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计50分)1.《凯歌悲壮》一书认为:苏俄(苏联)在1921~1927年允许多种经济并存,是历史上的“退却年代”。“退却”的出现是由于A.实行新经济政策 B.实现农业集体化 C.“斯大林模式”形成D.戈尔巴乔夫改革2.图形标志用于表达特定的历史或事物信息。右图是A.奥运标志B.不结盟标志C.欧盟旗帜D.苏联标志3.列宁说:“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列宁一生所成就的“大事业”是①领导十月革命②实施新经济政策③成立苏联④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4.列宁说:“在战争(指苏俄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的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里说的俄国能“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土地法令》的颁布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5.1917年,俄历2月23日是“国际三八妇血节”.首都彼得格勒受失业和饥饿威胁的工人和市民举行了大规模的集会和示威活动,提出了打倒战争“”“反对饥饿“”等口号。这一天参加参加罢工的工人超过了12万人.随后罢工和示威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材料表明当时俄国政府首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应是A.取得争霸战争胜利B.实现和平,发展经济C.进行无产阶级革命D.巩固政权,建成社会主义6.1921年,苏俄农民可以在市场上自由出售粮食,促使这一变化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新宪法D.赫鲁晓夫改革7.前苏联有一个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对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坏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反映的是A.农民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B.个人崇拜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C.新经济政策恢复自由贸易的后果D.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带来的弊端8下表为1921——1925年苏俄(1922年改为苏联)农业发展状况,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年份项目192119231925年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662078608730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221334554424A、《土地法令》开始实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B、新经济政策提升了农民生产积极性C、斯大林模式突出了农业发展D、赫鲁晓夫改革卓有成效9.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一文中说:‘我们也学会了——至少是在一定程度上学会了革命所必需的另一种艺术:灵活机动,善于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而迅速急剧地改变自已的策略,如果原先的道路在当前这个时期证明不合适,走不通,就选择另一条道路来达到我们的目的。"文中"另一条道路"是指实行A.斯大林模式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新经济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10.马克垚在其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中认为:(1924年后)苏联政府制定的工业化路线,不同于西方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化经验。这是因为苏联工业化A.优先发展农业B.优先发展轻工业C.优先发展国防工业D.优先发展重工业12.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推论,对应不正确的是A.《共产党宣言》——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B.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俄国十月革命——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D.新经济政策——苏联经济政治体制高度集中的主要表现13.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华盛顿会议的资料卡片,其中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历史背景B.召开时间C.主要内容D.主要影响14.“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这一论断强调的是下列哪一经济举措()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15.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最能发展商品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是A.新经济政策B.斯大林模式C.赫鲁晓夫改革D.戈尔巴乔夫改革16.国际关系中,国家间往往通过召开国际会议来协调国家关系和解决各种争端。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共同点是[ A.会议都被英、法、美操纵 B.促进了新的国际关系的形成 C.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 D.都损害了弱小国家的利益2014年九年级历史月考试题(满分100,时间60分钟)第2页17.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定的哪一条约,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有利条件A.《九国公约》B.《凡尔赛和约》C.《四国公约》D.《五国条约18.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会议的正式议题是()A.成立联合国B.武装干涉苏俄C.限制海军军备D.处置战败后的德国19、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在评价1931年世界形势时认为,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这一观点产生的主要依据是A、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动荡B、希特勒建立法西斯专政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D、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20.“我曾修过一条铁路,如今它已建成——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我曾建过一座塔楼,如今它已竣工——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这首流行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歌曲,反映了当时美国A.兴建基础设施B.乞讨风气时尚C.出现经济危机D.社会道德沦丧21.“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美国医治“感冒”的有效方法是()A.新经济政策B.罗斯福新政C.马歇尔计划D.法西斯专政22.1975年生产计算机软件的微软公司仅是美国一家小型公司,到1999年,在短短的24年间,公司销售收入增长了90.5万倍,公司市值达5000亿美元左右。这说明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A.低通胀、低失业率B.政府加大了投资C.财政赤字减少D.进入新经济时代24.为积极应对美国的经济大萧条,罗斯福总统领导的美国政府A.实行了自由放任 B.加强了经济干预C.强化了科技创新 D.大力发展了第三产业25.右侧材料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在儿童、青少年智力开发方面,我们的投入翻了番;所增加的继续教育机会,使100多万年轻人得到了资助。——克林顿:《总统经济报告》在儿童、青少年智力开发方面,我们的投入翻了番;所增加的继续教育机会,使100多万年轻人得到了资助。——克林顿:《总统经济报告》B.加大发展教育事业C.实行“科技立国”政策[来源:学#科D.接受外来的经济援助26.到2000年底,美国经济持续增长了112个月,超过了美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增长期。与此同时,美国经济保持着较低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在二战中大发战争财B.美国成为最大负债国C.罗斯福新政推动经济发展D.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27.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主要经济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变化(%)经济体年份比重美国欧共体日本其他国家195536.317.52.244197624.921.78.145.3A.日本经济发展较为缓慢 B.欧盟成立促进经济发展C.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D.其他同家经济发展停滞28.与“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统一的货币”、“统一的护照”相对应的组织名称的说法,正确的是A.国际联盟 B.亚太经合组织 C.欧洲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29.20世纪50~70年代,西欧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A.都得到了马歇尔计划的援助B.都拥有丰富的人力和自然资源C.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D.都得到了朝鲜战争的军事订货30.下列关于欧洲联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世界多极化格局中重要的一极B.是欧洲国家的政治军事集团C.成立于1993年D.促进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31.2012年5月希腊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有超过八成的民众希望希腊留在欧元区。催生“欧元区”的国际组织是()A.欧洲联盟B.国际联盟C.联合国D.亚太经合组织32.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点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表明当时的日本A.俨然已经成为政治大国 B.经济强国地位显著C.国际地位可与美欧匹敌 D.在联合国中举足轻重33.1967年法、意等国成立欧洲共同体的主要目的是()A.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B.“欧洲复兴计划”的实施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D.重振西欧雄风和提高国际地位34.某部史书说:“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以前它是个前工业时代的封建社会,到19世纪末期,新日本——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成为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导致日本这种变化的因素有①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业②实行“科技立国”政策,促进经济发展③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④美国大力扶持,刺激经济繁荣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35;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国家工业生产总体上已恢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水平。促进当时西欧国家经济恢复的原因不包括A.原有经济基础好 B.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C.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D.欧洲联盟的建立2014年九年级历史月考试题(满分100,时间60分钟)第3页36.下面是一组国际政治、经济组织的徽章。其中代表欧洲联盟的是37.克罗地亚共和国是位于欧洲东南部的共和国,于2013年7月1日成为欧洲联盟第28个成员国。从此,克罗地亚人民A.必须服从该联盟创始国的领导 B.必须变更克罗地亚共和国国籍C.可以在该联盟任一成员国居住 D.不能到美国境内投资创办企业38.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美国对日本政策由削弱变为扶植的主要原因是①中国革命走向胜利②日本经济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③朝鲜战争的爆发④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地位发生动摇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39;.20世纪六十年代,西欧国家为发展经济和提高国际地位密切合作,表现在()A.欧盟的建立B.欧洲共同体的建立C.华约的建立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40.某小论文的内容,主要是“宣扬人道的社会主义、放弃一党制、实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可见,该文的主题是A.新经济政策的推行B.斯大林模式的形成C.赫鲁晓夫上台执政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41.“它结束了曾对20世纪的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发展模式的实践,也结束了曾在战后45年间主导国际政治的两极格局。”材料中的“它”指的是A.德国分裂B.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C.苏联解体D.南斯拉夫一分为五42.《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讲到:“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导致“红旗悄然落下”的事件是()A.苏联解体B.东欧巨变C.赫鲁晓夫改革D.美苏争霸43.“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二次大战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该材料生动的描述了:()美国的历史B.苏联的历史C.英国的历史D.法国的历史44.“当斯大林逝世之际-------俄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直接“毁灭”这个超级大国的苏联领导人是A.赫鲁晓夫B.勃列日涅夫C.戈尔巴乔夫D.叶利钦45..1948年,一些运往希腊的物资上写有“为了欧洲的复兴,由美国所援助”的标语。与这一现象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A.“铁幕”演说的发表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北约组织的建立46.1945年5月8日,美国有位外交官清醒的指出:“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里的“战争才刚刚开始”的标志是 A.萨拉热窝事件爆发 B.德国突袭波兰 C.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D.朝鲜战争的爆发47.2014年3月2日,俄罗斯以保护黑海舰队和生活在克里米亚的俄罗斯公民安全为名出兵克里米亚。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随即宣布对俄实施制裁。该情况与下列哪一历史状况相似?A.冷战B.全球一体化C.世界多极化D.经济全球化48.下列对杜鲁门主义的评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心内容是要对欧洲国家进行经济援助B.标志着美国和苏联之间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C.揭开了美苏之间“冷战”的序幕D.是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演说中提出来的49.以下关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情况的表述,正确的是A.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债务国B.美国经济地位下降C.美国失去超级大国地位D.美国经济持续发展50.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两极格局的相同点有①都维护了世界长期和平②都由大国所控制③都是在大战后形成的④都因大战而解体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答案题号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答案题号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答案二、非选择题(51题11分。52题9分,53题16分;54题15分;55题9分合计60分51、材料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曾高度评价这场革命:“……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2)毛泽东曾高度评价的是哪一场革命?爆发于俄国的哪一城市?(2分)毛泽东为什么说这场革命开创了“新纪元”的?(2分)2014年九年级历史月考试题(满分100,时间60分钟)第4页材料二1921年列宁说:“目前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苏联兴亡史(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为“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有何意义(1材料三戈尔巴乔夫高唱着“忠于十月革命的理想,忠于社会主义的选择”的口号,却在1990年召开的中央全会上,提出了修改宪法中有关党的领导地位条款的建议,并表示准备实行多党制。——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九下)(3)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了怎样的最严重后果?(1分)其实质是什么?(1分)依据材料三,指出其改革失败的原因。(1分)(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从改革中得到哪些启示?(1分)52.(9分)国家强盛和民族发展需要独立、改革、创新。独立后的美国经历多次改革,成为当今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列宁曾说:“现代的文明的美国的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材料二美国在19世纪60年代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如果美国在当时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这场战争对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材料三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凯恩斯在1933年末给罗斯福的信中曾说:“如果你在现行制度范国内试验成功,各国将进行新的更雄心勃勃的实践,而我们也可以把你任总统之日起,作为一个新的开端。”材料四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推动了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十年的连续增长。因此,人们认为美国经济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请回答:(l)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真正革命的战争”指的是什么?它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什么障碍?(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面临的“分裂”危险是通过什么战争解决的?废除了什么制度?(3)材料三中的“试验”是指美国历史上的什么改革?此次改革有何显著特征?(4)材料四中“全新的时代”指的是什么?这种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53题;材料一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它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1)一战后,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召开了哪两次会议建立了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2分)二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请写出这一格局形成的标志性事件。(1分)材料二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2)材料二中“冷战消失了”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是说世界政治格局将出现什么趋势?(1分)材料三)材料三图示反映出西欧、日本二战后工业生产在世界上所占的比重,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1分)请写出西欧、日本为实现这一变化采取的共同措施。(3分)2014年九年级历史月考试题(满分100,时间60分钟)第5页材料四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同时,实行商品交换可以刺激农民扩大播种面积和改进农业。[中@国%教#&育出版*网]——《关于新经济政策问题的决议草案》材料五我相信,当此危急存亡之秋,你们一定能够对领导再次给予那种支持。——《罗斯福就职演说(节录)》[来@#(3)材料四中的“新经济政策”是何时由谁领导实施的?材料认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分)[中%&^国#教育@出版网](4)哪一历史事件引发了材料五中的“危急存亡”?为了挽救“危急”,罗斯福颁布了哪一法律加强对工业的调整?该法律体现了罗斯福政怎样的特点?(3分)(5)综上所述,这些改革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1分)54题.20世纪发生了两次全球性的世界大战,战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动,对人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