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二历史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本题2分)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战乱频繁B.社会发生大变革C.私学兴盛D.出现新兴地主阶级2.(本题2分)百家争鸣时期提出治国要选拔真才实学之人,反对任人唯亲,即“尚贤”思想的是A.孟子 B.墨子 C.韩非子 D.老子3.(本题2分)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之所以赞扬古代一位思想家“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这位思想家是A.董仲舒B.朱熹C.孟子D.荀子4.(本题2分)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皇帝的下列行为不属于对这一理论应用的是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B.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C.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5.(本题2分)读如图作为史料,图片可以印证汉代汉画像石“讲经图”A.讲经成为民众消遣的方式B.统治者对儒学的高度重视C.儒学成为社会的唯一思想D.大学成为讲经的主要场所6.(本题2分)战国时期有思想家认为:“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这体现了该思想家A.顺应自然的思想主张 B.具有忧国忧民的情怀C.追求立德立功的精神 D.秉持天人合一的理念7.(本题2分)“他说,良知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上述材料中的“他”是A.王阳明B.李贽C.黄宗羲D.顾炎武8.(本题2分)儒家思想能够长期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从根本上是因为A.它适应了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B.它的德治和爱民思想深入人心C.统治阶级的大力推崇D.它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精华9.(本题2分)汉武帝即位初期,内有王国问题的困扰,外有匈奴的不断侵袭,汉武帝决定招贤纳士,加强皇权。那么,下列观点中最容易得到汉武帝的赏识的是A.“天子受命于天,代天以御万民”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D.“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10.(本题2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儒学也得以复兴,每年孔子诞辰纪念日在曲阜都要举行祭孔仪式,很多国家也兴办孔子学院,这主要因为A.中国和平崛起,儒家文化圈形成 B.儒家思想适应了当今国内外形势发展C.传统文化复兴,中华文明影响扩大D.“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政策11.(本题2分)以下与“文景之治”时期统治思想相一致的是A.不学礼,以无立 B.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C.存天理,灭人欲 D.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12.(本题2分)明清之际,反封建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B.人民的呼声C.封建制度衰落D.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13.(本题2分)以下主张,属于黄宗羲提出的是()A.天下为主,君为客B.君权神授 C.仁政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4.(本题2分)“对象的认识的真假,决定于认识的主体。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状况作出的判断,而主体在作出判断时,依据的是自身的标准。下列人物的主张与材料观点相似的是A.普罗塔戈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15.(本题2分)苏格拉底说:“普罗泰格拉在整个希腊招收学生40年,腐蚀他们,学生离开他的时候比刚来的时候还要坏,这确实令人难以置信。”苏格拉底主要是批评普罗泰格拉A.否定神旨B.忽视道德C.善于诡辩D.轻视教育16.(本题2分)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了-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强调的是A.物质生活B.科学精神C.理性价值D.自由权利17.(本题2分)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于是,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这里的“艺术家”是A.文艺复兴时期画家 B.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C.法国印象主义画家 D.20世纪现代主义画家18.(本题2分)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者将新文化的创造寄托与落实到了对人的伟大与尊严,人的价值与力量,人的自由、平等权利与世俗欲求的大力倡导上。人文主义者实际上提倡A.以人为中心的理念B.极端的个人主义C.反对王权和神权D.主权在民的主张19.(本题2分)意大利艺术史家瓦萨里在1550年出版的人物传记中,记述了13~16世纪意大利许多杰出的建筑师、画家和雕刻家。欧洲北部城市的一位读者在写给瓦萨里的信中说:虽然我未到过意大利,但感谢上帝,我已经能阅读您的大作了。这表明A.浪漫主义艺术在欧洲各地盛行B.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觉醒C.人文主义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D.理性原则获得了普遍认同20.(本题2分)马丁·路德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B.彻底摧毁了罗马教廷统治C.实现了世俗世界与宗教世界的和谐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21.(本题2分)“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谁的主张()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22.(本题2分)柏拉图的代表作是()A.《理想国》 B.《十日谈》 C.《歌集》 D.《神曲》23.(本题2分)下列不属于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三杰”的是A.但丁 B.薄伽丘 C.彼特拉克 D.马基雅维利24.(本题2分)宗教改革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A.教皇兜售“赎罪券” B.人文主义的传播C.世俗王权的强化 D.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5.(本题2分)为西方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的是()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孟德斯鸠 D.柏拉图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二、材料分析题(共50分)26.(本题20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春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主张①"仁”与“礼”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材料二臣恐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两宋时期,一种新的儒学体系一一程朱理学形成了材料四他自称为异端,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他认为是非标准依熙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请说明①和②分别是谁的思想主张?(2)根据材料二,请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3)程朱理学吸收了哪些思想?(4)根据材料四,请说出“他”是谁?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什么时期的要求?27.(本题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材料二在世界文化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古代中国在世界文明历程中遥遥领先,曾以“中学西传”著称于世;但是由于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渐趋落后,近代以来中国在与西方文明的交汇过程中又出现了“西学东渐”的趋势。材料三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的制度、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曰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中西500年比较》(1)根据材料一,提炼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宋元时期中国科技的外传有哪些具体表现。(3)根据材料三,分析说明四大发明没有起到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原因。28.(本题15分)对自由的追求是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目标。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材料二路德的思想和教会成了自由的旗帜,因为路德的原则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他将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开放的、可以按照自己心愿与神对话的信仰方式,使基督教徒获得了自由,特别容易在德国和欧洲流行开来。更为重要的是,新教置宗教和教会于政府行政和国家法律的掌管之下,从而消除了教会对于世俗权威的威胁,社会又恢复了它的秩序。——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三在卢梭看来,权利绝不是建立在暴力和强权之上,而只能建立在自由的契约之上。因此,社会契约是一切政治自由与权利的来源。康德则认为自由的个体具备自己决定自己的性质,在理性世界中,自己的意志成为主人。自由既要求不受别人约束,同时又不去约束别人,自由需要服从于理性的“法则”和“要求”。——摘编自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路德的思想主张。据材料二,分析宗教改革运动在追求自由方面的进步。参考答案(B卷)1.B【详解】社会的变革带动经济的发战,经济是社会发展的跟本动力。因此应该从经济的角度去考虑,B项正确;BCD项也都有一定的理由,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2.B【详解】墨子代表小生产者利益,主张尚贤,B项正确;孟子、韩非子、老子都没有提出“尚贤”主张,排除A、C、D项。故选B项。3.C【详解】根据题意可知,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的思想家是孟子,故C项正确。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的思想,排除A。朱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排除B。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孟子的思想,需要掌握孟子民贵君轻的主张,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结合孟子的思想即可得出答案。4.B【详解】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权位,开创了“家天下”的世袭制,B与“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无关,符合题意;A、D体现了“君权神授”,C体现了“天人感应”,A、C、D不符合题意,排除。5.B【详解】根据材料“汉画像石”可联系到西汉武帝时,实行“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儒学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因此B项正确;讲经并非是普遍行为,排除A项;C项说法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未涉及讲经的地点,排除D项。故选B项。6.A【详解】材料中引文的大意是:“一个人偶然来到世间,这是他顺时而生;偶然离去了,这是他顺时而死。安于时运而顺应自然,一.切哀乐之情就不能进入心怀。”这体现了顺应自然的主张,故选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忧国忧民的情怀、立德立功的追求故B、C两项错误;材料信息仅涉及对人生与死的认识,无法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故D项错误。7.A【解析】【详解】王阳明是明朝心学集大成者,主张“致良知,知行合一”的思想,故A项正确;李贽反对盲从孔子,极力主张批判儒家思想,故B项错误;黄宗羲和顾炎武属于明末清初思想家,都主张批判君主专制,对于儒家思想进行批判的思想家,故C和D项错误。8.A【解析】试题分析:BD与题干不符,应该从儒家思想与封建统治之间的关系分析原因;C是表面现象,C也取决于A。从与当政者的关系而言,先秦儒学批判暴政而致力于建立理想化的社会秩序;汉代董仲舒儒学则退而求其次,承认现实社会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从而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考点:儒家点评: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的角度看儒家思想的演变,儒学从创立到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不断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创新是儒家思想不断发展演变的动力。9.A【详解】“天子受命于天,代天以御万民”强调了君权神授,有助于加强皇权,A项正确;B项强调民本思想,排除B项;C项是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不能加强皇权,排除C项;D项反对战争,与汉武帝征伐匈奴的想法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0.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体,在当时复兴传统文化的大潮下儒学也得以复兴,各种祭孔活动在国外的出现说明中华文明影响扩大,答案选C,A项说法错误,儒家文化圈形成在中国古代即已形成,B项说法错误,复兴儒学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和继承而非全部照搬,儒家思想中的糟粕与当今现代民主,自由思想格格不入,D项只是其重要原因之一而非主要原因。考点:儒家思想的影响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世界影响。高考中以往较多地侧重在其对中国社会和历史文化传统的深远影响,而该题则侧重于其对世界的影响,尤其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地均在开设孔子学院,这一举措与此紧密相联,以后的高考中会加大对此方向的考查,希望引起注意。11.D【详解】“文景之治”时期的统治思想是“道家”无为思想,故D符合题意;A提倡儒家思想,“礼”是儒家思想范畴;B是法家思想;C是南宋朱熹思想;故A、B、C排除。12.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反封建思想产生的根源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突破封建体制的束缚,A正确;BC是影响因素,并非是根本因素,排除;当时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在中国尚未传播,D排除。故选A。13.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下为主,君为客”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主张,A项正确;君权神授并非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的观点,B项错误;仁政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观点,C项错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的思想主张,D项错误。14.A【详解】材料中强调人自身这个个体作为评价事物的标准,符合“人是万物尺度”思想观点,故A正确;苏格拉底反对智者运动不理性思维,故B错误;C和D思想不符合题意。15.B【详解】依据材料“普罗泰格拉在整个希腊招收学生40年,腐蚀他们,学生离开他的时候比刚来的时候还要坏”来看,普罗泰格拉忽视道德。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未提及神,排除;C项材料未反映普罗泰格拉善于诡辩,排除;D项普罗泰格拉招收学生,说明他重视教育,排除。【点睛】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苏格拉底把人类及其环境作为探究的课题,认为人生的幸福和伦理道德是人类应当探究的重要问题,在政治上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提倡善良的道德,他的伦理思想是“知德合一”学说。16.C【详解】根据“凡是为了-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做”可知苏格拉底强调了人的理智的重要性,即理性的价值,C项正确;苏格拉底强调的是理性的节制,而不是物质生活、科学精神和自由权利,排除ABD项。17.A【详解】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了解,注意题目的关键信息是向宗教题材以外、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注意这里有一个顿号,而不是逗号,很多人会在看到宗教题材以外就排除A选项,是错误的,这里是顿号,必须满足两个定语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蒙娜丽莎》,作者达芬奇,文艺复兴。虽然他也画《最后的晚餐》这一宗教题材,但这不是创作的重点,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印象主义画家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在阳光下的物象,与题意无关;现实主义画家是客观地呈现现实生活、人性特征,与题意不符;现代主义画家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考点定位】文艺复兴18.A【详解】从材料“落实到了对人的伟大与尊严,人的价值与力量,人的自由、平等权利与世俗欲求的大力倡导上”可知,人文主义者强调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价值,故选A。“极端的个人主义”是古希腊智者运动的缺陷,与材料无关,故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反对王权和神权”的思想,故排除C。“主权在民”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主张,与材料无关,故排除D。【点睛】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就是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要求以“人”为中心而非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崇尚人性,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19.C【详解】浪漫主义艺术在欧洲兴起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不符合时间限制,A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述意大利一些人物传记的流传,没有体现出冲破教会的精神独裁,与宗教改革无关,B项错误;据材料“我已经能阅读您的大作了”,可得出欧洲北部城市的民众对自身价值的肯定,人文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品供应链物流配送合同协议
- 环保设备维护管理预案
- 行政管理专业针对经济法的试题及答案
- 区域经济政策效果评估试题及答案
- 2024年Β-羟基烷酸PHAS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级经济师复习要点问题试题及答案
- 长期苗木供销协议
- 劳动法宣传协议
- 行政管理公共关系学考试全景试题及答案
- 水电工程经济评估试题及答案
- 物流配送智能调度算法-深度研究
- 店铺商品盘点表
- 2024年不动产登记代理人《地籍调查》考试题库大全(含真题、典型题)
- 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 【MOOC】《英语进阶读与写》(电子科技大学)章节作业期末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4年秋《MySQL数据库应用》形考 实验训练1 在MySQL中创建数据库和表答案
- 物业管理人员开会讲什么
- 景区观光车司机培训
- 生产制造工艺流程规范与作业指导书
- 英语国家概况Chapter12
- 食堂承包经营服务项目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