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627-2009 好氧降解法治理生活垃圾非卫生填埋场监测技术规范_第1页
DB11 T 627-2009 好氧降解法治理生活垃圾非卫生填埋场监测技术规范_第2页
DB11 T 627-2009 好氧降解法治理生活垃圾非卫生填埋场监测技术规范_第3页
DB11 T 627-2009 好氧降解法治理生活垃圾非卫生填埋场监测技术规范_第4页
DB11 T 627-2009 好氧降解法治理生活垃圾非卫生填埋场监测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案号:XXXXX—2009DB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627—2009好氧降解法治理生活垃圾非卫生填埋场监测技术规范TechnicaIguideIineofmonitoringunprotectedmunicipaISoIidwaSteIandfiIIunderaerobicdegradation2009-02-06发布2009-05-01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2 4 5 6附录A(资料性附录)标签样式 7附录B(资料性附录)采样记录表样式 8附录C(资料性附录)采样点布设示意图 9附录D(规范性附录)检测方法 10本标准的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煜立晟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静、邢军、刘建平、屈志军、唐金山。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5085.3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GB/T12999—1991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与管CJ/T96城市生活垃圾的测定有CJ/T99城市生活垃圾的测定PHCJ/T104城市生活垃圾的测定全磷的测定偏钼酸铵分CJ/T3039城市生活垃圾采样和物理DZ/T0154地面沉降水准测量规范HJ/T194—2005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好氧降解法aerobicdegradation在游离氧存在的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使生活垃圾中的可降解有机物分解,转化为C02、2利用自然地理条件进行堆填,没有按照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的规范标准进行完善的边坡、顶部、底4.1.1采样应在连续无雨水天气的第三天4.1.2可能混杂建筑垃圾废弃物及其他已知具有干扰的采样点,应避免直接取样。4.1.3贮存容器应不能干扰待测项目,样品采样后应于保留时间内立即送往实验室。4.1.4正式采样测试后,发现布设的样点未能满足总体设计的需要,应增设采样点,进行必要的补充4.2.2文具类:样品标签、采样记录表、记号笔、资料夹等。4.2.3安全防护类:垃圾中含有尖锐物品,例如钉子、剃须刀片、注射针头及碎玻璃被告知此类工作的危险性,不要徒手用力搅拌混合。人员接触垃圾,进行采样及执行分拣时,应有适当b)防护衣着:防酸碱阻燃工作服;c)防护配件:内外式化学防护手套、厚皮手套、防砸高腰安全鞋、安全帽、护目镜。4.3.1.1在采样前,应设计详细的采样方案;在采样过程中,应认真按采样方案进行操作。4.3.1.2对采样人员应进行培训4.3.2.1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包括空白实验、校准曲线的核查、仪器设备的标定、平行样分析、加标样4.3.2.2实验室间质量控制包括分发标准样对诸实验室的分析结果进行评价、对分析方法进行协作实验验证、加密码样进行考察等。它一般由通晓分析方法和质量控制程序5.1.1.1在已有工程项目基础上,应在与气体输送有关的两个管口之间布设采样点,每2500m2至少布35.1.2.1采样前,使用测量分析仪器,测定甲烷浓度。5.1.2.2采样前,在每个点上用小铲挖去表层覆盖土,准确测量取土深度和进土深度等尺寸。5.1.2.3应根据垃圾堆体厚度设置采样点,不宜少于三点。填埋厚度低于15m,分上、中、下三层采自上而下逐一记录,并填写采样记录表,采样记录表样式参见附录B。5.2.1.2垃圾样品中对光敏感性待测项目,应在取样过程中立即转入容器中,盛装容器应是不透光的,5.2.1.3避免用含有待测组分或对测试有干扰的材料制成的容器盛装保存样品,测定有机污染物用的5.2.2.4清洗的一般程序如下:5.3.2所采垃圾堆体样品,用密封的聚乙烯或玻璃容器在4℃以下避光保存,包装应完善5.3.3对于易分解或易挥发等不稳定组分的样品要采取低温保存的运输方法,并尽快送到实验室分析5.3.4测量重金属的样品应用竹片或竹刀去除与重金属采样器接触部分垃圾堆体,再用其取样。5.3.5样品运送前,应指定人员负责样品点收,采样记录表随样品送回实验室,交予实验室收样人员5.3.6避免用含有待测组分或对测试有干扰的材料制成的容器盛装保存样品,测定有机污染物用的垃圾样品要选用玻璃容器保存,样品保存应防止受潮或受灰尘等污染。4根据好氧降解工艺偏钼酸铵分光光度法DNA比色法DNA比色法时;3.治理结束重金属※(As、Hg、电感耦合等离子体6.1.1.1在已有工程项目基础上,应在与气体输送有关的管口布设采样点,每2500m6.1.2.1采集样品前,每个井内应先抽出5倍以上采集器容积的填埋气体。密封待测定,标签样式参见附录A;同时填写采样记录表,采样记录表格式参见附录B。5周7.1.1.1在设有垃圾渗滤液集中收集和处理设施的垃圾填埋场,采样点设置在渗滤液收集井或调节池7.1.1.2在无渗滤液集中收集和处理设施的垃圾填埋场,采样点的布设可利用现有工程基础,将填埋7.1.2.1采样前,用采样设备提取渗滤液,应弃去前3次~5次渗滤液样品;用水指标测量仪测试渗滤液PH值、电导性、温度、色度、浊度等指标,当其达到稳定状态后,方可采样。7.1.2.2记录开始采样时间,取足量体积的水样装于附有相应标签的采样容器中;待测项目采集顺序根据好氧降解工艺设计的要求及工艺开始前,进行68.1.1.1在设有地下水监测系统的非卫生垃圾填埋场,采样点选取地下水监测系统的地下水监测井。8.1.1.2在无地下水监测系统的非卫生垃圾填埋场,采样点的设置应符合如下要求:a)采样点应设置在填埋区防渗系统以下的第一承压含水层(一般为潜水层)厚度的1/2处,采集水样应来自于同一含水层,采样点的分布按照GB16889—2008第10.2.1条的规定执行;8.1.1.3场区外监测井的设置,作为污染评价本底井应建在填埋场地外地下水流向的上游20m~50m处,污染扩散监测井应建在地下水流向的20m~30m处。按照GB/T12999—1991第2工艺开始前,进行本挥发性有机化合物78样品名称:采样时间:采样地点:采样方法:备注:氧速度具有直观、简单,在工程中实用等优点。但当垃圾堆体中空隙率或颗粒直径相差很大时,测定结果误差较大。故也可用真实耗氧速率RO2来表示,两者关系见公式D.1:RO2—真实耗氧速率,单位为摩尔每立方米每分钟[mol/(m3.min)];t—堆层温度(℃)。在单位时间内变化值,为了测定的准确性,可同时对堆层的不同层次、不同点进行测定。耗氧速率的测垃圾堆体中。气体采集可使用单向阀的注射器,接上球胆后与采集枪末端的乳胶管相连,通过注射器的推位,直接将气体采集于球胆中,采集完毕用止水夹住球胆口。在实验室用气相色谱进行气体分析。也可用微型根据生物可降解有机质比生物不可降解有机质更易于被氧化的特点,在原有“湿烧法”测定固体有机如下:在强酸性条件下,以强氧化剂重铬酸钾在常温下氧化样品中的有机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硫酸亚铁铵回滴。根据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计算样品中有机质的量,再换算为生物可降解度。反应式a)重铬酸钾溶液,c[1/6K2cr207]=2mol/L(配制方法为b)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c[(NH4)2Fe(S04)2]=0.25mol/L(配制方法为:小心地将20mL浓硫酸加c)浓硫酸;d)试亚铁灵指示液(配制方法为:称取1.485g邻菲罗啉,0.a)称取0.5000g风干并经磨碎的试样,置于250mL的容量瓶中;b)用移液管准确量取15.0mL的重铬酸钾溶液,加入瓶中;f)从容量瓶中分取25mL置于锥形瓶中,加试亚铁灵指示液3滴,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刚出现红褐色不褪即为本次试验的终点,记硫酸亚铁铵溶液的用量;g)用同样的方法在不放试样的情况下,做空白试验;h)按公式D.2计算生物可降解度BDM:V0—空白试验所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V1样品测定所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C—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W—样品质量,单位为克(g);温鼓风干燥箱;红外快速干燥箱;恒温水浴锅;高速大容量电动离心机;分光光度计;10mL、100mL蒸发皿;200mL玻璃漏斗;250mL砂芯漏斗。苯、乙醇,分析纯;2mol/LHcl溶液;10g/LNa0H溶液;酚酞指示剂;DNS试剂;100g/LNa0H溶液;5%Hcl溶液;72%H2SO4溶液;蒽酮指示剂。a)采用圆锥四分法取样,称取3g左右处理后的垃圾样品于滤纸袋内,放入索氏提取器的提取管面皿,于沸水浴中加热45min,冷却后过滤,并用蒸馏水冲洗残渣3次,滤液与洗液合并入烧杯中,残渣于恒温干燥箱60℃下烘干后称量,记为m1;度;w半纤维素=×100%(D.3)式中:w半纤维素—半纤维素质量分数;ρ还原糖—还原糖质量浓度;Vm—称样量。2h,冷却后离心分离,吸取上层清液,残渣用蒸馏水清洗后于60℃烘干称量,记为m2;然后向溶液中加入蒸馏水(每1g残渣加入90mL),室温过夜。次日用恒重的砂芯漏斗过滤,残渣于60℃烘干称量,记为m3,滤液与洗液合并后定容至1000mL;w纤维素=×100%(D.4)w纤维素—纤维素质量分数;ρ还原糖—还原糖质量浓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