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土房屋架空施工方案_第1页
冻土房屋架空施工方案_第2页
冻土房屋架空施工方案_第3页
冻土房屋架空施工方案_第4页
冻土房屋架空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冻土地区房屋架空结构施工综合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多年冻土区,建筑占地面积860平方米,采用全架空式桩基础结构体系。场地土壤类型为富冰多年冻土,最大冻结深度3.2米,含冰量达45%,极端最低气温-42℃,季节性融化层厚度1.2-1.5米。根据《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118)要求,本项目设计使用年限50年,地基融沉控制等级为一级,允许最大沉降量≤50mm。建筑主体为两层轻型钢结构,总高7.8米,采用桩-承台-地梁架空体系,架空层净空高度1.8米。基础形式选用钻孔灌注钢筋混凝土桩,桩长12米,桩径600m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1200kN。架空层设置通风换气系统,配备智能温控装置,确保冻土环境稳定。二、施工准备2.1冻土勘察与监测施工前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专项冻土勘察,采用地质雷达与钻探结合的方法,每50米布设一个勘察点,分层测定0-5米深度范围内冻土的:天然密度(1.85-2.05g/cm³)未冻水含量(3.2-5.7%)抗压强度(-10℃时≥2.5MPa)导热系数(0.75-1.2W/(m·K))在场地周边设置8个温度监测孔,孔深5米,埋设PT1000型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频率为每2小时一次,绘制冻土冻结-融化动态曲线,确定最佳施工窗口期为每年10月至次年3月的稳定冻结期。2.2材料准备基础结构材料:C35抗冻混凝土(抗冻等级F300,掺加引气剂,含气量4.5-5.5%)HRB400E级钢筋(直径12-25mm,屈服强度≥400MPa)低水化热水泥(3d水化热≤270kJ/kg)挤塑聚苯乙烯保温板(厚度100mm,导热系数≤0.03W/(m·K),压缩强度≥250kPa)架空系统材料:Q355B级H型钢(规格HM200×150×6×9,屈服强度≥355MPa)防腐木龙骨(松木经ACQ防腐剂处理,含水率≤15%)铝合金通风百叶(防虫网目数≥40目)阻燃保温棉(容重48kg/m³,氧指数≥32%)2.3设备配置专用设备:低温钻机(适配-30℃工况,扭矩≥2000N·m)混凝土保温搅拌站(搅拌筒外包100mm厚岩棉保温层)液压步履式打桩机(带冻土破碎装置)智能温控养护系统(控温精度±1℃)监测设备:全站仪(测角精度0.5″,测距精度1mm+1ppm)钢筋扫描仪(检测深度≤200mm)裂缝宽度观测仪(分辨率0.01mm)冻土温度场监测系统(数据传输距离≥1km)2.4场地准备场地平整:清除地表植被及腐殖土(厚度约30cm),采用雪压实法处理地表,压实度≥90%临时设施:搭建保温棚(尺寸30m×15m,采用双层彩钢板+150mm岩棉保温层),内设电采暖系统,维持棚内温度≥5℃施工便道:采用200mm厚级配砂石+10mm厚防滑钢板铺设,宽度4.5m,设置防冻胀胀缝(间距5m)排水系统:在场地周边开挖2m深截水沟,采用保温盖板覆盖,防止雨水渗入冻土三、核心施工工艺3.1桩基施工钻孔灌注粧施工流程:定位放线:采用双控法定位(全站仪+轴线控制网),桩位偏差≤50mm低温钻孔:使用KTY300型钻机,采用套管跟进法成孔,钻进速度控制在0.5-0.8m/min,孔内注入-5℃防冻液循环液,防止孔壁融化坍塌钢筋笼制作:在保温棚内加工,主筋采用直螺纹连接(外露丝扣1-2牙),钢筋笼保护层厚度70mm,每隔2m设置一道加强箍混凝土灌注:采用HBT60型混凝土输送泵,管路外包50mm厚橡塑保温层混凝土入模温度≥10℃,灌注连续进行,导管埋深控制在2-6m超灌高度≥0.8m,确保桩顶混凝土强度桩头处理:初凝后采用保温被覆盖养护,养护期≥14d,桩顶标高偏差控制在-50~+30mm3.2架空层结构施工承台与地梁施工:承台尺寸1200×1200×800mm,采用C35混凝土浇筑,每个承台配置4个测温点(预埋铜热电阻)地梁截面尺寸400×600mm,采用分段浇筑,每段长度≤15m,设置后浇带(宽度800mm),待混凝土强度达75%后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浇筑钢支架安装:测量放线→安装预埋钢板(平整度偏差≤2mm/m)→吊装H型钢立柱(垂直度偏差≤1/1000)采用高强螺栓连接(M20,8.8级,终拧扭矩450-480N·m)安装完成后喷涂聚脲防水层(干膜厚度≥2mm)架空层底板施工:铺设100mm厚挤塑保温板(接缝处采用聚氨酯发泡填充)安装1.2mm厚HDPE防水板(搭接宽度100mm,热风焊接)浇筑150mm厚C30细石混凝土(内配Φ8@200双向钢筋网)设置分仓缝(间距≤6m×6m),缝宽20mm,填缝材料为聚氨酯密封胶3.3隔汽保温系统保温层构造(自上而下):彩色压型钢板(0.6mm厚,YX35-125-750型)150mm厚离心玻璃棉(容重48kg/m³,导热系数≤0.038W/(m·K))0.2mm厚铝箔隔汽层(搭接宽度50mm,丁基胶带密封)18mm厚OSB定向结构板(弹性模量≥3500MPa)50mm厚XPS保温板(错缝铺设,接缝宽度≤2mm)通风系统:在架空层四周设置铝合金通风百叶(总面积≥架空层面积的1/150)安装2台轴流风机(风量3000m³/h,风压250Pa),与温控系统联动冬季(气温≤-15℃)关闭通风,夏季开启强制通风,控制架空层温度波动≤±2℃3.4管线敷设所有管线均在架空层内明敷,采用以下防冻措施:给水管:采用PPR管(S5系列,公称压力1.6MPa),外包30mm厚橡塑保温层+0.5mm厚铝箔保护层排水管:UPVC双壁波纹管(环刚度≥8kN/m²),设置0.5%坡度,最低点安装电伴热装置(功率20W/m,自控温型)电力电缆:穿镀锌钢管(管径≥电缆外径1.5倍),管内填充导热系数≤0.04W/(m·K)的保温棉采暖管:采用PE-RTII型管(S4系列),设置在架空层吊顶内,管间距200mm,表面温度≤50℃四、质量控制4.1冻土保护控制施工过程冻土保护措施:钻孔弃土及时运至距场地50m以外的指定地点,防止吸热融化混凝土养护采用电伴热+保温被组合方式,确保桩基础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差≤25℃严禁在冻土区设置临时堆料场(堆载≤5kPa)施工机械停放采用3m×3m钢板扩散荷载监测指标:冻土上限变化≤0.3m(通过埋设分层沉降仪监测)桩周冻土温度变化≤1℃(距桩周1m处监测)地表冻胀量≤15mm(采用水准仪定期观测)4.2结构施工质量标准桩基工程:桩身完整性检测(低应变法检测比例100%,声波透射法检测比例20%)单桩承载力试验(静载试验数量3根,承载力特征值≥1200kN)桩位偏差:群桩≤100mm,单排桩≤50mm钢结构工程:高强度螺栓终拧扭矩检测(抽检比例10%,允许偏差±10%)钢构件安装垂直度:单层≤h/1000且≤10mm,总高≤H/1000且≤30mm焊缝质量:一级焊缝100%UT探伤,二级焊缝20%UT探伤混凝土工程:抗压强度:每组试块强度≥1.15fcu,k抗冻性能:F300试验后质量损失≤5%,强度损失≤25%裂缝控制:基础表面裂缝宽度≤0.2mm,不得出现贯通裂缝4.3工序质量验收实行"三检制"(自检、互检、交接检),关键工序验收要点:桩基成孔:孔径(+50mm,-0mm),孔深(+300mm,-0mm),垂直度≤1%钢筋安装:保护层厚度偏差(±10mm),间距偏差(±20mm)混凝土浇筑:坍落度(180±20mm),入模温度(≥5℃),养护温度(≥10℃)保温层施工:厚度偏差(-5%,+10%),接缝热桥系数≤0.01W/(m²·K)五、安全与环保措施5.1低温施工安全人员防护:配备-40℃级防寒服(热阻值≥0.8clo)、防砸绝缘鞋(耐低温-30℃)作业人员每2小时轮换一次,设置取暖休息室(温度≥15℃)配备氧气浓度检测仪(报警值≤19.5%)和一氧化碳检测仪(报警值≤24ppm)设备防护:施工机械使用低凝点柴油(-35号)和防冻液压油(粘度指数≥140)车辆水箱添加防冻液(冰点≤-45℃),发动机配备预热装置电气设备设置防雪罩,配电箱安装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30mA,动作时间≤0.1s)5.2冻土区环保措施生态保护:施工界限严格控制在红线内,设置2.5m高彩钢板围挡表土单独存放(厚度30cm),采用保温被覆盖,用于后期植被恢复施工废水经三级沉淀池处理(投加PAM絮凝剂),回用率≥80%废弃物处理:建筑垃圾分类存放,混凝土废渣破碎后用于临时便道基层废保温材料由专业公司回收处理,回收率≥95%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每周外运至指定填埋场处理5.3应急预案融沉事故应急:储备200m³级配砂石和50套钢支撑,发现沉降速率≥5mm/d时立即进行堆载预压配备2台柴油发电机(功率200kW),确保极端天气下保温系统连续运行制定结构加固方案,准备快速灌浆设备(初凝时间≤15min的无收缩灌浆料)低温伤害应急:现场配备-40℃专用急救箱(含防冻伤药膏、保温毯等)与就近医院建立绿色通道,配备雪地救护车(响应时间≤30分钟)开展防冻伤演练,所有人员掌握冻伤急救"复温-干燥-保暖"三步骤六、监测与维护6.1长期监测系统在建筑运营期间设置永久监测系统,包括:沉降监测:布设12个监测点,采用精密水准仪(精度0.1mm),前3年每季度监测一次,之后每半年一次温度监测:在架空层内设置6个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空气温度(精度±0.5℃)应力监测:在桩身埋设钢筋应力计(量程0-600MPa),采集频率每月一次6.2维护计划定期维护内容:每季度检查保温层完整性,修补破损部位(采用同材质保温材料)每半年清理通风系统过滤器,测试风机运行参数每年对钢结构进行防腐处理(干膜厚度≥80μm)每两年检测冻土温度场分布,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