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社团教案_第1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社团教案_第2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社团教案_第3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社团教案_第4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社团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U!年级数学上册口算社团教案

四班级数学上册口算社团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驾驭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能按角

的不同给三角形分类.

2.培育学生视察实力和动手操作实力.

教学重点

正确相识三角形及其分类.

教学难点

正确驾驭画三角形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课前调查.

课前调查: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外形或表面是三角形?

请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

投影展示: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

2.出示下图:

3.导入新课.

老师导入: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关于三角形你还想了

解它什么?

整理学生发言,并提出以下学习目标:

(1)什么叫三角形?

⑵三角形有哪些特征?

⑶三角形具有什么特性?

⑷三角形怎样分类?

今日我们就一起来相识三角形.(板书课题:三角形)

三、师生互动,引导探究.

1.教学三角形的意义.

⑴老师:请同学们拿出三根小棒,假如把每根小棒看做是三角形

的一条边,你们分组摆一摆,并相互沟通一下,知道了什么?

⑵接着演示课件“三角形〃.

老师:看一看哪组和你摆的一样,它们是三角形吗?

⑶分组探讨:假如我们摆三角形用的三根小棒看作三条线段,那

么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呢?

⑷老师演示三根小棒是怎样摆的,从而使学生知道一根接着一根

连在一起的,随后明确这是围成的.(板书:围成)

⑸揭示概念.

老师启发同学相互补充,口述三角形的含义.(老师板书)

⑹练一练:接着演示课件〃三角形〃.

2.教学三角形的特征:

(1)自学:①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叫什么?

②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⑵接着演示课件〃三角形〃出示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老师提问:什么叫三角形的边?三角形有几条边?

同桌探讨:这些三角形都有哪此共同的特征?

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三角形的特征.

⑶结合手里三角形学具、边摸边说出它的特征.

3.三角形的特性.

⑴用三角形木框试验.

学生尝试:让学生用手拉一拉这个三角形,感觉怎么样?你发觉

了什么?同桌相互拉一拉.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三角形的木框不易变形.

提问:为什么这些部位要制成三角形呢?

(2)试验:出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用木条钉成的)教具,让学生

试拉一拉它们.感觉如何?你发觉了什么?

提问:要使平行四边形不变形,应怎么办?(加一条边构成一个三

角形)

⑶揭示特性.

⑷师小结:房架、自行车架等之所以制成三角形的其中很重要的

一个缘由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使其牢固耐用.

⑸你还能举例子说明吗?

4.三角形的分类.

⑴让学生随意画一个三角形(或剪一个三角形)

⑵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①学生猜想:三角形按角的特点可以分为哪几类?

②老师揭示:通常我们依据三角形角的特点分成三类,分别是锐

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③小组探讨:你网或剪的三角形属于哪一类?找同学代表把三角

形贴在黑板相应的集合图中.

④组织学生视察并分组探讨:这些角有什么特点,可以分成几

类?

⑤老师小结: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⑥相识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接着演示课件〃三角形〃.

老师提问:假如我们把全部的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

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

⑶三角形按边进行分类.

全班同学共同测量课本137页上部的三角形.

老师提问:通过测量你发觉这些三角形边、角各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得出:每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都相等,每个三角形的

三个角都相等.

老师指出并板书: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又叫

做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

引导学生比较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使学生明确:等边三角

形是特殊等腰三角形.

5.相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并画高.

(1)画锐角三角形,老师边作图边说明.

老师说明:我们已经学过从直线外一点向直线作垂线的方法,现

在利用这个学问来相识三角形的高.

老师提问:锐角三角形有几条高?假如从B点画高,它的底边是

哪条线段?假如从C点画高,它的底边是哪条线段?

引导学生明确:锐角三角形的底和高不止一个,从任何一个顶点

都可以向它的对边作高,这样三角形就有3个底和3个高.

(2)画直角三角形.

探讨:直角三角形的高应当怎样画?

使学生明确:因为直角三角形两条边成直角,所以夹直角的一条

边是高,另一条边就是底.

老师提问:再找一找另外一条高在哪儿?

使学生明确:从直角的顶点向斜边作一条垂线,所以直角三角形

的另一条高在斜边上.

⑶老师演示怎样画钝角三角形的高.

⑷老师强调说明:每画完一条高,要标上垂足.

6.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演示动画〃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1)量一量下面每个三角形中三个内角的度数.算一算三角形三个

内角的和是多少度.

老师:怎样能知道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的精确度数呢?

⑵试验:

指导学生拿一个直角三角形,按下图的依次,把皿和团2沿虚线

折过来.视察一下,知道了什么?

使学生明确:团2=团3=90°.

指导学生拿一个锐角三角形,按下图的依次,把团1、团2、更沿

虚线折过来.视察一下,知道了什么?

使学生明确:回1+团2+团3=180°.

③指导学生用一个钝角三角形再试一试.

(3)引导学生总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⑷依据三角形内角的是180。,假如知道三角形是两个角的度数,

就能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列式计算.

⑸练习:〃做一做〃.

在三角形中,已知团1=140°,03=25°,求回2.

四、巩固练习.

1.在信封中藏一个三角形,只露出一个锐角,请同学们猜一猜是

什么三角形?

提问:为什么不能确定?

2.推断.

①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②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③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肯定是锐角三角形.

④直角三角形只有一个直角.

3,操作题.

在下面的图形中画出一个条线段.

(1)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锐角三角形?

(2)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钝角三角形?

(3)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

4.实践题.

小红家的椅子用了很多年了,有点摇摇摆晃了•请同学们帮她想

想方法,该如何修理?

5,说出下面每个三角形的名称,并画出每个三角形的高.

五、老师小结.

通过学习,你驾驭或学会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140页10题

下图是一块菜地,它外面的篱笆围成了一个等边三角形•这个篱笆

的周长是多少?

140页11题

用七巧板拼三角形.

用两块拼一个三角形,你想出几种拼法?

用四块拼一个三角形,你想出几种拼法?

用七块拼一个三角形,你想出几种拼法?

141页14题

已知01和回2是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

(1)01=50°,求朋.

(2)团2=480,求加.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听指挥

嬉戏地点

操场

嬉戏用具

皮筋(封闭的)

嬉戏方法

1.将全班学生分成各小组.每组4人,其中三人按老师要求利用皮

筋围成三角形,另外一人负责举旗,当本组完成时,该同学举起小旗,

以示做好.

2.老师可以说随意一种三角形.例如:当老师说〃直角三角形〃,三

个同学就起先围(三个同学各在三个顶点位置),另一个同学认为围好

了就举起小旗,先举起小旗者为胜,当说出其它三角形时,嬉戏方法

同上.

四班级数学上册口算社团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结合详细实例,进一步相识三角形的概念,驾驭三角形三条边的

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察、操作、想象、推理、沟通等活动,进展空间观念,推

理实力和有条理地表达实力.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创设情景,帮助学生树立几何学问源于实

际、用于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让学生驾驭三角形的概念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并能运用三边关

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难点

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应用三边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本节课件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回顾与思索、情境引入、三角形

的概念、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练习应用、课堂小结、探究拓展思索、

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回顾与思索

1、如何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

2、如何表示一个角?

其次环节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让学生收集生活中有关三角形的图片,课上让学生举

例,并视察图片.

活动目的:让学生能从生活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感受到我们生活

在几何图形的世界之中.培育学生擅长视察生活、乐于探究探讨的学

习品质,从而更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

第三环节三角形概念的讲解

(1)你能从中找出四个不同的三角形吗?

(2)与你的同伴沟通各自找到的三角形.

⑶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通过上题的分析引出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及三角形

的边角的表示方法.并出两道习题加以练习,从练习中归纳出三角形

的三要素和留意事项.

第四环节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

四班级数学上册口算社团教案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班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

的感性阅历,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学生能够依据上下、左右、前后

和东、南、西、北等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而且可以通过第几行、

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本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依据方向和距

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相识事物,进展空

间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

并能够依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2、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究和思索问题,培育制造性解决问题的

实力。

3、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教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教学重点:学会依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理解物体在中心点的哪个方位和偏角度。

教学打算:

多媒体课件、练习用的小卷、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课前打算

1.嬉戏:找找我在哪?

嬉戏说明:在全班同学的座位上,编好行和列,依据老师指定同

学的位置,说出他所在的行和列,快者获胜。

师:请依据老师指的同学的位置,快速定位第几行和第几列。请

依据老师报的行和列快速确定同学,并说出他的名字。

设计意图:本环节用嬉戏的形式,以小组竞争的方式复习依据行、

列两个条件确定位置的方法,既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乐观性,

同时也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小结

师:怎样才能快速地确定位置呢?假如只告知你们行或者列,你

能快速找到确定的位置吗?

二、新知探究

(一)情境创设

一提到位置与方向,老师就想起一个人来,他就是炮兵小王,小

王在炮兵连里开炮技术算是的一个,但就是推断不好•目标的位置与方

向。咱们一起到他那里看看好吗?

这就是小王演习的炮兵阵地。(出示地图)

小王在哪呢?(出示大炮)

再来找一找他的训练目标……(出示目标1)

让小王先开儿炮咱们看看。(开炮4下不准)

(画面出示广哎要是有人能帮帮我,告知我目标的位置,我肯

定可以百发百中的。〃

看得出来,小王真的挺苦恼,那咱们同学情愿帮助他吗?

那就请同学们来当小王的阵地视察员怎么样?

(二)角度确定方向

谁能告知小王目标1的位置在哪里?

(学生可能会说出在东面,在北面,或者在东和北中间等等。)

你是依据什么说出目标1的位置的?(引导学生复习看地图的方法: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刚才同学们描述的都是大炮的也许位置,像你们所说的方向开炮,

能击中目标吗?

军事上对目标的描述要求是分毫不差的,同学们可要精确地向王

叔叔汇报呀!

在以前的学习中提示方向时我们常常会画一个方向轴。那你们觉

得今乜这个方向轴应当倒在哪比较合适呢?

也就是画在我们的大炮的位置上。为了让我们更清晰地辨别它们

的方向,可以标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条件够了吗?

你认为我还要供应什么?

(引导说出角度)

用手臂做出东偏北方向,或北偏东方向,并说出偏多少度。(板

书:方向)。

两种角度的表示方法都可以,他们有什么区分与联系呢?

(强调起始角度不同,但所描述的方向都是一个方向.)

(三)距离确定位置

可以了吗?现在可以告知小王了吗?开不开炮?

A.开(打不准,或远或近)

B.不开,那你还要告知他什么?

(引导说出距离)

怎样确定目标1的距离呢?

你从哪里发觉了隐私?

(视察1段表示300米,量出有这样的几段)(板书:距离)

那么目标1到大炮的距离是多少米呢?

(四)总结方法

一切都0K了吧,现在我们把勘察的数据报告给小王。

谁来报告?

既然是在训练阵地,我们就要像部队军人一样,提出报告形式。

(报告,目标1在大炮的北偏东40度方向,1200米处。)

还可以怎么报告。(角度的另外一种)

打算开炮,你们认为小王能打中吗?

下面是见证奇迹的时候了。(课件演示:击中目标)

这小王还真有两下子。当然这也和咱们同学报告的精确数据是分

不开的。

像这样,把一个位置可以很清晰的表述出来,须要供应哪些要素

才行?

(方向,距离,观测点)

小结:我们具备了观测点,同时利用角度来表示它的方向,利用

距离表示它所处的位置,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一个物体的位置很清晰的

表示出来。

三、巩固练习

还想不想再试试?(出示目标2、3、4)

1、先视察目标2。(有精确的角度和明确的距离)

(说到角度时做偏离动作)

向王叔叔汇报目标2的精确位置。

课件演示:击中目标。

2、再视察目标3,缺距离。

依照前面的报告形式,向王叔叔汇报目标3的位置。

为什么不能一下子汇报胜利?

学生测量,得出数据,然后汇报。

答案填在小卷1题

目标3在大炮的—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

打目标3(课件演示)

3、最终视察目标4(缺角度)

这次能不能一下子汇报胜利?

学生测量,得出数据,汇报。

答案填在小卷2题。

目标4在大炮的—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

正确答案是42度,教化学生量角度时要细致,不能单纯地依靠

感觉。

4、打目标4(课件)

汇报完成后,然后打目标4,(打不到位置,出示对话,〃对不起,

由于此炮的射程只有1400米,请考虑移炮到目标2。〃)

我们该怎么走,谁能给我们描述一下路途?

现在大炮移到了目标2,请问我们现在开炮,可以吗?

(学生提出质疑,重新勘测方向)

得出结论:观测点发生变更,须要重新勘测数据。

在小卷上完成第3题,测出目标4在目标2的方向。

汇报,开炮。

四、总结提高

1、课件演示:空炮,提示:没有炮弹了,请去弹药库取炮弹。(出

示有关弹药库位置的数据)

你们能告知王叔叔去弹药库怎么走吗?

2、我们不能这样总帮助王叔叔确定位置呀!古话说得好:授人以

鱼不如授人以渔,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吗?

谁能告知他该怎么样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与方向呢?

3、再次强调先确定观测点,再依据角度确定方向,最终依据距

离确定位置。

四班级数学上册口算社团教案4

教学内容:

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驾驭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依次。

2.让学生经验探究和沟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

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细致审题、独立思索

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视察主题图,依据条件提出问题。

⑴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

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组织学生提问并对简洁地问题干脆解答。

(2)依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通过补充条件,接着提问。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

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料接待多少

人?

守守。

先小组沟通,再全班沟通。

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条件的补充。

二、新授

1.小组4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行安排解答。

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

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

2.小组内相互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老师巡察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

3.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相互补充,留意每

步表示的意义的叙述。

(1)71-44+85

=27+85

二113(人)

71-44表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在加上到来的85人,

就是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

(2)987+3x664-3x987

=329x6=2x987

二1974(人)=1974(人)

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在乘

6算出6天接待的总人数。(事实上就是原来学习的乘除混合应用题,

不知道单一量的状况下求总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应用题。)

其次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

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

是3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儿倍。就可以干脆用3天的987人数去乘算出

来的2倍。等等。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强调:可用线段图帮助理解。

老师要留意这种方法的叙述,方法不要求全体学生都驾驭,主要

驾驭运算依次。

4.巩固练习

⑴依据老师供应的情景编题。A加减混合。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

图书馆的借书还书问题,B速度、单价、工作效率

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

小组合作,削减重复练习。

⑵P5/做一做1、2

三、小结

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汇报。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老帅依据学生的回报选择性地板书。(尤其是关于运算依次的)

运算依次为已有学问基础,让学生进行回忆概括。

四、作业

P8/1-4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一)

L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

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样计算,6天预料接待

多少人?72-44+85(1)9874-3x6⑵6+3x987

=27+85=329x6=2x987

二113(人)=1974(人)=1974(人)

运算依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假如只有加、减法

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依次计算。

课后小结:

四班级数学上册口算社团教案5

教学内容:

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班级下册第40〜42页

教学目标:

L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概念,知道它各部分的名称,了解它的特

性,驾驭它的分类。

2.培育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视察、比较、分析、推断等实力,进展

学生的创新思维。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育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激发学生良好的

数学学习情感,增加学习的自信念。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生活引入,直入主题

谈话:你们喜爱旅游吗?老师就特殊喜爱旅游,尤其爱看城市中

的建筑,走在繁华的街道上,看着一座座雄伟的建筑,就能感受到这

座城市的魅力。不过受时间限制,有些地方我们也只能在书中或网上

领会它的风采了。我这里收集了一些建筑物的图片,咱们一起观赏一

下吧。(电脑出示)美吗?这些图片中最基本的图形是什么?(三角形)你知

道这其中的高楼大厦是在什么机器的帮助下盖起来的吗?(塔吊)(出示

信息窗)来看看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塔吊上有很多三角形

谈话:为什么饱经风雨的雄伟建筑和牢固的塔吊最基本的构造都

是三角形呢?

学生回答:具稳定性、坚固

谈话:三角形究竟有什么魅力,使人们在生活中到处都离不开它?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三角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相识)

【设计意图】通过从生活中找寻形似三角形的物体,使学生感受

到三角形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提出〃为什么要设计成三角

形?〃这样有价值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思索三角形有何种特性。

二、活动二:深化生活,感知特性

谈话:三角形真的坚固吗?让我们动手试一试。每个小组内有一

个三角形框架和一个多边形框架,先视察一下,两者间有什么区分?

引导学生视察边和角的数量。

分别拉一拉,比比看,两个框架有什么变更。

学生操作试验并回答发觉:三角形框架形态没有发生变更,多边

形形态变了。

谈话: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可能回答:三角形有三条边把它的形态固定住了,所以怎么

拉它也不会变形,而四边形不具稳定性,轻轻一拉就变形了。

总结:刚才同学说的很对,三角形是坚固的,也可以说它具有稳

定性。(板书:稳定性)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奇妙的利用了这一点。像这

样的小木凳,(课件出示木凳)用得时间久了,常常会不坚固,你们有

方法修修它吗?

学生回答:加斜杠,只有构成三角形,凳子才不摇,说明三角形

具有稳定性。

谈话:看这两幅图中,哪里用到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课件出示这

些物体的图片)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学生举例)

谈话: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体现无处不在,请看(电脑出

示)建筑上的斜拉桥、铁塔、自行车架、照相机三角支架、电线杆、

房屋的金字架、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吊车的长臂、埃及金字塔、香

港中银大厦、晒衣架,太阳能架、大广告牌后面三角支架,相框后三

角支架,固定小树用三角形,铁栏杆里外每隔一段有一支斜的铁杆,

构成三角形。细心视察你还会发觉更多呢!

【设计意图】通过亲自动手操作,验证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

特点,并能有条理地把操作过程及呈现结果进行简洁的表述。结合生

活中物体的直观形象,体会三角形的稳定性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好处。

三、活动三:自制图形,引导归纳。

谈话:每个小组里都有几根小棒,请你试着用它们摆出三角形,

边摆边思索:三角形是怎样构成的?

学生视察探讨:由三条边按依次围起来(强调说明重点字眼:围

成)

谈话:谁能来试着总结一下什么叫三角形?

学生总结: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板书)

谈话:三角形除了有三条边,还有什么?你能再试着找找吗?(教

学三个角、三个顶点)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自操作,了解三根小棒是一根接着一根

连在一起的,明白围成的含义,并能总结出三角形的概念,结合自己

摆出的三角形进一步视察了解三角形的各组成部分。

四、活动四:视察分析,按角分类。

1.新授

谈话:每个小组的学具袋里都放着很多三角形,这些大大小小,

形形色色的看起来好象各不相同,可细心的人发觉有一些三角形放在

一起还有不少共同点呢。请大家细致视察三角形中各角的特点,以小

组为单位,将学具袋里的三角形分分类,抓住主要特征为这类三角形

起个名字。

(学生操作)

谈话:谁来把你们组的分类结果展示给同学们看看?

(学生分类)

谈话:能给你们分的这几类三角形分别起个名字吗?

学生:三个都是锐角,叫锐角三角形

一个直角,两个锐角,叫直角三角形老师板书

一个钝角,两个锐角,叫钝角三角形

2.巩固

谈话:下面我们来做个小嬉戏,请同学们扮演这三种不同类型的

三角形来向大家作以简洁介绍。(我是一个三角形,我的特点是,・・・..)

其他同学依据它的介绍来猜猜它的名字,好吗?

谈话:相识三种三角形,你能依据各自的特征把他们画下来吗?

打开书第44页,完成自主练习3.(学生独立完成,老师点评)

【设计意图】给学生足够的思索空间,让学生通过视察,自己总

结各种三角形的特点并加以分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图形表象,进

展空间观念。

五、活动五:视察三边,按边分类

谈话:我了解了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三类,其实它们的边也可作

为分类的依据。(出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小组探讨一下,它们

有什么不同,可以怎样分类。(引导学生用量,对折……的方法验证一

下)

(学生探讨)边分类边回答

学生:三条边都不相等:不等边三角形

两边相等:等腰三角形

三条边都相等: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有时我们把等边三角形看成是等腰三角形中的一种特殊状况。

谈话: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各部分也出名称,请打开书第

42页自学。

(学生自读了解)

请同学介绍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小结:我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了解到三角形假如按角分可分为:锐

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还有两边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和

三边相等的等边三角形。

老师这里有很多三角形,你能试着给它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