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第1章《水》 专项训练(含解析)_第1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第1章《水》 专项训练(含解析)_第2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第1章《水》 专项训练(含解析)_第3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第1章《水》 专项训练(含解析)_第4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第1章《水》 专项训练(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下科学《第1章水》尖子生训练

一.选择题(共32小题)

1.联合国把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节水日,希望每一个人都“知水、护水、节水”。下列与水有关的

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水的总储量非常丰富,人均可用水资源十分充足

B.我国的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很不均匀,大量的淡水资源都集中在北方

C.水的再循环、减少水的使用及水的回收利用等都是护水、节水的好方法

D.浑浊的河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净化处理后,水变成纯净物

2.2022年7月14日以来,浙江省水利厅、浙江省水文管理中心多次发布水利旱情预警,湖州市各地多次

组织实施人工降雨,积极应对旱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珠后一定会降水

B.浙江今年夏秋季节盛行西北风,所以没下雨

C.人们可以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缓解局部干旱问题

D.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3.金华市饮用水的水质优异程度全国闻名。以下措施,你认为不利于爱护水资源的是()

A.全民提高节约用水意识B.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C.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D.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4.2021年受第6号台风“烟花”影响,福建东部、浙江东部出现大雨和暴雨,台风和台风雨直接影响水循

环中()

A.蒸发、水汽输送B.蒸发、降水

C.水汽输送、蒸发D.水汽输送、降水

5.如图为水循环的示意图,关于水循环和水资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人工河引入江水,此举属于改变水循环的环节⑤

B.环节③使陆地淡水不断得到补充,在我国主要表现在冬季风带来的降水

C.我国水资源在时间与空间上分布都不均匀,南多北少、夏多冬少

D.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

6.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却会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了防止水被污染,下面几项措施中,可以采用

的是()

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④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⑤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含量,防止形成酸雨

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

7.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我国水资源丰富,按人口平均居世界第六位

B.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C.世界上水资源除沙漠地区以外,其分布是比较均匀的

D.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水占陆地上淡水资源储量的大部分

8.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尽管地球上拥有大量的水,但是“水荒”严重地威胁着人类。因此人人

都要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下列标志与节约用水有关的是()

9.严寒的冬天,为防止汽车水箱内的水结冰,以保证汽车正常运行,可以往汽车水箱里加入防冻液,这是

因为加入防冻液后,水的()

A.凝固点降低B.沸点升高C.凝固点升高D.比热变大

10.如图所示,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插入有冰粒的烧杯中间,然后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冰熔化

一半时,试管中的冰()

A.没有熔化B.熔化一半

C.熔化小于一半D.熔化超过一半

11.“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国学经典》课,深受同学们的青睐,下列对占诗文中

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雾淞沆砌,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一雾淞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一一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一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一一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12.将干冰投入装水的玻璃瓶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瓶口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

A.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B.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D.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

13.图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14.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块,甲盆的冰块多一些,乙盆里的冰块少一些,甲放在阳光下照射,乙放在背

阴处,过一段时间后,两盆里的冰块都未完全融化,则()

A.甲盆温度高B.乙盆温度高

C.甲乙温度一样高D.无法判断

15.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分别为a、b,过一会儿可明

显看到()

ab

n

A.a、b两块玻璃外侧均有小水珠B.a、b两块玻璃内侧均有小水珠

C.a块玻璃内侧,b块玻璃外侧有小水珠D.a块玻璃外侧,b块玻璃内侧有小水珠

16.根据以下几种物质的熔点(单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鸨金钢铜铝水银氢

3410106415151083660-39-259

A.电灯泡用鸨制灯丝,是因为鸨的熔点高不易熔断

B.铝可以在铜锅里熔化

C.在-250℃氢气是固态

D.在-40℃的环境里不能用水银温度计

17.为了实现“绿色冬奥”的目标,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实现了

零污染制冰。原理如图所示,首先液体二氧化碳通过膨胀阀进入毛细管,在毛细管中迅速变成气体,此

时在制冰管上方的平面上洒水即可完成制冰;之后气体二氧化碳在压缩机的推动下进入冷凝器,在这里

变成液体,完成一个循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毛细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B.制冰时水在平面上凝固吸热形成冰面

C.二氧化碳气体在冷凝器中液化放热D.制冰时场地周围有很多霜,是二氧化碳凝华而成的

18.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

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它是水蒸气,a处较浓B.它是水蒸气,b处较浓

C.它是小水滴,a处较浓D.它是小水滴,b处较浓

19.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后,

水温很快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该过程中(

内层

町水L

A.一直吸热且状态不变B.一直吸热且由固态变为液态

C.先吸热,后放热;先熔化后凝固D.先放热,后吸热;先凝固后熔化

20.雾、露、霜是我们熟悉的天气现象,它们形成时发生的物态变化分别是()

A.液化、汽化、汽化B.汽化、液化、凝华

C.液化、液化、凝华D.汽化、汽化、凝固

21.如图所示,一定温度下,将盛有饱和石灰水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水中加入某固体

物质后,试管中有固体析出,判断加入的某物质可能是()

A.硝酸镂固体B.氢氧化钠固体

C.氯化钠固体D.蔗糖固体

22.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g

A.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100g甲溶液

B.t2°C时配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的水最少

C.分别将t2°C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le,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D.分别将t2°C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i°C,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丙溶液中无晶体析出

2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B.冰水混合物是悬浊液

C.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D.所有饱和溶液都比不饱和溶液浓

24.室温为20℃时,将45g氯化钠固体均分成五份,依次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实验数

据如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实验序号①②③④⑤

氯化钠质量/g918273645

溶液质量/g109118127136136

A.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

B.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C.实验④所得的氯化钠溶液是否饱和无法确定

D.比较实验④⑤所得的溶液,实验⑤所得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

25.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并做出判断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下,某溶液达到饱和,该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固体的溶解度大小只跟溶剂和溶质的性质有关

C.某硝酸钾饱和溶液,温度升高时,即使溶液质量不变,溶液组成也会改变

D.恒温蒸发某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过滤后的滤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相同

26.t七时,向10g水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至饱和,则此过程中该溶液满足如图a、b两个变量的变化关系

的是()

A.a-溶解度,b-溶质质量B.a-溶质的质量分数,b-溶质质量

C.a-溶质质量,b-溶剂质量D.a-溶解度,b-溶剂质量

27.有一定质量的质量分数为12%的KC1溶液,当蒸发掉120克水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24%,则原溶

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A.12克B.14.4克C.24克D.28.8克

28.如图是配制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此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A.乙到丙的溶解度B.乙到丙的饱和情况

C.丙到丁的溶质的质量分数D.丙到丁溶质的质量

29.小明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4%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关于配制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若用氯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氯化钠固体7.0g

②用托盘天平称氯化钠固体时,在两盘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

③选用2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④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滴管和试剂瓶

⑤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A.①③B.②③⑤C.③⑤D.②④⑤

30.60℃时的100g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在恒温下蒸发水分至有较多的晶体析出,然后冷却至30℃并保

持温度不变。能正确表示此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x%)与时间(t)的关系的示意图是()

31.电解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6

A.水中可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以增强导电性

B.a玻璃管中的电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

C.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玻璃管尖嘴口,开启活塞,木条燃烧更旺

D.两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是2:1

32.下列有关电解水和海水淡化的说法,合理的是()

A.电解水和海水淡化过程中,水分子均发生了变化

B.图中①②③所示气体,依次为氧气、氢气和水蒸气

C.从电解水实验可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食盐的质量分数会变大

二.填空题(共15小题)

33.小明在“探究水的沸腾”。当水沸腾时,烧杯中产生大量气泡,沸腾时的情况如图(选填“A”

或“B”)所示,上升的气泡内主要是(选填“空气”或“水蒸气”)。小明前后绘制了两

次水沸腾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得到了a、b两种不同图象,其原因是水的不同。

34.在北京冬奥会上,中国选手高亭宇以34秒32的成绩打破奥运纪录获得男子速滑金牌。

(1)冰鞋上的冰刀的刃口很窄,一个质量为50kg的人穿上冰鞋,他对冰面的压强高达十个左右标准大

气压。零度以下的冰在冰刀的作用下熔化成水。冰刀下面薄薄的一层水可以起到润滑作用,它减小了冰

刀与冰面之间的摩擦。根据上述资料推测:冰面受到的压强增大时,冰的熔点将(“降低”、

“不变”或“升高”)。

(2)滑冰比赛时,为了消除冰刀滑行造成的划痕,常需进行“补冰”。“补冰”时,工作人员在冰面上

浇水,并向浇水处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补冰”时干冰的作用是。

35.如图所示装置,称为“碘锤”。碘锤的两头向内凹陷,锤内有一些碘粒,在下端微微加热,在碘锤中

部可以看到有紫红色的碘蒸气出现,这时锤内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停止加热,让其冷却一会

儿后,在上端内凹部分滴几滴冷水,可以发现,上端内凹部分的内表面上析出的碘比容器壁上的

(填“多”或“少”),形成这一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36.寒假期间,小金到大明山滑雪场滑雪,看到有造雪机在进行人工造雪(如图所示):将水注入一个专

用喷枪,喷枪中的高压空气将水流分割成微小的粒子井喷入空气中形成白雾,这些微小的粒子在落到地

面以前(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从而形成雪花,这个过程需要(选填“放热”

或“吸热)。滑雪场地的气温虽然低于0℃,但即使没有人滑雪,场地积雪也会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

是雪发生了(填物态变化名称)。

37.将30克固体物质X(不含结晶水),投入盛有20克水的烧杯中,搅拌,测得0℃、ti℃、t2℃、t3℃时

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分别如图中A、B、C、D点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o(填字母)

(2)ti℃时,固体物质X的溶解度为0

(3)A、B、C、D四点对应的溶液中可能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填字母编号)。

■溶液质量/g

CD

50--------------,——t

32——节B!;

241A:;;

0

"tzt3温度/匕

38.如表是硝酸钾、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100

硝酸钾13.320.93245.86485.5110138169202246

(g)

氯化钠35.735.83636.336.63737.337.838.43939.8

(g)

(1)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0

(2)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通过的方法提纯。

(3)对(2)中析出的晶体和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填编号)。

A.剩余溶液一定是硝酸钾饱和溶液

B.剩余溶液一定是氯化钠不饱和溶液

C.上述方法可以将两者完全分离

D.在析出的过程中,硝酸钾的溶质质量分数越来越小

(4)在一定温度下,将含55克硝酸钾、18克氯化钠的混合物完全溶解在50克水中。改变温度使硝酸

钾析出,氯化钠不析出,则温度T(℃)的范围是(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互不影

响)。

39.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10203040506070

溶解度/克氯化钠35.836.036.336.637.037.337.8

硝酸钾20.931.645.863.985.5110138

(1)30℃时,在100克水的烧杯中加入50克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质量为克.

(2)欲将40℃的氯化钠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3)当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时,提纯硝酸钾所采用的是冷却热饱和溶液法,请你结合图表中信息说

明选择该方法的理由.

(4)如图所示,小烧杯中盛放硝酸钾溶液,底部有少量未溶解的硝酸钾晶体,若将氢氧化钠固体投入

到大烧杯的水中,不断搅拌,则小烧杯底部硝酸钾晶体的质量将如何变化.

40.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A、B、C析出晶体时均不含结晶水),根据曲线图回

答下列题。

(1)ti℃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o

(2)若将M点处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选择的方法是(填序号)。

①降低温度②增加溶质③蒸发溶剂

(3)t2℃时,将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忽略水

4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由图可获得的一条信息是.

(2)若乙中混有少量甲,提纯乙的方法是.

(3)t2°C时,将不饱和的甲溶液,转化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变化过程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由t2℃降温至ti℃时,析出晶体的质量_______(选序号).

A.甲〉乙B.甲〈乙C.无法确定.

42.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判断甲溶液在A点时处于状态。

(2)t2℃时,在烧杯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i°C时,对烧杯中

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

A.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B.析出固体的质量:甲>乙

C.甲是饱和溶液,乙是不饱和溶液D.溶剂的质量:甲=乙

S(g/100g水)

43.下列物质:①冰水混合物,②干净的海水,③食用油滴入水中,搅拌,④白酒,⑤钏餐⑥木炭粉放入

水中,搅拌,⑦铁粉放入水中,搅拌,⑧油脂放入汽油中,搅拌,⑨碘放入酒精中,搅拌。其中属于溶

液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悬浊液的是,属于乳浊液的是。

44.如图是小陆同学配制100克15%的食盐溶液操作示意图。请据如图回答:

(1)配制溶液共有五个步骤,请按正确顺序填写:(填序号);

(2)下列情况中,会使食盐溶液质量分数低于15%的是。

A.称取的食盐不纯,有杂质B.量筒量取蒸储水时,仰视读数

C.步骤①中部分食盐洒出D.配制好的溶液转移时,不小心有少量液体溅出

45.实验操作考查中,李明同学抽到“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李明按照步骤进行实

验,请回答:

(1)李明在称量食盐质量时,将祛码、食盐放在天平正确位置后发现天平向右倾斜,则他接下来应该进

行的操作是O

(2)下列操作会导致他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有o(填字母编号)

A.用量筒量取蒸储水读数时,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

B.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使用的祛码生锈了

C.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量筒中有少量水残余

D.将配好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细口瓶中时,不慎洒出部分溶液

46.某同学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KC1溶液,准备了下列实验用品。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过程中还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2)计算所需KC1的质量为克;

(3)量取蒸储水操作如下:将蒸储水注入量筒,待液面接近量取体积对应刻度线时,改用(填

仪器名称)滴加蒸储水至刻度线;

(4)经检测,实验所得的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A.天平指针左偏时就直接称量B.祛码已生锈

C.量取水时,仰视读数D.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5)已知20℃时KC1的溶解度是34.0g,50℃时KC1的溶解度是42.6g,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得到

相应的溶液,在下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的是(填序号)。

加入20g]A[加入20g]B|升温至C|加入20g|D|降温至1E]

KC1固体,妄目—固体50匕KC1固体20C

H20T

47.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溶液质量/g

0204060温度七

(1)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填字母)。

A.食盐B.硫酸铜C.面粉D.食用油

(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下列某种物质,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的是

(填字母)。

A.氢氧化钠B.硝酸锈C.氯化钠

(3)将80克M物质加入50克水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A点

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三.实验探究题(共9小题)

48.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图甲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实验中某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

的图象如图丙,由图可知本实验中水的沸点为℃□

(3)实验中发现温度计上部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形成的。

(4)撤去酒精灯后,水仍能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其原因是o

49.小雅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请分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加热一定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o

(2)实验过程中气泡出现图乙现象,该现象出现的时间可能是图丙中的o

A.“第2分钟”B.“第4分钟”C.“第6分钟”

(3)另一组的小华实验时在烧杯上加盖了硬纸片,这种做法的优点是。

(4)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再升高,但移开酒精灯,沸腾马上停止,这一现象说明是沸腾的条

件之一。

50.某科学兴趣小组对水在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进行探究。

-

-r上

(1)如图甲所示实验操作存在错误,请指出操作的错误之处:。

(2)纠正所有错误后,在水温到达88℃时开始每隔2分钟做一次记录,并描绘出如图乙所示图象,根

据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为℃,当时的气压(填“高于”、“等于”或“低于”)大

气压。

(3)小组成员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选填“可行”

或“不可行”)。

(4)他们发现其他同学在做这个实验时使水沸腾时间不相同。现在如果仅减少水的质量,请你在图乙中

画出相应的图线(画出大致趋势)。

51.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所示仪器进行“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用NaCl表示)溶液”的实验:

图1图2图3

(1)完成此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①溶解②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③称量④计算

(2)按实验要求,图1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填名称);

(3)小姑按图2的操作称氯化钠,小民发现小婿的操作有错误,如果按照她这样她称取的氯化钠(图中

用NaCl表示)实际质量为g;

(4)小民所取蒸储水的体积如图3所示,则该实验小组原计划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为。

(5)下列操作中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o

A.称量操作中用生锈的祛码B.烧杯用水洗涤后未干燥就使用

C.量取水时,仰视读数D.将量筒中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

(6)若某同学配制好的10%的氯化钠溶液50克,欲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加到20%,可以采用的方法

是O

①加入5克氯化钠固体②把水蒸发掉25克③加入6.25克氯化钠固体④把溶液中的水蒸发掉一半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2.课堂上完成溶液配制实验中:小刚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0go.9%氯化钠溶液的部分操作过程中先在

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然后把药品直接放在纸上称量。(如图1)

图1

(1)他的操作中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

A.b操作中祛码和氯化钠放错盘B.c操作中烧杯用水洗涤后未干燥就使用

C.d操作中平视量筒凹液面最低处读数D.e操作中有少量水溅出

(2)小芳在配制过程也没有按照正确的操作规程进行称量氯化钠、量取水的操作如图2为小芳操作时

的读数,其他操作都正确)。小芳实际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水的密度为Ig/cn?)约

为o

10g5g两边均有小纸片

90^

、△小芳视线

BKX、土业、

80-里同读数

游码读数单位:mL

图2

A.12.4%B.17.2%C.16.9%D.12.5%

53.小科欲配制80克5%的氯化钠溶液,该实验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

(1)需要称取氯化钠的质量克。称量时出现了右盘略低的现象,如图甲,接下来的具体操作

是o甲乙丙

(2)量取水时,选用规格为(选填“100”或“200”)毫升的量筒更加合理。

(3)丙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4)下列操作会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偏小的有0

A.祛码磨损B.氯化钠固体不纯

C.按照图乙的方法读数D.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洒出

54.如图所示,图1是教材中水电解实验装置,图2是某科学老师针对图1实验自创新装置。图2的创新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先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向其中注入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作电解液,用注射器将

电解液注满移液管并倒立在装置的两极,连接好导线,开启直流电源至12V,约6分钟,产生一定量的

气体时,关闭电源,随即检验两极产生的气体。

请你结合上述图示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需固体氢氧化钠go

(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水中要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原因是-

(3)图2中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移液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填名称),检验此气体的方法

是O

(4)你认为图2的创新实验相对图1来说,所具备的优点组合是(填字母编号)。

①实验时,手不用直接接触有腐蚀性的电解液

②使用注射针头作电极,两极距离近,反应快

③非常方便两极气体的检验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5)过一段时间后,测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则被电解水的质量是go

55.纯水导电能力很弱,电解水时常加入一些氢氧化钠增强导电性(氢氧化钠本身不会减少),以加快电

解速度。小灵研究影响电解水速度的因素做了如下实验,实验记录结果如表:

实验编号温度/℃溶液浓度氢气体积/mL时间/s

①152%2054.0

②155%2036.2

③302%2046.2

④305%20t

(水的电解信息: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会生成氢气和氧气)

(1)本实验通过比较来反映电解水速度的快慢。

(2)根据对实验①②③数据的分析,实验④的时间t最有可能是0

A.55.7B.51.5C.38.8D.34.4

(3)小灵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发现每组实验的氢气的产生速度总是越来越快,请结合以上探究结果分

析其中原因。

56.小金分别在等量的蒸储水中加入不同体积的同种硫酸溶液(硫酸不参与反应),做了三次电解水实验,

测出电解水时收集到20毫升氢气所需的时间,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

1

-:—活塞

a—

实验次数

蒸储水体积/毫升

加入硫酸溶液的体积/毫升

收集20毫升氢气的时间/秒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可知,小欢要探究的问题是。

(2)第1次实验中,开始时,玻璃管内约有210毫升的硫酸溶液,结束后装置中剩下的硫酸溶液中,发

生改变的是(选填数字)。

①水的质量②硫酸溶质的质量③溶液的总质量④溶质的质量分数

四.解答题(共4小题)

57.水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如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上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水体,如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沼泽水、河流水等,其中总

量最多的是

(2)图中④代表环节的名称为。

(3)“天河工程”项目旨在科学分析大气中存在的水汽分布与输送格局,进而采取人工干预手法,实现

不同地域间大气水资源再分配。“天河工程”计划是对水循环的(填序号)环节进行干预。

(4)下列四种情况中,水循环最活跃的是o

A.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B.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C.长江、黄河发源地D.冰川广布的北极大陆

58.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所示:

图-

(1)ti℃时,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填“>”、或“=”);

(2)t2℃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甲物质g;

(3)图二某一步操作前后的溶液状态变化过程可以在图一中表示为(填序号)。

A.b点fa点B.c点fa点

C.c点--b点D.c点fd点

59.海水是宝贵资源。

①“海水晒盐”所采用的方法是o

A.冷却结晶B.蒸发结晶C.过滤

②海上航行缺乏饮用水时可用蒸储法获得淡水。用该装置将2000g含氯化钠3%的海水暴晒4小时后,剩

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4%,则收集到的可饮用水为go

③海水中的硼酸(化学式为H3BO3)可用于玻璃工业,下表为硼酸的部分溶解度数据。

温度(℃)020406080

溶解度3591523

(g/100g

水)

I.由表可知,硼酸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II.60℃时,100g硼酸饱和溶液中含有硼酸g(保留整数)。

III.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温度”及“固体溶质的形态”对溶解速率的影响。

加入2g加入2g加入2g

粉末状硼酸块状硼酸块状厢酸

80tt

50mL水5()mL水

a.上述三个烧杯中,所得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是(用①②③和等号、不等号表示)。

b.若要达到实验目的,需改变实验①中的一个条件是(从以下选项中选择)。

A.将20℃的水改为80℃B.将水的体积改为50mLC.将粉末状固体改为块状

60.氯化钠俗名食盐,是工业生产和生活的一种重要原料,也是实验室里常见的一种药品。

下表是20℃时,氯化钠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序水的质量(g)加入氯化钠的质量(g)溶液的质量(g)

①20424

②20626

③20827.2

④2010m

⑴表中m=;

(2)计算第3次实验得到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3)20℃时实验室把100克溶质质量分数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多少克?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选择题(共32小题)

1.联合国把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节水日,希望每一个人都“知水、护水、节水”。下列与水有关的

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水的总储量非常丰富,人均可用水资源十分充足

B.我国的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很不均匀,大量的淡水资源都集中在北方

C.水的再循环、减少水的使用及水的回收利用等都是护水、节水的好方法

D.浑浊的河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净化处理后,水变成纯净物

【解答】解:A、地球上水的总储量很大,但淡水含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且分布不均匀,因此淡水资

源并不充裕,故A错误;

B、我国的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很不均匀,大量的淡水资源都集中在南方,故B错误;

C、水的再循环、减少水的使用及水的回收利用等都是护水、节水的好方法,故C正确;

D、浑浊的河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净化处理后,水中仍含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故D

错误。

故选:Co

2.2022年7月14日以来,浙江省水利厅、浙江省水文管理中心多次发布水利旱情预警,湖州市各地多次

组织实施人工降雨,积极应对旱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珠后一定会降水

B.浙江今年夏秋季节盛行西北风,所以没下雨

C.人们可以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缓解局部干旱问题

D.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解答】解:A、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珠后,当水滴的重力大于受到的浮力时次年形成降水,不符合

题意。

B、浙江夏秋季节盛行东南风,不符合题意。

C、在气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人们可以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缓解局部干旱问题,故符合题意。

D、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3.金华市饮用水的水质优异程度全国闻名。以下措施,你认为不利于爱护水资源的是()

A.全民提高节约用水意识

B.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C.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D.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解答】解:A、全民提高节约用水意识,可以保护水资源,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可以保护水资源,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是不现实的,且有些动植物可以净化水质,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可以保护水资源,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o

4.2021年受第6号台风“烟花”影响,福建东部、浙江东部出现大雨和暴雨,台风和台风雨直接影响水循

环中()

A.蒸发、水汽输送B.蒸发、降水

C.水汽输送、蒸发D.水汽输送、降水

【解答】解:发源于海洋的台风,携带大量水汽向陆地运行,把水汽由海洋输送至陆地,这属于水循环

中的水汽输送,台风把大量水汽推上高空,然后成云致雨,形成大量降水,这属于循环中的降水。

故选:D。

5.如图为水循环的示意图,关于水循环和水资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人工河引入江水,此举属于改变水循环的环节⑤

B.环节③使陆地淡水不断得到补充,在我国主要表现在冬季风带来的降水

C.我国水资源在时间与空间上分布都不均匀,南多北少、夏多冬少

D.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

【解答】解:通过人工河引入江水,此举属于改变水循环的环节⑤(地表径流),A观点正确,不符合

题意。

环节③为水汽输送,使陆地淡水不断得到补充,在我国主要表现在夏季风带来的降水,B观点错误,符

合题意。

我国水资源在时间与空间上分布都不均匀,南多北少、夏多冬少,C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D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6.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却会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了防止水被污染,下面几项措施中,可以采用

的是()

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②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④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⑤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含量,防止形成酸雨

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

【解答】解: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是不现实的,而且是不可能的,因为水中生物都消失了,人

类自身恐怕也难以生存,不合题意;

②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可以防治水体污染,符合题意;

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是不现实的,因为在农业生产中,农业和化肥还是不能少的,我们只能合理使用

化肥和农药,不合题意;

④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可以防治水体污染,符合题意;

⑤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含量,防止形成酸雨可以防止水体污染,符合题意。

故选:Co

7.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我国水资源丰富,按人口平均居世界第六位

B.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C.世界上水资源除沙漠地区以外,其分布是比较均匀的

D.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水占陆地上淡水资源储量的大部分

【解答】解: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是人均水资源却很少,不到世界人均水量的1/4,故A错误;我

们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故B正确;世界上水资源分布不均,不只是沙漠地区,我

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故C错误;近70%淡水资源在南极以及格陵兰的冰层中,

而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水只是少量,故D错误。

故选:Bo

8.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尽管地球上拥有大量的水,但是“水荒”严重地威胁着人类。因此人人

都要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下列标志与节约用水有关的是()

A您OCD®

【解答】解:读图可知,A表示禁止吸烟,B是回收标志,C表示节水,D表示禁止鸣笛。

故选:Co

9.严寒的冬天,为防止汽车水箱内的水结冰,以保证汽车正常运行,可以往汽车水箱里加入防冻液,这是

因为加入防冻液后,水的()

A.凝固点降低B.沸点升高C.凝固点升高D.比热变大

【解答】解:往汽车水箱里加入防冻液,可以降低水的凝固点。

故选:Ao

10.如图所示,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插入有冰粒的烧杯中间,然后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冰熔化

一半时,试管中的冰()

A.没有熔化B.熔化一半

C.熔化小于一半D,熔化超过一半

【解答】解:由于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故当烧杯中的冰熔化一半时,烧杯内的冰水混合物

温度为0℃;试管内的冰虽达到熔点0℃,与烧杯内混合物温度相同,由于不能吸热,故不会熔化。故A

正确。

故选:Ao

11.“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国学经典》课,深受同学们的青睐,下列对占诗文中

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