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吸痰护理考试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1.吸痰时,每次吸引时间不宜超过()A.5秒B.10秒C.15秒D.20秒E.25秒答案:C解析: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以免引起患者缺氧。时间过长会导致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加重缺氧症状。2.电动吸引器吸痰是利用()A.正压作用原理B.负压作用原理C.虹吸作用原理D.空吸作用原理E.静压作用原理答案:B解析:电动吸引器是通过电机运转形成负压,从而将痰液等物质吸出,利用的是负压作用原理。3.下列关于吸痰的说法错误的是()A.吸痰前应检查吸引器性能B.吸痰时应先吸气管内痰液,再吸口腔痰液C.吸痰管应每次更换D.吸痰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面色和生命体征E.贮液瓶内液体达2/3满时应及时倾倒答案:E解析:贮液瓶内液体达1/2满时应及时倾倒,而不是2/3满,否则可能会导致液体反流至吸引器内损坏设备。4.为昏迷患者吸痰时,正确的做法是()A.插管前将患者的头后仰B.插管时将患者的头前屈C.先吸口腔内痰液,再吸气管内痰液D.吸痰负压为40.0~53.3kPaE.吸痰后应将吸痰管浸泡在消毒液中备用答案:A解析:为昏迷患者吸痰时,插管前将患者头后仰,可使气道伸直,便于吸痰管插入。B选项头前屈不利于插管;C选项应先吸气管内痰液再吸口腔痰液,防止口腔细菌带入气管;D选项成人吸痰负压为40.0~53.3kPa,但题干未提及成人,且该选项不全面;E选项吸痰管应一次性使用,不能浸泡备用。5.吸痰时,如痰液黏稠,下列哪项处理错误()A.滴少量生理盐水B.增大负压吸引C.叩拍胸背部D.协助更换卧位E.雾化吸入答案:B解析:痰液黏稠时,增大负压吸引可能会损伤呼吸道黏膜,不能解决痰液黏稠的根本问题。而滴少量生理盐水、叩拍胸背部、协助更换卧位、雾化吸入等方法可以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6.气管切开患者吸痰时,下列哪项操作是错误的()A.先将口腔分泌物吸净B.用无菌镊子夹取吸痰管C.吸痰管可反复使用D.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E.吸痰毕,吸痰管丢弃答案:C解析:气管切开患者吸痰时,吸痰管应一次性使用,不可反复使用,以防止交叉感染。其他选项都是正确的操作。7.下列哪种患者不宜采用超声雾化吸入()A.急慢性呼吸道炎症B.哮喘发作患者C.咯血患者D.痰液黏稠患者E.支气管扩张患者答案:C解析:咯血患者进行超声雾化吸入可能会刺激呼吸道,导致咯血加重,所以不宜采用。其他选项的患者都可以通过超声雾化吸入达到稀释痰液、减轻炎症等目的。8.吸痰过程中,若患者出现紫绀、心率下降等情况,应立即()A.加大吸痰负压B.继续吸痰C.停止吸痰,给予吸氧D.通知医生E.更换吸痰管答案:C解析:吸痰过程中患者出现紫绀、心率下降等情况,提示患者可能出现了缺氧,应立即停止吸痰,给予吸氧,以改善患者的缺氧状况。9.成人吸痰时,负压一般调节为()A.20.0~33.3kPaB.30.0~43.3kPaC.40.0~53.3kPaD.50.0~63.3kPaE.60.0~73.3kPa答案:C解析:成人吸痰时,负压一般调节为40.0~53.3kPa,这个负压范围既能有效吸出痰液,又能减少对呼吸道的损伤。10.吸痰时,应遵循的顺序是()A.先吸气管内痰液,再吸口腔痰液B.先吸口腔痰液,再吸气管内痰液C.先吸鼻腔痰液,再吸气管内痰液D.先吸气管内痰液,再吸鼻腔痰液E.先吸口腔痰液,再吸鼻腔痰液答案:A解析:为防止口腔细菌带入气管,吸痰时应先吸气管内痰液,再吸口腔痰液。11.下列关于吸痰管的选择,正确的是()A.吸痰管外径应不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2B.吸痰管外径应不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2/3C.吸痰管外径应不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3/4D.吸痰管外径应与气管导管内径相等E.吸痰管外径应比气管导管内径大1/2答案:A解析:吸痰管外径应不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2,这样可以保证在吸痰时不会过度阻塞气道,同时也能有效地吸出痰液。12.吸痰前,需要评估患者的内容不包括()A.病情B.意识状态C.合作程度D.家族史E.呼吸道痰液情况答案:D解析:吸痰前需要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以及呼吸道痰液情况等,以确定吸痰的时机和方法。家族史与吸痰操作本身并无直接关联。13.为小儿吸痰时,负压一般调节为()A.13.3~20.0kPaB.20.0~33.3kPaC.30.0~43.3kPaD.40.0~53.3kPaE.50.0~63.3kPa答案:B解析:小儿气道较细,黏膜娇嫩,吸痰时负压应相对较小,一般调节为20.0~33.3kPa。14.吸痰过程中,若吸痰管堵塞,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用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B.用力挤压吸痰管C.更换吸痰管D.继续吸痰,等待堵塞物自行排出E.用镊子夹出堵塞物答案:C解析:吸痰管堵塞后,应立即更换吸痰管,以保证吸痰的效果和安全性。用生理盐水冲洗、用力挤压、继续吸痰等方法都不能有效解决堵塞问题,还可能导致痰液反流等情况。用镊子夹出堵塞物可能会损伤吸痰管或导致异物进入气道。15.下列关于吸痰的注意事项,错误的是()A.操作前应洗手,戴口罩、手套B.吸痰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C.吸痰前后应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D.吸痰管可以重复使用,但应严格消毒E.观察患者的反应,如面色、心率、呼吸等答案:D解析:吸痰管应一次性使用,不可重复使用,以防止交叉感染。其他选项都是吸痰时的正确注意事项。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吸痰的目的包括()A.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B.预防吸入性肺炎C.改善通气功能D.促进肺部气体交换E.防止窒息答案:ABCDE解析:吸痰可以清除呼吸道内的痰液等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从而预防吸入性肺炎;通畅的呼吸道有利于改善通气功能,促进肺部气体交换;及时清除痰液还能防止痰液阻塞气道导致窒息。2.下列哪些情况需要进行吸痰()A.咳嗽无力B.昏迷患者C.气管切开患者D.痰液黏稠不易咳出E.呼吸困难伴喉部痰鸣音答案:ABCDE解析:咳嗽无力的患者不能有效咳出痰液,需要吸痰;昏迷患者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容易导致痰液积聚,需要吸痰;气管切开患者气道直接与外界相通,痰液容易积聚,且患者自身排痰能力可能受限,需要吸痰;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吸痰可以帮助清除痰液;呼吸困难伴喉部痰鸣音提示气道内有痰液阻塞,需要及时吸痰。3.吸痰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A.面色B.心率C.呼吸D.血氧饱和度E.意识状态答案:ABCDE解析:吸痰过程中,观察患者的面色可以了解患者是否有缺氧导致的紫绀等情况;观察心率、呼吸可以判断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平稳;观察血氧饱和度可以直接了解患者的氧合情况;观察意识状态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因吸痰等操作出现异常。4.吸痰的操作要点包括()A.检查吸引器性能B.调节合适的负压C.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D.吸痰管插入深度适宜E.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答案:ABCDE解析:检查吸引器性能是确保吸痰操作顺利进行的前提;调节合适的负压可以保证吸痰效果并减少对呼吸道的损伤;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可以防止交叉感染;吸痰管插入深度适宜才能有效吸出痰液;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以免引起患者缺氧。5.为气管切开患者吸痰时,应注意()A.先吸气管内痰液,再吸口腔痰液B.吸痰管应一次性使用C.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D.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E.吸痰毕,将吸痰管妥善处理答案:ABCDE解析:气管切开患者吸痰时,先吸气管内痰液再吸口腔痰液可防止口腔细菌带入气管;吸痰管一次性使用可避免交叉感染;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是基本要求;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吸痰毕将吸痰管妥善处理可防止污染环境。6.下列关于吸痰的说法正确的有()A.吸痰前应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和方法B.吸痰时应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C.吸痰过程中如患者出现呛咳,应立即停止吸痰D.吸痰后应记录痰液的量、颜色、性质等E.贮液瓶内液体应及时倾倒并消毒答案:ABCDE解析:吸痰前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和方法可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动作轻柔可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患者出现呛咳时立即停止吸痰可防止进一步刺激气道;记录痰液的量、颜色、性质等有助于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贮液瓶内液体及时倾倒并消毒可防止细菌滋生。7.吸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A.呼吸道黏膜损伤B.低氧血症C.心律失常D.感染E.肺不张答案:ABCDE解析:吸痰时如果操作不当,如负压过大、吸痰管反复摩擦等可能导致呼吸道黏膜损伤;吸痰过程中会暂时阻断气道通气,可能引起低氧血症;低氧血症等情况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如果不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可能导致感染;痰液清除不彻底或吸痰导致气道痉挛等可能引起肺不张。8.为了稀释痰液,可采取的措施有()A.雾化吸入B.多饮水C.叩拍胸背部D.体位引流E.气管内滴入生理盐水答案:ABCDE解析:雾化吸入可以使药物以雾状形式进入呼吸道,稀释痰液;多饮水可以使痰液变稀薄;叩拍胸背部可以促进痰液松动;体位引流通过改变患者体位,利用重力作用使痰液流向大气道便于咳出;气管内滴入生理盐水可以直接稀释气管内的痰液。9.下列哪些物品是吸痰时需要准备的()A.吸痰管B.生理盐水C.无菌手套D.弯盘E.治疗碗答案:ABCDE解析:吸痰管是吸痰的主要工具;生理盐水用于湿润吸痰管和冲洗;无菌手套用于保证操作的无菌性;弯盘用于盛放吸痰时吐出的痰液等;治疗碗可用于盛放生理盐水等。10.吸痰后,对用物的处理正确的有()A.吸痰管丢弃B.贮液瓶清洗消毒后备用C.吸引器管道定期更换D.治疗碗清洗消毒后备用E.弯盘清洗消毒后备用答案:ABCDE解析:吸痰管为一次性使用物品,应丢弃;贮液瓶、治疗碗、弯盘清洗消毒后可备用;吸引器管道定期更换可防止细菌滋生和管道堵塞。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吸痰时,为了保证吸痰效果,可以连续多次长时间吸痰。()答案:错误解析: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且不能连续多次长时间吸痰,以免引起患者缺氧。2.吸痰过程中,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应立即停止吸痰。()答案:正确解析: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时,继续吸痰可能导致呕吐物误吸,所以应立即停止吸痰。3.吸痰管可以反复使用,只要每次使用后清洗干净即可。()答案:错误解析:吸痰管应一次性使用,不能反复使用,以防止交叉感染。4.为昏迷患者吸痰时,应将患者头偏向一侧。()答案:正确解析:将昏迷患者头偏向一侧可以防止呕吐物误吸,同时也便于吸痰操作。5.吸痰时,负压越大越好,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吸出痰液。()答案:错误解析:负压过大可能会损伤呼吸道黏膜,应根据患者情况调节合适的负压。6.吸痰前不需要评估患者的呼吸情况。()答案:错误解析:吸痰前需要评估患者的呼吸情况,包括呼吸频率、节律、深度等,以了解患者的通气状况,为吸痰操作提供依据。7.气管切开患者吸痰时,应先吸口腔痰液,再吸气管内痰液。()答案:错误解析:气管切开患者吸痰时,应先吸气管内痰液,再吸口腔痰液,防止口腔细菌带入气管。8.吸痰后,应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面色等情况。()答案:正确解析:吸痰后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面色等情况,可以了解吸痰操作是否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以及患者的病情是否有所改善。9.吸痰过程中,如痰液黏稠不易吸出,可以加大负压吸引。()答案:错误解析:痰液黏稠时加大负压吸引可能会损伤呼吸道黏膜,应采取如雾化吸入、气管内滴入生理盐水等方法稀释痰液。10.吸痰时,应从深部向上提拉吸痰管,边提拉边吸引。()答案:正确解析:从深部向上提拉吸痰管并边提拉边吸引可以更有效地吸出气道内的痰液。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吸痰的操作步骤。答案:(1)评估患者: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呼吸道痰液情况等。向患者或家属解释吸痰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取得配合。(2)准备用物:准备合适的吸痰管、生理盐水、无菌手套、弯盘、治疗碗、吸引器等。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合适的负压(成人一般为40.0~53.3kPa,小儿为20.0~33.3kPa)。(3)患者准备: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如仰卧位、侧卧位或半坐卧位,头偏向一侧。昏迷患者可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协助张口。(4)戴手套:洗手,戴无菌手套,连接吸痰管与吸引器管道,试吸少量生理盐水,检查吸痰管是否通畅。(5)吸痰操作:一手反折吸痰管末端,另一手用无菌镊持吸痰管前端,经口腔或鼻腔轻轻插入至咽喉部,在无负压的情况下再插入气管一定深度(一般经口腔插入15~20cm,经鼻腔插入20~25cm),然后放松吸痰管末端,边旋转边向上提拉吸痰管,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先吸气管内痰液,再吸口腔或鼻腔痰液。(6)观察与处理: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情况。如患者出现紫绀、心率下降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吸痰,给予吸氧。吸痰毕,吸净口腔或鼻腔分泌物,再次试吸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7)整理与记录: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将吸痰管丢弃,贮液瓶内液体及时倾倒并消毒,吸引器管道定期更换。记录痰液的量、颜色、性质以及患者的反应等。2.吸痰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并发症,如何预防和处理?答案:(1)呼吸道黏膜损伤-原因:吸痰管质地过硬、操作不当、负压过大等。-预防:选择质地柔软、粗细合适的吸痰管;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食品经营许可知识测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 农产品安全监管能力提升计划考核试卷
- 出租车行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研究考核试卷
- 停车设备电气控制系统培训考核试卷
- 产品生命周期与销售策略匹配考核试卷
- 合规监管体系构建考核试卷
- 安全行为与社会支持系统的关系考核试卷
- 风电机组性能测试考核试卷
- 2024年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题含答案
- 曲靖户籍管理办法
- 2025挂靠公司协议书挂靠协议合同范本
- 解读学习2025年《住房租赁条例》培训课件
- 法律宣传讲座课件
- 重症5c考试试题及答案百度
- 搅拌驾驶员安全
- 国开行+贷款+管理办法
- 2025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三角形(九大题型)原卷版
- 2025普洱辅警考试真题
- 气象局面试题目和答案
- 气管切开管的内导管护理
- 昌都市洛隆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图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