田处处、橘园飘香,这条山脉是()

A.天山山脉B.昆仑山脉C.秦岭D.南岭

9.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把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命名为“绿色中国”“黄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

色中国这四种颜色,分别代表我国的哪个区域()

A.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B.青藏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

D.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10.寒草原所在地是()

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11.我国疆域辽阔,各地地理环境差异显著,可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地势地形因素

B.气温降水因素

C.经济发展差异

D.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12.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图中所示山脉是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根据提示它是()

(:y北方耒殛军)

A.秦岭B.昆仑山C.祁连山D.横断山脉

二.解答题(共3小题)

13.寒假将至,北方某学校组织了研学活动,如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研学小组从①到达②地,发现这里的河流(有、无)结冰现象,多数树木("落

叶”、“常绿”)与家乡的景观大不相同,这里的居民主食是,该地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

(2)④地区为我国四大地理区_________地区,部分成员出现了头晕、恶心等高原反应,原因

是O

(3)④地区的代表牲畜为被称为“高原之舟”,适应该地区_________、缺氧、低气压等特殊

的高原环境。

A地区、B地区、C地区、D地区。

(2)B、C两地区的分界线①是(山脉),②是(河流),我国1月℃等

温线、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与这条分界线一致。这条分界线还是我国与暖温带

的分界线,_________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气候的分界线。

1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受2022年首个寒潮影响,1月9日全国有近九成民众出门,有“冷如钻冰箱”的感觉。近年来,每逢

供暖期,呼吁南方集中供暖的话题都会成为热点。据了解,北方民居墙体砖层厚度一般为37厘米,俗

称“三层砖”:南方民居墙体砖层厚度一般为24厘米,俗称“两层砖”。如图为2022年1月9日我国“冰

箱冷冻”及集中供暖分界线图。

西藏自治区

注:数据基于中央写象台2021年1月6日()8时预报,本图为示意图。

(1)我国东部地区集中供暖分界线大致以一一线为界,该线是我国带

(温度带)和带(温度带)的分界线。

(2)2022年1月9日,有“冰箱外”体感的民众主要生活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这

里民居的墙体较(厚/薄)。

(3)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该区域受寒潮影响较(小/大),

其主要原因是o

(4)虽然我国北方地区集中供暖,但供暖时间长短不一,下列冬季供暖城市中,供暖时间最长的是

(填字母)。

A.哈尔滨

B.郑州

C.石家庄

D.张家口

(5)你赞同南方城市冬季集中供暖吗?请说明理由。

第五章A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题号12345678910n

答案DAAAADACDDD

题号12

答案A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在学习区域中,认识区域位置十分重要。这是因为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对区域的()

①气候影响很大

②地形影响很大

③交通影响很大

④矿产资源储量影响很大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考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专题】示意图;亚洲地区与国家.

【答案】D

【分析】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

似性,认识一个区域,首先要认识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解答】解:不同的地理位置造成区域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其气候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对气候

影响很大。故①正确;

区域的地形状况与其所在的位置没有直接关系,地形状况受制于地形构造、海陆变迁等的影响。故②错

误;

地理位置会影响所在区域的交通方式,如沿海地区可以发展海运,而内陆地区则只能发展陆运。故③正

确;

区域的矿产资源与所在的地质构造、岩石成分等有密切关系,地理位置与区域的矿产储量无直接关系。

故④错误。

故选:Do

【点评】本题综合性较强,考查学生对区域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2.秦岭一淮河以南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是()

A.耕地多为水田,作物一年两至三熟

B.耕地多为水田,作物一年一熟

C.耕地多为旱地,作物以水稻和油菜为主

D.耕地多为旱地,作物以小麦和大豆为主

【考点】秦岭与淮河的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A

【分析】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

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

【解答】解:秦岭一淮河以南地区为我国的南方地区,南方地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主要属于亚热带

和热带,农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到三熟,主要的农作物有水稻、甘蔗、油菜等。

故选:A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3.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铁(西安一成都)全线正式通车,铁路很多路段都设计成如图所示的“灯泡”

形线路。西成高铁穿越秦岭,有关秦岭的描述,正确的是()

108*______

104°1080

A.一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B.4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C.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D.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考点】秦岭与淮河的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A

【分析】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

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

【解答】解: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1月份0℃等温线通

过的地方;800毫米(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

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

阔叶林的分界线;耕地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等。

故选:A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4.下列关于南方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东面和南面濒临渤海、东海和南海

B.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

C.植被常绿,在湿热的环境下发育了红色的土壤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考点】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A

【分析】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

东与南面临东海和南海,大陆海岸线长度约占全国的2/3以上。省份上包括江苏大部、安徽大部、浙江、

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云南大部、贵州、四川东部、重庆、陕西南部、广西、广东、香港、

澳门、海南、台湾、甘肃南端与河南的最南部。

【解答】解:南方地区东面与南面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西部以盆地和高原

为主,东部以丘陵、平原为主,东西差异明显;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着红色土壤,被称

为“红土地”;南方地区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南方地区的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5.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分界线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降水差异B.地形差异C.河流差异D.植被差异

【考点】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分界线.

【专题】地理探究类开放题;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A

【分析】我国根据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划分了四个地理区域,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

青藏地区。

【解答】解: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该界线以西为西北地区,以东为北

方地区;其确定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量即气候因素;故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了我国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结合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解答此题。

6.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①〜④地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位于长白山区,以林地为主

B.②地位于内蒙古高原,以草地为主

C.③地位于华北平原,以水田为主

D.④地位于长江以南,被称为“江南水乡”

【考点】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专题】示意图;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D

【分析】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

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

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

【解答】解:如图所示,①位于大兴安岭,以林地为主;②位于华北平原,以旱地为主;③位于长白山

地,以林地为主;④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以水田为主,被称为“江南水乡”。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读图回答即可。

7.分析下列表格。据此完成下题。

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约占我国人口百分比55%40%4%1%

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百分比25%20%30%25%

我国人口最多的地区是()

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考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A

【分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一淮

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

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解答】解:南方地区指我国秦岭一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读表中数据可知,南方地区人口

约占全国的55%,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地区。

故选:Ao

【点评】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人口分布,要理解记忆。

8.某山以北树木成林、桃李芬芳,以南稻田处处、橘园飘香,这条山脉是()

A.天山山脉B.昆仑山脉C.秦岭D.南岭

【考点】秦岭与淮河的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C

【分析】我国地域辽阔,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差异显著。秦岭一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该线

以南和以北地区,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差异很大。

【解答】解:秦岭一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该线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此线以北

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水果主要有苹果、梨、桃、杏等;此线以南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水果主要

有柑橘、香蕉等。

故选:Co

【点评】秦岭一淮河线的地理意义是中考重要的考点。学习时,可将此线南北两侧的地理事物比较记忆。

9.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把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命名为“绿色中国”“黄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

色中国这四种颜色,分别代表我国的哪个区域()

A.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B.青藏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

D.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考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答案】D

【分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

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

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解答】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如果说“金

色中国”代表我国黄沙漫漫、戈壁广布的西北地区,那么“黄色中国”代表黄土遍布的北方地区,“绿

色中国”代表郁郁葱葱的南方地区,“银色中国”则代表了终年积雪,冰川纵横的青藏地区。

故选:D。

【点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

10.高寒草原所在地是()

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考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D

【分析】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一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昆仑山、祁连

山、横断山脉)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北方

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解答】解:高寒草原所在地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青藏高原,所属地区是青藏地区。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11.我国疆域辽阔,各地地理环境差异显著,可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地势地形因素

B.气温降水因素

C.经济发展差异

D.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考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D

【分析】中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把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解答】解: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之间地理环境差异明显,根据各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

特点的不同,在中国地图上,按照秦岭一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

的地理界线,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南方地区、北方地区、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故选:Do

【点评】本题考查四大地区区域的划分依据,牢记即可。

12.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图中所示山脉是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根据提示它是()

<(:哼5?北方耒^做客)

欢适应不了

比方的气,

A.秦岭B.昆仑山C.祁连山D.横断山脉

【考点】秦岭与淮河的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地形与地势.

【答案】A

【分析】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1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

地方;800毫米(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

林的分界线;耕地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等。

【解答】解: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

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读图可知,秦岭南北由于气候不同,农作物不同。

故选:A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解答题(共3小题)

13.寒假将至,北方某学校组织了研学活动,如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研学小组从①到达②地,发现这里的河流无(有、无)结冰现象,多数树木常绿(“落叶”、

“常绿”)与家乡的景观大不相同,这里的居民主食是米饭,该地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

(2)④地区为我国四大地理区青藏地区,部分成员出现了头晕、恶心等高原反应,原因是海拔

高,高寒、缺氧。

(3)④地区的代表牲畜为耗牛被称为“高原之舟”,适应该地区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特殊的

IWJ原环境。

【考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专题】示意图;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1)无;常绿;米饭;

(2)青藏;海拔高,高寒、缺氧;

(3)耗牛;高寒。

【分析】在中国地图上,按照秦岭一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

理界线,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把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

区和青藏地区。

【解答】解:(1)中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读图可知,①地是

我国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多数树木落叶;②地是我国南方地

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研学小组从①到达②地,发现这里的河流无结冰现象,多数树木常绿,与家

乡的景观大不相同。这里的居民主食是米饭,该地是我国主要的水稻农业区。

(2)读图可知,④地区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青藏地区,海拔高,高寒、缺氧;因此部分成员出现

了头晕、恶心等高原反应。

(3)读图可知,④地区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青藏地区,耗牛是适应青藏高原特殊环境的代表牲畜,

又被称为“高原之舟”。它们能够在高寒、缺氧、低气压的条件下生存,因为它们具有发达的肺部和强

壮的体魄,能适应高原的恶劣气候。

故答案为:

(1)无;常绿;米饭;

(2)青藏;海拔高,高寒、缺氧;

(3)耗牛;高寒。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特征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

对地理知识运用的素养。

A青藏地区、B南方地区、C北方地区、D西北地区。

(2)B、C两地区的分界线①是秦岭(山脉),②是淮河(河流),我国1月0。。等温线、

幽—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与这条分界线一致。这条分界线还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考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分界线.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1)青藏;南方;北方;西北;

(2)秦岭;淮河;0;800;亚热带;湿润;温带季风。

【分析】(1)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

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2)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

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该线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并且这条线还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亚热

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解答】解:(1)由图可知,图中的A为青藏地区,B为南方地区,C是北方地区,D是西北地区。

(2)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①秦岭-②淮河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

经过的地方;并且这条线还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

风气候的分界线。

故答案为:

(1)青藏;南方;北方;西北;

(2)秦岭;淮河;0;800;亚热带;湿润;温带季风。

【点评】本题以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为背景,涉及四大地理区域的分布、秦岭一淮河线的重要地理意义

等相关知识,考查地理图表的阅读与信息提取能力,调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受2022年首个寒潮影响,1月9日全国有近九成民众出门,有“冷如钻冰箱”的感觉。近年来,每逢

供暖期,呼吁南方集中供暖的话题都会成为热点。据了解,北方民居墙体砖层厚度一般为37厘米,俗

称“三层砖”:南方民居墙体砖层厚度一般为24厘米,俗称“两层砖”。如图为2022年1月9日我国“冰

箱冷冻”及集中供暖分界线图。

注:数据基于中央气象台2021年1月6日()8时预报,本图为示意图。

(1)我国东部地区集中供暖分界线大致以秦岭一淮河一线为界,该线是我国暖温带(温

度带)和亚热带(温度带)的分界线。

(2)2022年1月9日,有“冰箱外”体感的民众主要生活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南方地区,

这里民居的墙体较薄(厚/薄)。

(3)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青藏地区,该区域受寒潮影响较小(小/大),

其主要原因是海拔高,寒潮很难影响到。

(4)虽然我国北方地区集中供暖,但供暖时间长短不一,下列冬季供暖城市中,供暖时间最长的是A

(填字母)。

A.哈尔滨

B.郑州

C.石家庄

D.张家口

(5)你赞同南方城市冬季集中供暖吗?请说明理由。

【考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天气、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1)秦岭;淮河;暖温;亚热;

(2)南方地区;薄;

(3)青藏地区;小;海拔高,寒潮很难影响到;

(4)A;

(5)不赞同,南方地区冬季低温时间短,建筑墙体薄,不利于保温,且南方的部分地区冬季气温较高,

集中供暖易造成能源浪费。

【分析】(1)集中供暖分界线与南北方界线大致重合即秦岭一淮河线,也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2)可根据有“冰箱外”体感的图例分布判断地区,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分析墙体特点。

(3)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地区;海拔高,故外来的气流很难影响到。

(4)供暖时间最长的城市应为冬季低温时间最长的,且一般纬度高,气温低,低温时间长。

(5)不赞同,可针对南方地区的气温及建筑特点等进行分析。

【解答】解:(1)集中供暖分界线与南方北方界限大致重合,即秦岭一淮河线,也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分

界线。

(2)有“冰箱外”体感的图例为白色,分布在秦岭一淮河以南地区即南方地区。当地以亚热带季风气

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气温高、湿度大,墙体薄便于散热。

(3)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地区;寒潮是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

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大范围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青藏高原海拔高,寒冷空气难

以爬升,故影响很小。

(4)供暖时间最长的城市应为冬季低温时间最长的,ABCD四城市都在东部地区,一般纬度高,气温

低,低温时间长,哈尔滨纬度最高,低温时间最长,故供暖时间最长。

(5)不赞同,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局部地区冬季气温较高,

集中供暖易造成能源浪费,且冬季低温时间短,墙体薄,不利于保温。

故答案为:

(1)秦岭;淮河;暖温;亚热;

(2)南方地区;薄;

(3)青藏地区;小;海拔高,寒潮很难影响到;

(4)A;

(5)不赞同,南方地区冬季低温时间短,建筑墙体薄,不利于保温,且南方的部分地区冬季气温较高,

集中供暖易造成能源浪费。

【点评】本题以我国“冰箱冷冻”及集中供暖分界线图为引入,涉及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青藏地区

的地势特点与气象灾害、影响气温的因素分析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和对课本知识的应用

能力。

考点卡片

1.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

【知识点的认识】

人口分布特点:以黑河(黑龙江省)--腾冲(云南省)为界,东多西少。

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命题的方向】

例: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1)图中A、B两地连线为我国人口地理界线,其中A是黑河,B是腾冲,此线东南部面积占

全国总面积43%,人口占全国94%。

(2)读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并不均衡,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

多,西部地区人口少。黑河-腾冲一线以东部分地区的面积是全国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

该线以西部分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

故答案为:(1)黑河;腾冲;94;(2)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要理解记忆。

【解题思路点拔】

理解熟记我国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其中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

口少。

2.天气、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知识点的认识】

对人类与自然的影响

由于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已经适应今天以及最近过去的气候,因此,如果这些变化太快使得生态系统和人

类社会不能适应的话,人们将很难应付这些变化.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这可能会对基本的人类生活标准

(居住、食物、饮水、健康)产生非常有害的影响.对于所有的国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的增加

将会增大天气灾害的风险.气候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影响,其中一些变化实

际上是不可逆转的,因此我们更要关注的是负面影响.据统计,1950年到2000年,特别是1990年以后气

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急剧增加.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另一方面我国总体经济体量

增加,因此经济损失绝对值大幅升高.

对农业的影响

预计到2030年,我国三大作物,即稻米、玉米、小麦,除了浇灌冬小麦以外,均以减产为主.气候变化

对水资源的影响也很大,全球变暖使水循环的过程速度加快,降水的空间不均匀性增加.气候变化对重大

工程也有影响,如长江上游降水量的增加,导致地质灾害的频率会增加,对三峡水库的安全运营会造成一

定的影响.另外气候变化也会影响青藏铁路和公路,大大增加铁路和公路运行维护的投资.

环境的影响

同全球一样,我国的气候与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气候变暖远远超出一般意义上的气候问题和环境

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带来十分严峻的威胁,这种威胁仍将持续并不断加剧.科技界应当特别关

注气候变化问题,积极采取适应和减缓措施,不断提升气候系统、生态、环境保护的层次和水平,这是全

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政府、公众和科学家的共同愿望.

【命题的方向】

考查了天气、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的认识,基础知识,一般以选择、解答填空形式出题.

例:(2015•南通模拟)“气象经济”近几年成为热门话题.下列天气符号与生产生活搭配合适的是()

A.会—晾晒衣服B.——外出春游C.-S'-户外活动D.夕——高空作业

分析: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合,这些符号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

解答:根据天气符号的意义,A表示大雨天气,不适合晾晒衣服,B表示晴天,适合春游,C表示沙尘暴,

不适宜户外活动,D表示雷雨天气,不适宜高空作业.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用的天气符号,解题的关键是牢记天气符号并能熟练应用,此题基础性较强,易于掌

握.

【解题思路点拔】

考查了天气、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理解记忆即可.

3.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知识点的认识】

南方地区: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南部沿海地区和西

南地区三大部分.面积约占全国的1/4,人口约占全国的55%.本区西部分布有30多个少数民族,云南省

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地势:本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平原地区河湖众多,水网纵横,具有

典型的南国水乡特色.农作物:水稻、生猪、柑桔、茶叶、桑蚕、甘蔗、水产和热带作物.矿产:铜矿、

鸨矿、汞矿、锡矿、睇矿、铅锌矿.

北方地区:北方地区指我国东北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区

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汾渭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文化:北方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

多,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农作物: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温带水果: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矿

产:煤、铁、油等.

西北地区:位于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约

占全国总数的4%.少数民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牧区作物:肉、奶、皮、毛等;

矿产资源:稀土矿、镇矿、煤、石油、褐煤.

青藏地区: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

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由“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农作物:青棵、豌豆、小麦、

油菜.宗教:藏传佛教.地势:山岳纵横,冰川广布,交通十分困难.公路:川藏、青藏、新藏、滇藏、

中尼等.

【命题的方向】

考查了对我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的认识,基础知识,一般以选择、解答填空形式出题.

例:图1示意“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2为景观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1图2

(1)判断图2中的四幅景观图,分别属于图1四大区域中的那个区域:(填字母)

①属于A区域;②属于C区域;③属于D区域;④属于B区域.

(2)我们若想看龙舟赛,应该到南方区域;若想骑马在草原上驰骋,最好到西北区域;若想观

赏美丽的冰灯展,最好到北方区域.

分析:中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按照秦岭-淮河

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把

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解答:从图2景观图看出,①是江南水乡景观,应属于我国的A南方地区,因该区域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

气候,降水丰沛,是水乡泽国,可以到该区域看赛龙舟;②是沙漠骆驼,应属于C西北地区景观,因西北

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草原、荒漠景观,到这来可以骑马在草原上驰骋;③是耗牛,应属于D青藏

地区,因该区域地高天寒,畜牧业发达,其优良畜种是耗牛;④是一望无垠的麦田,应属于B北方地区,

因该区域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降水较少,热量不足,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冬季可以观赏

美丽的冰灯展览.

故答案为:(1)A;C;D;B;(2)南方;西北;北方.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景观及分布,读图解答即可.

【解题思路点拔】

熟记掌握我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依据,可结合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来理解记忆.

4.秦岭与淮河的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

【知识点的认识】

秦岭-淮河线的纬度位置为:32°N〜34.5°N.秦岭-淮河线经过甘、陕、鄂、豫、皖、苏等省,是中国

东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南、北在气候、河流、植被、土壤、农业生产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

秦岭,是位于中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山脉,它就象一堵“挡风墙”阻止冬季冷空气南下,拦截夏季东南季风

的北上.自古以来,因秦岭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因此而带来的秦岭南北气候变化,人文景观、生活

习俗等方面的不同,被称为中国南北的分界线.习惯上称秦岭以南为中国南方,秦岭以北为中国北方.

淮河,是位于秦岭东边的一条大河,全长1000公里.淮河两岸的地形、河流及水文特征的差异不如秦岭

南北的差异明显,在很大程度上淮河作为南北分界线提出主要是依据其地理分区的意义.将淮河看做中国

南北分界线的一部分,同样也应该作为一个带来理解,不宜局限在某一具体的水系上,这也和淮河的实际

流域有关.

秦岭--淮河分界线:1月份0℃等温线;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分界线;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分界线;植物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

【命题的方向】

考查了对秦岭与淮河的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的认识,基础知识,一般以选择、解答填空形式出题.

例:秦岭-淮河一线是暖温带(温度带)与亚热带(温度带)分界线,是一月份月均温等温

线经过的地方.

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

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

解答: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分界线,它还是我国一月份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温度

带中,是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故答案为:暖温带;亚热带.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属基础题.

【解题思路点拔】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

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熟记掌握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意义.

5.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分界线

【知识点的认识】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北方地区:北方地区指我国东北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区

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汾渭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文化:北方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

多,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农作物: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温带水果:苹果、

梨、桃、杏、柿、枣、葡萄等.矿产:煤、铁、油等.

南方地区: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南部沿海地区和西

南地区三大部分.面积约占全国的1/4,人口约占全国的55%.本区西部分布有30多个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