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题PAGEPAGE1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一、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战国时期,关东六国国君任相多用其宗族及国人,独秦不然,数代秦王所用秦相,商鞅为卫人,楼缓为赵人,张仪为魏人,蔡泽为燕人,吕不韦为韩人,李斯为楚人。据此可推断()A.秦国官僚制度已经完备 B.秦国打破了贵族垄断的世官制C.六国已经认可秦国统治 D.六国严格遵行西周的宗法制度【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与关东六国多用其宗族及国人不同,秦国的相主要来源于各诸侯国,说明当时秦国的官僚体制并非采取世袭制,打破了贵族垄断的世官制,B项正确;仅秦国用他国人为相,不能体现官僚制度完备,完备的官僚制度涉及多方面,此时秦国官僚制还在发展,排除A项;材料只是对比了六国和秦国任用国相的不同情况,没有任何信息表明六国已经认可秦国统治,排除C项;战国时期宗法制遭到冲击,排除D项。故选B项。2.两汉时,司法官员经常引用《春秋》《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作为判案量刑的依据;到魏晋时期,法律中增加了不少凸显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的条文。这说明()A.儒家经典保证了司法的公正 B.司法官员推崇以德治国C.隆礼重法成社会主流思想 D.儒家思想逐步融入法典【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两汉以儒家经典判案,魏晋法律增加体现儒家伦理的条文,说明儒家思想逐步融入法典,D项正确;两汉用儒家经典判案,但其解释有主观性,不能保证司法公正,司法公正需要多种因素,排除A项;材料重点是儒家思想入法,而非司法官员推崇以德治国,以德治国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仅从儒家思想入法及相关条文,不能得出隆礼重法成社会主流思想,主流思想判断需综合多方面,排除C项。故选D项。3.魏晋南北朝时期,豪强地主聚族而居,拥私兵,建坞堡。坞堡除了种植谷物桑麻之外,还豢养鸡豚,自办樵蔬脂烛,生活资料基本自给自足。此外,坞堡内“或百室合户,或千丁共籍”,依附农民需“输大半之赋”于豪强。由此可知,坞堡()A.有利于防范地方割据 B.为国家提供了大量赋税和徭役C.带有庄园经济的色彩 D.加强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坞堡聚族而居,有私兵,经济上自给自足,农民对坞堡主有较强的依附关系,这些特点都与庄园经济相似,说明坞堡带有庄园经济的色彩,C项正确;材料中提到豪强地主在坞堡拥私兵,且坞堡经济自给自足,豪强势力壮大,这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排除A项;坞堡内依附农民将“大半之赋”输给豪强,说明大部分赋税被豪强截留,并没有为国家提供大量赋税和徭役,排除B项;坞堡内的农民依附于豪强地主,国家难以直接控制这些农民,实际上是削弱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排除D项。故选C项。4.敦煌出土文献《沙州都督府图经(地图及说明)》是唐朝长官府的档案,其中驿路条记录了丝绸之路在敦煌域内的19所驿站,如新井驿、广显驿、乌山驿等。该材料可以佐证唐朝()A.西域都护府的建立 B.政府重视边疆地区的管理C.民间书信传递频繁 D.敦煌域内基层治理的完善【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唐朝丝绸之路在敦煌域内的19所驿站,驿站的设置是为了保障交通、信息传递、物资运输等方面的顺畅,在丝绸之路这样的边疆重要区域设置众多驿站,体现了唐朝政府对边疆地区管理的重视,B项正确;西域都护府是西汉时期设立的,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而题干说的是唐朝,时间不符,排除A项;题干中主要强调的是唐朝官方档案记录的驿站情况,没有提及这些驿站用于民间书信传递的相关内容,不能得出民间书信传递频繁的结论,排除C项;虽然材料记录了敦煌域内的驿站,但仅从驿站的设置不能全面地说明敦煌域内基层治理的完善,排除D项。故选B项。5.中国古代有大量外来的农作物传入并推广种植。秦汉到唐宋之间传进来的基本上叫“胡”,例如胡萝卜、胡椒、胡瓜等;宋到明清时期传入的基本上叫“番”或者“洋”,例如番薯、番茄、洋芋等。外来作物命名的变化反映了()A.精耕细作农业模式的发展 B.民间对外来事物接受态度不同C.对外贸易路线的重要变化 D.西方殖民侵略不断加深的影响【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秦汉到唐宋之间传进来的基本上叫“胡”,宋到明清的时候传进来的基本上叫“番”。这个命名规律其实体现了贸易线路的改变,叫“胡”的是走西域的陆路传进来的,叫“番”的是走海路传进来的,可以看到一个海权逐渐替代路权的过程,其中暗含着贸易轨迹的转变,C项正确;材料所述与小农经济无关,排除A项;胡或番的称谓不能反映民间接受态度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中物种的传播及称谓的变化与西方殖民侵略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6.2024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明清时期北京的皇城位于“中轴线”上,众多衙署分列两侧,都市格局展现出《周礼·考工记》所载“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传统理想范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明清北京都城规划遵循了传统礼制②明清北京城市规划中坊市界限分明③北京中轴线体现出皇权至上的理念④“中轴线”是北京独有的都城模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皇城位于‘中轴线’上,众多衙署分列两侧”“展现出《周礼·考工记》所载‘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传统理想范式”和所学可知,北京中轴线贯穿故宫等皇家宫殿,众多皇家建筑沿中轴线布局,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是皇权至上理念的体现;明清北京城在规划上遵循了传统礼制;①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据考证,曹魏时期的邺城就有了纵贯南北的城市中轴线,北魏洛阳城也有了一条纵贯都城、皇城和宫城的中轴线,所以中轴线并非北京独有的都城模式,④错误,排除B项;北宋时期坊市界限就已被打破,到明清时期商业更加繁荣,坊市界限不再分明,②错误,排除C项、D项。故选A项。7.下图为1908年国人创作的漫画《世界进步之比较》。画面由远及近,欧美汽车风驰电掣,日本蒸汽机车满载而行,近处的独轮推车上,一人手持黄龙旗打瞌睡,而另一人正奋力推行。该漫画()①抨击了清政府的保守与落后②体现了世界交通方式的变革③推动了戊戌维新运动的实施④旨在唤醒国人认清中西差距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欧美汽车风驰电掣,日本蒸汽机车满载而行”“近处的独轮推车上,一人手持黄龙旗打瞌睡,而另一人正奋力推行”和所学可知,在欧美汽车、日本蒸汽机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清政府还在使用独轮车,抨击清政府的保守与落后,①正确;汽车、蒸汽机车、独轮推车体现了当时世界不同地区交通方式的差异和变革,②正确;通过漫画中欧美、日本先进的交通方式与中国的对比,能够看出作者旨在唤醒国人认清中西差距,④正确。综上可知,①②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戊戌维新运动发生在1898年,而该漫画创作于1908年,时间不符,③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8.在革命根据地、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人民政权,这些探索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如图所反映的政权建设解读正确的是()A.进行了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B.正式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C.设置行政区巩固新兴的人民政权 D.设置各级参议会选举政府委员【答案】D【解析】图片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权建设,抗日战争时期,为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同时,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抗日民主制度,D项正确;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是在土地革命时期,排除A项;正式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排除B项;设置行政区巩固新兴的人民政权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9.《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认为,新中国城镇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1949—1978年为探索发展阶段,1979—2011年为快速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为提质发展阶段。下列史事与“探索发展阶段”相对应的有()①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②经济特区的逐步设立③推进大规模三线建设④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1949—1978年为探索发展阶段”和所学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间是1953—1957年;三线建设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持续到70年代,①③符合题意,B项正确;经济特区设立开始于1980年,属于1979—2011年快速发展阶段,不符合题意,②错误,排除AC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属于1979—2011年快速发展阶段,不符合题意,④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10.中国幅员广阔,各地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各具特色。影响其特色的因素有()①自然环境②政治制度③经济水平④文化习俗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差异大,对民居特色影响明显。如江浙水乡吊脚楼,因地处湿润多水地区,吊脚楼可防潮防水;经济发达地区有更多资源和财力建造精致、规模大的民居,如北京四合院,体现了当时较高经济水平和建筑工艺;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民居会相对简单,如贵州石板房;不同地区文化习俗不同,在民居上有体现。像福建土楼,体现家族聚居文化,①③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中国各地虽处于统一政治制度下,但民居特色各异,说明政治制度并非影响民居特色的主要因素。②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11.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地区,人们学会了驯化动植物,完成了农业革命……并逐步发展起了生产率更高的新灌溉农业和新社会制度。新农业生产技术和新社会制度相互作用,引发连锁反应,最终产生了文明。对该材料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A.两河流域诞生了人类最早的文明 B.文明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C.农业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D.人类逐步从食物采集者变为食物生产者【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正向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西亚。根据材料概括可知:材料中提到文明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农业革命、新灌溉技术、新社会制度等因素的共同作用,B项正确;材料未对文明起源的时间进行比较,不能得出两河流域诞生了人类最早的文明,排除A项;材料论述的是文明产生的原因,而非农业革命的影响,排除C项;人类逐步从食物采集者变为食物生产者是农业革命的内容,而非文明产生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12.1620年,最早抵达北美殖民地的一批西欧移民签署了著名的《五月花号公约》,声称:“自愿结为一民众自治团体”,并遵守和服从“对这个殖民地全体人民都最适合、最方便的法律、法规、条令、宪章和公职”。该公约()A.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B.确定了人民与国家的契约关系C.标志着美国民族国家的形成 D.体现了民主与自治的政治理念【答案】D【解析】公约中“自愿结为自治团体”现自治,“遵守适合全体人民的规则”现民主,体现民主与自治理念,D项正确;美国独立战争1775年爆发,《五月花号公约》1620年签署,前者未直接推动独立战争爆发,排除A项;1620年美国未建国,不存在人民与国家契约关系,该公约是移民间约定,排除B项;美国民族国家形成是长期过程,1776年《独立宣言》标志美国诞生,非《五月花号公约》签署,排除C项。故选D项。13.有学者指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建立了近代国家体系,它的意义远远超越了宗教范畴,和约之后的国际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国家利益”为基础,取代了道德规范和宗教信条作为政治实体交往的指导原则和方针,该学者意在说明《威斯特伐和亚和约》()A.消除了教会对欧洲政治的影响 B.结束了战争期间国际混乱局势C.利于增强西方国家的主权意识 D.为近代国际法理论奠定了基础【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有学者指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建立了近代国家体系,使得“国家利益”成为国家间交往的指导原则和方针,有利于增强西方国家的主权意识,C项正确;“消除了教会对欧洲政治的影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结束了战争期间国际混乱局势”说法过于绝对,当时欧洲仍然存在战乱,排除B项;1625年格劳秀斯出版的《战争与和平法》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排除D项。故选C项。14.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从经验社会向科学技术社会过渡。这表明工业革命()①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③推动了近代城市化进程④促进了自然科学的诞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概况可知:材料反映出英国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材料中说明工业革命是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由此改变,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观念加强,生活更加丰富;工业革命后大工厂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多,导致人口向城市集中,推动了近代城市化进程,①②③正确;④错在从经验社会向科学技术社会的过渡是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非自然科学的诞生,排除BCD项。故选A项。15.19世纪后半期,在美国,取代马匹的拖拉机一天能翻耕50英亩土地,联合收割机能自动地收割、打谷脱粒、自动装袋。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及冷藏车、船等运输工具,它们推动了一个不仅提供工业产品、也提供农业产品的世界市场的形成。”该材料意在说明()A.美国农业的全球化趋势 B.欧美各国完成了农业机械化C.冷链物流产业迅速发展 D.美国农业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答案】D【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19世纪后半期,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冷藏车、船等机械化工具在美国得到运用,这有助于推动美国农业由传统向现代过渡,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美国农业生产技术进步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如运输工具等)对世界市场形成中农业产品供应方面的作用,并非是美国农业全球化的直接体现,排除A项;材料描述美国农业生产的情况,未涉及欧洲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强调美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没有体现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二、第二部分本部分共4题,共55分。16.货币与国家治理材料一汉初,文帝颁布“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私自铸币)”。“(吴王)以即山铸钱,富埒(等同)天子,其后卒以叛逆。”为此,汉武帝进行了货币改革,开始由政府统一铸造“五铢钱”,严禁私人盗铸,各种旧币一律销毁。新币“五铢钱”铸造较精,选料严格,式样规范,成本较高,使私铸者无利可图,从而结束了汉初以来币制紊乱的状况,开创了七百多年铸行“五铢钱”的历史。——摘编自《中国古代简史》等材料二纸币交子的诞生,可谓大时代与小地区的结合。北宋商品贸易日益繁荣,市场对钱币的需求量骤增,但当时铜钱短缺,政府只能将一些地区划作铁钱专用区,铁没有铜值钱,且铁钱一贯重达12斤。当时四川即被划为铁钱区,但四川,特别是成都,不仅是全国造纸业中心、雕版印刷中心,还是西南和西北药材、蜀锦、茶叶、纸张等贸易的最大集散地,一遇大宗贸易,出售和购买商品的铁钱均需车载斗量,给出入于“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商旅带来了极大不便。交子在四川民间应运而生,其“取于唐之飞钱”,是唐以来商业信用信贷关系——摘编自《浅说北宋交子产生的原因》等(1)阅读材料一,概括汉代铸币权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说明宋代纸币交子的诞生是大时代与小地区的结合。【答案】(1)变化:铸币权从民间私铸到收归中央统一铸造。影响:打击了地方诸侯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稳定了币制,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规范了铸币形制,对后世货币使用影响深远。(2)大时代指: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国内与海外贸易频繁,但流通中铜钱不足,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唐以来“飞钱”等商业信用信贷关系的发展为交子的产生提供了借鉴。小地区指:四川地区交通不便,铁钱重不方便携带,无法满足商业贸易发展的需要;成都的造纸、印刷技术成熟,为纸币的印制提供了技术条件。【解析】【小问1】本题是对比题,影响题。时空是汉代(中国)。变化:根据材料“开始由政府统一铸造‘五铢钱’,严禁私人盗铸,”可知,铸币权从民间私铸到收归中央统一铸造。影响:可从维护中央集权、打击地方诸侯势力、稳定币值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角度分析,如,打击了地方诸侯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稳定了币制,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根据材料“从而结束了汉初以来币制紊乱的状况,开创了七百多年铸行‘五铢钱’的历史”可知,规范了铸币形制,对后世货币使用影响深远。【小问2】本题是特点题。时空是汉代(中国)。大时代指:根据材料“北宋商品贸易日益繁荣市场对钱币的需求量骤增,但当时铜钱短缺,”可知,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国内与海外贸易频繁,但流通中铜钱不足,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根据材料“其‘取于唐之飞钱’,是唐以来商业信用信贷关系”可知,唐以来“飞钱”等商业信用信贷关系的发展为交子的产生提供了借鉴。小地区指:根据材料“出售和购买商品的铁钱均需车载斗量,给出入于‘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商旅带来了极大不便”可知,四川地区交通不便,铁钱重不方便携带,无法满足商业贸易发展的需要;根据材料“但四川,特别是成都,不仅是全国造纸业中心、雕版印刷中心”可知,成都的造纸、印刷技术成熟,为纸币的印制提供了技术条件。17.南京织造与国际贸易材料一南京云锦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南京云锦用提花木机织造,必须由提花工和织造工两人配合完成,两个人一天只能生产5~6厘米,至今仍无法用机器替代。云锦被用于皇家服饰,用料考究,织造时不惜工本、精益求精。一幅78厘米宽的锦缎,织面上有14000根丝线,所有花朵图案的组成在这14000根线上穿梭,从确立丝线的经纬线到最后织造,整个过程如同给计算机编程一样复杂而艰苦。云锦织造鼎盛时拥有3万多台织机,近30万人以此和相关产业为生,是当时南京最大的手工产业。——摘编自《南京云锦:锦中之锦》材料二明后期蜚声西方各国的“南京布”,曾广泛织造于松江地区,时人描写松江当地人:“积一机之勤,疲一女之力,月可取布三十丈焉。……售布于秋,日十五万匹焉,利矣。”16世纪后期,“南京布”开始由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等转运至欧洲。1786年,各国对南京布的需求有所增加:英国4.2万匹,美国3.4万匹,荷兰9.8万匹,丹麦7.8万匹,法国7.2万匹,西班牙3.7万匹等,总量突破30万匹。1817年,西方世界从中国进口南京布1048940元(此处的“元”特指当时流行最广的西班牙银圆),单项商品交易额超过了丝绸,仅略低于茶叶。英国1883年出版的《中国博览》记载:“(英国)人人以穿着‘南京布’为荣,似乎没有这种中国棉布裁制的服装,就不配称为绅士,难登大雅之堂。”南京布成为欧洲尤其是英国贵族、绅士追逐的时尚,狄更斯、福楼拜、大仲马等世界级大文豪的作品中,均出现了南京布的身影。——摘编自《清代中外贸易中的“南京布”》等(1)阅读材料一,概括南京云锦生产的特点。(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明清时期“南京布”畅销的影响。【答案】(1)特点:工艺独特,手工制作,分工明确,过程复杂,不惜成本,技术高超,规模宏大。(2)历史影响: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了江南工商业集镇的发展;促使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推动了洲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影响了西方的服饰潮流。【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特点:根据材料一“南京云锦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可知工艺独特,根据材料一“至今仍无法用机器替代”,可知手工制作,根据材料一“必须由提花工和织造工两人配合完成”,可知分工明确,根据材料一“一幅78厘米宽的锦缎,织面上有14000根丝线,所有花朵图案的组成在这14000根线上穿梭,从确立丝线的经纬线到最后织造,整个过程如同给计算机编程一样复杂而艰苦”,可知过程复杂,根据材料一“云锦被用于皇家服饰,用料考究,织造时不惜工本”,可知不惜成本,根据材料一“精益求精”,可知技术高超,根据材料一“一幅78厘米宽的锦缎,织面上有14000根丝线,所有花朵图案的组成在这14000根线上穿梭,从确立丝线的经纬线到最后织造,整个过程如同给计算机编程一样复杂而艰苦”,可知规模宏大。【小问2】本题是影响题。时空是:明清(中国)。影响:根据材料二“明后期蜚声西方各国的‘南京布’,曾广泛织造于松江地区,时人描写松江当地人:‘积一机之勤,疲一女之力,月可取布三十丈焉。……售布于秋,日十五万匹焉,利矣。’”,可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了江南工商业集镇的发展;根据材料二“1817年,西方世界从中国进口南京布1048940元(此处的‘元’特指当时流行最广的西班牙银圆),单项商品交易额超过了丝绸,仅略低于茶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使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根据材料二“16世纪后期,‘南京布’开始由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等转运至欧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了洲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根据材料二“南京布成为欧洲尤其是英国贵族、绅士追逐的时尚,狄更斯、福楼拜、大仲马等世界级大文豪的作品中,均出现了南京布的身影”,可知影响了西方的服饰潮流。18.北京自来水公司材料一(清末)京师为首善之区,饮料乃卫生所重,地居北部。气候亢燥,雨泽稀少,是天时有碍卫生;近郊二十里,无河流灌润,尘沙飞扬,是地利不适卫生。而内外城户口殷闻,生息繁衍,一切食用之水,胥仰给于土井,使用不便,质味恶劣。既无以崇全国之观瞻,且有以损生民之发育。设遇火警,则杯水车薪,缓不济急,焦头烂额,于事无裨。——摘编自《北京自来水公司档案史料(1908—1949)》材料二城市的发展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缩影,而以供水系统为代表的民生工程建设既决定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又体现了城市甚至国家的发展状态。晚清时期,北京井水多为苦水,随着外国使团纷纷入驻北京城,以及工商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优质用水的要求愈加迫切。1908年农工商部上奏朝廷,陈述“京师自来水一事,于卫生、消防关系重要”,请建自来水公司,十日后便获得批准。京师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在资金筹集上,采取招商集股的方式,并要求“专辑华股,不附洋股”;在设备购置上,只能向外国购买,列强借机哄抬价格,以次充好,公司无奈只能买下残次品在内的全部设备。1910年自来水开售后,其竞争对手传统井商又开始传播“自来水是洋胰子(肥皂)水”的谣言,公司只得聘用具有理化知识者,现场演示水的组成,并通过报纸等多种方式向居民宣传自来水的优势,提高了居民对自来水的认可度。同时,公司还通过设立庶务、巡查等职务,制度化参与消防事务,负责巡查火灾和保护水龙头。尽管至新中国成立前夕,水井仍在一定程度上被使用,但自来水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北京的市政供水建设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摘编自《民生之首:清末民初北京的自来水系统》等(1)阅读材料一,概括清末北京城市供水存在问题。(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解读京师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办与运营。要求:信息提取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结构完整。【答案】(1)问题:卫生条件差,供水量不足,水质差,不利于健康,无法满足消防需要。(2)解读:近代以来,随着列强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与此同时,中国人的思想不断解放,主权意识不断增强,城市与工商业不断发展,加之清末火灾频发,井水已经无法满足市民需求,清末新政时期,在政府的推动下,自来水公司创立并运营。自来水公司在资金筹集上,借鉴了西方的“集股”方式,并只招募华股;在设备购置上,只能依赖外国;在运营中,以近代传媒手段破解谣言,推广自来水,并积极参与社会消防事务。自来水公司的创立与运营,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居民的饮用水质量,提升了居民的饮水卫生意识,改善了城市居住条件,为北京的市政供水建设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推动了北京城市公共卫生的近代化进程,并提高了北京的消防水平。综上,京师自来水公司的创立与运营艰难曲折,但它开启了北京供水系统近代化的进程,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一步,体现了近代中国在困境中的探索进步。【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题,时空是清末(中国)。问题:根据材料“气候亢燥,雨泽稀少,是天时有碍卫生;近郊二十里,无河流灌润,尘沙飞扬,是地利不适卫生”可知,卫生条件差,供水量不足,根据材料“质味恶劣”可知,水质差,不利于健康,根据材料“设遇火警,则杯水车薪,缓不济急,焦头烂额,于事无裨”可知,无法满足消防需要。【小问2】本题是评论解说题,时空是清末(中国)。指出“晚清时期,北京井水多为苦水,随着外国使团纷纷入驻北京城,以及工商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优质用水的要求愈加迫切”,结合所学可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近代以来,列强的侵略使中国陷入民族危机之中。在这一过程中,西方的思想文化、技术等不断传入中国,促使中国人的思想逐渐解放。人们开始意识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对改善生活条件的需求日益强烈,主权意识也不断增强,这为自来水公司的创办提供了思想基础。根据材料“随着外国使团纷纷入驻北京城,以及工商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优质用水的要求愈加迫切”可知,城市与工商业不断发展,加之清末火灾频发,井水已经无法满足市民需求;材料中“京师自来水一事,于卫生、消防关系重要”清晰地表明了发展自来水对城市卫生和消防安全的紧迫性,这是自来水公司创办的现实需求。根据材料“1908年农工商部上奏朝廷,”“请建自来水公司”可知,清末新政时期,在政府的推动下,自来水公司创立并运营。根据材料“京师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在资金筹集上,采取招商集股的方式,”可知,自来水公司在资金筹集上,借鉴了西方的“集股”方式,并只招募华股;根据材料“在设备购置上,只能向外国购买,列强借机哄抬价格,以次充好,公司无奈只能买下残次品在内的全部设备。”可知,在设备购置上,只能依赖外国;根据材料“公司只得聘用具有理化知识者,现场演示水的组成,并通过报纸等多种方式向居民宣传自来水的优势,提高了居民对自来水的认可度”可知,在运营中,以近代传媒手段破解谣言,推广自来水,并积极参与社会消防事务。根据材料“提高了居民对自来水的认可”“但自来水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北京的市政供水建设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可知,自来水公司的创立与运营,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居民的饮用水质量,提升了居民的饮水卫生意识,改善了城市居住条件,为北京的市政供水建设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推动了北京城市公共卫生的近代化进程,并提高了北京的消防水平。最后可从自来水公司的发展历程和意义进行总结即可,如,综上,京师自来水公司的创立与运营艰难曲折,但它开启了北京供水系统近代化的进程,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一步,体现了近代中国在困境中的探索进步。19.科技与科幻材料一今天我们司空见惯的汽车,曾经是很多科学家头脑中的梦想,牛顿就有过这样的梦想。1680年,他设想了喷气式汽车的方案,但未能制成实物。不过1769年,法国人居纽制造了用煤气燃烧产生蒸汽驱动的三轮汽车,这种车的时速仅4公里,且每15分钟就要停车向锅炉加煤,非常麻烦,这还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汽车。1885年,卡尔·本茨制成了采用单缸0.9马力汽油机的三轮汽车,该车在1886年获得了德意志专利权,成为了公认的世界上第一辆现代汽车,因此,人们一般都把1886年作为汽车元年。——摘编自《汽车百年:改变世界的发明》材料二我们经常讨论科幻多么重要,其中一个论据就是科幻小说中的发明在今天已经或者即将实现。有学者认为,很多科幻作家与其说是预言家,不如说是梦想家,而且这个梦想带有实现的可能性,因为他表达的是人类经历了科学革命之后的合理想象。表1人类科技诞生简表时间科技成果1620年潜水艇建成,它能在水下停留3个小时,并在4到5米深的水域巡航1640年投影仪(幻灯机)出现,它运用凸透镜原理和铁皮箱将图片在墙上反射出来1809年第一架全尺寸滑翔机制成,并进行了试飞表2小说家凡尔纳的预言及实现时间预言的时间及内容语言实现的时间与成果1848年,《喀尔巴阡古堡》,描述了由电构成的人的声音与形象的“幻象”1947年全息投影1869年,《海底两万里》,描写的“鹦鹉螺号”是一艘长70米,最宽地方为8米的庞大的细长纺锤型潜水艇1884年电动潜艇1886年,《征服者罗比尔》,描写了工程师罗布尔秘密制造了“信天翁号”飞行器,进行环球飞行1907年直升机——整理自《科幻还是预言,科幻小说中的想象会成真吗》等(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牛顿的梦想是如何变为现实的。(2)运用唯物史观,结合材料二,举例说明科技与科幻的关系。【答案】(1)如何:牛顿制造汽车的梦想在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作用下产生了蒸汽驱动的三轮汽车,但这还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汽车。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的发明,卡尔·本茨制成的采用汽油机的三轮汽车成为了世界公认的第一辆现代汽车,实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