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指导课:游》教案_第1页
《习作指导课:游》教案_第2页
《习作指导课:游》教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习作指导课:游》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例文中写景物的顺序,并按游览顺序写一个地方。2.能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写出特点。3.能与伙伴交换习作,交流评改,并提出修改意见。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能按游览顺序写一个地方,并写出重点景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1.能与伙伴交换习作,交流评改,并提出修改意见。教学过程环节一:明确习作要求1.揭题引入。2.读清要求和提示。(1)出示书中的内容,学生交流习作要求。小结:这次要写一篇游记,根据半命题作文的要求,习作前,先要把题目补充完整,在横线上填写自己游览过的一个地方。(2)出示3个气泡框,学生补完整题目。预设1:第一位同学会在横线上填写“公园”,他的作文题目就是游公园。预设2:第二位同学的作文题目应该就是游长城。预设3:第三位同学应该是这样的题目,游果园,或者是游秋天的果园。(3)学生交流自己游览过的一个印象深刻的地方。预设1:清明小长假我去了杭州,我们一家人环绕着西湖骑行,游玩了花港公园、苏堤和白堤,春日里的西湖风景如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预设2:我去年暑假去北京游览了万里长城,长城蜿蜒曲折,连绵起伏,像一条巨龙横卧在崇山峻岭间,它的雄伟壮观令我震撼。预设3:我对承德的避暑山庄印象深刻,暑假里上海的气温很高,而在避暑山庄,平均温度只有25度,真是名副其实的避暑胜地。(4)引导学生读下面的提示,思考:有什么好方法把去过的这些地方介绍清楚。预设1:在写作前,可以先画出游览路线图,帮助自己理清思路。预设2:写作时不要面面俱到,应该选择印象深刻的景物重点写,还要写出它的特点。预设3:一篇游记中,我们可以用上过渡句,使景物的转换更自然。小结:画路线图,确定顺序;印象深刻的景物重点写;运用过渡句使景物的转换更自然。环节二:借助“初试身手”,交流路线图1.出示“初试身手”中3位同学画的参观植物园路线图。学生交流路线图对写作的帮助。2.出示学生自己绘制的游览路线图并交流。预设1:我来交流,暑假里爸爸妈妈带我去了鼓浪屿,在岛上游览了整整一天,我们游玩了风琴博物馆、日光岩、皓月园等景点。预设2:我绘制了四川都江堰的导览图,我在那里游玩了伏龙观、宝瓶口、飞沙堰、鱼嘴和安澜索桥等景点。预设3:我画的是云南坝美村的游览路线图,我们一家人坐船进了坝美村,然后观赏了百年古榕树,逛了壮乡民寨,还去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林。预设4:我去的是云南大理的蝴蝶泉,在那里游览了情人湖、蝴蝶馆、蝴蝶泉、蝴蝶坊,还去了观泉亭和望海亭。3.小结第一条提示。环节三:借鉴习作例文,学写过渡句1.出示习作例文《颐和园》,标明过渡句,体会其作用。2.一位学生交流自己的习作《游千岛湖》,其他同学师对照提示进行评价。评价1:我也去过千岛湖,我知道千岛湖周围分布的小岛有一千多个,这位同学挑选了其中的神龙岛、鸵鸟岛和桂花岛作为重点来写,真不错!评价2:我想给这位同学提提建议,她的习作突出了重点景物,但从一个岛到另一个岛,中间缺少承接的句子,读起来有点跳跃。3.引导学生给这位同学的习作加入过渡句。预设1:我来给他的第二自然段加个过渡句,我把“我们先来到神龙岛”改成“随着船身微微一颤,游船靠了岸,神龙岛到啦!”预设2:我来给第三自然段加个过渡句:告别神龙岛,我们又乘坐游船来到了鸵鸟岛。预设3:我来给第四自然段加过渡句。我们游玩千岛湖的时间正值初秋,听说此时丹桂正飘香,于是我们离开了鸵鸟岛,坐船直奔桂花岛。4.学生给自己的习作加上过渡句。预设1:我来交流,我游览的是都江堰,我准备重点写那里的伏龙观、鱼嘴和安澜索桥;我会这样写过渡句:进入景区后,我们沿着堰功大道向前走,来到了伏龙观……我们一路走,一路看,过了宝瓶口和飞沙堰,就是著名的鱼嘴了……告别了鱼嘴,我们又往回走,到达安澜索桥……预设2:我写的是游鼓浪屿,我想用这些句子来过渡:我和爸爸妈妈坐着轮渡从三丘田码头登录鼓浪屿……沿着小路我们来到别具特色的风琴博物馆……走过番婆楼,我们登上著名的日光岩……从日光岩下来,我们又来到了著名的皓月园……预设3:我游的地方是云南大理的蝴蝶泉,我这样写过渡句:我们一家人坐着电瓶车进入蝴蝶泉风景区,山间的参天大树把我们引到了美如画卷的情人湖……离开了情人湖,我们来到了蝴蝶泉……观赏完蝴蝶泉,我们又登上著名的望海亭……环节四:确定重点景物,写出其特点1.引导:这篇习作不仅要“言之有序”,还要“言之有物”,作文里记录的游览过程不能走马观花,面面俱到,所以提示中还有1条——印象深刻的景物重点写,注意把它的特点写出来。预设1:我准备写游世外桃源坝美村,进入坝美,仙人洞是唯一入口,所以我会重点写仙人洞,它的特点是又高又窄,独木船行到最窄的地方只有二、三米,当时我看着头顶的那些山石,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妙趣横生。预设2:我写的是承德避暑山庄,我对那里的烟雨楼印象非常深刻,我知道它是乾隆皇帝仿照嘉兴南湖烟雨楼而建造的,气势恢宏,楼中有好几间书屋,书屋之间有廊道连通,形成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