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一语文古诗词赏析与题目集锦一、初一古诗词常见题材分类及核心特征初一课本中的古诗词多为经典篇目,题材涵盖山水田园、边塞战争、思乡怀人、咏史怀古、咏物言志五大类。把握题材特征是理解诗歌的第一步:(一)山水田园诗:寄情山水的闲适与超脱核心特征:以自然山水、田园风光为描写对象,表达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或归隐之志。代表篇目:曹操《观沧海》(山水壮阔)、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田园生机)。关键意象:山、水、草、木、田园、农舍。(二)边塞战争诗:家国情怀与戍边艰辛核心特征:以边塞风光、战争场景为背景,反映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或爱国精神。代表篇目: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战乱中的故园牵挂)。关键意象:烽火、孤城、羌笛、胡笳、征人、寒衣。(三)思乡怀人诗:天涯游子的深情牵挂核心特征:以“归期”“故园”“亲人”为线索,表达游子对家乡或亲人的思念。代表篇目:王湾《次北固山下》(江行思乡)、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天涯断肠)。关键意象:雁、书信、明月、秋风、古道、归帆。(四)咏史怀古诗:历史兴亡的理性反思核心特征:借历史人物或事件,抒发对历史兴亡的感慨,或讽喻现实。代表篇目:杜牧《赤壁》(假设历史中的兴亡之叹)。关键意象:古战场、遗迹、历史人物(如周瑜、项羽)。(五)咏物言志诗:托物寓意的品格坚守核心特征:以具体事物(如竹、梅、菊)为描写对象,借物的特性表达诗人的品格或志向。代表篇目:郑燮《竹石》(竹的坚韧与诗人的刚正)。关键意象:竹、梅、菊、松、莲。二、古诗词赏析的关键角度与方法赏析古诗词需抓住意象、炼字、情感、手法四大核心维度,形成“意象→画面→情感”的逻辑链。(一)意象:读懂诗歌的“情感密码”定义:意象是诗歌中承载情感的具体事物(如“雁”代表思乡,“柳”代表离别)。赏析技巧:识别意象:圈出诗中“物”(如《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分析意象特征:“枯藤”的“枯”、“老树”的“老”营造凄凉氛围;联系情感:意象组合的画面(如“枯藤老树昏鸦”)共同表达游子的孤独。(二)炼字:品味语言的“点睛之笔”定义:诗人精心锤炼的关键字(多为动词、形容词),往往能激活整个诗句。赏析技巧(答题模板):释字义:“×”字本义是……(如“绿”本义为颜色);析语境:在句中指……(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指吹绿);描画面:生动写出了……的景象(如“绿”写出了春风吹过,江南大地一片生机的画面);悟情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如对江南的思念)。初一经典炼字例:《钱塘湖春行》中的“争”(早莺争鸣)、“啄”(新燕啄泥),生动写出了西湖早春的生机。(三)情感:把握诗歌的“核心灵魂”分析技巧:结合背景: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写于安史之乱,“遥怜故园菊”隐含对战争的痛恨;抓住关键词:如《天净沙·秋思》中的“断肠人”直接点出思乡的痛苦;联系意象:如《次北固山下》的“归雁”(传书)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四)手法:赏析表达的“艺术技巧”初一常见手法及示例:借景抒情:《观沧海》借大海的壮阔,表达曹操的壮志豪情;托物言志:《竹石》借竹子的“坚劲”,表达诗人刚正不阿的品格;拟人:《钱塘湖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中“迷”将花写得有灵性,写出春景的动人;对比:《天净沙·秋思》中“小桥流水人家”(温馨)与“古道西风瘦马”(凄凉)对比,突出游子的孤独。三、初一课本经典篇目深度解析(一)《观沧海》(曹操):吞吐宇宙的英雄气概作者与背景:曹操北征乌桓胜利后,登临碣石山所作。核心意象:大海、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关键赏析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想象,将大海写得包容天地,象征曹操统一中原的雄心壮志;情感主旨:通过描写大海的壮阔,表达诗人开阔的胸襟与建功立业的豪情。(二)《次北固山下》(王湾):江春行旅的思乡与希望核心意象:北固山、长江、归雁、海日、江春。关键赏析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描写昼夜交替、季节更迭的景象,蕴含“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哲理;“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借归雁传书,表达对家乡的思念,虽有乡愁但不失希望。(三)《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天涯断肠的思乡绝唱体裁:元曲(小令)。核心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关键赏析点:意象叠加:12个意象组成四幅画面(秋景图、人家图、古道图、断肠人图),层层渲染凄凉氛围;“断肠人在天涯”:点题之笔,将游子的孤独推向极致,成为“思乡”的经典名句。(四)《竹石》(郑燮):石中劲竹的坚韧品格体裁:七言绝句(咏物诗)。核心意象:竹、石、风。关键赏析点:“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用“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烘托竹的坚韧,借竹喻人,表达诗人不屈服于逆境的品格;情感主旨:托物言志,赞美竹子的坚韧,实则歌颂自己刚正不阿的精神。四、常见题目类型与解题技巧(一)默写题:精准记忆,规避易错常见陷阱:形近字(如“澹澹”vs“淡淡”)、同音字(如“归雁”vs“归燕”)、通假字(如“尊君在不”的“不”通“否”)。技巧:理解记忆:如“潮平两岸阔”的“阔”指江面开阔,而非“扩”;反复默写:重点标注易错字(如《观沧海》的“竦峙”“萧瑟”)。(二)意象分析题:解码意象,联系情感例题:《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有什么作用?答题模板:解释意象特征:“枯藤”“老树”写出秋景的衰败,“昏鸦”指黄昏时的乌鸦,给人凄凉之感;营造氛围:这些意象组合成一幅萧瑟的秋景图;联系情感:烘托了游子漂泊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三)炼字题:析义描景,悟情达意例题:《钱塘湖春行》中的“争”“啄”二字好在哪里?答题示例:“争”本义是争夺,在句中指早莺争着栖息在树上;“啄”本义是啄食,指新燕啄取春泥筑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湖早春时节,莺歌燕舞的热闹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春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四)情感主旨题:结合背景,把握核心例题:《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题示例:本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诗人在重阳节登高,想起长安故园的菊花;“遥怜故园菊”中的“怜”字,表达了对故园的思念;“应傍战场开”则隐含对战争的痛恨,以及对和平的渴望。(五)手法赏析题:识别手法,分析作用例题:《竹石》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答题示例: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人以“竹”为描写对象,写竹子扎根石缝,历经千磨万击仍坚韧不拔;借竹喻人,表达了自己不屈服于逆境、刚正不阿的品格。五、实战演练:经典题目集锦(一)《观沧海》专项练习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想象;表达了曹操统一中原的雄心壮志。)2.诗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描绘了怎样的画面?(答案:海水波涛荡漾,山岛高高耸立的壮阔景象。)(二)《天净沙·秋思》专项练习1.“小桥流水人家”与“古道西风瘦马”形成对比,有什么作用?(答案:用温馨的人家画面反衬游子的孤独,突出思乡之情。)2.“断肠人在天涯”是全曲的点睛之笔,请赏析。(答案:直接点出游子的身份与处境,将思乡的痛苦推向极致,成为“思乡”的经典名句。)(三)《竹石》专项练习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中的“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有什么作用?(答案:烘托竹的坚韧,突出诗人不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铜仁市《轮机部(船舶辅机8301)》-海船船员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2025年)
- 安顺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测试试卷
- 阿拉善盟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
-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 2025 年小升初宁波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英语试卷(带答案解析)-(外研版)
- 2025年高中元旦节为话题的作文
- 社区消防知识培训课件演讲
- 社区消防知识培训课件会简报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画册印刷制作合同范本
- 浅谈实现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策略
- 手动液压叉车安全技术培训
- 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设计策略
- 输电线路工程项目划分表
- 第06章设计美学程能林第4版《工业设计概论》课课件
- DB23-T 3492-2023 工贸企业充电间安全设施技术规范
- 防水工程施工报价表
- 中行bfw框架开发和测试资料课件
- 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与护理指导意见
- MSA偏倚分析报告
- 食材配送应急保障配合措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