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场作文的精准审题
——2025届高考语文二轮三轮复习作文升格序列目录1.何为审题立意。2.学生作文审题偏差。3.审题偏差应对方法。4.真题审题立意示例。一、何为审题立意?1、审题是立意的前提,是对命题材料内涵的挖掘,对材料背后引导语的领会,对作文写作要求的理解;是审清命题材料的层次、关系、内涵、性质、情感、意图、褒贬,审清引导语对对象、情境、表现形式等层面的界定,审清写作要求对主题、文体、标题、字数等方面的规定。
2、立意是审题的结果,是作文题目要求之下所要明确的看法和态度,是写好作文的先决条件。3、新材料作文的审题
新材料作文审题是要求考生阅读材料,然后从对材料的审读中,提炼出题意。从材料的数目上看,新材料作文可以分为单一材料作文,多则材料作文;从材料的内容上看,新材料作文可以分为名言材料、事例材料(寓言故事、历史故事、当今时代故事等)、图形材料等。
对新材料作文审题,主要是要求从每则材料的关键词中提取观点,从多则材料的关系中求同寻异提取观点。二、学生考情——考场作文审题偏差考场作文审题的理想与现实学生考场作文审题偏差主要表现1.抓住局部,不顾整体2.概念不清,偷换词语3.有问不答,自说自话4.跳跃联想,脱离材料
1.整体把握,紧抓关键词语。
2.关键概念,原词照搬。3.直接回答,阐述理由。4.先(既)就事论事,再(又)由此及彼作文审题偏差应对及纠错办法※高度认识关键词的重要性☑审题的重点是读作文材料,要把材料部分当作一篇微文来细心阅读。读得越细,关键词抓得越准,品得越多,作文立意就有可能越精准。☑特别是面对2023年高考以来材料越来越简约的作文题,读材料就当有一字也不放过的谨严。※深挖概念内涵的重要性☑材料是引子,内涵为本真;
材料是现象(自然、文化),内涵是寓意(社会、人生);
材料是形,内涵是神。☑结合材料,从材料语境中“悟”出概念内涵。☑发挥想象,延伸其比喻义、象征义,联系社会和人生,参悟出其中所包含的处世哲理。※明关系,逻辑思辨巧构思逻辑关系主体构思痛点:无视思辨的二元或三元关系,片面截取材料一小部分内容,狭隘的审题,片面的立意,没有综合思辨;全文结构层次不清晰,逻辑关系和思辨色彩体现不明显。提示:在弄清概念内涵后,一个概念的要辩证思考(重复);多概念的要注意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体现出作文的思辨色彩。※培养权衡意识和思辨意识☑在精准领悟概念内涵后,我们要进一步思考这些概念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培养比较权衡意识和思辨意识。☑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进行比较权衡。☑结合具体情境进行思辨,而不是生搬硬套。☑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整体思维、复合思维、关联思维、比较思维、辩证思维、批判思维)★审题立意示例1——(2023新课标1卷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话题关键词关键句内涵理解角度构思1构思2逻辑关系好故事有力量四个可以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国际上别有用心者污名化、抹黑中国,所以我们不但要讲中国故事,还要堂而皇之讲,充满自信地讲,就是因为我们要表达,要交流,要沟通
。国家
可以写个人,也可以写国家,也可以先个人再国家
1、A类故事+A种精神力量;2、B
类故事+B种精神力量;3、C类故事+C种精神力量;并列
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
好故事对心灵的教育,是一个有心、培智、鼓劲、成长的过程。
个人
1、A类故事+A种精神力量(个人);2、B
类故事+B种精神力量(国家);3故事有我,个人投身于国家,续写新时代中国好故事
并列
层进
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好故事就是一本好书、好教材,让人热爱生活,变得高尚,让人汲取精神动力。
个人
1、什么样的故事才算是好故事?2、为什么好故事有力量?3、我们该如何从好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奋然前行?
递进
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
讲好中国故事所具有的推动文化交流、社会进步、国际交往的力量。
国家
......
...★审题立意示例2——(2023新课标2卷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Ⅱ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话题关键词内涵理解构思思辨关系安静放松安静状态下的身心放松,是基础层面
。拒绝过大压力,适当放松自己。
递进:放松——沉淀——成长
沉淀
安静求放松,但绝不是为放松而放松。放松是为了沉淀。从放松到沉淀,是质的升华。沉淀,是此作文的核心立意。拒绝轻飘浮躁,内心沉淀澄明。
成长
放松后的沉淀,就是成长。
拒绝消极逃避,努力拼搏成长。★审题立意示例3——(2025广州一模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是多样的,苏轼“至绝壁下
”
而认知到石钟山命名的由来,现在人们利用网络去认知事物的面貌。然而,这些认知就等同于真知吗?
请明确立场和观点,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考生主要问题:1.审题意识不强,缺乏对材料的全面解读。(得40分--45分的主要原因)(1)部分同学只写“认知
”和“真知
”的思辨关系,忽视材料中的“认知方式
”;考场病例作文示例:分论点一:认知不等同于真知,但认知可以成为探索真知的钥匙,让我们更靠近真知。分论点二:一味相信自己的认知,缺少与时俱进和客观分析,难免囿于认知的囚笼。
分论点三:客观分析是我们提高认知准确的利器,能助我们越过高墙,一览那真知的世界。点评:这篇作文有“认知
”、
“真知
”两个关键词,能结合材料分析,但分论点中没有“认知方式
”这个词,或即没有提炼材料中两种具体的“认知方式
”——实地考察、借助网络。考生主要问题:(2)不少同学只结合材料中的一种认知方式甚至不结合材料来写作;
只写一种认知方式,42—47分考场病例作文示例:标题:辨网络真伪,得事物之真知分论点一:网络的诞生,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便利,让我们见识到更加广阔的世界,认识到悠久的历史。
但那些认知不一定是真知。
分论点二:因此,我们当拥有辨别真伪的能力,不盲目跟从,成为网络傀儡而任其摆布。结构梳理:考生主要问题:2、缺乏思辨意识。只看到了实践能出真知,而否认了当代背景下网络的价值。
写了两种认知方式而思辨意识不强,或看问题片面,不能上一类文。如何精准审题?1、找全、找准关键词(包括相关的修饰限制成分)“这些认知
”、
“等同
”(不等同)“这些认知
”即通过这些认知方式(至少包含实践认知和网络认知)得到的认知。“不等同
”:
“这些认知有些是真知,有些不是真知
”。2、厘清“核心关键词
”的关系。补充核心概念间的关系类型:①全同关系:
“
中国的首都
”和“北京
”②并列关系:
“诗歌
”和“
小说
”③包含关系:
“
法律
”和“刑法
”④交叉关系:
“学生
”和“共青团员
”⑤矛盾关系:
“社会主义国家
”和“非社会主义国家
”
……“这些认知
”和“真知
”的关系?不当示例:1、认知是浅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运动防护用具的环保可持续发展战略考核试卷
- 文化艺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考核试卷
- 珠宝首饰设计与消费者互动体验考核试卷
- 计量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考核试卷
- 橡胶板在防尘口罩密封材料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计量检测在科研领域的应用考试考核试卷
- 糕点店品牌故事与文化建设考核试卷
- 耳部微波治疗技术解析
- 医学检验毕业就业去向分析
- 影视作品音乐版权授权与版权保护及合作开发及广告合作合同
- 红金大气商务风领导欢迎会PPT通用模板
- 最新高考前20天励志主题班会课件
- 《现代管理学》全套课件
-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与技术要求
- DB64-T 1686-2020 风电场专业气象服务规程-(高清可复制)
- 动物生物技术(课件)
- 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全)
- 南昌航空大学校徽校标
- 广东省中山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水平测试道德与法治试卷
- 饲料学第五章粗饲料课件
- 语文老师家长会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