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升高三化学暑假作业: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考查(解析版)_第1页
高二升高三化学暑假作业: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考查(解析版)_第2页
高二升高三化学暑假作业: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考查(解析版)_第3页
高二升高三化学暑假作业: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考查(解析版)_第4页
高二升高三化学暑假作业: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考查(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限时练习:40min完成时间:一月一日天气:U♦姮嚓

暑假作业13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考查

积累运用

Ac

1.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数学表达式及单位:单位为mobL

-i-mirTi或mol1一内一I同一反应中各物质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zA(g)+wB(g)^=pY(g)+qZ(g)

a.同一反应在同一时间内,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可能丕回,但表示的意义相同,且反应速率的数值

之比等于这些物质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b.在反应aA(g)+Z?B(g)-cC(g)+<7D(g)中,存在v(A):回B):v(C):v(D)=a:b:c:d

2.化学反应速率计算的4个方法

(1)定义式法:

a.常规公式:v==△〃①常用单位:molL内一1或moLLFmin>或molLFKi

iXrVxA?

②适用范围:表示气体物质或溶液中可溶性物质的速率,不表示固体或纯液体物质的速率

(2)比例关系式法: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之比=物质的量变化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

对于反应机A(g)+〃B(g):^pC(g)+4D(g)来说,v(A):"(B):v(C):v(D)=m:p:q。

(3)三段式法:列起始量、转化量、最终量,再根据定义式或比例关系计算。

(4)从图像中获取计算的数据及依据图像求反应速率的步骤

①从图像中获取计算的数据

纵坐标可以是物质的量,也可以是物质的量浓度,横坐标是时间。

②依据图像求反应速率的步骤第一步:找出横、纵坐标对应的物质的量;第二步:将图中的变化量转化成

Ac

相应的浓度变化量;第三步:根据公式v=后进行计算。

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外界因素(其他条件相同)

(1)温度①基本规律: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②经验规律:一般温度每升高10℃,其反应速率增加

2〜4倍(2)压强:气体反应的压强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3)浓度: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4)催化剂:使用适当的催化剂可以显著改变化学反应速率(5)接触面积:反应物的颗粒越小,接触面

积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6)原电池:形成原电池,可以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4.化学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5.化学平衡的特征

(1)逆:可逆反应;(2)动: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丫山=丫加川;(3)等:正反应速率三逆反应速率;

(4)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或浓度保持丕变;(5)变:条件改变,平衡状态可能改变,新条件下建立新

的化学平衡。

6.化学平衡的标志

1)动态(速率)标志(本质标志):VjE=V逆邦

(1)同一组分的生成速率和消耗速率相等(2)不同物质,必须标明是“星向”的反应速率关系,正逆反应

速率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2)宏观(静态)标志:某些量开始变化,后来不变,即变量不变。

(1)一定达到平衡的情况

①某组分的质量、物质的量、浓度、颜色不再变化②反应物的转化率不再变化

(2)特殊情形①绝热容器:容器的温度不变时,一定达到平衡状态②可逆电池:电流或电压等于雯时,一

定达到平衡状态

(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常用公式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p=竺隹="总一加固或液②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而=0="总—加固或液

"气体上体"气体"气体

③气体状态方程:PV=/iRT

7.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因素

(1)浓度:①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

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压强:①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②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③改变压强,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平衡不移动。

(3)温度:①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②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

(4)催化剂:因为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所以加入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

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化学平衡不移动。

8.温度对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影响

①△H<0,AS>0:在任何温度时都能够自发进行②△H>0,AS<0:在任何温度时都不能自发进行

③△H<0,AS<0:低温自发④△HX),AS>0:高温自发

9.速率一一时间图像

反应〃zA(g)+“B(g),、pC(g)+qD(g),;〃+”>p+q,且AH>0

:W正

卜。正iZ/\一正R逆

M逆〃!

-----2'

04增大c(A)。升高温度打减小压强“加催化剂,

10.转化率(或含量)一一间图像

反应mA(g)+nB(g),*,pC(g)+qD(g),m+n>p+q,且AH>0

[A的转化率1A的转化率11A的转化率

500七

1.01x107pa加催化剂

/,___/2oor

lA/l.Olx106Pa

加催化剂

OiC7tOt

甲乙丙

⑴图甲表示压强对反应物转化率的影响;(2)图乙表示调度对反应物转化率的影响;

(3)图丙表示催化剂对反应物转化率的影响,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反应物的转化率。

11.恒压(温)线

反应mA(g)+nB(g),“pC(g)+qD(g),m+n>p+q,且AH>0

A的转化率|C的产率

1.01x107Pa

J.1.01X106Pa

-^^4.01X105Pa

°温度

分析时可沿横轴作一条平行于纵轴的虚线,即为等压线或等温线,然后分析另一条件变化对该反应的影响。

12.“五看”分析图像

一看面(明确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意义)二看线(看清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三看点(起点、拐点、终点)

四看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五看量的变化(如浓度变化、温度变化)

培优训练

三层必刷:巩固提升+能力培优+创新题型

1巩固提升练

1.某新型催化剂能将汽车尾气中的NO、CO转化为两种无毒气体。TC下,将0.4molNO和0.4molCO充

入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容器内装有该新型催化剂),模拟汽车尾气转化,容器中NO的物质的量随

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无毒气体是N02和C02

1

B.当反应进行到第lOmin时,c(CO2)=0.2mol-IT

C.当反应进行到第5min时,v正(NO)=v追(CO)

D.当容器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时,可认为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答案】D

【详解】A.将NO、CO转化为2种无毒气体是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催化剂八

2CO+2NOUN2+2CO2,A错医;

B.由图可知,反应开始至lOmin时,NO减少0.4mol-0.2moi=0.2mol,则CO2生成0.2mol,

c(CO,)=—=0'2m°l=0.Imol-L1,B错误;

v7V2L

C.第5min时,反应未达平衡(lOmin时NO物质的量才稳定,即平衡时刻),故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C错误;

D.反应物与生成物都是气体,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不变,但反应是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故反应中平均摩

尔质量在改变,当容器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正确;

故选D。

2.工业制硫酸中的一步重要反应是SCh在400-500℃下的催化氧化。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2SO2(g)+O2(g)^fc2so3(g),下列情况能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①相同时间内,消耗ImolSCh的同时消耗ImolSCh

②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③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④2V(O2)=V(SO3)

⑤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不变

⑥S02、02、S0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1:2

A.①③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②④⑥

【答案】A

【详解】①正反应消耗S。?与逆反应消耗SO3的速率相等,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符合题意;

②气体总质量不变,并且容器体积恒定,气体密度始终不变,不能作为平衡标志,不符合题意;

③气体总质量不变,但是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在变化,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变化,当平均相对分子

质量不变,说明达到平衡,符合题意;

④未指明正、逆反应,无法判断是否平衡,不符合题意;

⑤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在变化,当其不变,说明达到平衡,符合题意;

@so2,。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不能作为平衡判断依据,应该以浓度不变作为判断依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

3.将大气中的游离态的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叫做氮的固定,最重要的人工固氮途径就是工业合成氨。

合成氨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N2(g)+3H2(g)=2NH3(g),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当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在生产中,可以通过充入过量N2,从而使H2的转化率达到100%

C.考虑到生产安全和生产成本,应当选择合适的压强进行生产

D.在生产中,选用适当的催化剂可以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答案】B

【详解】A.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这是化学平衡的基本特征,故A正确;

B.可逆反应中反应物无法完全转化,即使充入过量N>Hz的转化率也不可能达到100%,故B错误;

C.高压虽能提高合成氨效率,但需平衡设备安全性和成本较高,因此选择合适的压强是合理的,故C正确;

D.催化剂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故D正确;

故答案为:Bo

4.以二氧化车市CeO?废渣为原料制备Ce2(CC>3)3,其部分实验过程如下:

稀盐酸、耳。2溶液氨水萃取剂HA试剂a氨水、NHHCO

JJJJJ43

CeC>2废渣——《而浸I——HI——<萃晟|_<反』取|—(加淀Ce2(CO3)3

已知:Ce3+能被有机萃取剂(简称HA)萃取,其萃取原理可表示为:Ce3+(水层)+3HA(有机层)?Ce(A)3(有

机层)+3H+(水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浸”过程中H?02做氧化剂

B.加氨水“中和”除去过量盐酸,主要目的是提高Ce"的萃取率

C.试剂a选用氨水

3+

D.“沉淀”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e+6HCO;=Ce2(CO3)3^+3CO2T+3H2O

【答案】B

【分析】二氧化铀(CeO.废渣加入盐酸、过氧化氢酸浸,得到含有Ce3+的溶液,加入氨水中和过量的盐酸,

加入萃取剂HA萃取后再加入酸反萃取,分离出水层,加入氨水、碳酸氢镀生成CeKCOs%。

【详解】A.“酸浸”时CeCh与稀盐酸、H2O2反应生成CeCb,Ce元素化合价降低,CeCh是氧化剂,根据氧

化还原反应规律,H2O2作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

B.加氨水“中和”去除过量盐酸,降低氢离子浓度,Ce3+(水层)+3HA(有机层)脩5Ce(A)3(有机层)+3H+(水

层)平衡正向移动,可以提高Ce3+的萃取率,故B正确;

C.加入试剂a“反萃取”,将有机层中Ce元素转移至水层,根据萃取原理Ce3+(水层)+3HA(有机层)脩B

Ce(A)3(有机层)+3H+(水层),增大氢离子浓度平衡逆向移动,因此试剂a应选用酸,故C错误;

D.“沉淀”时Ce?+、氨水、碳酸氢镂反应生成Ce?(CO3)3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2Ce+3HCO;+3NH3*H2O=Ce2(CO3)3J+3NH:+3H2O,故D错误;

故选B„

5.常温下,往烧杯中同时加入lOmLlmolUFeCL和10mL2molLiKI溶液,测得随时间的变化如图

所示,不考虑溶液混合时的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8min时,达到了该条件下的最大反应限度

C.8min时,反应停止,溶液中阳离子仅有Fe?+、K+

D.3〜8min内,p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8mol<LLmin-i

【答案】B

【分析】反应未开始时,c(r)=l°x2xl°:mol=imol/L,根据图像可知1-最终共消耗了

20x10"

0.2x20x10-3mol=4x10-3mol,I■有剩余,且Fe3+剩余(Ixl0xl(?3-4xl(y3)mol=6xl(y3mol>0,说明该反应为可逆

3+2+

反应:2Fe+2F^2Fe+I2,据此分析;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c0=l,A错误;

B.8min时,浓度不再改变,但没有停止,达到了该条件下的最大反应限度,B正确;

C.8min时,浓度不再改变,但没有停止,溶液中阳离子有Fe?+、Fe3+,IT、K*,C错误;

D.3〜8min内,r的平均反应速率~mol-L1-min1=0.016mol-L1-min1,D错误;

8-3

故选B。

6.某温度下,在3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B,发生反应:3A(g)+bB(g)=cC(g)+2D(s),12s

时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L2mo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两曲线相交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化学计量系数b:c=l:2

C.12s时,B的转化率为75%

D.0〜2s内,用D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QlmoLLjLsT

【答案】B

【详解】A.图中两曲线相交时,A、B的浓度还在变化,没有达到平衡状态,A错误;

B.12s时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1.2mol,C的浓度增加0.4mol/L,B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0.2mol/L,A的物

质的量浓度减小06mol/L,△c(A):△c(B):△c(C)=0.6:0.2:0.4=3:1:2,浓度的变化量比等于化学计

量数比,则方程式中6=1,c=2,B正确;

C.12s时,B的转化率为xI。。%=40%,C错误;

D.D是固体,反应过程中D浓度不变,不能用D的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D错误;

故选Bo

7.分析浓度变化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

已知反应:mA(g)+nB(g)=pC(g),当反应达到平衡后,有关物质的浓度发生改变,其反应速率的变化曲

线分别如下图所示:

ti时刻,增大反应物浓度,使v£增大,而v/不变,则v£>v/,平衡向方向移动。

ti时刻,减小生成物浓度,使v♦减小,而v/不变,则v£>vj,平衡向方向移动。

V-

T逆

3正

V逆

0,i

ti时刻,增大生成物浓度,使V一增大,而V£不变,则V/>v平衡向方向移动。

h时刻,减小反应物浓度,使v£减小,而V—不变,则v/>vj,平衡向方向移动。

【答案】正反应正反应逆反应逆反应

【详解】①ti时刻,增大反应物浓度,使V正'增大,而V一不变,导致v£>v-,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tl时刻,减小生成物浓度,使V逆‘减小,而V/不变,导致V正’>丫逆: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③tl时刻,增大生成物浓度,使V逆'增大,而V/不变,导致V逆,>V正、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④tl时刻,减小反应物浓度,使V正'减小,而V逆,不变,导致V逆,>丫正',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8.对可逆反应2A(s)+3B(g)U2C(g)+2D(g)A//<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减小

③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正、。逆不变

④增大B的浓度,。正逆

⑤加入催化剂,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A.①②B.@C.③D.④⑤

【答案】B

【详解】①A是固体,增大A的量但A的浓度不变,故对平衡无影响,①错误;②升高温度,。正、。逆均

应增大,但。逆增大的程度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②错误;③压强增大平衡逆向移动,但。止、。逆都

增大,③错误;④增大B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逆,④正确;⑤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

⑤错误,综上分析可知,只有④正确,故答案为:B„

9.对于反应N2C>4(g)U2NO2(g)AH=+57kJ-mor1,在温度为小心时,平衡体系中NO,体积分数随压

强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常数:KA>KBB.气体的颜色:A深、C浅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BD.反应速率:A>C

【答案】A

【分析】反应N2O4(g)U2NC)2(g)AH=+57kJ-mo『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NCh的体积

分数增大,温度T2>Tl。

【详解】A.根据分析,温度T2>TI,A点温度高于B点,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平衡

常数KA>KB,A正确;

B.两点的反应温度相同,压强:(3点>人点。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物质的浓度增大,c(NC)2)增

大,体系内气体颜色加深;增大压强,化学平衡逆向移动,使c(NO2)减小,但平衡移动的趋势是微弱的,

总的来说C点C(NO2)的比A点大,故A、C两点气体的颜色:A点浅,C点深,B项错误;

C.A点温度高于B点,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

小,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B,C错误;

D.A、C温度相同,C点压强大于A点,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增大,反应速率:A<C,D错误;

答案选A。

10.在一恒温恒容容器中,表明反应A(s)+2B(g)=C(g)+D(g)己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生成2amolB

B.B、C、D的浓度之比为2:1:1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答案】C

【详解】A.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生成2amolB,均为逆反应速率,无法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A错误;

B.B、C、D的浓度之比为2:1:1,不知道浓度是否还会变化,无法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B错误;

C.A是固体,容器容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变量,当其不再改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正确;

D.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故恒温恒容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压强始终不变,无法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D错误;

故选:Co

11.反应N2(g)+3H2(g))U2NH3(g)AH<0若在恒压绝热容器中发生,下列选项表明反应一定已达平衡状

态的是

A.容器内的温度不再变化B.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C.相同时间内,断开H—H键的数目和生成N—H键的数目之比为1:2D.v正(N2)=3v逆(lb)

【答案】A

【详解】A.已知反应为正向放热反应,平衡发生移动时,恒压绝热容器内温度一定变化,当容器内的温度

不再变化时,说明已达平衡状态,A符合题意;

B.反应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反应前后压强均不变,则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不能说明已达平衡状态,B

不符合题意;

C.断开H—H键和生成N—H键均指正反应方向,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C不符合题意;

D.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对应化学计量系数之比,同时当同一物质VkV逆时达到平衡,则当v正(N2):V逆

(H2)=l:3,即v正(N2)=gv逆(H2)时反应达到平衡,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12.下列依据相关数据作出的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A.依据一元弱酸的电离常数的大小,比较同温同浓度其钠盐溶液的碱性强弱

B.依据VIIA相同温度下X?与H?反应平衡常数的大小,可判断反应的剧烈程度

C.依据金属逐级电离能数据,可推断金属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D.依据气体的摩尔质量,可以推断相同状况下不同气体密度的大小

【答案】B

【详解】A.一元弱酸的电离常数(Ka)表示其酸性强弱:Ka越大,酸性越强。其钠盐(如NaA)溶液的碱性源

于阴离子A-的水解((A-+H2O="4+ar)。根据水解规律:Ka越小(酸越弱),其共辗碱A-的水解能力

越强,钠盐溶液的碱性越强。因此,依据及大小可比较同温同浓度钠盐溶液的碱性强弱,A正确;

B.VHA族元素(卤素)与H2的反应为X2+H2Q2HX,平衡常数(K)表示反应达到平衡时产物与反应物的比

例,反映反应的热力学自发性(K大,反应倾向大);但“反应的剧烈程度”涉及动力学概念(如反应速率),与

活化能、碰撞频率、卤素单质的非金属性等相关,并非直接由平衡常数决定,故该推断不成立,B错误;

C.金属元素的逐级电离能(如第一、第二电离能)反映逐级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若电离能突增(如第二电离

能远大于第一电离能),表明失去更多电子困难,从而推断主要化合价,例如:Na(第一电离能远小于第二电

离能高一主要+1价);Mg(第一、第二电离能相近,第三电离能远大于第二电离能-主要+2价),该方法

常用于化合价推断,C正确;

D.气体密度(P)公式为P=其中M为摩尔质量,%为摩尔体积,相同状况(同温同压)下,所有气体

Vm

的Vm相同(阿伏加德罗定律),因此P与M成正比,摩尔质量越大,密度越大(如02密度大于N2),故依据

摩尔质量可推断相同状况下气体密度大小,D正确;

故选B。

13.低温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2NH3(g)+NO(g)+NO2(g).-2N2(g)+3H2O(g)AH<0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加NH3的浓度,NH3的转化率增大

C.单位时间内消耗NO和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高效催化剂,会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

【答案】C

【详解】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A错误;

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加NH3的浓度,增加的NH3部分转化,转化率减小,B错误;

C.单位时间内消耗NO和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正

确;

D.催化剂不能影响平衡移动,不影响物质转化率,D错误;

答案选C。

14.一定条件下,将NCh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NCh(g)红棕色+SO2(g)USO3(g)+NO(g)无色

的可逆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molSO3的同时消耗1molNO

【答案】B

【详解】A.反应前后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恒温恒容下,压强始终不变,A错误;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说明二氧化氮的浓度不变,反应达到平衡,B正确;

C.自反应开始,SO3和NO的体积比始终为1:1,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C错误;

D.每消耗1molSO3的同时消耗1molNO,方向相同,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D错误;

故选B。

15.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置于1L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后发生反应:2A(g)+B(g)=2C(g),若经

2s后测得C的浓度为1.2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物质A表示2s末的反应速率为0.6mol-L'-s4

B.反应后的压强是开始时的1.2倍

C.2s末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D.此时C的产率为30%

【答案】D

2A(g)+B(g)____k2c(g)

起始/(mol・I?)420

【分析】根据三段式分析:变化,据此分析;

1.20.612

2s末/(mol・L")2.81.41.2

【详解】A.2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42moi=06molL-isi,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不是瞬时速率,

2s

A错误;

B.恒温恒容时,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等于2.8mol+l.4moi

+1.2mol=5.4mol,反应前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4moi+2mol=6mol,反应后的压强是开始时的0.9倍,B错误;

C.2s末A的转化率为上㈣xl00%=30%,C错误;

4mol

D.假设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完全反应生成C的物质的量应为4moL2s末物质C的物质的量为1.2mol,

则C的产率为30%,D正确;

故选D。

2能力培优练

1.工业合成氨是重要的人工固氮的方式,在一个恒容容器中充入N2(g)和H2(g),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2(g)

+3H2(g)=2NH3(g),若温度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充入足量N2(g)后,H2(g)会全部转化

B.容器中的压强始终保持不变

C.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各物质的质量不再变化

D.反应达到限度后,N2(g)和H2(g)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1:3

【答案】C

【详解】A.反应是可逆反应,H2(g)不可能全部转化,A错误;

B.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容器中的压强保持改变直至达到平衡状态,平衡后,外界条件不变时,

压强不变,B错误;

C.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各物质的质量不再变化,C正确;

D.反应达到限度后,N2(g)和H2(g)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充入的N2(g)和H2(g)有关,则平衡时N2(g)和H2(g)的

物质的量之比不一定是1:3,D错误;

故选Co

2.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原理为N2(g)+3H2(g)U2NH3(g)AH。在不同温

度、压强和相同催化剂条件下,将(MmolN?和充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平衡后混合物中氨气的

体积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g

r

w

P>A

P>

强:

B.压

<0

:AH

焰变

反应

A.

2

3

0%

约为8

率均

转化

平衡

N2的

两点

、N

D.M

相等

衡常数

应的平

两点对

、N

C.M

】C

【答案

,正

反应

吸热

向是

动,逆

向移

衡逆

明平

小,说

数减

积分

的体

,氨气

升高

,温度

信息

图中

据题

.根

】A

【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