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66页,共=sectionpages131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313页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7℃B.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心跳1分钟约200次C.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5m/sD.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0.8m2.如图的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显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先进水平。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

A.音调相同 B.响度一定不相同C.音调不相同 D.音调和响度都相同3.2022年元宵晚会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用古筝弹奏《茉莉花》,为全国人民送上太空音乐祝福,“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琴弦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音调相同B.演奏古筝时通过弦的振动发声C.用同样的力拨动琴弦,粗弦比细弦发声的响度大D.拨动同一琴弦的力越大,发声的音调越高4.控制噪声的几种措施如图,其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摩托车的消声器B.工厂员工戴防噪声耳罩C.学校附近禁止鸣笛D.公路两旁的透明板墙5.下图中,正确描述巴中铁路铁轨的铸造过程中凝固阶段温度变化的是()A. B. C. D.6.铸造青铜器时,工匠将铜料加热化为铜液注入模具,铜液冷却成形,青铜器铸造初步完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料化为铜液需要放热 B.铜料化为铜液是熔化C.铜液冷却成形需要吸热 D.铜液冷却成形是凝华7.下列物态变化的吸放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樟脑丸变小 B.露珠的形成C.“雾凇”的形成 D.河水结冰二、填空题8.“我是歌手”的比赛现象,吉它手弹奏电吉它时,不断改变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美妙的歌声是通过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如果把点燃的蜡烛放到音箱附近,烛焰会随着音乐跳动,这说明声音能传递.9.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熔化过程的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甲物质为(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乙物质在BC段处于状态,且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10.小孔成像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传播;温度一定时声音从水传播到空气中,声速将变,而光从水传播到空气中,光速将变。11.小华对一支铅笔的长度进行4次测量,记录数据如下:17.58cm、18.57cm、17.56cm、17.57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cm,该铅笔的长度是cm,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mm。12.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发出的声音是由塑料尺产生的,塑料尺振幅越大,声音的越大。若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发生改变。13.春节期间,小丽随父母乘车到乡下探望爷爷和奶奶。她们刚刚进站上了车,小丽侧脸望去,发现对面的客车上坐着赵老师(如图所示)。她正准备下车跟赵老师打招呼时,感觉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无奈,她只好放弃了自己的想法。可不大一会,她发现赵老师乘坐的客车离开了车站,而自己乘坐的客车却没有动。(1)小丽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是以为参照物;(2)小丽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没有开动是以为参照物;(3)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说明运动和静止是的。三、实验题14.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中的碘颗粒吸热会(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变化外,还可能会;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均会.四、作图题15.标准大气压下煮温度为80℃的水,用图像在图中大致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特点,不用标坐标轴的刻度。16.在图中,补充画出“井底之蛙”的视野范围的另一条光线(青蛙当作一个点)。17.甲、乙两位同学在一段时间内以不同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比乙同学要快,请你在图中,用图像分别描述出甲、乙同学的大致运动情况,不用标坐标轴的刻度。五、填空题18.实验室里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液体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操作正确的是图,如图所示是温度计的一段截图,读数是℃(提示:是负数)。19.图中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体温计的示数是℃。20.如图所示,机械秒表的示数是s.21.如图所示,木块长度是。六、实验题22.某小组在做“探究水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如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如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选填:“左”或“右”)图;(2)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说明此时的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3)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加热,应停止,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4)水沸腾前温度计示数(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5)小明得出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但他发现撤掉酒精灯时,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原因是烧杯底、石棉网和铁圈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能继续。23.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本实验的原理是;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和;(2)斜面应保持很小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3)图中AB段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m/s;(4)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选填:“正确”或“不正确”);(5)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上半程的vAB、全程的vAC、下半程的vBC的大小关系是:。A.vAB>vAC>vBCB.vAB<vAC<vBCC.vAB<vBC<vACD.vAB>vBC>vAC七、计算题24.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大约500s才能到达地球。(1)请你估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是多少米?(2)如果一辆赛车以100m/s的速度不停地跑,它要经过多少秒才能跑完这段距离?(光在真空及空气中传播的速度c=3×108m/s)25.小明一家利用国庆假日外出旅游,回程时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一段时间,他看到了如图甲所示标志。(1)此时该车的速度表如图乙,则速度是多少?(2)该车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交通标志牌处到狮山至少需要多少小时?(3)小明爸爸驾车行驶的过程中通过一座桥,经查得知该桥长度约1.2km,若通过桥梁所需的时间是60秒,则汽车通过桥梁的速度是多少m/s?(不计汽车的长度)八、综合题26.学习物理要学会从书籍中获取新的信息,并进行反思:(1)查阅资料: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从中我们可得到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和有关。(2)如图所示的示波器上给出了相同时间内四个发声体A、B和C、D振动所显示的波形。其中的音调高(选填“A”或“B”),是噪声(选填“C”或“D”)。(3)处于深海中的““奋斗者”号”潜水器可利用先进的水声通讯系统与母船通信,““奋斗者”号”与太空中的“天宫二号”之间(选填“能”或“不能”)只利用该通讯系统直接对话,其原因是。九、实验题27.在“探究海波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1)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选填“均匀”或“不均匀”);(2)由图乙可知,海波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如图乙中,海波的凝固过程是段(用图中字母表示),熔化过程经历的时间为min,熔化过程中海波(选填:“吸”或“放”)热;(4)若探究海波熔化过程中,发现海波熔化过快,应采取的措施是(选填:“增加”或“减少”)海波的量。十、填空题2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气体液化降低温度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即当气体温度低于某个温度值时就会液化,称为“液化温度”。比如水蒸气,常压时,水蒸气的液化温度跟水的沸点一样都是100,所以在常温常压下,水大多情况下是以液体的形式存在。在一定温度下,也可以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例如在注射器中吸入少量液态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液态乙醚会消失,如图甲所示。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乙醚液化温度约在34.6,当活塞往外拉时,里面的气压急剧降低,乙醚的液化温度就会降低很多,以至于在常温下就已经超过它的液化温度了,乙醚就变成气态。反过来,当活塞往里推时,乙醚的液化温度就会升高,高于环境温度,乙醚再变成液态。可见压缩体积可以提高气体的液化温度。但是,对每一种物质来说,当温度超过某一数值时,无论怎样压缩体积,也不可能再使它液化,这个温度叫“临界温度”。临界温度是该物质可能被液化的最高温度。乙醚的临界温度193.55。东台的各大小区都有接通天然气管道,我们通常使用运输LNG(液化天然气)的运输船(如图乙)通过海上运输。运输船运输途中一般要将天然气冷却至-162。-162是天然气在常压下的液化温度,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82.3是甲烷的临界温度。(1)当注射器活塞往里推时,乙醚可能发生的物态变化是(2)只要温度不超过℃,通过压缩体积都可以使乙醚液化。(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00以下也有气态的水

B.天然气在常温下加压是无法液化的C.任何气体都可以通过加压的方法液化D.在常压下水蒸气的液化温度是100,因此,平常水蒸气极易冷却成水(4)气体打火机里的燃料主要成分是丁烷,临界温度151,常压下沸点(液化温度)是-0.5,所以丁烷常压下是(选填“气态”、“液态”或“固态”)。(5)人们在运输天然气的过程中发现,通过降温和加压的方式,双管齐下,天然气可以在较高的温度下液化,这样可以大大节约能源,便于储存和运输.天然气的液化温度一般可以控制在℃和℃之间。十一、单选题29.冬天,寒风吹到野外的电线上,发出呜呜的声音,但夏天却听不到,其原因是()A.冬天气温低,电线受冷收缩而绷紧,风吹时电线振动频率高;夏天电线松,风吹时电线振动频率低B.冬天风大,电线振幅大导致音调低;夏天风小,电线振幅小导致音调高C.冬天风吹电线引起振动发声;夏天风吹电线不振动,不发声D.冬天风吹电线振动发声;夏天是由于人们的错觉,如果仔细听也能听到30.一种合金魔术道具,久握在34℃的手中不熔化,放在60℃的水中会熔化,则该合金的熔点可能是()A.16°C B.30°C C.47°C D.70°C31.根据烟囱中冒的烟和甲、乙两小车上小旗飘动的情况,有关甲、乙两小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小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小车可能运动,乙小车向右运动C.甲、乙两小车一定向右运动D.甲小车可能静止,乙小车向左运动32.如图所示,在一敞口玻璃瓶甲里盛适量的水,使之能浮在一水槽中,将另一只同样的敞口空玻璃瓶乙瓶口朝下,按入槽内水中,并固定位置,在标准大气压下,对槽内水加热到沸腾时()

A.槽内甲、乙瓶内水温都不能达到 B.甲瓶内水沸腾,乙瓶内水不沸腾C.甲瓶内水不沸腾,乙瓶内水沸腾 D.甲、乙瓶中水都不沸腾33.有一段足够长的装满水的铁管,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在另一端敲一下,最多可以听到几次声音?(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200m/s、1500m/s和340m/s)()A.1次 B.2次 C.3次 D.4次34.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速度是6m/s,然后以2m/s的速度逆流返回原地,则来回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6m/s B.5m/s C.4m/s D.3m/s十二、填空题35.根据图表所提供的数据(标准大气压下),用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可以测量我国全国各地的气温;-39℃的水银吸热,温度(选填:“一定”、“不一定”或“不会”)升高;铅掉入铁水中(选填:“会”或“不会”)熔化。物质熔点沸点/℃酒精-11778水银-39357铅3281740铁1535275036.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时间内,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向(选填:“东”或“西”)运动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车的平均速度,时间内,甲、乙两车相遇了次。十三、实验题37.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小球从高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用刻度尺测出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根据测量数据作出了s—t图象如乙所示,由图可知,频闪照相机拍照的时间间隔为s;(2)根据图乙可知,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m/s;(3)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A处滚下,经过2s到达E点(图乙中未画出),则该小球到达E点时通过的路程为m。十四、计算题38.如图所示,长度为200m的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在从山崖驶向大桥的过程中,火车头距离桥头300m处鸣笛,鸣笛10s后,火车头到达桥头,此时车头的司机听到来自山崖的回声,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求:(1)火车的速度;(2)听到鸣笛时,火车车头到山崖的距离;(3)若车头上桥后30s车尾离开大桥,大桥的长度。十五、科普阅读题3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以声消声科学研究发现,音叉的叉股向外侧振动时(如图甲),会压缩外侧邻近的空气,使这部分空气变密;当叉股向内侧振动时,这部分空气又变疏……随着音叉的不断振动,空气中的声波由近处向远处传播。当两列频率相近的声波相遇时,如果其中一列声波的“密部”与另一列声波的“疏部”恰好相遇,它们就会相互抵消,在这些位置几乎听不到声音。根据这个原理,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消声器。图乙是这种消声器的结构原理图。某声源发出的一列声波,沿水平管道自左向右传播。当入射声波到达A处时,分成两束声波,它们分别向上、向下沿着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传播,通过不同的路径在B处再次相遇,恰好发生消声现象。消声器能有效控制发动机的周期性排气噪声,经消声处理后,其排气噪声可以降低70%以上。(1)图甲音叉叉股左右振动产生声音时,音叉两侧的空气(选填“左右”或“上下”)振动。(2)图甲音叉叉股振动时,在音叉的左边、右边都会传播声波,则声波向左和向右传播时,两边空气()A.是疏密相间的B.是变密的C.是变疏的D.是均匀的(3)用疏密相间的竖线表示两列频率相同的声波(如图丙),P、Q表示密部,M、N表示疏部,则两列声波相遇时,消声效果最明显的情况是()A.P与Q相遇B.P与N相遇C.M与N相遇D.P与M相遇(4)图乙中,B处声音的响度A处声音的响度(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5)消声器的使用效果与噪声的频率和响度有关,如图丁是某型号消声器在控制不同发动机的周期性排气噪声时的性能图像,阴影部分为消声达标。以下情况中,消声达标的是()A.响度为20dB,频率为100HzB.响度为40dB,频率为210HzC.响度为70dB,频率为250HzD.响度为90dB,频率为350Hz答案第=page1010页,共=sectionpages1111页答案第=page1111页,共=sectionpages1111页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293031答案ACBDBBAACD题号323334答案DCD1.A【详解】A.人的正常体温大约37℃且变化幅度很小,故A符合题意;B.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心跳1分钟约70次,故B不符合题意;C.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C不符合题意;D.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0.18m,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C【详解】ACD.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时,编钟的质量不同、体积不同,振动的快慢不同,频率不同,则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A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B.由于敲击力度的大小相同,所以编钟的振幅大小相同,则响度相同,故B不符合题意。故选C。3.B【详解】A.琴弦的长短不同,振动快慢不同,发声的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A错误;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演奏古筝时靠的是弦的振动而发声的,故B正确;C.琴弦响度大小与振幅有关,与琴弦的粗细无关,故C错误;D.拨动琴弦的力越大,琴弦的振动幅度越大,发声的响度越大,故D错误。故选B。4.D【详解】A.摩托车的消声器,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B.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属于在人耳处控制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C.学校附近静止鸣笛,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D.公路两旁的透明板墙,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符合题意。故选D。5.B【详解】铁是晶体,在铁水凝固成铁轨的整个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有下降的过程,且有一段时间内(即凝固过程)温度保持不变,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6.B【详解】AB.熔化是固态变成液态,铜料化为铜液是熔化现象,熔化过程需要吸热,故A错误,B正确;CD.凝固是液态变成固态,铜液冷却成形是凝固现象,凝固过程需要放热,故CD错误。故选B。7.A【详解】樟脑丸变小,这是固体樟脑丸,直接升华为气体,会吸收热量;露珠的形成,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会放出热量;“雾凇”的形成,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为小冰晶,会放出热量;河水结冰,这是由于液体水,凝固为固体冰,会放出热量;综上所述,樟脑丸变小会吸收热量,露珠的形成会放出热量,“雾凇”的形成会放出热量,河水结冰会放出热量,则这四个物态变化的吸放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樟脑丸变小。故选A。8.音调空气能量【分析】(1)声音是有物体振动产生的,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2)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3)声音不但能传递信息,还能够传递能量;【详解】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用手指拨动琴弦使琴弦振动而发声;不断地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从而改变了琴弦振动的快慢,也就改变了声音的音调;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美妙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的.把点燃的蜡烛放到音箱附近,烛焰会随着音乐跳动,这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答案为(1).音调

(2).空气

(3).能量.【点睛】本题考查声音产生的条件和特性,声音传播的条件,声与能量以及声音音调的影响因素,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进行分析解答.9.非晶体固液共存保持不变【详解】[1]由图象可知,甲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甲没有熔点,所以甲是非晶体。[2][3]乙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有温度不变的过程,即乙有一定的熔点,熔点为210℃,所以乙是晶体。乙物质在BC段处于熔化阶段,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处于固液共存态。10.直线小大【详解】[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而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温度一定时,声音在固态、液态、气态中传播的速度一般规律为:,故声音从水传播到空气中,声速将变小。[3]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其中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而一般在固态、液态、气态中传播的速度规律为:。故光从水传播到空气中,光速将变大。11.18.5717.571【详解】[1]根据题意知道,18.57cm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所以18.57cm是错误的,应去掉。[2]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且平均值小数部分位数和测量值保持一致,故铅笔的长度是[3]使用刻度尺测量时,记录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12.振动响度音调【详解】[1]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振动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用的力越大时,塑料尺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就越大。[3]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时,塑料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即塑料尺振动的频率不同,声音的音调不同。13.对面客车地面相对【详解】[1]小丽觉得自己乘坐的车开动,是根据自己和对面的车发生了相对运动,是以对面客车或者赵老师为参照物。[2]小丽觉得自己的车没有开动,是根据自己相对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以地面为参照物。[3]小丽选择不同参照物,得到不同的运动分析,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4.升华熔化凝华【详解】甲图,在水中加热,水的温度约为100℃,碘的熔点为113.7℃,所以碘不会熔化,碘颗粒吸热会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则该物态变化为升华;图乙中,酒精灯外焰温度约为800℃,高于碘的熔点,碘吸热可能熔化;当停止加热后,碘蒸汽放热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则物态变化为凝华.15.【详解】水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沸腾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煮温度为80℃的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图像如下:16.【详解】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线要进入青蛙的眼中,最大范围就是从枯井的边缘处直线射入青蛙的眼中,图中虚线的范围就是青蛙观察到的范围,作图如下:17.【详解】根据s=vt可知,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斜线。甲比乙同学要快,则甲的倾斜程度大于乙的倾斜程度。据此作图,如图所示:18.热胀冷缩丁-14【详解】[1]实验室温度计的原理就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2]由图知,甲图温度计接触容器底部,操作错误,乙图温度计接触容器侧壁,操作错误,丙图温度计玻璃泡未完全浸没在待测液体中,操作错误,丁图操作正确,故选丁。[3]由图知,温度计小数字在上方,可知此时温度为零下,应记作-14℃。19.35℃~42℃38.5【详解】[1]体温计的最小读数是35℃,最大读数42℃,故量程为35℃~42℃[2]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示数是38.5℃。20.337.5【详解】停表的小表盘分度值为0.5min,指针所指时间在5min与6min之间(且超过5.5min);大表盘分度值为0.1s,指针所指时间在37.5s处;即停表的读数为5min37.5s=337.5s.【点睛】秒表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要注意观察指针所指的位置及分度值.解答:21.1.85【详解】物体右侧读数为2.85cm,物体左侧未对准零刻度线,读数为1.00cm,物体长度需要减去左侧读数,则物体长度为22.B左99小于加热变大吸热【详解】(1)[1]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与液柱顶面齐平,俯视读数会偏大,仰视读数会偏小,故选B;[2]水沸腾时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由于有新的水蒸气加入,所以气泡逐渐变大。所以是左图;(2)[3][4]水达到沸点后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由图丙可知沸点是99℃。液体的沸点受大气压的影响,气压升高,沸点也随着升高,反之下降。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所以实验时的大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3)[5]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加热,应停止加热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4)[6]水沸腾前,会不断吸收热量,且温度逐渐升高,所以温度计的示数逐渐变大;(5)[7]此时烧杯底、石棉网和铁圈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那么水可以继续吸收热量。23.刻度尺停表时间0.25不正确B【详解】(1)[1][2][3]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刻度尺测小车通过的路程,停表测所用的时间。(2)[4]坡度很小,小车下滑速度就较小,所用时间较长,这样就比较方便准确的测量时间。(3)[5]已知AB段小车通过的路程为sAB=80.0cm﹣40.0cm=40.0cm所用时间为tAB=1.6s,则AB段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4)[6]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因此测得的平均速度也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所以他的做法是错误的。(5)[7]因为小车在斜面下滑过程中做加速运动,因此在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关系为vAB<vAC<vBC。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4.(1)1.5×1011米;(2)1.5×109秒【详解】(1)由可知,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s=vt=ct=3×108m/s×500s=1.5×1011m(2)已知赛车的速度v′=100m/s,则它跑完这段距离需要的时间为答:(1)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是1.5×1011米;(2)它要经过1.5×109秒才能跑完这段距离。25.(1)80km/h;(2)1.2小时;(3)20m/s【详解】解:(1)由图乙可知,表盘上“km/h”表示速度的单位,指针指到“80”,因此该车的速度80km/h。(2)由图甲可知,从标志牌到狮山的路程为s=120km,该路段最大限速为v=100km/h,由可知,该车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交通标志牌处到狮山至少需要的时间为(3)由题知,汽车通过该桥的路程为s′=1.2km=1200m则汽车通过该桥的速度为答:(1)此时该车的速度表如图乙,则速度是80km/h;(2)从交通标志牌处到狮山至少需要1.2小时;(3)汽车通过桥梁的速度是20m/s。26.介质种类介质的温度AD不能真空不能传声【详解】(1)[1][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同种介质,在不同温度下传播速度也不同,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从中我们可知: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2)[3]由图可知,发声体A的波形图比B的密集,说明发声体A的频率高,音调高。[4]由图可知,发声体C的波形是有规律的,是乐音;发声体D的波形是无规律的,是噪声。(3)[5][6]深海中的““奋斗者”号”潜水器可利用先进的水声通讯系统与母船通信,但““奋斗者”号”与太空中的“天宫二号”之间不能只利用该通讯系统直接对话,其原因是太空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27.均匀晶体EF3吸增加【详解】(1)[1]实验中,在烧杯下面垫一块石棉网,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试管中的固体粉末受热均匀,利于实验的进行。(2)[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有一定的熔点,图乙所示的图像中显示冰在熔化时即BC阶段试管中的物质温度不变,所以冰是晶体。(3)[3][4][5]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凝固过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由图乙可知海波的凝固过程是EF,熔化过程经历的时间为t=6min﹣3min=3min(4)[6]若探究海波熔化过程中,发现海波熔化过快,可能导致无法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应采取的措施是增加海波的量,使熔化时间更长。28.液化193.55C气态-162-82.3【详解】(1)[1]由题目信息可知,当活塞向里推时,乙健会由气态变成液态,会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2)[2]由题目信息可知,对每一种物质来说都有一个临界温度,一旦超过这个温度,无论怎样压缩体积都无法液化,乙醚的临界温度为-193.55.。(3)[3]A.常温下可以存在水蒸发而得到的水蒸气,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常温温度超过天然气中主要成分甲烷的临界温度-82.3,故常温下无法将天然气加压液化,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温度高于气体临界温度时,气体不能只通过加压的方式液化,故C错误,符合题意;D.常压下由沸腾得到的水蒸气极易液化为水,常温下水蒸气遇冷容易液化为水,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4)[4]常温常压下温度超过丁烷的沸点-0.5,故常温常压下,丁烷以气体存在。(5)[5][6]-1根据62是天然气在常压下的液化温度,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82.3是甲烷的临界温度可知,天然气的液化温度一般可以控制在-162和-82.3之间,在此温度之间加压即可使天然气液化。29.A【详解】AB.冬天气温低,电线受冷收缩而绷紧,风吹时电线振动频率高,发出声音的音调高;夏天电线松,风吹时电线振动频率低,发出声音的音调低,因此冬天能听到而夏天听不到,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CD.不管冬天夏天,风吹电线都会振动,都会发声,不是错觉,只是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A。30.C【详解】一种合金魔术道具,久提在34℃的手中不熔化,放在60℃的水中会熔化,则该合金的熔点可能是大于34℃小于60℃,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31.D【详解】由图中的信息可以判断出:因为房子的烟向左飘,所以风是向左吹所以甲车运动状态有三种可能

1、向右运动;2、静止;3、向左运动,但速度小于风速;因为乙车旗向右飘,所以乙车只能向左运动,且速度要大于风的速度.32.D【详解】因为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00℃,所以槽中水沸腾时温度是100℃,并保持不变。甲瓶中水从槽内水中吸热,温度升高直到,这样甲瓶中的水温也能达到沸点,不过甲瓶中的水一旦与槽内的水温度相等,甲瓶中的水就无法吸热,当然不能沸腾。虽然乙瓶中水温同样可达到100℃,但乙瓶上端封闭,瓶内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因为液体沸点随液面上气压的增大而增大,所以乙瓶中水的沸点高于100℃,这样乙瓶中水温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33.C【详解】声音在铁、水、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且铁管足够长,故能先后听见从铁、水、空气传递过来的3次声音,故选C。34.D【详解】设路程为s,那么来回全程为2s,顺流而下时,所用的时间为逆流返回原地,所用的时间为来回全程的平均速度为故选D。35.酒精不一定会【详解】[1]由于我国最低气温达到-58℃,因水银的熔点是-39℃,-58℃时水银已经凝固,不能测温了,因此不能用水银,而我国各地最高气温为吐鲁番盆地的47.8℃,没有超过酒精的沸点,故用酒精做的温度计可以测出全国各地的气温。[2]因水银的熔点是-39℃,则-39℃的水银可能是固态,也可能是液态,或者是固液共存态,如果是固态或者固液共存态,则吸热后会熔化,但温度不变;如果是液态,则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