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鉴赏试题汇编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鉴赏试题汇编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鉴赏试题汇编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鉴赏试题汇编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鉴赏试题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鉴赏试题汇编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阅读要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舍瑟而作,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摄乎大国之间:摄,夹在中间。B.如或知尔:知,了解。C.比及三年:比,等到。D.如会同:会,诸侯会盟。2.下列对文中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B.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C.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D.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四人对孔子的提问,各有侧重,表现了他们的志向和抱负。B.子路主张用武力征服国家,曾皙主张用仁德教化国家,再有主张用经济手段解决民生问题,公西华主张用礼仪规范国家。C.孔子对子路的回答表示不满,对曾皙的回答表示赞赏,对再有的回答表示肯定,对公西华的回答表示鼓励。D.孔子认为曾皙的回答最符合他的理想,因为曾皙的回答体现了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思想。4.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2)如或知尔,则何以哉?5.文章最后说“吾与点也”,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孔子为什么赞同曾皙。二、古诗文阅读要求: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列小题。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江山如画:画,图画。B.沧海一声笑:笑,笑声。C.落花时节又逢君:时节,季节。D.独在异乡为异客:异,不同。2.下列对文中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描绘江山如画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B.文章通过描写沧海一声笑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C.文章通过描写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追求。D.文章通过描写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4.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5.文章通过描绘江山如画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四、现代文阅读要求: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列小题。在广袤的田野上,有一片金黄的麦田,那是农民辛勤劳作的成果。夏日的阳光照耀在麦田上,一片繁忙的景象。农民们挥汗如雨,收割着麦子,为的是一年的丰收。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广袤的田野:广袤,广阔。B.金黄的麦田:金黄,颜色。C.挥汗如雨:挥汗,出汗。D.收割着麦子:收割,割取。2.下列对文中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在广袤的田野上/有一片金黄的麦田/那是农民辛勤劳作的成果B.在广袤的田野上/有一片金黄的麦田/那是农民辛勤劳作的成果C.在广袤的田野上/有一片金黄的麦田/那是农民辛勤劳作的成果D.在广袤的田野上/有一片金黄的麦田/那是农民辛勤劳作的成果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描绘麦田的景象,表达了农民辛勤劳作的精神。B.文章通过描写夏日的阳光,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C.文章通过描述农民收割麦子的场景,反映了丰收的喜悦。D.文章通过描绘田野上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敬意。4.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在广袤的田野上,有一片金黄的麦田。(2)农民们挥汗如雨,收割着麦子。5.文章通过描绘麦田的景象,表达了农民辛勤劳作的精神。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五、作文要求: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材料: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有的人选择勇敢地面对,有的人选择逃避。请以“勇敢面对困难”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六、综合运用要求:根据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我国古代有“四大发明”,分别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材料二:现代科技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1.下列关于“四大发明”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造纸术的发明,使书写材料得到了改进。B.印刷术的发明,使书籍的传播更加广泛。C.火药的发明,使战争方式发生了变革。D.指南针的发明,使航海事业得到了发展。2.下列关于现代科技发展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现代科技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B.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医疗水平得到了提高。C.现代科技的发展,使教育方式发生了变革。D.现代科技的发展,使环境污染问题更加严重。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阅读1.B解析思路:根据语境,“如或知尔”中的“知”应理解为“了解”,表示如果有人了解他们的话,那么他们会怎么做。其他选项的解释与语境不符。2.A解析思路:根据文意,“子路率尔而对曰”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示子路急忙回答说;“千乘之国”是另一个句子,表示一个拥有一千辆战车的国家;“摄乎大国之间”是第三个句子,表示夹在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是第四个句子,表示加上军队;“因之以饥谨”是第五个句子,表示接着又加上饥荒。所以断句应为:“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3.C解析思路:根据原文,孔子对子路的回答表示不满,对曾皙的回答表示赞赏,对再有的回答表示肯定,对公西华的回答表示鼓励。所以C项“孔子对子路的回答表示不满,对曾皙的回答表示赞赏,对再有的回答表示肯定,对公西华的回答表示鼓励”表述错误。4.(1)如果有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家,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百姓富足。(2)如果有人了解你们的话,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解析思路:翻译时,要准确把握关键词语的意思,注意句子结构和句式的调整。第(1)句中,“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家”是定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方六七十里,如五六十里之小国家”,“治理”是谓语,“使百姓富足”是宾语补足语。第(2)句中,“如或知尔”是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如或知尔”,“何以哉”是宾语前置。5.孔子赞同曾皙,是因为曾皙的回答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如仁、义、礼、智、信等。他的回答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道德和品德的修养,这与孔子的教育理念相契合。二、古诗文阅读1.B解析思路:根据语境,“江山如画”中的“画”应理解为“图画”,表示江山景色如同图画一般美丽。其他选项的解释与语境不符。2.A解析思路:根据文意,“人生自古谁无死”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示自古以来,人谁能不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另一个句子,表示要留下一片忠心,照亮历史。所以断句应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3.A解析思路:根据原文,文章通过描绘江山如画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描写沧海一声笑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通过描写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追求;通过描写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所以A项“文章通过描绘江山如画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述错误。4.(1)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解析思路:翻译时,要准确把握关键词语的意思,注意句子结构和句式的调整。第(1)句中,“江山如画”表示江山景色如同图画一般美丽,“一时多少豪杰”表示一时间多少英雄豪杰。第(2)句中,“独在异乡为异客”表示独自在异乡做个他乡之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表示每逢佳节到来更加思念亲人。5.作者通过描绘江山如画的景色,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源于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感慨人生短暂,英雄豪杰辈出,从而产生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现代文阅读1.B解析思路:根据语境,“金黄的麦田”中的“金黄”是形容词,表示颜色。其他选项的解释与语境不符。2.A解析思路:根据文意,“在广袤的田野上”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示在广阔的田野上;“有一片金黄的麦田”是另一个句子,表示有一片金黄色的麦田;“那是农民辛勤劳作的成果”是第三个句子,表示那是农民辛勤劳作的成果。所以断句应为:“在广袤的田野上/有一片金黄的麦田/那是农民辛勤劳作的成果”。3.B解析思路:根据原文,文章通过描绘麦田的景象,表达了农民辛勤劳作的精神;通过描写夏日的阳光,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通过描述农民收割麦子的场景,反映了丰收的喜悦;通过描绘田野上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敬意。所以B项“文章通过描写夏日的阳光,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表述错误。4.(1)在广阔的田野上,有一片金黄色的麦田。(2)农民们挥汗如雨,收割着麦子。解析思路:翻译时,要准确把握关键词语的意思,注意句子结构和句式的调整。第(1)句中,“广袤的田野”表示广阔的田野,“金黄的麦田”表示金黄色的麦田。第(2)句中,“挥汗如雨”表示出汗像下雨一样,“收割着麦子”表示在收割麦子。5.作者通过描绘麦田的景象,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精神的敬佩。这种精神体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