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艾滋病培训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5年艾滋病培训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5年艾滋病培训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5年艾滋病培训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5年艾滋病培训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艾滋病培训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HIV病毒的核心结构中不包含以下哪种成分?A.逆转录酶B.整合酶C.蛋白酶D.神经氨酸酶答案:D解析:HIV病毒核心包含两条单链RNA基因组及逆转录酶、整合酶、蛋白酶三种酶类,神经氨酸酶是流感病毒的表面蛋白,与HIV无关。2.以下关于HIV窗口期的描述,正确的是?A.窗口期内无法通过任何检测手段发现感染B.第三代检测试剂(抗原抗体联合检测)的窗口期通常为感染后2-4周C.窗口期内感染者不具有传染性D.窗口期的长短仅与病毒载量有关答案:B解析:第三代检测试剂(抗原抗体联合检测)的窗口期为2-4周,第四代试剂(抗原+抗体)可缩短至14-21天;窗口期内虽抗体未产生,但病毒载量高,传染性强;窗口期受检测方法、个体免疫状态等多因素影响。3.以下哪种行为属于HIV的高风险暴露?A.与HIV感染者共用餐具B.无保护措施的阴道性交(插入方为HIV阴性)C.被HIV感染者的唾液溅入眼睛D.医护人员被含HIV血液的针头刺伤(深刺伤)答案:D解析:无保护阴道性交的传播概率约为0.08%(插入方)至0.3%(接受方),而被污染针头刺伤的传播概率约为0.3%,深刺伤、可见血液的针头或感染者病毒载量高时风险更高;共用餐具、唾液暴露(无破损黏膜)一般不传播。4.关于HIV的母婴传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妊娠期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孕妇,母婴传播率约为15%-45%B.剖宫产可降低约50%的母婴传播风险C.母乳喂养不会增加传播风险,因此推荐HIV感染母亲哺乳D.新生儿出生后应尽早(6小时内)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阻断答案:C解析:HIV可通过母乳传播,即使母亲接受抗病毒治疗,仍存在低风险(约1%-2%);目前WHO推荐HIV感染母亲在无法保证安全替代喂养时,应坚持抗病毒治疗并母乳喂养至24个月,否则建议人工喂养。5.以下哪项不是HIV抗病毒治疗(ART)的免疫学目标?A.CD4+T淋巴细胞计数持续回升B.恢复免疫功能至正常水平C.减少机会性感染发生D.完全清除体内HIV病毒库答案:D解析:ART的目标是抑制病毒复制(病毒载量持续低于检测下限)、恢复免疫功能、减少机会性感染,但无法清除潜伏在记忆T细胞中的病毒库,因此需终身治疗。6.关于HIV暴露后预防(PEP),以下操作错误的是?A.暴露后2小时内启动PEP效果最佳B.PEP疗程通常为28天C.暴露源为HIV阳性且病毒载量未抑制时,推荐使用替诺福韦(TDF)+恩曲他滨(FTC)+拉替拉韦(RAL)D.暴露后1周内无需进行HIV检测,3个月后检测阴性即可排除感染答案:D解析:PEP期间需在暴露后0、4、8、12周及6个月进行HIV检测,因部分感染者抗体产生较晚;即使PEP全程服用,仍需完成后续检测以确认未感染。7.以下哪种情况可诊断为艾滋病(AIDS)期?A.HIV感染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500个/μLB.出现卡波西肉瘤(KS)C.急性期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D.无症状期持续超过8年答案:B解析:艾滋病期的诊断标准包括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或出现艾滋病相关机会性感染(如肺孢子菌肺炎)、肿瘤(如卡波西肉瘤、淋巴瘤)等。8.关于HIV职业暴露的处理流程,正确的顺序是?①用肥皂水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②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③报告感染管理部门并填写暴露登记表④评估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决定是否启动PEP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②→①→④D.②→③→①→④答案:B解析:职业暴露后应立即处理伤口(挤压血液→清洗),再报告并评估暴露风险,最后根据评估结果启动PEP。9.以下哪种检测方法可直接检测HIV病毒存在?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体B.快速检测试剂(胶体金法)检测抗体C.核酸检测(NAT)检测病毒RNAD.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答案:C解析:核酸检测(NAT)通过扩增病毒RNA或DNA直接检测病毒存在,用于窗口期早期诊断或婴幼儿感染诊断;抗体检测为间接证据。10.关于HIV的耐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初始治疗选择单药治疗可降低耐药风险B.病毒载量持续低于检测下限(<20拷贝/mL)时,无需监测耐药C.耐药突变仅由药物压力引起,与病毒自身变异无关D.出现病毒学失败(病毒载量>200拷贝/mL)时,需进行耐药检测并调整方案答案:D解析:初始治疗必须采用至少3种药物的联合方案以降低耐药风险;即使病毒载量抑制,仍需定期监测(如每3-6个月),因长期治疗可能出现潜在耐药突变;病毒自身高变异率是耐药的基础,药物压力加速选择耐药株。11.以下哪项不属于HIV感染者的机会性感染?A.肺孢子菌肺炎(PCP)B.巨细胞病毒(CMV)视网膜炎C.结核分枝杆菌感染D.普通感冒(鼻病毒感染)答案:D解析:机会性感染特指在免疫功能低下时由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感染,普通感冒病毒(如鼻病毒)在免疫正常人群中也可引起感染,不属于机会性感染。12.关于HIV的传播途径,以下表述错误的是?A.同性性行为的传播风险高于异性性行为B.静脉注射吸毒者共用针具的传播风险约为0.67%/次C.输血感染的风险接近100%D.人工授精(使用HIV阳性供体精液)不会传播HIV答案:D解析:HIV可通过精液传播,人工授精若使用HIV阳性供体精液,感染风险极高,需严格筛查供体。13.以下哪项是HIV急性期(感染后2-4周)的典型症状?A.持续发热(>38℃)、咽痛、淋巴结肿大B.体重下降>10%、慢性腹泻C.痴呆、运动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D.口腔念珠菌病、带状疱疹答案:A解析:急性期症状类似流感,包括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皮疹等,持续1-3周后自行缓解;体重下降、慢性腹泻多见于艾滋病期;神经系统症状及严重机会性感染为晚期表现。14.关于HIV感染的“治疗即预防”(TasP)策略,核心机制是?A.抗病毒治疗降低感染者体内病毒载量,从而降低传染性B.治疗使感染者产生特异性抗体,阻断传播C.治疗清除病毒库,实现功能性治愈D.治疗提高感染者免疫力,减少感染他人的意愿答案:A解析:TasP的核心是通过ART将感染者病毒载量抑制至检测下限(U=U,Undetectable=Untransmittable),从而几乎完全消除性传播风险。15.以下哪项不是HIV暴露前预防(PrEP)的适用人群?A.男男性行为者(MSM)中最近6个月有无保护肛交史B.HIV单阳伴侣中的阴性方(持续6个月无保护性交)C.静脉注射吸毒者中最近6个月有共用针具史D.已接受ART且病毒载量持续抑制的HIV感染者答案:D解析:PrEP适用于未感染HIV但处于高风险的人群,已感染HIV者无需PrEP,需接受ART治疗。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HIV病毒的结构包括以下哪些部分?A.包膜(Envelope)B.基质蛋白(p17)C.衣壳蛋白(p24)D.刺突糖蛋白(gp120/gp41)答案:ABCD解析:HIV为包膜病毒,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包膜(含gp120/gp41刺突)、基质蛋白(p17)、衣壳(p24)及核心(RNA、酶类)。2.以下哪些行为不会传播HIV?A.与HIV感染者共用剃须刀B.蚊虫叮咬C.礼节性亲吻(无口腔黏膜破损)D.共用游泳池答案:BCD解析:共用剃须刀可能因皮肤破损接触血液而传播;蚊虫叮咬不会传播(病毒无法在蚊虫体内复制,且叮咬时不注入血液);礼节性亲吻、共用游泳池无体液交换,不传播。3.关于HIV检测的“窗口期”,影响因素包括?A.检测方法的敏感性B.感染者的免疫应答能力C.病毒感染剂量D.检测时的环境温度答案:ABC解析:窗口期受检测方法(如抗原/抗体检测vs核酸检测)、个体免疫状态(如免疫缺陷者抗体产生延迟)、病毒载量(感染剂量大则窗口期短)影响;环境温度不直接影响检测结果。4.以下哪些是HIV抗病毒治疗的一线推荐方案?A.替诺福韦(TDF)+恩曲他滨(FTC)+多替拉韦(DTG)B.齐多夫定(AZT)+拉米夫定(3TC)+依非韦伦(EFV)C.阿巴卡韦(ABC)+拉米夫定(3TC)+奈韦拉平(NVP)D.替诺福韦艾拉酚胺(TAF)+恩曲他滨(FTC)+比克替拉韦(BIC)答案:AD解析:目前国内外指南推荐以整合酶抑制剂(如DTG、BIC)为核心的方案作为一线治疗,因疗效好、耐药屏障高;EFV因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NVP因肝毒性已逐渐不作为首选。5.关于HIV职业暴露的风险评估,需考虑以下哪些因素?A.暴露源的HIV感染状态(阳性/阴性/不确定)B.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是否抑制)C.暴露类型(黏膜接触/皮肤刺伤/开放性伤口接触)D.暴露量(如刺伤深度、接触体液量)答案:ABCD解析:风险评估需综合暴露源状态(是否感染、病毒载量)、暴露类型(percutaneous经皮损伤vs黏膜暴露)、暴露量(如深刺伤比浅刺伤风险高)等。6.以下哪些是HIV感染者需要定期监测的指标?A.CD4+T淋巴细胞计数B.血浆HIV病毒载量C.肝肾功能(ALT、肌酐等)D.血脂、血糖答案:ABCD解析:ART期间需监测病毒学(病毒载量)、免疫学(CD4计数)指标评估疗效,同时监测肝肾功能(因部分药物有肝肾毒性)及代谢指标(如TDF可能影响骨密度,EFV可能影响血脂)。7.关于HIV母婴阻断的“三早”原则,包括?A.早检测(孕期尽早检测HIV)B.早治疗(确诊后尽早启动ART)C.早分娩(孕36周前剖宫产)D.早干预(新生儿尽早服用阻断药物)答案:ABD解析:“三早”指早检测(孕早期)、早治疗(确诊即治)、早干预(新生儿6小时内用药);分娩方式需根据病毒载量决定(病毒载量>1000拷贝/mL时推荐剖宫产)。8.以下哪些是HIV的传播途径?A.无保护肛交(接受方)B.输入HIV阳性血液制品C.母乳喂养(母亲未接受ART)D.人工授精(使用HIV阳性供体精液)答案:ABCD解析:所有选项均涉及HIV阳性体液(精液、血液、母乳)与黏膜或破损皮肤的直接接触,属于传播途径。9.关于HIV的耐药检测,适用场景包括?A.初始治疗前(未接受过ART的患者)B.病毒学失败(ART后病毒载量持续>200拷贝/mL)C.暴露后预防(PEP)失败D.孕妇ART方案调整前答案:ABCD解析:耐药检测用于指导初始治疗方案选择(尤其在流行耐药株地区)、病毒学失败时调整方案、PEP失败后分析原因,以及特殊人群(如孕妇)的方案优化。10.以下哪些措施属于HIV的一级预防?A.推广安全套使用B.开展暴露前预防(PrEP)C.对HIV感染者进行抗病毒治疗(TasP)D.对孕妇进行HIV检测并阻断母婴传播答案:ABC解析:一级预防是针对未感染者的预防措施(如安全套、PrEP、TasP);二级预防是早发现、早治疗(如孕妇检测);三级预防是针对患者的治疗与康复。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填“√”,错误填“×”)1.HIV感染者的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病毒载量通常低于血液。(×)解析:精液、阴道分泌物中的病毒载量可接近或高于血液,是性传播的主要载体。2.窗口期内HIV抗体检测阴性即可排除感染。(×)解析:窗口期内抗体未产生,需结合核酸检测或随访复查。3.HIV暴露后预防(PEP)仅适用于职业暴露,非职业暴露(如无保护性行为)无需使用。(×)解析:PEP适用于所有高风险暴露,包括非职业暴露(如无保护性行为后72小时内)。4.CD4+T淋巴细胞计数越低,HIV感染者的传染性越强。(×)解析:传染性主要与病毒载量相关,CD4计数低时病毒载量可能高(如艾滋病期),但部分感染者CD4计数低但病毒载量被抑制(如规范治疗者),传染性低。5.艾滋病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可完全恢复至正常水平。(×)解析:部分患者因长期免疫损伤,CD4计数可能无法完全恢复,但功能可部分改善。6.蚊虫叮咬不会传播HIV,因为HIV无法在蚊虫体内复制,且蚊虫吸血时不注入前一次的血液。(√)解析:蚊虫吸血时注入的是唾液,而非前一次的血液,且HIV在蚊虫体内无法存活或复制。7.HIV感染者的配偶/固定性伴侣属于高风险人群,应定期接受HIV检测。(√)解析:配偶/固定性伴侣因无保护性行为风险高,需定期检测(至少每6个月一次)。8.抗病毒治疗(ART)的目标是彻底清除体内HIV病毒,实现治愈。(×)解析:ART无法清除病毒库,需终身治疗以抑制病毒复制。9.HIV感染的急性期(窗口期后),病毒载量达到峰值,传染性极强。(√)解析:急性期病毒大量复制,病毒载量极高,传染性最强。10.职业暴露后,即使暴露源HIV检测阴性,也需启动PEP。(×)解析:暴露源HIV阴性时无需PEP;若暴露源状态不确定(如未检测),需评估后决定。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HIV的复制周期。答案:HIV的复制周期可分为以下步骤:(1)吸附与穿入:HIV表面gp120与宿主细胞CD4受体及辅助受体(如CCR5/CXCR4)结合,gp41介导病毒包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病毒核心进入细胞。(2)脱壳与逆转录:病毒核心释放RNA,逆转录酶以RNA为模板合成双链DNA(前病毒DNA)。(3)整合:整合酶将前病毒DNA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中,形成潜伏感染的细胞库。(4)转录与翻译:宿主细胞转录前病毒DNA为mRNA,翻译为病毒蛋白(如Gag、Pol、Env前体蛋白)。(5)组装与出芽:病毒蛋白与RNA在细胞膜下组装成不成熟病毒颗粒,通过出芽释放并获得包膜,蛋白酶切割前体蛋白形成成熟病毒。2.列举HIV暴露后预防(PEP)的关键要点。答案:PEP的关键要点包括:(1)启动时间:暴露后72小时内(越早越好,2小时内最佳),超过72小时效果显著下降。(2)药物方案:推荐替诺福韦(TDF或TAF)+恩曲他滨(FTC)+整合酶抑制剂(如拉替拉韦RAL或多替拉韦DTG),疗程28天。(3)暴露评估:需明确暴露源HIV状态(阳性/阴性/不确定)、病毒载量(是否抑制)及暴露类型(如刺伤深度、体液量)。(4)监测与随访:暴露后0、4、8、12周及6个月进行HIV检测,同时监测药物副作用(如肝肾功能)。3.简述HIV抗病毒治疗(ART)的免疫学监测指标及意义。答案:免疫学监测指标主要为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CD4/CD8比值:(1)CD4计数:反映免疫功能状态,<200个/μL时诊断为艾滋病期,需加强机会性感染预防(如PCP预防);治疗后CD4计数回升提示免疫重建。(2)CD4/CD8比值:正常约为1.5-2.5,HIV感染后比值降低(<1);治疗后比值逐渐恢复,提示免疫功能改善。4.列举HIV感染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及对应的病原体。答案:常见机会性感染包括:(1)肺孢子菌肺炎(PCP):病原体为耶氏肺孢子菌(Pneumocystisjirovecii)。(2)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如视网膜炎、结肠炎,病原体为CMV。(3)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B):包括肺内及肺外结核。(4)隐球菌脑膜炎:病原体为新型隐球菌(Cryptococcusneoformans)。(5)弓形虫脑病:病原体为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6)口腔念珠菌病:病原体为白色念珠菌(Candidaalbicans)。5.简述HIV母婴传播的阻断策略。答案:母婴阻断策略包括“三早一阻断”:(1)早检测:所有孕妇在孕早期(最好首次产检时)进行HIV检测,未检测者孕晚期(28周)及分娩前重复检测。(2)早治疗:HIV感染孕妇确诊后立即启动抗病毒治疗(ART),推荐以整合酶抑制剂(如DTG)为核心的方案,目标是将病毒载量抑制至<200拷贝/mL(最好<50拷贝/mL)。(3)早干预:新生儿出生后6小时内(最晚12小时)开始服用齐多夫定(AZT)+拉米夫定(3TC),疗程4-6周(具体根据母亲病毒载量调整)。(4)阻断喂养:若母亲病毒载量持续抑制(<50拷贝/mL),可在严密监测下母乳喂养至12个月;否则推荐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案例1:某医院急诊科护士在为HIV感染者(病毒载量10万拷贝/mL)进行静脉穿刺时,被污染的针头刺伤右手食指(深约2mm,可见血液)。请分析:(1)该暴露的级别及暴露源病毒载量风险。(2)应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及后续预防方案。答案:(1)暴露级别:根据《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指导原则》,该暴露属于二级暴露(percutaneous损伤,深度刺伤,可见血液);暴露源病毒载量高(10万拷贝/mL),属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