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法律条文自测题及答案详解集_第1页
刑法法律条文自测题及答案详解集_第2页
刑法法律条文自测题及答案详解集_第3页
刑法法律条文自测题及答案详解集_第4页
刑法法律条文自测题及答案详解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刑法法律条文自测题及答案详解集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题)1.我国《刑法》规定,犯罪未遂是指?()A.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B.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自动放弃犯罪C.尚未着手实行犯罪,但已经做好犯罪准备D.犯罪行为已经完成,但未造成实际损害2.甲乙两人共同盗窃,甲是主犯,乙是从犯。在共同犯罪中,下列哪项说法正确?()A.甲乙两人都应按主犯处罚B.乙可以减轻处罚C.甲可以减轻处罚D.乙可以免除处罚3.我国《刑法》规定,过失犯罪?()A.应当从重处罚B.应当减轻处罚C.一般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D.可以免除处罚4.甲故意伤害乙,导致乙轻伤。甲的行为构成?()A.故意伤害罪(轻伤)B.故意伤害罪(重伤)C.虐待罪D.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5.我国《刑法》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如何处理?()A.不负刑事责任B.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C.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D.应当负刑事责任,且从重处罚6.甲在公共场所盗窃,被乙发现后追击,甲逃跑过程中撞死行人丙。甲的行为构成?()A.盗窃罪(既遂)B.故意杀人罪C.过失致人死亡罪D.盗窃罪(未遂)并过失致人死亡7.我国《刑法》规定,犯罪分子具有下列哪种情形,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A.犯罪后自首的B.犯罪后积极退赃的C.犯罪后坦白的D.犯罪后立功的8.甲因乙长期辱骂自己,持刀威胁乙。甲的行为构成?()A.敲诈勒索罪B.威胁勒索罪C.寻衅滋事罪D.胁迫罪9.我国《刑法》规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以下哪项说法正确?()A.犯罪中止需要造成实际损害B.犯罪中止可以是未完成形态C.犯罪中止必须是主观故意D.犯罪中止不需要自动放弃10.甲乙两人共同抢劫,甲是主犯,乙是从犯。在抢劫过程中,乙自动放弃参与,并阻止了甲继续犯罪。乙的行为构成?()A.抢劫罪(未遂)B.抢劫罪(既遂)C.抢劫罪(既遂),但可以从轻处罚D.不构成犯罪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0题)1.我国《刑法》规定,犯罪预备是指?()A.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B.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C.尚未着手实行犯罪,但已经做好犯罪准备D.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2.甲乙两人共同犯罪,甲是主犯,乙是从犯。在共同犯罪中,下列哪些说法正确?()A.甲应对共同犯罪的所有后果负责B.乙可以减轻处罚C.甲可以减轻处罚D.乙可以免除处罚3.我国《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有哪些情形?()A.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B.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C.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采取了不合理的防范措施D.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未采取任何防范措施4.甲故意伤害乙,导致乙轻伤。甲的行为构成?()A.故意伤害罪(轻伤)B.故意伤害罪(重伤)C.虐待罪D.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5.我国《刑法》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如何处理?()A.不负刑事责任B.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C.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D.应当负刑事责任,且从重处罚6.甲在公共场所盗窃,被乙发现后追击,甲逃跑过程中撞死行人丙。甲的行为构成?()A.盗窃罪(既遂)B.故意杀人罪C.过失致人死亡罪D.盗窃罪(未遂)并过失致人死亡7.我国《刑法》规定,犯罪分子具有下列哪种情形,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A.犯罪后自首的B.犯罪后积极退赃的C.犯罪后坦白的D.犯罪后立功的8.甲因乙长期辱骂自己,持刀威胁乙。甲的行为构成?()A.敲诈勒索罪B.威胁勒索罪C.寻衅滋事罪D.胁迫罪9.我国《刑法》规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以下哪些说法正确?()A.犯罪中止需要造成实际损害B.犯罪中止可以是未完成形态C.犯罪中止必须是主观故意D.犯罪中止不需要自动放弃10.甲乙两人共同抢劫,甲是主犯,乙是从犯。在抢劫过程中,乙自动放弃参与,并阻止了甲继续犯罪。乙的行为构成?()A.抢劫罪(未遂)B.抢劫罪(既遂)C.抢劫罪(既遂),但可以从轻处罚D.不构成犯罪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题)1.我国《刑法》规定,犯罪未遂应当负刑事责任。()2.我国《刑法》规定,共同犯罪中,主犯应当从重处罚。()3.我国《刑法》规定,过失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4.甲故意伤害乙,导致乙轻伤。甲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轻伤)。()5.我国《刑法》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6.甲在公共场所盗窃,被乙发现后追击,甲逃跑过程中撞死行人丙。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既遂)并过失致人死亡。()7.我国《刑法》规定,犯罪分子具有自首情节的,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8.甲因乙长期辱骂自己,持刀威胁乙。甲的行为构成威胁勒索罪。()9.我国《刑法》规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10.甲乙两人共同抢劫,甲是主犯,乙是从犯。在抢劫过程中,乙自动放弃参与,并阻止了甲继续犯罪。乙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1.简述我国《刑法》中犯罪未遂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2.简述我国《刑法》中正当防卫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3.简述我国《刑法》中犯罪中止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4.简述我国《刑法》中共同犯罪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题)1.甲乙两人共同盗窃,甲是主犯,乙是从犯。在盗窃过程中,乙自动放弃参与,并阻止了甲继续犯罪。甲被抓获,乙未被抓获。乙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2.甲故意伤害乙,导致乙轻伤。甲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轻伤)。甲在案发后自首,并积极退赃。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答案及解析一、单选题答案及解析1.A解析:根据《刑法》第23条规定,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2.B解析:根据《刑法》第27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3.C解析:根据《刑法》第15条规定,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4.A解析:根据《刑法》第234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5.B解析:根据《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6.D解析:甲在盗窃过程中撞死行人丙,属于盗窃罪(未遂)并过失致人死亡。7.A解析:根据《刑法》第67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8.D解析:甲持刀威胁乙,属于胁迫罪。9.B解析:根据《刑法》第24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可以是未完成形态。10.D解析:乙自动放弃参与,并阻止了甲继续犯罪,不构成犯罪。二、多选题答案及解析1.A、C解析:根据《刑法》第22条规定,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2.A、B、D解析:根据《刑法》第25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甲应对共同犯罪的所有后果负责,乙可以减轻处罚,乙可以免除处罚。3.A、B、D解析:根据《刑法》第15条规定,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4.A解析:甲故意伤害乙,导致乙轻伤。甲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轻伤)。5.B、C解析:根据《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6.D解析:甲在盗窃过程中撞死行人丙,属于盗窃罪(未遂)并过失致人死亡。7.A、C、D解析:根据《刑法》第67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根据《刑法》第68条规定,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8.D解析:甲持刀威胁乙,属于胁迫罪。9.B、C解析:根据《刑法》第24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可以是未完成形态,必须是主观故意。10.D解析:乙自动放弃参与,并阻止了甲继续犯罪,不构成犯罪。三、判断题答案及解析1.正确解析:根据《刑法》第23条规定,犯罪未遂应当负刑事责任。2.错误解析:根据《刑法》第25条规定,共同犯罪中,主犯应当对共同犯罪的所有后果负责,但并不一定从重处罚。3.正确解析:根据《刑法》第15条规定,过失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4.正确解析:根据《刑法》第234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5.正确解析:根据《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6.正确解析:甲在盗窃过程中撞死行人丙,属于盗窃罪(未遂)并过失致人死亡。7.正确解析:根据《刑法》第67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8.错误解析:甲持刀威胁乙,属于胁迫罪。9.正确解析:根据《刑法》第24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10.正确解析:乙自动放弃参与,并阻止了甲继续犯罪,不构成犯罪。四、简答题答案及解析1.犯罪未遂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解析: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构成要件包括: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犯罪未得逞;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2.正当防卫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解析: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构成要件包括:有不法侵害;不法侵害正在进行;防卫目的;针对不法侵害人;防卫行为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3.犯罪中止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解析: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构成要件包括: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主观上是自愿的。4.共同犯罪的概念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