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质量关系
考点概览
考点1质量守恒定律及其探究考点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考点3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与书写考点4化学反应微观模拟模型
考点5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考点1质量守恒定律及其探究
1.(2024・湖北•中考真题)同学们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夹持装置已略去),能达到目的的是
目A.探究二氧化碳与B.探究不同催化剂的C.验证质量守恒D.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和
的水反应催化效果定律铁生锈的条件
气球
co2碳酸钙
方粉末
电子
天平
那一紫仅小
案5mL3%AZ5mL2L
蕊溶液也。2溶液口溶液
A.AB.BD.D
【答案】D
【解析】A、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可能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
的新物质使石蕊变红,也可能是二氧化碳与石蕊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红色物质,所以将二氧化碳通入紫
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应设计对比实验,故方
案不能达到目的;
B、该实验中,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和催化剂的种类均不相同,变量不唯一,无法探究不同催化剂的催
化效果,故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C、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使装置内压强增大,气球会
涨大,会受到浮力,导致反应前后质量不相等,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D、左边量筒上部足量光亮的铁丝绒只与空气接触,一段时间后,不会生锈;左边烧杯底部的铁丝绒只
与水接触,一段时间后,不会生锈;右边左边量筒上部足量光亮的铁丝绒同时与空气和氧气接触,一
段时间后,会生锈,量筒内液面上升;对比三处足量光亮的铁丝绒的变化可以得出铁生锈需要同时与
空气和水接触,量筒内液面上升的体积就是足量光亮的铁丝绒消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可以测定空气
中氧气的含量,故方案能达到目的。
故选D。
2.(2024•山西•中考真题)在一次实验课上,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了对密闭容器中少量小苏打
与少量白醋反应的质量测定。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反应后小苏打的质量增加B.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都不变
C.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D.反应前称量的是小苏打和白醋的总质量
【答案】C
【解析】A、白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醋酸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醋酸钠、
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反应后小苏打的质量减少,故A分析错误;
B、白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醋酸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醋酸钠、二氧化碳
和水,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改变,故B分析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该装置
密闭,则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故C分析正确;
D、根据图示,反应前称量的是小苏打和白醋以及装置的总质量,故D分析错误;
故选:Co
3.(2024•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身4红磷
白磷只
碘+水高锌酸钾+汽油
薄铜片
已引-80。(3热水
A.探究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B.验证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答案】B
【解析】A、该实验中,溶质种类和溶剂种类均不同,变量不唯一,无法探究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
溶解性,不符合题意;
B、该实验中,白磷和红磷均是可燃物,温度相同,均与氧气接触,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温度
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则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符合题意;
C、该实验中,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氢气是气体,会散逸到空气中,导致左边质量减小,
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D、该实验中,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化学反应前后,压强变化不大,无
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2024•广东广州•中考真题)关于下列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实验②:电解水的玻璃管内分别生成H2和02,说明水由H和O两种元素组成
C.实验③:白磷燃烧但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低
D.实验④:反应前后称量的总质量不同,说明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D
【解析】A、实验①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集气瓶中水平
面上升的液位为氧气站空气的体积,选项正确;
B、实验②电解水在电源两级的玻璃管内分别生成氢气和氧气,可说明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选
项正确;
C、实验③是红磷和白磷在相同的条件下,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可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选
项正确;
D、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会进入空气中,不在密闭空间内,不可说明质量守恒定律,选
项错误。
故选D。
5.(2024・安徽•中考真题)某实验小组按图a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一段时间后,发现锥形瓶内部分
固体变为红棕色。实验过程中瓶内物质或元素质量变化与图b相符的是
A.铁粉的质量B.氮气的质量C.氧元素的质量D.固态物质的质量
【答案】A
【解析】A、食盐水中的铁粉生锈,铁粉的质量将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少,锥形瓶中氧气反应完,铁粉的
质量不变。A符合题意;
B、食盐水中的铁粉生锈过程中,氮气不参与反应,氮气的质量不变。B不符合题意;
C、食盐水中的铁粉生锈过程中,氧气转化到铁锈中,氧元素的质量不变。C不符合题意;
D、原固态物质是铁粉,生锈后固态物质变为铁锈,固态物质的质量先增加后不变。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考点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现将40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40gA完全反应
后生成32gC和22gD,则参加反应的B与生成的D的质量比是
A.20:7B.7:11C.5:4D.16:11
【答案】B
【解析】40gA完全反应后生成32gC和22g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32g+22g-
40g=14g,故参加反应的B和D的质量比是14g:22g=7:11。
故选:B„
2.(2024・四川眉山・中考真题)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元素观: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B.分类观:H2O和AI2O3均是氧化物
C.守恒观:1g碳与1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2g二氧化碳
D.转化观: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其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答案】C
【解析】A、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较少数量的元素组成了复杂多样的物质,故A正确;
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H2O和AI2O3均是氧化物,故B正确;
占燃
C、碳和氧气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2=co2,参加反应的碳和氧气质
量比是12:32=3:8,1g碳和1g氧气充分反应,碳过量,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2g,故C错误;
D、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其本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D正确。
故选:Co
3.(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
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反应前反应后
A.该反应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B.该化学反应中乙、丙质量比为3:17
C.物质丙可能为单质
D.物质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答案】C
【分析】由图可知,甲反应前质量分数为70%,反应后质量分数为42%,减小了28%,即甲为反应物;
乙反应前质量分数为14%,反应后质量分数为8%,减小了6%,即乙为反应物;分析反应后各物质的质
量分数可知,丁反应后的质量分数为1-40%-42%_8%=10%,即丁反应前后质量分数保持不变,则丁
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丙反应前质量分数为6%,反应后质量分数为40%,增长了34%,
即丙为生成物,该反应为:甲+乙-丙。
【解析】A、由分析可知,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该化学反应中乙、丙质量比为(14%-8%):(40%-6%)=3:17,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为:甲+乙-丙,属于化合反应,则丙一定是化合物,不可能是单质,故C符
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丁反应前后质量分数保持不变,则丁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D不符
合题意。
故选C。
4.(2024•山东临沂•中考真题)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表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物质甲乙丙T
反应前的质量/g40352
反应后的质量/g4X534
A.x=7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比是9:8
【答案】C
【解析】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g=(40g+3g+2g+5g-(4g+5g+34g)=7g,故说法正确;
B、丙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故说法正确;
C、由表中信息可知,甲物质质量在减少为反应物,乙和丁质量增加为生成物,反应符合一变多,属于
分解反应,故说法错误;
D、由表可以得出,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比为(40g-4g):(34g-2g)=9:8,故说法正确。
故选C。
5.(2024•甘肃白银•中考真题)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
测得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
物质甲乙丙T
反应前质量/g621435
反应后质量/g待测22213
下列关于此反应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表中待测数值是20B.物质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反应中甲与丙变化的质量比为5:2
【答案】D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则6g+2g+14g+35g=待测
+2g+22g+13g,待测=20g,反应后丙物质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丁物质的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乙物
质的质量不变,可能未参加反应或是催化剂,甲物质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
【解析】A、由分析可知,待测数值是20,说法正确;
B、物质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未参加反应,说法正确;
C、该反应中反应物是丁,生成物是甲和丙,符合分解反应“一变多”的特征,故该反应是分解反应,说
法正确;
D、反应中甲与丙变化的质量比=(20g-6g):(22g-14g)=7:4,说法错误。
故选D。
6.(2024・云南・中考真题)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
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甲乙丙T
反应前的质量/g2.811610
反应后的质量/g09.86.4a
A.a=13.6B.甲和丙为反应物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甲、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7:22
【答案】C
【分析】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有
2.8g+lg+16g+10g=0g+9.8g+6.4g+ag,a=13.6;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2.8g-0g=2.8g,则甲为反应物;
反应前后乙的质量增加了9.8g-lg=8.8g,则乙为生成物;反应前后丙的质量减少了16g-6.4g=9.6g,则丙
为反应物;反应前后丁的质量增加了13.6g-10g=3.6g,则丁为生成物;故该反应为甲和丙在一定条件下
反应生成乙和丁。
【解析】A、由分析可知,a=13.6,故A说法正确;
B、由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和丙的质量均减少,则甲和丙为反应物,故B说法正确;
C、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为甲和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和丁,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化合
反应“多变一”的特点,故不属于化合反应,故C说法错误;
D、由分析可知,甲、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2.8g-0g):(9.8g-lg)=2.8g:8.8g=7:22,故D说法正
确;
故选:Co
7.(2024•山东滨州•中考真题)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某一化学
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前后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3:2D.甲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增加,说明甲为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12g-8g=4g;反应前后乙
的质量减少,说明乙为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20g-8g=12g;反应前后丁的质量增加,说明丁为生
成物,生成的质量为16g-8g=8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则
8g+20g+6g+8g=12g+8g+x+16g,解得尤=6g,则反应前后丙的质量不变,说明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
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
A、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反应前后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2g:8g=3:2,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于不知道该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无法确定甲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8.(2024・四川宜宾•中考真题)一定条件下,X、Y、乙、W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
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物质XYZW
反应前的质量/g6.81.093.20
反应后的质量/g0a96.83.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1.0,Y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一定为化合反应
C.X与W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17:8D.Z与W质量变化之比一定为9:8
【答案】D
【分析】一定条件下,X、Y、乙、W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有
6.8g+1.0g+93.2g+0g=0g+ag+96.8g+3.2g,a=1.0,;反应前后X的质量减少了6.8g-0g=6.8g,则X为反应物;
反应前后Y的质量不变,则Y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没有参与反应的杂质;反应前后Z的质
量增加了96.8g-93.2g=3.6g,则Z为生成物;反应前后W的质量增加了3.2g-0g=3.2g,则W为生成物;故
该反应为X在一定条件下生成Z和W。
【解析】A、由分析可知,a=1.0,反应前后Y的质量不变,则Y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没
有参与反应的杂质,故A说法错误;
B、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为X在一定条件下生成Z和W,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
点,属于分解反应,故B说法错误;
C、由分子可知,X与W的质量变化之比为(6.8g-0g);(3.2g-0g)=6.8g:3.2g=17:8,但因为反应式
中X与W的系数之比未知,故无法判断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故C说法错误;
D、由分析可知,Z与W质量变化之比一定为(96.8g-93.2g):(3.2g-0g)=3.6g:3.2g=9:8,故D说法
正确;
故选:D。
考点3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与书写
1.(2024•青海・中考真题)《天工开物》中有我国古代炼铁的记载,炼铁的主要原理是
Fe2O3+3CO-2Fe+3X,X的化学式为
A.H2OB.COC.Fe3O4D.CO2
【答案】D
【解析】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出现了2个铁原子、3个碳原子和6个氧原子,反应后出现了2个铁
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后尚缺的3个碳原子与6个氧原子存在
于3X中,即1个X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与2个氧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C02;
故选:D。
2.(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在电化学储能领域拥有巨大潜力的CuFeS?可由以下化学反应制得:
无水乙二胺一
CuCl+FeCl3+2X~~CuFeS2+4NH4C1,则可推测X是
A
A.(NH)SO
NH3B.(NH4)2SC.NH4CID.424
【答案】B
无水乙二胺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CuCl+FeCk+ZX^^^^CuFeSz+dNHQ可知,反应后有1个铜原子、1
A
个铁原子、2个硫原子、4个氮原子、16个氢原子、4个氯原子,反应前有1个铜原子、1个铁原
子、4个氯原子和2X,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所以2X中含有2个硫原子、4个氮原
子、16个氢原子,即X为(NH4)2S。
故选B。
3.(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中,主火炬燃料创新使用了零碳甲
纳米纤维催化剂
醇。制备甲醇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3H2CH3OH+H2Q,其中X的化学式为
A.H2CO3B.CC.COD.CO2
【答案】D
【解析】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6个氢原子,反应后1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则1个X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2个氧原
子,则X的化学式为CO2;
故选:Do
4.(2024•山西•中考真题)在书写磷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时,配平之前,首先要对原子的种类和
数目进行观察。如图所示,方框内应填写的数字为
P原子个数:12
O原子个数:25
原于总个数
A.3B.4C.7D.9
【答案】A
【解析】配平化学方程式时,首先要对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种类和数目进行观察,未配平状况下P原子个
数为1,。原子个数为2,反应物原子总个数为3,故选:A。
5.(2024•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铝溶于稀硫酸:A12O3+2H2SO4=2A1SO4+2H2O
B.铁溶于稀盐酸:2Fe+6HCl=2FeCb+3H2T
C.氢气还原氧化铜:CUO+H2=CU+H2O
D.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CuSO4+2NaOH=Cu(OH)2;+Na2SO4
【答案】D
【解析】A、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AI2O3+3H2sO4=A12(SO4)3+3H2O,
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b+H2T,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
C、氢气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CU+H2O,故选项不符合
题意;
D、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铜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6.(2023•江苏镇江•中考真题)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MnO2
A.实验室用KCIO3制备:2KC1C)3===2KC1+302T
A
占燃
B.乙快(C2H2)燃烧形成氧快焰:2c2H2+502二4co2+2H2O
C.用石灰石浆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CaCO3+SO2+O2=CaSO4+CO2
D.用氨水中和废水中的硫酸得到氮肥:2NH3-H2O+H2SO4=(NH4)2SO4+2H2O
【答案】C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
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T和1的标注是否正确。
【解析】A、氯酸钾在二氧化锦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不符合题意;
B、乙焕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C、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CaCO3+2SO2+O2=2CaSO4+2CC>2,符合题意;
D、用氨水中和废水中的硫酸得到氮肥,发生了复分解反应,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2024•吉林・中考真题)吉林省松原塔区盛产石油和天然气,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和;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Q,请写出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⑴煤
点燃
(2)CH4+2O2^CO2+2H2O
【解析】(1)化石燃料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
占燃
(2)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o
8.(2024・四川内江・中考真题)按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化工生产方式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
化为期望产物。一定条件下,CO2和H2发生某个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甲酸(CH2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一定条件
【答案】CO2+H2'CH2O2化合反应
【解析】一定条件下,CO2和H2发生某个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甲酸(CH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定条件
CO2+H2八CH2O2;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
9.(2024•湖南长沙•中考真题)盐酸(溶质为HC1)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盐酸属于(填“纯净
物”或“混合物”)。盐酸常用于除铁锈,但铁制品不宜在盐酸中长时间浸泡,这是因为盐酸会与铁反应
生成氯化亚铁(FeC“)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答案】混合物Fe+2HCl=FeCl2+H2T
【解析】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是由氯化氢和水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盐酸会与铁反应生成氯
化亚铁(FeCj和氢气,该反应化学方程式:Fe+2HCl=FeCl2+H2To
10.(2024•天津•中考真题)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O
(2)高镒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o
(3)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钢溶液反应_____。
点燃
【答案】(1)2CO+C)2-2CO?
A,
(2)2KMnO4=K2MnO4+MnO2+O2t
(3)CuSO4+BaCl2=BaSO41+CuCl2
【解析】(1)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化学方程式:2CO+O2-2CO2O
(2)高镒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镒酸钾、二氧化镒和氧气,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A,
2KMnO4=K2MnO4+Mn02+02to
(3)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钢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和氯化铜,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CuSO4+BaC12=BaSO4;+CuC12。
考点4化学反应微观模拟模型
1.(2024•青海・中考真题)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反应条件已省略),根据图示,下列选项
正确的是
o表示氧原子
o表示氢原子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B.生成物中共有3种单质
C.该反应的反应物是HzO?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答案】D
【解析】A、由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发生了改变,反应前是2个,反应后是3个,不符合
题意;
B、由图可知,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均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属于单质,故生成
物中共有两种单质,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H2O,不符合题意;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符合题意。
故选D。
2.(2024•吉林・中考真题)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可能发生如下两个反应,结合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判断,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g点燃
>©©©
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和分子数目均没有改变
C.反应物的种类相同时,生成物的种类不一定相同
D.使温度达到木炭的着火点,需要外界先提供能量
【答案】B
【解析】A、由质量守恒定律和图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选项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和图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改变,左图中分子数目发生变化,选项错误;
C、由图知,反应物的种类相同时,左图中生成二氧化碳,右图中生成一氧化碳,生成物的种类不相同,
选项正确;
D、需要外界先提供能量,使温度达到木炭的着火点,选项正确。
故选B。
3.(2024・四川南充・中考真题)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强光照射时发生爆炸,微观示意图如下。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光照
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U=2HC1
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改变D.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答案】C
【解析】A、反应物是2种,生成物是一种。符合多变一的特点,是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B、反应物是氢气和氯气,根据题干“混合气体在强光照射时发生爆炸”可知,反应条件是光照,生成物
光昭
是氯化氢,化学方程式为Hz+CU—^ZHCl,正确。不符合题意;
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改变。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比为(1+1):2=1:1,
所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符合题意;
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拆分成原子,原子构成新的分子。所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不
符合题意;
故选C。
4.(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如图是工业上用氨气制取尿素[CO(NHJ」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O一氢原子
o一氧原子
+仃8-氮原子
________•一碳原子
丁
A.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丙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7:1
C.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的个数比为1:1
【答案】D
一*定条件
【分析】A、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H3+CO2八CCXNHzb+H?。。
【解析】A、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说法正确;
B、丙中尿素[CO(NH2)J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X14):(1X4)=7:1,说法正确;
C、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般叫做有机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除外,尿素属于有机物,该
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说法正确;
一定条件
D、由化学方程式2NH3+CO2八<20例风)2+凡。可知:参加反应甲、乙分子个数比=2:1,说法错
误;
故选:Do
5.(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乙烷和二氧化碳反应制乙烯(CH4)有助于实现“碳中和”,其反应微观
示意图如下(相同小球表示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种+oOo8+Oo+。
甲乙丙丁成
A.甲的化学式为C2H6B.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1:1
C.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D.丙与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
【答案】B
【解析】A.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甲的化学式为C2H6,故A正确;
B.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C2H6(甲)与CO2(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2H,(丙)、CO(T)
一定条件
和H2O(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6+C02C2H4+C0+H20,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
为:30:44=15:22,故B错误;
C.该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故C正确;
D.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丙与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故D正确。
故选:Bo
6.(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二氧化碳的捕集与综合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捕集工业废
气中的CO?并与H?O反应制甲醇(化学式为CH3OH)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表示碳原子
催化剂
O表示氧原子
O表示氢原子
A.参加反应的CO?与H?。的分子个数比为1:1B.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变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D.反应生成的甲醇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3
【答案】A
【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水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氧气,该反应的
催化剂
化学方程式为:2CO,+4H,O2CHOH+3O。
A32
【解析】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2:4=1:2,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中,二氧化碳和水均属于无机物,甲醇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向有
机物的转变,不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
D、反应生成的甲醇和氧气的质量比为:(32x2):(32x3)=2:3,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2024・广东•中考真题)我国科学家利用光催化技术实现了绿色制取H2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氢原子
O氧原子
催化剂
A.反应后氧原子个数减少B.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增加
C.b的化学式为H2OD.参加反应的a、b分子个数比为1:1
【答案】C
【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则反应后氧原子个数不变,故A说法
错误;
B、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
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则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故B说法错误;
C、由图可知,一个b分子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的,则b的化学式为H2O,故C说法正确;
催化剂
D、由图可知,氧气和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化学方程式为:O2+2H2O^=2H2O2,
则参加反应的a、b分子个数比为1:2,故D说法错误;
故选:Co
8.(2024・四川宜宾・中考真题)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8•氮原子
RD]高温、高压
8弱催化剂O氢原子
A.澧对应物质的化学式是NH,该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
C.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参加该反应的*与8的个数比为1:3
【答案】C
【分析】根据图示,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氨气,化学方程式为:
IWJ温、IWJ压
N+3HZ2NH。
22催化剂3
【解析】
A、改修对应的物质为氨气,化学式为NH3,故A说法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则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故B说法正确;
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为1个氮分子和3个氢分子,反应后为2个氨分子,则该反应前后分子
总数改变,故C说法错误;
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该反应的j(N2)与8(H2)的个数比为1:3,故D说法正确;
故选:Co
9.(2024・四川达州・中考真题)开采出的天然气中含有的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具有臭鸡蛋气味的剧
毒气体,故天然气使用前需进行脱硫处理。下图为脱硫过程中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
法错误的是
O表示氢原子
O表示氧原子
•表示硫原子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B.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3:1
C.该反应中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进行脱硫处理时,必须采取防毒、防爆等安全措施
【答案】B
一定条件
【分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方程式为:2H2s八2S+2H2。。
【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故正确;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2:1,故错误;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有单质参加反应,由单质生成,则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正确;
D、天然气中含有甲烷,甲烷具有可燃性,进行脱硫处理时,必须采取防毒、防爆等安全措施,故正确。
故选B。
10.(2024・四川广安・中考真题)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车用乙醇汽油),可适当节省
石油资源。下图是乙烯与水反应制备乙醇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oft+OH
一定条件Oo
・c
反应前
A.反应前的物质属于纯净物
B.乙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C.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一定条件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4+2H2OC2H5OH+H2O
【答案】C
【分析】由乙烯与水反应制备乙醇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前后水分子过量,化学方程式为:
一定条件
C2H4+H2O=C2H5OHO
【解析】A.该反应反应前的物质是乙烯和水的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乙烯与水反应制备乙醇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乙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
为:(12x2):(lx4)=6:l,故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有锌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是: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因此,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故选项说法正确,符
合题意;
一定条件
D.由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4+H2OC2H5OH,故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2024•陕西・中考真题)下图是水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共有种原子。
(2)水分子本身未发生改变的是变化(填“①”或"②”)。
(3)水通电时,参加反应的水与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比为£
【答案】(1)2俩
⑵①
⑶1:1
【分析】变化①分子种类不变,改变的是分子间间隔,属于物理变化;变化②水分子在通电条件下生成了
氢分子与氧分子,分子种类改变,属于化学变化。
【解析】(1)根据图示,图中共有2种原子;
(2)根据分析,水分子本身未发生改变的是变化①;
(3)根据智联昂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不变,水在电解条件下生成氢
气与氧气,该过程中水全部转化成气体,故参加反应的水与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比为1:1。
12.(2024・四川广元・中考真题)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通过电化学手段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甲酸
(HCOOH)„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出。氢原子
*+就❷金+8送髀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H和O属于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原因是0
③从微观上解释该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o
通电
【答案】2CO2+2H2O_2CH2O2+O2质子数不同或核电荷数不同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
数目及其质量保持不变
【解析】①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在通电的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甲酸和氧气,
通电通电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2+2H2O2cH2O2+O2;故答案为:2CO2+2H2O^2cH2O2+O2o
②由元素的概念可知,H和0属于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原因是质子数不同或核电荷数不同;故答案为:
质子数不同或核电荷数不同。
③从微观上看该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及其质量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及其质量保持不变。
13.(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我国科研人员以水滑石为载体,通过一种复杂的催化剂,在阳光的
作用下使甲烷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A,其微观反应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oQo氢原子
)
0♦…三8gO氧原子
V_〃催化剂,・碳原子
匚-------千冰滑石
(1)写出生成物A的化学式o
(2)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比是(最简整数比)。
【答案】(l)C02
(2)4:9/9:4
【分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反应物中:
1个碳原子、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生成物中8个氢原子,故另一种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在催化剂和
催化齐”
阳光的作用下甲烷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4+2H2O—=CO+4HO
光照22
【解析】(1)由分析可知,生成物A的化学式为C02;
(2)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烷与水的质量比为16:(18x2)=4:9;故答案为:4:9或9:
4o
考点5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1.(2024・青海・中考真题)“神舟”飞船内,用盛有LiOH的过滤网吸收航天员呼出的CO2气体,化学方
程式为:CO2+2LiOH=Li2CO3+H2OO计算吸收88gCO2,需要LiOH的质量为。
【答案】设需要LiOH的质量为x,则
2LiOH+C02=Zz2CO3+H20
4844
x88g
48_x
44-88g
解得x=96g
答:需要LiOH的质量为96g。
【解析】见答案。
2.(2024・新疆•中考真题)我国古代的“湿法炼铜”原理是Fe+CuSOjFeSO,+Cu。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
算,用含40g硫酸铜的溶液与足量的铁充分反应,理论上能得到铜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解:设理论上得到铜的质量为X。
Fe+CuSO4=FeSO4+Cu
1606粤=驾=168答:理论上能得到铜的质量为16g。
64尤
40x
【解析】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已知参加反应的硫酸铜的质量为
40g,写出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硫酸铜和铜的质量比为160:64,将硫酸铜质量40g代入,
求出生成铜的质量。
详见答案。
3.(2024・湖北•中考真题)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长会的老师精彩发言稿
- 防静电托盘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6年中国防水涂层胶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沙格莫丁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高效压铸生产线升级与改造方案
- 医疗废弃物处理与回收方案
- 产业发展项目协议书
- 多肽原料药生产工艺优化方案
- 船舶环保型特种涂料生产线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体检中心健康协议书
- 无人机在野生动物保护中的监控与追踪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5贵州毕节市中医医院招聘暨人才引进编外聘用专业技术人员78人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农交会营销方案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期中测试数学试卷(无答案)
- 篮球场施工合同(标准版)
- 2025年plc电气自动化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汽车后市场汽车维修配件电商平台研究报告
-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报告
- 电机与电气控制 课程思政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运行的控制线路
- 2025-2030高端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难点分析
- (2024新版)七上第14课: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