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河北省邢台市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2021届河北省邢台市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2021届河北省邢台市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2021届河北省邢台市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2021届河北省邢台市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邢台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第三次月考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地方性语言是阻碍多民族间信息交流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因素,会加剧区域性贫困的生产与再生产。随着社会发展变迁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国家通用语言的普及成为贫困群众脱贫的重要支撑,语言扶贫也就因此得以落地实践。社会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与社会多元关系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语言政策、语言演变、语言规划等。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语言扶贫更为关注宏观的语言政策设计、语言发展的长期规划,以及语言在社会中所扮演的关系角色,这种视角将语言的扶贫效用投射到更为广阔的地域范围,以制定更长期的语言发展规划参与贫困治理过程。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切入,语言扶贫的格局和立意就既不同于语言经济学视角倾向于个体化的扶贫方式,也不同于文化资本论视角服务于特定区域的自身发展,而是全局性和整体性的统一。因此,在宏观层面,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语言扶贫关注语言政策设计和规划制定,比如少数民族地区的普通话推广政策;在微观层面,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语言扶贫关注语言与社会和谐的关系构建,比如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的社区融入问题。语言是一种便于相互理解的符号系统,多民族之间、异文化之间、多语言之间的群体互动必然会带来理解上的障碍和偏差,由此可能导致矛盾的激化和冲突的升级,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阻碍性因素。因此,需要建构一种平等沟通的方式、一套达成共识的话语、一个包容多样性的空间,以此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对于贫因群众来说,这种语言符号并非自然的获得,而是需要通过语言扶贫来完成语言符号传导的全过程,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和教育,也就是通过由外而内的力量引入,使其具备日常的话语沟通能力,降低矛盾发生的可能性,以促进形成融洽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氛围,从内而外地改变贫困群众的精神气质,增强其自主发展的精神力量,树立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摘编自向德平、张坤《语言扶贫的理论逻辑与治理效用》》材料二:提升贫困地区国家通用语的普及率,打破贫困地区与外界开展信息沟通、要素流通和产品交易的“语言屏障”。以推普促脱贫,不仅需要提高个体的普通话能力,还需提升地区总体的普通话普及率。下成林等人的研究显示,普通话普及率提升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先抑后扬”的,存在一个“最低有效规模”,当普及率大于60%时,提高普通话普及率将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的普通话普及率极不平衡,贫困地区的普及率还非常低,离“最低有效规模”还有较大差距,也就是说普通话对话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还没有释放出来。提升普通话普及率,逐渐使普通话成为贫困地区的主要交流语言,有助于促进贫困地区与外界进行信息、资源和产品等的交换,克服因语言障碍导致的“市场分割”,促进促进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人口流动,以及制度和技术的移植与扩散,为贫困地区真正融入国家发展、借力国家发展提供好的“语言装备”。利用和开发当地语言资源,使各种语言资源通过不同方式和路径进入生产系统,参与社会大生产,形成生产力,激发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的经济活力。语言资源天生是一种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同时具备成为经济资源的“潜质”,在一定的知识条件、技术条件和市场条件下可以参与到社会大生产中,转换为生产力。语言扶贫,就是要将各种语言资源,包括少数民族语言资源、方言资源通过产品化、技术化、人力资本化和国际化等多种途径,使其以生产要素形式参与到社会生产当中,促进语言资源向语言经济的转化。例如,发展少数民族语言与普通话的互译技术,促进生产要素、信息流通,节省少数民族地区与外界的交易成本等。总之,要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等多种路径激发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的经济活力。(摘编自王海兰《深化语言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材料三:贫困往往具有恶性循环的特性,要打破过去长期所处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其难度可想而知。要阻断贫困代际延续,就需要在解决现实贫困的同时,花大力气阻断贫困代际延续。在基础教育方面,尤其需要在师资队伍和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教育理念更新、培养模式优化、教学资源建设等环节不断改善。与此同时,注重开发学前语言教育,有效抓住语言学习关键期。目前贫困地区幼儿师资严重匮乏,留守儿童问题突出,学前教育保障力不足,这是直接关系到能否阻断贫困代际延续的大问题。在落实层面,需要政府主导并组织社会力量切实解决贫困地区儿童学前教育问题,开发适合贫困地区学前教育需要的学习资源,提供满足学前教育需求的社会服务。对家庭语言教育的重视也十分必要。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要引导贫困家庭家长重视孩子的语言教育,切实做好语言规划、做足语言教育投入。要注重女性语言教育。母亲对子女语言能力的培养影响较大,应高度重视贫困家庭妇女语言能力的提升,以增强其对子女开展语言教育的能力,从而通过语言的“母婴传播”助力消除贫困代际传播。(摘编自赫琳《着眼能力开发探索语言扶贫新途径》)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社会语言学视角将语言的扶贫效应投射到更广阔的地域范围,显然优于语言经济学视角和文化资本论视角B.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力推广普通话,不仅能促进当地社会的和谐稳定,还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C.提升普通话普及率,就能帮助贫困地区避免因语言障碍导致的“市场分割”的问题,使其真正融入国家发展。D.开发学前语言教育,抓住儿童语言学习关键期,重视女性语言教育,就可以消除贫困的代际传播。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地方性语言是阻碍多民族间信息交流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因素,因而有必要鼓励当地百姓放弃地方性语言。B.国家推普就是引入由外而内的力量,使贫因群众具备日常的话语沟通能力,增强其自主发展的精神力量。C.要考察某地区推普促脱贫的情况,不能只考察该地区某些个体的普通话能力,还需要考察整个地区的普通话普及率。D.少数民族语言资源、方言资源,通过产品化、技术化、人力资本化和国际化等途径,可成为参与社会生产的生产要素。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属于语言扶贫的一项是(3分)()A.山东省申请教师资格证要求普通话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水平。B.科技工作者于洪志率团研发贫困地区少数民族语言的机器翻译。C.自香港回归以来,普通话课程成为香港中小学核心课程之一。D.黄诗燕扎根基层,发展黄桃产业,改变了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4.怎样实施语言扶贫?请结合所给材料简要概括。(4分)5.材料一和材料三的论证结构有什么不同?(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1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大黄”记情徐刚颤抖在我生命中的那声犬吠我生下三个月,父亲即因病去世,丢下了母亲、两个姐姐、我和一只大黄狗。母亲告诉我,儿时摸墙学走路,大黄狗便亦步亦趋,跟在我旁边,如我摔倒,正好倒在它毛茸茸的背上。这样的事情已没有记忆,唯一记得的是它的离世。在萧瑟寒冷的腊月,一个下午,母亲在纺纱,让我关上门并插上门闩。门外,堂哥呼叫我家的狗,他们似乎捉到了大黄狗,我觉得惊讶,母亲示意我不要开门,然后是宅门口沟边大杨树下传来的一声惨叫。母亲哭了,没有出声,只是眼泪不断地落到纺车边上。晚饭时飘来了烧狗肉的香味,母亲特意叮嘱我:“不要开门。”少顷便有拍门声:“弟弟,开门!”“不开。”“趁热,吃狗肉。”“不吃!”我大声地说,“你还我大黄!”我在北大中文系做工农兵学员第一年的寒假,回家过年时与母亲闲聊,言及大黄狗,母亲告诉我,父亲喜欢狗狗,大黄狗与家里人、宅上的叔伯都很亲。父亲去世后,母亲视大黄狗为父亲的遗物,还能帮着照看我,珍贵何比!那又为什么要吃它呢?“过年想吃肉,没钱买,大家都穷,便来和我商量,把黄狗吃了如何?”母亲未及回应,几个堂哥就动手了。当时这在乡间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吃自家养的狗而已!更何况我们家孤儿寡母,几位堂哥多有关照。“虽然心里极不情愿,不让他们吃又说不出口。”这大黄狗便一命呜呼了。母亲洒泪以祭。颤抖在我生命中的那声犬吠,隐隐约约地留在了记忆中。而在潜意识里,我一直在寻找大黄狗,也记住了母亲教我面对某种诱惑时的态度——“关门”!又见大黄狗我在读高中时应征入伍,部队在江苏溧阳种地瓜和水稻。生产队长迎接我们时,一只大黄狗突然飞奔而至,尾巴高翘,“呜呜”声不断,它不知道村子里为什么来了那么多陌生人。次日早起晨练,声音惊动了大黄狗,它匆匆赶来,又怕又急,转身叫来了它的主人,生产队长摸了一下狗脑袋说:“大黄,那都是我们的朋友,兵哥哥。”“大黄”这个名字让我觉得亲切。我写信给母亲细数了大黄的特点:一身金毛,唯头部有小块白毛,是母狗,体态略胖,腿长等。母亲让侄儿回信说:“和我们家的狗极像,或许是转世的,你要善待它。”一次,我得了感冒躺在床上。大黄一看集合的队伍中没有我,急匆匆赶来踹开房门,在我身边转了几个来回,我对它说:“大黄,你自己玩吧,哥哥不舒服,想睡觉了。”狗子听罢扭头出门,叫来了生产队长,他摸摸我的额头,烫手!倒上开水,要我多喝水。这时,班长带着连队的卫生员也到了,我打针吃药后便睡过去了。醒来已是中午,大黄正在我脚跟卧着。见我醒了,又出门,半个时辰后回来,后面是队长老婆,手里端着一大碗热腾腾的面条,里面卧两个鸡蛋。唯有这一次,我让大黄把它的狗食盆叼来它拒不从命,还“呜呜”有声。这一年的岁末,部队要转移去南浔古镇。离别那日,眼看走了十多里地,大黄一路相随,全无离去之意。班长跟我说:“你靠边待一会儿陪大黄说说话,告诉它不能再走了。”我出列坐在路边的一棵老槐树下,大黄挨着我蹲下,我抚摸着大黄的头,告诉它:“我还得走,你已经送我们那么远了,队长在找你呐。”它扭头看了一眼,又往我身边靠了靠。我把包里的白馒头、米糕、花生、鸡蛋等分成两份,一份留给狗狗。我站起来,大黄也站了起来,“呜呜”连声,黄豆大的泪珠涌了出来。我抱着大黄的头,又让它坐下。我狠狠心挥手,狗狗大叫不已,转身间,我的眼泪也夺眶而出。我三步一回头,大黄始终目送我,不时呜咽几声。宝田伯家的“狗儿子”上世纪90年代,回到我的故乡崇明岛,又见到了宝田伯和宝田妈妈的狗。有一年腊月,母亲让我送几幅老蓝布布料给宝田妈妈。因我在外工作很少回家,遂成稀客,宝田妈妈留饭,做了红烧肉。桌上有四个饭碗,都盛着白米饭。那一瞬间,大黄狗已跳上板凳,坐好,前爪捧着饭碗,目光盯着红烧肉。宝田伯先给大黄夹两块,又在它的饭碗里舀了一点肉汁。这是我从未有过的与狗同桌吃红烧肉的经历。大黄吃饱了便从凳子上跳下,走到宝田妈妈身边,宝田妈妈用它专用的土布毛巾给它擦嘴。不仅如此,家人洗脚,它也洗脚;家人洗澡,它也洗澡;每天早晨都要洗脸——乡人说是“揩面”;夜里就睡在二老床前的踏板上,一个草窝里。我和母亲说及与大黄狗同桌吃饭的事,母亲说,宝田伯家无儿无女,从小就把大黄当儿子养。又一次回乡,迟迟不见大黄狗,母亲告诉我,年关时,大黄不见了,可能是让人偷走了,也可能是被下了毒。大黄狗丢失不到半年,宝田伯胃疼去县城中心医院看病,最后没能回家。办完后事,宝田妈妈由启东的亲人接走了,她说:“宝田去寻狗了,等他寻到大黄,我再回来。”乡人无不泪目。我出门沿着田埂往北走,田埂上多少代农人重重叠叠的脚印中,有宝田伯、宝田妈妈和大黄狗的痕迹,由泥土搅拌着,成了泥土的一部分。所有的生命——哪怕是最卑微的生命,都会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各自的痕迹。6.下列对本文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堂哥叫“我”吃狗肉时,母亲叮嘱“我”不要开门,是因为母亲心里对堂哥们有些不满与气愤,不愿面对他们。B.“关门”一词在“我”的理解中有了更深刻的意义:它已不仅是拒绝“狗肉”,更是拒绝其他诱惑时的决绝态度。C.“我把包里的白馒头、米糕、花生、鸡蛋等分成两份,一份留给狗狗”饱含了“我”与大黄的深厚感情。D.宝田伯家的大黄狗丢失之后,宝田伯因病去世,宝田妈妈也跟着亲人离开了老家,这样的结局令人唏嘘不已。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颤抖在我生命中的那声犬吠”一句中,以“颤抖”状“犬吠”,形象地传达出大黄的死对“我”的打击之大。B.“我”写信给母亲时能够细数在部队见到的大黄的特点,侧面反映出“我”对小时候“我”家大黄的感情之笃,印象之深。C.宝田伯家的“狗儿子”可能是让人偷走了,也可能是被下了毒,作者借“狗儿子”的命运批评了乡人对生命缺乏尊重。D.本文之所以感人,除了内容之外,还跟语言魅力分不开,文中多次运用朴实感人的语言描写,让读者深受感动。8.文章叙写与宝田伯家的“狗儿子”同桌吃红烧肉有何用意?(4分)9.本文是如何组织行文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汉恭宪王元佐字惟吉,初名德崇,母元德皇后。少聪警,貌类太宗,帝钟爱之。年十三从猎近郊兔走乘舆前太宗使元佐射一发而中契使在侧惊异之。从征太原、幽蓟。太平兴国中,出居内东门别第,拜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卫王,赴上中书。后徙居东宫,改赐今名,加检校太尉,进封楚王。初,秦王廷美迁涪陵,元佐独申救之。廷美死,元佐遂发狂,至以小过操挺刃伤侍人。雍熙三年,疾少间,帝喜,为赦天下。重阳日内宴,元佐疾新愈不与,诸王宴归,暮过元佐第。曰:“若等侍上宴,我独不与,是弃我也。”遂发忿,被酒,夜纵火焚宫。诏遣御史捕元佐,诣中书劾问,废为庶人;均州安置。宰相宋琪率百官三上表,请留元佐京师。行至黄山,召还,废居南宫,使者守护。谘议赵齐王通、翊善戴元顿首请罪,帝赦之曰:“是子朕教之犹不悛,汝等安能辅导耶?”真宗即位,起为左金吾卫上将军,复封楚王,听养疾不朝,再加检校太师、右卫上将军。元佐生日,真宗赐以宝带。平居不接人事,而事或预知。帝尝遣术士管归真为醮禳,左右未及白,元佐遽曰:“管归真至矣。”帝闻之曰:“岂非为物所凭乎?”封泰山,真拜太傅;祀汾阴,迁太尉兼中书令。又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遂拜天策上将军、兴元牧,赐剑履上殿,诏书不名。时禁中火,元佐表停奉禀助完宫阙,不许。加兼雍州牧。仁宗为皇太子,兼兴元牧。仁宗即位,兼江陵牧。薨,年六十二,赠河中、风翔牧,追封齐王,谥恭宪。宗室子弟特给假七日,以卤簿鼓吹导至永安,陪葬永熙陵。明道二年,改封潞王。又改魏王。(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四)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年十三从猎/近郊兔走/乘舆前/太宗使元佐射一发/而中/契丹使在侧/惊异之。B.年十三/从猎近郊/兔走乘舆前/太宗使元佐射/一发而中/契丹使在侧/惊异之。C.年十三从猎/近郊/兔走乘舆前/太宗使元佐射/一发而中契丹/使在侧惊异之。D.年十三/从猎/近郊兔走/乘與前太宗/使元佐射/一发而中/契丹使在侧惊/异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字,古代男子20岁女子15岁,不便直呼其名,故取一与本名意思相关联的别名以表其德,称之为字。B.雍熙,宋太宗的第二个年号。年号与谥号、庙号相比,起源最晚,皇帝在位期间的年号可以不唯一C.庶人,指免除官爵的皇亲贵族。大部分庶人居于城郊,耕种贵族的土地,享有贵族的政治军事权利。D.太傅,三公之一,周代始置,是朝廷的辅佐大臣与帝王之师,制定和颁行礼法。以后各朝多为虚衔。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赵元佐聪明机警,深受宠爱。他年幼时相貌像宋太宗,太宗很是钟爱,带他征战太原、幽蓟,立下战功后改赐新名,后来赏赐他迁居东宫。B.赵元佐重情重义,迁怒于人。他独自出面向宋太宗申辩,救被贬的秦王赵廷美,其死后,他因病发狂,以致用尖刀刺伤只犯了小错的侍者。C.赵元佐焚宫被废,众官求情。重阳节时,他因未能参加宫内宴会,喝醉酒后在晚上故意放火烧毁宫殿,被废为庶人,宰相率百官三次上表求情。D.赵元佐重获重用,复封楚王。真宗即位后,他被起用为左金吾卫上将军,重新封为楚王。皇帝听任他养病不上朝,再加检校太师、右卫上将军。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名中产语。(1)帝赦之曰:“是子朕教之犹不悛,汝等安能辅导耶?”(4分)(2)时禁中火,元佐表停奉禀助完宫阙,不许。(4分)14.作为长子,赵元佐却未即帝位,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学阮公体三首(其一)①刘禹锡少年负志气,信道不从时。只言绳自直,安知室可欺?百胜难虑敌,三折②乃良医。人生不失意,焉能慕己知?[注]①此诗作于诗人因参与王叔文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贬官朗州期间。②三折,语出《左传》:“三折肱,知为良医。”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中诗人说自己年少时怀有青云之志,并相信正道不随时俗迁移。B.“百胜难虑敌”,百战百胜,也难料敌如神,表明诗人不惧失败。C.“三折乃良医”,诗人用多次受伤自然就变成良医表明顽强的意志。D.尾联运用设问手法,表达出诗人对志同道合的知己的珍惜之情。16.诗人写“绳”“室”二物有何含意?他想借“绳”“室”抒发怎样的情感?(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白居易《观刈麦》中通过展示农人矛盾心理揭示其生活困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君子并非天资过人,只是他们善于利用外部条件来弥补自身的不足。(3)李白《蜀道难》中用鸟的鸣叫和在林间环绕飞翔表示蜀道之难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但灯光究竟夺不了那边的月色;灯光是浑的,月色是清的,在浑沌的灯光里,渗入了一派清辉,却真是奇迹!那晚月儿已瘦削了两三分。她晚妆才罢,盈盈的上了柳梢头。()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挽着;又像是月儿披着的发。而月儿偶然也从它们的交叉处偷偷窥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岸上另有几株不知名的老树,光光的立着;在月光里照起来。却文俨然是精神矍铄的老人。远处——快到天际线了,才有一两片白云,亮得现出异彩,像美丽的贝壳一般。白云下便是黑黑的一带轮廓;是一条随意画的不规则的曲线。这一段光景,和河中的风味大异了。但灯与月竟能并存着,交融着,使月成了缠绵的月,灯射着渺渺的灵辉;这正是天之所以厚秦淮河,也正是天之所以厚我们了。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到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恶劣的生长环境,并没有消磨它作为花——一棵百合的天性。C.“顺——山——倒——”林子里传出我们伐木连小伙子的喊声。D.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②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③天是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A.①③②B.②①③C.③①②D.③②①20.拟人的特征是把事物人格化,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拟人进行简要分析。(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植物学家迄今已经发现了10个科,约630种食肉植物,()。我们最熟悉的猪笼草使用的捕虫装置是漏斗状的叶子。猪笼草的捕虫笼悬吊在叶梗末端,上面有半开的盖子,能防止雨水进入。捕虫笼附近生有蜜腺,能分泌蜜汁,发出芳香的气味,()。当昆虫受到吸引而靠近袋口吸食花蜜时,很容易就会顺着光滑内卷的边缘跌进“陷阱”,变成猪笼草的美餐。狸藻的捕食策略应该算是最“智能”的了。生活在水里的狸藻也有一个小小的“捕虫囊”,不过这个“袋子”平时隐藏得很好,看上去就像一片普通的叶子。狸藻的“捕虫囊”旁边长着四根纤毛,还有一些能分泌出甜液的小管子。①小虫子当被吸引到“捕虫囊”附近时,②“捕虫囊”就会向里面开口,③同时原本半瘪的“捕虫囊”会迅速立刻鼓起,④形成一股强大的吸力出现,⑤将囊口的水流连同猎物一起吸入囊中,⑥并关上“盖子”,⑦而整个过程只需约百分之一秒左右。虽然不同的食肉植物用着不同的策略,但是()。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的生物学家约尔格·舒尔茨及其团队对三种食肉植物——捕蝇草、狸藻和茅膏菜进行了基因测序,发现它们都经历了至少三次相似的基因突变,让它们获得了食肉的能力。21.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22.文中画横线处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真爱梦想”素质教育有三个信条,第一条是“问题比答案更重要"。我们学习不是要记住一堆答案,而是要知道答案从哪里来,怎么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北大博雅资深教授周其仁说,求学即求“学问”,在“学”和“问”中,“问”才是重点;学问实际上要把“问”作为一个向导,把“问”作为一个发动机,用“问”来驱动学习。主动学习,哪怕压力再大,也不会觉得那么辛苦,甚至觉得是有趣的,因为你在主动探索和求知,而不是被动求一个分数或毕业证,你的学习状态会因此而变得不同,学习收获也会更多。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学校将组织学习交流会,邀请你作为学生代表,发表以“勇于探索,主动学习”为主题的演讲,请完成一篇演讲稿。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邢台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第三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1.B(A项,原文只是强调不同。C项,只是“提升”不一定行,必须普及率大于60%,使普通话成为贫困地区的主要交流语言。D项,太绝对)2.A(“因而有必要鼓励当地百姓放弃地方性语言”依据不足。根据材料二第二段“利用和开发当地语言资源,使各种语言资源通过不同方式和路径进入生产系统……语言资源天生是一种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同时具备成为经济资源的‘潜质’”可知这一说法不成立)3.B(B项,符合材料二第二段所讲的语言扶贫形式。A、C项,目的不是扶贫。D项和语言无关)4.①要有长期服务于贫困治理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②要提升通用语言普及率。③要利用和开发当地语言资源(要激发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的经济活力)。④要阻断贫困代际延续。(每点1分)5.材料一是层进式结构。(1分)首先从理论的层面指出语言扶贫的社会基础及社会语言学视角下语言扶贫的特点,(1分)进而从实践层面指出社会语言学视角下宏观微观层面具体的语言扶贫政策及效果。(1分)材料三采用总分式结构。(1分)首先提出要阻断贫困代际延续,就需要花大力气构建阻断贫困代际延续的长效机制;(1分)然后分别从基础教育、家庭教育方面提出阻断贫困代际延续的举措。(1分)6.A(“因为母亲心里对堂哥们有些不满与气愤”分析不当,根据后文“当时这在乡间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吃自家养的狗而已!更何况我们家孤儿寡母,几位堂哥多有关照”等内容可知,母亲不让“我”开门更多的是因为不想看到大黄被杀、被吃的场面)7.C(“批评了乡人对生命缺乏尊重”说法不当,“乡人无不泪目”说明乡人们也同情宝田伯及“狗儿子”的遭遇)8.①突出宝田伯家与狗之间的深厚感情,表现人与狗之间生命的平等。②为下文抒情张本,希望人们能够善待每一条生命,哪怕是最卑微的生命。(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9.①文章以“大黄”为主线,写了三只黄狗,展现了狗与人之间的故事。②以时间为副线,用“我生下三个月”“我在读高中时应征入伍”“上世纪90年代”分别展现了时间的变化。③用小标题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各部分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使得文章散而不乱。(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0.B11.C(庶人泛指无官爵的平民百姓)12.A(应先迁居东宫,后改赐名“赵元佐”)13.(1)宋太宗赦免他们说:“这个儿子我教他还不改,你们怎么能辅导呢?”(2)当时宫中失火,赵元佐上表停止领俸禄以资助完葺宫殿,真宗不同意。14.他厌倦了皇室斗争,不想卷入其中,主动避让。(3分)【参考译文】汉恭宪王赵元佐字惟吉,最初名字叫德崇,母亲是元德皇后。元佐年幼时禀性聪明机警,相貌像宋太宗,宋太宗很钟爱他。十三岁时,跟从宋太宗在近郊打猎,有只兔子在宋太宗车马前奔跑,宋太宗让赵元佐射杀,赵元佐一发而中,辽国使者在旁边,深感惊异。赵元佐后又跟从宋太宗征战太原、幽蓟。太平兴国年间,出宫住在内东门别宅,担任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为卫王,在中书省办公。后来迁居东宫,改赐名字“赵元佐”,加任检校太尉,晋封为楚王。当初,秦王赵廷美被贬涪陵,赵元佐独自出面向宋太宗申辩救他。赵廷美死后,赵元佐因病发狂,以致因为小错就用尖刀杀伤侍者。雍熙二年(985年),病情略有好转,宋太宗很高兴,为此而大赦天下。重阳日宫内宴会,赵元佐病刚好,不在赴宴之列,诸王宴会后回来,晚上经过赵元佐的宅第。赵元佐说:“你们都侍候皇上宴会,只有我未到,这是抛弃我啊。”于是发怒,喝醉酒后在晚上纵火烧宫。宋太宗诏令派御史捕捉赵元佐,送到中书省审问,废为平民,安置在均州。宰相宋琪率领百官三次上表,请求留赵元佐在京师。赵元佐走到黄山,宋太宗召他回来,废居南宫,派使者守护。咨议赵齐王通、习善戴元叩头请罪,宋太宗赦免他们说:“这个儿子我教他还不改,你们怎么能辅导呢?”真宗即位后,起任赵元佐为左金吾卫上将军,重新封为楚王,听任他养病不上朝,再加检校太师、右卫上将军。赵元佐生日,真宗赐给他宝带。平常生活不接待客人,但是有时能预先知道要发生的事情。真宗曾经派术士管归真醮斋禳灾,手下人还未告诉他,赵元佐就说:“管归真到了。”真宗听说后,说:“难道不是有物可凭吗?”封禅泰山后,实拜赵元佐为太傅;祭祀汾阴,升赵元佐为太尉兼中书令。又加任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于是拜为天策上将军、兴元牧,赐带剑上殿,诏令上书不称名。当时宫中失火,赵元佐上表停止领俸禄以资助完葺宫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