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设件_第1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设件_第2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设件_第3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设件_第4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章以太网技术4.1传输介质4.2局域网的网络拓扑4.310M以太网4.4快速以太网4.5千兆位以太网4.610GE万兆以太网4.7虚拟局域网4.8学习参考网址(略)1自从1985年提出10M以太网技术以来,局域网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由于以太网的发展保持很好兼容性,以太网已成为局域网的主流技术。本章重点介绍以太网各种技术及其应用。2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通信和卫星通信信道等。各种传输介质的传输特性不同,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应用环境。4.1传输介质31.双绞线

双绞线的外观如图4-1所示。适合近距离传输,传输速率可达1000Mbps,用于传输模拟声音信息和传输数字信号。双绞线的价格较为低廉,应用广泛。图4-1双绞线4.1.1常用的传输介质4双绞线可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UnshildedTwistedPair)和屏蔽双绞线(STPShieldedTwistedPair)。屏蔽双绞线价格相对较高,安装时要比非屏蔽双绞线电缆困难。类似于同轴电缆,它必须配有支持屏蔽功能的特殊连结器和相应的安装技术。但它有较高的传输速率,100米内可达到155Mbps。双绞线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现在己有6类线。52.同轴电缆同轴电缆结构如图4-2所示。同轴电缆的平均特性阻抗为50±2Ω。图4-2同轴电缆结构示意图6计算机网络一般选用RG-8以太网粗缆和RG-58以太网细缆。基带同轴电缆特性:(1)50欧姆电缆,用于数字传输,多用于基带传输;(2)同轴电缆传输距离是几公里;(3)传输速率在10Mbps左右;(4)使用更长的电缆,使用中间放大器;(5)实现简单。7宽带同轴电缆特性:(1)75欧姆电缆,用于模拟传输;(2)有限电视电缆进行模拟信号传输。由于使用模拟信号,需要在接口处安放一个电子设备,用以把进入网络的比特流转换为模拟信号,并把网络输出的信号再转换成比特流;(3)宽带系统又分为多个信道,电视信号和数据混合传输;(4)传输距离远,实现复杂,传输速率在100-150Mbps。83.光纤光纤结构如图4-3所示。传输速率高、误码率低、保密性好。单模光纤传输距离长,但造价较高。目前,光纤网络中单个波最高传输速率为10Gbps,采用波分复用技术后传输速率更高。图4-3光纤结构示意图9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光纤分类如下:(1)按传输模数分类单模光纤(SingleModeFiber)SMF: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很小,在给定的工作波长上只能以单一模式传输,传输频带宽,传输容量大。多模光纤(MultiModeFiber)MMF:多模光纤是在给定的工作波长上,能以多个模式同时传输的光纤。与单模光纤相比,多模光纤的传输性能较差。(2)按折射率分类跳变式光纤:纤芯和外层间的折射率按跳变模式变化的光纤。渐变式光纤:纤芯和外层间的折射率按渐变模式变化的光纤。10(4)按纤芯和外层尺寸分类,芯的尺寸大小决定光的传输质量。在网络工程中,一般用62.5μm/125μm规格的多模光纤,户外布线大于2公里时可选用单模光纤。实际应用中,常使用光缆,根据光缆内纤芯的数量来分类。1)单芯光缆,2)双芯光缆3)室外光缆24~144芯4.无线通信常用的介质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激光。WLAN无线局域网就是利用微波来传输信号。115.卫星通信

卫星通信系统是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新一代数字卫星通信系统。VSAT系统如图4-4所示。图4-4卫星通信示意图12VSAT糸统己经成为一种成熟的技术,可传输数据、话音、图像等多种综合业务。可与计算机联网,ISDN联网。VSAT糸统的出现在卫星通信技术的重大突破,代表了当前卫星通信发展的重要方向。VSAT网络由卫星转发器、主站和VSAT小站组成。特点: (1)卫星通信传输质量好、容量大;(2)组网灵活;(3)安装维护方便;(4)传输多种业务;(5)费用低廉;(6)适用于分散用户。131.电缆测试仪器Fluke电缆测试仪器基于Fluke先进的数字测试技术,DSP系列电缆测试仪完全满足当前所有的测试标准。可测量电缆链路质量,进行故障诊断,以17秒钟的速度完成一条电缆链路的测试。还可以快速指出由不良的连接、粗质的安装工艺和不正确的电缆类型等缺陷的位置。4.1.2电缆测试142.正确识别5类双绞线一个简单的办法用一条双绞线连接两台100Mbps的设备(网卡到网卡或网卡到HUB),通信时用Windows95/98自带的monitor检测工具对其数据传输率进行监测。步骤如下:(1)选择“开始→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系统监视器”,将出现“系统监视器”窗口。(2)在“系统监视器”窗口中设置监视对象。(3)设置测试数据的输出方式。(4)进行测试153.标准5类双绞线标准5类线缆中应该有4对线。识别5类UTP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查看电缆外面的说明信息。(2)电缆是否易弯曲。双绞线应弯曲自然,以方便布线。(3)电缆中的铜芯是否具有较好的韧性。(4)电缆是否具有阻燃性。结构化布线是网络实现的基础,它能够支持数据、话音及图形图像等的传输要求。16网络拓扑是网络上节点的几何或物理布局,节点靠电缆段连在一起。常见的局域网的网络拓扑有星型拓扑、总线拓扑、环型拓扑、混合型网络拓扑。4.2局域网的网络拓扑171.总线拓扑

总线拓扑结构如图4-6所示。图4-6总线拓扑结构18特点:(1)采用一个信道作为传输媒体,所有站点通过相应的硬件接口都直接连到这一公共传输媒体上,或称总线上;(2)任何一个站发送的信号都沿着传输媒体传播,而且能被所有的其它站接受;(3)一次只能由一个设备传输信号;(4)通常采用控制策略来决定下一次哪一个站可以发送。19优点:(1)总线结构所需的电缆数量少,价格低;(2)总线结构简单,有较高可靠性;(3)易于扩充,增加或减少用户比较方便。缺点:(1)系统范围受到限制,一般在2km以内;(2)主干线公用,容易产生“瓶颈”;(3)干线的故障,引起整个系统的瘫痪。202.星型拓扑星型拓扑结构如图4-7所示。图4-7星型拓扑结构21特点: (1)各个节点各个节点通过点到点通信链路接到中央节点;(2)中央节点执行集中式通信控制。优点: (1)网络容易扩展;(2)容易做到故障诊断和隔离,单个连接点的故障只影响一个设备,不会影响全网;(3)星型结构的网络的访问控制比较简单。缺点:(1)中央节点的可靠性和冗余度方面的要求很高;(2)线路利用率不高。223.环型拓扑环型拓扑结构如图4-8所示。图4-8环型拓扑结构特点: (1)环型拓扑由站点和连接站点的链路组成一个闭合环;23(2)每个站点能够接受从一条链路传来的数据,并以同样速度串行地把数据沿环传送到另一个链路上;(3)每个站都有控制发送和接受的访问逻辑。优点: (1)电缆长度短;(2)增加或减少工作站时,仅需简单地连接;(3)使用光纤传输速率高。缺点: (1)节点的故障会引起全网故障;(2)检测故障困难;(3)媒体访问控制协议都采用令牌传递的方式,则在负载很轻的情况下,等待时间相对来说比较长。244.混合型网络拓扑在实际使用的网络中,大部分网络都采用混合型网络拓扑,常见的混合型网络拓扑有星型总线结构和星型环形结构两种。25下面是10M以太网发展历程。1982年,IEEE把以太网技术标准定为802.3。1983年,IEEE公布粗缆以太网10Base2标准。1985年,IEEE公布细缆以太网10Base5标准802.3a。1985年,IEEE公布10Mbps中继器技术规范802.3c。1990年,IEEE公布双绞线以太网10Base-T标准802.3i。1993年,IEEE公布光缆以太网10Base-F标准802.3j。4.310M以太网

4.3.110M以太网技术261.10M以太网体系结构10M以太网体系结构的示意图如图4-9所示。图4-910M以太网体系结构272.802.3MAC帧格式MAC帧是MAC子层实体间交换的协议数据,帧格式如图4-10。图4-10MAC帧格式前导码P帧起始定界SFD目的地址DA源地址SA长度LENLLCPDU填充PAD帧校验序列FCS283.CSMA/CD介质访问方法 下面主要介绍介质访问控制技术,以太网MAC采用的方法是CSMA/CD(CarrierSenseMultipleAccess/CollisionDetect),称为载波监听多址访问/冲突检测。CSMA/CD协议包含4个过程,即载波监听、冲突检测、冲突强化、冲突退避。CSMA/CD协议的工作流程如图4-11所示。29图4-11CSMA/CD工作流程图30(1)载波监听 节点在发送信息前检测总线上有无其它节点正在发送信息,如有则等待,否则发送。(2)冲突检测节点一边发送信息,一边从总线上接收信息进行比较不一致表示发生了冲突。(3)冲突强化节点在检测到冲突后,向总线上发送干扰串,以使各方都知道冲突的发生。接收端收到的是冲突碎片,它小于最短信包长度,被丢弃。(4)冲突退避CSMA/CD确定等待时间的算法是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314.三种技术根据使用的传输介质,10M以太网通常有以下三种。(1)10Base-2*传输介质:细同轴电缆 *传输距离:<200m*连接器:BNC(2)10Base-5*传输介质:粗同轴电缆*传输距离:<500m*连接器:AUI(3)10Base-T*传输介质:非屏蔽双绞线*传输距离:<100m*连接器:RJ-45目前,10BASE-T得到了普遍使用,下面介绍10BASE-T技术的应用。321.硬件需求:*服务器为PCServer(PIIICPU)*客户端为PC(PII166以上)*PCI10M/100M快速网卡*SCSI硬盘阵列*HUB、五类双绞线网络中主要包含以下部件:*非屏蔽双绞线UTP*网络节点主机*网络接口卡4.3.210M以太网的应用33*集线器(HUB)设备*或者使用交换机网络节点通过非屏蔽双绞线与HUB相连。2.软件需求:*WindowsNT操作系统*客户端操作系统为Win95*工具软件3.采用星型拓扑网络拓朴如图4-12所示。34图4-12小型网络星型拓扑注意:10Base-T逻辑上是总线形结构,物理上是星形结构。351.概述快速以太网(FastEthernet)是一类新型的局域网,“快速”是指数据速率可以达到100Mbps,是标准以太网的数据速率的十倍。1995年快速以太网技术标准通过,即IEEE802.3u。4.4快速以太网

4.4.1快速以太网技术36有两种快速以太网技术:*100Base-T对应IEEE802.3u *100Base-VGAnyLAN对应IEEE802.12由于100Base-T技术保持了与10Base-T技术很好的兼容性,因此应用比较广泛。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分类,快速以太网分为共享式局域网和交换式局域网两种。372.快速以太网体系结构100Base-T以太网核心技术主要特点:(1)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仍为CSMA/CD,信包格式、出错控制与IEEE802.3一致。(2)传输速率为100Mbps。(3)具有10/100Mbps自适应机制(Autonegotiation),通过快速连接脉冲FLP测试对方设备能支持的最快速度,以其作为实际通信速度。(4)100Base-T设备可以与原10Base-T设备混合使用,为系统升级提供了方便的途径。100Base-T以太网体系结构的示意图如图4-13所示。38图4-13100BASE-T体系结构的示意图MACRSMIIPCSPMAPMDAutoNegMDI393.三种技术根据传输介质,快速以太网通常有以下三种。(1)100Base-T4*介质:3类UTP(4对双绞线)*编码:8B/6T编码*电缆长度:100m*优点:可使用3类UTP,兼容己有布线,保护投资(2)100Base-Tx*介质:5类UTP(2对双绞线)*编码:4B/5B编码*电缆长度:100m *优点:可工作在100M全双工模式(3)100Base-Fx*介质:多模光纤(2芯)*编码:4B/5B编码*电缆长度:2000m*优点:100M全双工,长距离注意:100Base-T技术不支持同轴电缆。40自适应机制(Autonegotiation)中自动检测的顺序依次是:100BASE-TX全双工,100BASE-T4,10BASE-T全双工,10BASE-T单工。4.100Base以太网的典型应用100经典网络结构如下图4-14所示。网络组成需下列硬件:*中心交换机*部门交换机*集线器*客户机*双绞线UTP41图4-14快速以太网网络结构示意图421.网络建设目标在全校范围内建立局域网并接入因特网。2.网络功能视频多媒体转换平台(2)节目广播服务器(3)节目点播服务器(4)Internet服务器(5)管理服务器4.4.2快速以太网的应用433.局域网的网络拓:采用星型拓扑,如图4-15所示。图4-15学校局域网网络拓扑444.系统运行环境(1)硬件 *服务器为PCServer(PII300以上)*客户端为PC(P166以上)*PCI10M/100M快速网卡*SCSIII硬盘阵列*交换机(光纤端口100M/1000M)、HUB*光纤、五类UTP(2)软件 *WindowsNT操作系统*WEBSERVERIIS*TCP/IP通信协议*客户端操作系统为Win95*数据库可选SQLServer或Oracle45千兆位以太网的优点如下: (1)简易性,与10/100兆以太网兼容;(2)可扩展性,千兆以太网高带宽,网络平滑升级;(3)可靠性,星形结构,综合布线;(4)经济性,千兆以太网提供最好的性能价格比;(5)可管理性,端到端的以太网技术,管理和实施简单,采用简单网管理协议;(6)支持新的带宽应用,资源预留协议RSVP,保证QOS。4.5千兆位以太网

4.5.1千兆位以太网技术46千兆位以太网技术已走向成熟,成为局域网络骨干的首选技术。1.1000Base-X主要特点与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一样,千兆位以太网(GigabitEthernet)只定义了物理层和介质访问控制子层。(1)支持速率为1000Mbps的半双工或全双工传输。(2)使用802.3帧格式。(3)半双工使用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允许每一冲突域有一个中继器。(4)与10Base-T和100Base-T技术保持兼容。472.体系结构图4-16千兆位以太网体系结构的示意图MACRSGMIIPCSPMAPMDMDI483.千兆以太网的种类根据千兆位以太网物理层使用介质,千兆以太网有以下几种形式:(1)1000Base-LX应用范围:园区主干、建筑群主干(2)1000Base-SX应用范围:建筑群主干 (3)1000Base-CX应用范围:数据中心(4)1000Base-T应用范围:智能大厦、接线间491.主干交换机之间网络结构如下图4-17所示。

图4-17千兆位以太网交换机–交换机之间应用4.5.2千兆位以太网的应用502.交换机–服务器之间网络结构如下图4-18所示。图4-18千兆位以太网交换机––服务器间应用51如图4-19给出一些典型的大楼、园区乃至城域网络的解决方案。图4-193COM千兆解决方案4.5.33Com公司千兆以太网方案521.概述10GE万兆以太网最主要的特点包括:(1)保留802.3以太网的帧格式;(2)保留802.3以太网的最大帧长和最小帧长;(3)只使用全双工工作方式,彻底改变了传统以太网的半双工的广播工作方式;(4)使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体(而不使用铜线); (5)使用点对点链路,支持星形结构的局域网;4.610GE万兆以太网

4.6.110GE万兆以太网技术53(6)数据率非常高,不直接和端用户相连;(7)创造了新的光物理媒体相关(PMD)子层。2.10GE以太网体系结构10GE以太网分层体系结构如书中图4-20所示。(1)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2)协调子层(RS)(3)质无关的10G接口(XGMII)(4)物理编码子层(PCS)(5)广域网接口子层(WINS)(6)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A)(7)物理介质独立子层(PMD)(8)媒体相关接口(MDI) 543.10G以太网物理层IEEE802.3HSSG小组制订了两种不同的物理介质标准,分别用于以太局域网和以太广域网。这两种物理层的共同点是共用一个MAC层,仅支持全双工操作方式,省略了CSMA/CD,采用光纤作为物理介质。广域网物理层(WANPHY)与局域网物理层(LANPHY)的区别在于广域网接口子层(WIS)包含一个简化的SONET/SDH帧编制器,如书中表4-1所示。55表4-110G以太网两种物理层子层10GELAN物理层10GELAN物理层

串行WDM串行MAC10Gbit/s10Gbit/s10Gbit/sPCS64B/66B8B/10B64B/66BWIS

简化的SONET帧编制器PMA接口XSBIXAUIXSBIPMD1550nm1310nm850nm1310nm1550nm1310nm850nm线速度10.3Gbit/s4X3.125Gbit/s9.953Gbit/s56千兆以太网的物理层每发送8比特的数据要用10个比特组成编码数据段,网络带宽的利用率只有80%;万兆以太网则每发送64比特只用66个比特组成编码数据段,比特利用率达97%。虽然这是牺牲了纠错位和恢复位而换取的,但万兆以太网采用了更先进的纠错和恢复技术,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物理层可进一步细分为4种具体的接口,每种接口都有其对应的最适宜的传输介质。57万兆以太网技术具有使用的方便性、网络的互操作性及简易性上等特点。10G以太网兼容现有的局域网技术并将其扩展到广域网,降低了系统费用,并提供更快、更新的数据业务。是一种融合LAN/MAN/WAN的一种链路技术,可构建端到端的以太网链路。归纳起来10G以太网的应用包括10GE局域网、10GE城域网、10GE广域网、10GE网络存储。4.6.210GE万兆以太网的应用581.10GE在局域网中的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宽带交换机与宽带交换机互连;(2)骨干层中的LAN交换机上行10Gbps汇聚;(3)服务器到交换机间的高速数据链路(10Gbps);(4)数据中心服务器群的数据交换务。10GE在局域网中的应用如图4-21所示。主干线路使用10GE,校园A、

校园B、数据数据中心、服务器群之间用10GE交换机的模块分别连接。

59图4-2110GE局域网应用602.10GE在城域网中的应用具体来说,10GE在城域网的应用主要有两种模式。(1)城域网宽带汇聚;(2)城域网骨干更新。如图4-22所示,城域网骨干采用10GE技术。61图4-2210GE城域网应用623.10GE在广域网中的应用 CiscoCatalyst6500和Cisco7600系列目前支持三种10Gb以太网模块:(1)10GBASE-LRSerial1310nm远距离10Gb以太网模块(在单模光纤上最远可以传输10公里);(2)10GBASE-ERSerial1550nm扩展距离10Gb以太网模块(在单模光纤上最远可以传输40公里);(3)10GBASE-EX4城域1550nm扩展距离10Gb以太网模块(在单模光纤上最远可以传输10-50公里)。63虚拟局域网(VLAN)是指根据需要和节点的性质,把节点分为若干个逻辑的网络,形成不同的虚拟工作组,而不必关心他们在网络上的实际物理位置的网络。虚拟局域网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二和第三层,虚拟局域网提供了一种控制局域网网络风暴的方法。网络管理员可以定制虚拟局域网由哪些用户组成,并随时改变,使用虚拟局域网可以定制哪些节点之间可以互相通信,增加网络的安全性。在虚拟局域网的通信中,交换机是其中一种核心组件,使用虚拟局域网技术。4.7虚拟局域网

4.7.1虚拟局域网实现技术64大中型网络的维持费用大,使用虚拟局域网则可以解决、简化不少的问题。(1)可以简化节点的增删、移动和变化;(2)可以减少管理的费用;(3)更好地控制广播;(4)使网络的安全性提高;(5)把网络划分成更具伸缩性的子网。65根据采用的技术不同,虚拟局域网有以下几种形式。1.按交换机端口划分网络结构如下图4-23所示。将VLAN交换机上的物理端口和VLAN交换机内部的PVC(永久虚电路)端口分成若干个组,每个组构成一个虚拟网,相当于一个独立的VLAN交换机。这种按网络端口来划分VLAN网络成员的配置过程简单明了,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主要缺点是不允许用户移动,一旦用户移动到一个新的位置,网络管理员必须配置新的VLAN。4.7.2虚拟局域网的类型66图4-23交换机物理端口VLAN672.按IP地址划分

基于IP子网的VLAN,可按照IPv4和IPv6方式来划分VLAN。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