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幼儿园教师招聘幼儿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1页
潮州市幼儿园教师招聘幼儿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2页
潮州市幼儿园教师招聘幼儿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3页
潮州市幼儿园教师招聘幼儿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4页
潮州市幼儿园教师招聘幼儿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潮州市幼儿园教师招聘幼儿考试试题及答案一、专业基础知识(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3-4岁幼儿在绘画时,常将太阳画成红色圆形,周围用直线表示光芒,人物头部画成圆形后直接连接两条腿。这种表现反映了该阶段幼儿的哪种绘画特征?A.符号化阶段B.图式期C.涂鸦期D.象征期答案:D。解析:3-4岁幼儿处于象征期(前图式期),能用简单线条和形状象征事物,如用圆形代表头,直线代表腿,尚未形成固定图式。符号化阶段(4-5岁)会用更复杂符号表现细节,图式期(5-7岁)则形成个人绘画模式,涂鸦期(1.5-3岁)以无序线条为主。2.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5-6岁幼儿应具备的“手的动作灵活协调”目标是?A.能用剪刀沿直线剪,边线基本吻合B.能沿轮廓线剪出由直线构成的简单图形,边线吻合C.能使用筷子夹起花生米D.能熟练使用勺子吃饭答案:B。解析:《指南》健康领域“动作发展”中,4-5岁目标为“能用剪刀沿直线剪,边线基本吻合”(A);5-6岁目标为“能沿轮廓线剪出由直线构成的简单图形,边线吻合”(B);C为精细动作的更高要求(非明确目标);D为3-4岁目标。3.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扮演“医生”,用玩具听诊器给“病人”检查,这种游戏行为主要发展了幼儿的?A.认知能力B.社会交往能力C.身体协调能力D.语言表达能力答案:B。解析:角色游戏通过模仿社会角色互动,幼儿学习协商、合作、规则遵守,核心发展社会交往能力。认知能力(如分类、记忆)更多在结构游戏或科学活动中发展;身体协调在运动游戏中;语言表达是伴随但非核心目标。4.某幼儿在搭积木时说:“我要搭一个像潮州广济桥那样的桥,有桥墩和拱形的桥洞。”这体现了幼儿再造想象的哪种特点?A.依赖成人语言描述B.受具体事物启发C.情节单一D.与情绪相关答案:B。解析:再造想象是根据已有经验或提示创造新形象。幼儿因见过广济桥(具体事物)而产生搭建想象,属于受具体事物启发。若依赖成人描述(如教师说“想象一座桥”)则为A;情节单一是指想象内容简单,与题干不符;D未体现情绪关联。5.针对4岁幼儿“告状行为”频繁的现象,教师最适宜的回应是?A.“你自己解决吧,别什么事都找老师。”B.“他这样做不对,我马上批评他。”C.“你愿意和我说说具体发生了什么吗?”D.“等午睡后我们一起讨论怎么处理这类问题。”答案:C。解析:4岁幼儿告状多因规则意识萌芽但解决能力不足,教师应引导幼儿表达细节(C),帮助其梳理问题,而非简单拒绝(A)、直接评判(B)或延迟处理(D)。通过倾听可促进幼儿语言表达和问题理解,为后续引导解决打下基础。(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简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科学”领域的教育目标。答案:《纲要》科学领域目标包括:(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解析:需完整列出五点,重点强调兴趣激发、探究能力、表达交流、数学应用及环保意识,体现“做中学”的科学教育理念。2.请举例说明如何在幼儿园活动中渗透潮州本土文化(至少3种形式)。答案:(1)主题活动:开展“潮州非遗小传人”主题周,如组织幼儿观看潮剧片段,用彩色纸模仿潮剧脸谱绘制;(2)区域游戏:在手工区投放麦秆、潮绣纹样模板,引导幼儿制作麦秆画或简单潮绣贴画;(3)生活环节:午餐时介绍“潮州咸水粿”“鸭母捻”等传统小吃,让幼儿参与简单包粿皮(用面团替代米浆)的过程;(4)节日活动:结合“潮州大锣鼓”习俗,在春节或社区活动中组织幼儿用自制锣鼓(奶粉罐、木棍)模仿大锣鼓节奏表演。解析:需具体说明形式+内容,体现文化与幼儿年龄特点的契合(如简化操作、游戏化),避免抽象说教。(三)案例分析题(10分)案例:小班幼儿入园1个月后,教师发现部分幼儿仍存在以下问题:①明明在午睡时偷偷吃口袋里的糖果,被发现后大哭;②乐乐拒绝用幼儿园的杯子喝水,坚持用自己带的小铁杯;③朵朵在分组活动时,总是抢别人的玩具,说“这是我的!”问题:请分析上述行为的成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教育策略。答案:成因分析:(1)明明:小班幼儿规则意识薄弱,在家可能有随时吃零食的习惯,未建立“午睡时不吃东西”的集体规则;情绪调节能力差,被发现后因害怕或委屈大哭。(2)乐乐:处于“物品依恋期”,小铁杯是其安全感的寄托物(如在家常用),对陌生环境(幼儿园杯子)的不适应导致拒绝使用。(3)朵朵:小班幼儿“自我中心”思维明显,认为“我喜欢的就是我的”,缺乏“轮流玩”“分享”的概念;可能在家中玩具独占,未形成分享经验。教育策略:(1)针对明明:①与家长沟通,了解其在家饮食规律,共同制定“零食时间”(如午点后),明确午睡时不携带零食;②用故事(如《小熊的午睡时间》)引导幼儿理解午睡规则,鼓励明明当“规则小监督员”,增强规则认同;③大哭时先安抚情绪(拥抱、轻拍),待平静后用简单语言说明“午睡时不能吃糖果,容易卡喉咙,也会影响其他小朋友睡觉”。(2)针对乐乐:①允许其暂时使用小铁杯,同时在喝水环节介绍幼儿园杯子的特点(如“这个杯子有可爱的小兔子,和你的小铁杯一样漂亮”);②组织“我的杯子真好看”分享活动,让幼儿介绍自己的杯子(包括幼儿园提供的),减少对私人物品的过度依赖;③逐步引导:“今天试试用幼儿园的杯子喝一口,喝完还能用你的小铁杯再喝一点”,通过“渐进式适应”建立对新物品的信任。(3)针对朵朵:①用情景模拟游戏(如“玩具分享屋”),教师扮演“抢玩具的小朋友”,引导幼儿讨论“被抢玩具时的感受”,再示范“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轮流玩好不好?”等语言;②在分组活动前明确规则:“玩具要大家一起玩,谁先拿到可以玩3分钟,然后传给下一个小朋友”,并用沙漏计时可视化;③及时表扬朵朵的进步(如“朵朵今天把积木给乐乐玩了,真是懂得分享的好孩子”),强化正向行为。解析:需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规则意识、依恋行为、自我中心)分析成因,策略需具体可操作,体现家园共育、游戏化引导、正向强化等原则。二、教育教学能力(共40分)(一)活动设计题(20分)请以“潮州的秋天”为主题,设计一个适合中班(4-5岁)幼儿的半日活动方案,要求包含健康、艺术、社会三个领域的内容,体现生活化、游戏化特点。活动方案:活动名称:潮州秋趣大探秘(注:实际考试中无需名称,但需隐含主题)活动时间:上午9:00-11:30活动目标:1.健康领域:能协调地走平衡木(如用轮胎和木板搭建“韩江小桥”),发展平衡能力;2.艺术领域:能用彩泥、树叶等材料创作“秋天的果园”(如潮式蜜柚、橄榄),表现潮州秋季特色水果;3.社会领域:了解潮州秋季的传统习俗(如“秋社”祭祀、晒秋),萌发爱家乡的情感。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户外平衡木(轮胎+木板)、收集的潮州秋季水果(蜜柚、橄榄、番石榴)及图片;彩泥、树叶、树枝、胶棒等美工材料;《潮州民谣·月光光》音乐;2.经验准备:提前请家长带幼儿观察小区或公园的秋季变化,拍摄“我发现的秋天”照片。活动过程:1.晨间环节(9:00-9:30):秋天的“发现分享会”(社会领域渗透)-幼儿围坐,轮流展示“我发现的秋天”照片,教师用问题引导:“你在哪里发现了秋天?树叶变颜色了吗?”“潮州的秋天有什么特别的水果?”-播放潮州秋季果园视频(蜜柚园采摘、橄榄树结果),介绍:“秋天是潮州水果丰收的季节,蜜柚圆圆像灯笼,橄榄青青有点苦但回味甜,这些都是我们家乡的味道。”2.户外体育活动(9:30-10:15):“运送秋果小能手”(健康领域)-游戏情境:“果园的叔叔阿姨要把秋天的水果运到市场,我们来当小搬运工!”-场地设置:起点放“水果篮”(内装软质水果模型),中间用平衡木搭建“韩江小桥”,终点放“市场仓库”。-游戏规则:幼儿依次从起点拿一个“水果”,走过平衡木,将“水果”放到“仓库”;教师观察指导,对平衡能力弱的幼儿用语言鼓励(“像小鸭子一样慢慢走,脚踩稳木板”),对能力强的幼儿增加难度(如头顶沙包走)。-小结:“小搬运工们真棒!我们用平衡木运送了这么多秋果,以后走楼梯、过独木桥也能像今天一样稳当!”3.美工活动(10:30-11:15):“秋天的果园”创意制作(艺术领域)-导入:“我们帮果园运了水果,现在来用小手做一个‘秋天的果园’,把潮州的秋天留在教室里吧!”-材料介绍:彩泥(做蜜柚、橄榄)、黄色/红色树叶(做番石榴的叶子)、树枝(做果树树干)。-步骤引导:①用粗树枝插在泡沫板上作为果树;②用绿色彩泥搓长条绕在树枝上做枝条;③用黄色/橙色彩泥揉圆压扁做蜜柚(表面用工具压出“小坑”模仿真实纹路),用绿色彩泥搓橄榄形状;④用胶棒将树叶贴在枝条上,最后把“水果”粘在枝头。-展示分享:幼儿介绍自己的“果园”:“这是我做的蜜柚,它有大大的肚子!”“我的橄榄树结了好多青青的橄榄!”教师重点评价:“XX小朋友的蜜柚颜色很像真的,XX小朋友用了不同形状的树叶,果园看起来更热闹了!”4.活动延伸(11:15-11:30):“秋天的味道”品尝会-教师准备少量新鲜潮州秋果(洗净切块),如蜜柚、橄榄(提前说明橄榄“先苦后甜”的特点),幼儿分享品尝:“蜜柚甜甜的,像秋天的阳光!”“橄榄刚开始有点苦,后来变甜了,真有趣!”设计意图:活动以“潮州秋天”为主线,通过生活经验分享(晨间)、游戏化运动(户外)、创意美工(艺术)和真实品尝(延伸),整合健康、艺术、社会领域,符合中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特点,将本土文化融入日常活动,激发幼儿对家乡的感知与热爱。(二)弹唱与简笔画(20分)1.弹唱题:用C大调为儿歌《潮州好风光》(歌词节选:“潮州好,好风光,广济桥,跨大江,韩文公,留贤良,凤凰塔,傲穹苍”)编配简单伴奏,并现场弹唱(笔试中需写出和弦进行及节奏型)。答案:和弦选择:C大调主和弦(C)、下属和弦(F)、属和弦(G7)。和弦进行:4/4拍,每小节1个和弦,结构为C→F→C→G7→C(对应“潮州好,好风光”“广济桥,跨大江”“韩文公,留贤良”“凤凰塔,傲穹苍”)。节奏型:采用“柱式和弦+分解和弦”交替,前两句用柱式和弦(强拍)增强力度,后两句用分解和弦(3-5-1)表现流畅感,结尾用G7→C的完全终止式。2.简笔画题:请用5分钟画出“潮州工夫茶”场景,包含茶桌、茶壶、茶杯、幼儿(模仿大人泡茶),要求线条简洁,特征明显。答案:绘画要点:-茶桌:长方形,桌面用波浪线表示木纹;-茶壶:圆身、长流(壶嘴)、环状把手,壶身用简单线条区分壶盖;-茶杯:小而圆,3-4个围绕茶壶摆放;-幼儿:头大身小,短手臂,一手扶茶壶(拇指压壶盖),一手托杯(手掌向上),脸上带微笑;-细节:壶嘴画短直线表示“冒热气”,茶杯内用曲线表示茶水。解析:需突出工夫茶“小壶小杯”的特点,幼儿动作符合“模仿成人”的特征,线条简洁但关键元素(壶嘴、杯型)清晰。三、教育评价与反思(共30分)(一)观察记录分析(15分)以下是某教师对中班幼儿的观察记录:时间:10月12日10:00-10:15地点:建构区幼儿:浩浩(4岁5个月)、乐乐(4岁3个月)事件:浩浩用长积木搭了一个“火车头”,说:“我要搭一列去凤凰洲公园的火车!”乐乐走过来说:“我帮你搭车厢吧。”浩浩点头。乐乐拿了4块方积木排成一排,说:“这是第一节车厢。”浩浩看了看,把方积木换成了长积木:“车厢要长长的,不然装不下小朋友。”乐乐又拿了三角形积木放在车厢顶部:“这是火车的烟囱!”浩浩皱眉:“烟囱应该在火车头,不是车厢上。”乐乐想了想,把三角形积木移到火车头顶部:“这样对吗?”浩浩笑了:“对!这样火车就能冒烟出发啦!”两人继续合作,最终搭出了“凤凰洲号”火车,邀请其他小朋友“买票乘车”。问题:请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相关目标分析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提出教师的支持策略。答案:学习与发展分析:(1)社会领域“人际交往”:乐乐主动提出合作(“我帮你搭车厢”),浩浩接受并调整建议(更换积木),体现“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中班目标:“能与同伴协商分工,合作完成任务”);(2)科学领域“数学认知”:幼儿通过选择不同形状积木(长、方、三角形)搭建火车,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中班目标:“能感知物体的形体结构特征,画出或拼搭出该物体的造型”);(3)语言领域“表达与交流”:两人用语言协商(“车厢要长长的”“烟囱应该在火车头”),清晰表达需求和想法,符合“能有序、连贯、清楚地讲述一件事情”(中班目标);(4)学习品质:浩浩坚持“车厢装得下小朋友”的想法(坚持性),乐乐调整积木位置(反思与调整),体现“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和“积极主动、认真专注”的学习态度。支持策略:(1)即时反馈:教师以“乘客”身份参与,说:“这列火车的烟囱在火车头,设计得真专业!你们是怎么想到的?”引导幼儿回顾合作过程,强化“协商-调整”的经验;(2)材料拓展:在建构区新增“火车轨道”图片、不同材质积木(如木质、塑料),鼓励幼儿探索“怎样让火车更稳固”“还能加什么车厢(餐车、卧铺车)”;(3)经验提升:活动后组织“小小设计师”分享会,请浩浩和乐乐介绍“我们的火车是怎么搭成的”,帮助其他幼儿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