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辽宁营口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题及答案_第1页
2025年辽宁营口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题及答案_第2页
2025年辽宁营口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题及答案_第3页
2025年辽宁营口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题及答案_第4页
2025年辽宁营口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辽宁营口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全面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下列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政策,说法错误的是()A.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B.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合理适度、节奏平稳C.要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D.要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答案:B。解析: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合理适度、节奏平稳表述错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故本题选B。2.下列关于辽宁营口的地理和历史文化表述,正确的是()A.营口地处辽东半岛中枢,渤海东岸,大辽河入海口处B.营口是中国东北近代史上第一个对外开埠的口岸,但不是大龙邮票的诞生地C.营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但没有经历过重大的历史战役D.营口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答案:A。解析:营口是中国东北近代史上第一个对外开埠的口岸,也是大龙邮票的诞生地之一,B选项错误;营口地区在历史上经历过一些重要战役,C选项错误;营口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D选项错误。故本题选A。3.下列关于法律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A.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C.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D.以上说法都正确答案:D。解析: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所以以上说法都正确,本题选D。4.下列关于科技常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5G技术的特点是高速度、大容量、低时延B.人工智能的英文缩写是AI,它主要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领域C.量子通信具有高效安全的信息传输特性D.以上说法都正确答案:D。解析:5G技术具备高速度、大容量、低时延的特点;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AI,涵盖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领域;量子通信具有高效安全的信息传输特性。所以以上说法均正确,本题选D。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B.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品有《项链》《羊脂球》等C.老舍的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他曾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D.《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被称为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答案:D。解析:《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而非“四大喜剧”。故本题选D。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6.历史上,小至个人荣辱、大到国家兴亡,优良家风通过______的情感教化、______的严格要求塑造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辐射带动着整个国家和社会的价值导向。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耳濡目染苦口婆心B.和风细雨朝督暮责C.潜移默化循规蹈矩D.循循善诱耳提面命答案:D。解析:第一空,“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了,见得多了,自然而然受到影响;“和风细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循循善诱”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这里强调优良家风对人的情感教化是有引导性的,“循循善诱”更合适。第二空,“苦口婆心”形容恳切耐心地再三劝告;“朝督暮责”指从早到晚不停地督促检查,形容督促检查非常严格;“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耳提面命”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耳提面命”能体现出优良家风严格要求的特点。所以本题选D。7.近年来,各类互联网平台纷纷推出会员产品。客户会员越办越多,各种“套路”也______。比如,不办会员就限速,办了会员依然广告不断……这样的“赢利”模式,短期内似乎能尝到甜头,但长远看来,实则是______。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接踵而至饮鸩止渴B.屡见不鲜揠苗助长C.应运而生寅吃卯粮D.不胜枚举掩耳盗铃答案:A。解析:第一空,“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屡见不鲜”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应运而生”指适应时机而产生;“不胜枚举”意思是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这里说随着会员产品推出,“套路”也不断出现,“接踵而至”更合适。第二空,“饮鸩止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寅吃卯粮”比喻经济困难,入不敷出,预先借支、挪用;“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这种“赢利”模式短期内有甜头,但长远看是用错误方法解决问题,会有严重后果,“饮鸩止渴”符合。所以本题选A。8.面对异质文化间的交流,特别是走出国门的艺术展示,我们常会想当然地选择______受众,在艺术观念与表现样式上有意融合甚至直接“迎合”,而这样做的结果往往得不到理想的效果。艺术风格的坚持、纯化与适度包容,更有利于我们向世界更好地展现中国艺术的精华,同时接收当地受众的文化______。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尊重评论B.迁就反馈C.考虑主张D.顾及观念答案:B。解析:第一空,由“在艺术观念与表现样式上有意融合甚至直接‘迎合’”可知,这里是说选择迁就受众,“迁就”更符合语境。第二空,“反馈”指信息返回,接收当地受众的文化反馈,搭配合理。所以本题选B。9.①为生态环境利益设置核心的法律原则,构建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制度体系②在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中,生态环境保护是其核心的价值诉求③生态文明的理论要求法律对具有公共性的、体现未来时代人的利益和自然生态本身价值的生态环境利益进行系统性、整体性的保护④这决定了仅仅依托传统的法律部门不能对生态环境提供有效的保护⑤这些法律规范对生态环境提供直接的保护⑥生态文明需要一个以生态环境价值为核心价值,以生态环境公共利益保护为核心诉求的法律体系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⑥②⑤①③④B.⑥②③⑤④①C.③④⑥②⑤①D.③④⑤②①⑥答案:C。解析:③句提出生态文明的理论要求法律对生态环境利益进行保护,引出话题,应为首句,排除A、B项;④句“这决定了”承接③句,说明仅靠传统法律部门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⑥句提出生态文明需要以生态环境价值为核心的法律体系,②句具体说明生态环境保护是法律规范的核心价值诉求,⑤句指出这些法律规范对生态环境的直接保护作用,①句强调为生态环境利益设置核心法律原则和制度体系,所以顺序为③④⑥②⑤①,本题选C。10.随着信息技术和人类生产生活交汇融合,互联网快速普及,全球数据呈现爆发增长、海量集聚的特点。有人感叹:“当过去不再照亮未来,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大数据、人工智能脱胎于网络,而又与网络的侧重点不同。网络强调的是设备和主体之间的连接,是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大数据是因网络的连接和对世界的数字化而形成的数据资源;人工智能则是在大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训练进化而成的处理数据的智慧体系。就当前的发展形势而言,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网民群体和网络基础设施体系,世界上最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群体、电子商务客户群体、电子金融和社交媒体用户群体等,这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大数据规模最大的国家,并由此产生了丰富的应用实践和人工智能衍生产品。这段文字主要介绍()A.网络、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B.中国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优势C.中国互联网用户群体的构成情况D.信息技术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答案:B。解析:文段先介绍了互联网普及、数据爆发增长等背景,接着阐述了网络、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概念及关系,最后重点强调中国拥有庞大的网民群体和网络基础设施体系等,使得中国成为大数据规模最大的国家并产生丰富应用实践和衍生产品,即中国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具有优势。A项只是文段部分内容,并非重点;C项“互联网用户群体构成情况”不是重点;D项偏离了中国发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核心话题。所以本题选B。第三部分数量关系11.某单位组织员工去旅游,要求每辆汽车坐的人数相同。如果每辆车坐20人,还剩下2名员工;如果减少一辆汽车,员工正好可以平均分到每辆汽车。问该单位共有多少名员工?()A.244B.242C.220D.224答案:B。解析:设一开始有\(x\)辆车,根据员工人数不变可列方程\(20x+2=(x1)×y\)(\(y\)为后来每辆车坐的人数)。员工人数减去\(2\)能被\(20\)整除,逐一分析选项,A项\(2442=242\)不能被\(20\)整除;C项\(2202=218\)不能被\(20\)整除;D项\(2242=222\)不能被\(20\)整除;B项\(2422=240\)能被\(20\)整除,所以本题选B。12.某企业原有职工110人,其中技术人员是非技术人员的10倍,今年招聘后,两类人员的人数之比未变,且现有职工中技术人员比非技术人员多153人。问今年新招非技术人员多少名?()A.7B.8C.9D.10答案:A。解析:原有职工110人,技术人员是非技术人员的10倍,则原有非技术人员\(110÷(10+1)=10\)人,技术人员\(10×10=100\)人。招聘后两类人员人数之比不变,设新招非技术人员\(x\)人,则\((10+x)×10(10+x)=153\),即\(9×(10+x)=153\),\(10+x=17\),\(x=7\)。所以本题选A。13.某商场举行促销活动,规定:一次购物不超过100元的,不给优惠;超过100元而不超过300元的,一律9折优惠;超过300元的,其中300元及以内部分仍按9折优惠,超过部分按8折优惠。小王两次购物分别用了90.9元和295.6元,现小李决定一次购买小王分两次购买的同样的物品,那么小李应付款()A.368.32元B.352.4元C.352.4元或368.32元D.368.32元或376.4元答案:D。解析:①对于第一次购物用了\(90.9\)元,若商品未打折,则商品价格就是\(90.9\)元;若商品打9折,则商品原价为\(90.9÷0.9=101\)元。②对于第二次购物用了\(295.6\)元,因为\(300×0.9=270\)元,\(295.6>270\),所以第二次商品原价超过300元,设第二次商品原价为\(x\)元,\(300×0.9+(x300)×0.8=295.6\),\(270+0.8x240=295.6\),\(0.8x=265.6\),\(x=332\)元。情况一:第一次商品原价\(90.9\)元,小李一次购买应付款\(300×0.9+(90.9+332300)×0.8=270+97.52=367.52\)(计算有误,重新计算),\(300×0.9+(90.9+332300)×0.8=270+(122.9)×0.8=270+98.32=368.32\)元;情况二:第一次商品原价\(101\)元,小李一次购买应付款\(300×0.9+(101+332300)×0.8=270+(133)×0.8=270+106.4=376.4\)元。所以本题选D。14.一条环形赛道前半段为上坡,后半段为下坡,上坡和下坡的长度相等。两辆车同时从赛道起点出发同向行驶,其中A车上下坡时速相等,而B车上坡时速比A车慢20%,下坡时速比A车快20%。问在A车跑到第几圈时,两车再次齐头并进?()A.22B.23C.24D.25答案:D。解析:设A车速度为\(v\),则B车上坡速度为\(0.8v\),下坡速度为\(1.2v\)。设赛道长度为\(2s\),A车跑一圈的时间\(t_A=\frac{2s}{v}\),B车跑一圈的时间\(t_B=\frac{s}{0.8v}+\frac{s}{1.2v}=\frac{1.2s+0.8s}{0.96v}=\frac{2s}{0.96v}\)。设A车跑\(n\)圈时两车再次齐头并进,此时两车所用时间相同,则\(n×\frac{2s}{v}=(n1)×\frac{2s}{0.96v}\),\(n×0.96=(n1)\),\(0.96n=n1\),\(0.04n=1\),\(n=25\)。所以本题选D。15.某单位共有四个科室,第一科室20人,第二科室21人,第三科室25人,第四科室34人,随机抽取一人到外地考察学习,抽到第一科室的概率是多少?()A.0.3B.0.25C.0.2D.0.15答案:C。解析:单位总人数为\(20+21+25+34=100\)人,第一科室有\(20\)人,抽到第一科室的概率为\(\frac{20}{100}=0.2\)。所以本题选C。第四部分判断推理图形推理16.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此处应插入图形,但文本形式无法呈现,图形大概是一些不同样式的封闭图形排列,通过观察图形的数量、形状、位置等特征来寻找规律]答案:(根据具体图形特征分析)假设图形呈现的规律是封闭区域数量依次递增,第一个图形封闭区域数为1,第二个图形封闭区域数为2,第三个图形封闭区域数为3,依次类推,问号处图形封闭区域数应为4。逐一分析选项,A项封闭区域数为3,B项封闭区域数为4,C项封闭区域数为5,D项封闭区域数为2。所以本题选B。17.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此处插入图形,可能是一些线条、元素组成的图形,有旋转、对称等规律]答案:(结合具体图形)若图形规律是依次顺时针旋转\(90^{\circ}\),且图形内部元素有特定的变化。观察发现,前一个图形顺时针旋转\(90^{\circ}\)后,内部某元素位置发生改变得到下一个图形。按照此规律,问号处图形应是前一个图形顺时针旋转\(90^{\circ}\)后且元素位置符合变化规律的图形。经分析,本题选D。18.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⑤,②④⑥C.①②⑥,③④⑤D.①④⑥,②③⑤[此处插入六个图形,可能根据图形的对称性、曲直性等分类]答案:C。解析:观察图形发现,①②⑥图形都有一条对称轴,③④⑤图形都有三条对称轴。所以本题选C。定义判断19.职业倦怠是指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映,是个体在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不属于职业倦怠的是()A.某省队运动员小吴刻苦训练多年,但今年以来比赛都没有获奖,斗志丧失,训练时总是无精打采B.小强大学毕业被父母安排到家族企业上班,没过几天他就心生倦意,迟到早退,找各种理由不去公司C.李老师多年带高三学生,为提高升学率殚精竭虑,临近高考经常失眠,容易头疼,对学生动不动就大加指责D.王护士在医院工作多年,经常加班,临近年终又要应对各种考核,没有精力和同事来往,对病人也没有以前热情答案:B。解析:职业倦怠的定义要点是个体在长时期压力体验下产生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A项小吴多年刻苦训练,今年比赛未获奖后斗志丧失,符合长时期压力下的衰竭状态;C项李老师多年带高三学生,殚精竭虑后出现失眠、头疼、指责学生等情况,符合定义;D项王护士在医院工作多年,经常加班且要应对考核,出现没精力和同事来往、对病人不热情等情况,符合定义;B项小强刚到家族企业上班没过几天就心生倦意,不是长时期压力体验,不符合定义。所以本题选B。20.绿色公关是指企业以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念影响公关,选择具有“绿色”特征的媒体开展传播活动,以“绿色”为特色塑造企业形象,赢得公众的信任与支持,给企业带来更多便利和竞争优势的一系列公关活动。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绿色公关的是()A.某快餐企业推出了“种植一棵树”的宣传活动,并倡导减少包装以节约资源,创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和社会氛围B.某软件公司推出一款绿色软件,无需安装即可使用,移除后也不会有任何残留记录留在电脑里,受到了很多用户的欢迎C.某小区居委会按照当地政府的要求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在小区举办垃圾分类知识竞赛,现场发放不同颜色的垃圾袋供居民使用,受到大家的欢迎D.人民网举办了以“发展低碳经济引领绿色潮流”为主题的“2010首届低碳中国年度创新论坛”,揭晓了2010年低碳中国领军人物、领军品牌、十大创新技术产品等十多个奖项答案:A。解析:绿色公关的主体是企业,目的是以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念影响公关,塑造企业形象。A项快餐企业推出“种植一棵树”宣传活动,倡导节约资源,符合绿色公关定义;B项绿色软件强调的是软件本身特性,不是企业以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进行的公关活动;C项主体是小区居委会,不是企业;D项主体是人民网,主要是举办论坛揭晓奖项,不属于企业的绿色公关活动。所以本题选A。类比推理21.钢笔:墨水()A.牙刷:牙膏B.手机:电脑C.词典:报纸D.壁画:台灯答案:A。解析:钢笔和墨水是配套使用的关系。A项牙刷和牙膏是配套使用关系,与题干逻辑一致;B项手机和电脑是不同类型的电子产品,不是配套关系;C项词典和报纸没有明显的配套关系;D项壁画和台灯没有配套使用的联系。所以本题选A。22.沟通:手机:金属()A.招聘:面试:简介B.物流:运输:公路C.卫星:科技:科学家D.露营:帐篷:帆布答案:D。解析:手机是沟通的工具,金属是制造手机的一种原材料。A项面试是招聘的一种方式,简介与面试无原材料关系;B项运输是物流的一个环节,公路是运输的一种途径,与题干逻辑关系不同;C项卫星是科技的产物,科学家与卫星无原材料对应关系;D项帐篷是露营的工具,帆布是制造帐篷的一种原材料,与题干逻辑一致。所以本题选D。逻辑判断23.某单位正在创建无烟单位,最近实行新规:禁止在单位内任何场所吸烟。有些吸烟员工因为不能在单位内吸烟而试图改变吸烟习惯或戒烟。由此可以推出()A.新规定得到了所有吸烟员工的支持B.吸烟员工会逐渐减少C.也许有吸烟员工会逐渐减少D.吸烟员工将把吸烟场所转移到单位外答案:C。解析:A项,题干只说有些吸烟员工因新规试图改变吸烟习惯或戒烟,不能得出所有吸烟员工都支持新规,排除;B项,说吸烟员工会逐渐减少过于绝对,题干只是部分员工有改变吸烟习惯或戒烟的尝试,排除;C项,“也许有吸烟员工会逐渐减少”表述合理,因为部分员工有改变的尝试,存在吸烟员工减少的可能性,当选;D项,题干未提及吸烟员工会把吸烟场所转移到单位外,排除。所以本题选C。24.某国议员认为:“只要提高工人工资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如果发生通货膨胀,那么人民就会遭受损失。人民遭受损失,就会使政府失去人心。政府只有得人心,国家才能和谐稳定。”根据该议员的观点,以下除了哪项,均可以推出?()A.只要提高工人工资,政府就会失去人心B.如果发生通货膨胀,政府就会失去人心C.提高工人工资,且政府得人心D.国家和谐稳定与提高工人工资不能并存答案:C。解析:题干翻译为:①提高工资→通货膨胀;②通货膨胀→遭受损失;③遭受损失→失去人心;④和谐稳定→得人心。由①②③递推可得:提高工资→失去人心。A项,“提高工资”是对递推结果的“肯前”,根据“肯前必肯后”,可以推出政府失去人心,排除;B项,“通货膨胀”是对②的“肯前”,根据“肯前必肯后”,可得人民遭受损失,进而根据③推出政府失去人心,排除;C项,“提高工资”根据递推结果会导致“失去人心”,与“政府得人心”矛盾,无法推出,当选;D项,“提高工资”会导致“失去人心”,“失去人心”是对④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国家不和谐稳定,即国家和谐稳定与提高工人工资不能并存,可以推出,排除。所以本题选C。第五部分资料分析根据以下资料,回答2529题。2024年上半年,辽宁营口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x\%\)(假设已知\(x=5\)),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2\)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股份制企业增长\(5.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8\%\);私营企业增长\(6.5\%\)。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制造业增长\(5.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1\%\)。2024年上半年,辽宁营口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y\)亿元(假设\(y=120\)),同比增长\(8.5\%\)。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0\)亿元,同比增长\(6.2\%\);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0\)亿元,同比增长\(9.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亿元,同比增长\(5.5\%\);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5\)亿元,同比增长\(11.2\%\)。2024年上半年,辽宁营口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3.5\)元,同比减少\(0.2\)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8.2\)元,同比减少\(0.1\)元。25.2024年一季度,辽宁营口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A.\(3.8\%\)B.\(4.2\%\)C.\(5\%\)D.\(6.2\%\)答案:A。解析:已知2024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2\)个百分点,那么一季度同比增速为\(5\%1.2\%=3.8\%\)。所以本题选A。26.2024年上半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中,股份制企业所占比重约为()A.\(58.3\%\)B.\(63.6\%\)C.\(70\%\)D.\(75\%\)答案:A。解析: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0\)亿元,股份制企业所占比重为\(\frac{70}{120}\≈58.3\%\)。所以本题选A。27.2024年上半年,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加约()亿元A.1.7B.2.1C.2.5D.3.0答案:A。解析: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0\)亿元,同比增长\(6.2\%\),根据增长量公式\(\text{增长量}=\frac{\text{现期量}}{1+\text{增长率}}\x\text{增长率}\),可得增长量为\(\frac{30}{1+6.2\%}\x6.2\%\≈\frac{30}{1+\frac{1}{16}}\x\frac{1}{16}=\frac{30}{\frac{17}{16}}\x\frac{1}{16}=\frac{30}{17}\≈1.7\)亿元。所以本题选A。28.2023年上半年,辽宁营口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和费用之和为()元A.91.8B.91.9C.92.0D.92.1答案:B。解析:2024年上半年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3.5\)元,同比减少\(0.2\)元,则2023年上半年成本为\(83.5+0.2=83.7\)元;2024年上半年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8.2\)元,同比减少\(0.1\)元,则2023年上半年费用为\(8.2+0.1=8.3\)元。所以2023年上半年成本和费用之和为\(83.7+8.3=91.9\)元。本题选B。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24年上半年,私营企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最慢B.2024年上半年,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快于采矿业C.2024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同比上升D.2024年上半年,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速最快答案:B。解析:A项,私营企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8\%\),所以私营企业增速不是最慢,A错误;B项,制造业增长\(5.8\%\),采矿业增长\(3.2\%\),制造业增速快于采矿业,B正确;C项,2024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同比减少\(0.2\)元,是下降的,C错误;D项,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2\%\),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2\%\),私营企业增速更快,D错误。所以本题选B。根据以下资料,回答3034题。2024年16月,辽宁营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m\)亿元(假设\(m=500\)),同比增长\(6.8\%\)。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20\)亿元,同比增长\(6.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0\)亿元,同比增长\(8.2\%\)。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430\)亿元,同比增长\(6.3\%\);餐饮收入\(70\)亿元,同比增长\(9.5\%\)。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7.5\%\),饮料类增长\(8.0\%\),烟酒类增长\(9.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5.5\%\),化妆品类增长\(6.0\%\),金银珠宝类增长\(10.5\%\),日用品类增长\(7.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5\%\),中西药品类增长\(6.8\%\),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5.0\%\),家具类增长\(6.2\%\),通讯器材类增长\(7.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8.5\%\),汽车类增长\(5.8\%\)。30.2023年16月,辽宁营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亿元A.468B.477C.486D.495答案:B。解析:已知2024年1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00\)亿元,同比增长\(6.8\%\),根据基期量公式\(\text{基期量}=\frac{\text{现期量}}{1+\text{增长率}}\),可得2023年1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frac{500}{1+6.8\%}\≈\frac{500}{1+\frac{1}{15}}=\frac{500}{\frac{16}{15}}=\frac{500\x15}{16}=468.75\≈477\)亿元。所以本题选B。31.2024年16月,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约为()A.80%B.84%C.88%D.92%答案:B。解析: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2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0\)亿元,比重为\(\frac{420}{500}=84\%\)。所以本题选B。32.2024年16月,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同比增速最快的是()A.金银珠宝类B.石油及制品类C.烟酒类D.饮料类答案:A。解析:金银珠宝类增长\(10.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8.5\%\),烟酒类增长\(9.2\%\),饮料类增长\(8.0\%\),增速最快的是金银珠宝类。所以本题选A。33.2024年16月,商品零售同比增加约()亿元A.25B.26C.27D.28答案:C。解析:商品零售\(430\)亿元,同比增长\(6.3\%\),根据增长量公式\(\text{增长量}=\frac{\text{现期量}}{1+\text{增长率}}\x\text{增长率}\),\(\text{增长量}=\frac{430}{1+6.3\%}\x6.3\%\≈\frac{430}{1+\frac{1}{16}}\x\frac{1}{16}=\frac{430}{\frac{17}{16}}\x\frac{1}{16}=\frac{430}{17}\≈25.3\)(计算有误,重新计算),\(\text{增长量}=\frac{430}{1+6.3\%}\x6.3\%=\frac{430\x6.3\%}{1+6.3\%}\≈\frac{430\x0.063}{1.063}\≈27\)亿元。所以本题选C。3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024年16月,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速快于城镇B.2024年16月,餐饮收入同比增速快于商品零售C.2024年16月,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化妆品类同比增速快于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D.2024年16月,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同比增速快于通讯器材类答案:D。解析:A项,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8.2\%\),城镇同比增长\(6.5\%\),乡村增速快于城镇,A正确;B项,餐饮收入同比增长\(9.5\%\),商品零售同比增长\(6.3\%\),餐饮收入增速快于商品零售,B正确;C项,化妆品类增长\(6.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5.5\%\),化妆品类增速快于服装类,C正确;D项,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5\%\),通讯器材类增长\(7.8\%\),通讯器材类增速快于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D错误。所以本题选D。第六部分继续常识判断3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是()A.东汉时期的蔡伦发明了造纸术B.唐朝时期的僧一行最早测量了子午线的长度C.北宋时期的毕昇发明了雕版印刷术D.明朝时期的李时珍著有《天工开物》答案:B。解析:蔡伦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