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文物保护工程从业资格考试题目解析_第1页
2024年文物保护工程从业资格考试题目解析_第2页
2024年文物保护工程从业资格考试题目解析_第3页
2024年文物保护工程从业资格考试题目解析_第4页
2024年文物保护工程从业资格考试题目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文物保护工程从业资格考试题目解析1.以下哪种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主要用于金属文物去除锈蚀?A.超声波清洗B.化学脱盐C.缓蚀剂处理D.以上都是答案:D分析:超声波清洗可利用高频振动去除金属表面的锈蚀;化学脱盐能去除金属文物内部的有害盐分,防止进一步锈蚀;缓蚀剂处理可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抑制锈蚀。所以以上技术都可用于金属文物去除锈蚀。2.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有保护范围B.有标志说明C.有记录档案D.有旅游开发规划答案:D分析: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指有保护范围、有标志说明、有记录档案、有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管理,不包含旅游开发规划。3.古建筑中斗拱的主要作用不包括?A.承重B.装饰C.抗震D.防火答案:D分析:斗拱在古建筑中可以将屋面的荷载传递到柱子上起到承重作用;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在地震时能通过自身的变形消耗地震能量起到抗震作用,但没有防火功能。4.纸质文物修复中常用的糨糊一般是用什么制作的?A.玉米淀粉B.小麦淀粉C.土豆淀粉D.以上都可以答案:D分析:在纸质文物修复中,玉米淀粉、小麦淀粉、土豆淀粉都可制作糨糊,它们各有特点,但都能满足粘结等修复需求。5.以下哪种环境因素对文物危害最大?A.温度变化B.湿度变化C.光照D.空气污染答案:B分析:湿度变化会使文物材料发生膨胀、收缩等物理变化,容易导致文物变形、开裂、霉变等,对文物危害最大。温度变化、光照、空气污染也有危害,但相对湿度变化来说,影响稍小。6.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分为几个等级?A.2个B.3个C.4个D.5个答案:C分析: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分为甲级、乙级、丙级和暂定级四个等级。7.石窟寺保护中,防止岩体风化的主要措施不包括?A.表面封护B.灌浆加固C.植树造林D.窟内环境调控答案:C分析:表面封护可防止风化介质侵入岩体;灌浆加固能增强岩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窟内环境调控可减少风化因素的影响。而植树造林主要是对大环境生态有作用,对防止石窟寺岩体风化不是主要措施。8.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的编写一般不包括以下哪个部分?A.文物现状评估B.修复目标和原则C.旅游开发方案D.修复材料和工艺答案:C分析:文物保护修复方案应包含文物现状评估、修复目标和原则、修复材料和工艺等内容,旅游开发方案不属于保护修复方案编写范畴。9.陶瓷文物修复中,拼接碎片时常用的粘结剂是?A.环氧树脂B.白乳胶C.502胶水D.以上都不对答案:A分析:环氧树脂具有粘结强度高、耐老化等优点,是陶瓷文物修复中拼接碎片常用的粘结剂。白乳胶粘结强度不够,502胶水不耐老化等。10.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划定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A.历史真实性B.完整性C.可开发性D.科学合理性答案:C分析:保护范围划定应遵循历史真实性、完整性和科学合理性原则,可开发性不是划定保护范围的主要原则,且保护范围内的开发应严格受限。11.金属文物修复中,焊接工艺常用于以下哪种情况?A.修复断裂部位B.去除表面污垢C.调整金属颜色D.增加金属光泽答案:A分析:焊接工艺主要用于连接金属文物断裂的部位,使其恢复完整性。去除表面污垢一般用清洗等方法;调整金属颜色和增加金属光泽有其他专门的处理方法。12.以下哪种文物类型受虫害影响较大?A.陶瓷文物B.金属文物C.纸质文物D.玻璃文物答案:C分析:纸质文物富含纤维素等营养物质,容易成为害虫的食物,受虫害影响较大。陶瓷、金属、玻璃文物一般不易受虫害。13.古建筑修缮中,“大木作”主要涉及以下哪些构件的修缮?A.门窗B.梁枋C.墙面D.地面答案:B分析:“大木作”是古建筑中处理大型木构件的制作和安装的工种,梁枋属于大型木构件,门窗属于小木作范畴,墙面和地面不属于大木作。14.文物保护工程施工资质分为几个类别?A.2个B.3个C.4个D.5个答案:B分析:文物保护工程施工资质分为古建筑维修保护、石质文物保护、壁画保护三个类别。15.文物保护中,环境监测的主要参数不包括?A.温度B.湿度C.人流量D.光照强度答案:C分析:环境监测主要关注影响文物保存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人流量不属于环境监测的主要参数。16.纸质文物修复中,“揭展”工艺的目的是?A.去除纸张表面污垢B.分离粘连的纸张C.增加纸张的柔韧性D.改善纸张的颜色答案:B分析:“揭展”工艺主要是针对粘连在一起的纸质文物,将其分离,以进行后续修复。去除污垢有专门的清洗方法;增加柔韧性和改善颜色也有其他工艺。17.石窟寺壁画保护中,防止壁画褪色的关键措施是?A.控制光照B.增加通风C.提高湿度D.降低温度答案:A分析:光照中的紫外线等会使壁画颜料褪色,控制光照是防止壁画褪色的关键措施。增加通风、调整温湿度主要是防止壁画霉变等其他问题。18.以下哪种文物修复理念强调最小干预原则?A.可识别性修复B.原真性修复C.传统修复D.现代修复答案:B分析:原真性修复强调尽可能保留文物的原始信息,遵循最小干预原则,避免过度修复。可识别性修复更注重修复部分与原始部分可区分;传统修复和现代修复是不同的修复方式,不一定都强调最小干预。19.金属文物保护中,“封护”处理的主要作用是?A.防止金属氧化B.增加金属强度C.改变金属颜色D.提高金属导电性答案:A分析:封护处理是在金属文物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隔绝空气、水分等,防止金属氧化。不能增加金属强度、改变颜色和提高导电性。20.古建筑保护中,“落架大修”一般适用于以下哪种情况?A.轻微损坏B.局部损坏C.严重损坏D.日常维护答案:C分析:“落架大修”是将古建筑的木构架全部拆卸下来,进行修理后再重新组装,适用于古建筑严重损坏的情况。轻微和局部损坏一般采用局部修缮,日常维护不需要落架大修。21.陶瓷文物修复中,“补缺”工艺使用的材料一般是?A.石膏B.树脂C.陶瓷粉与粘结剂混合D.水泥答案:C分析:陶瓷文物修复“补缺”使用陶瓷粉与粘结剂混合的材料,能保证与原陶瓷材质在成分、色泽等方面尽量接近。石膏、树脂、水泥与陶瓷材质差异较大。22.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是指?A.禁止建设任何项目的区域B.在保护范围外一定距离内,对建设项目进行限制的区域C.可以随意进行建设的区域D.只允许建设与文物保护无关项目的区域答案:B分析:建设控制地带是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外一定距离内,为保护文物的环境风貌等,对建设项目的性质、高度、体量等进行限制的区域,不是禁止建设或随意建设。23.纸质文物保护中,“脱酸”处理的目的是?A.去除纸张中的酸性物质B.增加纸张的酸性C.改变纸张的颜色D.提高纸张的强度答案:A分析:纸张中的酸性物质会加速纸张老化,“脱酸”处理就是去除纸张中的酸性物质,延长纸张寿命。不是增加酸性,也不是主要改变颜色和提高强度。24.石窟寺保护中,“锚杆加固”主要用于?A.防止岩体风化B.加固松动的岩体C.改善窟内通风D.调整石窟温度答案:B分析:锚杆加固是通过在岩体中打入锚杆,将松动的岩体与稳定的岩体连接在一起,起到加固松动岩体的作用,与防止风化、通风和温度调整无关。25.金属文物保护中,“除锈”和“去锈”的区别在于?A.除锈是物理方法,去锈是化学方法B.除锈只是去除表面锈层,去锈更彻底去除锈源C.除锈是手工操作,去锈是机器操作D.除锈针对小件文物,去锈针对大件文物答案:B分析:“除锈”一般只是去除金属表面的锈层,“去锈”不仅去除表面锈层,还更彻底地去除锈源,防止再次生锈。方法上不单纯按物理化学、手工机器区分,也与文物大小无关。26.古建筑修缮中,“地仗”工艺主要用于?A.地面处理B.木构件防腐和装饰C.墙面抹灰D.屋顶防水答案:B分析:“地仗”工艺是在木构件表面进行多层处理,起到防腐、防潮和为后续装饰做基础的作用,不是用于地面、墙面和屋顶处理。27.文物保护工程档案应包含的内容不包括?A.勘察设计文件B.施工记录C.旅游接待数据D.质量检验报告答案:C分析:文物保护工程档案应包含勘察设计文件、施工记录、质量检验报告等与工程相关的内容,旅游接待数据不属于工程档案范畴。28.陶瓷文物修复中,“打磨”工艺的作用不包括?A.使修复部位平整B.去除修复痕迹C.增加陶瓷的光泽D.调整修复部位的形状答案:C分析:打磨工艺可以使修复部位平整、去除修复痕迹、调整形状,但增加陶瓷光泽有专门的上釉等工艺,不是打磨的主要作用。29.文物保护中,“预防性保护”的核心是?A.对已损坏文物进行修复B.消除或控制文物保存环境中的有害因素C.对文物进行定期检查D.提高文物的观赏性答案:B分析:预防性保护的核心是通过消除或控制文物保存环境中的有害因素,防止文物受到损害,而不是单纯的修复、检查或提高观赏性。30.古建筑保护中,“瓦作”主要涉及以下哪些工作?A.木梁的制作B.墙面的砌砖C.屋顶瓦片的铺设和修缮D.门窗的安装答案:C分析:“瓦作”主要负责屋顶瓦片的铺设、修缮等工作,木梁制作属于大木作,墙面砌砖属于砖作,门窗安装属于小木作。31.金属文物保护中,“化学转化膜处理”的作用是?A.使金属表面形成耐腐蚀的膜层B.去除金属表面的污垢C.改变金属的颜色D.增加金属的硬度答案:A分析:化学转化膜处理是通过化学反应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耐腐蚀的膜层,保护金属不被进一步腐蚀,不是去除污垢、改变颜色和增加硬度。32.纸质文物修复中,“托裱”工艺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纸张的厚度B.增强纸张的强度和稳定性C.改变纸张的颜色D.去除纸张的褶皱答案:B分析:托裱工艺是在纸张背面粘贴一层或多层纸,增强纸张的强度和稳定性,不是主要增加厚度、改变颜色和去除褶皱。33.石窟寺壁画保护中,“修复材料兼容性”是指?A.修复材料与壁画颜料颜色一致B.修复材料与壁画原有材料在物理、化学性质上相适应C.修复材料价格便宜D.修复材料容易获取答案:B分析:修复材料兼容性强调修复材料与壁画原有材料在物理、化学性质上相适应,不会对原有壁画造成损害,而不是单纯颜色一致、价格和获取难度问题。34.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志说明应包含的内容不包括?A.文物名称B.文物年代C.旅游路线D.保护级别答案:C分析:标志说明应包含文物名称、年代、保护级别等信息,旅游路线不属于标志说明的内容。35.陶瓷文物修复中,“上釉”工艺的关键是?A.釉料的配方B.上釉的工具C.上釉的速度D.上釉的环境温度答案:A分析:釉料的配方决定了釉的颜色、光泽、质地等,是上釉工艺的关键。工具、速度和环境温度也有影响,但相对配方来说不是最关键的。36.古建筑保护中,“油漆彩画”修复的原则不包括?A.恢复原始色彩B.可识别性C.最小干预D.尊重历史原状答案:A分析:油漆彩画修复应遵循可识别性、最小干预、尊重历史原状原则,不一定是恢复原始色彩,要根据实际情况保留一定的历史痕迹。37.金属文物保护中,“缓蚀剂的选择”应考虑的因素不包括?A.金属的种类B.环境的酸碱度C.缓蚀剂的价格D.缓蚀剂的稳定性答案:C分析:选择缓蚀剂要考虑金属的种类、环境的酸碱度、缓蚀剂的稳定性等因素,以确保缓蚀效果,价格不是主要考虑因素。38.纸质文物保护中,“防潮包装”常用的材料是?A.塑料袋B.铝箔袋C.布袋D.纸袋答案:B分析:铝箔袋具有良好的防潮性能,能有效阻止水分进入,是纸质文物防潮包装常用的材料。塑料袋透气性差,布袋和纸袋防潮效果不如铝箔袋。39.石窟寺保护中,“监测系统”主要监测的内容不包括?A.岩体位移B.窟内温湿度C.游客数量D.壁画的变化答案:C分析:监测系统主要监测与石窟寺保护相关的岩体位移、窟内温湿度、壁画变化等内容,游客数量不属于监测系统主要监测内容。40.文物保护工程质量验收的依据不包括?A.相关标准规范B.勘察设计文件C.施工单位的意愿D.合同要求答案:C分析:质量验收依据相关标准规范、勘察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而不是施工单位的意愿。41.陶瓷文物修复中,“色彩调配”的原则是?A.与原陶瓷颜色完全一致B.比原陶瓷颜色更鲜艳C.遵循可识别性原则,与原陶瓷颜色接近但可区分D.随意调配颜色答案:C分析:色彩调配应遵循可识别性原则,使修复部位颜色与原陶瓷颜色接近但可区分,既保证修复效果又能保留历史痕迹,不是完全一致、更鲜艳或随意调配。42.古建筑保护中,“排水系统修缮”的重要性在于?A.防止雨水浸泡地基和木构件B.增加建筑的美观度C.改善室内通风D.方便游客行走答案:A分析:排水系统修缮能及时排除雨水,防止雨水浸泡地基和木构件,避免建筑因积水而损坏,与美观度、通风和游客行走无关。43.金属文物保护中,“清洗工艺”选择的依据不包括?A.金属的种类B.污垢的性质C.清洗的成本D.文物的保存状况答案:C分析:清洗工艺选择要考虑金属的种类、污垢的性质、文物的保存状况等,以确保清洗效果和文物安全,成本不是主要依据。44.纸质文物修复中,“修复档案”应记录的内容不包括?A.修复前文物状况B.修复过程和使用材料C.修复人员的个人爱好D.修复后的效果评估答案:C分析:修复档案应记录修复前文物状况、修复过程和使用材料、修复后的效果评估等与修复相关的内容,修复人员个人爱好不属于记录范畴。45.石窟寺壁画保护中,“环境调控”的主要手段不包括?A.安装空调B.安装除湿机C.增加照明设备D.控制通风答案:C分析:环境调控主要通过安装空调、除湿机、控制通风等手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