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美美与共民族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二)语文试题_第1页
云南省美美与共民族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二)语文试题_第2页
云南省美美与共民族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二)语文试题_第3页
云南省美美与共民族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二)语文试题_第4页
云南省美美与共民族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二)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美美与共”民族中学联盟联考(二)高一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阅读(70分)(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并作出战略部署,为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新征程上,我们要全面认识人口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和重点工作,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人口高质量发展内涵丰富,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适度的生育水平、适宜的人口结构、优良的人口素质、合理的人口分布。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适度的生育水平。保持适度生育水平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从世界范围看,低生育率是人类社会工业化、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不可避免的过程,是西方发达国家普遍经历的人口现象。当前,发达国家大都构建了生育支持服务体系,努力保持适度生育水平。从国际经验来看,生育支持服务体系构建得越早越完备,生育支持服务制度越健全,应对低生育率才能越主动,服务手段也才能越丰富,综合效果也相对明显。当前,我国正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倡导积极婚育观念,强化生育服务支持,努力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有助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持续的内需支撑和要素保障。适宜的人口结构。适宜的人口结构为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对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有14亿多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形成了全球最具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居民消费优化升级,同现代科技和生产方式相结合,蕴含着巨大增长空间,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底气和支撑。同时也要看到,人口众多对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石油、天然气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也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当前,我国人口性别比趋于合理,但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必须处理好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关系,更好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努力保持合理的人口年龄结构,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口结构变化的适应性。优良的人口素质。优良的人口素质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过去一个时期,我国经济体量的增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口规模巨大,但人口数量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释放。随着我国总人口出现负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可以进一步发挥我国人口数量优势,同时塑造人口质量红利,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人口素质主要包括健康水平和受教育程度。从健康水平看,近年来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大幅提升,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大幅下降,居民健康水平总体处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从受教育程度看,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4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602%。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需要大力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能、富有创新性的新时代青年人才,强化高素质高技能人力资源支撑,通过提高人口整体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合理的人口分布。促进劳动力在城乡、区域之间流动更加活跃,形成畅通有序、合理均衡的人口流动和分布格局,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从城乡分布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2023年的66.16%;同时,我国城镇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不同区域之间的城镇化率还存在一定差异。从区域分布看,我国人口继续向沿江、沿海地区及内地城区集聚,主要城市群人口集中程度较高,不同地区人口在人均预期寿命、教育水平、妇幼健康水平等方面也存在差异。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与环境承载能力,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优化区域、城乡人口比例,将进一步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使其更加合理、均衡和可持续。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口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部署。通过完善生育支持服务体系,倡导积极婚育观念,稳定生育水平;科学统筹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关系,优化人口结构;加大教育投入,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人口合理分布。如此,方能以人口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奠定坚实基础。(摘编自王培安《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式现代化的人口高质量发展需统筹生育水平、人口结构、人口素质和人口分布四方面,四者相辅相成。B.我国当前人口发展面临少子化、老龄化趋势,但是性别比已经趋于合理,区域人口增减分化问题仍需关注。C.材料指出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因此人口规模巨大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矛盾。D.合理的人口分布要求优化城乡和区域人口流动,缩小我国城镇化率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促进均衡发展。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口的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息息相关,脉脉相通。B.发达国家通过构建生育支持服务体系应对低生育率,说明生育政策越完备,人口问题越容易解决。C.我国人口素质提升体现在健康水平和受教育程度两个方面,但是人口数量优势尚未充分释放。D.合理的人口分布要求优化城乡和区域人口比例,推动人口的流动与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中“人口高质量发展”内涵一项是()A.通过全面放开生育政策快速提升生育率,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B.推动人口向中部和西部地区流动,缩小区域之间城镇化率的差距。C.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生育支持服务体系,保持适度的生育水平。D.优先发展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以替代人口数量优势。4.结合材料,分析人口高质量发展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具体路径。请从人口素质和分布两个维度提出具体措施。5.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青山有故事崔民我从省城厨师大赛现场采访归来,屁股还没碰到椅子,编辑小刘就像一阵风刮进来,说:“主任,有个人找你。嗨,我一瞅这个瘦小伙子就眼熟,再仔细一瞧,是上过咱们报纸的那个厨师。”我一愣,忙问:“他人呢?”小刘四周看了一下,说:“刚才还在这儿呢,这眨眼的工夫咋就不见了?”这个厨师叫王青山,是我去年在省城厨师大赛采访时认识的,他中等个儿,黑黑的脸膛,很瘦。大赛之初,对于第一次参赛的王青山,没有人看好。我也不看好王青山,但我还是拍拍他肩膀,鼓励了一下。王青山一愣,看见了我胸前挂的记者牌子,很感激地说“谢谢老师”。赛程接近尾声时,一些老手被淘汰,王青山反而有模有样地挺进了前三名。比赛结果出炉,王青山很惊艳,凭着他的拿手菜锅包肉,一路过关斩将,获得大赛金牌,实实在在地成为大家眼里的一匹黑马。我岂能放过这匹黑马,采写了一篇人物通讯,并配发了王青山的照片。这个从大山走出来的王青山火了,他所在的饭店也火了,人多得排队,都想先咬一口满嘴香的金牌锅包肉,这口福可是不能错过啊。我再次见到王青山,那天正下着鹅毛大雪。早晨,我只好坐公交车去上班,可是公交车从站点驶出几十米远,便停住不动了。我透过车窗往外看,汽车像蜗牛,在大街上排起一眼望不到边的长队。这时,有人愤怒地喊司机开车门,司机扭过头看了一眼这些人,没好气地说:“车没到站,不能开门,这是规定,懂吗?”有个壮汉喘着粗气说:“讲个屁规定,坐这破车还不如走得快呢,赶紧给我开车门。”他边说边往司机身边挤,瞧这个样子,如果不给开门,他非得揍扁司机。司机真挺倔,扒在方向盘上,好像这事跟他没关系。壮汉怒气冲冠,撸着袖子,向司机靠近。我马上往前挤,准备劝阻这场冲突。这时,一个年轻小伙子横在了壮汉的前面,我细看那个小伙子,竟然是王青山。壮汉一把抓住了王青山的衣领,毫不费劲地就把他拎得两脚悬空。这时,有人喊:“这个小伙子是上过报纸的金牌厨师。”马上有人回应说:“是,真是。”壮汉松开手,王青山趁机在壮汉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谁也没有听清说的是什么。然后他又跑到司机面前,也是低声跟司机说了几句谁也没听清的话,司机这才抬起头来,斜眼看了一下壮汉,又瞧瞧王青山,不情愿地按下开车门按钮,车门“咣当”一声开了。下了车后,王青山转过身来,突然看见了我,很激动,不停地搓手。我夸奖他在车上的表现太棒了,他低下头,然后又抬起来说:“老师,我听到车厢有人喊我是上过报纸的厨师,我感动得热血奔流,一下子浑身有劲了,真的。”我和王青山在鹅毛大雪中,向火车站方向走去。走到省广播电视大学门前,王青山停下了脚步,说要取毕业证书去。这让我很吃惊,一个来到城里打工的小伙子,竟然读完了广播电视大学。王青山说:“我家里困难,高中没读完就辍学了,可是上大学的念想一直有,这不,来到城里,就一边打工,一边读广播电视大学。”那次见面之后,我就再也没有见到王青山。我本想在今年省城厨师大赛采访现场,铁定能与他见面呢,可是我拿到了参赛名单,来回看了两遍,王青山这个名字也没有出现在我的眼前。我万万没想到,王青山竟然跑到报社来找我,我想他肯定有事。我后悔没有早点离开赛场回报社,不然就能见到王青山了。我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窗外火车站广场的那棵大榆树,树很高也很茂盛,远远望去,像巨大的绿色大伞。我很喜欢这棵大树。这时有敲门声响起,我急忙把门打开,站在我面前的竟然是王青山,他背着行李,站在门外。我说:“快,进来呀。”王青山没挪步,说:“老师,看到您就行了,就是想见个面,告个别。”我吃惊,急忙问:“告别,告什么别呀?”“回山村。”王青山的回答让我非常意外。王青山在这座城市,绝对有前途。但我没有劝他。我执意要送站。王青山说:“这也太麻烦您了。”我们走到火车站广场那棵大榆树下。王青山站住了,仰望,说:“我七年前来到省城,下了火车,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棵大榆树,我激动好一阵子,心想,就留在这座城市了,哪儿也不去。”我抬头,看大榆树。王青山回到山岭村,在微信上给我发过来一张照片,是一棵大榆树,好眼熟,这是车站广场的那棵大树。王青山紧接着又发来一条信息:这是我们村头那棵大榆树。我惊愕地看着手机上的大榆树。大概过了三年的时间,那天,王青山突然出现在我面前,他还是那么瘦,脸膛更黑了。我知道他是来省城做报告,讲述他和他们美丽山村的故事。说起来,王青山绝对是一个有故事的人物。他回到山岭村后,竞选上了村主任,带领村民,把山岭村建设得美丽起来了,拥有弯月亮湖、凤凰山、野虎岭、花果山风景区,吸引了游客的眼球。村里还建了绿色森林主题饭店,让游客在美景中,吃到满口香的锅包肉。我说:“我要参加报告会,再次采访你。”王青山紧紧握住我的手。此刻,我俩的目光不约而同望向窗外火车站广场那棵大榆树。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我”起初不看好王青山参加厨师大赛,后来却采写人物通讯,表现出“我”善于发现人才和挖掘新闻价值的职业素养。B.公交车上壮汉与司机的冲突,王青山能轻松化解,主要是因为他是上过报纸的金牌厨师,壮汉因此有所忌惮才松开了手。C.王青山能读完广播电视大学,体现了他即使家庭困难高中辍学后依然不放弃上大学梦想,以及在城市中努力上进的品质。D.王青山回到山村竞选村主任并带领村民们建设山村,说明他认为城市没有发展前途,还是乡村更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7.关于文中大榆树这一事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喜欢火车站广场的大榆树,它高大茂盛,像巨大的绿色大伞,这一描写为文本增添了一抹自然的气息。B.王青山七年前来到省城,看到大榆树后就决定留在城市,大榆树见证了他初到城市时的激动心情和人生选择。C.王青山回到山村后,微信发的照片里的大榆树和车站广场的大榆树相类似,点明了山村和城市存在相似之处。D.结尾“我俩目光不约而同望向窗外火车站广场那棵大榆树”,表明“我”和王青山都对城市生活充满留恋。8.王青山在文中有两次重要选择:一次是留在城市,一次是回归乡村。请结合文本分析这两次选择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变化。9.文章以“青山有故事”为标题,“故事”在文中有哪些内涵?请简要分析。(三)阅读Ⅲ(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黄州定惠院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今年复与参寥禅师及二三子访焉,则园已易主。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此木不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既饮,往憩于尚氏之第。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处修洁,如吴越间人,竹林花圃皆可喜。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晚乃步出城东,鬻大木盆,意者谓可以注清泉,瀹瓜李,遂夤缘小沟,入何氏、韩氏竹园。时何氏方作堂竹间,既辟地矣,遂置酒竹阴下。有刘唐年主簿者,馈油煎饵,其名为甚酥,味极美。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乃径归。道过何氏小圃,乞其丛橘,移种雪堂之西。坐客徐君得之将适闽中,以后会未可期,请予记之,为异日拊掌。时参寥独不饮,以枣汤代之。(选自苏轼《记游定惠院》)材料二:太原王弘中在连州,与学佛人景常、元慧游。异日,从二人者行于其居之后丘荒之间上高而望得异处焉。斩茅而嘉树列,发石而清泉激,辇粪壤,燔椔翳。却立而视之:出者突然成丘,陷者呀然成谷,洼者为池而缺者为洞,若有鬼神异物阴来相之。自是,弘中与二人者晨往而夕忘归焉,乃立屋以避风雨寒暑。既成,愈请名之,其丘曰“竢德之丘”,蔽于古而显于今,有竢之道也;其石谷曰“谦受之谷”,瀑曰“振鹭之瀑”,谷言德,瀑言容也;其土谷曰“黄金之谷”,瀑曰“秩秩之瀑”,谷言容,瀑言德也;洞曰“寒居之洞”,志其入时也;池曰“君子之池”,虚以钟其美,盈以出其恶也;泉之源曰“天泽之泉”,出高而施下也;合而名之以屋曰“燕喜之亭”,取《诗》所谓“鲁侯燕喜”者颂也。(选自韩愈《燕喜亭记》)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从二人者行A于其居B之后C丘荒之间D上高E而望F得异处焉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每岁盛开”的“岁”指年,与《捕蛇者说》“积于今六十岁矣”的“岁”意思相同。B.“园已易主”的“易”指改变,与《烛之武退秦师》“以乱易整”的“易”意思不相同。C.“以后会未可期”的“期”指期望,与《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的“期”意思不同。D.“有竢之道也”的“竢”通“俟”,等待,与《静女》“俟我于城隅”的“俟”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喜爱定惠院东小山上的海棠,枝叶特别繁茂,每年盛开时都会携客置酒,今年再去时园已易主,新主人因苏轼的缘故对园子稍加培治。B.苏轼在醉卧稍醒后听到崔成老弹雷氏琴,琴声悦耳,意境非凡。后来又进入竹园,苏轼在竹园中跟何氏要了一丛橘子,移植到雪堂的西边。C.王弘中在连州与学佛人景常、元慧发现一处奇异之地,经过一番整治后,呈现出独特地貌,他们在那里建造了房屋,用以躲避风雨和寒暑。D.韩愈为燕喜亭周围的景物命名,如“竢德之丘”“谦受之谷”“君子之池”等,这些命名都具有其特定的含义,表达了对王弘中等人的赞美。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既饮,往憩于尚氏之第。(2)出者突然成丘,陷者呀然成谷。14.苏轼与王弘中在游览中均展现了文人雅趣,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其共同点。(四)阅读Ⅳ(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杜甫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生理只凭黄阁老【注】,衰颜欲付紫金丹。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注】黄阁老:指严武。因徐知道据成都叛乱,杜甫曾一度离开成都草堂,广德二年(764)二月,听说严武再度任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同时,严武也来信相邀,诗人于是决定重返成都。此时严武以黄门侍郎为成都尹,故称“黄阁老”。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通过“沙崩损药栏”“江槛落风湍”等对草堂环境的描写,侧面反映了草堂环境的恶劣与诗人生活的困窘。B.颔联“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词性精准相对,平仄相谐,读来铿锵有力,节奏明快,富有韵律感。C.颈联“生理只凭黄阁老”表明诗人完全依赖严武接济,与孟浩然“欲济无舟楫”中隐含的干谒之意异曲同工。D.尾联“三年奔走空皮骨”以自嘲总结漂泊生涯,呼应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唇焦口燥呼不得”的困顿。16.杜甫在诗中写道“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请结合全诗分析这两句表达了哪些情感?(五)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木长”需“固本”,“流远”需“浚源”作类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生事”的指责,指出变法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表明自己推行新法是为了兴利除弊。(3)杜甫在《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非州大陆南端的林波波省,广茂的农田上空,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信号正悄然改变着这片土地的传统耕作方式。通过引入北斗高精度定位、智能农机导航和农业大数据管理等技术,当地农民成功实现了从“靠天吃饭”到“智慧种田”的挎越,为南非农业现代化住入新动能,一场静悄悄的田间“革命”徐徐展开。①。文达大学科学工程和农业学院的试验农场经理库塔玛女士介绍,北斗导航系统与作物田间管理相结合,可实现作物生长、施肥、虫害等数据的实时监测,指导农科推广单位、农场主以及农民精准管理,实现集约化经营并最大程度减少自然灾害影响。如果结合使用智慧农机,可依据预设路径实现厘米级精度的直线播种,避免重复或遗漏的情况不再发生,大幅增加种子利用率。同时,搭载土壤成分传感器的农机能实时分析氮磷钾含量,按需变量施肥,减少化肥使用量。然后是智慧灌溉与灾害预警。依托北斗定位和遥感数据,农田可被划分为多个网格,湿度传感器将数据传至云端平台。农民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即可远程控制灌溉设备,从而大大降低水资源消耗。系统还能结合气象卫星数据,②,帮助农户及时调整农事计划。此外,还有农产品溯源与市场对接。每块农田的作物生长数据均被记录在平台,消费者可通过扫描二维码了解生产全流程。库塔玛女士说,除了农业,这项技术③加装了传感器的牛或羊,其日常饮食、运动等数据被实时监测和分析,既保证了饲养质量和肉质品质,也保证了精确溯源。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集约化经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以节约资源为核心,减少各项农业投入的经营方式。B.依靠先进技术实现精准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的经营模式。C.通过扩大农田规模来增加农产品产量的经营策略。D.注重农产品质量,忽略生产过程成本的经营理念。19.文中第一段有多处错别字,请找出两处并加以改正。20.文中第一段的“革命”指什么?为什么要加引号?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三、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礼记》所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华文明自古崇尚多元共生。材料二:故宫博物院将传统文物与现代数字技术结合,推出“数字故宫”小程序,让千年文物“活”起来。材料三:Deepseek引发全球热议,有人担忧人工智能将消解人类文化的独特性,也有人认为科技能为文明传承提供新路径。请围绕“文明对话中的碰撞与共生”,结合以上材料与社会现实,写一篇议论文,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①自拟标题;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云南“美美与共”民族中学联盟联考(二)高一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阅读(70分)(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1~5题答案】【答案】1.C2.B3.C4.①人口素质方面,加大教育投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富有创新性的新时代青年人才,提升全民健康水平;②人口分布方面,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根据资源禀赋与环境承载能力优化区域、城乡人口比例。5.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开篇点明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观点;接着分别从适度的生育水平、适宜的人口结构、优良的人口素质、合理的人口分布四个方面阐述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最后提出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做法,总结全文;从整体结构布局和各部分的内容关系进行分析。(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6~9题答案】【答案】6.C7.D8.①留在城市体现他有追求,渴望在城市实现自身价值,积极进取,他努力通过厨师大赛和读书改变命运;②回归乡村体现他有担当,心系家乡,愿意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从个人发展转变为关注家乡建设。9.“故事”内涵:①王青山的个人成长经历(从辍学到村主任);②山村从落后到振兴的发展历程;③城乡联结的象征意义。(三)阅读Ⅲ(本题共5小题,20分)【10~14题答案】【答案】10.CDF11.B12.B13.(1)喝过酒后,我们前往尚氏的宅第休息。(2)突出的地方高高隆起成为山丘,凹陷的地方深陷下去成为山谷。14.①都喜爱自然美景,苏轼喜爱定惠院的海棠等,王弘中喜爱发现的奇异之地;②都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乐趣,苏轼赏景、听琴、品尝美食,王弘中整治土地、建造房屋;③都通过文字记录游览经历,苏轼写《记游定惠院》,韩愈写《燕喜亭记》。(四)阅读Ⅳ(本题共2小题,9分)【15~16题答案】【答案】15.C16.①对新松快速成长的期盼,希望美好事物茁壮成长;②对恶竹的厌恶,希望铲除丑恶现象;③借新松和恶竹表达对人生境遇的感慨,新松象征美好未来,恶竹象征生活中的困境;④结合严武再次任职,表达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希望在严武帮助下摆脱困境。(五)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题答案】【答案】①.思国之安者②.必积其德义③.举先王之政④.以兴利除弊⑤.风急天高猿啸哀⑥.渚清沙白鸟飞回二、语言文字运用(20分)【18~22题答案】【答案】18.B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