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皮肤科病理诊断皮肤病学试卷_第1页
2025年皮肤科病理诊断皮肤病学试卷_第2页
2025年皮肤科病理诊断皮肤病学试卷_第3页
2025年皮肤科病理诊断皮肤病学试卷_第4页
2025年皮肤科病理诊断皮肤病学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皮肤科病理诊断皮肤病学试卷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皮肤表皮层由内向外依次为:A.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B.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基底层C.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基底层D.基底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角质层2.慢性炎症过程中,下列哪种细胞成分的浸润最为特征性?A.浆细胞B.淋巴细胞(特别是T辅助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肥大细胞3.符合蜡样坏死的病理特征是:A.组织结构消失,被均匀红染物质替代B.组织坏死呈灶性,边界不清,细胞结构保留C.组织坏死呈条索状,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D.组织坏死伴出血,染色质边集4.诊断鳞状细胞癌时,出现角化珠最有意义的是:A.低度鳞癌B.高度鳞癌C.鳞状细胞癌不典型性未明D.鳞状细胞癌伴角化不良5.皮肤淋巴瘤中,表达CD30抗原,且常累及皮肤和淋巴结的是:A.毛细血管扩张性肉芽肿病(CD30+)B.皮肤T细胞淋巴瘤,非特异性C.Sezary综合征D.麻风瘤6.下列哪种皮肤感染性疾病,其病原体在组织病理中可见有特征性的“荷包蛋样”外观?A.真菌性甲沟炎B.球孢子菌病C.组织胞浆菌病D.皮肤癣菌病7.天疱疮的直接免疫荧光检测,在表皮内棘细胞连接处可见到的荧光模式是:A.网状荧光B.线状荧光(于基底膜带)C.点状荧光D.没有荧光8.下列哪种皮肤肿瘤是良性,但具有局部浸润性,手术易复发?A.表皮样囊肿B.皮肤纤维瘤C.基底细胞癌D.毛囊瘤9.关于Merkel细胞癌(小圆细胞癌)的描述,错误的是:A.通常发生于阳光暴露部位B.肿瘤细胞体积较大,圆形或卵圆形,胞质丰富,淡染C.免疫组化常表达CK5/6和S100D.是皮肤癌中预后最差的类型之一10.用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皮肤病理特征之一是:A.真皮全层血管炎,伴纤维素样坏死B.表皮基底细胞液化变性C.真皮内成纤维细胞增生,伴淋巴水肿D.蝶形红斑特有的表皮萎缩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淋巴细胞性界面皮炎2.角化不良3.阳光性角化病4.Darier病5.毛囊周围炎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皮肤鳞状细胞癌与非典型性角化(Bowen病)在组织病理学上的主要区别。2.简述皮肤T细胞淋巴瘤与皮肤白血病在组织病理学上的主要区别。3.简述进行皮肤感染性疾病病理诊断时,考虑进行特殊染色或培养的意义。4.简述皮肤科病理诊断报告中,描述“浸润范围”和“浸润深度”的重要性。四、病例分析题(20分)患者,男,65岁,面部右侧反复出现红斑、结节、斑块半年余,部分结节表面有糜烂、结痂。皮损进行性增大。体格检查:右侧颧部可见一约2cmx3cm大小的不规则结节性斑块,部分区域表面结痂,下方可见暗红色糜烂。左侧面部及躯干未见明显皮损。患者有长期日光照射史。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炎症指标正常。皮肤镜检查:皮损处可见“蓝黑色斑疹”,部分区域可见扩张扭曲的血管。临床诊断:可疑皮肤恶性肿瘤。术中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镜下观察:皮肤全层(图1,假设有图示,此处省略文字描述),表皮大部分区域萎缩,残留的表皮见显著非典型增生,可见多个细胞层,细胞核深染、不规则,核分裂象易见,部分细胞可见角化不良。真皮浅层及深层见大量浸润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少量嗜酸性粒细胞,呈片状或灶状浸润,围绕血管、小动脉,部分区域可见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浸润细胞向表皮延伸,但表皮内未见明显细胞浸润。肿瘤细胞表达CD3(图2,假设有图示,此处省略文字描述),部分区域CK5/6阳性。病理诊断:请根据上述信息,做出病理诊断,并简述诊断依据及需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诊断。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A2.B3.A4.D5.A6.D7.B8.C9.D10.A二、名词解释1.淋巴细胞性界面皮炎:指以表皮与真皮交界处(棘细胞层上1/3)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常伴有表皮内嗜酸性粒细胞包涵体(Kogoj包涵体)。2.角化不良:指角朊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出现异常,未能正常角化,仍保留细胞核,常见于癌前病变和癌变。3.阳光性角化病:指长期日晒后,表皮出现非肿瘤性的过度角化,可伴有或进展为非典型性角化,是皮肤癌前病变。4.Darier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交界处(如眼睑、口角、外阴)的脂溢性皮炎样损害和脱发,病理特点为表皮内角化不良细胞(Keratohyalingranules消失,细胞核不规则固缩)聚集,伴真皮上部的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小脓疱。5.毛囊周围炎:指炎症主要累及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皮肤病,镜下可见围绕毛囊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可伴有毛囊壁增厚或破坏。三、简答题1.答:鳞状细胞癌是恶性肿瘤,细胞异型性显著(细胞核增大深染、核分裂象多见),常突破表皮全层向下浸润真皮,可伴有坏死、出血,浸润边界不清。非典型性角化(Bowen病)是表皮内原位癌,细胞异型性明显(角化不良),但表皮基底膜完整,未突破真皮全层,无浸润。2.答:皮肤T细胞淋巴瘤是起源于皮肤T淋巴细胞的淋巴瘤,常弥漫浸润表皮或真皮全层,细胞异型性较明显,可形成淋巴上皮病变(CD30+型),浸润细胞主要为T细胞(CD3+),表达CK(角蛋白)。皮肤白血病是白血病细胞(通常是T细胞或B细胞)在皮肤内浸润,细胞数量多,常弥漫分布,但细胞异型性通常不如淋巴瘤显著,可出现类似肉芽肿的浸润模式。3.答:特殊染色(如Gomori染色找真菌、Gram染色找细菌、Warthin-Starry染色找梅毒螺旋体、银染色找阿米巴原虫等)和培养可以帮助识别病原体种类,明确感染性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尤其是在临床症状不典型或常规染色阴性时,特殊检查尤为重要。4.答:描述浸润范围(大小、面积)有助于判断肿瘤的严重程度和分期。描述浸润深度(是否突破表皮全层、浸润真皮的层次和深度)是区分癌前病变与癌、良性与恶性病变的关键,直接影响临床分期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四、病例分析题诊断: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等分化)诊断依据:①表皮见显著非典型增生,细胞层增多,核深染、不规则,可见核分裂象及角化不良,符合鳞癌特征。②真皮全层见大量炎细胞浸润(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围绕血管,部分区域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符合癌性肉芽肿。③浸润细胞向表皮延伸,但未突破基底膜。④免疫组化CD3阳性(提示T细胞背景,常见于鳞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