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护理及急救知识手册_第1页
糖尿病患者护理及急救知识手册_第2页
糖尿病患者护理及急救知识手册_第3页
糖尿病患者护理及急救知识手册_第4页
糖尿病患者护理及急救知识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尿病患者护理及急救知识手册一、糖尿病基础护理糖尿病护理的核心是“五驾马车”: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健康教育。以下是具体实施要点:(一)饮食护理:控糖与营养均衡并重1.核心原则控制总热量:根据体重、活动量计算每日所需热量(公式:理想体重=身高-105,每日热量=理想体重×25-30kcal/kg)。合理分配营养素:碳水化合物占50%-60%(选低GI食物)、蛋白质占15%-20%(优质蛋白为主)、脂肪占20%-30%(不饱和脂肪为主)。定时定量:每日3餐+2-3次加餐(避免暴饮暴食,预防低血糖)。2.食物选择推荐食物(低GI、高纤维、优质蛋白):碳水化合物:燕麦、荞麦、糙米、全麦面包、红薯(适量)。蛋白质:鱼(清蒸/煮)、鸡胸肉、鸡蛋(每天1个)、低脂牛奶(每天1杯)、豆类(如豆腐,适量)。脂肪:橄榄油、亚麻籽油(每天2-3勺)、坚果(每天10-15颗,如杏仁、核桃)。蔬菜:西兰花、菠菜、芹菜、黄瓜(每天500g以上,深色蔬菜占一半)。水果:苹果、梨、草莓、蓝莓(每天____g,两餐之间吃)。避免食物(高GI、高糖、高脂):碳水化合物:白面包、蛋糕、饼干、可乐、西瓜(高GI)。脂肪:油炸食品(炸鸡、薯条)、动物内脏(猪肝、猪腰)、肥肉。其他:含糖饮料(奶茶、果汁)、腌制食品(咸菜、腊肉)。3.饮食技巧用粗粮代替细粮(如燕麦粥代替白米粥)。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质,最后吃碳水化合物(延缓血糖上升)。控制食物分量(用小碗盛饭,避免过量)。避免饮酒(酒精会影响血糖,加重肝脏负担)。(二)运动护理:适度运动提升胰岛素敏感性1.适合的运动类型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推荐):快走(每分钟____步)、慢跑、骑自行车(每分钟12-16公里)、游泳(每分钟20-30米)、打太极拳(每周150分钟以上)。低强度有氧运动(适合老年或并发症患者):散步、做家务、打羽毛球(慢打)。抗阻运动(辅助):举哑铃(1-2公斤)、做俯卧撑、深蹲(每周2-3次,每次10-15分钟,增强肌肉力量)。2.运动注意事项时间选择:餐后1-2小时运动(避免空腹运动,预防低血糖)。频率与duration:每周150分钟以上,每次30-60分钟(如每天快走30分钟,每周5天)。避免情况:空腹血糖<5.6mmol/L(先吃15g含糖食物,如1勺蜂蜜,再运动)。血糖>16.7mmol/L(避免运动,以免加重高血糖)。有严重并发症(如严重视网膜病变、肾病、心衰):遵医嘱选择运动方式。运动准备:穿宽松、透气的衣服和鞋子(避免足部受伤)。带血糖仪和含糖食物(如饼干、果汁,预防低血糖)。运动前热身5-10分钟(如拉伸),运动后放松5-10分钟。(三)用药护理:规范用药是控糖关键糖尿病药物分为口服药和胰岛素,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增减剂量。1.口服药护理磺脲类(如格列本脲、格列齐特):促进胰岛素分泌,饭前30分钟服用(易引起低血糖,需按时吃饭)。双胍类(如二甲双胍):减少肝脏葡萄糖输出,饭后服用(减轻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α-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抑制碳水化合物吸收,随第一口饭服用(需嚼碎,效果更好)。DPP-4抑制剂(如西格列汀):促进胰岛素分泌,每天固定时间服用(如早上8点)。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促进葡萄糖从尿液排出,每天固定时间服用(如早上8点)。2.胰岛素护理注射部位:选择腹部(吸收最快,肚脐周围5cm以外)、大腿外侧、上臂外侧、臀部(吸收最慢),轮换部位(避免同一部位重复注射,防止硬结)。注射方法:捏起皮肤(用拇指和食指捏起2-3cm皮肤),用45°或90°角注射(根据针头长度调整,如4mm针头用90°角),注射后停留10秒再拔针(避免药液渗出)。储存方法:未开封的胰岛素放在冰箱冷藏层(2-8℃),开封的胰岛素放在室温(不超过25℃)(避免阳光直射,不要冷冻)。注意事项:胰岛素笔芯用完后,及时更换(不要用空笔芯注射);避免用过期的胰岛素(有效期内使用)。(四)血糖监测:及时掌握血糖变化1.监测时间点空腹:起床后未进食前(6-8点最佳)。餐后2小时: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算,2小时后测(反映餐后血糖控制情况)。睡前:21-22点(预防夜间低血糖)。运动前/后:避免低血糖(如运动前测血糖<5.6mmol/L,先吃15g含糖食物)。生病时:每4-6小时测一次(应激会升高血糖,需及时调整用药)。2.监测频率病情稳定:每周测2-3天,每天测2-4次(如空腹+餐后2小时)。病情不稳定:每天测4-7次(空腹、三餐后2小时、睡前、凌晨3点)。3.记录方法用笔记本或手机APP记录(如“糖护士”“微糖”),内容包括:日期、时间、血糖值(如“____8:00空腹血糖6.2mmol/L”)。饮食(如“早餐吃了燕麦粥1碗、鸡蛋1个、蔬菜100g”)。运动(如“上午快走30分钟”)。用药(如“早上吃了二甲双胍1片”)。备注(如“有点头晕,可能是低血糖”)。定期把记录给医生看(医生根据记录调整治疗方案)。二、常见并发症护理糖尿病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残疾、死亡的主要原因,需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下是常见并发症的护理要点:(一)糖尿病肾病:早期干预延缓肾功能下降1.症状: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期出现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下降(如血肌酐升高)。2.护理要点饮食:限制蛋白质摄入(每天每公斤体重0.8-1.0g),选优质蛋白(如鱼、蛋、奶),避免植物蛋白(如豆类、豆制品);限制盐摄入(每天<5g)。用药:避免用肾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造影剂);遵医嘱用降压药(如ACEI、ARB,如卡托普利、缬沙坦),减少蛋白尿。监测:每天测血压(目标<130/80mmHg);定期查尿微量白蛋白(每3-6个月1次)、肾功能(每6-12个月1次)。(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定期查眼底预防失明1.症状: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期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眼前有黑影(如飞蚊症)。2.护理要点定期查眼底:每1-2年查1次(如散瞳眼底检查、眼底照相);若有病变,每3-6个月查1次。控制血糖血压: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空腹4.4-7.0mmol/L,餐后2小时<10.0mmol/L);血压<130/80mmHg。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跳绳(以免视网膜出血)。用药:遵医嘱用改善循环的药物(如羟苯磺酸钙)。(三)糖尿病足:预防溃疡与截肢1.症状:早期出现足部麻木、疼痛、感觉减退(如穿袜子的感觉);后期出现皮肤干燥、开裂、溃疡、坏疽(如脚趾发黑)。2.护理要点足部卫生:每天用37℃左右的温水泡脚(时间不超过10分钟),擦干(特别是脚趾间);用温和的肥皂(避免刺激性清洁剂);涂保湿霜(如凡士林,避免皮肤开裂)。避免受伤:穿宽松、透气的鞋子(如运动鞋,避免高跟鞋、尖头鞋);穿棉质袜子(避免太紧的袜子);避免赤脚走路(避免踩伤);不要自行挑鸡眼、剪脚趾甲(以免感染)。定期检查:每天检查足部(看有没有伤口、红肿、水泡);若有伤口,用生理盐水冲洗(避免用酒精、碘酒刺激),涂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包扎(用无菌纱布);如果伤口不愈合或出现红肿、渗液,立即就医。(四)糖尿病神经病变:缓解麻木与疼痛1.症状:肢体麻木、疼痛(如像蚂蚁爬的感觉、刺痛)、感觉减退(如对温度不敏感);消化系统症状(如便秘、腹泻);泌尿系统症状(如尿潴留)。2.护理要点保暖:避免受凉(冬天穿厚袜子、棉鞋);用热水袋时,裹一层毛巾(避免烫伤)。药物护理:遵医嘱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1);止痛药物(如加巴喷丁,缓解神经痛)。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若有便秘,多吃高纤维食物(如芹菜、香蕉),或遵医嘱用通便药(如开塞露);若有尿潴留,及时导尿(避免膀胱损伤)。三、糖尿病急救处理糖尿病患者最危险的急性并发症是低血糖和高血糖危象(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需立即处理。(一)低血糖症:立即补糖是关键1.识别症状轻度:心悸、出汗、震颤、饥饿感、头晕、乏力。中度:以上症状加重,加上烦躁、注意力不集中、视力模糊。重度: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2.处理方法轻度/中度:立即吃15-20g含糖食物(如半杯果汁、1勺蜂蜜、两块饼干、4颗糖),15分钟后测血糖(若血糖<3.9mmol/L,再吃15g含糖食物,重复直到血糖≥3.9mmol/L)。重度:不要给食物(以免窒息),立即送医(静脉注射葡萄糖)。3.预防措施按时吃饭(不要漏餐)。运动前吃点东西(如1片面包、1个苹果)。调整用药剂量(遵医嘱,如减少胰岛素或口服药的剂量)。(二)高血糖危象:立即送医高血糖危象包括酮症酸中毒(DKA)和高渗高血糖综合征(HHS),均需立即就医。1.酮症酸中毒(DKA)症状:“三多一少”加重(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恶心、呕吐、腹痛、呼吸深快(有烂苹果味)、乏力、昏迷。处理:立即送医(静脉补液、胰岛素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2.高渗高血糖综合征(HHS)症状:严重口渴、多尿、乏力、意识障碍、昏迷(血糖更高,通常>33.3mmol/L,脱水更严重)。处理:立即送医(静脉补液、胰岛素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3.途中护理让患者喝少量温水(避免呕吐)。保持呼吸道通畅(若昏迷,侧卧位,避免舌头后坠阻塞气道)。不要给含糖饮料(会加重高血糖)。四、日常管理与长期照护(一)心理护理:支持与疏导糖尿病是慢性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如担心并发症、害怕麻烦别人),需家人和医护人员的支持:倾听:多听患者的感受(如“我知道你现在很担心,我们一起想办法”)。参与管理:一起制定饮食计划、运动计划(如“明天我们一起去快走30分钟吧”)。鼓励:肯定患者的努力(如“你最近血糖控制得很好,继续加油”)。寻求帮助:若患者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抑郁),及时找心理医生(如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二)定期随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每3-6个月:查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过去2-3个月的血糖控制情况,目标值<7%)。每6-12个月:查眼底(预防视网膜病变)、肾功能(预防肾病)、心电图(预防心血管并发症)。每1-2年:查血脂(控制血脂,预防动脉硬化,目标值: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mmol/L)。(三)特殊情况处理感冒/生病:加强血糖监测(每4-6小时测一次)。不要停降糖药或胰岛素(除非医生说停)。多喝水(避免脱水)。若有发烧、呕吐、腹泻,立即就医(避免高血糖危象)。旅行:带足够的药物(比平时多带1-2天的量)。胰岛素放在保温袋里(避免高温)。带血糖仪和试纸(比平时多带一些)。尽量吃平时吃的食物(避免陌生食物)。调整用药时间(如跨时区,根据当地时间注射胰岛素)。(四)误区规避误区1: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水果——纠正:低GI水果(如苹果、梨)可以吃,适量吃(每天____g),放在两餐之间。误区2:运动越多越好——纠正:过度运动可能会导致低血糖,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即可。误区3:口服药比胰岛素好——纠正: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如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晚期),没有成瘾性,不要抗拒。误区4:血糖控制越好越好——纠正:血糖过低会导致低血糖(严重的会昏迷、脑损伤),要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如空腹4.4-7.0mmol/L,餐后2小时<10.0mmol/L)。五、附录(一)常用食物GI值表食物GI值分类燕麦55低GI(<55)苹果36低GI米饭70中GI(55-70)香蕉52中GI白面包87高GI(>70)可乐65高GI(二)血糖监测记录模板日期时间血糖值(mmol/L)饮食运动用药备注____8:006.2燕麦粥1碗、鸡蛋1个、蔬菜100g无二甲双胍1片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