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物理重难点复习专练:电路、电流、电压和电阻(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中考物理重难点复习专练:电路、电流、电压和电阻(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中考物理重难点复习专练:电路、电流、电压和电阻(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中考物理重难点复习专练:电路、电流、电压和电阻(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中考物理重难点复习专练:电路、电流、电压和电阻(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难点07电路、电流、电压和电阻

摩擦起电现近三年广东中考物理

象和实际、两电路、电流、电压和1、电路连接与识别:以选择、填空题考查串联、

种电荷的相电阻主要以选填题和并联或混联电路的判断,或根据要求连接实物电

互作用规律作图题形式出现,分路、画电路图。

及判断物体值约为2-4分不等,题2、电路故障分析:结合电路中用电器工作状态

带何种电荷、型较为稳定。或电表变化,判断短路、断路故障原因。

电流方向的2022和2024年选择题3、电流的形成与方向:以选择题考查电流形成

规定、电路的都考查了电路的设原因、方向规定,结合实际电路判断电流方向。

设计、电路故计;同时2022年还考4、电流表的使用与读数:在实验、填空题中,

障的判定、探查了根据实物图画电考查电流表连接、量程选择、读数及指针偏转分

究串并联电路图、判断物体带何析。

路的电流规种电荷;2023年考查5、电压的概念与作用:以选择、填空题考查电

律、探究串并了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压概念及电源提供电压的作用。

联电路中电律、利用电表判断电6、电压表的使用与读数:类似电流表,考查电

压的特点、电路故障;2024年还考压表的连接、量程、读数及与被测用电器的并联

压表的量程查了带电体可以吸引关系。

及读数、根据轻小物体、摩擦起电7、电阻的概念与影响因素:以选择、填空题考

实物图画电现象、电流方向的规查电阻概念及材料、长度等对电阻大小的影响。

路图定等。

<1

重难诠释

【知识必备】

一、电流和电路。

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能的转化:机械能一电能。

(1)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新电荷,而是发生了电子转移,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

试卷第1页,共21页

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有多余的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2)甲乙两不同的物体互相摩擦,若甲物体带了正电,则乙物体一定带负电,且电量相等。

2、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1)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2)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3)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中和:等量的异种电荷放在一起互相抵消的现象叫做中和。(中和后物体不带电)

3、导体与绝缘体

(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3)导体和绝缘体的主要区别是:导体内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电荷,而绝缘体内几乎没有自

由移动的电荷,但导体和绝缘体是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4)金属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它移动的方向与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方向相反;酸碱盐水溶

液导电是靠自由离子。

4、电流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对金属来讲

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1)电流的方向: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而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和

正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即与电流方向相反)。

(2)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②电路为通路。

5、电路:用导线将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

6、电路有三种状态

(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有电流通过导线和用电器,用电器可以工作。

(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也叫断路);没有电流通过导线和用电器,用电器不能工作。

(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或用电器两端)上的电路叫短路。有很大电流通过

导线,但没有电流通过用电器,用电器不能工作。

7、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

(1)串联: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

(2)并联:把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

8、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荷量叫电流,用符号I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

试卷第2页,共21页

简称安,用符号A表示;电流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微安3A);换算关系:

1A=1000mA,lmA=1000|iAo

9、电流表:用来测量电流大小的仪表叫电流表。特点:其内阻很小,可视为零,接入电路

中不影响电路中电流大小。

(1)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用电器串联。

(2)电流必须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3)选择合适的量程(0~0.6A;0〜3A),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4)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接在电源的两极上。

10、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公式:I=Il=l2(用电器越多,亮度

越低)。

11、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公式:I=L+l2(用电

器越多,干路电流越大)。

3、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

(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压表损坏;②电压表接触

不良;③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

(2)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流表短路②和电压表并联的

用电器开路。

(3)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除了两表同时短路外,最大的可能是主电路断路导致无电流。

4、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申

=Ui+U2)o

5、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即U并=U】=U2)。

6、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

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电阻的国际单位是欧姆(Q);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千

欧(KQ)。(1兆欧=103千欧;1千欧=103欧)

7、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

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材料、横截面积一定时,

导体越长,电阻越大;材料、长度一定时,导体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大多数导体的电

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8、滑动变阻器

(1)构造:由瓷筒、线圈、滑片、金属棒、接线柱组成;变阻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

试卷第3页,共21页

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2)原理: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3)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4)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Q,允许通过的

最大电流是2Ao

(5)正确使用:①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②接线要“一上一下”;③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

大的地方。

【重难解读】

1、电路

(1)重点:识别串并联,依要求设计、连接电路。

(2)难点:复杂电路连接判断,故障分析(据灯亮暗、表读数判断断路、短路位置)。

2、电流

(1)重点:电流形成、方向规定,电流表使用(连接、量程、读数),串并联电流规律运用。

(2)难点:金属导体电流方向与电子移动方向关系,电流表易错操作,复杂电路电流流向

判断。

3、电压

(1)重点:电压概念、电压表使用,串并联电压规律应用。

(2)难点:理解电压使电荷定向移动,电压表连接与测量对象判断,结合电流规律综合计

算。

4、电阻

(1)重点:电阻概念、影响因素,滑动变阻器原理与改变电阻作用。

(2)难点: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因素,动态电路中变阻器引起电流、电压变化分析。

一、摩擦起电现象和实际(7小题)

(2023•广东广州•中考真题)

1.手与硅胶管M均不带电,用手摩擦M后,〃与带负电的塑料管互相排斥,则()

A.M带正电B.M不带电

C.手摩擦M时,正电荷从手转移到MD.手摩擦〃时,电子从手转移到M

(2024•广东广州•二模)

2.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弱如图1所示,使涤纶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某气球,

试卷第4页,共21页

它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2所示。

涤=>

橡二纶

—I丝;胶

弱毛二绸!一

<=玻二皮

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

图1

A.玻璃棒与涤纶摩擦后带负电B.摩擦过程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涤纶

C.摩擦后的涤纶不带电D.气球可能不带电

(2024•广东广州•二模)

3.如图某材料M快速摩擦整个塑料板,使塑料板带上电荷,则乂()

材料M

A.与塑料板摩擦后,塑料板一定带负电

B.与塑料板摩擦后,塑料板一定带正电

C.与塑料板摩擦时,正电荷发生了转移

D.与塑料板摩擦时,负电荷发生了转移

(2024・广东・中考真题)

4.《本草纲目》记载:“琥珀如血色,以布拭热,吸得芥子者真也”。“拭”指摩擦,“以布拭

热”是通过(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琥珀的内能。“吸得芥子”是由于琥珀

因摩擦带而轻小的芥子。

(2023•广东•中考真题)

5.题图是氢的原子模型示意图,原子核是,核外电子是,其中带负电

的是o(均选填“A”或"B”)

试卷第5页,共21页

6.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因得到电子而带电。用带电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

球,金属箔张开,如图所示。这两片金属箔带种电荷。

(2024・广东汕尾•二模)

7.锡的原子核带有50个元电荷,是(正、负)电荷;它的原子核外有

个电子,它对外不显电性是因为它正、负电荷量_________(“相同”或“不同”)。

二、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及判断物体带何种电荷(6小题)

(2022•广东广州•中考真题)

8.如图,用绝缘线分别悬吊甲、乙两轻小物体,甲带电,用带电棒丙分别靠近甲、乙。下

列能证明乙带电且甲、乙带异种电荷的现象是()

试卷第6页,共21页

9.根据小明生活中的相应情景,如题图所示,小明用气球与头发摩擦几下,松手后,气球“粘”

在头发上,原因是()

A.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C.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D.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024•广东江门•一模)

10.如图所示,小朋友从弯道型的塑料滑梯上匀速下滑,头发丝一根根竖起,形成“怒发冲

冠”的有趣现象。关于下滑过程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摩擦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电荷

B.小朋友下滑的过程中不受重力

C.竖起的头发丝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

D.形成“怒发冲冠”现象原理和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2024•广东广州•三模)

11.图甲是无风条件下铝箔气球的静止状态。当用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棒靠近气球时,

情景如图乙所示;当用b棒靠近气球时,情景如图丙所示。贝U()

无风环境

绝缘线

A.气球一定带负电B.a棒一定失去了电子

C.b棒一定带电D.b棒一定不带电

试卷第7页,共21页

(2024•广东佛山•二模)

12.用细绳悬挂轻质通草小球,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原来不带电的通草小球,小球会

先被玻璃棒;后又被玻璃棒弹开,小球被弹开说明玻璃棒和小球带有种电荷而

相互排斥,玻璃棒弹开小球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o(选填“相同”或“不同”)

(2024,广东肇庆•模拟预测)

13.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选填“正电”或“负电”),是因为玻璃棒_____(选填“得

到”或“失去”)电子,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

箔张开(如图丙所示),其原因是金属箔带上同种电荷,互相(选填“排斥”或“吸引”)

三、电流方向的规定(5小题)

(2024•广东广州•中考真题)

14.如图,带负电的云层靠近建筑物上的避雷针时,向避雷针剧烈放电形成雷电,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3

A.云层带负电是由于失去了大量正电荷B.云层带负电是由于摩擦创造了负电荷

C.放电时电荷从避雷针向云层方向移动D.放电时电流方向是从避雷针流向云层

(2024•广东肇庆•二模)

试卷第8页,共21页

15.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甲和乙,使甲带负电,乙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

属棒把甲和乙连接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

A.有自由电子从甲流向乙B.甲中的金属箔张角变大

C.乙带电后金属箔片不张开D.金属棒中有从甲到乙的持续电流

(2024•广西桂林•一模)

16.小聪用餐巾纸反复摩擦一根饮料吸管乙,然后把乙靠近另一根用支架支着能自由转动的

吸管甲的一端,如图所示,发现甲、乙互相吸引。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支架

A.若摩擦后乙带负电荷,则甲一定带正电荷

B.若摩擦后乙带正电荷,则摩擦过程中乙得到了电子

C.摩擦起电时创造了电荷

D.若甲带正电荷,摩擦过程中乙得到了电子,将乙与甲的一端接触,产生的电流方向为由

甲到乙

(2024•广东深圳•中考真题)

17.用航标灯发出的光来让海上的船只看清方位说明光能传递,是正极,

是能转换为电能。

电流方向

18.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用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A的金属球,验电器A

试卷第9页,共21页

的金属箔张开,是因为o另一个验电器B不带电(如图1所示)。用带手柄的金属杆

把A和B连起米,验电器B的金属箔张开(如图2所示)。金属杆的瞬间电流方向是

(选填“由A到B”或“由B到A”)。

四、电路的设计(7小题)

(2024•广东•中考真题)

19.小明设计了一盏能调节亮度的台灯。下列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是()

(2022•广东广州•中考真题)

20.两款温控开关K]和K2,当温度低于5(TC时,Ki保持闭合,后保持断开;当温度高于

50。(2时,K1保持断开,K2保持闭合,某保温水壶用其中一款开关检测水温,其加热电阻R

在水温低于50。(2时工作,在水温高于50。(3时不工作,下列电路图中符合用电安全且能实现

该保温水壶功能的是(

电源电源

试卷第10页,共21页

―电源―1—电源。

(2024•广东深圳•二模)

21.取还共享单车时,开关所既控制锁车器,又控制发出提示音的蜂鸣器,开关S?只控制

蜂鸣器;若蜂鸣器有故障,不影响锁车器正常工作。下列电路图符合以上设计要求的是()

(2024•广东深圳•一模)

22.如图所示为一款吊扇灯,闭合总开关后,风扇和灯可各自独立控制。下列电路图符合该

吊扇灯功能的是()

试卷第11页,共21页

I----<8)-----

Js

A.\、

L——O•°J

(2024•广东中山•三模)

23.小明设计了一款高铁安全锤取用报警电路。该电路由电源、电铃、保护电阻R、开关S

和Si组成,闭合开关S,当未取用安全锤时,相当于开关Si闭合,电铃不响;当取下安全

锤时,相当于开关Si断开,电铃响,请根据以上要求,将图电路补充完整。

(2024•广东惠州•二模)

24.很多住宅小区装备了区分外来车辆出入的门禁系统,内部车辆可以自动识别并使横杆启

动,外部车辆则需要门卫按动按钮才能启动横杆,自动识别系统可等效为一个自动开关,手

动按钮是一个手动开关,横杆启动系统看作一个电动机,请利用图中给出的元件符号画出满

足要求的电路图。

—(M)—

-<r<—

;自动开关

-O电源O-:

(2024•广东・二模)

25.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为缓解眼疲劳,

电加热眼罩受到广泛关注。图甲所示的电加热眼罩通过控制开关实现不同温度的发热功能。

试卷第12页,共21页

它有两个发热电阻,当开关S闭合时,A工作,眼罩处于低温状态;再闭合瓦,片&同时

工作,为高温状态;若断开S,眼罩停止发热。请在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设计一个简

化模拟电路,以符合眼罩的实际工作原理。

五、电路故障的判定(3小题)

(2024•广东中山•三模)

26.如题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灯泡L和Lz均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现用电压表检测

电路故障,分别测得间的电压为0V、3V、0V,由此判断电路故障可能是(:

C.L2短路D.开关断路

(2024•广东•三模)

27.小明利用两个规格不同的小灯泡,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同时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

和电压规律,在某组实验中,测出了a、b、c三点的电流,以及ab、be、ac间的电压,则

下列选项中,符合现实的是()

==『

A.UacUaj)UfyeB.Ua/UaUbc

C.D.ia=ib=ic

(2023•广东广州•中考真题)

28.小明按图示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电阻R标有“5Q”,灯L标有“3.8V0.3A”。闭合开关

S,L发光,电流表A和Ai正常工作,示数均为0.24A。小明认为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R

试卷第13页,共21页

被短路。该说法是否正确?;若正确,写出理由;若不正确,分析出现该实验现

象的原因并写出分析过程。。

六、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4小题)

(2024・广东阳江•一模)

29.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后,灯泡Li、L2的连接方式是(选填“串联”或“并

联”);已知电源电压为3V,电压表的示数为1.2V,则灯泡Li两端的电压为V。闭

合开关S后,两灯均发光,两电表均有示数,过一会儿由于某个灯泡发生故障而熄灭,电流

表有示数,电压表示数为零,则故障原因是灯泡

(2023•广东•中考真题)

30.如题图所示,标有“2.5V0.3A”的灯泡Li和标有“6V0.15A”的灯泡L2连接成联

电路,电源电压可调节;闭合开关S,使电源电压从0V逐渐增加,先正常发光的灯泡

是,此时通过另一灯泡的电流是Ao

(2024•广东韶关•三模)

31.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实验中,小杰设计的电路图如图甲所

7J\o

试卷第14页,共21页

12

QCK.O

J-0.6(3

乙丙

(1)小杰用三个电流表同时测量/、8、C三点的电流,连接成如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他

在连接电路时接错了一根导线,请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画“X”,然后画出连接正确的导

线________

(2)小杰纠正错误后进行实验。某次测量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为A„

(3)小杰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写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

各支路电流的关系表达式:

实验次序〃/A4/AIc/A

10.120.120.24

20.200.200.40

30.240.240.48

(4)小杰根据实验数据还断定“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一定相等”,他得出该结论的原因

可能是-

(2024•广东中山•三模)

32.如图所示,物理兴趣小组正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规律”。

(1)图甲是他们某次测量时连接的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选填“干路”、

“LJ或“L2”)的电流;

(2)小覃要测量通过L2的电流,应先。再将图甲中导线(选填,”或

*”)的一端移动到电流表的负接线柱上;

(3)分析下表可初步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

试卷第15页,共21页

干路电流J所在的支路电流L2所在的支路电流

/A/A/A

0.50.30.2

(4)他们还应该更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

(5)实验结束后,同组小桂还连接了如图乙所示的串联电路,闭合开关S时,发现:灯泡

Li比L2更亮;对调两个小灯泡在电路中的位置,发现仍是Li比L?更亮。他想知道灯泡的

亮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请你根据他探究的过程,完成填空:

①用电流表分别测出图乙4B、C三处的电流,电流表示数均如图丙所示,为A,

说明串联电路中的电流o

②分别将两盏灯泡单独接在图乙中电源的两端,发现Li、L2均比按图乙连接时更亮。

由①②进一步猜想:灯泡的亮度可能跟有关(不考虑灯泡的电阻变化)。

(2024•广东佛山•模拟预测)

33.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的实验中:

(1)小红把两个灯泡Li、L2按如图所示连接起来,闭合开关发现Li较亮,L2较暗。你认

为通过L中的电流(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通过L2中电流;

(2)当把电流表接入电路中C点时,闭合开关后发现Li和L2均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

为了找出故障原因,小红用电压表进行检测,发现N8间电压为3V,/C间电压为3V,BC

间电压为0。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A.J断路B.Li短路C.L?断路D.L2短路

(3)本实验多次实验的目的与相同;

A.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B.测量某未知电阻的阻值C.探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电

阻的关系”

(4)若用电流表分别测出N2C的电流都是0.2A,则可初步归纳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在

串联电路中,=

试卷第16页,共21页

七、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5小题)

(2024•广东广州•二模)

34.如图甲向示,将三个规格相同的小灯泡接入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的电路,用电压表测量其

中一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示数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F两接线柱间电压约为30V

B.若测量L1的电压,只需将导线〃与。点拆下,再接上/点

C.若CD间的电压表换上正常的电流表,通电后电流表示数为零

D.若小灯泡L2从灯座上旋下来,通电后电压表示数约为6V

(2024•广东东莞•一模)

3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灯Li与L2规格相同,闭合开关S,电流表A的示数为

0.5Ao若将电流表A与灯Li互换一下位置,则电流表A的示数为A,电压表V的示

数是Vo若将电压表V与灯L?互换一下位置,则电流表A的示数是Ac

八、电压表的量程及读数(3小题)

(2024•广东广州•三模)

36.在某校举办的水果电池比赛上小华用一个柠檬制作了水果电池。为了知道如图甲中A、

B哪个是正极,小华把铁片A、铜片B插入柠檬,并接入电压表,当其闭合开关S后,发

现发光二极管发光,电压表示数如图乙,则()

试卷第17页,共21页

B.甲图中,发光二极管的右侧为其负极

C.若断开开关,二极管不发光,说明A、B两金属片之间没有电压

D.柠檬电池工作时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024•广东河源•二模)

37.图1电压表的读数为V;如图2所示,物体的长度为mm;如图3中

秒表的示数为So

图3

38.如题图甲中铅笔的长度是cm;图乙寒暑表的示数为,℃;图丙电压表的示数

是Vo

(2024•广东•中考真题)

39.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试卷第18页,共21页

510

(1)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电路连接完整;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若灯L?断路,

则L|两端(选填“有”或“无”)电压;

(3)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电压力8、4c和5c。其中测,《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

示数为Vo接着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并多次实验,数据记录见表;

实验次序电压4B/V电压UBCN电压U/c/V

11.72.9

21.31.62.9

31.11.82.9

①分析表中数据,得到初步结论: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

压________;

②为使结论更具普遍性,小明将灯泡换成其他类型用电器并多次实验。此外,还可

以O

(23-24九年级上•广东佛山•期中)

40.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题图所示的电路。

(1)连接电路前,开关处于状态,电压表要与灯泡;

(2)根据如题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他发现两只灯泡都不亮,且电压表示数为0,

试卷第19页,共21页

若只有L]或L?中的一处发生故障,则故障是;

(3)故障排除后,继续实验,小明分析题表中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串联电路总电

压_____(选填“等于”或“不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UAB/NUAC/NUBCN

2.53.91.4

(4)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5)接着“探究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时,小明发现了一个现象:连接并联电路,闭合开关

后,原来的两个小灯泡都变亮了,对于该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九、根据实物图(电路图)画电路图(实物图)(3小题)

(2022•广东深圳•中考真题)

41.如图是某实物连接电路,请根据实物图在方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024•广东清远•二模)

42.在图中,请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实物图对应的电路图。

(2024•广东东莞•模拟预测)

43.用笔画线表示导线,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各元件连接起来。(导线不允许

交叉)

试卷第20页,共21页

Li

试卷第21页,共21页

1.D

【详解】由题意可知,开始手与硅胶管M均不带电,用手摩擦M后,〃与带负电的塑料管

互相排斥,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可知此时M带负电;根据摩擦起电的本质可知,得到电

子的带负电,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因此手摩擦”时,电子从手转移到初。

故选D。

2.B

【详解】由图1知,玻璃棒对电阻的束缚能力比涤纶的弱,所以涤纶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摩擦过程,电子由玻璃棒向涤纶转移,涤纶由于带上多余电子而显负电,图2中,带正电的

玻璃棒与气球相互排斥,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气球带正电,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D

【详解】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材料M快速摩擦整个塑料板过程中,由于不知哪

个物体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更强,所以无法判断物体得失电子情况,则无法判断物体带

电情况,在摩擦起电过程中,固体中的正电荷是不能自由移动的,故ABC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故选D。

4.做功电吸引

【详解】口]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热传递和做功。“以布拭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琥珀

的内能。

[2][3]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琥珀和布摩擦时,因得失电子,二者都

带上了电,由于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琥珀就把轻小的芥子吸起来。

5.BAA

【详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核外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原子核是由

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

6.负同

【详解】[1]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毛

皮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2]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带上了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金属箔片会张开。

7.正50相同

【详解】[1]⑵[3]原子核带正电,锡的原子核带有50个元电荷,它的原子核外有50个电子,

答案第1页,共13页

正负电荷量相同。

8.D

【详解】A.若丙带正电,由图可知丙吸引甲,故甲带负电,丙吸引乙,故乙带负电或不带

电,故A不符合题意;

B.若丙带正电,由图可知丙排斥甲,故甲带正电,丙排斥乙,故乙带正电,故B不符合题

忌;

C.若丙带正电,由图可知丙排斥甲,故甲带正电,丙吸引乙,故乙带负电或不带电,故C

不符合题意;

D.若丙带正电,由图可知丙吸引甲,甲带电故甲带负电,丙排斥乙,故乙带正电,所以甲、

乙带异种电荷,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D

【详解】将气球与头发摩擦后,气球与头发之间因为得失电子和导致气球与头发带异种电荷,

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而使气球“粘”在头发上。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0.D

【详解】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电子)的转移,故A错误;

B.小朋友从弯道型的塑料滑梯上匀速下滑,受重力和摩擦阻力以及滑梯对小朋友的支持力,

故B错误;

C.竖起的头发丝是因为头发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因,故C错误;

D.形成“怒发冲冠”现象的原理和验电器的原理相同,都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D正确。

故选D。

11.A

【详解】A.在图乙中,用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即带负电的a棒)靠近气球时,气球被

排斥,这说明气球与a棒带同种电荷,即气球也带负电。故A符合题意;

B.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由于

a棒带负电,说明a棒在摩擦过程中得到了电子,而不是失去了电子。故B不符合题意;

CD.丙图相互吸引,则b棒可能带正电可能不带电。则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12.吸引同种相同

答案第2页,共13页

【详解】[1]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因摩擦而带电,所以用丝绸

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原来不带电的通草小球,小球会被玻璃棒吸引。

⑵小球又被玻璃棒弹开,是因为小球在与玻璃棒接触时,带上了与玻璃棒相同的电荷。

[3]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玻璃棒弹开小球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13.正电失去排斥

【详解】[1]⑵[3]摩擦起电是电子的转移,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丝绸摩擦过

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的过程中失去电子;用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

金属箔片的电子转移到玻璃棒,金属箔片失去电子带正电,两金属箔片带上同种电荷,同种

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14.D

【详解】AB.云层带负电是由于云层与空气摩擦而带电的,在摩擦的过程中云层得到电子

而带负电,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并没有创造电荷,故AB

错误;

CD.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

向相反。放电时,负电荷从云层流向避雷针,电流方向是从避雷针流向云层,故C错误,D

正确。

故选D。

15.A

【详解】AB.甲带负电,乙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甲和乙连接起来,甲中的

自由电子(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乙,甲金属箔所带的负电荷减少,金属箔张角减小,

故A正确,B错误;

C.乙带有多余的负电荷,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金属箔张角变大,故C错误;

D.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金属杆和金属球接触的一瞬间,金属杆中电

流方向是从乙到甲,此时电流是瞬间电流,不是持续电流,故D错误。

故选Ao

16.D

【详解】A.两个物体相互吸引有两种可能: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的不

带电物体。饮料吸管乙与餐巾纸摩擦过,会带上电荷。甲与乙靠近,相互吸引,则甲可能带

与乙异种的电荷,也可能不带电,故A错误;

B.失去电子带正电,若摩擦后乙带正电荷,则摩擦过程中乙失去了电子,故B错误;

答案第3页,共13页

C.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而不是创造了电荷,故c错误;

D.若甲带正电荷,摩擦过程中乙得到了电子,将乙与甲的一端接触,电子移动方向由乙到

甲,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移动方向相反,所以产生的电流方向为

由甲到乙,故D正确。

故选D。

17.信息碳化学

【详解】[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航标灯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海上的船只看

清方位,说明光能传递信息。

[2][3]电源的外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回到负极,由图中电流方向可知碳是正极,电池将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8.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由B到A

【详解】[1]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得到电子带负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验电器A

的金属球接触,因为橡胶棒带负电,故A带负电,验电器A的金属箔能够张开是因为同种

电荷相互排斥。

[2]A带负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负电荷(电子)由

A转移到B,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所以电流方向从B到A。

19.C

【详解】A.由A图可知是只有台灯一个用电器的简单电路,台灯不能调节亮度,故A不

符合题意;

B.由B图可知台灯与定值电阻并联在电路在,并联电路的用电器工作时互不影响,故B不

符合题意;

C.由C图可知台灯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可以调节台灯的亮度,

故C符合题意;

D.由D图可知台灯与滑动变阻器并联在电路中,并联电路的用电器工作时互不影响,调节

滑动变阻器不可以调节台灯的亮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C

【详解】AB.由电路图可知,电路中加热电阻R与开关并联,当开关闭合时会对电源短路,

将会烧坏电源,故AB不符合题意;

CD.由电路图可知,加热电阻R与开关串联,加热电阻在水温低于5(TC时工作,即水温低

答案第4页,共13页

于5(FC时开关应闭合;加热电阻在水温高于50。(2时不工作,即水温高于5(TC时开关应断开,

由题意可知,符合这一规律的应该是K1,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1.A

【详解】开关S1既控制锁车器,又控制发出提示音的蜂鸣器,说明开关S1为总开关,开关

S2只控制蜂鸣器,说明开关S2与蜂鸣器串联;若蜂鸣器有故障,不影响锁车器正常工作,

说明蜂鸣器与锁车器并联。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22.B

【详解】A.如图风扇与灯串联,不能独立控制,且三个开关串联,需要三个开关都闭合电

路才接通,故A不符合题意;

B.如图灯与风扇并联,开关S2控制灯,Si控制电动机,风扇和灯可各自独立控制,且干路

开关S控制整个电路,故B符合题意;

C.如图灯与风扇并联,开关S闭合后灯工作,再闭合S1,风扇工作,风扇无法独立工作,

故c不符合题意;

D.如图灯与风扇并联,开关S闭合后风扇工作,再闭合Si,灯工作,灯无法独立工作,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s

电铃

23.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闭合开关S,当安全锤未取用时,相当于开关S1闭合,电铃不响,

说明电铃不响被短路了,当取下安全锤时,相当于开关S1断开,电铃响,说明开关S是总

开关,R串联在电路中,保护电路,如图所示:

答案第5页,共13页

电铃

RSi

24.

【详解】依题意可知,任意一个开关闭合均可以使得电动机工作,所以两开关并联后再与电

动机串联,作图如下:

手动开关_

-----®—

自动开关

------------------0电源o-1

【详解】只闭合Si时,周工作,为低温状态,再闭合S2后,氏、心同时工作,为高温状态,

说明以可以独立工作、必和&可以同时工作,即两电阻并联;断开S/时,眼罩停止发热,

说明开关S/位于干路,开关S?位于七支路,如图所示:

26.B

【详解】如图为串联电路,闭合开关后两灯均不亮,且电流表无示数,则可能是电路出现断

路;当电压表测2c间的电压为3V,说明C到电源负极,3到电源正极之间是通路,则故

障是Lz断路。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答案第6页,共13页

27.D

【详解】AB.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即

uac=uab+ubc

两个小灯泡规格不同,因此串联电路中

故AB不符合题意;

CD.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即

4=4=4

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8.不正确见解析

【详解】[1]若R短路,分析电路可知,灯泡也会被短路,造成电源短路,此时电流表Ai不

会有示数,因此小明的说法不正确。

[2]L发光,电流表A和Ai正常工作,示数均为0.24A,这说明干路中的电流与通过灯泡的

电流是相同的,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知,通过R的电流为0,所以故障是R断路。

29.串联1.8L2短路

【详解】[1]由图可知,两灯依次连接,闭合开关S后,灯泡Li、!<的连接方式是串联。

⑵由图可知,电压表测量灯L2两端的电压,灯泡Li、L2串联,已知电源电压U=3V,电压

表的示数为1.2V,即S=1.2V,则灯泡L]两端的电压

U、=U-U2=3V-1.2V=1.8V

[3]某个灯泡发生故障,电流表示有读数,说明电路出现了短路现象,电压表示数为零,说

明电压表测的是导线两端的电压,所以故障是与电压表并联的灯泡L2短路。

30.串L20.15

【详解】[1]由图可知,开关闭合后,整个电路只有一条闭合回路,灯泡Li和灯泡L2串联。

[2][3]通过小灯泡的电流达到额定电流时,小灯泡正常发光,由图可知,两灯泡串联,根据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的规律可知,灯泡L2的额定电流小于灯泡Li的额定电流,故先正

常发光的是灯泡L2;且此时通过另一灯泡的电流也是灯泡L2的额定电流,即0.15A。

答案第7页,共13页

31.0.22IC=IA+IB实验中使用了规

格相同的灯泡

【详解】(1)[1]图乙中有两个电流表测量同一条支路中的电流,电路改接如下图所示:

(2)⑵由图丙可得,电流表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则示数为0.22A。

(3)[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三次实验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两条支路中的电流之和,所

以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表达式为

IC=IA+】B

(4)[4]小杰根据实验数据还断定“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一定相等“,这个结论是不正确

的,很有可能是实验中使用了规格相同的灯泡,使得各支路电流相等,导致小杰产生了这样

的错误判断。

32.干路断开开关。各支路电流之和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0.2处处相等电压

【详解】(1)[1]由图甲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在干路,所以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

(2)⑵[3]要测量通过L2的电流,应把电流表串联在灯泡L2所在支路中,所以应先断开开

关,再将图甲中导线。的一端移动到电流表的负接线柱上。

(3)[4]由表中数据可知,J所在的支路电流与L2所在的支路电流之和等于干路电流,即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4)[5]要得到并联电路中电流的普遍规律,应选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实验。

(5)[6]电流表选择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电流表示数0.2A。

[7]/、B,C三处的电流均相等,可知在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

网图乙中两灯泡串联,分别将两盏灯泡单独接在图乙中电源的两端时,灯泡两端电压为电

源电压,比原来串联时灯泡两端电压大,发现Li、L2均比按图乙连接时更亮,所以进一步

答案第8页,共13页

猜想:灯泡的亮度可能跟电压有关。

33.等于AC电流处处相等

【详解】(1)[1]如图可知,两灯泡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通过Li中的电流等于

通过L2中电流。

(2)[2]由题意知,闭合开关后发现Li和L2均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中有断路,

用电压表进行检测,发现间电压为3V,说明N5之外电路是通路;发/C间电压为3V,

说明/C之外电路是通路;8c间电压为0,则8c之外电路存在断路;因此应该是N8之间

的Li断路。

故选Ao

(3)[3]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的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普遍性规律。

A.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求平均值减小误差,故A不符合题意;

B.测量某未知电阻的阻值,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求平均值减小误差,故B不符合题意;

C.探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普遍性规律,

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4)[4]用电流表分别测出4BC的电流都是0.2A,可初步归纳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在串

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34.D

【详解】A.由图乙可知,电压表选用的是小量程,分度值为0.1V,示数为2V;灯泡的规

格相同,三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所以每个灯泡两端的电压相同,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可知,电源电压即N尸两接线柱间电压为

2V+2V+2V=6V

故A错误;

B.由图可知,C接的是电压表的负接线柱,这说明电流从右流向左的,如果将导线〃与。

点拆下,再接上/点,电流从电压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