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练02世界的海陆气候与居民易混易错(35个易错易混100题)-2024年中考地理总复习考前抢分易混易错必杀题(原卷版)_第1页
专练02世界的海陆气候与居民易混易错(35个易错易混100题)-2024年中考地理总复习考前抢分易混易错必杀题(原卷版)_第2页
专练02世界的海陆气候与居民易混易错(35个易错易混100题)-2024年中考地理总复习考前抢分易混易错必杀题(原卷版)_第3页
专练02世界的海陆气候与居民易混易错(35个易错易混100题)-2024年中考地理总复习考前抢分易混易错必杀题(原卷版)_第4页
专练02世界的海陆气候与居民易混易错(35个易错易混100题)-2024年中考地理总复习考前抢分易混易错必杀题(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练02世界的海陆、气候与居民(100题)易错知识点汇总易错知识点汇总1、苏伊士运河是亚、非两大洲分界线(小公主苏菲亚),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白令海峡是亚、北美两大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太平洋和北冰洋;马六甲海峡连接了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直布罗陀海峡是欧、非两大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地中海与大西洋。易错字:苏伊士、巴拿马、令2、世界上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面积最小、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北冰洋。3、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洲;海拔最高的是南极洲,海拔最低的是欧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是南极洲;人口最多的是亚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发达国家最多的是欧洲;最湿润、混血人种最多的是南美洲。4、面积最大的岛屿是位于北美洲的格陵兰岛;面积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面积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5、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但也会发生火山地震。6、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从所属大陆来看属于亚欧大陆,但从板块来看却属于印度洋板块。7、喜马拉雅山脉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阿尔卑斯山脉是由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安第斯山是由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处,面积会不断的扩大;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处,面积将会缩小。8、“金砖五国”中俄罗斯位于欧洲;中国、印度位于亚洲;巴西位于南美洲;南非位于非洲。注意巴西、南非位于南半球。9、风力符号,看风的来向,例如:表示西北风4级。10、北半球的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减小,即气温由南向北降低;南半球相反。11、夏季:陆地气温大于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但要注意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1月份为冬季,7月份为夏季。12、世界整体是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南半球陆地面积小于海洋面积;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北半球陆地面积小。从太空看任一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13、世界人口分布总的特点是不均匀,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丘陵地带。数量北半球多,南半球少;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多;北半球随纬度增高先增加,在高纬度时又减少;南半球随纬度增高而减少。14、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15、季风气候种植农业的有利条件是雨热同期,指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不利条件是季风气候不稳定,容易带来旱涝灾害。16、世界的气候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中国温度带划分的依据是: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以活动积温为主要指标。17、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都分为两季。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分旱雨两季;热带草原气候分为干湿两季。18、中南半岛与印度半岛均为热带季风气候,但中南半岛的热带季风分为旱雨两季,而印度半岛的热带季风分为热季、雨季、凉季三季。19、印度河流域主要种小麦的原因并非是小麦喜欢干旱,而是小麦耐旱。20、水能资源丰富的条件:不仅需要河流水量丰富,还需要地势落差大。21、世界葡萄酒产区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的温带,这些地区四季分明,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有利于糖分的积累,尤其地中海沿岸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的气候最适合葡萄生长。22、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但非洲不都是黑色人种,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23、拉丁美洲通用语言为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巴西主要使用的语言是葡萄牙语,其他国家通用西班牙语。24、巴西人种复杂,白色人种约占一半,混血人种占三分之一强。南美洲被称为“世界人种的大熔炉”。易错字:熔25、世界三大宗教包括: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其中基督教、伊斯兰教发源于西亚,此外发源于西亚的还有犹太教,所以耶路撒冷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共同看作是“圣城”,该城市位于巴勒斯坦地区;而佛教发源于南亚的古印度,即今天的尼泊尔,印度主要信仰印度教。易错字:督26、印度的人种主要为白色人种,主要说英语。27、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高的地区主要是在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欧洲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低,且出现了负增长。28、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旧聚落要有选择地保护;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并不是个别国家的事情。29、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因此不同类型的聚落呈现出的景观有较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生产方式的差异。30、杆拦式传统民居主要受炎热多雨气候的影响。例如:东南亚的高架屋、傣家竹楼、吊脚楼。31、西亚、北非的房屋墙厚、窗小,主要是受炎热少雨的沙漠气候的影响。32、黄土高原的窑洞,建筑时充分利用了当地黄土直立性很强的优点。优点:冬暖夏凉。33、沙特阿拉伯地区人们将床铺安排在屋顶上的原因是:该地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终年炎热干燥,极少下雨,少蚊虫,夜晚的屋顶凉快。34、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世界上的国家可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多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其中欧洲发达国家数量最多,主要有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这些发达国家除澳大利亚、新西兰外,都分布在北半球。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35、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称为“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称为“南南合作”。易错过关易错过关1.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古代森林的遗迹,这说明了()A.是地壳水平运动的结果 B.这里一直是海洋C.古代海底有森林 D.过去这里是陆地2.(2022上·山东菏泽·七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下列大洲轮廓图中,属于a大洲与c大洲的地理分界线的是(

A.苏伊士运河 B.直布罗陀海峡 C.白令海峡 D.大高加索山脉读“世界1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并结合所学的气候和人口分布知识,完成下面小题。3.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1月平均气温(

)A.陆地高于海洋 B.海洋高于陆地 C.高原高于平原 D.海洋等于陆地4.从全球范围看,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A.从北向南递减 B.从内陆向沿海递减C.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D.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5.亚欧大陆北部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

)A.全年炎热干燥 B.全年高温多雨 C.纬度高、寒冷 D.地势高、高寒下图示意某国出生人数与死亡人数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增长的年份是(

)A.1970年 B.1985年 C.2005年 D.2015年7.据图推测该国将面临的社会问题可能是(

)A.就业困难 B.交通拥堵 C.人口老龄化 D.资源短缺8.(2023下·广西桂林·七年级校考期中)下列有关各大洲世界之最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非洲——国家和地区最多的大洲 B.欧洲——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C.北美洲——最湿润的大洲 D.亚洲——人口最多的大洲(2024上·云南昆明·七年级统考期末)读“竖版世界地图”,完成下面小题。9.图中甲、丙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A.乌拉尔山脉 B.巴拿马运河 C.白令海峡 D.苏伊士运河10.关于图中大洲叙述正确的是(

)A.甲跨经度最广 B.乙有世界最大的半岛C.丙被赤道穿过,终年严寒 D.距离丁最近的大洲是南美洲11.图中A大洋为(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12.图中B点的经纬度坐标是(

)A.30°N,75°W B.30N,105°E C.30°S,75°E D.30°S,75°W13.(2022上·安徽滁州·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信徒最多、流传最广的是佛教 B.《西游记》中从西天取回的经书属于佛教经典C.基督教起源于亚洲东部,目前主要在亚洲分布 D.基督教的经典是《古兰经》,教徒被称为穆斯林冰岛是一个冰与火的世界。这里冰川广布,火山众多,地热丰富。下图是“冰岛火山、河流与公路分布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14.冰岛多火山,由此可以推断冰岛可能(

)①处于板块内部

②处于板块交界地带③地壳不稳定

④地壳稳定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根据河流分布,可以推断冰岛的地势是(

)A.中部低,四周高 B.中部高,四周低 C.北高南低 D.南高北低(2021上·八年级单元测试)读下列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16.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亚洲的阿拉伯半岛属于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大部分为海洋C.澳大利亚属于印度洋板块 D.红海的面积在不断扩大17.下列国家中,发生地震可能性最小的是(

)A.日本 B.意大利 C.印度 D.英国18.按照板块划分,印度半岛位于(

)A.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 C.非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2023上·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图为巴塔克式传统居民景观图。房屋下层是硬木搭建的家畜栏,中层是竹林拼接的生活区,上层是一个倒扣的船形屋顶。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9.该传统民居出现在(

)A.蒙古 B.沙特阿拉伯 C.加拿大 D.印度尼西亚20.这种传统民居反映当地的气候特点是(

)A.全年高温多雨 B.冬暖夏凉,降水稀少 C.全年寒冷干燥 D.冬冷夏热,全年少雨21.(2023上·河南周口·七年级统考期中)近年来中国和俄罗斯积极致力于共同开发和利用海上通道特别是北极航道,打造“冰上丝绸之路”。读“海上和冰上丝绸之路示意图”,从我国东部海港到欧洲西部,沿“冰上丝绸之路”航行,经过的大洋依次是(

)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C.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D.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22.(2022上·山东济南·七年级统考期末)关于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规律,说法正确的是(

)A.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增 B.同纬度地带,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C.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D.迎风坡降水少,背风坡降水多23.(2023·吉林松原·校考一模)强沙尘暴的袭击,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沙尘暴的是(

)A. B. C. D.24.(2018上·七年级课时练习)对风的预报主要内容是风向和风级,下面对风向和风级的理解正确的是()A.风向是指风的去向,如“西北风”说明风来自东南方吹向西北方B.风向是指风的来向,如“西北风”说明风来自西北方吹向东南方C.风力是指风的强弱,风力最大时风级是10级D.风力指风的强弱,风的级数越大,表示风力越弱(2024上·山东青岛·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图为北半球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5.①处的年降水量为(

)A.200毫米以下 B.200500毫米 C.5001000毫米 D.10002000毫米26.①处的降水类型主要为(

)A. B.C. D.27.对比①②③地年降水量的差异,归纳世界降水的分布特点是(

)A.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B.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C.回归线经过的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D.中纬度地区东岸降水多,西岸和内陆降水少28.导致①②③地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2024·江西·一模)根据某地理兴趣小组搜集到的气候数据。完成下面小题。29.根据图一中甲乙两地的气温和降水量,可以判定(

)A.位于南半球,甲地降水量多于乙地,甲为迎风坡B.位于北半球,甲地降水量多于乙地,乙为迎风坡C.位于南半球,甲地降水量多于乙地,甲为背风坡D.位于北半球,甲地降水量多于乙地,乙为背风坡30.图二示意某地7月等温线分布,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北半球陆地,乙为北半球海洋 B.甲为南半球海洋,乙为南半球陆地C.甲为北半球海洋,乙为北半球陆地 D.甲为南半球陆地,乙为南半球海洋(2024上·北京大兴·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图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1.甲、乙、丙、丁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32.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内陆地区降水量多于沿海地区 B.两极地区降水量多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量多 D.赤道附近降水量少33.乙地降水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高,降水难以形成 B.海拔低,水汽难以凝结C.植被少,降水难以存留 D.距海远,水汽难以到达(2023上·陕西渭南·七年级统考期末)读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及世界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和人口占大洲总面积及总人2的比例图,完成下面小题。34.图示信息显示,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是(

)①趋向于沿海地区②趋向于高纬度地区③趋向于中低纬度地区④趋向于交通便利地区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35.北半球温带地区比南半球温带地区的人口数量多,主要原因是(

)A.南半球温带地区气候较恶劣 B.北半球温带地区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C.南半球温带地区地势起伏更大 D.北半球温带地区温度和降水条件更适宜(2024上·四川广安·八年级统考期末)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显示,2022年末,中国人口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进入人口负增长时期。下面左图示意我国2013年以来人口变化趋势,右图示意我国三类人口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6.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老年人口比重逐年增加 B.少儿人口比重较大C.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D.人口自然增长率高37.针对我国目前面临的人口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调整生育政策②降低生育成本③提倡晚婚晚育④完善养老保障体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4上·广东梅州·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图为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8.四地中(

)A.甲地——年降水量约1000mm B.丙地——降水均匀C.乙地——气温年较差大于20℃ D.丁地——雨热同期39.乙地气候特征是(

)A.冬冷夏热,降水主要集中夏季 B.冬温夏凉,降水季节分配均匀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40.与丁地气候相适应的传统民居是(

)A.陕西窑洞 B.安徽宏村的徽派建筑 C.北京四合院 D.因纽特人的冰屋41.(2024上·天津·七年级统考期末)关于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先有城市聚落,后有乡村聚落B.聚落既是人类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的场所C.平原地区聚落稀少,高原山地地区聚落集中D.聚落形成只与自然条件有关(2024上·广东阳江·七年级统考期末)传统的聚落建筑风格不可避免地打上自然环境的烙印,如东南亚的高脚屋;而福建客家土楼的建筑方式是主要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集体性建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2.图中东南亚高脚屋建筑特色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A.炎热干旱 B.寒冷少雨 C.高温多雨 D.地势高峻43.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大对土楼保护力度,你认为保护该传统聚落的重要意义是(

)A.加快当地旅游业发展 B.使人类璀璨文化永久留存C.衬托现代聚落的美感 D.古建筑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读以下四幅全年气温曲线和逐月降水分配图,完成下列问题。44.对于四幅图反映的气候类型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①地中海气候 B.②温带海洋性气候C.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D.④热带雨林气候45.对于四种气候类型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①气候以地中海周围最典型 B.②气候常年温和湿润C.③气候冬季多雨 D.④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下图是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风向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面各题46.图示山脉所在的大洲是(

)A.北美洲 B.南美洲 C.非洲 D.亚洲47.图示山脉两侧常年盛行(

)A.东风 B.南风 C.西风 D.东北风48.导致A地降水量比B地丰富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季节变化 C.海陆位置 D.地形因素椰风拂碧海,神箭冲九霄。2020年5月5日18时,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完成下面小题。49.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当天,文昌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平分 D.出现极昼50.读某地区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甲乙两地中有一地为海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为海洋 B.甲地位于北半球C.乙地位于南半球 D.乙地为陆地51.古诗词和谚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下列不属于地形对气候影响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宁种阳坡一寸土,不种阴坡一尺地C.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2022上·新疆乌鲁木齐·七年级校考期末)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予奉使河北,遵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据此,回答小题。52.在太行山发现许多海螺、海蚌等生物化石,说明(

)A.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升起来的 B.太行山今后将从陆地边城海洋C.今天的海螺、海蚌是从陆地进入海洋的 D.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53.能解释文中描述现象的是(

)A.人类填海造陆 B.海平面的上升 C.地壳运动 D.生物生活习性的变化54.下列诗句中,描写气候的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C.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2020上·山东潍坊·七年级统考期末)近些年,大气污染严重,许多国家在发布天气预报的同时,也公布每天对大气环境监测的结果。据图和表完成下面小题。55.四城市天气预报错误的是A.莫斯科—小雪—最高气温3℃ B.曼谷—多云—气温日较差9℃C.北京—小雨—气温日较差3℃ D.巴黎—中雨—最低气温5℃56.下列四句说法正确的是A.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气候。B.在卫星云图上,云层越厚,表示降水的可能性就越小。C.图示海域中的天气符号“”表示的是东南风六级。D.表中污染指数越低,空气质量越好。57.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因素是A.自然因素 B.人为因素为主,自然因素为辅C.人为因素 D.自然因素为主,人为因素为辅读图回答问题58.图示序号代表的大洲与气候特征对应,错误的是(

)A.①—气候复杂多样 B.②—温带大陆性气候纵贯南北C.③—气候类型南北对称分布 D.④—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59.关于各大洲之最的描述,正确的是()A.大洲①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B.大洲②有世界上最大的岛屿C.大洲③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 D.大洲④有世界最高的山脉(2022上·天津·七年级统考期中)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其中阴影区表示海洋,空白区表示陆地,完成下面小题。

60.全球岩石圈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图中A、B表示的板块分别是(

)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B.美洲板块和南极洲版块C.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D.亚欧板块和印度洋版块6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图中(

)A.①海洋会扩张 B.②海洋会消失C.③山脉会不断升高 D.海洋和山脉都不会发生变化62.我国科学工作者在③山脉的岩石中发现含有鱼、海螺等海洋生物化石,主要原因是(

)A.火山喷发和海啸 B.地壳变动和海陆升降C.气候变化和冰川消融 D.登山运动员携带的物品和人类的填海造陆(2023上·山东济南·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人口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3.N半岛的居民主要使用的语言和信仰的宗教是(

)A.英语、伊斯兰教 B.汉语、基督教C.阿拉伯语、伊斯兰教 D.阿拉伯语、基督教64.M处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湿热 B.终年严寒C.地势高峻 D.极端干旱65.欧洲西部人口密集、发达国家集中,我国与欧洲西部一些国家的政治、经济商谈被称为(

)A.南北差距 B.南北对话C.南南合作 D.北北合作(2023上·河北廊坊·八年级廊坊市第四中学校考期中)运用地理图像,认识地理规律是初中地理学习的目标之一。图为“南半球年降水量分布图”和“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的组合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6.读图,关于南半球年降水量的分布,能够总结出的规律是(

)A.沿海地区降水多 B.各地夏季降水多C.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少 D.一般而言,赤道地区的降水多67.造成图中①②两地降水差异的影响因素是(

)A.纬度 B.地形 C.海陆 D.人类活动68.读图,关于北半球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能够总结出的规律是(

)A.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 B.从北向南递减C.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D.从内陆向沿海递减69.图中③处比同纬度的④处气温低的影响因素是(

)A.纬度 B.地形 C.海陆 D.人类活动70.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 B.南半球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C.纬度位置 D.暖流读漫画“人多力量大”,完成下面小题。71.漫画中“人多力量大”的含义是(

)A.人口越多,劳动力越多,利于资源开发 B.人口越多,环境压力越大,地球不堪重负C.人口越多,越有利于环境保护 D.人口越多,经济发展越迅速72.为了改变漫画所示现象,国家可以推行的政策是(

)A.鼓励人们多生孩子 B.大力开发资源 C.进行人口迁移 D.计划生育(2023上·吉林长春·七年级校联考期末)某地某日气象观测中测得的气温如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时刻2时8时14时20时气温(℃)48161273.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

)A.日出前后、日落前后 B.日出前后、正午前后C.中午12点、清晨1点 D.午后2时、日出前后74.计算该地日平均气温是(

)A.8℃ B.9℃ C.10℃ D.12℃(2023上·七年级课时练习)地热能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是导致火山爆发及地震的能量,还造就了星罗棋布的天然温泉。读世界板块及地热能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75.下列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与地热能分布相近的是(

)A.山脉、极光 B.河流、地震 C.火山、极光 D.火山、地震76.匈牙利被称为“欧洲温泉之国”,这里天然温泉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A.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B.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地带C.位于环太平洋地带上 D.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77.(2022上·七年级课时练习)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

)A.美国 B.日本 C.中国 D.蒙古78.关于七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欧洲是全球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B.南极洲几乎全部位于南极圈以内,是跨纬度最广的C.亚洲濒临三大洋,既跨东西半球,又跨南北半球D.非洲和大洋洲,均为濒临三大洋的大洲(2024上·山东烟台·六年级统考期末)读“四种气候在全球分布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79.四种气候类型依次是(

)A.①热带雨林气候②热带草原气候③热带季风气候④热带沙漠气候B.①热带草原气候②热带雨林气候③温带季风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C.①热带雨林气候②热带草原气候③热带沙漠气候④热带季风气候D.①热带草原气候②热带雨林气候③温带大陆性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80.导致③地气候分布面积最为广阔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81.图示中①②地,地理信息的共同点是(

)A.气候类型相同 B.植被景观相同 C.人种语言相似 D.经济发展水平相似(2024上·四川广安·七年级统考期末)猴面包树是非洲东部马达加斯加岛上一种非常奇特的常绿乔木,树干粗大,干季时落叶以减少水分蒸发,湿季时可大量储水于树干中。读马达加斯加岛位置与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82.适合猴面包树生长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地中海气候83.根据猴面包树的生长习性,推断猴面包树分布地区及其气候特征是(

)A.甲地,全年高温少雨 B.乙地,全年高温多雨C.甲地,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D.乙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84.甲、乙两地气候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生物因素(2023上·七年级课前预习)下图,为1750年—2100年世界人口增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5.世界人口年增长率最高出现在A.18501900年间 B.19502000年间C.20002010年间 D.20502100年间86.图示反映出A.17501850年世界人口年增长率都低于0.5%B.18001950年世界人口年增长率持续增加C.1950年世界人口数量达到25亿,增速开始放缓D.2010年世界人口数量达到70亿,增速逐步下降87.预计2100年A.世界人口超过100亿,耕地资源可能更短缺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差异缩小C.世界人口分布趋于均衡D.科技进步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全部人口、环境问题(2023上·河南许昌·七年级许昌市第一中学校联考期末)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干极”,但每年有200余天被大雾笼罩。当地人竖起很多多孔塑料网,收集雾里的潮湿水汽,解决用水问题。左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图,右图为多孔塑料网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8.对图中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A.大陆西岸年降水量比大陆东岸多 B.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C.回归线附近年降水量从西向东递增 D.赤道地区年降水量从西向东逐渐递减89.当地设置多孔塑料网(

)①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智慧②能充分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③可收集雾气带来的水分,缓解水资源短缺④能够改变当地气候特征,改善人们的生产方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0.该图中赤道附近人烟稀少,主要原因是(

)A.旱涝频繁,不利于农业发展 B.气候湿热,不利于人类生存C.地形崎岖,不利于交通建设 D.资源不足,不利于工业发展二、解答题91.(2024上·广东肇庆·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材料一:全球面积最大的俄罗斯,人口只有不到1.5亿人,俄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多生孩子,但人口每年还是负增长。材料二:印度的面积约为俄罗斯的1/6,但是人口为13.26亿人(2016年),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国的第二人口大国。材料三:北半球人口分布图(1)①地区主要分布着人种;②地区居民主要使用(语言)。①②地区居民以信仰(宗教)为主。①②③④地人口增长最快的是(2)图中、、(填数字序号)三地,都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三地人口密集的共同原因:纬度位置方面:;海陆位置方面:;地形方面:.(3)③地区属于非洲北部,人口稀少,试分析其原因。(4)据“北半球人口分布图”归纳世界上人口分布的特点、、。(5)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俄罗斯和印度分别可能出现什么人口问题?俄罗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因此其可能存在的人口问题是:、。解决措施:。印度人口众多且增加较快,因此可能存在的人口问题是:、。解决措施:。92.(2024上·北京通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地理课上同学们探究人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图为世界人口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主题一:人口的空间分布(1)世界人口分布(均衡/不均衡)。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千米200人的地区位于亚洲的、地区,欧洲的西部,北美洲的东部;洲没有固定的居民。(2)从半球来看,大部分人口分布在(南/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人口多分布在(中低/高)纬度地区;从位置来看,人口多分布在沿海地区;从(自然要素)来看,人口多分布在平原。主题二:多彩的民居文化(3)世界各地的民居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观察下列图片,将各民居图片与其所在的地区及当地自然环境特点进行连线。主题三:聚落的保护与发展萨那古城位于西亚地区,历史悠久,其老城区1986年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古城的楼堂屋宇用石头垒砌而成,石墙上雕刻着精美图案和花纹,窗户上半部为圆拱形,镶嵌彩色玻璃。清晰可辨的塔楼,掩映在周围的群山中,组合成完美的整体,宛若仙境。图为萨那古城景观及当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4)萨那古城中民居建筑的特点与自然环境特征的对应,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A.平顶房屋——降水较少 B.底层架空——炎热潮湿C.竹木材质——森林广布 D.门窗宽大——光照不足(5)面对别具特色的传统民居,正确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双项选择)A.全部拆除后建设现代化高楼大厦 B.在原有基础上合理维护开发C.加强保护,有效推动其传承发展 D.大力商业化,提高经济收入93.读“一带一路示意图”(如图),回答问题。(1)“海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三大洲的一条重要纽带:从亚洲的中国出发,沿“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甲马六甲海峡,进入A洋到达非洲,再经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最后到达B洲。(2)“一带一路”连接大陆东西两端,最西端B大洲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这里的国家多为(发达或发展中)国家,我国与这些国家的经济、政治商谈称为。(3)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C地区的居民喜欢戴头巾、穿长袍,头巾、长袍多为白色,这主要是因为当地气候类型主要以气候为主,多数人信仰教。(4)科学家预言几万年后红海可能取代印度洋成为新的大洋,依据是。(5)由鹿特丹到莫斯科的沿线降水越来,主要影响因素是。94.(2024上·湖北襄阳·七年级校考期末)读下列世界地图,完成下列要求:

(1)世界人口分布不均,B大洲东部人口(稠密或稀疏)。按发展水平来说,C大洲都是国家。(2)D大洲与A大洲国家之间的合作称之为。(3)E洲主要人种是人种,主要信仰的宗教是。(4)跨经度最广的大洲,纬度最高的大洋是。(5)①大洋周围多火山、地震,原因是。(6)请写出下列大洲之间划分界线的名称:A与C两大洲:;B与D两大洲:(7)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是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是语。(8)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当地震发生时,下列行为正确的是____。(双选)A.迅速跑到开阔地带 B.乘汽车逃命 C.立即到坚固的桌子或床下面,就地避震 D.站着不动95.(2024上·江苏常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图为“世界政区图”,实线为叙利亚总统一家搭乘中国国航B6131专机来华航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字符表示的大洲名称。①洲;②洲;③洲;④洲;⑤洲;⑥洲;⑦洲。(2)填出字母表示的大洋名称。A洋;B洋;C洋;D洋。(3)②和③两大洲的洲界线是;④和⑤两大洲的洲界线是。世界最大的湖泊是,是(填数字)和(填数字)两大洲的洲界线。(4)国航B6131专机穿过a、b、c三地的气候类型是a、b、c。96.(2024上·陕西咸阳·七年级统考期末)【沧海桑田】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的运动与变化,成就了“沧海桑田”的景观。西安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进行海陆变迁的主题探究活动,请根据他们提供的图文信息,完成下列问题。第一步:探究海陆变迁2023年5月,我国科研人员在青藏高原发现了一批三叠纪喜马拉雅鱼龙化石,这是古生物学上的又一次重大发现。鱼龙是生活在中生代海洋里的一类已经灭绝的水生爬行动物。(1)青藏高原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的地理事实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第二步:预言大陆漂移(2)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根据他的考察经历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上图中甲、丙两大洲凹凸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大洲或大洋依次是、、。(3)海牛生活在热带浅海环境中,鸵鸟生活在陆地上且不会飞,它们分布在大洋两岸,这种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4)根据大陆漂移说的理论,乙大洋的面积会(填“扩大”或“缩小”)。第三步:验证板块运动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2024年1月1日15时10分在日本本州岛西岸近海(北纬37.50度,东经137.20度)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5)日本地处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位于火山地震带上,所以地震频发。97.(2024上·天津滨海新·七年级统考期末)某中学地理课堂以“发现世界”为主题开展学习活动,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材料二:下图为四种气候类型统计图(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小组1:发现气候分布规律(1)同学们发现,南北回归线之间主要分布有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四种热带气候类型。小组2:文学之旅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老舍《济南的冬天》,(2)北平(北京)和济南的气候类型是气候。材料二中能反映该气候类型的是(填字母),其冬季气候特征是。小组3:探究气候与农业的关系甘蔗和甜菜是常见的糖料作物。甘蔗喜热、喜湿、喜光,对热量要求尤其较高。(3)材料二图中四种气候类型中,适宜种植甘蔗的气候类型是(填字母)。小组4:探究气候与你我的联系资料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做出承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4)实现“碳中和”需要政府、企业和每个人的共同努力。请写出一条在节能减排方面作为中学生你能采取的实际行动是。98.(2024上·四川眉山·七年级统考期末)探究影响气温的因素探究一:纬度因素——探究纬度高低的气温差异。读图“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内容填写下列表格项目地点纬度年平均气温A地0°(赤道)27℃B地C地(2)从A到B到C纬度越来越,气温越来越。可知气温随纬度升高而。探究二:海陆因素——探究同纬度沿海和内陆的气温差异东京、洛阳均是位于35°N附近的城市,与靠近太平洋的东京相比,洛阳离大洋较远。读图“东京、洛阳气温年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3)根据材料内容填写下列表格项目地点最热月均温(夏)最冷月均温(冬)气温年较差东京(35.6°N,139.7°E)26℃6℃洛阳(34.5°N,112.4°E)(4)据上表可知,夏季沿海比内陆(炎热/凉爽),冬季沿海比内陆(温暖/寒冷)。沿海气温年较差(大/小),内陆气温年较差(大/小)。探究三:地形因素——探究海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