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摘要:语文学科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层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与潜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敢于表达、敢于质疑、大胆思考。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语文课堂要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一种自由翱翔的感觉、拨开云雾见太阳的享受。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让孩子们领悟知识的真谛,接受的同时要有大胆的创新。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让学生摒弃只知道接受而不懂得思考与探索的弊病。关键词:创新、自主、质疑、探索从教二十载,我们深知创新能力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让他们自由翱翔在知识的蓝天里,灵活运用知识,而不是成为背诵知识的机器、复制知识的傀儡。那么就如何依托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陈述。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性。孩子们对书本知识、自然外物本身是充满好奇的。那么,教师应放开手脚,由学生大胆地去尝试、探索。在尝试与探索的过程中,我们的角色是引导、把关。照本宣科式的传授、填鸭式的死记硬背,学生也只能沦为背诵的机器,这种教育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电影《刘三姐》中,刘三姐和苦难的乡亲们与地主老财船上对歌的一段异常精彩。刘三姐和姐妹们没有接受过旧式教育,但他们的唱词取材于生活,将生活中的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通过歌唱完美的创造出来;反观对面的“方圆百里有声望的大儒”是接受了封建教育的人,他们对歌则是反复翻看书本,查找与刘三姐应对的唱词,手忙脚乱、颠三倒四。究其原因在于这些“大儒”学知识很是呆板,他们为了学知识而学知识,完全脱离了生活,不会活学活用,不会创新,最后闹出掉船落水的笑话。看来,默守陈规的接受,不能结合实际大胆的创新是真的要不得的。新一代青年更应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不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原有基础上再创造。二、语文学科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了丰沃的土壤。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广泛地阅读。阅读古代散文、诗歌,近代名家名篇,对哲学、经济、军事、科技也进行多方面涉猎。阅读的内容不仅仅是文字,还包括图片、表格、符号、公式等。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领悟”“吸收”“鉴赏”“评价”“探究”的思维过程,也就是学生经历从“无”到“有”进而“再创造”的过程。以《范进中举》一文的阅读学习为例,学生除了要积累基础字词外,还要了解封建科举制度,要了解古代读书人对于科举出仕为官的痴迷,品析范进这个久考不中的儒生一旦考中喜极而疯的悲哀,这些都是阅读所得。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去阅读中考名著《儒林外史》,阅读和范进有着相同命运人物的经历,挖掘小说的主旨。最后,我们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发挥创造力,将古代读书人和现在的学生进行比较,发现二者之间的异同,从所学知识的类别、具体内容、实际运用等多方面挖掘对比。这样的教学创新之下,既对学生进行了情感熏陶、爱国主义教育,又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教会学生积累,积累是创新的基础。当足够的积累遇到一个转折点,便会达到质的突变,推陈出新。中学课文《美丽的颜色》居里夫妇经过无数次试验的积累,最后终于提炼出放射性元素镭,为人类了解放射性元素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要求学生从字词、句子的积累开始,再到名篇的积累,积累文章创作意图、思路、结构、写作技巧等方面知识。像中学课本涉及到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细节描写等,散文、小说、戏剧、诗歌等文体知识。在积累的基础之上,我们要求学生遣词造句,写出自己的佳句美文。尤其在写作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要有自己的写作思路,而不是千篇一律,程式化的背诵下来的文章。平素的学习中,我们还要求学生每天做到“五个一”,也就是“积累一组词语、摘抄一句妙语、仿写一句佳话、摘抄一段美文、仿写一段美文”,提示学生多观察生活,是用心去发现、感悟、创造,而不是应付差事了了。部编版九年级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文章《谈读书》这样写道:“读书足以怡情,…………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读到这部分时,我们会启发学生思考这一段的结构特点,学生很容易的说出了“总—分”的结构。紧接着我们要求学生回忆运用这一结构的文章、段落并当堂举例。温故知新,孩子们打开了搜索模式,脑子高速转动,一时间教室里鸦雀无声,接下来合作交流,气氛活跃热烈。孩子们归纳总结出了几篇文章都运用了这种结构方式。譬如《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等。我们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去了解、探索其他的结构方式。比如《邓稼先》一文运用了什么结构?再比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运用的是什么结构?孩子们还能挖掘其它的结构方式吗?并布置一篇两百字的小作文,要突出结构特征。习作赏析时,孩子们还要对自己所采用的结构方式做简单阐述。这次习作的环节就是学生结合课内所学进行课外创新的过程。在积累的基础上再创造,使学生不再是死记硬背的考试机器,而是学会了自主与创新,这样的习作的尝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行之有效的。三、创设高效课堂,巧妙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沿。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好如下环节。1.抓好预习这一课前准备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前预习这一环节在创建高效课堂这一过程中是重要的一环,它是先锋军。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除了扫清课文的字词障碍,还要疏通文章脉络、了解文章内容。这个过程,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如在教学《藤野先生》一课时,在疏通字词、脉络的基础上为藤野画像,学生很自然地结合文章中对先生的描写画出先生的肖像,认识了这位和蔼可亲、治学严谨但又衣着朴素、不拘小节的异国学者形象。这个过程,学生结合文字描述,发挥创造力,将文字转化为图像,使藤野先生的外在形象一目了然。我们还要求学生将“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等和藤野先生相处的故事排练成课本剧,要求孩子们的表演不仅要有其形,更要表演出藤野先生的内在品格。在这个预习准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对课文有深层次地挖掘和探索,用语言、肢体动作来表现文字内涵,学生的表演可以加入个人理解的元素,这样既依据文本又超脱于文本,这本身就是学生创造力培养的过程,之类的教学案例不胜枚举。2.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把心中所想大胆说出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宽松的学习氛围能使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思考、探索、再创造。教师要展现语言艺术的魅力,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启发学生大胆说出心中所想,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例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我要求学生们课下分配角色、课上表演菲利普一家船上相遇的情景剧,尤其强调了母亲这一角色的台词。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声情并茂,尽情演绎。前半节课,学生是在一种宽松、愉悦的氛围里度过的。后半节课,我们对情节的反转进行了探讨。“菲利普一家总是盼于勒归来,到后来又像躲瘟疫一样避而远之,形成这一巨大反差的根源是什么?”学生主动发言,有的孩子说是因为原来于勒是一个富翁,现在是一个给人撬牡蛎的穷水手,所以躲着他们。也有的孩子说于勒一直都没钱,只是骗他的哥哥一家,现在谎言被戳穿了,所以一家人躲着他。还有的孩子更富于创造力,说于勒故意装扮成这样,就是要试探他的哥哥一家是否注重感情,结果发现他们只看重他是否有钱。大部分同学揭露出了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导致菲利普一家由盼而躲。我们对孩子们创造性的回答给予了肯定与引导,并鼓励孩子们大胆发言、积极思考,使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保持了对文章的好奇心,在一起思考、挖掘,使教学在融洽的氛围中完成,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消除学生内心的紧迫感。让学生保持好奇心,留意心中细小的想法、大胆地说出来,并锲而不舍地推敲下去,把学生的创造潜能彻底释放出来。这样的课堂才真正地做到保护学生大胆发言的权利,庇护学生的创造性想法,让学生创新性的思维萌芽在老师的保驾护航下开出小花甚至大放异彩。3.提升课堂问答的艺术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的问题要新颖,要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去尝试、探索。问题是大众化的,而不是拔高。我们在面对全班教学的过程中切忌小众化、深奥难懂的问题,甚至有的问题教师要强调数遍学生才能有所注意,我们觉得设计这样的问题不利于面向全体进行课堂教学,当然对于文章深入探究时还是有必要的。所以教师的问要讲究艺术性,教师问得好,学生能够兴致勃勃地去思考、探究,挖掘解决问题的方法,乃至寻找更多种不同的方法。如在教授朱德同志的《回忆我的母亲》一课时,首先设计一个大众化的问题:“我们的妈妈都为我们做了什么?”几乎每个学生都能说出一两点来:做饭、洗衣服、照顾我、送我上学等等。接着再提问:“妈妈给你感动至深的事情是什么?并略谈感悟。”这个问题是在原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要求突出重点事件,学生要进行思维筛选。最后我们继续发问:“如果你将来也有了孩子,你为孩子的成长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设计,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站在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找出隔阂的根源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就是在发现问题、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我们所说的学生答的艺术性是指对学生回答的有效评价,也就是对学生奇思妙想的评价与鼓励,切忌一锤子否定。对待回答偏离较远的情况,教师更要一步一步的引导,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思考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达到创新能力的培养。4.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因此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质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质疑的过程就是探索、求真、创新的过程。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质疑先辈的胆量,对前人的理论只知道被动接受,这样非常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为了启发学生质疑,我们有时故意将知识颠倒,让学生产生怀疑的想法,给他们思考的时间与机会,向老师提出来。在讲授《苏州园林》一课时,其中有一句“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这”指的是什么?有的孩子回答说就是指前边“没有…………”这两句,因为依据惯例,指代性词语所指的内容就是这个词语前边的内容。其他的孩子也没有反应,于是我要求学生做了笔记。第二节课课前小测环节我设计了三个题目:第一是苏州园林的特征,第二是苏州园林建筑是图案画还是美术画,第三是“这”所指内容。我们当堂订正,结果订正第三个问题的时候学生炸了锅,而且很理直气壮地和我理论:“昨天老师就是这样讲的呀?”我并没有和他们争论,而是让学生冷静下来,仔细研究这三个问题,去发现这三个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经过几分钟的质疑、思考后,学生很清晰地分析出了苏州园林栽种的树木追求高低屈曲、任其自然的风格,而不是工整对仗的。工整对仗的树木是不足取的。所以谈到“这”指代什么时,要去掉前边句子里“没有”二字。这个时候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外架承包合同4篇
- 2025贵州黔南州瓮水街道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20人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 2025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招聘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上海事业单位真题
- 2025年福建省泉州市华侨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招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招聘131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助理个人工作总结合集15篇
- 2025辽宁抚顺高新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招聘专业技术人员的二次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黑龙江黑河北安市招聘乡村医生21人模拟试卷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河南推拿职业学院招聘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移动学习期刊论文
- 2025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E类)《综合应用能力西医临床》试卷真题及完整解析
- 公司事件事故管理制度
- 2024小学科学教师职称考试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 广告说服的有效实现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5年湖南师范大学
- Creo软件基础操作培训
- 农村房产放弃协议书
- 企业内部控制培训课件
- 化物所员工安全教育考试题库
- 迎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 装卸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