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四川省荥经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医疗卫生岗笔试题带答案1.人体生理学的研究水平不包括以下哪个层次A.细胞和分子水平B.组织和器官水平C.系统水平D.整体水平E.器官和系统水平答案:B解析:人体生理学的研究可分为细胞和分子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以及整体水平,不包括组织和器官水平,故答案选B。2.内环境稳态是指A.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B.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C.细胞内液化学成分相对稳定D.细胞外液化学成分相对稳定E.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答案:E解析: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即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等的相对稳定状态,而不是保持不变,故答案为E。3.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A.动作电位B.静息电位C.阈值D.刺激强度变化率E.刺激时间答案:C解析:阈值是指刚能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阈值越小,说明组织越容易兴奋,即兴奋性越高;反之,阈值越大,组织兴奋性越低,所以阈值是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答案选C。4.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A.收缩反应B.分泌C.神经冲动D.电位变化E.离子运动答案:D解析:可兴奋细胞包括神经细胞、肌细胞和腺细胞等,它们在受到刺激发生兴奋时,都会产生动作电位,即电位变化,这是它们共有的特征,故答案为D。5.细胞膜内外正常Na⁺和K⁺浓度差的形成与维持是由于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B.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C.Na⁺、K⁺易化扩散的结果D.细胞膜上Na⁺K⁺泵的作用E.细胞膜上ATP的作用答案:D解析:细胞膜上的Na⁺K⁺泵,每分解1分子ATP可将3个Na⁺移出细胞外,同时将2个K⁺移入细胞内,从而维持了细胞内外Na⁺和K⁺的浓度差,故答案选D。6.当神经冲动到达运动神经末梢时,可引起接头前膜的A.Na⁺通道关闭B.Ca²⁺通道开放C.K⁺通道开放D.Cl⁻通道开放E.电压门控Na⁺通道开放答案:B解析:当神经冲动到达运动神经末梢时,使接头前膜去极化,引起前膜上电压门控Ca²⁺通道开放,Ca²⁺内流,触发突触小泡向前膜移动并与前膜融合,通过出胞作用将神经递质释放到接头间隙,故答案为B。7.血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A.与血浆容积之比B.与血管容积之比C.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D.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E.与白细胞容积之比答案:D解析:血细胞比容是指一定容积全血中红细胞所占的百分比,也就是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故答案选D。8.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A.纤维蛋白原B.α₁球蛋白C.α₂球蛋白D.清蛋白E.γ球蛋白答案:D解析: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血浆蛋白构成,其中清蛋白(白蛋白)的分子量小,数量多,是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故答案为D。9.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的主要原因是A.血浆球蛋白含量增多B.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C.血浆白蛋白含量增多D.血细胞比容改变E.红细胞数量增多答案:A解析: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球蛋白及胆固醇的含量增高时,可加速红细胞叠连和沉降;血浆中白蛋白、卵磷脂的含量增多时则可抑制叠连发生,使沉降率减慢。所以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的主要原因是血浆球蛋白含量增多,答案选A。10.外源性凝血系统的作用起始于A.组织受伤释放组织因子ⅢB.凝血酶的形成C.第Ⅻ因子被激活D.血小板第3因子的释放E.第Ⅹ因子被激活答案:A解析:外源性凝血系统是指由来自于血液之外的组织因子(Ⅲ因子)暴露于血液而启动的凝血过程,所以其作用起始于组织受伤释放组织因子Ⅲ,答案选A。11.某人的红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发生凝集,而其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不发生凝集,分析此人的血型为A.A型B.B型C.AB型D.O型E.Rh阳性答案:C解析:B型血的血清中含有抗A抗体,某人的红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发生凝集,说明此人红细胞上有A抗原;B型血的红细胞上有B抗原,此人的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不发生凝集,说明此人血清中无抗B抗体。同时有A抗原且无抗B抗体的血型为AB型,故答案选C。12.心脏的正常起搏点是A.窦房结B.房室结C.浦肯野纤维D.左、右束支E.结间束答案:A解析:窦房结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它能够自动地、有节律地产生兴奋并传导至整个心脏,控制心脏的节律性活动,故答案为A。13.心肌不产生完全强直收缩是由于A.心肌是功能合胞体B.兴奋传导有房室延搁C.窦房结对潜在起搏点有抑制作用D.有效不应期特别长E.收缩期较短答案:D解析: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在此期间,心肌细胞不再接受任何刺激而产生兴奋和收缩,所以心肌不会发生完全强直收缩,答案选D。14.影响正常人收缩压的主要因素是A.心率B.外周阻力C.循环血量D.每搏输出量E.大动脉管壁弹性答案:D解析:每搏输出量增加时,心缩期射入主动脉的血量增多,动脉管壁所受的张力也更大,故收缩压明显升高。由于动脉血压升高,血流速度随之加快,在心舒期末存留在大动脉中的血量增加不多,舒张压升高相对较小,故脉压增大。所以影响正常人收缩压的主要因素是每搏输出量,答案选D。15.中心静脉压的高低取决于下列哪项因素A.血管容量和血量B.动脉血压和静脉血压之差C.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D.心脏射血能力和外周阻力E.外周静脉压答案:C解析:中心静脉压的高低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心脏射血能力较强,能及时将回心的血液射入动脉,中心静脉压就较低;反之,心脏射血能力减弱时,中心静脉压就会升高。如果静脉回心血量增多或回流速度过快,中心静脉压也会升高,故答案选C。16.肺通气的原动力是A.肺的扩张和回缩B.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C.胸膜腔内压保持负压D.呼吸肌的舒缩活动E.肺泡的表面张力答案:D解析: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所引起的胸廓节律性扩大和缩小,即呼吸运动,是实现肺通气的原动力,故答案为D。17.决定肺部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A.气体的溶解度B.气体的分压差C.肺泡膜的通透性D.气体分子量的大小E.气体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答案:B解析:气体的分压差是气体扩散的动力,气体总是从分压高的地方向分压低的地方扩散,所以决定肺部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气体的分压差,答案选B。18.体内CO₂分压最高的部位是A.静脉血液B.毛细血管血液C.动脉血液D.组织液E.细胞内液答案:E解析:细胞内液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₂,所以细胞内液中CO₂分压最高,然后CO₂依次向组织液、静脉血液、肺泡扩散,故答案选E。19.胃大部分切除患者出现贫血,其主要原因是A.HCl减少B.黏液减少C.内因子减少D.HCO₃⁻减少E.胃蛋白酶活性减弱答案:C解析:内因子是由胃黏膜的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它能与维生素B₁₂结合,保护维生素B₁₂不被消化液破坏,并促进其在回肠的吸收。胃大部分切除后,壁细胞数量减少,内因子分泌减少,导致维生素B₁₂吸收障碍,从而引起巨幼细胞贫血,故答案选C。20.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成分是A.胆盐B.胆色素C.胆固醇D.脂肪酸E.卵磷脂答案:A解析:胆盐是胆汁中参与脂肪消化和吸收的主要成分,它可乳化脂肪,增加脂肪与脂肪酶作用的面积,加速脂肪的分解;还能促进脂肪分解产物的吸收,并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故答案为A。21.下列哪项不是小肠的运动形式A.紧张性收缩B.分节运动C.蠕动D.集团蠕动E.移行性复合运动答案:D解析:小肠的运动形式包括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蠕动和移行性复合运动。集团蠕动是大肠特有的运动形式,故答案选D。22.给高热患者用冰帽降温是通过增加A.辐射散热B.传导散热C.对流散热D.蒸发散热E.不感蒸发答案:B解析:传导散热是指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与之接触的温度较低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用冰帽降温,就是利用冰的温度低于体温,通过传导的方式将热量从头部传递给冰,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故答案选B。23.正常成年人每昼夜尿量约为A.100500mlB.5001000mlC.10002000mlD.20002500mlE.2500ml以上答案:C解析:正常成年人每昼夜尿量约为10002000ml,尿量在这个范围内表明肾脏的排泄功能正常,故答案为C。24.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等于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B.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C.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D.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E.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晶体渗透压囊内压答案:B解析:肾小球有效滤过压是指促进超滤的动力与对抗超滤的阻力之间的差值,其计算公式为: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即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故答案选B。25.肾小管对HCO₃⁻重吸收的主要形式是A.H₂CO₃B.H⁺C.CO₂D.HCO₃⁻E.OH⁻答案:C解析: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H⁺与小管液中的HCO₃⁻结合生成H₂CO₃,H₂CO₃分解为CO₂和H₂O,CO₂以单纯扩散的方式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在细胞内碳酸酐酶的催化下,CO₂与H₂O又生成H₂CO₃,H₂CO₃再解离成H⁺和HCO₃⁻,HCO₃⁻与Na⁺一起被转运回血液。所以肾小管对HCO₃⁻重吸收的主要形式是CO₂,答案选C。26.大量饮清水后,尿量增多主要是由于A.循环血量增加,血压升高B.醛固酮分泌减少C.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D.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E.肾小球滤过率增加答案:D解析:大量饮清水后,水吸收入血,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减弱,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这种现象称为水利尿,故答案选D。27.神经递质释放的方式是A.单纯扩散B.经通道易化扩散C.经载体易化扩散D.主动转运E.出胞答案:E解析:神经递质是在突触前神经元内合成并储存在突触小泡中,当神经冲动到达突触前末梢时,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通过出胞作用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故答案为E。28.下列哪项不属于胆碱能纤维A.所有自主神经节前纤维B.大多数副交感节后纤维C.大多数交感节后纤维D.支配小汗腺的交感节后纤维E.骨骼肌运动神经纤维答案:C解析:胆碱能纤维是指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包括所有自主神经节前纤维、大多数副交感节后纤维、支配小汗腺的交感节后纤维和骨骼肌运动神经纤维。大多数交感节后纤维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属于肾上腺素能纤维,故答案选C。29.糖皮质激素本身没有缩血管效应,但能加强去甲肾上腺素的缩血管作用,这称为A.协同作用B.致敏作用C.增强作用D.允许作用E.辅助作用答案:D解析:允许作用是指某激素对特定器官、组织或细胞没有直接作用,但它的存在却是另一种激素发挥生物效应的必要基础。糖皮质激素本身没有缩血管效应,但能增强去甲肾上腺素的缩血管作用,这种现象称为允许作用,故答案选D。30.甲状腺激素对生长与发育的影响主要是促进A.心脏B.脑与骨C.肌肉D.肝脏E.肾脏答案:B解析:甲状腺激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激素,特别是对脑和骨的发育尤为重要。婴幼儿甲状腺功能低下时,脑的发育有明显障碍,智力低下,且身材矮小,称为呆小症,故答案为B。31.关于雌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促进女性附属性器官的生长,激发女性副性征的出现B.使子宫内膜增生,血管增长,腺体分泌C.增强子宫平滑肌、输卵管平滑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D.使阴道上皮增生角化,糖原合成,维持酸性环境E.刺激乳腺导管增生答案:B解析:雌激素可促使子宫内膜发生增生期变化,内膜增厚,血管增生,但不引起腺体分泌,使子宫内膜腺体和血管增生、分泌的是孕激素,故答案选B。32.下列属于变质性炎的疾病是A.阑尾炎B.脑膜炎C.肺炎D.病毒性肝炎E.肾小球肾炎答案:D解析:变质性炎是以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为主,而渗出和增生性变化比较轻微的炎症。病毒性肝炎主要表现为肝细胞的变性、坏死,属于变质性炎。阑尾炎多为化脓性炎,脑膜炎有化脓性、结核性等多种类型,肺炎常见的有大叶性肺炎(纤维素性炎)、小叶性肺炎(化脓性炎)等,肾小球肾炎多为增生性炎,故答案选D。33.细胞水肿发生的机制主要是由于A.内质网受损B.高尔基体受损C.中心体受损D.线粒体肿大和内质网扩张断裂E.核糖体受损答案:D解析:细胞水肿的发生机制主要与线粒体受损,ATP生成减少,细胞膜钠钾泵功能障碍,导致细胞内钠离子和水的过多积聚有关,同时也可伴有内质网扩张断裂。线粒体肿大和内质网扩张断裂是细胞水肿的重要病理表现和发生机制相关因素,故答案选D。34.脂肪变性最常发生的器官是A.肝B.心C.肾D.脑E.脾答案:A解析:肝脏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场所,当肝脏对脂肪的代谢能力下降或脂肪来源过多时,容易发生脂肪变性。所以脂肪变性最常发生的器官是肝,答案选A。35.肉芽组织的组成是A.毛细血管和弹力纤维B.小动脉和纤维母细胞C.毛细血管和胶原纤维D.纤维母细胞和小静脉E.毛细血管、纤维母细胞和炎细胞答案:E解析:肉芽组织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纤维母细胞)构成,并伴有炎细胞浸润,故答案为E。36.下列哪项不属于化生A.胃黏膜上皮转化为肠黏膜上皮B.支气管黏膜上皮转化为鳞状上皮C.柱状上皮转化为鳞状上皮D.成纤维细胞转化为纤维细胞E.膀胱黏膜上皮转化为鳞状上皮答案:D解析:化生是指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成纤维细胞转化为纤维细胞是细胞的正常分化过程,不属于化生。胃黏膜上皮转化为肠黏膜上皮是肠化生,支气管黏膜上皮、膀胱黏膜上皮转化为鳞状上皮都属于鳞状上皮化生,故答案选D。37.下列哪项不是血栓形成的条件A.血管内皮损伤B.血流缓慢C.涡流形成D.血液凝固性增高E.纤维蛋白溶解酶增加答案:E解析:血栓形成的条件包括血管内皮损伤、血流状态的改变(如血流缓慢、涡流形成)和血液凝固性增高。纤维蛋白溶解酶增加会促进纤维蛋白的溶解,不利于血栓形成,故答案选E。38.梗死灶呈不规则形的是A.心肌梗死B.肺梗死C.肾梗死D.肠梗死E.脾梗死答案:D解析:肠梗死多为出血性梗死,由于肠管的血管分布特点,梗死灶呈节段性,形状不规则。心肌梗死多呈地图状,肺梗死、肾梗死、脾梗死多呈锥形,故答案选D。39.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是A.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B.组织的炎性充血和水肿C.红、肿、热、痛、功能障碍D.病变组织变质、渗出、增生E.周围血液中白细胞增多和炎症区白细胞浸润答案:D解析: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局部组织的变质、渗出和增生。变质是指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渗出是指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质、体腔、黏膜表面和体表的过程;增生包括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的增生。故答案选D。40.下列哪种炎症属于化脓性炎A.大叶性肺炎B.小叶性肺炎C.病毒性肝炎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白喉答案:B解析:小叶性肺炎主要由化脓菌感染引起,病变特征是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肺组织化脓性炎症。大叶性肺炎是纤维素性炎,病毒性肝炎是变质性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化脓性炎,但题干问的是哪种炎症属于化脓性炎,小叶性肺炎更符合“炎症”这一表述;白喉是纤维素性炎,故答案选B。41.肿瘤的分化程度低说明其A.异型性小B.生长缓慢C.恶性程度高D.对机体影响小E.预后好答案:C解析:肿瘤的分化程度是指肿瘤组织在形态和功能上与某种正常组织的相似程度。分化程度低的肿瘤,其异型性大,生长迅速,侵袭和转移能力强,恶性程度高,对机体影响大,预后差,故答案选C。42.原位癌是指A.早期癌B.原发癌C.癌前病变D.未发生转移的癌E.未突破基底膜的癌答案:E解析:原位癌是指癌细胞仅局限于上皮层内,尚未突破基底膜向下浸润生长的癌,故答案为E。43.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主要取决于A.肿瘤的生长速度B.肿瘤的大小C.肿瘤组织的来源D.肿瘤发生的部位E.肿瘤出现继发性变化答案:D解析: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肿瘤发生的部位。如发生在体表的良性肿瘤,一般对机体影响较小;但如果发生在重要器官,如颅内、椎管内等,即使肿瘤体积较小,也可压迫周围组织、神经和血管,引起严重的后果,故答案选D。44.风湿性心内膜炎最常累及A.二尖瓣B.三尖瓣C.主动脉瓣D.肺动脉瓣E.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答案:A解析:风湿性心内膜炎主要侵犯心瓣膜,其中二尖瓣最常受累,其次为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同时受累,三尖瓣和肺动脉瓣极少受累,故答案选A。45.高血压病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A.豆状核和丘脑B.内囊和基底节C.蛛网膜下腔D.侧脑室E.大脑髓质答案:B解析:高血压病脑出血好发于基底节、内囊,这是因为供应该区域的豆纹动脉从大脑中动脉呈直角分支,直接受到大脑中动脉压力较高的血流冲击,易使已有病变的豆纹动脉破裂出血,故答案选B。46.大叶性肺炎灰色肝样变期肺实变是因为肺泡腔内充满A.浆液和红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武汉市新洲区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儿童手绘服装设计基础
- 2025年备考市政工程考试的注意事项与试题及答案
- 古代乐器美术课件
- 眼镜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工程项目管理案例分析与解答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的信息交流试题及答案
- 水利水电工程非技术风险试题及答案
- 小学生反诈宣传教育
- 综合性水利水电工程试题与答案介绍
- 小小科学家《物理》模拟试卷A(附答案)
- 体能科学训练方法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四川民歌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班组长能力提升系列培训教材课件
- 全尺寸测量报告FAI
- 工程项目节能减排组织机构分工表
- 5S点检表1(日检查表)
- 项目六 车辆舒适系统故障检修-教学课件-unlimit
- JJF(津) 02-2020 交、直流电焊机焊接电源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 DB34T1859-2020 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 休克的超声评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