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实验探究专题练习
1.如下图是制取和验证C02化学性质的装置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a;b;c。
(2)装置1是制取CO,装置,内装的药品是:
(写名称)和o反应现象。
(3)用装置2来检验C02,则盛放的试剂名称是,反应现象
(4)用装置3证明C0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则装置3中除水外还应加入的试
剂是:,实验现象是。
(5)装置4中放有燃着的高低不同的蜡烛,观察到的现象是;这个
现象说明CO2具有的性质是、。
2.某研究小组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的部分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困一图一
(1)利用图一实验验证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
的性质.要让蜡烛自下而上熄灭,选用图一中的装置更易成功.
(2)利用图二装置验证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反应.他们先关闭
Ki,打开降往导管中缓缓通入600毫升二氧化碳,丙、丁容器中均无明显现象;
然后打开关闭跖继续往导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到丁容器中出现浑浊(通
常情况下1体积水大约能吸收1体积二氧化碳).根据以上现象,可以推断本实
验中二氧化碳.
A.一定与氢氧化钙反应B.可能与氢氧化钙反应
C.一定与氢氧化钠反应D.可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3.今年初三学生参加了化学实验技能考查,下列是某校为“二氧化碳制法和性
质〃准备的常用仪器和药品.
仪器:
①②③④⑤
药品:浓盐酸、稀盐酸、石灰石、碳酸钠、澄清石灰水
【考场片段】
(1)马小哈:第一步选择仪器(填仪器编号)组装好发生装置;第二
步向组装好的装置中加入药品,反应剧烈,迅速停止.
你认为马小哈所取的固体药品是,操作中缺少的主要步骤是.
(2)马小虎:将制得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始终未见浑浊.
你认为马小虎取的酸溶液可能是.
【归纳总结】
实验室制取C0,可选择上述药品中的;收集C0?的常用方法是.
【拓展延伸】
(3)某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神七〃宇宙飞船中宇航员呼出的CO?和水蒸
气均能与氧再生装置中的固体物质超氧化钾(K0?)反应产生02,其反应原理为:
4K+2H£==4K0H+302t;4K02+2C02==2K2C03+3O2
为了探究KO?能否与CO?反应产生02,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说明:B装置可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HC1气体.
①经检验,E中集气瓶内收集的气体为。2,检验On的方法是
②实验观察到D中变浑浊,可能的原因是(只写一个).
③某同学认为,在上述实验装置B和C之间增加一个干燥装置才能证明K0,能
与CO?反应产生你认为他的观点是(填“正确”或“错误”)的,
请说明理由.
4.图1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以下所选装置均填
装置序号)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o
(2)若以高镒酸钾为原料,用C、D装置制取、收集氧气时,C装置中一处明显
的错误是;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
是;实验结束时,应先,
后O
5.某科学小组同学对“含氧化合物制氧气”问题提出如下观点:
I.只有含氧化合物才能作为反应物制氧气;
n.任意一种含氧化合物都可以作为反应物制氧气。
[已知]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原理如下:
①2H202^^2比0+0"
Mn02
②2KC1()3^^2KC1+302t
(3)2KMnO4△K2MnO4+Mn02+02f
对于以上观点,该小组同学决定用学过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加以证明。请
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一]针对观点I,大家一致认为不需要设计验证实验就可直接判定该
观点是正确的。
(1)他们判定观点I正确的理论依据是。
(2)除上述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反应物以外,请你再列举一种能分解产生氧
气的非金属氧化物:(填化学式)。
[探究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镒、高镒酸钾三种物质以及试管(主要成分是
SiOj、酒精灯、铁架台等必要的仪器。请从中选择合适的药品及仪器,从含氧
物质加热能否产生氧气的角度,设置一组对照实验,证明观点n错误。
(3)上述对照实验的方案是。
(要求写出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
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其中
A是底面积为50cm2、高20cm的圆筒状玻璃容器(带密封盖),上面标有以cm
为单位的刻度,B是带刻度的敞口玻璃管(其他辅助装置略)。他们的操作过程
如下:
电源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入水并调整B的高度,使A中的液面至刻度15cm处;
c.将过量的铜粉平铺在惰性电热板上,盖紧密封盖;
d.通电加热铜粉,待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状况,调整B的高度使容器A、
B中的液面保持水平,记录液面刻度。(注:A容器内固态物质所占的体积忽略
不计)
(1)在操作a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2)在上述实验中,下列物质不能代替铜粉的是(填字母)。
A.红磷B.木炭C.铁粉
(3)在操作d结束时,装置A中液面的刻度约为cm(填整数)。如果
在操作d结束时,装置A中液面刻度在11cm处,则实验结果比理论值
(填“偏大”或“偏小”)。
(4)此装置与教材装置相比其优点是(写一点即
可)O
7.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
1
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5.
(1)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你认为导致这一结
果的原因可是(写出一点);
(2)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
优点是________.
8.衢州菁才中学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三套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进行探究。
(1)图2和图3装置比图1更加环保,因为两装置都能防止产生的(填
化学式)进入空气。
(2)图2装置中的气球主要作用是;
(3)图3装置中的——两处(用“a、b、c”表示)的现象,能证明可燃物
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
9.如图,左图是人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变化的示意图,右图是平静呼吸时胸
廓变化示意图。在左图的d点处,此时肺内气压比外界大气压(选填“高”、
“低”或“相等”)。当胸廓变化处于右图的B状态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反映于
左图中的哪一段(用左图中的字母表示)。
10.科学兴趣小组研究发现,同一朵牵牛花的花瓣在一天之内会出现颜色变
化。清晨,花的颜色为红色,随着光照不断增强,颜色慢慢加深,最后花的颜色
为紫色。查阅资料知道:清晨由于细胞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多而形成碳酸使细胞液
(pH)呈酸性,细胞中的花青素变红,随着二氧化碳含量减少细胞液(pH)逐渐呈中
性,细胞中的花青素变为紫色。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⑴清晨,二氧化碳含量较多的原因是
上午,随着光照不断增强,二氧化碳含量减少的原因是
(2)科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来证明光照是影响牵牛花花瓣颜色变化的原因,
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第一步:清早,选取A、B两组开花且生长状况相同的牵牛花;
第二步:o
预期实验结果:。
(3)兴趣小组为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选取了生长状况和
质量完全相同的同种蔬菜分I、II、III、IV、V五组进行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
如下表:(实验中不考虑蒸腾作用对植株质量的影响)
组另UIIIIIIIVV
温度/℃2324252627
暗处理1h后质量的变化/mg-1-2-3-4-2
光照后1h与暗处理前的质量变化
+1+2+3+4+2
/mg
①分析表中数据发现,温度不同,暗处理后五组蔬菜减轻的质量也不同,这
说明。
②将蔬菜光照1h后,五组蔬菜的质量都增加了,原因是。
依据实验结果,该蔬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若该蔬菜
为温室种植,要提高蔬菜产量,你认为应如何调节温室内的温度?
11.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不知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切开的苹果放置不久,果
肉上也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也好像是生了“锈”一样。小明对此进行了探
究: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可能与空气没有关系,只是果肉内的物质自身相互反应而“生锈”;
猜想②: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③: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氮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④: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锈”。
【实验设计】针对以上猜想,小明对所有猜想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进行
了验证,并观察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苹果“生锈”的原因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氧气发生
了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针对小明的上述探究,请分析:
(1)结合小明的探究过程,可知小明提出的问题是O
(2)上图中C装置的设计,是为了验证猜想(填序号)
(3)由小明得出的实验结论可推测,小明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实验较长
时间后,只有(填编号)试管中的苹果“生锈”了。
【反思与评价】在验证猜想①时,小明发现,如果水不与空气隔绝,果肉放在水
中时间长了也会变色,其原因是。
【应用】根据上述结论,要防止果汁变质,加工和保存果汁时可采取的措施
是:0
12.某科学兴趣小组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将数显设备、
气体压强传感器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量装置按下图连接。装置气密性良好,调节
右边敞口容器和集气瓶里的水面相平,此时集气瓶内气体的体积为%。关闭活塞,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塞紧瓶塞,待火焰熄灭后,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观
察到集气瓶中的水位上升。待集气瓶内的水面不再上升时,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
为%。然后向右边容器内加入一定量的水至两边水面再次相平,此时集气瓶内的
气体体积为V,。在点燃红磷至打开活塞这一过程中,观察到数显设备显示集气瓶
内的气体压强先上升后下降,再趋于稳定。
(1)数显设备显示,开始一段时间集气瓶内气体压强上升,这是因为温度升高
导致的气压变化量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氧气量减少导
致的气压变化量。
(2)基于数显设备显示的气压变化,“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中的“一段时间”
指的是火焰熄灭后到所经历的时间。
(3)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中减少的氧气体积为(选填“VM”、
“VM”或“V2V3”)。
13.小明为了探究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利用以下实验装置,分别取不
同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在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锦催化下,进行实验,具体数
据如下表:
实验1实验2实验3
故。2溶液
0.060.120.12
1质量分数5%5%10%
€■
鎏舞:气的体积
(1)以上实验可通过相同时间量筒中气体的体积来比较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大
小,还需要的仪器是。
(2)小明在实验中产生“温度是否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疑问,为了帮助
小明解决这个疑问,请你写出实验步骤:
答案
1、(1)长颈漏斗;烧杯;广口瓶;
(2)石灰石;盐酸;产生大量气泡;
(3)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浑浊;
(4)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5)烛焰由下而上熄灭;CO?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1)不支持燃烧或不助燃乙
(2)A、C
3(1)②③④碳酸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浓盐酸石灰石、稀盐酸向上排空气法
(3)①用带火星的木条
@C02在装置C中没有被完全吸收
③正确因为HzO和1<。2也能反应产生。2
4、.(1)试管(2)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将导管移出水
槽熄灭酒精灯
5、•⑴质量守恒定律(2)H2O
(3)操作方法:分别取5g氯酸钾、二氧化锦和高铳酸钾于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并将带火
星的木条放在三支试管口。实验现象:加热一段时间后,盛放高镒酸钾的试管口处的木条复
燃,证明加热高锦酸钾产生了氧气;又过一段时间后,加热氯酸钾的试管口处的木条复燃,
证明加热氯酸钾也会释放出氧气;而加热二氧化锦的试管口处的木条始终没有复燃,证明加
热二氧化锦没有产生氧气。结论:观点II是错误的
6.(1)由B装置中玻璃管的敞口处加入适量的水,A、B中形成液面差,静置一段时间后,
液面差不变,说明装置不漏气(2)B(3)12(4)偏大装置与空气完全隔绝实验
误差小,不污染环境
7.【答案】(1)红磷量少,未等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育产业并购整合策略与教育投资并购投资前景研究报告001
- 2025年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地质风险防控策略研究预研报告
- 江西省“红色十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 信息科个人年终工作总结(19篇)
-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孤树镇方官屯中心小学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1-2单元)数学试题
- 2025年第28届中小学学校“推普周”活动总结:以语言为桥 共筑中华民族共同体-
- 应力应变试验培训课件
- 2025年房地产行业投资策略分析报告:恒大碧桂园
- 岩石力学许明课件
- 输电六防课件
- 定向钻机操作规程
- rzelihz通快碟片式激光器培训课程
-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
- HY/T 080-2005滨海湿地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 GB/T 712-2011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构钢
- GB/T 19868.4-2005基于预生产焊接试验的工艺评定
- GB/T 19633.1-2015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第1部分:材料、无菌屏障系统和包装系统的要求
- 吸附及吸附过程课件
- 羽毛球运动基础知识简介课件
- 设计美学研究课件
-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雨的四季》课件(定稿;校级公开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