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生态学 路线统计法调查鸟类数量 种群动态课件_第1页
家畜生态学 路线统计法调查鸟类数量 种群动态课件_第2页
家畜生态学 路线统计法调查鸟类数量 种群动态课件_第3页
家畜生态学 路线统计法调查鸟类数量 种群动态课件_第4页
家畜生态学 路线统计法调查鸟类数量 种群动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路线统计法调查鸟类数量一实验目的了解并掌握路线统计法原理及实施方法运用路线统计法,调查榆中校区鸟类数量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器材望远镜四实验步骤在实习或考察地区先经过一段区系调查,在熟悉了当地鸟类种的组成、活动规律和鸟类鸣叫声音在该地区选择几种不同生境,并择取具有代表性的地段和路线进行统计每次调查一般配备二位调查者,并备带望远镜观察一位负责观察样带两侧鸟类的种类、数量和离中线距离;另一位作记录在繁殖季节,听到或看到一只成体雄鸟应记录一对。除采用直接记数法外,特别是遇上聚群数量极大时,采用5、10、20、50、100等计量单位,估计各个种群数量记录者根据另一位调查者报出的鸟类种类、数量和离中线距离记载在表中,如果是群体活动的鸟类,记录群体中心点的离中线和离起始点的距离(左页)野外统计笔记日期:年月日地点:天气:(右页)线路法鸟类数量统计表种数统计的时间种类5:30~6:456:50~8:001.15小时1.10小时12…………红尾鸲麻雀正正正正正三开始统计时,在记录本的左页,记上该生境的简要特征和开始时间,在本子右页表格第二行里也记上开始时间,将遇到的鸟类一一填入表中。如同时遇到两只同种鸟类或两只以上,则直接用阿拉伯数字填上,如果遇到的是单只鸟类,则用划“正”字的方法记数,见一只划上一笔注意事项熟悉分布范围及习性,在熟悉了当地鸟类种的组成、活动规律和鸟类鸣叫声音之后,再进行统计统计的时间要在鸟类活动最强的时刻进行,这样所得数值较接近于当地鸟类的实际数量。鸟类一般在日出后和日落前的2--3小时之内活动,故此时进行数量统计最为合宜为求得统计的数值更加准确,要选择晴朗温暖无风的天气进行统计,因为阴雨及大风都会影响鸟类的正常活动,也就影响到数量统计的效果统计时行走的速度以每小时1—3公里为宜(依研究目的及对象而异);统计过程中最好中途不要停留,以避免某些鸟类的往返飞翔而影响统计效果。如因工作需要停留较长时间,应在统计时间内扣除统计时一般只记下见到或听到的左右两侧的鸟类,由前向后飞的鸟类也要统计在内,但由后向前飞的鸟类,为避免记录重复,则不必记入返回住地以后要及时另制表格,整理出当天在各生境统计时间和鸟类的数量。繁殖季节,对同一线路需重复统计3—4次,这样所得数据更加可靠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逻辑斯谛增长实验目的观察室内培养条件下草履虫种群增长过程,重点了解不同时期增长速度的改变逻辑斯谛曲线拟合,估算K值通过实验了解种群增长是受环境条件限制的实验材料普通光学显微镜、血球计数板、三角烧瓶或烧杯(300毫升)、量筒(100毫升)、或电炉、干稻草、普通天平、移液管(0.1毫升、1毫升)、玻璃滴管、纱布、双氧水草履虫说明种群不可能长期而连续地按几何级数增长,往往因受到环境资源和其它必要的生活条件限制,至一定时候,种群增长率随着密度的上升而下降。增长的数值,如以图表示,呈现S型曲线,可用逻辑斯谛(logistic)方程来描述逻辑斯谛方程dN/dt=rN((K-N)/K),此方程可通过逻辑斯谛的积分式运算履虫在18℃-20℃环境中,每天分裂一次。草履虫主要以细菌为食,亦吞食有机质。在实验室,一般以稻草的煎出液为培养液。当培养液有限时,至一定时间,草履虫的分裂即受到限制,其种群密度达到饱和实验步骤制备草履虫培养液取稻草10g,剪成长1寸左右的小段,放在1000毫升水中煮沸5-10分钟(煎出液至淡黄棕色),准备草履虫原液采点水样(小西湖公园),回来后倒一些到稻草水培养液里(事先煮过的,浓度不要太高),然后放到恒温箱30度培养,过几天观察草履虫最初密度先以玻璃吸管滴1滴双氧水于血球计数板上,然后以0.1毫升移液管抽取0.05毫升草履虫原液滴在血球计数板上,即可在显微镜下观察以固定的草履虫数目。按照上述方法依次反复取样,观测草履虫原液约1ml。总计1ml草履虫原液中的草履虫数,即可估算出草履虫原液中种群密度抽取草履虫原液,放在新鲜稻草煎出液中稀释,使每毫升含草履虫5-10只,作为实验室第一天的种群密度。取稀释密度的草履虫培养液200毫升,倒在三角烧瓶或烧杯中。培养液与烧杯容积的比例约2:3或1:2,为了可靠起见,应再检测一下烧杯中培养液内草履虫种群密度(只/毫升),正式确定培养液中第一天的种群密度已确定草履虫种群密度的第一天的培养液,用清洁纱布罩上,放在18℃-20℃的恒温箱中培养每天定时观测一次。如果不补充营养,草履虫种群密度的增长一般在5-6天即达顶点。以后,种群密度下降如果要把观察草履虫种群增长时间延长几天,那么需要在实验中途(第三与五天)加入适量的煮过的稻草段或培养液(相当种群培养液的1/15-1/20),这样,草履虫种群增长时间可延长至第8-9天表1草履虫在培养液中增长数据统计培养天数t观测虫数(只/ml)N(K-N)/NLn((K-N)/N)逻辑斯谛方程估计的N值12345678910观察种群增长达到平衡状态为止,把每天观测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求出K值求K值的方法较多,例如,最常用而方便的方法是目测法,即把观测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由此可以看出种群增长的总趋势。藉曲线之助,估计渐近线大约在什么范围,确定K值平均法来求K值,这亦是较方便的方法,即在坐标纸上描点,达到平衡点开始的一天与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