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下列用电器正常工作时,每秒钟电流做功几十焦的是()

A.排风扇B.电吹风机C.手电筒D.家用空调

2.用酒精消毒时,沾在手上的酒精会迅速消失。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与其相同的是()

3.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里记载了铸造“万钧钟”和“鼎”的

方法,先用泥土制作“模骨”,“干燥之后以牛油、黄蜡附其上数

寸”,在油蜡上刻上各种图案(如图),然后在油蜡的外面用泥土制成外

壳;干燥之后,”外施火力炙化其中油蜡”,油蜡流出形成空腔,在空

腔中倒入铜液,待铜液冷却后,“钟鼎成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模骨”干燥是汽化过程,需要放热

B.“炙化其中油蜡”是熔化过程,需要吸热

C.铜液冷却成钟鼎是凝华过程,需要放热

D.铜液冷却成钟鼎过程中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4.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第1页,共23页

A.水凝固成冰,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距离变大

B.雪花漫天飞舞,表明分子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

C.湿衣服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容易干,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D.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带正电,是因为玻璃棒失去了电子

5.海陆风是由海陆间昼夜温度差异引起的热力环流,是炎炎夏日沿海地区的一种普遍自然现象。当出现如

图所示风向时,通常()

高空气流

A.发生在白天,且陆地温度较高B.发生在白天,且海水温度较高

C.发生在夜晚,且陆地温度较高D.发生在夜晚,且海水温度较高

6.一标准大气压下M物质的熔化图象如图甲所示;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浸在正在熔化的M物质中,如图

乙所示。下列说法中()

冰水混合物

正容化的

M物质

①M物质的熔点是—5汽

②图甲中,M物质的熔化过程持续了约10小讥

③图乙中,试管内冰会逐渐减少

④图乙中,直到水全部凝固前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保持不变

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①③正确C.只有②④正确D.③④都正确

7.如图甲,用相同规格的加热器加热等质量的a、b两种液体,得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分析可

知()

第2页,共23页

A.相同时间内a、6两种液体含有的热量一样多

B.a和b的吸热能力都随着温度的升高不断增大

C.相同时间内a升高的温度比b多,a的吸热能力比b强

D.6液体比a液体更适合作发动机的冷却液

8.南宋民族英雄文天样在诗中写道“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诗人用“磁针石指南”这一固

有自然现象来表达他对国家的忠贞情怀。关于磁针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针石只有一个磁极B.磁针石周围存在无数条磁感线

C.指南方的一端是磁针石的S极D.磁针石指南,是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9.如图所示为试电笔的结构及使用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外壳

金属等尖高值电阻完管

A.笔尖、高值电阻和速管是导体,外壳、弹簧和笔卡是绝缘体

B.在两种使用试电笔的方法中,甲是正确的,乙是错误的

C.使用试电笔,若就管发光,说明接触处与火线连通

D.筑管发光时,有电流通过人体,会发生触电事故

10.图中是小亮制作的简单电动机模型,其线圈由漆包线绕成,将线圈一

端的漆全部刮掉,另一端只刮掉半周,在线圈的下面放置了一块磁体。将

其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线圈转动起来了。关于此电动机模型的说法

正确的是()

A.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

B,线圈另一端的漆只刮掉半周的作用与换向器作用相同

C.线圈转动过程,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第3页,共23页

D.增大线圈中的电流可改变转动方向

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小灯泡灯和切都标有“3U0254”的字样,电源由2节1.5U的干电池串联而成。当

S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和送都能发光

B.和乙2都会被烧坏

C.去掉导线a,心和人都能正常发光

D.将导线c移到切的右端,两灯都正常发光

12.“绿色照明”理念深入人心,高效照明产品市场占有率逐年增长,淘汰低效照明产品、选用高效照明

产品已成为社会共识。表中是某白炽灯与节能灯的参数对比。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下列分析正

确的是()

白炽灯节能灯

额定电压220V220V

额定功率40W10W

A.白炽灯的额定电流为5.54

B.正常工作时,电流通过节能灯做功更快

C.当白炽灯两端电压为110U时,其实际功率为20勿

D,两灯均正常工作10八,节能灯比白炽灯节省电能0.3/dV.h

13.小明家连接插线板的导线折断后,他把两根导线拧在一起继续使用,用久后发现连接处容易发热,其

主要原因是连接处()

A.电阻变小B.电流比别处电流小C.电阻变大D.电流比别处电流大

第4页,共23页

14.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

A.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C.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D.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15.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只闭合开关Si后,电流表的示数为

0.44;断开开关,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位置互换,再将开关Si,S2均闭合

后,电流表的示数为14电压表的示数为6人下列说法中()

①电源电压为6U

②电阻%与R2阻值之比为2:3

③两表位置互换前,电阻力两端的电压为2.4U

④两表位置互换后,电阻夫2的功率消耗的电功率为6W

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②③正确C,只有①②③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9分。

16.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着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

心成功发射。为能够储存较多数量的燃料,通常采用的方法使燃料液化;选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

氢具有较大的;火箭在大气层中上升时,与空气摩擦,箭体表面温度升高,内能,此过程中

的能量转化和热机的冲程相同。

17.如图所示,轿车后窗玻璃的内壁上有“除雾器”,实际上是一些平行很窄的“细丝条”,驾驶员可以

通过开关对其进行控制,当通电时这些“细丝条”发热。“细丝条”是(选填“导体”或“绝缘

体”),由于电流的效应“细丝条”会发热,使附着在窗玻璃内表面上的小水滴或者使附着

在玻璃窗外表面上的积雪(填物态变化名称),便于司机通过驾驶室上方的反光镜观察车后面的情

况。

第5页,共23页

k

18.如图所示是一种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制作温度计时,在玻璃管的两端分别封入一段金属丝。电

池的两极分别与金属丝相连,当温度达到与电池正极相连的金属丝下端所指的温度时,电铃就响起来,发

出报警信号。

(1)应选用(选填“酒精”、“煤油”或“水银”)温度计。

(2)当温度达到°C时电铃响。此时电磁铁右端是极,若将控制电路电源正负极对调(选

填“会”或“不会”)影响其报警作用;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磁铁磁性变o

(3)报警器中温度计和电磁铁联在电路中,该温度计在电路中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19.图甲为灯泡L的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图象。将该灯泡接入图乙电路,电阻R阻值为10。。闭合开关S,电流

表示数为0.2儿则电源电压为V,此时灯泡L的电阻为______n,通电1爪讥电阻R产生的热量为

I,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勿。

甲乙

第6页,共23页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分。

20.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位于螺线管右侧的小磁针N极顺时针旋转90。。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

端移动后,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补充完整,并在括号中标出电源的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7分。

21.小亮在“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待水温接近90久时开始计时,每

隔1小出记录一次温度,并填写在下表中:

(1)图甲是他组装的实验装置,其中纸板的作用是。

(2)计时4nl讥后,烧杯内的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

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说明了水(填“已经”或“还没”)沸腾。从能量转化的角度

看,气泡在水面破裂时,将内能转化为能。

(3)分析数据还可知:

①水沸腾前,不断吸热,温度;沸腾后,不断吸热,温度

时间/min01234567

水的温度/℃9092949698989898

②周围环境大气压_____(填“高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4)小亮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还发现:水滴入热油锅中,油花四溅。针对该现象,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物

理问题:

第7页,共23页

22.人类认识和利用电磁现象,经历了从探究发现到发明创造的过程。

(一)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中,用相同的漆包线和铁钉绕制成a和B,设计了如图甲

所示的电路。

(1)图中4、B串联的目的是控制相同。

(2)闭合开关后,分析图中的现象,可得结论:在其它条件相同时,越多,通电螺线管磁性越强。

(3)若让铁钉再多吸一些大头针,接下来的操作是o

(4)根据这个实验原理,发明了o

(二)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5)比较①②两图可知,产生感应电流时电路应______;

(6)比较两图可知,产生感应电流时导体要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7)比较②④两图可知,感应电流的方向与方向有关。

(8)根据这个实验原理,发明了o

(三)图丙是探究的实验装置。利用这个实验原理,发明了o

23.小亮发现家里不同房间的灯亮度不同,猜想可能是与灯泡的电功率有关。他选择两节新干电池、开

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若干,测量额定电压为2.51/小灯泡的功率。

第8页,共23页

(1)图甲是小亮刚连接完的电路,请指出不妥之处:。

(2)重新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小灯泡发光。故障原因可能是o

(3)故障排除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k读出电流表示数,将数据记

入表格。继续移动滑片,即使将滑片移动到阻值最小的位置,小灯泡两端电压也无法达到2.5匕解决的办

法是o

(4)问题解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电压达到2.5人如图乙所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一4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勿。

(5)继续向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2.9%读出电流表示数,将数据记入表格。

如表所示,小亮设计的表格不足之处是O

(6)实验表明小灯泡的越大,小灯泡越亮。

(7)进一步分析数据还发现,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_____(选填"成”或“不成”)正比,分析

原因______0

实验次数灯泡两端电压U通过灯泡的电流/灯泡的电功率P发光情况

120.260.52较暗

22.5正常发光

32.90.320.93较亮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1分。

24.设计汽车发动机时,既要考虑能量的利用效率,也要考虑发动机的冷却问题。某单缸四冲绳汽油机在

工作时为了防止温度过高,用水的循环来降低发动机温度。实验测得某次行驶时该发动机消耗了0.03kg的

汽油,冷却系统中5的的水温度升高了40K(汽油的热值为4.6xl07〃kg)。请结合能量流向图,解决以下

问题:

(1)若燃料能完全燃烧,输入的内能E是多少?

(2)输出的内能E2中冷却系统中的水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第9页,共23页

(3)如果汽油机此次工作的效率约为30%,那么输出的机械能力是多少?

(4)汽车为人类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对环境的污染也是较为严重的。请提出一种能够控制或减少污染

的方法。

机械能日

内能E2

25.一款小型电火锅如图甲所示,通过挡位开关实现高、中、低三挡控温功能:图乙是它的简化电路图。

矽、R2、R3均为加热电阻(阻值保持不变),已知%的阻值为1760,电火锅的部分参数如表所示。求:

额定电压2207

低温挡功率

中温挡功率440小

高温挡功率nooiy

(1)高温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2)电火锅在低温挡正常工作时的功率。

(3)把电火锅单独接入家庭电路中,调至中温挡工作5M讥,标有600r/kW.八字样的电能表转盘刚好转了20

转,该电火锅中温挡的实际功率是多少?

图甲

第10页,共23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由P=与知,每秒钟电流做功几十焦的用电器功率为几十瓦,排风扇的功率约为几十瓦,电

吹风机的功率约为500〃以上,手电筒的功率约为1勿,家用空调的功率约为故/正确。

故选:Ao

根据生活经验和对生活中常见电器功率值的认识分析。

本题考查电功率的估测,要认真观察生活,注意收集生活中常见的电功率数据。

2.【答案】D

【解析】解:用酒精消毒时,沾在手上的酒精会迅速消失,属于汽化现象。

4壶口白气,属于液化现象,故4不符合题意;

冰雕变小,属于升华现象,故3不符合题意;

C冬天窗户上的冰花,属于凝华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浓雾消散,属于汽化现象,故。符合题意;

故选:Do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作汽化。

本题考查物态变化,属于基础题。

3.【答案】B

【解析】解:人“模骨”干燥是水分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需要吸热,故/错误;

/、“炙化其中油蜡”是油蜡的熔化过程,需要吸热,故8正确;

C、铜液冷却成钟鼎是凝固过程,需要放热,故C错误;

。、铜是晶体,铜液冷却成钟鼎过程中内能减少、温度不变,故。错误。

故选:Bo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

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

有:熔化、汽化、升华。

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第11页,共23页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

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4.【答案】B

【解析】解:力、水凝固成冰,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距离变大故/正确;

仄分子非常小,用肉眼直接看不到,故雪花漫天飞舞,不能表明分子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故8错

误;

C、湿衣服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容易干,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故C正确;

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带正电,是因为玻璃棒失去了电子,故。正确。

故选:Bo

分子间存在间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摩擦起电中,失

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本题考查了分子运动,属于基础题。

5.【答案】A

【解析】解:水的比热容比泥土、沙石的大,白天太阳照射时,水面温度上升得慢,陆地温度上升得快,

热空气上升,冷空气补充,风从海面吹向陆地,形成海风;晚上,气温下降,水面温度下降得慢,温度高

一些,热空气上升,风从陆地吹向海面,形成陆风,由图可知,此时地面附近的空气从海洋吹向陆地,故

出现如图所示风向时,通常发生在白天,且陆地温度较高。

故选:力。

根据水的比热容比泥土、沙石的比热容大的特点以及风是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来分析图示风向的形成过

程。

本题考查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6.【答案】C

【解析】解:①、由图象可知,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所以是熔化图象;又因为该物质在熔化过

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物质的熔点是-1.4久,故①错误;

②、由图甲可知,该物质从第106出开始熔化,到第20小讥时全部熔化,熔化持续了约10m讥,故②正

确。

③④、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由图象知,该物质熔化时的温度约为-1.4汽;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

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时,冰水混合物会向该物质放热,内能减小,但温度不变;

,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符合凝固结冰的条件,所以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即冰的质量将变大,水全部

凝固前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保持不变,故③错误,④正确。

第12页,共23页

故选:Co

(1)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区别: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

程中温度不断升高,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断降低;

(2)熔化前处于固态,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熔化后处于液态;

(3)根据晶体熔化的条件可知:冰水混合物会向混合物放热,由此确定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有部分结冰,

则可判断冰的变化;

(4)晶体的凝固特点: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此题考查了有关晶体熔化图象的分析,要抓住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时特点: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凝固

点),熔化(凝固)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放热),学习时要用比较法来记住它们的特点。

7.【答案】D

【解析】解:如图甲,利用相同规格的加热器加热等质量的a、b两种液体,得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

图乙,分析可知:

4相同时间内a、6吸收热量相同,热量是转移量,不能说含有热量,故/错误;

B.a和b的吸热能力即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它不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8错误;

C相同时间内,吸收热量相同,a温度升高的温度高,b液体吸热能力强,故C错误;

。因为b液体的比热容大,和同样质量的其它物质相比,升高相同的温度,6液体从发动机吸热多,冷却效

果好,故。正确;

故选:Do

(1)我们使用相同的加热器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2)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

强。

本题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考查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的应用和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为热学中的重要

实验。

8.【答案】C

【解析】解:人任何一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故/错误;

2、磁针石周围存在磁场,没有磁感线,故2错误;

C、磁针石指南方的一端是磁针石的S极,故C正确;

。、磁针石指南,是由于受到地磁场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o

磁针石指示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第13页,共23页

任何一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

磁场是客观存在的,磁感线是为了研究磁场而建立的物理模型。

本题考查的是地磁场的分布;知道磁场和磁感线。

9.【答案】C

【解析】解:力、笔尖、弹簧、笔卡、高值电阻和速管是导体,外壳是绝缘体,故/错误;

2、使用试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金属体,甲是错误的,乙是正确的,故2错误;

C、使用试电笔,若凝管发光,说明接触处与火线连通,故C正确;

。、氮管发光时,有电流通过人体,但是电流很小,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故。错误。

故选:Co

根据试电笔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来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试电笔的使用规则;知道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及应用。

10.【答案】B

【解析】解:4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故/错误;

2.将线圈两端引线的漆皮一端全部刮掉,另一端只刮半周,这样在一个半周内受到磁场的力的作用,另一

个半周利用惯性转动,这与换向器的作用相同,都能够使线圈持续转动,故8正确;

C电动机消耗电能而转动起来,能量转化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错误;

。.线圈转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增大线圈中的电流,只会改变线圈受到磁场力的大小,而不会改变

受力的方向,故。错误。

故选:Bo

(1)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该线圈之所以能转动,是根据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来工作的,但是该线圈在转过平衡

位置时,若不改变电流的方向,此时所受到的磁场力会阻碍线圈的转动,故为了使线圈持续转动,将线圈

两端引线的漆皮一端全部刮掉,另一端只刮半周,这样在一个半周内受到磁场的力的作用,另一个半周利

用惯性转动,换向器的作用是当线圈当绕过平衡位置时能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从而使线圈能够持

续转动。

(3)通电线圈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磁场方向有关,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的大小与电流大

小、磁场强弱有关。

本题考查了对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掌握情况,需要掌握相应实验的原理和规律。

11.【答案】D

第14页,共23页

【解析】解:AB,S闭合后,电流将从电源正极经过a和开关回到电源负极,电路将发生短路,刈和殳都不

能发光,仇和公都不会被烧坏,故N3错误;

C、去掉导线a,〃和殳串联,因此以和殳能发光,电源由2节1.5U的干电池串联而成,总电压为3U,小灯

泡心和乙2都标有“3U0.254”的字样,当由于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而每个灯泡两端电压小于额定电压,

因此两灯泡不能正常发光,故C错误;

D、将导线c移到山的右端,则两灯属于并联电路,都能正常发光,故。正确。

故选:Do

通路包括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中电流只与一条路径,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流通路径;短路是

指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的电路。

本题考查识别串并联电路的能力,会区分电路的三种状态,并会根据要求设计电路。

12.【答案】D

【解析】解:4根据P=U/可知白炽灯的额定电流为/=与=毁=0.184故/错误;

2、白炽灯的功率较大,正常工作时,电流通过白炽灯做功更快,故2错误;

C、根据P=警可知白炽灯的电阻R=r=喘口=121012,

根据P=^可知当白炽灯两端电压为110U时,其实际功率为。'=容=嗝喏=10/,故c错误;

KK1Z1UJ2

D、根据勿=Pt可知两灯均正常工作10%,节能灯比白炽灯节省电能

W=APt=(i0.04kW-0.01kW)x10/i=0.3kW•h,故。正确。

故选:Do

/、根据P=U/可知白炽灯的额定电流;

5、电功率越大,电流做功越快;

C、根据P=殍可知白炽灯的电阻,根据P=殍可知当白炽灯两端电压为110U时,其实际功率;

KK

D、根据勿=Pt可知两灯均正常工作10h,节能灯比白炽灯节省电能。

本题考查电功率和电能的计算,是一道综合题。

13.【答案】C

【解析】解:导线连接处与导线串联在电路中,导线相互连接处因接触不良,则该处的电阻较大,通过的

电流相等、通电时间相等,由Q=/2Rt可知,连接处产生的热量较多,往往比别处更容易发热,加速导线

老化,甚至引起火灾。

故选:Co

第15页,共23页

由焦耳定律知道,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电阻大小和通电时间成正比。导线相互连接处

因为接触不良,易造成电阻变大,因为导线连接处与其他导线串联在电路中,通电时间是相同的,由焦耳

定律可知电阻大的产生的热量越多。

本题主要考查对焦耳定律及应用的了解和掌握,知道导线和导线的连接处为串联(电流相等)是本题的关

键。

14.【答案】A

【解析】解:由图可知,%与R2并联,电流表测通过力的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电压,闭合开关S,滑动变

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因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所以电流表示数不变;

电源电压不变,则电压表示数不变。

故选:Ao

(1)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心的电流,根据电

源的电压可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2)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可知滑片移动时通过匕的电流不变分析。

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分清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表所测

的电路元件是关键。

15.【答案】C

【解析】解:

①当将电压表、电流表的位置互换后开关Si、S2均闭合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R1支路的电流,电压表

测量电源电压,则电源电压为6U,故①正确;

②电压表、电流表的位置互换后,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的=丹=*=6。,

两表位置互换前,只闭合开关Si后,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可得总电阻:

R=4==150,

I0.44,

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用电器的电阻之和可得R2的阻值为:R2=R—RI=1512-612=90,

电阻的与7?2阻值之比为:患=联=2:3,故②正确;

③④两表位置互换前,可得飞两端的电压:%=/%=0.44X60=2.4人故③正确;

两表位置互换后七两端的电压为电源电压6人两表位置互换后&的功率:22'=爱=筌=4〃,故④错

误。

故选:Co

第16页,共23页

(1)当将电压表、电流表的位置互换后开关S1、S2均闭合时,两电阻并联,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电流表测

大支路的电流,根据电压表示数可知电源电压;

(2)电压表、电流表的位置互换后,根据欧姆定律即可求出电的电阻;

两表位置互换前,只闭合开关Si后,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特

点即可求出电阻&的阻值;

(3)两表位置互换前,根据欧姆定律即可求出力两端的电压;

(4)利用P=警求出两表位置互换后电阻&的功率。

本题考查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和电功率的计算,关键是开关闭合、断开和电表互换后电

路连接方式的辨别。

16.【答案】压缩体积热值增加压缩

【解析】解:(1)液化的方法有压缩体积与降低温度,为能够储存较多数量的燃料,通常采用压缩体积的

方法使燃料液化。

(2)火箭发动机常利用液氢作为燃料,是因为这种燃料具有热值大的特点,燃烧相同质量的液氢和其他燃

料,液态氢气放出的热量更多。

(3)火箭在大气层中上升时,与空气摩擦,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箭体表面温度升高,内能

增加,此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和热机的压缩冲程相同。

故答案为:压缩体积;热值;增加;压缩。

(1)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2)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热值越大,在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燃料时,释放出的热量越多,在选择火箭

燃料时首先应该考虑燃料热值的大小;

(3)热机的做功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本题考查了液化的方式、四冲程的能量转化、热值和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属于基础题。

17.【答案】导体热汽化熔化

【解析】解:轿车后窗玻璃的内壁上有“除雾器”,实际上是一些平行很窄的“细丝条”,驾驶员可以通

过开关对其进行控制,当通电时这些“细丝条”发热。“细丝条”是导体,由于电流的热效应“细丝条”

会发热,使附着在窗玻璃内表面上的小水滴汽化或者使附着在玻璃窗外表面上的积雪熔化,便于司机通过

驾驶室上方的反光镜观察车后面的情况。

故答案为:导体;热;汽化;熔化。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第17页,共23页

(2)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会产生热量,这种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

(3)物质从液态变成气体的过程叫汽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本题考查的是导体、绝缘体的概念;知道电流的热效应;知道汽化和熔化。

18.【答案】水银74N不会强串开关

【解析】解:(1)应选用水银温度计,因为水银是导体;

(2)当温度达到74久时控制电路接通,电磁铁有磁性吸引衔铁而工作电路接通,则电铃响。此时,根据安

拉定则可知电磁铁右端是N极,若将控制电路电源正负极对调不会影响其报警作用即不影响磁性有无,滑

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变大,电磁铁磁性变强;

(3)报警器中温度计和电磁铁串联在电路中,该温度计在电路中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开关。

故答案为:(1)水银;(2)74;N;不会;强;(3)串;开关。

电磁继电器的主要工作器件是电磁铁,其对衔铁吸引力的变化与电磁铁磁性的变化相同,线圈匝数、电流

大小能够改变电磁铁对衔铁的吸引力。

本题主要考查了电磁继电器的实际应用。

19.【答案】28240.9

【解析】解:由图可知,闭合开关,R与L并联,电流表测量通过R的电流,

已知电阻R的阻值为10。,当电流表示数为0.24时,

电阻两端的电压:

RUR=IRR=0.2Ax1012=2V,

根据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电源电压为:U=UR=2V,

根据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为:UL=U=27,

由图甲可知,此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254

此时灯泡L的电阻为:%=半=^^=见

通电1爪讥电阻R产生的热量为:Q=URIRt=27x0.2Ax1x60s=24J,

由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干路电流为:/=〃+I=0254+0.24=0.454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UI=2Vx0.454=0.9勿。

故答案为:2;8;24;0.9。

(1)由图可知,闭合开关,R与L并联,电流表测量通过R的电流,由欧姆定律求得电阻R两端的电压即为电

源电压;

(2)由图甲得出通过灯泡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灯泡的电阻,

第18页,共23页

(3)由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得干路电流,由P=U/计算出电路的总电功率。

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电压和电流规律以及欧姆定律、电功率和电热的计算,是一道基础题。

20.【答案】解: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端移动后,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滑动变阻器应该连接右

下的接线柱;

闭合开关S后,位于螺线管右侧的小磁针N极顺时针旋转90。,由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螺线管的右端是

N极;

螺线管的右端是N极,由安培定则可知,电流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所以电源的左侧是正极,

右侧是负极;

磁体外部,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磁体的S极,所以P的磁场方向向左,如图所示:

【解析】(1)要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就使通过它的电流减小,据此确定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

(2)根据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和小磁针转动的方向,用安培定则判断出电源的正、负极;

(3)磁体外部,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磁体的S极。

本题考查了安培定则、磁极间的作用规律、磁场的方向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综合性较强。

21.【答案】减少热量的散失己经机械逐渐升高保持不变低于油花为什么四溅

【解析】解:(1)图甲是他组装的实验装置,其中纸板的作用是减少热量的散失。

(2)计时4小讥后,烧杯内的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

空气中。说明了水已经沸腾(因为沸腾前的气泡越变越小,沸腾时的气泡越变越大)。从能量转化的角度

看,气泡在水面破裂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分析数据还可知:

①水沸腾前,不断吸热,温度逐渐升高;沸腾后,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②周围环境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因为一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第19页,共23页

(4)小亮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还发现:水滴入热油锅中,油花四溅。针对该现象,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物

理问题:油花为什么四溅。

故答案为:(1)减少热量的散失;(2)已经;机械;(3)①逐渐升高;保持不变;②低于;(4)油花为什么四

溅。

(1)减少热量散失的方法;

(2)沸腾前的气泡越变越小,沸腾时的气泡越变越大;气泡破裂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分析表格数据得结论:水沸腾特点吸热,温度保持不变;一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

(4)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此题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涉及到水的沸点、器材的组装、水的沸腾特点,难度不大。

22.【答案】电流线圈的匝数将滑动变阻器向左移动,增大电路中的电流电磁铁闭合②③磁场的发

电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电动机

【解析】解:(一)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中,用相同的漆包线和铁钉绕制成4和B,

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1)图中4、B串联的目的是控制电流相同。

(2)闭合开关后,分析图中的现象,可得结论: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线圈的匝数越多,通电螺线管磁性越

强。

(3)若让铁钉再多吸一些大头针,接下来的操作是将滑动变阻器向左移动,增大电路中的电流。

(4)根据这个实验原理,发明了电磁铁。

(二)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5)比较①②两图可知,产生感应电流时电路应闭合;

(6)比较②③两图可知,产生感应电流时导体要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7)比较②④两图可知,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的方向有关。

(8)根据这个实验原理,发明了发电机。

(三)图丙是探究的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实验装置。利用这个实验原理,发明了电动机。

故答案为:(一)(1)电流;(2)线圈的匝数;(3)将滑动变阻器向左移动,增大电路中的电流;(4)电磁铁;(

二)(5)闭合;(6)②③;(7)磁场的;(8)发电机;(三)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电动机。

(一)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与电流的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有关;利用电流的磁

效应制成了电磁铁。

(二)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发电

机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

第20页,共23页

(三)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制成的。

本题考查的是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电磁感应现象和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知道电

磁铁、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原理。

23.【答案】电流表选用的量程太大电压表断路加一节新的干电池0.30.75右测量的物理量没有单位

实际功率不成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解析】解:(1)由图乙可知,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因此图甲不妥之处:电流表选用的量程太大;

(2)重新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电流表有示数,小灯泡发光,说明电路是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说明电

压表断路;

(3)实验中选择两节新干电池,则电源电压为3匕继续移动滑片,即使将滑片移动到阻值最小的位置(滑动

变阻器分得电压为零),小灯泡两端电压也无法达到2.5U,说明电流表和导线(有一定的电阻)分得的电压较

大,其分压大于0.5%则为了完成该实验,需要增大电源电压,所以解决的办法是加一节新的干电池;

(4)当小灯泡两端电压达到2.5U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0.024其示数为

0.34则小灯泡额定功率为:

PL=ULIL=2.5VX0.34=0.75V/;

(5)要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2.9%即灯泡两端电压增大,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应减小滑动变阻器两端电

压,根据分压原理,应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故应继续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设计表格时各物理量要有单位,因此小亮设计的表格不足之处是测量的物理量没有单位;

(6)由表中数据可知,灯泡实际功率越大,亮度越亮;

(7)由表中数据可知,当灯泡两端电压增大,通过灯泡的电流也增大,根据P=U/可知,灯泡实际功率变

大,温度升高,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小灯泡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不成

正比。

故答案为:(1)电流表选用的量程太大;(2)电压表断路;(3)加一节新的干电池;(4)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