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 教案全套 丁卫民 01 电路-46 实训12 制作三人表决器_第1页
电工电子技术 教案全套 丁卫民 01 电路-46 实训12 制作三人表决器_第2页
电工电子技术 教案全套 丁卫民 01 电路-46 实训12 制作三人表决器_第3页
电工电子技术 教案全套 丁卫民 01 电路-46 实训12 制作三人表决器_第4页
电工电子技术 教案全套 丁卫民 01 电路-46 实训12 制作三人表决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章节编号模块1教案序号1课题单元1电路课堂类型讲授授课日期授课班级授课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电路的组成部分,掌握电路的三种状态能力目标会判断电路中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德育目标培养良好的安全作业意识,规范操作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立志为民族产业发展做贡献。难点重点难点:短路的危害。重点:电路的各部分作用。教学方法举例法:通过最简单的汽车车灯电路,分析电路组成。学生演示:各物理量的知识在初高中均有涉及,可以让学生讲解,教师补充。教学组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初高中所学知识。用投映方式展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课程介绍10分讲授新课60分强化记忆10分总结、复习、布置作业10分板书设计单元1电路一、电路的组成 二、电路的三种状态 三、电路图课后作业自测与考工模拟P19课后小结教学检查:(签章)年月日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复习旧课与导入新课由手电筒电路导入新课内容单元1电路一、电路的组成举例:汽车前灯电路或者手电筒电路1.电路:仅有电路元件组成的路。(GBT2900.1-2008)包括电源、负载、导线、控制器件。2.电源:从源出供应电能;从源出供应电能并以一种规定的形式将电能供给负载的电能变换器。非电能转换为电能或者信号发生器举例:电池、光伏打电池、热电偶、压电晶体、发电机、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3.负载:使用电能的电器,是将电能转换为其他能的元器件或设备。举例:灯、电动机、电炉、音响、电容、电感4.导线:有或无外包绝缘的柔性圆柱形导体,其长度远大于其截面尺寸。连接电源、负载各器件形成通路。举例:单股线,多股线、绞线5.开关:改变其端子间电连接状态的器件。举例:刀开关、组合开关、换向开关、按钮、急停按钮6.用电气符号组成的图叫做电路图。常见电气符号(表2-1)二、电路的三种状态1.通路在回路中处处连通的电路。2.断路3.短路两个或更多个导电部分之间形成的偶尔或者有意的导电通路,迫使这些导电部分之间的电位差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新课内容等于或者接近于0。电源短路:绝对禁止器件短路:根据需要三、电路图1.电路图:用规定的图形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2.几种常用的标准图形符号。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巩固新课要点:1.电路的组成;2.电路的状态课后作业:自测与考工模拟P19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章节编号模块1教案序号2课题单元2电路的常用物理量课堂类型讲授授课日期授课班级授课目标知识目标识记各物理量的符号、单位。理解各物理量的含义。能力目标能区分各物理量的符号。德育目标培养良好的安全作业意识,规范操作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立志为民族产业发展做贡献。难点重点难点:各物理量的含义。重点:各物理量的含义及单位符号。教学方法学生演示:各物理量的知识在初高中均有涉及,可以让学生讲解,教师补充。教学组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初高中所学知识。用投映方式展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课程介绍10分讲授新课60分强化记忆10分总结、复习、布置作业10分板书设计§2.2电路的常用物理量一、电流四、电动势二、电压 三、电位课后作业自测与考工模拟P19课后小结教学检查:(签章)年月日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复习旧课与导入新课1.电路的各个组成部分2.电路的三种状态新课内容单元2电路的常用物理量一、电流1.定义:通过施加适当的外力,电子就会从带负电的原子向带正电的原子运动。电子的这种运动叫做电流,用I来表示。电流的量就是通过某一点的运动电子的电荷的总和。2.I=Q/t6.24*1018个电子所带的电荷加起来称为1库(仑)(C)。电流的计算单位是安(培)(A)。当1C的电荷在1s内通过某一特点定时,这时的电流称为1A。安培是用法国物理学家安德里•马里安•安培(1775-1836)的名字命名的。3单位1kA=1000A1A=1000mA1mA=1000μA4.方向以正电荷的运动方向为电流方向。参考方向:计算时可假定某一方向为电流的参考方向,计算结果为正,则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如果计算结果为负,则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5.直流交流大小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或者大小小范围周期变化,方向不变的电流称为直流电流,简称直流,常用DC表示。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且一个周期内平均值为零的电流称为交流电流,简称交流,常用AC表示。常见交流电为正弦波,也有方波和三角波。二、电压1定义电压就是使电子在电路中移动的动力,是指单位时间内电能的转换。用U表示。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新课内容2.Uab=Wab/Q电压是标量,在数值上等于电场力将当1C的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做功1J,这时的电压称为1V。它是用电池的发明者康特•阿莱桑德罗•伏特(1745-1827)命名的。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压可以为从起点到终点任意一条路上各段电压的求和值。3单位1MV=1000kV1kV=1000V1V=1000mV4.方向参考方向:计算时可假定某一方向为电压的参考方向,计算结果为正,则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如果计算结果为负,则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三、电位1.定义电位是一个相对值,需要选定一个基准电位。两点之间的电压就等于两点之间的电位之差,所以电压又叫电位差。电位的单位为V,参考点的选择不同电位就会不同,但电压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2.等电位点分析电路中,电位相等的点为等电位点。两等位点不相连的情况下在其中间接入电阻,不改变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同理两等位点之间原本有电阻相连,去掉电阻也不改变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四、电动势1.定义衡量电源将电能转换为非电能的能力。用字母E来表示。单位V。2.E=WE/Q电动势的方向规定为电源负极指向正极。当电路开路U=-E,当电路闭合,U≠-E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巩固新课要点:1.电流;2.电压;3.电位;4电动势;课后作业:自测与考工模拟P19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章节编号模块1教案序号3课题单元3电阻元件与相关定律课堂类型讲授授课日期授课班级授课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电阻的物理含义。理解欧姆定律的含义。能力目标会设计验证欧姆定律的实验。德育目标培养良好的安全作业意识,规范操作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立志为民族产业发展做贡献。难点重点难点:欧姆定律推导式的物理含义。重点:欧姆定律的运用。教学方法举例法:通过测量手术人体组织的实例,让学生理解电阻计算的应用。学生演示:各物理量的知识在初高中均有涉及,可以让学生讲解,教师补充。教学组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初高中所学知识。用投映方式展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各种电阻器件的实物。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课程回顾10分讲授新课60分强化记忆10分总结、复习、布置作业10分板书设计单元3电阻元件与相关定律一、电阻二、欧姆定律课后作业自测与考工模拟P20课后小结教学检查:(签章)年月日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复习旧课与导入新课1电流的含义2.电压、电位、电动势概念区分新课内容单元3电阻元件与相关定律一、电阻任何材料对电流的流动都有某种阻碍和抑制的作用,这种抑制作用称为电阻,符号R,单位欧姆,符号Ω。R=ρl/Sρ电阻率或电阻系数电阻率大小为长度为1m,横截面积为1m2,在一定温度下电阻的大小,其单位为Ω•ml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电阻是客观存在的,只与导体本身材料形状有关,与两端电压大小无关,没有负值。导电率从小到大排列:银、铜、铅、金、铝、铁、铂二、电阻器与电位器1.电阻器为限流元件,主要有三大类:膜压碳质电阻(体积小,小电流、精度低),线绕电阻(体积大,大电流、精度高),薄膜电阻(体积小,精度高)。电阻的误差级别:20%,10%,5%,2%,1%。大多电路中允许误差为10%。例1:一个1000Ω的电阻,其允许误差为10%,那么其电阻幅度大小变化为多少可以接受?1000*10%=1001000-100=9001000+100=1100900-1100范围可以接受。2.电位器阻性元件两端为两个引脚,划片为第三个引脚,转轴带动滑片转动,随着转轴转动,滑片和其中一个引脚的阻值变大,而和另一个引脚的阻值变小。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新课内容解法:分压和限流三、电阻的伏安特性如果电阻两端的电流和电压大小成正比,该电阻元件称为线性电阻元件;电流和电压大小不成正比,该电阻元件称为非线性电阻元件。。电阻元件的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曲线叫做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为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这个关系称为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表达式为:I=U/R变形:U=IRR=U/I表述: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一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欧姆定律。变形公式只是计算参考,不具备实际含义。例2:外科医生从患者体内取出一个未知长度的圆柱形组织,测量表明这块组织的电阻率为250Ω•m,截面积为6.875×10-9m2.。当在这个组织两端施加30V电压时,通过该组织的电流为5.65μA,求此组织长度。解:30V=R×0.00000565A可得R=5310000Ω=5.31MΩ由R=ρl/S可知,5310000=250×l/6.875×10-9计算得l=146μm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巩固新课要点:1.电阻的定义式;2.欧姆定律课后作业:自测与考工模拟P20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章节编号模块1教案序号4课题单元4电功与电功率课堂类型讲授授课日期授课班级授课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电功、电功率的物理含义。会利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能力目标会设通过功和功率的概念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用电情况和耗能状况。德育目标培养良好的安全作业意识,规范操作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立志为民族产业发展做贡献。难点重点难点:额定值的物理含义。重点:功率计算公式的运用。教学方法举例法:通过家庭用电、设备额定状态分析,阐述功和功率的定义、公式和计算方法。教学组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组织学生分析计算各自家里的用电情况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课程回顾10分讲授新课60分强化记忆10分总结、复习、布置作业10分板书设计单元4电功与电功率一、电功三、电流热效应二、电功率四、负载额定值课后作业自测与考工模拟P20课后小结教学检查:(签章)年月日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复习旧课与导入新课1.电阻的含义2.欧姆定律新课内容单元4电功与电功率1.电功(电能)(W)电流流过负载时将做功,电流做功的结果是负载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我们把电流所做的功叫做电能,也称电功,用字母来表示。根据电压的定义,设一段电路两端电压为U,电流为I,则t时间内的电能为W,其数学表达式为在上式中,若电压单位为伏,电流单位为安,电阻单位为欧,时间单位为秒,则电能的单位为焦耳,简称焦,用字母来表示。2.电功率(P)电流流过负载在1秒内所做的功称电功率。电功率表征了电流做功的速率(快慢)。电功率以字母来表示,其数学表达式为式中电压U、电流I、电阻R的单位分别为A、V、Ω时,功率P的单位为瓦特,简称瓦,用字母W表示。除瓦特外常用的功率单位还有千瓦(KW),兆瓦(MW)等。其换算公式为:1千瓦(KW)=103瓦(W)1兆瓦(MW)=103千瓦(KW)=106瓦(W)电能与电功率关系可见,电能的单位也可表示为千瓦小时(),俗称“度”。它表示功率为1千瓦的用电器在1小时中消耗的电能,即:1千瓦小时=1千瓦×1小时=3.6×106焦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新课内容例1-4某电视机的功率为60瓦,平均每天开机2小时,若每度电费为人民币0.5元,则一年(以365天计)要交纳多少电费?解:电视机一年内消耗的电量为则一年电费为3.电流的热效应电流的热效应就是电流通过导体时所产生的电能转换成热能的效应。其大电流通过导体时使所产生的电能转换成热能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由焦耳-楞次定律表示,即热能的单位用焦耳()表示。在生产和生活中,很多用电器都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制成的。如电灯、电烙铁、电烘箱、熔断器、电熨斗、电吹风等。4.负载的额定值电设备安全工作时所允许的最大电流、电压和电功率分别叫做额定电流、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统称为额定值。我们把用电设备在额定功率下的工作状态叫做额定工作状态,也叫满载;低于额定功率的工作状态叫轻载;高于额定功率的工作状态叫过载或超载。由于过载很容易烧坏用电器,所以一般不允许出现过载。例1-5一个标有“220V25W”的白炽灯,接在220V的电压上,其功率为多少?接在50V上其功率又是多少?解:白炽灯工作在额定电压220V下时,其功率就是额定功率25W。接在100V下工作时,计算如下:白炽灯电阻:功率: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巩固新课要点:1.电功、电功率的定义式;2.电路热效应和额定值课后作业:自测与考工模拟P20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章节编号模块1(工作页)教案序号5课题实训1直流电路的测量课堂类型讲授授课日期授课班级授课目标知识目标深刻理解欧姆定律的含义。能力目标会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会利用欧姆定律测电阻。德育目标培养良好的安全作业意识,规范操作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立志为民族产业发展做贡献。难点重点难点:误差计算。重点:欧姆定律的运用。教学方法分组法:不同水平的学生搭配分组。教师演示:教师演示万用表的用法。教学组织用小组讨论法学习和使用万用表的各种使用。用投映方式展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万用表的使用步骤。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课程回顾10分讲授新课60分强化记忆10分总结、复习、布置作业10分板书设计实训1直流电路的测量一、万用表简介二、万用表测电阻三、欧姆定律测电阻课后作业实训报告课后小结教学检查:(签章)年月日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复习旧课与导入新课1.电阻的定义式2.欧姆定律新课内容实训1电阻的测量一、万用表简介万用表又称为复用表、多用表、三用表、繁用表等,是电力电子等部门不可缺少的测量仪表,一般以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为主要目的。万用表按显示方式分为指针万用表和数字万用表。是一种多功能、多量程的测量仪表,一般万用表可测量直流电流、直流电压、交流电流、交流电压、电阻和音频电平等,有的还可以测交流电流、电容量、电感量及半导体的一些参数(如β)等。万用表由表头、测量电路及转换开关等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万用表的表头是灵敏电流计。表头上的表盘印有多种符号,刻度线和数值。符号A一V一Ω表示这只电表是可以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多用表。表盘上印有多条刻度线,其中右端标有“Ω”的是电阻刻度线,其右端为零,左端为∞,刻度值分布是不均匀的。符号“-”或“DC”表示直流,“~”或“AC”表示交流,“~”表示交流和直流共用的刻度线。刻度线下的几行数字是与选择开关的不同档位相对应的刻度值。万用表的选择开关是一个多档位的旋转开关。用来选择测量项目和量程。一般的万用表测量项目包括:“mA”;直流电流、“V(-)":直流电压、“V(~)”:交流电压、“Ω”:电阻。每个测量项目又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量程以供选择。表笔分为红、黑二只。使用时应将红色表笔插入标有“+”号的插孔,黑色表笔插入标有“-”号的插孔二、万用表测量电阻步骤1.首先连接表笔,万用表的选择可以是指针也可以是数显的,红色表笔插入VΩ档,黑色表笔插在COM端,确保万用表正常;2.旋转万用表档位,测量电阻就要使用电阻档,如果不确定电阻值多少,可以旋转到预估值的档位,比如200Ω档;3.连接电阻器的两段,表笔随便接,没有正负之分,一定要确保接触良好;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新课内容4.读出万用表显示的数据,如果万用表没有数据出现,有可能是电阻器坏了,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量程不够,更换量程;5.把量程增大,如果一直没有数据那只能说明电阻器坏了,如果有数据付出数据,注意加上档位的单位。从试验台上任意选择四个电阻测量,最好选择大小规格不同的电阻,每个同学至少测量一个。三、欧姆定律测量电阻伏安法测电阻的基本原理是欧姆定律,只要测出元件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即可由欧姆定律计算出该元件的阻值。1.万用表测量直流电压(1)首先,将万用用笔两只表笔接在电压和地线上(2)确定我们是测交流电压还是直流电压,如果是直流电压,则要把档位调到如图直流电压区(3)每个档区有不同刻度的数字,代表着测试范围,譬如如图,你想测0-20V之间的直流电压,则打在20V档位,测试之前,先将红黑表笔短接,校准(4)读数2.万用表测量直流电流(1)将黑表笔插入万用表的“COM”孔,若测量大于200mA的电流,则要将红表笔插入20A的插孔(有的是10A),然后将旋钮转到20A档或10A档。若测量小于200mA的电流,则将红表笔插入mA插孔,将旋钮转到200mA以内的合适量程。(2)将档位旋钮调到直流档A-的合适位置,调整好后,开始测量。将万用表串连进电路中,保持稳定,从显示屏上读取测量数据,若显示超量则表明量程过小,那么就要加大量程后再测量,如果在数值左边出现“.”,则表明电流从黑表笔流进万用表。3.利用欧姆定律测电阻选定台子上一固定电阻,分别调整直流电源在10V-20V之间选择三个不同的电压,并分别测量电流,根据欧姆定律的推导式R=U/I求出电阻,为了避免误差,三次电阻求平均值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新课内容实验次数UIR123平均值学生自行设计表格,合理即可。巩固新课要点:1.万用表测量电阻步骤;2.万用表测量电压步骤;3.万用表测量电流步骤课后作业:实验报告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章节编号模块1教案序号6课题单元5电阻器的连接课堂类型讲授授课日期授课班级授课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电阻的连接方式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能力目标会判断电的连接方式。德育目标培养良好的安全作业意识,规范操作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立志为民族产业发展做贡献。难点重点难点:判断串并联电路。重点:串并联的特点。教学方法举例法:通过实验验证串并联时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学生演示:串并联的知识在初高中均有涉及,可以让学生讲解,教师补充。教学组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初高中所学知识。用投映方式展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课程介绍10分讲授新课60分强化记忆10分总结、复习、布置作业10分板书设计单元5电阻器的连接一、电阻的串联二、电阻的并联三、电阻的混联课后作业自测与考工模拟P21课后小结教学检查:(签章)年月日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复习旧课与导入新课1.万用表测量电压步骤2.万用表测量电流步骤3.万用表测量电阻步骤新课内容单元5电阻器的连接一、电阻的串联举例:节日彩灯或者家用保险丝连接几个电路元件沿着单一路径互相连接,每个连接点最多只连接两个元件,此种连接方式称为串联。以串联方式连接的电路称为串联电路。串联电路的特点:(1)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I=I1=I2(2)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负载两端的电压之和;U=U1+U2(3)总电阻等于各负载的电阻之和;R=R1+R2(4)分压公式:电压分配与电阻成正比,即阻值越大的电阻两端的电压越高;反之电压越低;(5)总功率为个串联电阻的功率之和。P=P1+P2当用电器电流一定时,电功率与电阻值成正比。二、电阻的并联举例:教室的日光灯、车床指示灯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新课内容并联是元件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其特点是将2个同类或不同类的元件、器件等首首相接,同时尾尾亦相连的一种连接方式。通常是用来指电路中电子元件的连接方式,即并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特点:(1)并联电路中电压处处相等;U=U1=U2(2)电路两端的总电流等于各负载两端的电流之和;I=I1+I2(3)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的倒数之和;总电导等于各负载的电导之和;G=G1+G2电导为电阻的倒数;单位西门子,简称西,符号S。(4)分流公式:电流分配与电阻成反比,即阻值越大的电阻流经的电流越小;反之电流越大;(5)总功率为个串联电阻的功率之和。P=P1+P2当用电器电压一定时,电功率与电阻值成反比。三、电阻的混联在电路中既有串联又有并联的电路,叫做混联电路。分析混联电路的基本原则:从里向外,从远端到近端,从局部到整体。如图1-21(a)是先并联后串联,其等效电阻,电流为;如图1-21(b)是先串联后并联,其等效电阻,电流为。思考:1.冰箱的压缩机和冰箱内的照明灯泡应采用什么连接方式,对我们的使用和维修比较方便。并联,即使损坏也不影响其他零件工作。2.有一个电源,一只灯泡,一个电铃,两只开关和若干导线,要连成一个电路,当两只开关均闭合时,灯亮,点铃响;当一只开关单独闭合时,灯亮,电铃不响;当另一只开关单独闭合时,灯不亮,电铃也不响,画出电路图。总电路一直开关,电铃与灯泡并联,电铃支路包含另一只开关。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新课内容巩固新课要点:1.串联电路特点2.并联电路特点课后作业:自测与考工模拟P21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章节编号模块2教案序号7课题单元1电容器和电容课堂类型讲授授课日期授课班级授课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电容的概念,掌握电容相关参数的计算。能力目标会识别基本的电容元件。德育目标培养良好的安全作业意识,规范操作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立志为民族产业发展做贡献。难点重点难点:电容的充放电过程。重点:电容的基本参数运算。教学方法举例法:通过闪光灯、除颤器帮助学生了解电容的实际应用。学生演示:通过所学知识,分析电容电感的串并联关系。教学组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初高中所学知识。用投映方式展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课程介绍10分讲授新课60分强化记忆10分总结、复习、布置作业10分板书设计单元1电容器和电容一、电容器及电容二、电容元件课后作业自测与考工模拟P30课后小结教学检查:(签章)年月日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复习旧课与导入新课举例电容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闪光灯等新课内容单元1电容器和电容电容器及电容举例:闪光灯、除颤器、手机充电器1.概述两导体之间用绝缘物质隔开称为电容器。电容量是用电器在静电场中储存电能的能力。q=CUcC称为电容量,简称电容,是反映电容器储存电荷能力的参数。单位法拉,简称法,符号F。实际应用中常用μF,pF,fF。影响电容器电容量的因素:与极板面积成正比,与两极板之间的距离大小成反比,与绝缘材料的介电常数成正比。纸的介电常数2-3,云母的介电常数5-6,钛的介电常数90-170.2.电容器的分类电容值:固定电容、可调电容、微调电容介质不同:纸质电容、油浸电容、陶瓷电容、云母电容、电解电容。电解电容:电解电容是电容的一种,金属箔为正极(铝或钽),与正极紧贴金属的氧化膜(氧化铝或五氧化二钽)是电介质,阴极由导电材料、电解质(电解质可以是液体或固体)和其他材料共同组成,因电解质是阴极的主要部分,电解电容因此而得名。同时电解电容正负不可接错。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新课内容3.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τ=RCτ为充电电路的时间常数,单位秒RC电路的充放电时间为t=∞(理论),t=3-5τ(实际)二、电容元件如果电容元件的电容量为常量,且不随它所带电荷量的变化而变化,这样的电容元件即为线性电容元件。电容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伏安关系为:i=即电容元件的电流与其电压的变化率成正比,只有电压发生变化时,才会有电流。所以电容元件在直流电路中,由于电压没有改变,所以没有电流通过,相当于开路。W=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巩固新课要点:1.电容的概念;2.电容的特性课后作业:自测与考工模拟P30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章节编号模块2教案序号8课题单元2电感与电感元件课堂类型讲授授课日期授课班级授课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电感的概念,掌握电感相关参数的计算。能力目标会识别基本的电感元件。德育目标培养良好的安全作业意识,规范操作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立志为民族产业发展做贡献。难点重点难点:自感原理。重点:电感的基本参数运算。教学方法举例法:变压器等器件帮助学生了解电感的实际应用。学生演示:通过所学知识,分析电感的串并联关系。教学组织用投映方式展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课程介绍10分讲授新课60分强化记忆10分总结、复习、布置作业10分板书设计单元2电感与电感元件一、电感器与电感二、电感元件课后作业自测与考工模拟P30课后小结教学检查:(签章)年月日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复习旧课与导入新课1.电容的概念;2.电容的特性;新课内容单元2电感和电感元件一、电感器与电感日光灯中的镇流器、电磁炉中扼流圈、变压器1.概述电感为带电导体阻碍电流变化的特性。电感器是将电能储存在磁场中的器件。楞次定律:在任意电路中,感应电动势总是与产生它的电流相反。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电流变化的速率成正比。电流变化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所有的导体都有电感,直导线小,线圈大。电感表明一个线圈通入单位电流时产生自感链的大小,即储存磁场能量的能力。自感链,单位韦伯,Wb。L为电感,单位亨利,简称亨,符号H。1H等于导体中电流的变化率为1A/s时,感应为1V电压的电动势的电感数量。常用mH,μH。影响电感大小的因素:匝数:线圈越多,电感越大;横截面积:导线越粗,电感越大;有无磁芯:有磁芯的电感量大。2.电感的分类电感值:固定电感,可调电感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新课内容空心:5mH;铁芯:100mH;薄片叠压铁芯0.1到100HmH。扼流圈:低频扼流圈,通直流阻交流;高频扼流圈,通低频阻高频。3.电感的充放电充放电过程与电容相似,但是没有电容时间长,一旦电流稳定则对外放电。充电和放电时间为5τ。二、电感元件如果电感元件的电感量为常量,且不随它所带电流的变化而变化,这样的电感元件即为线性电感元件。电感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伏安关系为:u=即电容元件的电压与其电流的变化率成正比,只有电流发生变化时,才会有电压。所以电感元件在直流电路中,由于电流没有改变,所以两端没有电压,相当于短路。W=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巩固新课要点:1.电感的概念;2.电感的特性课后作业:自测与考工模拟P30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章节编号模块2(工作页)教案序号9课题实训2电容器的测试课堂类型讲授、实操授课日期授课班级授课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电容器的测量方法能力目标会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容的好坏。德育目标培养良好的安全作业意识,规范操作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立志为民族产业发展做贡献。难点重点难点:电容器的好坏判断。重点:万用表的使用。教学方法示范法:教师示范测量步骤,学生自行测量器件好坏教学组织用投映方式展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讲授理论、及操作方法30分实际操作50分总结、复习、布置作业10分板书设计实训2电容器的测试一、电容器测量步骤二、注意事项课后作业实训报告课后小结教学检查:(签章)年月日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复习旧课与导入新课1.电容的特性;新课内容电容器的测试一、电容元件测量步骤1.将万用表打到标有F的电容挡上2.将被测电容两极短接进行放电。3.将万用表表笔与电容两端连接4.读取测量数值5.与被测电容标称值进行比较。注意事项:电容在测量前一定要进行短接放电。测量实训台上提供各种类型电容,并判断其好坏。二、注意事项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巩固新课要点:1.电容的测量方法;课后作业:实训报告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章节编号模块3教案序号10课题单元1正弦交流电及其表示方法课堂类型讲授授课日期授课班级授课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正弦交流电的概念,掌握正弦交流电各参数之间的关系。能力目标会计算简单的正弦交流电参数。德育目标培养良好的安全作业意识,规范操作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立志为民族产业发展做贡献。难点重点难点:单相正弦交流电的产生。重点:正弦交流电基本参数运算。教学方法画图法:通过画图法帮助学生理解各种参数之间的联系。学生演示:通过所学知识,分析各参数之间的关系。教学组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初高中所学知识。用投映方式展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课程介绍10分讲授新课60分强化记忆10分总结、复习、布置作业10分板书设计单元1正弦交流电及其表示方法一、单相正弦交流电的产生与表示四、相位差二、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五、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三、正弦量的波形图法六、正弦量的矢量表示法课后作业自测与考工模拟P58课后小结教学检查:(签章)年月日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复习旧课与导入新课1.电容的概念和特性2.电感的概念和特性新课内容单元1正弦交流电及其表示方法一、单相交流电的产生与表示交流电和电气化之父——特斯拉交流电分为正弦交流电和非正弦交流电两种。单相交流发电机由定子、转子、集电环、电刷组成。根据右手定则,产生正弦波的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的表达式:交流电压的表达式交流电流的表达式二、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振幅、周期、初相位1.瞬时值正弦电动势、电压、电流的瞬时值分别用小写英文字母额e,u,i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新课内容2.最大值最大的瞬时值称为最大值(峰值、振幅)。正弦交流电最大值分别用大写英文字母加下标m来表示。Em、Im、Um。习惯以最大值的绝对值表示。3.有效值让交流电和直流电通过完全相同的电阻,如果相同时间内,两种电流产生的热量相等,就把此时直流电的数值称为该交流电的有效值。I=Im/√2=0.707ImE=Em/√2=0.707EmU=Um/√2=0.707Um4.周期、频率、角频率周期:交流电每重复一次所需要的时间。用字母T表示,单位秒。频率:交流电1s内重复变化的次数,用f表示,单位是赫兹,Hz。赫兹的常用单位为千赫、兆赫。周期和频率互为倒数。角频率:1s内变化的电角度(弧度),用ω表示,单位弧度/秒(rad/s)。一周的角度为2π。这三个物理量都是交流电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一个可以求出其他两个。5.相位与初相角度α=ωt+φ表示正弦交流电任意时刻的电角度,通常把它称为相位角,也叫相位,相角。t=0时的相位角φ,我们称为初相位或者初相。习惯上初相位角不大于180。,大于180。的正角都化为小于180。的负角。例4-2三、正弦量的表示法1.波形图表示法1)正弦量的瞬时值为纵坐标,以电角度ωt为横坐标,单位为弧度或者角度,以时间为横坐标,单位为秒。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新课内容2)若初相大于0,则起点在原点左侧,若初相小于0时,起点在原点的右侧,且横坐标为初相位;3)t>0时,曲线为实线,t<0时,曲线为虚线。记住特殊相位的曲线波形。4)两个同频率的交流电的相位差等于初相角之差相位差为0,称为同相;相位差为π,称为反相。2.矢量表示法矢量指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矢量的大小用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方向由有向线段与横轴的夹角表示。过直角坐标系原点做一个矢量,其长度为正弦量的最大值,起始时与横轴的正向夹角为初相位角φ,逆时针旋转,旋转角速度为ω,在y轴的投影为该正弦量的瞬时值。此图称为最大值矢量图。有效值矢量图,七线段长度为有效值,也成相量图。两个频率相同的相量可以画在同一个相量图上,通过平行四边形法则,可以对其求和差,其和差依旧是相同频率的相量。巩固新课要点:1.交流电的三要素;2.交流电的表示方式;课后作业:自测与考工模拟P58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章节编号模块3教案序号11课题单元2正弦交流电阻电路课堂类型讲授授课日期授课班级授课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正弦交流电阻电路相关参数的计算。能力目标会分析正弦交流电阻电路各量之间的向量关系分析。德育目标培养良好的安全作业意识,规范操作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立志为民族产业发展做贡献。难点重点难点:正弦交流电阻电路的相位频率概念。重点:正弦交流电阻电路的的计算。教学方法画图法:通过向量图帮助学生理解正弦交流电阻电路的频率相位大小关系。教学组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之前所学知识。用投映方式展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课程介绍10分讲授新课60分强化记忆10分总结、复习、布置作业10分板书设计单元2正弦交流电阻电路一、电压电流关系二、功率计算课后作业自测与考工模拟P58课后小结教学检查:(签章)年月日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复习旧课与导入新课1.交流电的三要素2.交流电的两种表示方式新课内容单元2正弦交流电阻电路交流电路讨论内容:1.电路中标注电流和电压方向为参考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则处于正半周期,与参考方向相反,处于负半周期。2.电流和电压谈论有效值和相位3.负载功率仅作代数讨论,为正时吸收功率;为负时,释放功率。一、电流与电压的关系uR=URmsinωt任意时间点符合欧姆定律i=uR/R=URmsinωt/R=Imsinωt1)频率相同2)大小符合欧姆定律Im=Um/RI=UR/R3)相位相同二、电路中的功率瞬时功率:p=uRi=URmImsin2ωt电功率总是正值,说明负载为耗能元件,电流对外做功,称为有功功率。有功功率:P=I2R=U2/R=UI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新课内容二、纯电感电路1.电压与电流的关系i=ImsinωtuL=ImωLsin(ωt+π/2)=Umsin(ωt+π/2)1)频率相同2)电压与电流大小最大值关系:ULm=ImωLIm=ULm/ωL=ULm/XL有效值关系:I=U/XLXL=ωL=2πfL称为感抗,单位为Ω,地位与电阻相当。但只在交流电路中有效。3)相位电压uL超前电流π/2或90°2.电路中的功率pL=uLi=ULmsin(ωt+π/2)Imsinωt=ULmImcosωtsinωt=1/2ULmImsin2ωt=ULIsin2ωt纯电感的瞬时功率的频率是电源电压和电流频率的两倍,即第一个和第三个1/4周期内功率为正值,电感吸收电源电能;在第二个和第四个1/4周期内功率为负值,表示电杆释放能量。有功功率(平均功率)为0.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新课内容无功功率QL=ULI=I2XL=UL2/XL无功功率Q,单位乏(Var)3.纯电容电路1.电压与电流的关系uC=UCmsinωti=UCmωCsin(ωt+π/2)=Imsin(ωt+π/2)1)频率相同2)电压与电流大小最大值关系:Im=UCmωCUCm=Im/1/ωC=Im/XC有效值关系:I=UC/XCXL=1/ωC=1/2πfC称为感抗,单位为Ω,地位与电阻相当。但只在交流电路中有效。3)相位电压uC推后电流π/2或90°2.电路中的功率pC=uCi=UCmsinωtImsin(ωt+π/2)=UCmImcosωtsinωt=1/2UCmImsin2ωt=UCIsin2ωt纯电容的瞬时功率的频率是电源电压和电流频率的两倍,即第一个和第三个1/4周期内功率为正值,电容吸收电源电能;在第二个和第四个1/4周期内功率为负值,表示电容释放能量。有功功率(平均功率)为0.巩固新课要点:1.纯电容电路2.纯电感电路;3.纯电容电路课后作业:自测与考工模拟P58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章节编号模块3教案序号12课题单元3正弦交流电感电路课堂类型讲授授课日期授课班级授课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正弦交流电感电路相关参数的计算。掌握感抗概念。能力目标会分析正弦交流电感电路各量之间的向量关系分析。德育目标培养良好的安全作业意识,规范操作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立志为民族产业发展做贡献。难点重点难点:正弦交流电感电路的相位、频率关系,感抗概念。重点:正弦交流电感电路的计算。感抗计算。教学方法画图法:通过向量图帮助学生理解正弦交流电感电路的频率、相位、大小关系。教学组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之前所学知识。用投映方式展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课程介绍10分讲授新课60分强化记忆10分总结、复习、布置作业10分板书设计单元3正弦交流电感电路一、电压电流关系二、功率计算课后作业自测与考工模拟P58课后小结教学检查:(签章)年月日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复习旧课与导入新课1.交流电的三要素2.交流电的两种表示方式3.正弦交流电阻电路电压电流关系新课内容单元3正弦交流电感电路一.电压与电流的关系i=ImsinωtuL=ImωLsin(ωt+π/2)=Umsin(ωt+π/2)1)频率相同2)电压与电流大小最大值关系:ULm=ImωLIm=ULm/ωL=ULm/XL有效值关系:I=U/XLXL=ωL=2πfL称为感抗,单位为Ω,地位与电阻相当。但只在交流电路中有效。3)相位电压uL超前电流π/2或90°2.电路中的功率pL=uLi=ULmsin(ωt+π/2)Imsinωt=ULmImcosωtsinωt=1/2ULmImsin2ωt=ULIsin2ωt纯电感的瞬时功率的频率是电源电压和电流频率的两倍,即第一个和第三个1/4周期内功率为正值,电感吸收电源电能;在第二个和第四个1/4周期内功率为负值,表示电杆释放能量。有功功率(平均功率)为0.无功功率QL=ULI=I2XL=UL2/XL无功功率Q,单位乏(Var)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新课内容1.感抗2.电感两端电压电流关系3.有功功率课后作业:自测与考工模拟P58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章节编号模块3教案序号13课题单元4正弦交流电容电路课堂类型讲授授课日期授课班级授课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正弦交流电容电路相关参数的计算。掌握容抗概念。能力目标会分析正弦交流电容电路各量之间的相量关系分析。德育目标培养良好的安全作业意识,规范操作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立志为民族产业发展做贡献。难点重点难点:正弦交流电容电路的相位、频率关系,容抗概念。重点:正弦交流电容电路的计算。容抗计算。教学方法画图法:通过向量图帮助学生理解正弦交流电容电路的频率、相位、大小关系。教学组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之前所学知识。用投映方式展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课程介绍10分讲授新课60分强化记忆10分总结、复习、布置作业10分板书设计单元4正弦交流电容电路一、电压电流关系二、功率计算课后作业自测与考工模拟P58课后小结教学检查:(签章)年月日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复习旧课与导入新课1.交流电的三要素2.交流电的两种表示方式3.正弦交流电阻电路电压电流关系4.正弦交流电容电路电压电流关系新课内容单元4正弦交流电容电路一.电压与电流的关系uC=UCmsinωti=UCmωCsin(ωt+π/2)=Imsin(ωt+π/2)1)频率相同2)电压与电流大小最大值关系:Im=UCmωCUCm=Im/1/ωC=Im/XC有效值关系:I=UC/XCXC=1/ωC=1/2πfC称为容抗,单位为Ω,地位与电阻相当。但只在交流电路中有效。3)相位电压uC推后电流π/2或90°二、电路中的功率pC=uCi=UCmsinωtImsin(ωt+π/2=UCmImcosωtsinωt=1/2UCmImsin2ωt=UCIsin2ωt纯电容的瞬时功率的频率是电源电压和电流频率的两倍,即第一个和第三个1/4周期内功率为正值,电容吸收电源电能;在第二个和第四个1/4周期内功率为负值,表示电容释放能量。有功功率(平均功率)为0.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新课内容1.容抗2.电容两端电压电流关系3.有功功率课后作业:自测与考工模拟P58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章节编号模块3教案序号14课题单元5RL串联电路课堂类型讲授授课日期授课班级授课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电阻和电感串联电路的相关参数的计算。能力目标会画电压三角形、阻抗三角形和功率三角形。德育目标培养良好的安全作业意识,规范操作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立志为民族产业发展做贡献。难点重点难点:阻抗三角形的构成。重点:电压三角形、阻抗三角形和功率三角形的绘制。教学方法画图法:通过相量图帮助学生分析电阻和电感串联电路的特征。学生演示:结合上次课的所学内容画出电阻与电感的电压三角形。教学组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之前所学知识。用投映方式展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课程介绍10分讲授新课60分强化记忆10分总结、复习、布置作业10分板书设计单元5RL串联电路一、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四、电路中的功率二、电压三角形五、功率三角形三、阻抗三角形课后作业自测与考工模拟P59课后小结教学检查:(签章)年月日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复习旧课与导入新课1.正弦交流电阻电路的特征2.正弦交流电感电路的特征3.正弦交流电容电路的特征新课内容单元5RL串联电路常见电感与电阻的串联电路为电动机和变压器。一、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根据KVL得分别做电阻电压和电感电压的向量图,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可知又因为则令Z为电路阻抗。单位欧姆。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新课内容电阻和电感串联电路总电压与总电流的有效值之间满足欧姆定律形式总电压与总电流的相位差φ,既不是0,也不是90。。总电压超前电流一个角度φ,且90。>φ>0。,我们称这种电路为感性电路。二、电路中的功率1.有功功率电阻上消耗的功率为有功功率2.无功功率电路中电感交换的功率为无功功率3.视在功率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有效值的乘积,以S表示,单位为伏安(),表示交流电源提供的总能量,即电源的总容量。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三者关系为:三者也满足直角三角形关系,称为功率三角形。4.功率因数反应功率的利用率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巩固新课要点:1.电压三角形2.阻抗三角形;3.功率三角形课后作业:自测与考工模拟P59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章节编号模块3(工作页)教案序号15课题实训3两地控制一盏灯电路连接课堂类型讲授、实操授课日期授课班级授课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两地控制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原理;2.了解单联双控开关的结构和原理;能力目标1.熟悉双联开关的接线;2.会使用简单电工工具如改锥、钳子;3.能自己动手操作、根据电路图安装电路;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安全用电意识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难点重点难点:两地控制一盏灯电路故障排查。重点:两地控制一盏灯电路安装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操作法:锻炼学生互相探讨,按图接线的能力教学组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之前所学知识。用投映方式展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讲授原理30分实际操作50分总结、复习、布置作业10分板书设计实训3两地控制一盏灯电路连接一、单联双控开关四、测量内容及步骤二、两地控制电路原理三、实训电路图课后作业实训报告课后小结教学检查:(签章)年月日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复习旧课与导入新课1.万用表使用2.各种电工工具使用新课内容实训3两地控制一盏灯电路连接1.单联双控开关单联指一个按钮,双控指有两个触点,单联双控开关实际上就是单刀双掷开关。开关实物背面接线端如图3-1所示,其中L为公共端(刀),L1和L2为两个触点。开关以公共端为中点,扳向触点L1时,即和L1接通,而同时和L2断开;反之亦然。2.两地控制电路两地控制电路的组成,就是利用两个单联双控开关,和灯连接成如图3-2所示电路,开关的具体接法为:将其中一个单联双控开关的公共端和电源火线相接,另一个开关的公共端与灯相接,然后把两个开关的两个触点分别相连,即开关S1的触点L1与开关S2的触点L1相连,开关S1的触点L2与开关S2的触点L2相连。3.实训电路(两地控制电路)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新课内容4.测量内容、步骤如图所示为一楼上SB1(甲地)和楼下SB2(乙地)两地控制灯示意图。要求板动开关按钮SB1和SB2可分别在楼上、楼下开启和关闭灯。按实训电路安装并连接电路,完成两地控制。5.注意事项(1)接线时请断开电路;(2)电路经教师检查后方可接通电源。(3)通电后注意安全。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巩固新课要点:1.两地控制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原理;2.单联双控开关的结构和原理;课后作业:实训报告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章节编号模块3(工作页)教案序号16课题实训4白炽灯照明电路的安装课堂类型讲授、实操授课日期授课班级授课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单开关控制一盏灯电路及插座独立连接的电路原理;2.熟悉单相电度表、空气开关、漏电保护等电器设备和元器件的原理;能力目标1.掌握单相电度表的安装接线、掌握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的安装接线和操作,掌握电度表的读数方法;2.掌握插座的接线和安装;3.会识读电路图并能自己动手操作、安装白炽灯照明电路;4.会使用万用表简单检测电路简单故障。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安全用电意识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难点重点难点:白炽灯照明电路故障排查。重点:白炽灯照明电路安装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操作法:锻炼学生互相探讨,按图接线的能力教学组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之前所学知识。用投映方式展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讲授原理30分实际操作50分总结、复习、布置作业10分板书设计实训4白炽灯照明电路的安装一、单相交流电度表的使用四、实训电路与装配实物图二、空气开关五、测量内容及步骤三、漏电保护器六、注意事项课后作业实训报告课后小结教学检查:(签章)年月日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复习旧课与导入新课1.万用表使用2.各种电工工具使用新课内容实训4白炽灯照明电路的安装1.单相交流电度表的使用220V单相电度表接线共四条线:两条进线和两条出线,如图4-3所示。一般是1和3为进线,2和4为出线,即应符合“火线1进2出”,“零线3进4出”的原则。2.空气开关空气开关,又成为空气断路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经常叫为空开,它是一种断路器。空气开关主要对电路或者设备进行短路或者过载保护,当电路出现短路或者过载时,空气开关就会跳闸。因此这种开关经常使用在家庭以及配电网络系统中。3.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简称漏电开关,又叫漏电断路器,主要是用来在设备发生漏电故障时以及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保护,具有过载和短路保护功能,可用来保护线路或电动机的过载和短路,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新课内容4.实训电路与装配实物图实训电路与装配实物图如图4-6所示。5.测量内容、步骤(1)单相电度表安装单相电度表有四个接线桩,从左至右分别是1,2,3,4编号。接线方法:按编号1,3接进线(1接相线,3接零线),2,4接出线(2接相线,4接零线)。安装注意事项:单相电度表一般装在配电盘的左上方,电度表必须与地面垂直,否则将影响电度表计数的准确性。(2)带漏电保护的空开安装接线时遵循上进下出原则,上面俩孔按左零右火接入,下面右侧俩孔是左零右火输出。(3)照明电路与插座安装安装照明电路要依据“相线进开关,零线接灯座,接通开关和灯座”的基本原则。三孔插座按上地左零右火的接法来接。6.注意事项(1)接线时请断开电路;(2)电路经教师检查后方可接通电源。(3)通电后注意安全。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巩固新课要点:1.白炽灯照明电路故障排查。2.白炽灯照明电路安装课后作业:实训报告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章节编号模块3(工作页)教案序号17课题实训5荧光灯电路的安装与测试课堂类型讲授、实操授课日期授课班级授课目标知识目标荧光灯电路的组成及原理能力目标能正确安装荧光灯电路,了解各部分器件用途。德育目标培养良好的安全作业意识,规范操作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立志为民族产业发展做贡献。难点重点难点:荧光灯电路故障排查。重点:荧光灯电路安装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操作法:锻炼学生互相探讨,按图接线的能力教学组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之前所学知识。用投映方式展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讲授原理30分实际操作50分总结、复习、布置作业10分板书设计实训5荧光灯电路安装一、荧光灯电路原理二、接线图课后作业实训报告课后小结教学检查:(签章)年月日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复习旧课与导入新课1.万用表使用2.各种电工工具使用新课内容实训5荧光灯电路安装及测试日光灯又称荧光灯,是一种应用比较普遍的电光源。它具有照度大、耐用省电、光线散布均匀、灯管表面温度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一、日光灯的组成日光灯由灯管、启辉器、镇流器、灯架和灯座等组成(1)灯管由玻璃管、灯丝和灯头等组成,玻璃管内壁均匀地涂敷一层卤磷酸钙荧光粉,管内筌气抽空,并充入少量的惰性气体和微量的液态汞。灯管两端装有螺旋状钨灯丝,灯丝上涂有一层易发射屯子的三元碳酸盐,受热后会发射屯子,在灯管内形成持续的导电气体(2)启辉器由氖泡、小电容、出线脚和外壳构成。氖泡是一个充满情性气体的玻璃泡,内装有U形双金属片、动触片和静触片。氖泡两端并联一个小电容,其容量一般在0.005~0.OpF之间。电容有两个作用:其一是消除附近无线电设备的干扰;其二是与镇流器形成一个振荡电路,可延长灯丝预热时间和脉冲电势,从而有利于灯管的启辉。启辉器有多种规格,如4~8W,15~20W,30~4W,以及通用型4~40W等多种。(3)镇流器日光灯镇流器由铁心和线圈组成。镇流器的主要作用是限制通过灯管的电流,以及产生脉冲电势,使日光灯迅速点亮。常用的规格有交流220V、频率50Hz的6W,8W,20W,3W,4W,100W等多种,可与相应规格的灯管配套使用。(4)灯架目前日光灯灯架主要是用铁皮、塑料制成,而且品种繁多,选用吋应注意与管长度配套。(5)灯座灯管在装配时应选用专用日光灯灯座二、日光灯工作原理(1)日光灯的点燃过程①闭合开关,电压加在启动器两脚间,氖泡内氖气放电发出辉光,产生的热量使U形动触片膨胀伸长,跟静触片接触使电路接通,灯丝和镇流器中有电流通过;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新课内容②电路接通后,启动器中的氖气停止放电,氖泡温度下降,U形片冷却收缩,两个触片分离,电路自动断开;③在电路突然断开的瞬间,由于镇流器电流急剧减小,会产生很高的自感电动势,方向与电源电动势方向相同,这个自感电动势与电源电压加在一起,形成一个瞬时高压,使灯管中的氩气电离放电后管内温度升高,液态汞就汽化游离,引起汞蒸气弧光放电而发出肉眼看不见的紫外线,紫外线激发灯管内壁的荧光粉后,发出近似目光的灯光。(2)荧光灯正常发光日光灯开始发光后,由于交变电流通过镇流器线圈,线圈中会产生自感电动势。它总是障碍电流变化的,即镇流器起着降压限流的作用,保证日光灯正常发光。二、接线图三、功率表的使用(1)熟悉外形和表盘(2)接线与测试方法用功率表测量功率时,需使用四个接线柱,两个电压线圈接线柱和两个电流线圈接线柱,电压线圈要并联接入被测电路,电流线圈要串联接入被测电路。通常情况下,电压线圈和电流线圈的带有“*”标端应短接在一起,否则功率表除反偏外,还有可能损坏。如图所示。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新课内容在读数时,应先根据所选的电压量程U、电流量程I以及标度尺满量程时的格数,求出每格瓦数(又称功率表常数)C,然后再乘上指针偏转的格数,就可得到所测功率P,即四、实操方法及步骤(1)先把两个灯座和启动器座装在灯架上。把镇流器固定在适当位置上;。(2)按图接线;(3)安上启辉器和灯管。经教师检查后,将插头插入照明电路的插座,观察灯的启亮过程,观察起辉器的作用。(3)用万用表测量电路端口处输入电压U、日光灯两端电压UR、整流器两端电压UL。(4)用交流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I。(5)用瓦特表测量(瓦特表测量接线方法如图5-4所示)电路中的有功功率P。将以上测量结果填入表所示的数据表格中。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五、操作记录表5-1测量数据表U(V)UR(V)UL(V)I(A)P(W)六、注意事项(1)接线时请断开电路;(2)电路经教师检查后方可接通电源。(3)通电后注意安全。巩固新课要点:1.日光灯原理2.启辉器的作用课后作业:实训报告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章节编号模块3教案序号18课题单元6三相交流电路课堂类型讲授授课日期授课班级授课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三相电源的产生。掌握三相电源的表示方法。能力目标能区分掌握三相电源的连接。德育目标培养良好的安全作业意识,规范操作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立志为民族产业发展做贡献。难点重点难点:相电压和线电压的关系重点:三相电源的连接教学方法举例法:通过生活中的插座种类引入电源的不同接发教学组织用投映方式展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课程回顾10分讲授新课60分强化记忆10分总结、复习、布置作业10分板书设计单元6三相交流电路一、三相交流电源的产生三、相电压、线电压及关系二、三相电源的连接课后作业自测与考工模拟P61课后小结教学检查:(签章)年月日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复习旧课与导入新课1.单相交流电的表达式及三要素2.单相交流电阻、电感、电容电路新课内容单元6三相交流电路一、三相交流电源的产生1.三相交流发电机(1)演示手摇三相发电机。(2)结论:三相交流电源是三个频率相同、最大值相等、相位彼此相差120的单相交流电源按一定方式的组合。2.三相交流电源的表示方法(1)解析式e1Esinte2Esin(t120)e3Esin(t+120)这样的三个电动势称为对称三相电动势。三个电动势到达最大值(或零)的先后次序称为相序。正序e1→e2→e3。(2)波形图(3)矢量图e1e2e30即++0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新课内容二、三相电源的连接1.连接方式(Y)(1)中性点(或零点):三个末端相连接的点。用字母“N”表示中性线(或零线):从中性点引出的一根线称为中性线或零线。(2)端线或相线:从始端引出的三根线,俗称火线。2.相电压与线电压(1)相电压:相线与中性线间的电压,用u1、u2、u3表示(通用符号用uP表示)→三个相电压对称相电压的方向:从绕组的始端指向末端。(2)线电压:两根相线间的电压,用u12、u23、u31表示(通用符号用uL表示)→三个线电压对称线电压的方向:按三相电源的相序来确定。如:u12就是从U1端指向V1端,u23就是从V1端指向W1端,u31就是从W1端指向U1端。(3)相电压与线电压的关系=()推导:矢量图(或复数运算)结论:各线电压的有效值是各相电压有效值的倍。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新课内容即各线电压的相位比各对应的相电压超前30。3.三相三线制和三相四线制三根相线和一根中性线组成的输电方式称为三相四线制,通常在低压配电中采用。三根相线组成的输电方式称为三相三线制,在高压输电工程中采用。巩固新课要点:1.星形连接;2.三角形连接课后作业:自测与考工模拟P61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章节编号模块4教案序号19课题单元1发电、输电与配电课堂类型讲授授课日期授课班级授课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发电、输电和配电过程,了解供配电系统的组成。能力目标树立节约用电意识德育目标培养良好的安全作业意识,规范操作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立志为民族产业发展做贡献。难点重点难点:配电及方式重点:新能源供电方式教学方法举例法:通过生活中的观察,总结供电方式的变化。教学组织用投映方式展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课程回顾10分讲授新课60分强化记忆10分总结、复习、布置作业10分板书设计单元1发电、输电与配电一、发电二、配电三、变、配电课后作业自测与考工模拟P75课后小结教学检查:(签章)年月日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复习旧课与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帮助学生了解各种供电方式新课内容单元1发电、输电与配电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发明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发明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20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是人类工程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它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机械能装置转化成电力,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力供应到各用户。一、发电1.火力发电优势:燃料容易获取,热机效率高,调峰较易实现,建设成本低,容易与冶金、化工、水泥等高能耗工业形成共生产业链。弊端:烟气污染:煤炭直接燃烧排放的SO2、NOx等酸性气体不断增长,使我国很多地区酸雨量增加。全国每年产生140万吨SO2。粉尘污染:对电站附近环境造成粉煤灰污染,对人们的生活及植物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全国每年产生1500万吨烟尘。资源消耗:发电的汽轮机通常选用水作为冷却介质,一座100万千瓦火力发电厂每日的耗水量约为十万吨。全国每年消耗5000万吨标准。2.核能发电优势:基本不受自然资源产地限制,运行成本低,无温室气体排放。劣势:链式反应必须能由人通过一定装置进行控制。失去控制的裂变能不仅不能用于发电,还会酿成灾害。裂变反应中产生的中子和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危害很大,必须设法避免它们对核电站工作人员和附近居民的伤害。核能电厂会产生高低阶放射性废料,或者是使用过之核燃料,虽然所占体积不大,但因具有放射线,故必须慎重处理,且需面对相当大的政治困扰。核能发电厂热效率较低,因而比一般化石燃料电厂排放更多废热到环境里,故核能电厂的热污染较严重。核能电厂投资成本太大,电力公司的财务风险较高。核能电厂较不适宜做尖峰、离峰之随载运转。兴建核电厂较易引发政治歧见纷争。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新课内容3.水力发电优势:几乎完全无污染,运营成本低,便于调峰,可再生,有航运、水利等边际效益。弊端:水力发电要淹没大量土地,有可能导致生态环境破坏,而且大型水库一旦塌崩,后果将不堪设想。另外,一个国家的水力资源也是有限的,而且还要受季节的影响。4.风力发电优势:无环境污染,运行成本低,可再生。弊端:噪声,视觉污染。占用大片土地及林地,对植被破坏大。不稳定,不可控。成本仍然很高。5.太阳能光伏发电优势:运行无污染,可再生,设备小型化,适合非集中供电。二、输电发电厂发出的电,要经过升压变压器将电压升压后,通过高压输电的方式输送到很远的用电区以供使用。如图所示。采用高压输电,可在输送功率一定时,大大减少输电线路上的电功率损耗和节省输电导线所用材料。根据输送电能距离的远近,采用不同的高电压。从我国现在的电力情况来看,送电距离在200km~300km时采用220kV的电压输电;在100km左右时采用110kV;50km左右采用35kV;在15km~20km时采用10kV,有的则用6600V。输电电压在330kV、500kV、750kV的线路,称为超高压输电线路,交流1000kV以上的线路,称为特高压输电线路。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新课内容三.变、配电高压输电过程中,要经历多个高压变电所(一般为一升四降)不断地变电,最后进入用电区,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到工厂,工厂车间为主要配电的对象之一。只装有小容量电动机的车间系由地方变电所或本厂变电所直接配给380/220V的低压电。装有100kW以上的大容量电动机的车间则需先用高压配电,然后再由车间变电所降为所需的电压,供给各负载设备使用。在车间中,通常采用分别配电的方式,把各个动力配电线路以及照明的配电线路一一分开,这样可避免因局部事故而影响整个车间的正常工作;另一部分,通过低压变电所,将电压送到其他用户区。如图4-3所示为变配电过程。巩固新课要点:1.新能源供电方式;2.电网等级课后作业:自测与考工模拟P75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章节编号模块4教案序号20课题单元2安全用电课堂类型讲授授课日期授课班级授课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触电类型,电气火灾的产生原因。能力目标会根据作业形式不同进行用电安全防护。会正确处理电气火灾。会对触电人员进行急救。德育目标培养良好的安全作业意识,规范操作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立志为民族产业发展做贡献。难点重点难点:判断触电类型。重点:安全用电措施。教学方法举例法:通过安全用电案例警示学生,使其明白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列表法:用流程图的方式总结扑灭电气火灾和对触电人员急救的过程,条理清晰,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教学组织用投映方式展示安全用电的标志以及防护用品等图片。用投映方式展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课程介绍10分讲授新课60分强化记忆10分总结、复习、布置作业10分板书设计单元2安全用电一、触电二、触电急救1.触电1.安全用电措施2.电气火灾2.触电急救常识课后作业实验室安全守则编写自测与考工模拟P76课后小结教学检查:(签章)年月日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复习旧课与导入新课变、配电知识新课内容单元2安全用电一、触电人体因触及带电体而承受过高的电压,最终使电流流经人体,以致引起死亡或局部受伤的现象称为触电。触电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电击是指因电流通过人体而使内部受伤的现象,它是最危险的触电事故。电伤则是指人体外部由于电弧或熔丝熔断时飞溅的金属沫等而造成烧伤的现象。触电的伤害程度决定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途径和时间的长短,人体所触及的电压大小和触电时的人体情况是决定触电伤害程度的最重要因素。常见的触电方式有: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二、电气火灾的防范及扑救常识电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