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新高考化学精准复习+无机化工微流程_第1页
2026届新高考化学精准复习+无机化工微流程_第2页
2026届新高考化学精准复习+无机化工微流程_第3页
2026届新高考化学精准复习+无机化工微流程_第4页
2026届新高考化学精准复习+无机化工微流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6届新高考化学精准复习

无机化工微流程盘点核心知识011.题型特点(1)核心元素转化过程中条件控制、定性及定量关系判断。(2)过渡金属元素价态变化特点、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条件、形成配合物的性质等。(3)物质分离提纯中涉及仪器使用、操作注意事项的判断等。(4)绿色化学思想的考查,主要是废物的再利用、循环物质的判断等。2.熟悉几种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1)铝的重要化合物(2)铁的重要化合物(3)硫及其重要化合物(4)氮及其重要化合物(5)硅的重要化合物精练高考真题021.(2024·湖南,11)中和法生产Na2HPO4·12H2O的工艺流程如下:1234567已知:①H3PO4的电离常数:Ka1=6.9×10-3,Ka2=6.2×10-8,Ka3=4.8×10-13;②Na2HPO4·12H2O易风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中和”工序若在铁质容器中进行,应先加入Na2CO3溶液B.“调pH”工序中X为NaOH或H3PO4C.“结晶”工序中溶液显酸性D.“干燥”工序需在低温下进行√铁是较活泼金属,可与H3PO4反应生成氢气,故“中和”工序若在铁质容器中进行,应先加入Na2CO3溶液,A正确;若“中和”工序加入的Na2CO3过量,则需要加入酸性物质来调节pH,为了不引入新杂质,可加入H3PO4;若“中和”工序加入H3PO4过量,则需要加入碱性物质来调节pH,为了不引入新杂质,可加入NaOH,B正确;1234567

123456712345672.(2024·黑吉辽,13)某工厂利用铜屑脱除锌浸出液中的Cl-并制备Zn,流程如下,“脱氯”步骤仅Cu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锌浸出液中相关成分(其他成分无干扰)离子Zn2+Cu2+Cl-浓度/(g·L-1)1450.0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浸铜”时应加入足量H2O2,确保铜屑溶解完全B.“浸铜”反应:2Cu+4H++H2O2===2Cu2++H2↑+2H2OC.“脱氯”反应:Cu+Cu2++2Cl-===2CuClD.脱氯液净化后电解,可在阳极得到Zn1234567√离子Zn2+Cu2+Cl-浓度/(g·L-1)1450.03112345“浸铜”步骤中,铜屑不能溶解完全,Cu在“脱氯”步骤还需要充当还原剂,故A错误;“浸铜”时,铜屑中加入H2SO4和H2O2得到Cu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H++H2O2===Cu2++2H2O,故B错误;“脱氯”步骤中,“浸铜”后的溶液中加入锌浸出液,仅Cu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得到CuCl固体,即Cu的化合价升高,Cu2+的化合价降低,发生归中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u+Cu2++2Cl-===2CuCl,故C正确;脱氯液净化后电解,Zn2+应在阴极得到电子变为Zn,故D错误。673.(2023·湖北,3)工业制备高纯硅的主要过程如下:1234567石英砂

粗硅

SiHCl3高纯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制备粗硅的反应方程式为SiO2+2CSi+2CO↑B.1molSi含Si—Si键的数目约为4×6.02×1023C.原料气HCl和H2应充分去除水和氧气D.生成SiHCl3的反应为熵减过程√12345在晶体硅中,每个Si与其周围的4个Si形成共价键并形成立体空间网状结构,因此,平均每个Si形成2个共价键,

1

mol

Si含Si—Si的数目约为2×6.02×1023,B说法错误;SiHCl3易水解,氢气中混有氧气易爆炸,原料气HCl和H2应充分去除水和氧气

,C说法正确;Si+3HClSiHCl3+H2,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因此,生成SiHCl3的反应为熵减过程,D说法正确。67

√123456712345675.(2023·湖南,9)处理某铜冶金污水(含Cu2+、Fe3+、Zn2+、Al3+)的部分流程如下:已知:①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物质Fe(OH)3Cu(OH)2Zn(OH)2Al(OH)3开始沉淀pH1.94.26.23.5完全沉淀pH3.26.78.24.6②Ksp(CuS)=6.4×10-36,Ksp(ZnS)=1.6×10-24。1234567

√1234567当pH=1.9时氢氧化铁开始沉淀,当pH=3.5时氢氧化铝开始沉淀,当pH=4时,则会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即“沉渣Ⅰ”中含有Fe(OH)3和Al(OH)3,A正确;硫化钠溶液中的硫离子可以水解,产生氢氧根离子,使溶液显碱性,其第一步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S2-+H2OHS-+OH-,B正确;1234567

1234567

√12345

6712345

6712345677.(2022·河北,8)LiBr溶液可作为替代氟利昂的绿色制冷剂。合成LiBr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还原工序逸出的Br2用NaOH溶液吸收,吸收液直接返回还原工序B.除杂工序中产生的滤渣可用煤油进行组分分离C.中和工序中的化学反应为Li2CO3+2HBr===CO2↑+2LiBr+H2OD.参与反应的n(Br2)∶n(BaS)∶n(H2SO4)为1∶1∶1√1234567由流程可知,氢溴酸中含有少量的溴,加入硫化钡将溴还原生成溴化钡和硫,再加入硫酸除杂,得到的滤渣为硫酸钡和硫;加入碳酸锂进行中和,得到的溴化锂溶液经浓缩等操作后得到产品溴化锂。还原工序逸出的Br2用NaOH溶液吸收,吸收液中含有溴化钠和次溴酸钠等物质,若直接返回还原工序,则产品中会有一定量的溴化钠,导致产品的纯度降低,A错误;除杂工序中产生的滤渣为硫酸钡和硫,硫可溶于煤油,而硫酸钡不溶于煤油,因此可用煤油进行组分分离,B正确;1234567中和工序中,碳酸锂和氢溴酸发生反应生成溴化锂、二氧化碳和水,C正确;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溴和硫化钡反应时物质的量之比为1∶1;根据硫酸钡的化学组成及钡元素守恒可知,n(BaS)∶n(H2SO4)为1∶1,因此,参与反应的n(Br2)∶n(BaS)∶n(H2SO4)为1∶1∶1,D正确。题型突破练03对一对答案123456791011128题号12345678答案CBCBDADC题号91011

12答案CCCA1234567910111281.(2024·贵州省六校联盟高三联考)多晶硅生产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粗硅粉碎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B.该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HCl、H2C.为提高还原时SiHCl3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为增大SiHCl3浓度D.SiCl4与上述流程中的单质发生化合反应,可以制得SiHCl3,其化学方

程式为3SiCl4+Si+2H2===4SiHCl3答案√123456791011128增大SiHCl3的浓度,可增大转化速率,但不能提高还原时SiHCl3的转化率,C错误;结合流程,对比SiHCl3和SiCl4,可知SiCl4与上述流程中的单质H2、Cl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SiHCl3,化学方程式为3SiCl4+Si+2H2===4SiHCl3,D正确。答案1234567910111282.(2024·长沙高三新高考适应性考试)《自然·天文学》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称在金星大气中探测到一个只属于磷化氢(PH3)的特征光谱。磷化氢是一种无色、剧毒、易燃的强还原性气体,制备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晶体的X射线衍射实验获得P4

分子中∠P—P—P键角为109°28'B.1molP4与足量浓NaOH溶液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C.次磷酸的分子式为H3PO2,属于三元弱酸D.含Ca3P2等杂质的电石制得的乙炔中混有PH3,可用高锰酸钾除去乙炔中的

PH3答案√123456791011128P4分子为正四面体形,∠P—P—P键角为60°,故A错误;P4与足量浓NaOH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P4+3NaOH+3H2OPH3↑+3NaH2PO2,属于歧化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故B正确;次磷酸的分子式为H3PO2,由于与过量浓NaOH溶液反应生成NaH2PO2,说明H3PO2属于一元酸,故C错误;高锰酸钾也可氧化乙炔,故D错误。答案123456791011128

√答案1234567

91011128答案1234567910111284.用FeCl3溶液腐蚀覆铜板产生的腐蚀废液可回收利用,实验流程如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氧化”步骤中可用的试剂为

氯气B.“调pH”后,检验Fe3+是否沉淀完全的操作: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

中,滴加几滴酸性KMnO4溶液,观察溶液紫红色是否褪去C.进行“灼烧”操作时用到的仪器主要有坩埚、坩埚钳、泥三角、三脚

架和酒精灯D.“步骤X”包含的操作有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答案√1234567“氧化”的目的是使Fe2+转化为Fe3+,为防止引入杂质离子,可用的试剂为氯气,A正确;酸性KMnO4溶液与Fe2+反应,使溶液紫红色褪去,不能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Fe3+是否存在,B错误;过滤除去Fe(OH)3沉淀的滤液中含有CuCl2,加入盐酸酸化,可防止Cu2+水解,然后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就可以获得CuCl2·2H2O晶体,D正确。91011128答案1234567910111285.(2024·湖南常德高三模拟)世界上95%的铝业公司均使用拜耳法(原料为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少量Fe2O3、SiO2等)生产Al2O3,其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X为Fe2O3B.可用过量CO2代替氢氧化铝晶种C.“缓慢加热”可促使SiO2转化为水合

铝硅酸钠D.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主要有氢

氧化铝晶种答案√1234567氧化铁和氢氧化钠不反应,物质X为Fe2O3,A正确;过量CO2能和四羟基合铝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可代替氢氧化铝晶种,B正确;“缓慢加热”有利于SiO2和氢氧化钠、氧化铝反应转化为水合铝硅酸钠,C正确;该流程中得到的滤液2中含有氢氧化钠,则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主要为含氢氧化钠的滤液,D错误。91011128答案1234567910111286.(2024·合肥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工业上以硫黄或黄铁矿为原料制备硫酸的原理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量的空气可将硫黄直接转化为SO3B.控制温度400~500℃可增大催化剂活性C.吸收剂b可选用98.3%的浓硫酸D.工业上可用氨水处理尾气中的SO2答案√1234567硫黄和氧气反应只会生成SO2,A错误;选择400~500

℃是因为V2O5作催化剂时在该温度范围内催化活性较好,B正确;工业制硫酸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3,不用水吸收,是因为用水会生成酸雾,C正确;氨水作为一种碱性溶液可以和酸性氧化物SO2反应,工业上可用氨水处理尾气中的SO2,D正确。91011128答案7.(2024·河北衡水部分高中高三模拟)某兴趣小组用铝箔制备Al2O3、AlCl3·6H2O及明矾大晶体,具体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Ⅲ,为了得到纯Al2O3,需灼烧

至恒重B.步骤Ⅴ中抽滤所需仪器:布氏漏斗、

吸滤瓶、抽气泵等C.通入HCl的作用是抑制AlCl3水解和

增大溶液中Cl-的浓度,有利于AlCl3·6H2O结晶D.步骤Ⅳ的操作是配制高于室温10~20℃的明矾饱和溶液,选规则明矾

小晶体并悬挂在溶液中央,快速冷却至室温,得到明矾大晶体√123456791011128答案1234567为了得到纯Al2O3,灼烧至恒重时氢氧化铝完全分解,故A正确;AlCl3水解生成Al(OH)3和HCl,通入HCl的作用是抑制AlCl3水解和增大溶液中Cl-的浓度,有利于AlCl3·6H2O结晶,故C正确;步骤Ⅳ的操作是配制高于室温10~20

℃的明矾饱和溶液,选规则明矾小晶体并悬挂在溶液中央,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明矾大晶体,故D错误。91011128答案123456791011128

答案√1234567

91011128答案1234567

91011128答案1234567910111289.(2024·福建龙岩质量检测)以炼铁厂锌灰(主要成分为ZnO,含少量的CuO、SiO2、Fe2O3)为原料制备ZnO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浸取”工序中ZnO、CuO分别转化为[Zn(NH3)4]2+和[Cu(NH3)4]2+。A.H—N—H键角:[Cu(NH3)4]2+<NH3B.“滤渣②”的主要成分为Fe、Cu

和ZnC.所含金属元素的质量“滤液①”<

“滤液②”D.“煅烧”时需要在隔绝空气条件下进行√答案1234567NH3提供孤电子对与Cu2+形成配位键后,孤电子对转化为成键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力减小,则H—N—H键角变大,即键角:[Cu(NH3)4]2+>NH3,故A错误;91011128答案1234567浸取时,SiO2、Fe2O3不反应,“滤液①”中含有金属元素的离子为[Zn(NH3)4]2+、[Cu(NH3)4]2+,加入锌粉发生反应:Zn+[Cu(NH3)4]2+===Cu+[Zn(NH3)4]2+,因此“滤渣②”的主要成分为Cu和过量的Zn,“滤液②”中含有金属元素的离子为[Zn(NH3)4]2+,Zn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Cu,金属元素的质量增加,即“滤液①”<

“滤液②”,故B错误、C正确;91011128答案1234567煅烧时ZnCO3·Zn(OH)2会分解,Zn为+2价,不会被氧气氧化,因此不需要隔绝空气,故D错误。91011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