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语文“传统文化类”作文押题5篇_第1页
2025年中考语文“传统文化类”作文押题5篇_第2页
2025年中考语文“传统文化类”作文押题5篇_第3页
2025年中考语文“传统文化类”作文押题5篇_第4页
2025年中考语文“传统文化类”作文押题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中考语文“传统文化类”作文押题5篇油茶在我的家乡,油茶是出了名的。从我记事起,每天早晨,外婆都会打油茶。小时候我爱吃甜食,不喜欢油茶里淡淡的涩,却总惦记着油茶旁那一大包金黄酥脆的排散。家乡的人,喝油茶总爱泡几根排散。当外婆在厨房里忙活时,排散那缕香味就牵着我走到桌旁。我跟进厨房看着外婆打油茶,内心早已迫不及待,想象自己吃得满嘴油香的样子。或许是我太迫切想尝排散,外婆打油茶的过程已记不清,只记得外婆用一根木棒使劲锤击着锅里的花生、蒜叶一类的东西,再倒几碗水入锅,煮沸后,如魔法般倾倒出翠绿的油茶来。我赶紧装模作样喝下几口后,立刻拿起金黄酥脆的排散大快朵颐,油茶里那股淡淡的涩似乎被遗忘了。等我再大一些,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妈妈也开始打油茶。周末的清晨,厨房里总传来闷闷的锤击声。妈妈和外婆一样,喜欢蹲坐在地上捶打。这时,偷吃排散的我再也不担心被大人抓住后训斥一顿。我吃过排散后,对妈妈打油茶有了兴趣。于是我钻进厨房,蹲在妈妈脚边,看妈妈往锅里放葱、姜、蒜、花生,还有必不可少的泡好的茶叶。妈妈将锅里的一切锤得碎了、软烂了,糊成一团,可还依旧用力锤击着,不时地用木棒将锅壁上的碎末刮下来,还给这锅“碎泥”翻面。锅里各类菜在猛烈的锤击下迸出汁水,溅出来,偶尔飞到我的脸上,有些酸辣。我想要帮忙,妈妈却抹着汗珠说:“你力气太小了,锤不动。到一边玩去,小心辣到眼睛。”妈妈端着油茶走出厨房时,屋子里飘散着浓郁的茶香,我跑到桌前,一锅碧绿的油茶冒着蒸腾的白气,茶香浓得几乎要让我陷进去。我学着大人的样子泡几根排散,一丝油花在茶面上荡开。喝一口,清新而醇厚的味道在唇齿间流转,温热的油茶让我全身充满暖意,涩味在茶香中也不甚明显了,排散带着茶香似乎也比以往好吃许多。我喝着油茶,体味着家乡的味道。当妈妈再次把那口锅端出来时,我说:“我有力气了。让我打一次油茶吧!”少年拾趣每逢家乡过年,我走过小巷,经临门窗,总能闻到风卷起的柏叶香。——题记我们姊妹四个随外婆坐在老房子的小木凳上,对着翠绿的柏枝发难。外婆见状,戴上眼镜笑笑,用纯正的山西口音唤道:“坐到这旮,我来给你们几个示范。”外婆是糊柏叶的高手,只见她用一只满布皱纹的手提起柏枝,浊黄的眼珠微微转动,锁定其中标致的一根,另一只手捏住根部,手腕有节奏地转动几下,柏枝就乖巧地从主干脱落,掉进外婆的手里。又见她拈起一片红纸条,食指、中指一转,就听“嚓”“哗”两声,红纸就缠在了柏枝腰上,与青翠的叶子交辉,一气呵成。我们也跃跃欲试,依葫芦画瓢。我挑出一根柏枝,翻动柔软的叶子,从中寻找合适的小枝。找到了心仪的一枝,我惊喜地抓住它,手心却传来一阵剧痛——柏枝上有刺!外婆赶忙趿着拖鞋走来托起我的手,姊妹们也扑过来叽叽喳喳地询问。我心里一暖,外婆也说:“机灵着点,柏叶的枝上有刺。”我忙说没事,便继续手上的动作,没想到柏枝格外坚韧,我左扯、右拉、上提、下拽,才破开一道小口。我将它一点点撕下,裹上红纸,完成!柏枝的清香透满房间,我心里亦被初次尝试糊柏叶的乐趣所填满。

走出院门,我们给塬上的每户人家赠送一根柏枝,传递一份祝福。叩响红铁门,里面总有几张笑脸随着嘎吱声欣然绽放。乡亲们收下柏枝,拿出新收获的土特产热情地往我怀里堆,并掏出早已准备好的大红包,等着我来接。明媚的阳光洒在乡人们的身上,照亮每个人的胸膛,一句句家常的对话,一声声隔着院墙的“下次再来”,透着浓浓的乡味、情味。走在黄土坡上,家家户户的门前、窗旁都摞着一根糊过的柏叶、一根木条和一块煤炭,寄托着乡人对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煤炭增产的质朴愿望。糊柏叶,拾传统乡俗的乐趣和家人团圆的情趣;赠柏叶,拾拜访乡人的乐趣及向往美好生活的情趣。少年回乡,于平常中拾得情,拾得趣。学问藏在沧浪亭里那—山一水、一亭一物、一动一静,沧浪亭的每一隅都蕴含着学问。若非细心之人,如何洞察到呢?姑苏的树叶被夏日染黄,我们穿过马路、越过小桥、绕过人群,终于来到了心驰神往的“沧浪亭”。在这里,我们将领略这座园林的魅力。古朴的白墙灰瓦,诉说着属于它的过往。那潺潺流水,像极了它的名字,《沧浪歌》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一阵风吹来,送来缕缕清凉。不知是哪位大家,有如此雅致,建了这所园林,让后人仰慕不已。经老人介绍,这是苏舜钦取名并修建的园林。时光让我们回到了北宋,来到了汴京城内,那—场荒谬的弹劾,说他监守自盗,被罢官,旅居苏州。这一沉重打击,让苏舜钦看到吏政不清,买下废园,取名“沧浪亭”,以沧浪之水,来排解内心的悲愤,借以抒怀。一阵风吹来,清凉依旧,但这水中蕴含的学问,令人沉思。既然政治不得已,不如随世沉浮,取得自胜之道。那正厅的桌椅,雕刻精致,那盛开的花朵,似乎经过雨的滋润,刚刚展开一样。秋风吹过,送来缕缕的桂花香,若不是人来人往的惊动,让人感觉这香就是那雕刻的花。那精致的茶几,还有那支撑花盆的几案,令人暗自叫绝。老人说,你看这些几案、桌椅,没有用一个钉子,而且这些家具已经好几百年了。看我们惊诧,他笑着说:“古人打造家具,用隼铆结构,相互掣肘,又毫无痕迹,而且选材、打磨、安装,一件或花上半年到几年的时间呢!“这些话语敲打着我们的心,我们佩服古人的传统工艺的智慧,也惊诧他们的审美,更佩服的是他们的“慢功夫”,慢功夫,才能出细活啊。是啊,这一景一物,一山一水中藏着的为人哲学、处世之道、做事态度的学问,让我们终生受益啊。现代快速的生活,让我们来不及停留,有时候,我们需要停下来,去聆听、去观看、去思考人生的学问。夕阳西下,从园子出来,我们依然似乎在梦中巡游,在画中畅游。不仅仅是园子的美,藏在其中的学问,更美。我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是五千年历史长河沉淀的最耀眼的明珠。它们久经打磨而更加韵味悠长。行走在过去和现在,我从地上拾起一颗美丽的珍宝——诗词。很小很小的时候,我便在妈妈的影响下接触了唐诗。它们比儿歌更加朗朗上口,比音乐更加婉转动听。手捧一本《唐诗三百首》,我喜欢指尖划过书页上带有淡淡墨香的诗句,喜欢从唇间轻轻吟出两句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我与诗词的缘分,大概就是那时结下的。现在,我仍然喜欢诗词,那份最初的,纯粹的爱。学业压力渐渐增大,我读诗、写诗的时间少了,我便愈加珍惜地品味我与它一起的时光。独坐床边,拿起一本诗词翻阅。比起诗,我更喜欢词,因为律诗虽然工整,但总给我一种束缚感,而且相似的句式与词相比,略显乏味。特别喜欢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的词,婉转柔美,淡淡的,淡淡的,引起千丝万缕的愁绪。“凄凄惨惨戚戚”几个叠字就倾尽心头所有的愁,“载不动,许多愁”,愁重舟轻,舴艋舟都载不动的愁,这痛苦该多大,哀愁该多深啊!李清照的词多是伤感的,这与她的经历密切相关。她国破家亡的悲伤,通过哀婉凄苦的诗句直抵人心。多数时候,我读诗并不完全懂其中之意,但这并不影响我对它的喜爱。像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不需多言,一切尽在不言中。对于唐诗,我最喜欢的一是那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虽然后来得知作者的人品与诗句不符不免失望,但对诗本身仍十分喜爱。二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些诗句引起了我内心深处的感动与震撼,又难以言表。或许我与诗词就是这样,一切尽在不言中,心灵的感触胜过了千言万语。诗词,是无比美丽动人的,它是一种情感的美丽载体。把它传承下去,不仅仅是这样一种形式的学习,而是学会如何用最美的方式表述内心的情感。我有时有了灵感,便常常写些诗保留下来。往后再看时,回味无穷。我们都应传承这种美好的文化,让它们永久在历史长河中闪耀!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端午)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一直以来,我对端午节包粽子的传统文化没有理解,认为那是老一辈人才感兴趣的东西。直到那年端午,在我心中埋下一颗传统文化的种子。那年端午,外婆坐在木椅上,认真地包着粽子。我却感到不解,觉得自己包粽子费时又费力,便劝说外婆买点吃吃算了。谁知,外婆她笑着对我说:“这传统的手艺啊,你要学,要会,可不能让它在你们这一代手中消失了。”看着外婆,惊讶于绿叶和白米在她手中的无穷变幻。于是,孩子的好奇心被那新鲜事勾了去。但是,要包好粽子,必须得下点功夫。我开始注视外婆包粽子的动作。只见在她手中,绿叶,白米,红枣,霎时变成了一个精巧的粽子。她见我看得入迷,便叫我来试试。我却怕包不好,闹了笑话。外婆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随手拿起身旁的粽叶,点点头,示意让我跟着她一起做。首先,将粽叶重叠成漏斗的样子,然后填入白米和红枣,再将粽叶两端像盖子一样盖住,最后细心地将粽叶用线绑紧。从她熟练的一拉一牵,一言一语中,我竟发现传统之美的产生过程竟如此富有文化,富有秩序。又惊又奇地接过那精致的艺术品,不禁感叹传统文化的复杂与精美。对于传统文化的喜爱,如种子般悄然种下。暖黄色的灯光下,她极其耐心地教我如何小心地填入糯米,如何防止馅料不漏出来,如何将粽叶绑紧。外婆一边修正我包粽子手法上的错误,一边还给我讲了一些关于粽子文化的来历与习俗。“现在啊,很少人,会包粽子了。传统文化是根,是我们大家要去继承和发扬的。”她的话语,让我感受到一个老人对传统文化的执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