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总复习
■■■■■■■
☆教材分析/
本册总复习的内容是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期详细目标的要求,按“数与代数”“图形与
几何”这两个学习领域进行编排,并以习题的形式呈现。本单元是对本学期教学内容的整理与复
习,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整理本书的学问框架。目的是巩固和加深对所学学问的理解,沟
通各部分学问的内在联系。其次部分是整理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体会。第三部
分是巩固练习,目的是使复习的学问,在详细练习中得到应用、巩固和深化,有利于学生查缺补漏
和提高综合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两个小板块。
教材在编写时留意突出学问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学问
的相识,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期分散学习的各部分学问,培育学生敏捷运用学问解决问题
的实力。
☆学情分析/
本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阅历,以及初步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本单元的整理与复
习奠定了基础。须要老师依据复习内容,适当地引导学生主动地整理学问,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
实力,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教学要求/A
1.通过总复习,对本学期所学的有关学问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复习,学生获得的学问更加巩固、
深化,进而坚固驾驭;学生的计算实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全面
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H标。
2.经验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发展初步的归纳、整理学问的实力;加深理解学问之间的联系,
并能运用所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3.把握复习内容的难度,不要人为地提高难度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
4.通过对学问的整理与复习,学生逐步养成网顾与反思的好习惯,并能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
行全面合理地评价。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相识,了解数学的价值,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学问,合
理、敏捷地解决问题,增加学好数学的信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学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实力。把握好不同领
域教学内容的学问点,驾驭好“度”,做好“定位”工作,对于总复习中的每一道题,老师要仔细分
析学问点是什么,以及应当提高学生的哪些实力。
I
2.开展多种形式的复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总复习的课时较少,但是涉及的学问面比较
宽,问题的综合性比较强,而且有确定的难度,因此要求老师必需明确总复习的目的,提高复习的
有效性和针对性。
3.总复习教学要以学生独立的、个别的作业为基础,习题要让学生先做,并发挥小组互帮互教
的作用,落实好反馈订正这一环节。必需发觉、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或薄弱环节,激励学生提问、
度疑、解疑,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回授,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课酎安排/
1数与代数1课时
2图形与几何1课时
[一
教学内容
数与代数。(教材第92“93、94-97贝)
教学目标
1.整理与复习本书学过的数与代数的相关学问点,巩固加深对所学学问的理解,沟通各部分
学问之间的内在联系。
2.结合详细情境,具有确定的收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实力,进一步整理解
决问题的方法和学习体会,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体会数学学问的应用价值,培育学生勤于思索、擅长总结的习
惯。
重点难点
重点:两、三位数乘(除以)一位数的计算,相识小数,能运用所学学问解决相关的实际向题。
难点:娴熟驾驭运算依次、计算法则,进一步提高计算实力。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HII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2
师: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啊!这本书的新内容我们已经学完了,现在咱们回过头来进行系统
的整理与复习,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数与代数”。
【设计意图:开宗明义地告知学生这节课要进行的教学内容,避开复习时杂乱无章,尽量做到
目标明确、有条不紊。1
a探究体验,经历过程in
师:想一想在“数与代数”这一小板块我们学过哪些内容。
学生可能会说:
•混合运算的运算依次是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位数的加、减法用竖式计算时,留意相同数位对齐。
•两、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竖式计算时,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数每一位上的数字,从
个位算起,留意不要遗忘加进位数。
•一年有12个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平年2月份有28天,闰年2月份有29天。
・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要对齐。
师:我们先来说说关于“数的运算”,先想一想下面各题的运算依次,再算一算。(课件出示教
材第92页第4题)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老师巡察了解状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沟通汇报并小结:
(1)计算327+46-135和1000-582-101这样只含有同级运算的算式时,要依据从左往右的依次
依次计算,列竖式笔算时,要留意相同数位对齐,结果是327+46-135=238,1000-582To4=314。
(2)计算(124-62)X6这样含有小括号的算式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结
果是372o
(3)计算72+8+75这样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时,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结果是84o
师:想想自己常常出错的题目,并在小组里说一说在计算中应留意的问题。
学生进行小组沟通,老师巡察了解状况。
师:我们再来看看“小数”方面的学问。先结合下面的情境,说一说每个小数表示的意思。(课
件出示教材第92页第1题)
学生可能会说:
,2.50元表示2元5角。
,3.00元表示3元。
•2.80元表示2元8角。
・3.05米表示3米5厘米。
・5.55米表示5米5分米5厘米。
师:你能把前三种文具的价钱从小到大排列出来吗?试一试。
学生尝试排列小数的大小,老师巡察了解状况。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1:因为2.50元是2元5角,2.80元是2元8角,都小于3元,且2元5角小于2元8角,所
以2.50元<2.80元<3.00元。
3
生2:因为2.50元和2.80元都不够3元,那么最大的是3元;又因为2.50元和2.80元都是2
元多,小数部分的5角比8角小,所以结果是2.50元<2.80元<3.00元。
师:你能完成卜面有关小数的计算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课件出示教材第92页第6题)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老师巡察了解状况。
组织沟通汇报,并说一说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
(只有小数点对齐,才是相同数位对齐,即“元”对着“元"“角”对着“角”。)
师:最终我们一起来说说关于年、月、日我们学过哪些学问,跟同伴说一说。
学生进行小组沟通,老师巡察了解状况并组织学生派代表汇报沟通:
•一年有12个月。1、3、5、7、8、10、12月是大月,有31天;4、6、9、11月是小月,有30
天。
•平年2月份有28天,这时一年有365天;闰年2月份有29天,这时一年有366天。
•一般每4年里面有一个闰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整百年份是400的倍数才
是闰年。
•常用的记时法有一般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用一般记时法叙述时间的时候,前面必需加限
制性词语。
师:这样看来,我们学会的学问还真多,要多练习,多应用,才能使我们驾驭的学问更扎实,努
力吧!
【设计怠图:引导学生回顾“数与代数”部分的学问点,促使学生归纳所学的学问点可以解决
什么样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
目I课末总结,梳理提升III
师:“数与代数”是我们数学课的主角,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内容,包括了数的计算和应用计算
解决问题,只有学好了这重要的一项才是真正地学习数学,今后要不断努力啊!
【设计意图:课末总结帮学生对课堂学问进行梳理,回顾学问点的同时学会数学思索的方
法。1
板书设计
数与代数
混合运算加与减乘与除乘法年、月、日相识小数
教学反思
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老师要为学生供应活动和沟通的机会。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不
是老师单纯地重复学问点,而是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自我总结、不断提升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参加的
活动过程。
2.开放式教学的核心是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他们主动参加到学问形成的过程中,自主学
习、体验探究的胜利与乐趣。为培育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教学中力求体现开放性教学的
特点,如引导学生自己说涉及的学问点,讲解并描述解决问题的想法等。
4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算一算。
14X3464-2
2.红星商店每个足球32元,每个篮球45元,调皮买4个篮球,付了200元,应找回多少钱?
(考查学问点:数的运算。实力要求:能正确、娴熟地进行计算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B类
3.一箱苹果连箱的质量是51.5千克,倒出一半苹果后,剩下的苹果连箱的质量是26.5千克,
苹果的质量是多少千克?箱子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考杳学问点:数的运算。实力要求:能正确、娴熟地进行计算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4223
2.200-45X4
=200-180
=20(元)
B类:
3.(51.5-26.5)X2
=25X2
=50(千克)51.5-50=1.5(千克)
苹果的质量是50千克,箱子的质量是1.5千克。
教材第94~97页“练习数与代数”
1.190+30-140=80(厘米)3X6+2=20(只)
80-9X6=26(米)350+420-190=580(盆)
2.5521
3.400698032420907011
4.84812374113412003985480216
5.略。
晚上7时::下午5时:冲午12时;:上午7时::晚上12时
6.i7:00;i19:0012:00;:17:00;:24:00
7.>><<>
8.9.41.23.85.4
5
9.45+554-5289+121-94
=45+11=410-94
=56=316
218
X1】46
1308
17.9
2
15.9
10.152+138+147=437(个)
11.6-24+6=2(元)
12.(1)29-6X3=11(元)(2)(95-7)+8=11(个)
13.(1)175+126=301(千米)(2)697-349=348(千米)
(3)95X7=665(千米)665千米<697千米不能。
14.1900-600-300-300-300-300=100(元)100元《00元5个月。
15.4360+4=90(千米)
16.40X4X4=640(本)
17.(1)30
10:3015:1011:45
(3)16时50分结束。16:10^16:50
18.(1)33X3+34X2+32=199(人)
(2)(答案不唯一)一班、二班和五班°
:2图形与几何・主
[一课时二]
教学内容
图形与几何。(教材第93页、98页)
教学目标
1.复习整本书所学过的图形与几何的学问,巩固加深对所学学问的理解,沟通各部分学问之
间的内在联系。
6
2.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力和空间想象实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育学生宠爱数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复习整理”图形与几何”部分的学问,巩固对所学学问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实力。
难点:培育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实力,提高解决问题的实力。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Hll创设情境,激也导入III
师:同学们,今日我们要复习整理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特别亲密,首先想一想在“图
形与几何”部分我们学习了哪些学问。
学生可能会说:
•知道从不同角度视察,视察到物体的形态可能不同。
•长方形周长=(长+宽)X2。
•正方形周长=边长X4。
•计算多边形的周长时,是几边形就是计算几条边长度的和。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只要你留心视察、仔细学习,信任你会有更多新的发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要整理复习的相关学问点,从而使学生形成对这部分内容的感性
相识,能在头脑中呈现相关的表象,逐步构建学问体系。】
a探究体验,经历过程in
师:首先我们在教室里选择•张课桌、讲台或其他物体,从不同位置看•看,与同伴说-说你
发觉了什么。
学生尝试从不同位置视察物体,沟通发觉,老师巡察了解状况。
师:你发觉了什么?
生1:从不同位置看同一物体,最多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生2:从不同位置看同一物体,看到的结果可能不同。
师:举例说说什么是周长,你有方法测出卜面图形的周长吗?(课件出示教材第93页第2题图)
学生思索并沟通: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如长方形的周长,就是围成长方形的四条线段的长
度和。
7
•测量硬币表面的周长就是求绕硬币一周的长度。可以用线绕硬币正好一圈,再测量线的长
度。
•像硬币和树叶这些图形都属于不规则图形,测量不规则图形的周长,一般不能用尺测法干
脆测量,要借助“化曲为直”的思想,一般采纳绳测法,先用绳绕一圈,再测量绳的长度就是其周长。
师:那长方形和正方形是规则图形,我们又该怎样得出它们的周长呢?打开课本第93页看第3
题,自己做一做。
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老师巡察了解状况。
组织学生沟通汇报:
•测量长方形的一条长边和一条宽边的长度,然后依据“长方形周长=(长+宽)X2”,就能计
算出长方形的周长。
•测量正方形•条边的长度,然后依据正方形的特征(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都相等),让“正方
形的边长乂4=正方形周长”。
•测量长方形的一条长边和一条宽边的长度,然后把围成长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依次相加,
就可以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
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就要赐予确定和激励。
【设计意图:在对相关学问点进行复习整理后,刚好让学生结合生活举出实例,趁热打铁进行
有针对性的巩固,随时检查学生的驾驭状况,以调整卜.一步的教学内容。1
目I课末总结,梳理提升III
师:同学们,今门我们复习了“图形与儿何”,咱们这学期的学习到这就快结束了,但是学问的
学习与应用是无止境的。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只要你们努力,信任就能驾驭更多的学问.
板书设计
医形与几何d
观察物体
周长
教学及思
1.结合详细例子能加深学生对视察物体的相识,使数学更贴近学生,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
视察和相识身边的各种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呈现数学的魅力。
2.在教学中应留意培育学生视察、思索、倾听、提问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倡学生自主探究
的数学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提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获
得胜利的体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中式园林景观设计
- 2025届攀枝花市盐边县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酒店大厅设计方案
- 2022 年中级会计师考试《中级会计实务》真题及解析(9 月 4 日)
- 系统复习市政工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市政工程管理体系试题及答案
- 土地买卖居间合同买方
- 水利水电工程考试重要知识点试题及答案
- 美术绘画技巧知识考点梳理与练习设计
- 法律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考试点
- 投标报名登记表格式
- 《公司金融》 网上形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DB1303∕T 326-2022 海绵城市 施工图设计导则
- 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第四册 Unit 1 Science Fiction 读后续写学案
- 广东佛山生育保险待遇申请表
- 安全教育拒绝吸烟酗酒教学课件
- 《助理工程师大纲》word版
- 《地质聚合物混凝土》PPT课件
- 怎样做融资融券 (1)
- 陕西省市政工程消耗量定额(1)
- 输送带生产所参考的国际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