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第29讲
中华民族的独立与新生——社会主义革命与全面建设时期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正确的探索(1)《论十大关系》①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的报告。②内容:论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应正确处理的十个方面的关系;强调对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暴露的缺点和错误,要引以为戒。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2)中共八大
背景: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一五”计划建设即将完成;国际关系紧张(中苏逐步恶化、中美继续对抗)
内容:①正确分析国内的主要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先进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②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③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稳中稳步前进。
意义: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1、正确的探索(3)双百方针
1、正确的探索①提出:1956年4月②内涵: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③意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成为我国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指导方针。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4)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1957年春)1、正确的探索①内容:把正确处理______________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②影响: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反右派斗争被严重扩大化了。人民内部矛盾整风运动
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进行的普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运动。曾在1942年、1950年、1957年进行过3次。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在《人民日报》发布《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文章,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主题,进行“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和反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1958年8月底,整风运动结束。意义:全党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水平,改进了作风,以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需要。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中共八大二次会议1958——总路线的提出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2、探索中的失误(2)“大跃进”农业方面:片面追求农业生产的高速度,虚报谎报,“共产风”工业方面:片面追求工业生产的高速度,大练钢铁,“追赶超”(3)人民公社人民公社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社会主义经济组织,同时又是政社合一的农村基层政权。人民公社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3)实践——“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毛泽东发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想寻求一种不同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方法,而且是比苏联更快的方法。但毛泽东探索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传统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相比,只是建设方法不同,而在计划经济体制和公有制形式等重大原则问题上仍然是相同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客观规律,且脱离国家实际,片面地要求发展生产,变革生产关系,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忽视了农业的地位而大办工业,片面强调工业的地位导致经济失调。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党和人民面临着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许多地区因严重缺粮而相当普遍地发生浮肿病,不少省份农村非正常死亡人口急剧增加。由于出生率大幅度降低、死亡率显著增高等原因,1960年全国总人口比上年减1000万。……原本希望快一些让人民群众过上较好的日子,结果却出现如此空前的灾难。这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反右倾”斗争造成的最严重的的后果和教训。——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4)三年经济困难原因:A.“左”倾错误泛滥B.自然灾害严重C.中苏关系破裂2、探索中的失误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3、政策调整(1960-1965年)
①“八字方针”的提出——从1961年1月,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调整是八字方针的核心)。“调整”:1、主要是指调整农、轻、重之间的比例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尽可能提高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与规模,适当控制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与规模。2、调整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如缩小社队规模,开放农村集市贸易等。3、调整城乡关系:减少城镇人口,精简职工以此为起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从“大跃进”轨道转入全面调整阶段。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④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整个国民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要努力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3、政策调整(1960-1965年)②1962年初,七千人大会比较深入的总结了经验,取得了重要成果③1962下-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原因: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毛泽东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4、文化大革命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2)概况:(3)性质: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我们从“文化大革命”中能得出怎样的启示?要在全面准确科学的基础上理解马克思主义,并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形式的变化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当代化;要正确认识和利用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作用;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民主集中制,严防“左”倾思想和个人专断现象的出现。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二、伟大的建设成就和文化传承的载体1、伟大的建设成就(1)主要成就工业:从“一五”计划开始逐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不仅增强了国防力量,而且改善了工业布局。科技国防:中国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氢弹,试制并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弹道导弹和人造卫星。农业: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培育推广良种、提倡科学种田,我国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三线建设:(1964年至1980年)三线建设:指自1964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备战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三线建设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作出了极大贡献。三线建设二、伟大的建设成就和文化传承的载体特点:三线建设由国家主导;集中于中西部地区;“建”和“拆”结合;以重工业(国防工业)为主;规模大;范围广。意义:大批重工业和国防工业迁往中西部,推进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工业布局;有利于增强国防力量。(1)这是新中国处在各种强大外来势力包围下,举全国之力所进行的一场盛大的自强运动。(2)三线建设,凝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的战略眼光与构思,使新中国有了安全的战略后方,也在客观上造成了新中国第一次对西部的开发。(3)三线建设毕竟是在急于备战的特殊情况下仓促上马的,并且受到“文化大革命”及“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因此也存在规划投资综合平衡不够、布局过于分散、盲目追求高速度、轻重工业比例失调、职工生活配套条件差等一系列问题。唯物史观——三线建设的认识二、伟大的建设成就和文化传承的载体二、伟大的建设成就和文化传承的载体1、伟大的建设成就(1)主要成就社会生活:①城市化: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化进入了新阶段,1949—1960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比提升为19.7%。②交通建设:汽车业、航空业发展,造船业主要为国防建设服务③文教卫生: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蓬勃发展④人才培养: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有提高,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各方面的骨干力量成长起来精神面貌①劳模精神:面对百废待兴、物质匮乏的困难局面,中国人民发扬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和__________的精神;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集体和个人,如孟泰、时传祥、王进喜、焦裕禄、雷锋、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华罗庚等②时代精神:全社会形成了__________的道德风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政治氛围,关心集体、无私奉献、全心全意__________的行动准则,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新型人际关系1、伟大的建设成就(1)主要成就艰苦奋斗健康向上为人民服务二、伟大的建设成就和文化传承的载体家国情怀——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工匠精神的内涵(1)爱国敬业、服务人民的工匠爱国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都浸润着我国优秀工匠们爱国家、爱人民的政治本色和忠于职守、坚守岗位的职业操守。(2)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工匠担当精神。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国工业落后,工匠勇担责任,取得了一些举世瞩目的成就。例如,建成南京长江大桥,完成“两弹一星”的研制等。(3)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工匠合作精神。实行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互相合作、互相帮助。(4)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敬业乐业、专注专一的品质。(5)刻苦钻研、技术革新的工匠创新精神。二、伟大的建设成就和文化传承的载体二、伟大的建设成就和文化传承的载体2、外交拓展(1)重视亚非关系,出现了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建交高潮。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后,中国同亚非更多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促进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在亚非会议后的一段时期,中国根据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本打破了“一边倒”的外交格局,并初步形成走向全世界的外交格局。(2)“两个拳头打人”:20世纪60年代中国进行援越抗美,继续同美国对抗,中苏关系恶化后,周边国际局势更为紧张。(3)冲破西方国家外交封锁。1964年,中国与法国建交。二、伟大的建设成就和文化传承的载体2、外交拓展(4)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迎来了又一次建交高潮(5)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________的一切合法权利(6)1972年,__________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联合国中美关系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1)对美国来说: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失败;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2)对中国来说:中苏关系破裂,苏联对中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史料一毛泽东还兴致勃勃地拿起外交部填写的联大表决结果的表决情况,边看边说:“英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都当了‘红卫兵’,造了美国的反,在联合国投我们的票,葡萄牙也当了‘红卫兵’。投赞成票的,亚洲国家19个,非洲国家26个。拉丁美洲是美国的‘后院’,只有古巴和智利同我们建交,这次居然有17个国家投我们的票,美国的‘后院’起火。——摘自熊向晖《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1)根据史料一,说明毛泽东为何将英国、法国等国比作“红卫兵”,并指出影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因素。提示
说明:当时中国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红卫兵”是造反派的代名词;在联大表决中,美国的盟友不顾美国的反对投了中国的票,“造了美国的反”。因素: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第三世界的崛起,亚非拉国家的支持;自身实力增强,国际影响力提升。二、伟大的建设成就和文化传承的载体史料二从1969年至1971年夏,美国“跳了一种微妙的外交小步舞”,如通过“巴黎渠道”“罗马尼亚渠道”“叶海亚渠道”等方式,向中国政府传递希望改善美中关系的信息,继之以基辛格秘密访华。对此,中国政府则投桃报李,如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表示欢迎尼克松访华,导演“乒乓外交”,等等。美中双方的共同努力,最终促成了1972年2月尼克松的中国之行和上海公报的问世。——摘编自刘家钦《1972年尼克松访华背景之考察》二、伟大的建设成就和文化传承的载体(2)根据史料二,指出中美外交关系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提示
变化:中美关系逐步缓和,趋于正常化。主要因素:意识形态关系;维护国家利益和战略的需要;国际环境的影响。(1)教育发展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3、文化传承载体的发展二、伟大的建设成就和文化传承的载体①收回教育主权:新中国初期,接管了各级各类学校②教育工作会议:1949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决定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③教育方针:国家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教育方针;后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④“文革”时期:教育事业遭到很大破坏,“文革”结束后,恢复高考制度,教育重新走向正轨德、智、体全面发展(2)博物馆建设与发展概况:1959年建成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综合类军事博物馆。
1960年8月,北京历史博物馆更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央革命博物馆更
名为“中国革命博物馆”。
意义:博物馆担负着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使命。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3、文化传承载体的发展二、伟大的建设成就和文化传承的载体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3、文化传承载体的发展(3)图书馆: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建立各级各类的图书馆。京师图书馆改名为“____________”(4)遗产保护: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起专业化的文化保护体系,并完成了第一次全国性文物普查②1961年,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0处公布北京图书馆二、伟大的建设成就和文化传承的载体1956完成三大改造开始建设社会主义1958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错误的总路线19591961三年经济困难1960提出八字方针1965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实行八字方针1962七千人大会深入总结经验经过调整经济基本恢复19661976文革时期19721975周恩来主持下各项工作出现转机邓小平全面整顿经济形势好转纠正文革错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时空坐标1.(2024·北京卷)1955年,针对中法建交,周恩来与法国议员代表团会谈时说,现在世界上有人以为中国可以容许“两个中国”的存在,“中国人民决不能接受这种情况……中国本来是统一的,中国内战的结果是中国人民取得了彻底的胜利……新的代替旧的”。这段话(
)A.强调一个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废旧金属回收与综合利用技术合作协议
- 智能家居技术合作补充协议
- 电商仓储物流安全责任与风险评估协议
- 虚拟偶像虚拟形象版权交易与授权合同
- 氢燃料电池产品寿命测试员聘用合同
- 网络平台内容监控算法授权租赁及效果评估合同
- 幼儿园教师全职聘用合同(园本课程研发)
- 宠物医疗中心兽医助理专业技术合作合同
- 交通安全标志维护补充协议
- 孤儿抚养费银行账户监管与监护权变更服务合同
- 数字贸易学 课件 第18、19章 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概述、包容性发展与全球数字鸿沟
- DLT 866-2015 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选择及计算规程解读
- 房屋抵押个人借款标准合同
- 云南省昆明市2022-2023学年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 口腔预防保健课件 英文
- 读后续写-制作稻草人(T8联考)课件-高考英语作文复习专项
- 研发成果商业化转化(资料)
- 高速铁路关键技术
- 丁丽娟《数值计算方法》五章课后实验题答案(源程序很详细-且运行无误)
- 情境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 血糖监测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100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