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6页(共26页)2025年新高二地理湘教版学困生专题复习《人口与地理环境》一.选择题(共22小题)1.(2024秋•丽水期末)2010年上海城市化水平达到89.3%,2010~2020年上海中心城区人口减少了30.26万,其中绝大部分人口迁往上海郊区。2010~2020年上海中心城区人口外迁的原因是()①城市化水平快速发展②中心城区人口容量减小③郊区的就业机会增加④郊区基础设施日渐完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5春•房山区期中)M县在制定县域内精准扶贫方案时,规划将某个村实行生态搬迁。读图,考虑环境承载力等因素,该村最适宜选址在()A.甲 B.乙 C.丙 D.丁3.(2024秋•天津期末)某年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的流动通常是在首次流动后仍存在后续流动过程。下表为此次调查获取的人口首次流动和再次流动中流动量最大的6组城市相关数据(箭头表示流动方向)。与首次流动相比,人口再次流动的()首次流动流动量/人流动距离/km再次流动流动量/人流动距离/km重庆→深圳521322北京→天津142151重庆→东莞501287苏州→上海9997重庆→广州461221上海→苏州8697邵阳→深圳44738深圳→东莞8642阜阳→上海441365深圳→上海861424邵阳→广州43643深圳→广州84105A.流动距离整体增加 B.流出地城市人口规模较小 C.城市等级整体较高 D.流入地城市分布更加集中4.(2025春•南开区校级期中)新加坡2020年的总人口数为579万左右,属于亚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其人口容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①矿产资源丰富②开放程度较高③较高的人口增长率④科学技术水平高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5.(2025春•南岗区校级期中)有些学者以每平方千米陆地可承载人数的分析为基础,研究得出:渔猎时期为0.02﹣0.03人/km2,农业时期为40人/km2,工业时期为160人/km2.据此回答:该资料反映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A.资源 B.科技发展水平 C.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D.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6.(2025•渭南二模)老年人口净迁移率是衡量省际迁移相对强度的关键指标,其通过某省级行政区特定时期老年人口迁入与迁出规模的差值与该时期常住老年人口平均规模之比来计算。图为1995~2020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港澳台数据暂缺)老年人口净迁移率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关于我国老年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生活成本是降低迁入规模的关键 B.县域城镇化预示着外迁规模持续扩大 C.传统孝道文化促使老年人口迁往康养地 D.公共服务环境对老年人口迁移影响增大如图为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关于我国的人口分布特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主要分布于中东部地区 B.北方人口远多于南方 C.西部地区人口相对稀少 D.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人口密度西拉木伦河流域位于东北平原腹地,地处我国农牧交错带,上游地区草类茂盛,早期人口分布零散且“无定所”。宋代以来,大量中原人口迁入西拉木伦河流域上游上京地区进行农业垦殖活动,逐渐形成了固定的居住形式。图示意西拉木伦河流域宋代以来人口迁移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导致西拉木伦河流域上游地区人口从“无定所”到固定的居住形式,主要是()A.河流航运兴起 B.牧场定期转移 C.气候环境变化 D.生产方式转变9.与中下游相比,大量人口选择迁往西拉木伦河流域上游上京地区,主要是因为上京地区()A.气候较为温暖 B.取水较为便利 C.土层深厚肥沃 D.地势平坦开阔外流人口的相对城乡比是指区域外流人口中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的比值。东北地区是我国人口外流较为严重的地区,且外流人口中,老年人比例较高。下图示意2000—2020年东北地区与河南、安徽外流人口的相对城乡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与河南、安徽相比,东北地区()A.城镇化速度较快 B.城镇外流人口比例高 C.回流人口比例高 D.核心城市吸引力较强11.与其他省份的外流人口相比,东北地区的外流人口更注重流入地的()A.教育水平 B.就业机会 C.医疗水平 D.生活成本东京都市圈是以首都东京为中心的巨型都市圈。受都市圈区域协调发展目标及中心城市辐射的影响,东京都市圈人口增长及圈层分布呈现较明显的空间差异。如图示意1947﹣2010年东京都市圈部分圈层人口分布变化。据此完成12﹣12题。12.据图推测,1960﹣2010年东京都市圈0﹣10km圈层()A.对外交通联系呈减弱趋势 B.老年人口占比呈下降趋势 C.制造业从业人员占比下降 D.人口净流出速度不断加快2014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允许各城市自主制定落户政策。很多城市纷纷完善人才引进计划,用“落户”“补贴”等优惠政策吸引不同层次的人才。下表为我国部分城市的常住人口、主要优势产业与城镇化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城市2014年人2023万人目前主要优势产业人口城镇化率(%)西安862.751307.82航天航空、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等79.88杭州889.21252.2补技、渴端软件等84.2郑州9378130.8制造业、物流业。旅游业、金融业等80.0武汉1033.81374高璃装备制造等84.79天津1516.811364业、汽率工业等85.4913.各城市积极引进人才的主要目的有()①响应国家政策②助推城市产业升级③拉动城市内需④增加户籍人口数量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P、P′为不同条件下的最佳人口规模),回答14﹣14题。14.图中反映了()A.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B.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C.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负相关 D.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近年,不少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选择回流返乡,带回了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下列关于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容量是目前地球上所有的人口总数 B.人口容量可随生产力的发展而无限扩大 C.正确估计人口容量,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D.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合理容量一定大于发达国家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自然环境南北差异显著,区域内部资源环境承载力差异大。如图示意宁夏地形与河流分布以及宁夏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空间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宁夏南部地区资源环境压力较大,主要原因可能是()A.交通闭塞 B.教育落后 C.地形崎岖 D.矿产贫乏17.为提升宁夏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①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②积极引进南方农作物,扩大种植面积③加快矿产资源开发,大力发展重化工业④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表格示意我国西藏、澳门土地面积和常住人口数量及排名(截至2023年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地区面积(平方千米)常住人口数量(万人)常住人口数量全国排名西藏自治区122.84万365.00第31位澳门特别行政区33.0468.37第34位18.与西藏相比,澳门单位面积土地可容纳人口数较大,主要原因是澳门()①自然环境优越②经济、科技水平较高③旅游景点数量多④人均消费水平较高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在我国西南地区,部分高海拔山区存在着“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困境。这些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且成本高。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启动了综合性生态移民项目,不仅涉及人口迁移安置,还包括产业转型、生态修复等多方面举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实施该生态移民项目的关键决策依据是()A.山区的基础设施差 B.山区与平原的经济差距 C.山区环境的承载力 D.居民对改善生活的需求20.该生态搬迁工程的顺利推进带来的积极影响有()①提升了迁出区植被覆盖率②缓解了迁出区人口老龄化③促进了迁入区的产业转型④消除了迁出区的贫富差距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近年来,陕西省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变化显著,尤以西安市最为典型。图为2016~2021年西安市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统计图(2021年户籍人口数据暂缺)。完成下面小题。21.2016年以来,西安市常住人口不断增长,其主要原因是近年来的西安市()A.大都市圈的辐射带动作用显著 B.城区建设用地扩大,城镇化率提高 C.高速化的铁路干线连接成网 D.经济发展态势好,就业岗位多22.2016年以来,西安市户籍人口增长率高于常住人口,可能原因是西安市()A.外来人口的回迁率提高 B.放开户籍政策,降低落户门槛 C.行政区划进行重大调整 D.生活成本降低,工资水平提高
2025年新高二地理湘教版学困生专题复习《人口与地理环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2小题)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DACCBDBDABC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答案CDDCCCACBDB一.选择题(共22小题)1.(2024秋•丽水期末)2010年上海城市化水平达到89.3%,2010~2020年上海中心城区人口减少了30.26万,其中绝大部分人口迁往上海郊区。2010~2020年上海中心城区人口外迁的原因是()①城市化水平快速发展②中心城区人口容量减小③郊区的就业机会增加④郊区基础设施日渐完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自然因素有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社会经济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政策、政治、军事等。其中经济因素中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是影响当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的因素。【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2010年上海城市化水平达到89.3%,2010~2020年上海中心城区人口减少,说明城市化水平发展速度减慢故①错误。中心城区人口容量减小不是人口外迁的原因,故②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2010~2020年上海中心城区人口减少了30.26万,其中绝大部分人口迁往上海郊区,说明郊区的就业机会增加,故③正确。郊区基础设施日渐完善,生活条件改善,故④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2.(2025春•房山区期中)M县在制定县域内精准扶贫方案时,规划将某个村实行生态搬迁。读图,考虑环境承载力等因素,该村最适宜选址在()A.甲 B.乙 C.丙 D.丁【分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内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经济与社会活动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将遭到破坏而失去平衡,并最终失去原有的承载能力。人们通常用环境人口容量来衡量环境承载力的大小。【解答】解:据图可知,在M县区域内,甲地附近有时令河,有水源,且绿洲面积大,数量多,环境承载力大,适合生态搬迁选址,故A正确。乙不在M县,丙绿洲面积小,丁附近是地质公园,且没有河流和绿洲,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获取图文中信息即可。3.(2024秋•天津期末)某年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的流动通常是在首次流动后仍存在后续流动过程。下表为此次调查获取的人口首次流动和再次流动中流动量最大的6组城市相关数据(箭头表示流动方向)。与首次流动相比,人口再次流动的()首次流动流动量/人流动距离/km再次流动流动量/人流动距离/km重庆→深圳521322北京→天津142151重庆→东莞501287苏州→上海9997重庆→广州461221上海→苏州8697邵阳→深圳44738深圳→东莞8642阜阳→上海441365深圳→上海861424邵阳→广州43643深圳→广州84105A.流动距离整体增加 B.流出地城市人口规模较小 C.城市等级整体较高 D.流入地城市分布更加集中【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自然因素有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社会经济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政策、政治、军事等,其中经济因素中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是影响当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的因素。【解答】解: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以再次流动频次较高的深圳到东莞、广州的为例,流动距离都不超过110km,对比首次流动距离要短很多,A错误。人口再次流动是从上海、北京、深圳、苏州等城市都有向其他城市流动,且流动量比首次流动人数要更多,说明流出地城市人口规模较大,B错误。再次流动多发生在城市群内部,且流入地区的面积更大,说明人口流入地城市分布更加分散,D错误。由深圳一上海、深圳一广州、上海一苏州的人口再次流动还是发生在一线城市,或者省会城市之间,说明流入地和流出地城市等级都比较高,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4.(2025春•南开区校级期中)新加坡2020年的总人口数为579万左右,属于亚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其人口容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①矿产资源丰富②开放程度较高③较高的人口增长率④科学技术水平高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解答】解:新加坡2020年的总人口数为579万左右,属于亚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其人口容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开放程度较高,②正确;科学技术水平高,④正确;矿产资源短缺,①错误;人口增长率较低,③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理解即可。5.(2025春•南岗区校级期中)有些学者以每平方千米陆地可承载人数的分析为基础,研究得出:渔猎时期为0.02﹣0.03人/km2,农业时期为40人/km2,工业时期为160人/km2.据此回答:该资料反映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A.资源 B.科技发展水平 C.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D.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分析】根据材料可知,不同时期陆地可承载人数不同。【解答】解:不同时期陆地可承载人数不同,主要因为不同时期的科技发展水平不同,所以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人口合理容量的相关知识。6.(2025•渭南二模)老年人口净迁移率是衡量省际迁移相对强度的关键指标,其通过某省级行政区特定时期老年人口迁入与迁出规模的差值与该时期常住老年人口平均规模之比来计算。图为1995~2020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港澳台数据暂缺)老年人口净迁移率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关于我国老年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生活成本是降低迁入规模的关键 B.县域城镇化预示着外迁规模持续扩大 C.传统孝道文化促使老年人口迁往康养地 D.公共服务环境对老年人口迁移影响增大【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自然因素有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社会经济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政策、政治、军事等。其中经济因素中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是影响当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的因素。【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老年人口迁移特点总体是从生活成本较低的乡村地区向生活成本较高的城市地区迁移县域,A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城镇化会使劳动力呈现回流趋势,就地城镇化现象增多,B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劳动力群体的迁移决策通常会影响其老年家庭成员的居住选择,老年人口也可能回流传统孝道文化强调的是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促使子女将父母接到自己身边照顾,但并不一定特指,C错误。迁往康养地公共服务环境质量影响迁移决策,对老年人口迁移的影响增大,如医疗服务覆盖率高,质量好的地区逐渐成为老年人口迁移的首选目的地,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如图为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关于我国的人口分布特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主要分布于中东部地区 B.北方人口远多于南方 C.西部地区人口相对稀少 D.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有位置、气候、地形、水源、资源、交通、政策等。【解答】解:根据课本内容可知,我国人口主要分布于自然环境优越的中东部地区,西部人口少,AC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我国人口分布南方多于北方,B观点错误,但符合题意。我国人口沿海地区稠密,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给人口分布的特点,属于基础题,熟记课本内容即可。西拉木伦河流域位于东北平原腹地,地处我国农牧交错带,上游地区草类茂盛,早期人口分布零散且“无定所”。宋代以来,大量中原人口迁入西拉木伦河流域上游上京地区进行农业垦殖活动,逐渐形成了固定的居住形式。图示意西拉木伦河流域宋代以来人口迁移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导致西拉木伦河流域上游地区人口从“无定所”到固定的居住形式,主要是()A.河流航运兴起 B.牧场定期转移 C.气候环境变化 D.生产方式转变【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如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以及自然资源等,为人类居住提供了基础条件,直接限制和影响着人口分布。例如,气候适宜、土壤肥沃、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往往人口密集。社会经济条件则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和通信条件、文化背景、教育水平以及政策因素等,这些因素通过影响人们的居住选择、就业机会和迁移行为等,间接地影响人口分布。【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西拉木伦河流域上游地区早期以牧业为主,当地牧民的生活居所随牧场定期转移,故人口“无定所”,随着大量中原人口的迁入,该地农业生产由以牧业为主向种植业为主转变,居住形式也相应发生变化,故导致该地从“无定所”到固定的居住形式主要是生产方式转变,D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西拉木伦河流域上游地区主要以农业垦殖为主,航运并不是导致人口定居的主要原因,A错误。牧场定期转移通常与游牧生活方式相关,而题干中描述的是农业定居,B错误。宋代以来的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于农业垦殖活动,而非气候因素,C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人口分布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9.与中下游相比,大量人口选择迁往西拉木伦河流域上游上京地区,主要是因为上京地区()A.气候较为温暖 B.取水较为便利 C.土层深厚肥沃 D.地势平坦开阔【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拉力、推力和阻力:(1)拉力因素:主要指吸引人口迁移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来自迁入地,迁入地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推进速度快,工业布局、区域大规模开发等因素对人口有较大的吸引力。(2)推力因素:要指迁出地促使人口迁出的因素,包括自然条件恶化、经济落后等,促使人口向外迁移。(3)阻力因素:交通困难、背井离乡等会成为阻碍人口迁移的因素。【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西拉木伦河流域上游上京地区紧临大兴安岭,为冬季风的背风坡,受冷空气影响相对较小,气候较为温暖,更适宜迁入的中原人口定居,A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在紧临河道及下游布局聚落,取水更为便利,B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下游河流沉积作用明显,土层更加深厚肥沃,且地势平坦开阔,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外流人口的相对城乡比是指区域外流人口中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的比值。东北地区是我国人口外流较为严重的地区,且外流人口中,老年人比例较高。下图示意2000—2020年东北地区与河南、安徽外流人口的相对城乡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与河南、安徽相比,东北地区()A.城镇化速度较快 B.城镇外流人口比例高 C.回流人口比例高 D.核心城市吸引力较强【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政治因素包括政策、战争、国家政治变革和政治中心改变等。其中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外流人口的相对城乡比主要反映的是外流人口中城镇与乡村的比例,而非城镇化速度,且东北地区城市收缩,城镇化速度较慢,A错误。材料提到“外流人口的相对城乡比是指区域外流人口中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的比值”,并且东北地区的外流人口中老年人比例较高,结合图示信息,可以推断东北地区的外流人口中城镇人口比例较高,B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到回流人口的情况,且东北地区是人口外流较为严重的地区,回流人口比例可能较低,C错误。材料中并未提到核心城市的吸引力,且东北地区人口外流严重,可能意味着核心城市的吸引力相对较弱,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11.与其他省份的外流人口相比,东北地区的外流人口更注重流入地的()A.教育水平 B.就业机会 C.医疗水平 D.生活成本【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如下:1、人文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宗教、文化、战争等。2、自然因素:(1)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资源丰富的地区吸引人口迁入。(2)环境恶化、灾害频发、资源耗竭的地区人口大量迁出。【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东北地区外流人口中老年人比例较高,老年人对教育水平的需求相对较低,A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虽然就业机会是外流人口选择流入地的重要因素,但题干中特别提到东北地区外流人口中老年人比例较高,老年人对就业机会的需求相对较低,B错误。材料中提到东北地区外流人口中老年人比例较高,老年人对医疗水平的需求较高,C正确。生活成本是外流人口选择流入地时考虑的因素之一,但题干中并未特别提到东北地区外流人口对生活成本的关注,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东京都市圈是以首都东京为中心的巨型都市圈。受都市圈区域协调发展目标及中心城市辐射的影响,东京都市圈人口增长及圈层分布呈现较明显的空间差异。如图示意1947﹣2010年东京都市圈部分圈层人口分布变化。据此完成12﹣12题。12.据图推测,1960﹣2010年东京都市圈0﹣10km圈层()A.对外交通联系呈减弱趋势 B.老年人口占比呈下降趋势 C.制造业从业人员占比下降 D.人口净流出速度不断加快【分析】1960﹣2010年东京都市圈0﹣10km圈层特征主要根据图上信息分析可知。【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0﹣10km为东京市中心,交通设施随城市发展不断完善,对外联系应增强,而非减弱,A错误。图中仅显示人口数量变化,无年龄结构数据,无法推断老年人口占比,B错误。东京都市圈发展中,市中心(0﹣10km)产业升级,制造业外迁(如向郊区转移),导致制造业从业人员占比下降,符合城市中心区“退二进三”(第二产业外迁,第三产业发展)的规律,C正确。0﹣10km人口在1970年后下降,但后期(如1990年后)下降趋势趋缓,并非“不断加快”,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1960﹣2010年东京都市圈0﹣10km圈层特征,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2014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允许各城市自主制定落户政策。很多城市纷纷完善人才引进计划,用“落户”“补贴”等优惠政策吸引不同层次的人才。下表为我国部分城市的常住人口、主要优势产业与城镇化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城市2014年人2023万人目前主要优势产业人口城镇化率(%)西安862.751307.82航天航空、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等79.88杭州889.21252.2补技、渴端软件等84.2郑州9378130.8制造业、物流业。旅游业、金融业等80.0武汉1033.81374高璃装备制造等84.79天津1516.811364业、汽率工业等85.4913.各城市积极引进人才的主要目的有()①响应国家政策②助推城市产业升级③拉动城市内需④增加户籍人口数量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分析】各城市积极引进人才的主要目的: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提升城市形象和国际竞争力、应对人口挑战、促进社会进步和创新、满足多样化的城市需求。【解答】解:不同类型的人才可以为城市的各类产业注入新活力,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助力新兴产业崛起,实现产业升级,②正确。引进人才可推动产业发展,人才汇聚带来收入增长,进而刺激消费,拉动城市内需,③正确。各城市用“落户”“补贴”等优惠政策吸引不同层次的人才,也能增加城市户籍人口数量,但不是其主要目的,①④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人口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点作答即可,难度适中。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P、P′为不同条件下的最佳人口规模),回答14﹣14题。14.图中反映了()A.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B.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C.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负相关 D.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分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内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经济与社会活动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将遭到破坏而失去平衡,并最终失去原有的承载能力。人们通常用环境人口容量来衡量环境承载力的大小。【解答】解:读图可知:在同一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也就是在同一曲线上,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据图判断人口的增长、生活质量和人口合理容量之间的关系,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会从图中提取有关信息。近年,不少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选择回流返乡,带回了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下列关于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容量是目前地球上所有的人口总数 B.人口容量可随生产力的发展而无限扩大 C.正确估计人口容量,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D.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合理容量一定大于发达国家【分析】环境人口容量应用较为广泛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的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它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特定区域在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条件下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而非当前地球上的人口总数,A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人口容量虽然会随生产力发展而提高,但受资源、环境等因素制约,不可能无限扩大,B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科学评估人口容量有助于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协调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C正确。人口合理容量受资源禀赋、技术水平、消费模式等综合影响,发展中国家未必高于发达国家(如资源匮乏国家可能容量更低),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人口容量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自然环境南北差异显著,区域内部资源环境承载力差异大。如图示意宁夏地形与河流分布以及宁夏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空间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宁夏南部地区资源环境压力较大,主要原因可能是()A.交通闭塞 B.教育落后 C.地形崎岖 D.矿产贫乏【分析】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指在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其影响因素有:自然资源数量和质量、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人均消费水平等,主要取决于资源数量,尤其是最少的资源的数量。【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宁夏南部地区地处六盘山地区,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地势崎岖不平。这种地形条件限制了农业、工业以及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发展,导致资源环境承载力较低,C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交通闭塞和教育落后也是由于地形崎岖造成的,因此不是宁夏南部地区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的主要原因,AB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宁夏南部地区矿产资源较丰富,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17.为提升宁夏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①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②积极引进南方农作物,扩大种植面积③加快矿产资源开发,大力发展重化工业④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分析】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指在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其影响因素有:自然资源数量和质量、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人均消费水平等,主要取决于资源数量,尤其是最少的资源的数量。【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宁夏地处西北内陆,水资源相对匮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推广节水农业是提升承载力的重要措施,①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宁夏的气候条件与南方差异较大,引进南方农作物可能不适应,且盲目扩大种植面积可能加剧水资源压力,②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矿产资源开发和重化工业虽然能带来经济效益,但可能对环境造成破坏,不利于提升资源环境承载力,③错误。生态保护与修复有助于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从而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④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表格示意我国西藏、澳门土地面积和常住人口数量及排名(截至2023年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地区面积(平方千米)常住人口数量(万人)常住人口数量全国排名西藏自治区122.84万365.00第31位澳门特别行政区33.0468.37第34位18.与西藏相比,澳门单位面积土地可容纳人口数较大,主要原因是澳门()①自然环境优越②经济、科技水平较高③旅游景点数量多④人均消费水平较高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分析】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很多,如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消费水平等。【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澳门位于我国珠江口沿岸,与西藏相比,自然环境优越,且澳门为我国特别行政区,经济、科技水平较高,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大,单位面积土地可容纳人口数大于西藏,①②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西藏自然风光独特,旅游景点也较多,旅游景点数量不是澳门单位面积土地可容纳人口数较大的主要原因,③错误。人均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人均消费水平较高对应单位面积土地可容纳人口数少,④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环境承载力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在我国西南地区,部分高海拔山区存在着“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困境。这些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且成本高。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启动了综合性生态移民项目,不仅涉及人口迁移安置,还包括产业转型、生态修复等多方面举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实施该生态移民项目的关键决策依据是()A.山区的基础设施差 B.山区与平原的经济差距 C.山区环境的承载力 D.居民对改善生活的需求【分析】人口迁移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地区间的自然环境差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低以及各种政治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解答】解:该地区移民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低,C正确。基础设施差、经济差距以及居民对改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武汉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基础题)
- 莱芜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锦州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6年宁德市 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河池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东莞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汕头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综合卷)
- 朔州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综合题)
- 兰州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基础题)
- 丽水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DB33T 1232-2021 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应用技术规程
- 电动工器具安全使用培训
- 钢结构栈道施工方案
- 【MOOC】航天推进理论基础-西北工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培训课件
- 详解2024年梦回繁华:如何激发学习兴趣
- 2024-2025学年初三物理期中考试
- 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1(人教版)(考试范围:第一、二章)(原卷版)
- PCI术后患者手术的围术期管理
- 船长实习报告
- 吉林市2024-2025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 (一模)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