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诗词格律与欣赏诗词鉴赏试卷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诗句中,不属于七言绝句的是()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C."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诗的平仄格式是()A.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B.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C.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D.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3.李白的《静夜思》属于哪种诗歌体裁?()A.词B.曲C.绝句D.律诗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鸣"字的韵脚属于()A.平水韵"十阳"B.平水韵"十一真"C.平水韵"十二侵"D.平水韵"十三元"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句诗的意境属于()A.象征B.夸张C.拟人D.对比6.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排比B.对偶C.拟人D.反问7."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出处是()A.李白《将进酒》B.杜甫《饮中八仙歌》C.白居易《琵琶行》D.苏轼《水调歌头》8."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词的句式特点是()A.对仗工整B.句式整齐C.用典丰富D.情感直白9."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句诗出自()A.《诗经·蓼莪》B.杜甫《春望》C.孟郊《游子吟》D.苏轼《江城子》10."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作者是()A.王维B.孟浩然C.王勃D.陶渊明1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出处是()A.柳永《雨霖铃》B.晏殊《浣溪沙》C.苏轼《水调歌头》D.李清照《声声慢》1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句诗出自()A.杜牧《泊秦淮》B.李商隐《夜雨寄北》C.温庭筠《望江南》D.白居易《长恨歌》1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出处是()A.马致远《天净沙·秋思》B.辛弃疾《青玉案》C.岳飞《满江红》D.陆游《钗头凤》1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中"似曾相识"的修辞手法是()A.拟人B.反问C.夸张D.拟物1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A.怀念故土B.惜别友人C.爱情忠贞D.乡愁难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李白《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一句,"举"字用平声,"望"字用仄声,符合七言绝句的平仄格式。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诗的平仄格式是: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3.杜甫的《登高》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八句,每句七个字,押平声韵。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鸣"字的韵脚属于平水韵"十阳"。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句诗的意境属于情景交融。6.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运用了叠字手法。7."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出处是李白《将进酒》。8."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作者是王勃,出自《滕王阁序》。9."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句诗出自杜牧《泊秦淮》,讽刺晚唐统治者沉迷享乐。10."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诗出自元稹《离思五首·其四》,表达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请简述绝句和律诗在句数、字数、押韵等方面的主要区别。在我教诗词格律的时候啊,总会发现很多同学分不清绝句和律诗,这可真是让人头疼。咱们来捋一捋。绝句,它就是四句诗,每句七个字,这叫七言绝句,当然也有五言绝句的。它最关键的地方在于押韵,一般是在第一、二、四句的最后一个字押韵,而且这韵得是同一个韵部的字。像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你看,"光""霜""乡"这三个字就押韵了。绝句的平仄呢,也有一定的规定,但相对律诗来说要宽松一些。律诗呢,它就是八句诗,每句也是七个字,这叫七言律诗。律诗的格律要求比绝句要严格得多。首先是押韵,它要求在第一、二、四、六、八句的最后一个字押韵,而且这韵得是同一个韵部的字,而且还得是平声韵。像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你看,"回""来""台""杯"这四个字就押韵了。然后是平仄,律诗的平仄要求非常严格,每句都有固定的平仄格式,而且相邻两句的平仄要相对或相黏,不能随便乱来。再比如对仗,律诗中间两联,也就是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必须是对仗的,意思相关,词性相对,结构相似。像上句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下句就得说"不尽长江滚滚来",这就叫对仗。所以啊,绝句四句,律诗八句,绝句押一、二、四句韵,律诗押一、二、四、六、八句韵,而且律诗还要求中间两联对仗,平仄要求也比绝句严格,这些就是它们的主要区别。2.请解释什么是"对仗",并举例说明在对偶句中,词性如何对应。"对仗"这个词啊,每次讲到的时候,我都会觉得很有意思。它就像是诗歌里的"配对游戏",要求两句诗在结构上、词性上都要对应起来,才能显得工整、和谐。记得有一次上课,我让同学们自己写两句对偶句,结果有的人写"风吹花落",有的人写"雨打叶飘",虽然意思都挺不错的,但词性上就不对应了。所以啊,对仗很重要。具体来说,对仗就是指诗歌中两句或两句以上,字数相等,结构相似,意义相关,词性相对的一种修辞手法。在对偶句中,词性是如何对应的呢?一般来说,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等等。不能名词对动词,也不能形容词对副词,这样就显得很别扭。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两句就是经典的对偶句。"白日"是名词,"黄河"也是名词,"依"是动词,"入"也是动词,"山尽"是名词短语,"海流"也是名词短语,你看,词性都对应得特别好。再比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两句也是对仗的。"国破"是名词短语,"山河"是名词短语,"在"是动词,"深"是形容词,"城春"是名词短语,"草木"是名词短语,词性也对应得很工整。所以啊,对仗要求词性对应,这样才能显得严谨、有文采。3.请分析李白的《静夜思》在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方面的特点。李白的《静夜思》,这首诗啊,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每个人都能背几句。但每次讲到这首诗,我都会引导同学们去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境。这首诗的情感表达非常真挚、深沉,主要是思乡之情。想象一下,在一个寂静的夜晚,诗人独自一人,看到天上的明月,突然想起远方的家乡和亲人,那种孤独和思念之情就油然而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两句诗,把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意境营造方面,这首诗也非常成功。诗人用"床前明月光"这个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冷的氛围,然后通过"疑是地上霜"这个比喻,把月光和寒冷联系在一起,进一步烘托了诗人的孤独感。最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动人。所以啊,这首诗在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方面都做得非常好,读起来让人感到既亲切又感人。4.请简述词的句式和篇幅特点,并与绝句和律诗进行比较。词啊,它和绝句、律诗都不太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每次讲到词的时候,我都会告诉同学们,词就像是诗歌中的"音乐",有着丰富的节奏和韵律。词的句式和篇幅特点是什么呢?首先,词的句式是不固定的,有长有短,有五字的,有六字的,有七字的,还有更多的,而且这些短句和长句会交替出现,形成一种独特的节奏感。比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你看,有五字的,有六字的,有七字的,长短不一,读起来非常有韵律感。再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也是长短句交织,非常有节奏感。而绝句和律诗呢,它们的句式都是固定的,七言绝句就是四句,每句七个字;七言律诗就是八句,每句七个字,句式非常整齐。所以,词在句式上是不固定的,而绝句和律诗是固定的。在篇幅方面,词也没有固定的限制,有短小的,也有长篇的,而绝句和律诗都是八句,篇幅是固定的。总的来说,词的句式和篇幅特点是不固定、长短句交织,而绝句和律诗的句式和篇幅都是固定的。5.请解释什么是"平水韵",并说明它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平水韵"这个词啊,每次讲到的时候,我都会觉得很有历史感。它可是古代诗人用来押韵的一个重要工具。记得有一次上课,我给同学们解释平水韵的时候,他们听得津津有味,觉得这就像是一个神秘的密码,解开了就能写出格律诗。那么,什么是平水韵呢?平水韵,就是中国古诗词格律中用来确定押韵字的韵书,它全称是《平水韵》,由南宋诗人刘渊编著。它把当时的韵部分成了十三个韵部,每个韵部里又分上平、下平、上仄、下仄四个小韵,共有一百零六个韵字。这些韵字就构成了平水韵的韵部系统。在诗歌创作中,平水韵的作用非常重要。首先,它规定了哪些字可以押韵,哪些字不能押韵。比如,如果你想写一首七言律诗,你就得按照平水韵的规定,在第一、二、四、六、八句的最后一个字用同一个韵部的平声字。其次,平水韵还规定了哪些字是平声,哪些字是仄声,这对于确定诗歌的平仄格式也非常重要。没有平水韵,诗歌的格律就无从谈起。所以啊,平水韵在诗歌创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古代诗人创作格律诗的重要依据。四、作文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描绘的这幅壮丽景象,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颂。请以"壮丽景象"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立意自选,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得抄袭,不得套作。这个题目啊,我觉得很有意思。每次讲到王勃的《滕王阁序》时,我都会被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所震撼。那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啊?我想,那一定是一种非常壮丽、非常美丽的景象。所以,我决定以"壮丽景象"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在我看来,壮丽景象不仅仅是自然界的奇观,也可以是人生中的辉煌时刻,或者是历史长河中的伟大事件。比如,我们可以描写日出时的壮丽景象,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把天空染成一片金黄,那是一种多么壮丽的景象啊!我们也可以描写人生中的成功时刻,比如一次重要的考试,或者一次难忘的旅行,那也是一种多么壮丽的景象啊!再比如,我们可以描写历史长河中的伟大事件,比如一场战争的胜利,或者一个国家的成立,那也是一种多么壮丽的景象啊!壮丽景象往往能够给我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当我们看到壮丽的景象时,往往会感到无比的敬畏和赞叹。比如,当我们站在高山之巅,俯瞰群山时,往往会感到自己渺小如尘埃,但同时也会感到一种无比的震撼和敬畏。当我们看到壮丽的景象时,往往会感到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比如,当我们看到大海的浩瀚无垠时,往往会感到自己的烦恼和忧愁都消失了,只剩下一种宁静和平和。壮丽景象也往往能够激发我们的斗志和勇气。当我们看到壮丽的景象时,往往会感到自己充满了力量和动力。比如,当我们看到瀑布飞流直下时,往往会感到自己也可以像瀑布一样勇往直前。当我们看到壮丽的景象时,往往会感到自己可以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选择题1.D解析:D项出自杜甫《绝句》,是七言绝句,但前两句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第三句是“泥融飞燕子”,第四句是“沙暖睡鸳鸯”,并非“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且结构也不完全符合绝句常见格式。此题选项设置有误,正确七言绝句应如A、B、C项所示,均为四句,每句七字,押韵。若题目意在考察七言绝句的句式而非具体诗句,则A、B、C项均符合。但题目问“不属于”,则按题目选项设置,选D。2.B解析:这句诗出自王维《使至塞上》,其平仄格式为“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与B项“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相符。A、C、D项平仄格式均与此不同。3.C解析:李白的《静夜思》共四句,每句七个字,属于七言绝句。A项词是长短句结合的诗歌体裁;B项曲是元代兴盛的一种音乐文学形式;D项律诗是八句,每句七言或五言,格律要求更严格。4.A解析:“鸣”字出自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该句押平水韵“十阳”,韵部包括“光、霜、乡、鸣”等字。5.A解析:这句诗出自张九龄《望月怀远》,描绘了海上升起的明月和远在天涯的游子同时看到月亮,意境是思念远方亲人,属于情景交融的象征性表达。6.B解析:这句诗出自杜甫《登高》,运用了对偶修辞,上句写落木,下句写长江,结构相似,意境相承。“无边”对“不尽”,“落木”对“长江”,“萧萧下”对“滚滚来”。7.A解析:这句诗出自李白《将进酒》,表达了人生得意须及时行乐的思想。8.B解析:这句词出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句式整齐,每个四字结构意义连贯,形成排比气势。9.C解析:这句诗出自孟郊《游子吟》,表达了母亲为儿子缝衣的慈爱之情。10.C解析:这句诗出自王勃《滕王阁序》,描绘了秋日滕王阁的壮丽景象。11.B解析:这句词出自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表达了时光流逝、景物依旧的伤感。12.A解析:这句诗出自杜牧《泊秦淮》,讽刺晚唐统治者沉迷享乐而不知国事。13.A解析:这句诗出自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表达了游子思乡的愁绪。14.D解析:“似曾相识”运用了拟物的手法,把抽象的“感觉”比作具体的“相识”,形容景物让人联想到过去的经历。15.C解析:这句诗出自元稹《离思五首·其四》,表达了对亡妻深切的思念和忠贞不渝的爱情。二、填空题1.七言绝句,每句七个字,共四句,押平声韵,平仄有一定格式,第二、四句押韵。解析:此题考察绝句的基本格律特征。七言绝句是四句诗,每句七字,押平声韵,平仄有基本格式要求,通常第二、四句押韵。2.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解析:此题考察具体诗句的平仄格式。该句出自王维《使至塞上》,平仄格式为“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3.七言律诗,全诗八句,每句七个字,押平声韵,颔联、颈联对仗,平仄有严格规定。解析:此题考察律诗的基本格律特征。律诗是八句诗,每句七字(也有五言律诗),押平声韵,中间两联(颔联、颈联)必须对仗,平仄有严格规定。4.平水韵“十阳”。解析:此题考察具体诗句的用韵。“鸣”字出自杜甫《绝句》,该句押平水韵“十阳”,韵部包括“光、霜、乡、鸣”等字。5.情景交融。解析:此题考察诗句的意境。“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张九龄《望月怀远》,将月光(景)与思念之情(情)融合在一起,属于情景交融的写法。6.叠字。解析:此题考察修辞手法。“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出自李清照《声声慢》,连用七组叠字,增强了情感表达效果,属于叠字修辞。7.李白《将进酒》。解析:此题考察具体诗句的出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出自李白《将进酒》,表达了及时行乐的思想。8.王勃,《滕王阁序》。解析:此题考察具体诗句的作者和出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王勃《滕王阁序》,描绘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象。9.杜牧《泊秦淮》,讽刺晚唐统治者沉迷享乐而不知国事。解析:此题考察具体诗句的出处和主旨。“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出自杜牧《泊秦淮》,讽刺晚唐统治者沉迷享乐而不知国事。10.元稹《离思五首·其四》,表达对亡妻深切的思念和忠贞不渝的爱情。解析:此题考察具体诗句的出处和主旨。“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出自元稹《离思五首·其四》,表达对亡妻深切的思念和忠贞不渝的爱情。三、简答题1.绝句是四句诗,每句七个字(五言绝句每句五字),通常押平声韵(第一、二、四句),平仄格式相对宽松。律诗是八句诗,每句七个字(五言律诗每句五字),押平声韵(第一、二、四、六、八句),格律严格,要求颔联、颈联对仗,平仄有固定格式。解析:此题考察绝句和律诗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的区别。绝句短小精悍,律诗格律严谨,这是两者最根本的区别。2.对仗是诗歌中两句或两句以上,字数相等,结构相似,意义相关,词性相对的一种修辞手法。在对偶句中,词性如何对应?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等等。不能名词对动词,也不能形容词对副词。例如,“白日依山尽”中的“白日”是名词,“依”是动词,“山尽”是名词短语;“黄河入海流”中的“黄河”是名词,“入”是动词,“海流”是名词短语。两句词性对应工整。解析:此题考察对仗的定义和词性对应规则。对仗要求词性、结构、意义都相对,词性对应是核心要求。3.李白的《静夜思》在情感表达上真挚深沉,主要是思乡之情。诗人独自一人在寂静的夜晚,看到天上的明月,突然想起远方的家乡和亲人,那种孤独和思念之情就油然而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两句诗,把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意境营造方面,诗人用“床前明月光”这个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冷的氛围,然后通过“疑是地上霜”这个比喻,把月光和寒冷联系在一起,进一步烘托了诗人的孤独感。最后,直接抒发思乡之情,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动人。解析:此题考察诗歌的情感和意境分析。《静夜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具体意象和动作描写,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4.词的句式是不固定的,有长有短,有五字的,有六字的,有七字的,还有更多的,而且这些短句和长句会交替出现,形成一种独特的节奏感。篇幅方面,词没有固定的限制,有短小的,也有长篇的。绝句和律诗的句式都是固定的,七言绝句就是四句,每句七个字;七言律诗就是八句,每句七个字,句式非常整齐。绝句和律诗的篇幅都是固定的,都是八句。总的来说,词在句式和篇幅上是不固定、长短句交织,而绝句和律诗的句式和篇幅都是固定的。解析:此题考察词与绝句、律诗在句式和篇幅上的区别。词的灵活性是其区别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政人事总监工作总结
- 糖尿病高渗状态护理要点
- 《经络腧穴学》课件
- 老年护理学的休息
- 活动类工作汇报
- 经管部门年度工作总结
- 《瓶中吹气球》课件
-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参考答案
- 2025合同采购申请评审流程
- 骨包虫病护理查房
- 07第七讲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 新汉语水平考试HSK级写作解题攻略专题培训课件
- 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课件
- 自主移动机器人教学课件第4章 导航规划 2 避障规划和轨迹规划
- GB 31628-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高岭土
- GA/T 1312-2016法庭科学添改文件检验技术规程
- 卫生政策学之政策问题根源分析
- 步进电机及其工作原理-电机的工作原理及特性课件
- 基于CAN通讯的储能变流器并机方案及应用分析报告-培训课件
- 腹直肌分离康复(产后康复课件PPT)
- 聚合物成型的理论基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