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
科目:物理
适用版本: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第十三章内能
第1节分子热运动
知识目标
知识要点课标要求
1.物质的构成能简单的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分子热运动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热运动;能够识别
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分子间的作用力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神奇的软蛋
星期天,小明来到爷爷家过周末,发现爷爷家的食品柜里有一瓶醋泡蛋,蛋壳已经泡没
了,只剩•层蛋膜包着鸡蛋,爷爷说这是i种保健食品.调皮的小明趁爷爷不注意,将“软
蛋”冲洗干净后放在了清水中,奇怪!“软蛋”竞一点点地长“胖”了.这其中的奥妙,你能
解释吗?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物质的构成
提出问题出示玻璃杯,想i想如吴把此杯子打碎,碎片是否还是玻璃?如果经过多次分割,
颗粒会越来越小,如果不停的分下去,有没有一个限度?
讨论交流小组之间交流讨论物质的变化情况、无限度的分下去时出现的情景。
归纳总结
(1)保持物质原来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叫做分子或者原子。
(2)常见的物质是由及其微小粒子一一分子、原子构成的。
(3)分子的大小用分子的直径来衡量,通常用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的大小。
探究点二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活动一
演示一:教师打开一盛有香水的香水瓶,让附近的学生闻一下。
问题:能不能闻到香味?为什么?
演示实验2:我们将一个空瓶子,倒扣在一个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抽掉盖在.
二氧化氮瓶上的玻璃板。
空气
跛璃片
二氧化氮
观察并思考:上面空瓶有红色现象说明了什么?将空瓶与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颠
倒放置,重做这个实验能否得出相同的结论?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结论:上面空瓶有红色,说明二氧化氮气体分子到了上面空瓶中,分子是运动的。这个实验
是一种扩散现象。颠倒放置时不能得出相同的结论,因为二氧化氮密度大,在重力作用下会
向下运动,无法证明分子是运动的。
归纳总结: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交流讨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扩散现象很常见,小组之间交流讨论一下,能否举出几个例
子?
活动二
提出问题:气体可以发生扩散,那么液体和固体是否可以发生扩散呢?
演示实验3:向一个盛有热水、冷水的两个烧杯中用滴管注入两滴红墨水。
观察并思考: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结论:说明液体之间也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的快慢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拓宽延伸:结合演示实验,阐述出课本P3的13.1-3说明的问题。实验中如果将水在硫酸铜溶
液的下面,是否能够影响实验效果?
活动三
提出问题:固体分子之间能否发生类似的现象,请同学们交流、讨论举例。
归纳总结:
(1)说明了气体、液体、固体在相互接触后,都能彼此进入到对方内部,这种现象叫扩散现
象。
(2)扩散快慢的因素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的越快。
(3)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时刻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典例剖析
(泉州中考)东亚文化之都--泉州,风景秀丽.如图所示的情景,能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
()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A.天柱山薰衣草落叶归根
B.虹山村油菜花花香阵阵
C.清源山缤纷秋叶色彩梦幻
D.九仙山淞玉树琼花
【点拨】分子运动是微观上的运动,肉眼看不见的,它通过宏观的颜色、气味、味道来间接
的反映出来:机械运动是宏观上的运动.由此展开分析、解答.
【自主解答】
【方法归纳】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不能够直接观察到,它是通过宏观的颜色、气味、味道来间
接的反映出来,我们只要是看的到的运动都属于宏观的机械运动.我们平时所见到阳光下尘
土飞扬、浓烟滚滚不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探究点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问题1:固体、液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间又有间隙,但为什么分子不会
飞散开,反而聚合在一起呢?
演示实验4: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
教师在下面逐个加挂钩码,挂很多个都不能把它们分开。
实验5拿出准备好的注射器,拧下针头,拉开活塞,用大拇指堵住针头的一端,用力压活
塞,有什么感觉?将活塞中的空气换成水,再做•做,有什么感觉?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归纳总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
拓宽延伸:
演示6让学生取一根弹簧,感受拉和压时作用于手的力。然后教师拿两个乒乓球,中间放一
根弹簧,告诉学生用这个模型来比拟两个连着的分子,教师操作,让学生来回答。当弹簧拉
长,分子间的距离增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弹簧压缩,分子间的距离缩小,作用力表现
为斥力:当弹簧不用力时,引力=斥力。
OAMAMMAO
归纳总结:
(1)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2)不同情况下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
若d指“分子间的距离”;r指“分子间的平衡距离”
则有:
①当d二r时,F弓尸F斥处于平衡距离处。
②当d<r时,F弓|<F斥,斥力起主要作用。
③当d>i•时,F弓"F斥,引力起主要作用。
④当d>10r时,分子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
问题2结合P5的13・1・5、6、7,并讨论交流教材物质三态的分子模型。用表格的形式比较
三种物态分子排列的不同特点。
归纳总结:
物态微观特性宏观特性
分子间分子间有无一有无一
的距离的作用定形状定的体
力积
固态较小很大有有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液态较大较大无有
气态很大很弱无无
典例剖析:从分子作用力的角度说一说“破镜重圆”能否真的发生。
【点拨】分子间的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当分子间的距离大的一定程度时,分子间的作用力
就不存在了.
板书设计
第1节分子热运动
分子是保持物质的最小裁粒
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分子的大小用分子的直彳抹蝇
J定义
分
力做现象影响因素
子
分子时刻不停在俄
热无颇运动说明的例
运
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在做无摄则运动
L分改间存在相互的分子的作肋与分祠距离有关
作用方
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教学反思
本节是学生在学完宏观物体的有关知识后,对微观世界的知识进一步探究学习,为后面研
究物体内能及其有关知识做好铺垫。但由于分子的运动无法直接观察探究,所以本节课主要
采用实验为主,以计算机模拟的方法为辅组织教学。本节需要考察的知识与技能内容比较抽
象,在学习过程中,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学生分析、讨论为主,在教师引导
的基础上,以''提出问题一实验探究一分析归纳一得出结论〃为主线的思维过程进行教学,利
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第2节内能
知识目标
知识要点课标要求
1.内能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的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做功和内能的改变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小的一些实例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3.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知道热量的概念及
单位
4.做功和热传递的实质知道做功和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
5.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理解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等效性
教学过程
桥景导入
玩具回力汽车运动,其动能是从弹性势能转化而来的,而真正的汽车开动时它的动
能从何而来?,原一来真正的汽车开动时它的能量来源于燃料燃烧释放的内能。那么,什么
是内能?从而引入新课。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内能
活动1:出示挂图:展示运动员头顶足球图片和分子运动图片(如图所示)。
活动2:两乒乓球与弹簧模拟两分子作用力。弹簧形变时具有势能,两分子间存在着相互
作用力,因此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这就是分子势能。类比机械能
定义,得出内能的定义及单位.
总结: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
是焦耳(J).
!帙水面冷山内
总结: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一个确定的物体,分子总数是固定的,其内能大小由温
度和体积决定;如果物体不确定,那么其内能大小由质量、温度、体积、种类来决定。
探究点二做功和内能的改变
活动1:让学生相互搓手,说一下感觉。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活动2:如图所示,让一生来回弯折铁丝,感觉一下弯折处的温度变化。
总结: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活动3:演示,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
时,瓶内出现“白雾”。
炒
oV
活动4:让一学生吹气球,吹大了的气球没握住,它叫啸着飞跑了!捡起时气球会发现它
的嘴部温度
变低。
争
总结: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变小。
活动5:学生交流、讨论,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例。
探究点三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
活动1:出示课件,分析下列内能改变的方式是否是做功?它们使物体温度升高时的特
点怎样?
手接暖水袋取暖给水加热晒太阳取暖
归纳总结:
(1)当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接触,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温度不同时,高温物体的内能
减小,低温物体的内能增加。
(2)条件:存在温度差
(3)最终结果:直到温度相同。
(4)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其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
探究点四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的区分
活动1:出示课件,让学生分析课件中改变内能的方式。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学生交流得出答案:甲、乙、丙三图中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丁图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
能。
归纳总结:区分做功和热传递时主要是在改变内能上的条件来进行区分。做功
来改变内能的主要方式是压缩体积、摩擦、敲打、弯折等;而热传递改变内能
的方式主要是温度引起的内能的转移。
活动2:出示课件,让学生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两位同学的取暖方式(如图)有何不
同.
归纳总结:哈气取暖是通过热传递使手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搓手是通过摩擦做功的方
式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活动3:出示课件,让学生交流、分析。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前夕,主办方通过古老的
钻木取火方式,在几分钟内取得火种,并点燃火炬.请你用物体内能改变的方式说明钻
木取火的过程.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归纳总结:钻木取火的过程是克服摩擦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燃
料的燃点而被点燃,此过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探究点五内能概念和做功和改变物体内能的等效性
活动1:一根滚烫的铁棒拿来,一定是在火中刚刚燃烧过。让学生交流、讨论这个判断正
确吗?
通过学生的交流得出答案:不正确,还有可能做功改变的。因为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
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活动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
效的.你是怎样理解等效的呢?请你通过举例加以说明.
学生交流、讨论得出答案: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
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即做的功与传递的热审相等时,物体内能的改变量是相等
的;如:对物体做100J的功,物体内能增加100J,对物体传递100J的热量,物体内能的
增加量也是100J.
活动3:内能的概念是同学们理解上的难点内能,根据你的理解,回答下列的问题:内能
是指物体内部所包含的总能量,包括分子的动能(即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动能)、分子的
势能(即分子间相互作用能)、分子内的能量、原子内的能量、原子核内的能量等.在
热学中,由于在热运动中上述后三项能量不发生变化,所以内能一般指前两项.由于分
子的动能跟温度有关,分子的势能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所以物体的内能跟温度、体积
都有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慢慢压缩针筒里的气体,气体内能中哪部分发生变化?
(2)加热针筒里的气体,气体由能中哪部分发生变化?
(3)金属块在受热膨胀时,金属块内能中哪些部分发生变化?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归纳总结:
(1)慢慢压缩针筒里的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变小,气体内能中分子势能变化:
(2)加热针筒里的气体,分子运动加剧,分子动能发生变化,所以气体内能中分子动能
变大;
(3)金属块在受热膨胀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分子运动加剧,金属块内能中分子动能
和分子势能都变化.
探究点六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与联系
学习内能的知识后,大多数学生对这三个物理量(温度、内能、热量)的概念及相
互关系不能正确理解,为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把三者的区别和联系总结如下: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从分子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温度是分子热运动激烈
程度的标志,对同一物体而言,温度只能说"是多少"或"达到多少〃,不能说"有"没有〃
或〃含有“等。
2.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了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了势能的总和。
内能只能说〃有〃,不能说〃无〃。只有当物体内能改变,并与做功或热传递相联系
时,才有数量上的意义。
3.热量是在就专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其实质是内能的变化量。热
量跟热传递紧密相连,离开了热传递就无热量可言。对热量只能说〃吸收多少〃或〃放出多
少”,不能在热量名词前加"含有""有"或〃没有〃。
板书设计
第2节内能
一、内能
二、热量
三、改变内能的方式
1.热传递
2.做功
教学反思
内能是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在教学中我采用了类比的方法,希望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
上能教好的理解内能概念;这种教学方法是我们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方法,教会学生掌握
这方法意义重大。
本课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了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做功;二是热
传递。探究实验帮助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从而降低了他们学习本课知识的难度。
在物理教学中实验探究教学的作用不容忽视,实验探究不但帮助师生攻克教学中的难点
而且实验探究方法的设计及小组交流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造能力及合作精神,
本节课就力图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及小组讨论来完成本节重要教学内容,在教给学生学
习方法的同时,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师生取得
良好的教与学的效果。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第3节比热容
第1课时比热容
知识目标
知识要点课标要求
1.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能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
2.比热容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出示课件,让学生现泰、分析。
这两位同学的对话说的是否正确?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
提出问题:大家都做过饭,考虑一下,给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加热时,哪个温度上升
的快?如何进一步的探究验证?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要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性能,需要取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使其
升高相等的温度,比较各自吸收热量的多少。或取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使其加热相同
的时间,比较各自升高的温度。
进行实验:学生根据所涉及的实验,选出适当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同时记录数据。
温度升高温度升高
温度升高
质量10℃所需20℃所需
30℃所需
/g要的时间要的时间
要的时间/S
/s/s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沙
子
水
交流评估:让学交流、讨论,在实验的过程中有哪些不足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归纳总结:(1)装水和砂子的烧杯规格要相同,要保证除了水和砂子不同之外,其他条
件都相同。实验中是通过观察水和砂子升高同样温度吸收热量是否相等来验证其吸热性
能是否相同。)
(2)实验中砂子需要不停搅拌,这样才会受热均匀。
实验结论: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相等。
探究点二比热容
活动1:根据学生自己探究的实验得出比热容的定义。
活动2:让学生自学课本的11页内容,得出比热容的单位、符号和几种常见的比热容
值。
归纳总结:
(1)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
比,叫作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
(2)(2)单位:J/(kg-r)
(3)水比热容是4.2x103j/(kg/C),表示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C所吸收热量是
4.2x18J。
知识拓宽:出示课件,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的来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1)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是由物质本身决定的,与物体的质量大
小、温度高低、升高或降低温度的多少、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等因素无关,
可用来鉴别物质。
(2)当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比热容改变。
(3)比较两种物质吸收热多少时考虑物质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升高的度数
这三个因素,吸收多少与物体的温度无关,与物体升高的度数有关。
(4)比热容是表示物质吸、放热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
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物体的温度不同,比热容小的温度变化大;相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
同,比热容大的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正是由于这一特性,自然界中有许
多现象都是由比热容的大小引起的。
典例剖析(南京中考)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
水4.2x103铝0.88x103
煤油、冰2.1X103干泥土0.84x103
沙石0.92x103铜0.39x103
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B.100g水的比热容是50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
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
D.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会破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点拨】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质量、温度计吸
放热情况无关: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与物质的比热容成反
比.由此展开分析,得出答案。
板书设计
第1课时比热容
提出问题
进行猜想
探究过程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与收集瓯
分析与论证
比热容
定义
单位
比热容-
物理意义
教学反思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比热容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也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通过本节教学要让学生
建构起比热容的概念,了解比热容较深的内涵、较广的外延,能结合常见物质的比热容
表,联系实际讨论一些日常现象;在正确理解比热容物理意义的基础上。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设法让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探究
的各个环节。针对这一点教材作了两方面的改进,一是将探窕课题由“比较不同物质的
吸热能力”改为“物质吸热多少可能与物质种类有关“,得出结论后再组织学生讨论,
比较得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二是对实验器材作了改进,用热水或热得快作热源
来供热。
第2课时比热容的应用和计算
知识目标
知识要点课标要求
1.比热容的应用能够利用比热容生物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热量的计算会进行简单的吸热计算
情景导入
多媒体展示:炎热夏季的一天傍晚,甲、乙两人在湖边游玩,为了纳凉问题两人发
生激烈争执,甲主张划船到湖中去,乙则认为在岸上散步更凉爽,你认为谁的意见对?
学生思考、猜想、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可能岸上、湖中、两者一样三者观点都
有,到底哪种观点对呢,?从而引入新课。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1:想一想:夏天,我们在水边玩耍的时候,脚踩在沙子上有什么感觉?踩在水中有
什么感觉?为什么有不同的感觉?阅读P13页图13.3—3的图片与相关内容,想一下怎么
回答。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让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砂石和海水受太阳照射时间相同的条件下,砂石的比热容
小,温度变化大;海水的比热容大,温度变化小。故感觉砂石烫,海水不那么烫。
活动2:让学生阅读“想想议议”,然后思考:在夏天,在室内洒水可以降温,这是利
用了什么?现在我们很多同学家中有小汽车,打开小汽车的前盖,会看到一个大水箱,
水箱起什么作用?里面装的是什么液体?为什么要装这种液体?如果是在北方,在冬天
很冷的情况下,能否只装这种液体,如果不能,应该怎么解决?
学生交流得出答案:水的比较容大,等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相比,吸收同样的热量,水
的温度升得慢,吸热或致冷效果好。降低同样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比较多,取暖效果
较好。
归纳总结: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的应用
(1)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一定质量的水升高(或降低)一定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
量很多,有利于作冷却剂或用来取暖。
(2)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一定质量的水吸收(或放出)很多热而自身的温度却变化不
多,有利于调节气温。
知识拓宽:我们大部分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在海边,白天与夜晚的风向是否相同,
请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
归纳总结:因为陆地基本上是沙石构成的,比热容小于水,白天温度升得快,热空气上
开、海洋升温慢,海洋上方的冷空气流过来补充,所以,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在
晚上,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风又会从陆地吹向海洋。
探究点二热量的计算
展示问题1:1kg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展示问题2:2kg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多少?w
展示问题3:2kg水温度升高50C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展示问题4: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其质量、温度变化、比热容成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得出:(1)物体吸收的热量与质量成正比,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与物质的比
热容成正比,计算公式:Q®=cm(t—to)o(2)物体放出热量计算公式:Q«:=cm(to—t)o
展示问题5:学生交流、讨论在利用热量的公式进行相关计算时,如何做好单位的统一?
物理量单位
QJ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mkg
t>to、At℃
cJ/(kg.℃)
典例剖析
小杨家的电热水器内装有5L的水,该热水器中水的温度从20℃升高到40℃,求这些水
吸收的热量(Ci<=4.2xlO3J/(kg.℃)
【点拨】知道水的体积,利用密度的变形公式m=pV求水的质量,再利用Q肝cm(t2-
ti)求水吸收的热量.
【答案】解:密度的公式由2="得水的质量:
V
m=pV=1.Ox103kg/m3x5x103m3=5kg,
3
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2-ti)=4.2x10J/(kg。x5kgx(40C-20C)=4.2x109
板书设计
第2课时比热容的应用
用做冷却剂或取暖
比
热
容调节温度
应
用
热量的计算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设法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的物理,社会的物理”。我在设计此课
时,从炎热夏季的一天傍晚,甲、乙两人在湖边游玩,纳凉问题引入新课;紧接着让学
生联系着他们极为熟悉的烧水现象,探究出影响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的两个因素;最后
又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自然界的一些现象,这些会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无处不蕴
含着物理知识,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纵观本节课的设计,不难发现每个环节都由提出问题入手开展教学的,这一个个精心
设计的问题,组成一个步步攀升的台阶,带领学生走向科学的殿堂。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在不违背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对教材进行了一系列的创
新,如问题的提出方式,探究方案的设计等等。这些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
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第1节热机
知识目标
知识要点课标要求
1.热机知道热机的概念,初步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
2.汽油机了解汽油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
3.柴油机了解柴油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燃料燃烧时释放大量的内能,如何使这些内能为人类做功服务呢?
b
d
如图所示中,a图和b图是常用的交通工具轿车和飞机,c图是军事上用的坦克,d
图是把卫星发送上天的火箭,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热机
演示: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会把木塞冲
开,让学生交流、讨论分析出此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根据学生的交流讨论总结:燃料在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水的内能;当水蒸气会把木塞
冲开时将水的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
展示问题:这个实验虽然简单,却展示了蒸汽机的工作原理,那么蒸汽机的具体工作过
程是怎样的?自学课本18页的热机部分,分析出热机的概念及其工作原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课件展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叫热机,热机种类很多,有蒸汽机、内燃机、汽
轮机、喷气发动机、火箭等。
探究点二汽油机
活动1:展示内燃机剖面图,让学生明确燃料直接.在汽缸内燃烧,生成高温高压的燃气,
推动活塞做功。
活动2:观察汽油机模型,自己试着找出汽缸、进气门、排气门、.活塞、连杆、曲轴、火
花塞等各部分构造的位置。
归纳总结:(1)汽油机的构造汽缸、进气门、排气门、,活塞、连杆、曲轴、火花塞等;
(2)活塞从汽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作一个冲程。
活动3:利用汽油机活动模型,操作并观察汽油机工作中每一个冲程的工作情况,并试着
完成下表:
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进气
门
排气
门
活
塞
人
动
工1
¥
曲
转
度
转化
活动4:让每一组学生根据手中的模型上台扮演汽油机的工作过程。(边扮演边讲解)
归纳总结:(1)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的。
(2)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运动两次,曲柄转动两周,燃气对外做功一次。在压
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3)在这个四个冲
程中,利用曲轴的惯性来完成的冲程是吸气、压缩和排气冲程。
典例剖析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代汽车多数采用汽油机作为发动机,如
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甲Z丙丁
A.甲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乙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丙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丁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点拨】热机的四个冲程为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压缩冲程中机
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自主解答】A
探究点三柴油机
活动’1:出示柴油机的结构图,自学课本19页到20页的内容,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分析
出汽油机与柴油机有哪些不同点?
柴油机的构造
总结:出示课件,展示不同点
汽油机柴油机
区别
构造火花塞喷油嘴
吸入的物质吸入空气和汽只吸入空气
油的混合物
燃料燃烧的方点燃式压燃式
式
活动2:对照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了解柴油机工作中每一冲程的工作情况。
总结:(1)柴油机一个工作循环也是包括四个冲程;(2)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
复运动两次,曲柄转动两周,燃气对外做功一次。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在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3)在这个四个冲程中,利用曲轴的惯性来完成的
冲程是吸气、压缩和排气冲程。
板书设计
第1节热机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热机工作原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吸气冲程存
在
工
机
能
作压缩冲程
量
循
机
由
转
环做功冲程
化
排气冲程
教学反思
生活离不开物理,物理离不开生活。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本节
课从生活实际中的汽油机和柴油机是怎样工作的引出物理问题,最后又用物理知识来解
释,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感受到物理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物理的魅力。教学
中注意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本课用了大量
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增加了教学的可观度,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很好的
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效果很好。
第2节热机的效率
知识目标
知识要点课标要求
从生活中体会不同燃料释放热的本领不同,建立热值的概念;
燃料的热值
1.能简单计算燃料释放出的热量
2.热机的效率能说出热机工作时燃料释放能量的主要流向,知道什么是热机效率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出示课件,让学生领悟下列对话,咨询学生,你们是否理解这段对话?为什么不同
的燃料释放热量的本领不同?如何比较出它们释放出热量的多少?这节课我们就为大家
揭开这些疑惑!
__厂老师,为什么大型、)
**I_______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燃料的热值
活动1:让学生走进生活,交流、讨论说出一个家庭一个月使用不同燃料所需要的质量大
约是多少?根据学生阐明的观点,得出结论。
结论:不同燃料释放热量的能力是不一样的。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活动2:根据上面的论述,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如何比较出燃料释放出热量的能力呢?
总结:(1)取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让它们完全燃烧,比较释放热量的多少;(2)让
不同燃料释放出相同的热量,比笈它们燃烧质量的多少。
活动3:根据比较方案,得出燃料热值的概念为:把某种燃料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量与其
质量之比,叫作这种燃料的热值.
活动4:自学课本22页到23页,交流分析出热值的单位、几种常见的热值的值及其代表
的物理意义。
总结:(1)热值的单位是J/kg、J/m3;(2)煤油的热值是4.6xl07j/m3,代表的物理意义
是1kg的煤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是4.6xl()7j.
活动5:根据热值的概念和热值所代表的物理意义,交流讨论得出燃烧燃烧时释放热量的
公式。
总结:8〃岬二七其中m是燃料的质量,单位是kg,q是燃料热值,单位是J/kg、J/n?;V
是体积,单位是的3.
知识拓宽:学生讨论火箭升空,为什么往往以液态氢做为燃料?
总结:因为氢的热值大,相同质量的不同燃烧中,氢释放的热量最多,故利用氢做燃
料。
典例剖析
(2016•资阳模拟)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有关
B.容易燃烧的燃料的热值一定大
C.煤的热值比干木柴的大,煤燃烧放出的热量比干木柴放出的热量多
D.0.5kg煤油和1.5kg煤油的热值一样大
【点拨】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等
均无关。
探究点二热机的效率
活动从喘景入手,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分析,用煤气烧水时,煤气燃烧释放的热量能
否被水完全吸收?有哪些能量损失?
总结:(1)煤气不能完全燃烧,损失了一部分能量;(2)装水的容器吸收了一部分能
量、煤气灶本身吸收一部分热量、高温的烟气带走了一部分能量、还有一部分能量散失
掉了,只有水吸收的热量才是有效利用的。
活动2:根据以上的分析让学生总结出煤气灶的效率的表达式为〃=如。
Q总
活动3:出示汽油机模型,演示其工作过程,让学生讨论分析热机在工作的过程中有哪些
能量损失?如何来表示热机的效率?
学生以组为单位阐明自己组的观点,其他组给予补充。师出示课件展示热机能量流向
图,总结问题。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归纳总结: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作热机的效
率。表达式为〃=誓1.
活动4:让学生根据热机效率的能量流向图,分析、讨论得出如何提高热机效率?
总结:(1)使用上,正确使用、保养,保证良好的润滑;(2)在设计制造上,不断改
进和革新;(3)调整运动零件之间的间隙得当;(4)设法利用废气带走的能量。
板书设计
第2节热机的效率
定义
燃料的热值单位
燃料释放热量公式
热机的效率
概念
热机的效率
V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是燃料的热值各热机的效率。本课时从提出问题入手,让学生思考不同
的燃料释放热量的本领为何不同,然后再分析一个家庭在一个月中用不同的燃料所需要
的燃料值不同,引导出热值的概念,为了进一步的加深对热值概念的理解,利用典例剖
析进行巩固。在实际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自主学习的方法,利用能流图分析问题还是首次
接触,可以结合图解帮助学生想像,提高学生观察能能力,分析能力.本节的一个较大
特点是紧密联系实际,考察了能量在具体过程中的损耗,要注意让学生细致的分析问
题,养成缜密的思维形式.注意联系实际的教学,学生要能够利用所学到的提高效率的
方法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学中要结合技术和社会的关系,了解热电
站相比一般的火电站的优点,并结合所生活的社区,思考关于节能和环境保护的问题。
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知识目标
知识要点课标要求
1.能量的转化知道能的形成;会分析能量转化的过程
2.能量守恒定律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能列举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会分析有关物理
现象
教学过程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问题导入
出示课件:五一假期,我们会去逛公园放松心情,而荡秋千图片便是其中
的一个项目.荡秋千时若不加外力自己会停下来,这是为什么?那么怎样才能
使秋千越荡越高?从学生的交流、讨论中引入新课。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能量的转化
活动1:指导学生完成下面四个小实验,观察实验发生的现象,讨论其能量转化情况:
实验1:来回迅速摩擦双手。
实验2:黑塑料袋内盛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放在阳光下。
实验3:将连在小电扇上的太阳电池对着阳光。
实验4:用钢笔杆在头发或毛衣上摩擦后再靠近细小的纸片。
:讨论得出:实验1: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实验2:光能转化为内能。实验3:光能转化为
电能再转化为机械能。实验4: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及内能。
活动2:提出问题各种能量是不是孤立存在的?阅读书本27页,让学生交流、讨论将图
3-1串联成一个能量转化的故事。
学生分组讨论填图。讨论如何按能量转化的过程,选择相应事例填上图表。看看哪组同
学填得最多、最好。
归纳总结
(1)在自然界中能量的转化是普遍存在的。小朋友滑滑梯,由于摩擦而使机械能转化为
内能;在气体膨胀做功的现象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水力发电中,水的机械能转化
为电能;在火力发电厂,燃料燃烧释放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在核电站,核能转化为
电能;电流通过电热器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电流通过电动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自然界中的光现象、热现象、电现象与机械运动现象之间都有联系。
探究点二能量守恒定律
活动1:演示将乒乓球从一定高度落下,为什么乒乓球弹起的高度越来越低?损失的能量
到哪儿去了?能量是否在不断消灭?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A
活动2:把烧热的金属块,投到冷水中,感觉冷水、盛水的容器以及周围的空气温度的变
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交流讨论,总结得出答案:(1)机械能•越来越小,通过摩擦把机械
能转化成了空气的内能。能量没有消失。(2)冷水、盛水的容器以及周围的空气温度会
升高,因为此时发生了热传递,金属块放出热量,冷水、盛水的容器以及周围的空气会
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活动3:引导学生得出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归纳总结:
(1)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
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一一能量守恒定律。(“消耗能量”
“利用能量”“获得能量”的实质是:能量相互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2)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与发现细胞、进化论一起
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活动4:阅读课本第29页想想议议内容。十大科技骗局之六:永动机神话,分析、讨论
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的时候“永动机”能实现吗?
归纳总结:一定不能实现。因为违反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能量
守恒定律的建立为永动机敲响了夹钟(真理与谬论有时就一步之遥,关键就在于是否按
客观规律办事,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意识)。
典例剖析
如图所示,把一个薄壁的金属管固定在桌子上,里面放一些乙酸,用塞子塞
紧,拿一根绳子在管外绕几圈并迅速地来回拉动绳子,能够观察到什么现象?
请用能量转化的观点解释你看到的现象。若用能量守恒定律的观点,你还能说
出什么道理?
【点拨】此题中从两个阶段进行分析,一个是迅速地来回拉动绳子的过程,是
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乙酸受热膨胀;在一个是气体膨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胀做功过程,气体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气体遇
冷液化为水珠。
【自主解答】
板书设计
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能量的转化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能量雌化
,符合能量守恒定律内容
能
量
的
转
化
和
守
恒
内容
能量守恒定律
应用
教学反思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是九年级第十四章最后一节学习内容。教材•从能量的形式是多
样的,且能量又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转化,教材以二个实例:太阳
f树木一燃煤电厂一剃须刀,太阳能一生物质能一化学能一电能。要求学生能从大最的
事实中了解能量的转化,结合前面学的机械能守恒、焦耳定律等阐述能量守恒,讨论永
动机能否实现。最后又以二个实例分析能量的转化是具有方向性的,明确能量转化具有
方向性的实际意义。通过前面几节的学习,学生对能量转化的普遍性已有一定的认识,所
以目标是对能量学习的一次小结,通过对不同形式能量的特点,对能量的转化与转移的
深入讨论,疏理归纳出能量转化和守恒。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第1节两种电荷
知识目标
知识要点课标要求
1.摩擦起电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会运用摩擦起电的知识解释-些简单的相关现象
通过实验探究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作用规律,知道验电器的构造、作
2.两种电荷
用及工作原理,知道电荷量及其单位
3.原子及其结构知道原子及其结构,摩擦起电的原因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4.导体和绝缘体认识导体和绝缘体,了解电荷的定向移动和自由电子
教学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学术语速成宝典
- 企业级医疗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策略
- 医院感染控制与安全实践
- 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临床护理
- 老师育儿心得体会模版
- 《SPSS在教育统计中的应用-以PISA数据为例》全套教学课件
- 企业标志设计服务合同范例
- 医疗安全与隐私心理的双重保障策略
- 住宿场地出租合同范例
- 小兔吃饭安全课件
- 《通过鼻口腔吸痰技术》教育培训课件
-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5年昆明市高三语文三诊一模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测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诊疗规范考核试题及答案
- 临沂市罗庄区兴罗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船舶动力系统可靠性提升-全面剖析
- 人工智能设计伦理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浙江大学
- 《陆上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NBT 31010-2019
- 新中考考试平台-考生端V2.0使用手册
- 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病例报告表(Case Report Form)CRF表格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