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植物生物学与植物生理学知识要点题库(附答案)一、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主要结构特征有哪些?-答案: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主要结构特征有细胞壁、液泡和质体。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层,对细胞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等物质组成。液泡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具有调节细胞渗透压、储存物质等功能,成熟植物细胞有一个中央大液泡。质体包括叶绿体、有色体和白色体等,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2.简述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答案:细胞膜的结构模型主要是流动镶嵌模型,它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镶嵌、贯穿或附着在磷脂双分子层中。磷脂分子具有亲水性的头部和疏水性的尾部,这种结构使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细胞膜的功能主要有:①物质运输,包括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②信号传递,细胞膜上有各种受体,能够识别和结合外界信号分子,将信号传递到细胞内;③细胞识别,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等物质具有识别功能,有助于细胞间的相互识别和通讯;④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为细胞内的生化反应提供相对稳定的环境。3.线粒体和叶绿体在结构和功能上有哪些异同点?-答案:-相同点:-都具有双层膜结构,内膜都有不同程度的折叠,以增大膜面积。-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能够进行半自主复制,具有自己的遗传系统。-都参与能量的转换,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进行着能量的储存和释放过程。-不同点:-结构方面:线粒体的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嵴上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叶绿体的内膜不形成嵴,其内部有由类囊体堆叠而成的基粒,类囊体膜上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功能方面: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和热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4.简述内质网的类型和功能。-答案:内质网分为糙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糙面内质网表面附着有核糖体,其主要功能是合成分泌蛋白、膜蛋白以及溶酶体蛋白等,并对这些蛋白质进行初步的加工和运输。光面内质网表面没有核糖体附着,它参与脂质的合成,如磷脂、胆固醇等;还参与糖类的代谢,以及解毒作用等。此外,内质网还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和细胞间的物质交换有关,是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道。5.植物细胞的微管和微丝在细胞中有哪些重要作用?-答案:-微管的作用:-维持细胞形态,微管构成细胞的骨架系统,为细胞提供了机械支持,使细胞保持一定的形状。-参与细胞分裂,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微管形成纺锤体,牵引染色体的移动,确保染色体能够准确地分配到子细胞中。-参与物质运输,微管作为细胞内物质运输的轨道,一些细胞器和囊泡可以沿着微管进行定向运输。-参与鞭毛和纤毛的运动,鞭毛和纤毛的核心结构是由微管组成的,微管之间的滑动导致鞭毛和纤毛的摆动,从而实现细胞的运动。-微丝的作用:-参与细胞运动,如细胞的变形运动、细胞质环流等都与微丝的收缩和舒张有关。-维持细胞形态,微丝与细胞的边缘和表面结构有关,对细胞的形状维持有一定作用。-参与物质运输,微丝可以与一些运动蛋白相互作用,帮助运输物质在细胞内的移动。-参与细胞分裂,在细胞分裂末期,微丝形成收缩环,通过收缩使细胞缢裂为两个子细胞。二、植物的水分生理1.简述植物细胞吸水的方式及其原理。-答案:植物细胞吸水的方式主要有渗透吸水、吸胀吸水和代谢吸水。-渗透吸水:原理是根据渗透作用的原理,当细胞与外界溶液接触时,如果细胞液的水势低于外界溶液的水势,水分就会从水势高的外界溶液通过半透膜(原生质层)向水势低的细胞液中移动,这种由于水势差引起的水分吸收方式称为渗透吸水。例如,将植物细胞放在清水中,细胞会因渗透作用而吸水膨胀。-吸胀吸水:是指亲水胶体物质吸水膨胀的现象。植物细胞中的纤维素、果胶、蛋白质等亲水性物质能够吸附水分子,使细胞发生吸胀作用。未形成液泡的细胞,如风干种子、分生组织细胞等主要靠吸胀吸水。吸胀作用的大小与亲水性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代谢吸水:是指细胞利用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使水分通过质膜进入细胞的过程。代谢吸水的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但一般认为与细胞的主动运输和质子泵的活动有关。2.什么是水势?影响植物细胞水势的因素有哪些?-答案:水势是指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即水溶液的化学势与纯水的化学势之差,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所得的商。水势的单位是压力单位,通常用MPa表示。影响植物细胞水势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溶质势: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而降低的水势,称为溶质势。溶质势为负值,细胞液中溶质浓度越高,溶质势越低。例如,在干旱环境中,植物细胞会积累一些溶质,如脯氨酸、可溶性糖等,以降低溶质势,从而从外界环境中吸收水分。-压力势:由于细胞壁压力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变化,称为压力势。压力势一般为正值,当细胞吸水膨胀时,细胞壁对细胞产生压力,使细胞的压力势升高。但在质壁分离时,压力势为零。-衬质势:由于细胞内的衬质(如细胞壁、原生质体等)对水分的吸附而引起的水势降低,称为衬质势。衬质势为负值,未形成液泡的细胞,衬质势起主要作用。-重力势:由于重力的作用而使水势增加的部分,称为重力势。重力势的大小取决于细胞在植株中的高度,一般情况下,重力势的影响较小,可以忽略不计。3.简述植物根系吸水的途径和动力。-答案:-根系吸水的途径:-质外体途径: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的部分移动,这种途径阻力小,速度快。水分可以在质外体中自由扩散,直到遇到凯氏带,凯氏带阻止了水分和溶质通过质外体进入中柱,此时水分必须通过共质体途径进入中柱。-共质体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通过胞间连丝进入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一个连续的细胞质体系。共质体途径中水分的运输需要跨膜运输,速度相对较慢,但可以对物质进行选择性吸收和运输。-跨膜途径:水分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的方式。水分可以通过水孔蛋白等通道蛋白快速进出细胞,这种途径结合了质外体途径和共质体途径的特点。-根系吸水的动力:-根压:是指由于根系的生理活动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根压的产生是由于根系主动吸收土壤中的离子,使根部细胞的溶质浓度增加,水势降低,从而促进水分从土壤进入根部。根压可以通过伤流和吐水现象来证明。-蒸腾拉力:是指由于叶片蒸腾作用而产生的一系列水势梯度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叶片蒸腾时,水分从叶肉细胞表面蒸发,导致叶肉细胞水势降低,从而从相邻细胞吸水,依次传递,最终引起根部细胞从土壤中吸水。蒸腾拉力是植物吸水的主要动力,在蒸腾旺盛时,根压的作用相对较小。4.蒸腾作用有什么生理意义?如何调节蒸腾作用?-答案:-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促进水分吸收和运输,蒸腾作用产生的蒸腾拉力是植物根系吸水和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有助于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并将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促进矿物质的运输,蒸腾作用带动了水分的流动,矿物质会随着水分的运输而被带到植物体的不同部位,保证了植物对矿物质的需求。-降低叶片温度,蒸腾作用过程中,水分蒸发会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降低叶片的温度,避免叶片因温度过高而受到伤害。-有利于气体交换,蒸腾作用使叶片内外的气体不断交换,为光合作用提供了充足的二氧化碳,同时也排出了呼吸作用产生的废气。-调节蒸腾作用的方法:-调节气孔开度,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通道,许多外界因素和植物自身的生理状况都会影响气孔的开闭。例如,光照、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以调节气孔开度。在生产上,可以通过控制环境条件来调节气孔开度,如在高温干旱时,适当遮荫可以降低叶片温度,减少气孔开度,从而降低蒸腾作用。-改变叶片面积,通过修剪、打顶等措施,可以减少植物的叶片面积,从而降低蒸腾作用。-使用抗蒸腾剂,抗蒸腾剂是一类能够降低植物蒸腾作用的化学物质,分为物理性抗蒸腾剂(如石蜡、硅酮等,可在叶片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减少水分蒸发)和生理性抗蒸腾剂(如脱落酸等,可调节气孔开度)。5.植物在干旱条件下会发生哪些生理变化?-答案:植物在干旱条件下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以适应干旱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水分生理变化:植物细胞的水势下降,细胞失水,导致叶片萎蔫。为了减少水分散失,植物会关闭气孔,降低蒸腾作用。同时,根系会向更深的土层生长,增加对水分的吸收能力。-光合作用变化:干旱会影响光合作用的各个环节。气孔关闭导致二氧化碳进入叶片受阻,使光合作用的原料供应不足;同时,干旱还会影响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降低光合色素的含量和光合酶的活性,从而使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呼吸作用变化:在干旱初期,呼吸作用会增强,以提供更多的能量用于植物的应激反应和修复受损的细胞。但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呼吸作用会受到抑制,因为细胞内的水分不足会影响呼吸酶的活性,同时光合作用减弱导致呼吸底物供应减少。-渗透调节:植物会积累一些渗透调节物质,如脯氨酸、可溶性糖、甜菜碱等,以降低细胞的渗透势,使细胞能够在较低的水势下吸收水分,保持细胞的膨压和正常的生理功能。-激素调节: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内的激素平衡会发生变化。脱落酸(ABA)含量增加,ABA可以促进气孔关闭,减少水分散失;同时,它还可以调节基因表达,诱导植物产生一些耐旱相关的蛋白质。细胞分裂素含量降低,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其含量降低有助于植物减少生长消耗,将更多的能量用于抗旱。-活性氧代谢变化:干旱会导致植物体内活性氧(如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等)的积累,这些活性氧会对细胞造成氧化损伤。为了清除活性氧,植物会提高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等)的活性,同时增加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E、谷胱甘肽等)的含量,以维持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平衡。三、植物的矿质营养1.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有哪些?如何确定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答案: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有17种,其中大量元素有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微量元素有铁(Fe)、锰(Mn)、硼(B)、锌(Zn)、铜(Cu)、钼(Mo)、氯(Cl)、镍(Ni)。确定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通常采用溶液培养法(水培法)和砂基培养法。溶液培养法是将植物培养在含有各种矿质元素的营养液中,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来确定某一元素是否为植物所必需。如果在缺乏某一种元素的营养液中,植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出现特定的缺素症状,而补充该元素后,植物恢复正常生长,则可以确定该元素为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砂基培养法是用洗净的石英砂或玻璃球等作为基质,加入营养液来培养植物,其原理与溶液培养法相同。2.简述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和特点。-答案:-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离子吸附在根部细胞表面,根部细胞通过交换吸附的方式将土壤溶液中的离子吸附到细胞表面。根部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碳酸解离出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这些离子可以与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进行交换,使土壤中的离子被吸附到根部细胞表面。-离子进入根部内部,离子可以通过质外体途径和共质体途径进入根部内部。在质外体途径中,离子随着水分在细胞壁和细胞间隙中移动,直到遇到凯氏带,此时离子必须通过共质体途径进入中柱。在共质体途径中,离子通过主动运输或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然后通过胞间连丝从一个细胞进入另一个细胞,最终到达中柱。-离子进入导管,离子到达中柱后,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导管,随蒸腾流向上运输。-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对离子吸收具有选择性,植物根系对不同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这与植物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离子通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植物会根据自身的生长需要吸收某些离子,而对其他离子的吸收则相对较少。-离子的吸收和水分的吸收是相对独立的过程,虽然矿质元素的吸收和水分的吸收都发生在根部,但它们的吸收机制不同。水分的吸收主要是通过渗透作用,而矿质元素的吸收主要是通过主动运输。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速率和对水分的吸收速率并不总是成比例的。-单盐毒害和离子拮抗,单盐毒害是指植物培养在单一盐溶液中,即使这种盐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植物也会受到毒害而生长不良甚至死亡。离子拮抗是指在单盐溶液中加入少量其他盐类,就可以减轻或消除单盐毒害的现象。例如,在含有过量钾离子的溶液中加入钙离子,可以减轻钾离子对植物的毒害作用。3.简述氮、磷、钾三种元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主要作用及缺素症状。-答案:-氮(N):-主要作用:氮是蛋白质、核酸、磷脂、叶绿素、酶等生物大分子的重要组成成分,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氮素充足时,植物生长旺盛,叶色浓绿,光合作用强,蛋白质合成多,植株高大健壮。-缺素症状:植株矮小,叶色淡绿或发黄,尤其是老叶先出现症状。因为氮素在植物体内可以移动,当土壤中氮素不足时,老叶中的氮素会转移到新叶中,以保证新叶的生长。缺氮还会导致植物的分蘖或分枝减少,花、果发育不良,产量降低。-磷(P):-主要作用:磷是核酸、磷脂、ATP等生物分子的组成成分,参与植物的能量代谢、物质合成和信号传导等过程。磷还能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发育,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增强植物对干旱、寒冷等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缺素症状:植株生长缓慢,矮小瘦弱,叶色暗绿或发紫。缺磷会影响细胞分裂和伸长,导致植物的根系发育不良,根细长而少。同时,缺磷还会使植物的开花结果延迟,果实变小,品质下降。-钾(K):-主要作用:钾虽然不是植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组成成分,但它在植物的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钾能激活多种酶的活性,促进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物质运输等过程。钾还能调节细胞的渗透压,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如抗倒伏、抗旱、抗寒等。-缺素症状:最初表现为老叶尖端和边缘发黄,逐渐变褐,焦枯似灼烧状。缺钾会使植物的茎杆柔弱,容易倒伏,根系发育不良,对病虫害的抵抗力下降。4.植物如何进行氮素同化?-答案:植物进行氮素同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过程:-硝酸盐的还原:土壤中的氮素主要以硝酸盐(NO₃⁻)的形式存在,植物首先要将硝酸盐还原为铵(NH₄⁺)。硝酸盐的还原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在硝酸还原酶(NR)的催化下,硝酸盐被还原为亚硝酸盐(NO₂⁻),该过程在细胞质中进行;第二步是在亚硝酸还原酶(NiR)的催化下,亚硝酸盐被还原为铵,该过程在叶绿体或根的质体中进行。-铵的同化:植物通过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酶(GS-GOGAT)循环将铵同化为氨基酸。谷氨酰胺合成酶(GS)催化铵与谷氨酸结合,形成谷氨酰胺;谷氨酸合酶(GOGAT)将谷氨酰胺上的酰胺基转移到α-酮戊二酸上,形成两个谷氨酸分子。此外,还有谷氨酸脱氢酶(GDH)途径,在高铵浓度下,GDH可以催化铵与α-酮戊二酸结合形成谷氨酸,但该途径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作用较小。-生物固氮:某些微生物,如根瘤菌、蓝藻等,能够将空气中的氮气(N₂)转化为氨(NH₃),这个过程称为生物固氮。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根瘤菌在根瘤中利用植物提供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将氮气还原为氨,然后氨被植物吸收利用。生物固氮是自然界中氮素循环的重要环节,对于增加土壤肥力和植物的氮素供应具有重要意义。5.简述植物对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分配规律。-答案:-矿质元素的运输:-运输途径,根部吸收的矿质元素主要通过木质部向上运输,其动力主要是蒸腾拉力和根压。叶片吸收的矿质元素可以通过韧皮部向下或向上运输。-运输形式,金属离子通常以离子形式运输,如钾离子(K⁺)、钙离子(Ca²⁺)等;非金属元素则可以以离子形式或小分子有机化合物的形式运输,例如氮素可以以铵离子(NH₄⁺)、硝酸根离子(NO₃⁻)或氨基酸、酰胺等形式运输;磷可以以磷酸根离子(H₂PO₄⁻、HPO₄²⁻)或有机磷化合物(如磷酸胆碱、磷酸甘油等)的形式运输。-矿质元素的分配规律:-优先分配到生长中心,生长中心是指植物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茎尖、根尖、幼叶、花、果实等。矿质元素会优先运输到这些部位,以满足它们生长发育的需要。-具有再分配利用的特点,有些矿质元素(如氮、磷、钾等)在植物体内可以移动,当植物的某个部位不再需要这些元素时,它们可以从老组织转移到新组织中被再次利用。例如,当叶片衰老时,其中的氮、磷等元素会转移到幼叶或其他生长部位。而有些元素(如钙、铁等)在植物体内难以移动,一旦被固定在某个组织中,就很难再被利用,因此这些元素缺乏时,往往先在幼嫩组织中表现出症状。-不同生育期有不同的分配方向,在植物的不同生育期,矿质元素的分配方向会发生变化。例如,在营养生长阶段,矿质元素主要分配到茎叶等营养器官;而在生殖生长阶段,矿质元素则会大量分配到花、果实和种子等生殖器官。四、植物的光合作用1.简述光合作用的概念、意义和总反应式。-答案: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来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②维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对地球的生态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③促进了生物的进化,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为需氧生物的出现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为:6CO₂+12H₂O→C₆H₁₂O₆+6O₂+6H₂O(在叶绿体和光能的条件下)。2.简述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答案: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包括外膜和内膜,外膜通透性较大,内膜对物质的进出有选择性。叶绿体内部有基粒和基质,基粒是由许多类囊体堆叠而成的,类囊体是单层膜围成的扁平囊状结构,类囊体膜上含有光合色素和与光合作用光反应有关的酶,是进行光反应的场所。基质是叶绿体内部的液态部分,含有与光合作用暗反应有关的酶、DNA、RNA等物质,暗反应在基质中进行。叶绿体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于有机物中。3.简述光合色素的种类、结构和功能。-答案:光合色素主要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分为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叶绿素的分子结构由卟啉环和叶绿醇两部分组成,卟啉环是由四个吡咯环通过甲烯基连接而成的大环,中央有一个镁离子,它是捕捉和转化光能的关键部位;叶绿醇是一个长链脂肪醇,它使叶绿素具有亲脂性,能够插入到类囊体膜中。叶绿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参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叶绿素a既能吸收和传递光能,又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叶绿素b主要是吸收和传递光能。-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类胡萝卜素的分子结构是由碳氢链组成的长链化合物。类胡萝卜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光能,并将光能传递给叶绿素;同时,它还具有保护叶绿素免受光氧化破坏的作用,在强光下,类胡萝卜素可以吸收多余的光能,以热能的形式释放,防止叶绿素被光氧化损伤。4.简述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和特点。-答案:-光反应:-过程: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膜上,主要包括原初反应、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三个阶段。原初反应是指光合色素分子对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过程,当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后,激发态的色素分子将能量传递给反应中心色素分子,使反应中心色素分子发生电荷分离,产生高能电子。电子传递是指高能电子在电子传递链上的传递过程,电子从反应中心色素分子出发,经过一系列电子载体,如质体醌、细胞色素b₆f复合体、质蓝素等,最终传递给辅酶Ⅱ(NADP⁺),使其还原为还原型辅酶Ⅱ(NADPH)。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会形成跨类囊体膜的质子梯度,驱动ATP的合成,这个过程称为光合磷酸化。-特点:光反应需要光的参与,直接利用光能,将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和NADPH中;同时,光反应会产生氧气,是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暗反应:-过程: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主要是卡尔文循环。卡尔文循环分为羧化、还原和再生三个阶段。羧化阶段,二氧化碳首先与五碳化合物(核酮糖-1,5-二磷酸,RuBP)结合,在羧化酶的催化下,形成两个三碳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3-PGA);还原阶段,3-PGA在ATP和NADPH的作用下,被还原为三碳糖(甘油醛-3-磷酸,GAP);再生阶段,一部分GAP经过一系列反应重新生成RuBP,以保证卡尔文循环的继续进行,另一部分GAP则可以合成蔗糖、淀粉等有机物。-特点:暗反应不需要光直接参与,但需要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暗反应的主要作用是将二氧化碳固定并转化为有机物,将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5.简述C₃、C₄和CAM植物光合作用的特点及区别。-答案:-C₃植物:C₃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通过卡尔文循环进行。其特点是二氧化碳的固定最初产物是三碳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C₃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都在叶肉细胞中进行。C₃植物在高温、强光和干旱条件下,光合作用效率较低,因为此时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不足,会发生光呼吸,消耗大量的能量和有机物。-C₄植物:C₄植物具有特殊的叶片结构,即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C₄植物的光合作用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在叶肉细胞中,二氧化碳被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羧化酶固定,形成四碳化合物(草酰乙酸),然后四碳化合物被运输到维管束鞘细胞中,释放出二氧化碳,再进入卡尔文循环进行固定。C₄植物的PEP羧化酶对二氧化碳的亲和力比C₃植物的羧化酶高,能够在较低的二氧化碳浓度下固定二氧化碳,因此C₄植物在高温、强光和干旱条件下,光合作用效率比C₃植物高,光呼吸较弱。-CAM植物:CAM植物是一种特殊的适应干旱环境的光合类型。CAM植物的气孔在夜间开放,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为四碳化合物(苹果酸),储存于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被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碳,进入卡尔文循环进行固定。CAM植物的这种光合方式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环境,但光合作用效率相对较低。-区别:C₃植物、C₄植物和CAM植物的主要区别在于二氧化碳固定的途径和时空特点。C₃植物只有卡尔文循环一种二氧化碳固定途径,且光反应和暗反应都在叶肉细胞中同时进行;C₄植物有C₄途径和卡尔文循环两种途径,二氧化碳的初步固定在叶肉细胞中进行,而卡尔文循环在维管束鞘细胞中进行;CAM植物则是在时间上进行分隔,夜间固定二氧化碳,白天进行卡尔文循环。此外,C₄植物和CAM植物在干旱、高温条件下的光合效率和抗逆性比C₃植物高。五、植物的呼吸作用1.简述呼吸作用的概念、类型和生理意义。-答案:呼吸作用是指生活细胞内的有机物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逐步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无氧呼吸是指在无氧条件下,细胞将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主要有:①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可以用于植物的生长、发育、物质运输等各种生理过程;②中间产物是合成植物体内重要有机物的原料,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如丙酮酸、α-酮戊二酸等,可以参与氨基酸、脂肪、核酸等物质的合成;③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呼吸作用产生的一些物质如植保素等,可以增强植物对病原菌的抵抗力。2.简述有氧呼吸的过程和特点。-答案: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糖酵解:在细胞质中进行,葡萄糖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分解为丙酮酸,同时产生少量的ATP和NADH。糖酵解过程不需要氧气的参与,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阶段。-三羧酸循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后,首先被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然后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结合进入三羧酸循环。在三羧酸循环中,乙酰辅酶A被彻底氧化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诱奸病病症状诊断及护理经验分享
- 展位搭建协议书
- 穿越火线违反用户协议书
- 小区垃圾清运协议书
- 2025-2026学年安徽省宣城市高三生物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安徽省蚌埠市高二生物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湘教版高二道德与法治上册月考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苏课新版五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考试试题及答案
- 怀孕期间协议书离婚
- 神经科脑出血术后护理要点
- 公园灯饰亮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教学创新大赛】以能力为导向的立体化课堂构建与实践-“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
- 《万历十五年 精装版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 重庆水轮机厂业绩表
- 05G359-3 悬挂运输设备轨道(适用于一般混凝土梁)
- 学术交流英语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哈尔滨工程大学
- GB/T 27818-2011化学品皮肤吸收体外试验方法
- FZ/T 80004-2014服装成品出厂检验规则
- 外科护理创伤病人的护理
- 供水企业暂停供水审批或备案表
- 正负图形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