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6届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县物理八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下列估算符合实际的是A.一只新铅笔的长度约10mmB.人体正常体温36℃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500kgD.人步行速度大约1.2m/s2.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路程s与运动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汽车运动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ab段 B.bc段 C.cd段 D.de段3.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C.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 D.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4.下列物体不是光源的是A.太阳 B.篝火 C.烧红的铁丝 D.月亮5.如图所示,表示晶体熔化过程的温度变化曲线是()A. B. C. D.6.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手影B.水面上“折断”的筷子C.“后视镜”中的景物D.树在水中的倒影7.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都听清楚,这里的“大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8.“黄花蒿,一年生草本植物,有浓烈的香气.青蒿素是从黄花蒿叶中提取的高效、速效抗疟药,无色、针状、味苦,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15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浓烈的香气”,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无色”,说明青蒿素能把所有色光都反射回去C.“在水中几乎不溶”,说明青蒿素的分子间没有空隙D.“熔点156℃”,说明青蒿素为非晶体9.人们在观看“日出”或“日落”现象时,考虑到大气对传播的影响,太阳的真实位置S与人们看到的太阳的位置Q相比()A.“日出”时S在Q的下方,“日落”时S在Q的上方B.“日出”时S在Q的上方,“日落”时S在Q的下方C.“日出”或“日落”时S均在Q的上方D.“日出”或“日落”时S均在Q的下方10.在实施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主要环节顺序正确的是()A.提问、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分析和评估B.猜想、提问、设计实验、结论和评估、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提问、猜想、评估D.分析和论证、提问、设计实验、猜想、结论和评估、进行实验11.C919大型喷气客机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以减小飞机质量,这种材料的优点是()A.熔点低 B.密度小 C.体积小 D.硬度小12.光从玻璃斜射入到空气中,在玻璃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以下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B. C. D.13.汽车夜间行驶时,一般车内不开灯,这是因为A.要节约用电B.车内开灯形成漫反射,光线刺眼,影响司机开车C.车内开灯,司机前面的玻璃会反射车内物体的像,妨碍司机开车D.车内开灯,光射到车外后视镜上,反射到司机眼中,妨碍司机开车14.小芳乘车去成都,小明前来送行。小芳看到小明逐渐向后退,而小明对着远去的汽车挥手作别。小明看到“远去的汽车”,小芳看到“后退的小明”,他们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A.汽车,地面 B.地面,汽车C.汽车,汽车 D.地面,地面15.在不考虑国际油价变动的影响,国家发改委决定对7—8月份每升汽油价格进行微小调整,这是因为(
)A.夏季气温高,汽油密度变大,故每升汽油价格需上调B.夏季气温高,汽油密度变小,故每升汽油价格需下调C.夏季气温高,汽油密度变大,故每升汽油价格需下调D.夏季气温高,汽油密度变小,故每升汽油价格需上调16.质量相同的实心长方体A和B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大小如图所示。它们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压强分别为、。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B.C. D.17.用托盘天平正确测量物体质量时,在右盘中加入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则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从右盘中取出最小的砝码,指针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则接下来的操作,正确的是()A.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线处B.将物体和砝码的位置互换,再重新测量C.向左调节游码,使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线处D.向右调节游码,使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线处18.如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ρA、ρB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A.ρB>ρ水>ρA B.ρB>ρA>ρ水 C.ρA>ρ水>ρB D.ρ水>ρA>ρB19.对下列四幅图阐述不正确的是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C.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D.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20.的正确读法是()①零下40度②零下摄氏40度③负40摄氏度④零下40摄氏度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1.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没有注意看枪冒烟,当听到发令枪声才开始计时,测得李明同学百米赛的时间是14.00s,声音速度340m/s,则李明同学跑百米的真实时间最接近()A.14.29s B.14.00s C.13.71s D.13.90s22.有关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固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C.雪熔化时要放出热量D.温度低于0℃的室外,仍有水蒸气存在23.下列图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水中的倒影 B.水中的筷子C.林间的光斑 D.汽车后视镜24.在实验室中,某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发现闭合开关后,两灯都不亮。该同学用电压表去查找电路的故障,将电压表先并联在灯L1两端,发现电压表无示数;再将电压表并联在灯L2两端发现电压表有示数,若电路中只存在一处故障,由此可判断()A.灯L1断路 B.灯L2断路 C.开关断路 D.电源短路25.如图是敲击某音叉发出的声音波形图,如果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另一个频率更高的音叉,其波形图可能是()A. B. C. D.26.“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重要方法。下列估测中,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70℃ B.我们所用的物理课本约为25g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D.小华的100m短跑成绩约为6s27.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全程50m,通过前一半路程用了4s,通过后一半路程用了6s,则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10m/s B.6.25m/s C.5m/s D.4.17m/s28.如图所示,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需要戴有耳罩的头盔,目的是A.在人耳处减弱噪声B.防止次声波对人耳的伤害C.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传播D.防止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产生29.下列关于透镜的描述,错误的是()A.放大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B.学校里的监控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C.教室使用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用手机拍人物照时,人和镜头的距离要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30.无为地处皖中,临江滨湖,四季分明,有许多美丽的自然现象。下列现象由于凝华形成的是()A.春天,冰河解冻 B.夏天,露珠晶莹C.秋天,薄雾飘渺 D.冬天,白雪皑皑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应该保护好自己的眼睛.但有些同学因为不良习惯导致眼睛近视了.如图所示,是近视眼成因示意图,造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______填“薄”或“厚”,折光能力太强,使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______填“前面“或“后面”,要用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矫正.32.向某烧杯中逐次加入某种液体,每次加入10cm3的液体时,同时测量液体与烧杯的总质量,直到装满烧杯,并将体积与质量的数据绘制成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烧杯质量为______g;液体的密度ρ液=______kg/m3;若向该烧杯中倒入一半酒精,则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______g(ρ酒精=0.8×103kg/m3)33.在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里,有三处堪称奇观的声学建筑;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如图所示,当游客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使________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的音响效果.34.某工厂刚买回一瓶氧气,氧气瓶的容积为,设此时氧气的密度为,一个月后,钢瓶中氧气被用去了总质量的,则剩余氧气的体积为______,密度为______。35.小明用天平测量苹果的质量,在调节天平平衡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如图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然后将苹果放到天平的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并_________,使天平再次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如图所示,则苹果的质量为__________g。36.现有两支细玻璃管内径不同,下端玻璃泡相同,玻璃泡和玻璃细管内水银质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内径粗的水银升得低,两支温度计的读数________________(选填“不确定”“细的高”或“相等”)。另有一支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为20℃;在测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为80℃,当用这支温度计去测实际温度为60℃的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示数应为__________。37.如图所示,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的水量,用棒敲击瓶子时,可发出不同音调.那么发声体是______,发出的声音音调从左至右是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用嘴对准瓶口吹,那么发声体是______,发出的声音音调从左至右是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38.在班级组织的迎新年联欢会上,小明弹奏了一首吉它曲,若小明改变弹奏的力度,改变的是吉它声的_________(选填“音色”、“响度”或“音调”)。如果琴弦在1分钟内振动了2400次,那么琴弦的振动频率是_________Hz。从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考虑:在城市道路旁加装隔声板,这是在_________减弱噪声。39.宋代诗人陈与义在《襄邑道中》一诗中写道:“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关于诗中所描述的运动及参照物,“云不动”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的,“云与我俱东”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的。40.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拉动一个长方体木块在水平桌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N。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下面是小阳同学测量食用油密度的主要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1;②将烧杯中的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并测出烧杯和杯内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2;③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油。请根据以上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请完善下面的数据记录表格;(________)量筒中油的体积V/cm3油的密度ρ/g/cm3(2)实验中m1、V的测量数值分别如图甲、乙所示,测出m2=40g;则食用油的体积V=________cm3,食用油的密度ρ油=__________g/cm3。42.在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时,选用的器材有电压为6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以及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和导线等.下图是没有连接完的实物电路.(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2)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指针偏转很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3)经适当调整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到某处,发现电压表的示数为2.2V,要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应将滑片P向______端滑动;(4)通过移动滑片P,测得多组数据,绘制成U-I,图像如图.据此可计算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是_________W(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校园内有一块景观石,慧慧同学想估测一下这块景观石的总质量。她取了同种材料的一个长方体小石块为样品,测出小石块的长为6cm,宽为5cm,厚为2cm,并测出小石块质量为150g。慧慧又测出景观石的总体积为12m3,请你帮慧慧同学解决下列问题:(1)样品小石块的体积为多大?(2)样品小石块的密度为多大?(3)景观石的总质量为多少吨?44.一列火车以25m/s的速度通过长为1200m的铁架桥用时58s,现以相同的速度通过一隧道用时30s,试求该隧道的长.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D【解析】A.一只新铅笔的长度约20cm,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C.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左右,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D.人步行速度大约1m/s左右,即3.6km/h左右,故D正确,符合题意。2、A【详解】读图可知,ab与bc段、cd段相比,通过相同的路程,ab段所用时间最短,因此,ab段速度更大;cd段与de段相比,相同时间内,de段通过的距离最短,所以速度更慢.综上所述,在图中的四段运动过程中,ab段的平均速度最大.3、A【详解】A.通风向阳处既加快了空气的流通,又提高了温度,故它可以加快液体的蒸发.A符合题意;BCD.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都是减慢表面空气流速,是减慢蒸发的例子.故BCD不符合题意.4、D【详解】太阳、篝火、烧红的铁丝都能够自行发光属于光源,而月亮自身不能发光,只是反射太阳光,因此不属于光源;故选D。5、B【分析】首先明确熔化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过程,物体的温度会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其次要分清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时的最大区别,那就是一个有熔点,一个没有熔点.【详解】A.随着时间的延长,物体的温度一直在升高,说明这是非晶体熔化的图象,选项A不符合题意;B.物体吸热升温,且达到一定温度时,温度不再改变,等熔化完后温度继续升高,说明这是晶体熔化的图象.选项B符合题意;C.随着时间的延长,物体的温度在下降,说明这是非晶体凝固的图象.选项C不符合题意;D.随着时间的延长,物体的温度在下降,且达到某温度后,温度不变,故是凝固过程,说明这是晶体凝固的图象.选项D不符合题意.6、B【详解】A.手影,是影子现象,由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而形成,故A不符合题意;B.水面上“折断”的筷子,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光发生折射而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汽车后视镜,利用凸面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扩大视野,本质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倒影,即平面镜成像,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7、B【解析】“大声”都是指声音大小、强弱,也就是声音的响度,故选B。8、A【详解】A.“浓烈的香气”,说明香气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B.青蒿素无色是因为它能够透过所有色光,如果反射所有色光,则其会呈白色,故B错误;C.任何物质的分子间存在间隙,青蒿素在水中几乎不溶,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误;D.晶体有熔点,青蒿素熔点是156℃,说明青蒿素为晶体,故D错误。9、D【解析】由于大气层下部密度大,上部密度小,“日出”“日落”时阳光穿过大气层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向下偏折,我们逆着折射光线看过去,认为太阳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我们看到太阳的位置Q比太阳的实际位置S高。10、A【详解】科学探究过程一般要经历的主要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七个环节,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11、B【详解】C919大型喷气客机,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极轻”表示体积一定时,材料的质量非常小,也就是密度很小。故选B。12、B【详解】A.图中描述的是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的情境,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符合反射定律;折射角等于入射角,不符合折射定律,故A不符合实际;B.图中描述的是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的情境,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符合反射定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符合折射定律,故B符合实际;C.图中描述的是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的情境,反射光线的方向错误,不符合反射定律;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不符合折射定律,故C不符合实际;D.图中描述的是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的情境,反射光线的方向错误,不符合反射定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符合折射定律,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13、C【详解】夜间驾驶室外的光线比较暗的,若车内开灯,就可以通过前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把车内物品在车前形成一个虚像,干扰司机的视线,妨碍司机开车,故选C。14、B【解析】小明看到“远去的汽车”,意思是说汽车是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小芳看到“后退的小明”,意思是说小明是向后运动的,以汽车为参照物。故选B。15、B【解析】气温上升,汽油受热体积变大,在质量保持不变时,根据公式ρ=m故选B.16、D【详解】由于质量相同,即重力相同,它们对桌面的压力也相同,即,但是实心长方体A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大于B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即,根据可知,,故选D。17、D【详解】A.在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天平的平衡需要通过加减砝码和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使天平平衡,不得移动平衡螺母,故A错误;B.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知道,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故B错误;CD.在右盘中加入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则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从右盘中取出最小的砝码,指针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此时需要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线处,故C错误,D正确。故选D。18、C【详解】由图像可知:当体积为20cm3时,mA>mB;由可知:当体积相同时,质量越大,密度越大,所以A的密度大于B的密度;当A的体积为20cm3时,A的质量大于20g,所以A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当B的体积为20cm3时,B的质量为5g左右,所以B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因此A、B两种物质的密度ρA、ρB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A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水的密度大于B的密度。故选C。19、B【解析】A、由甲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A正确;B、乙图中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该眼睛是远视眼,远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故B错误;C、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成放大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虚像,故C正确;D、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使远处的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焦距内的位置,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再对这个像进行放大.故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掌握正常的眼睛看远处和近处时,晶状体的变化情况及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戴什么眼镜来矫正.本题还考查了显微镜、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特点.它们都是利用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0、D【详解】读作:负40摄氏度或零下40摄氏度;故选D。21、A【详解】计时员听到枪声所用的时间是则李明同学跑百米的真实时间最接近14.29s。故选A。22、D【详解】A.液体沸腾时需持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B.非晶体在熔化时持续吸热,温度持续上升,故B错误;C.雪熔化由固体变为液体,需要吸收热量,故C错误;D.冰升华,由固体直接变为气体,所以温度低于0℃的室外,仍有水蒸气存在,故D正确。故选D。23、B【详解】A.平静水面上树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项不符合题意;B.水中筷子看起来变弯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项符合题意;C.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遇到不透明的树叶时,便在物体后形成影子,而没有树叶的地方光沿直线传播,在地面上形成光斑,故C项不符合题意;D.汽车后视镜是凸面镜,通过后视镜看到车后的景物是利用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故D项不符合题意。24、B【详解】由图知道,两灯泡串联,闭合开关后,灯L1和L2都不亮,说明电路中可能存在断路故障或者两灯都短路了,又因为电路中只存在一处故障,所以排除两灯都短路的这种情况;将电压表接到L1两端时,电压表没有示数,说明电压表没有与电源两极相连通,则灯泡L2或开关可能断路;将电压表接到L2两端时,电压表有示数,说明此时电压表与电源两极相连通,说明灯泡L1和开关没有断路,由此可知,故障应是灯L2断路,故B正确。故选B。25、C【详解】由题意可知,两次敲击音叉的力度相同,说明音叉的振幅相同,而另一个音叉的频率更高,说明另一个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更多,所以其波形图可能是C选项中的波形图。故选C。26、C【详解】A.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的质量在250g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温度变化,传播速度变化不大,故C符合实际;D.普通人的100m短跑成绩约为14s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27、C【详解】物体走全程需要的时间:t=4s+6s=10s,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v===5m/s.故选C.28、A【详解】飞机起飞时噪声很大,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的目的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选A。29、A【详解】A.放大镜属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A错误,符合题意;B.监控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投影仪的原理是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用照相机照相时,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用手机拍人物照时,人和镜头的距离要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30、D【详解】A.春天,冰河解冻是由固态的冰化成了水,属于熔化现象,不合题意;B.夏天,露珠晶莹,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不合题意;C.秋天,薄雾飘渺,雾是液态小水滴,是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为液态的液化现象,不合题意;D.冬天,白雪皑皑,雪是固态小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快速放热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厚前面凹透镜【详解】正常情况下,眼睛看物体时成的像在视网膜上,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晶状体太厚时,则折光能力太强,使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人就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若在近视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则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所以,对近视眼的矫正可通过凹透镜进行.本题考查的是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解题的关键是了解透镜的光学特点.32、401×10364【解析】由图可知当液体的体积为零时,可以确定烧杯的质量;某液体体积V时,液体与烧杯共同质量m,求出液体质量(液体质量等于总质量减去烧杯质量),利用密度公式求液体的密度;根据密度的公式得到向该烧杯中倒入一半酒精的质量,从而得到酒精和烧杯的总质量。【详解】由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烧杯的质量为40g;当液体体积V=20cm3时,液体与烧杯总质量为60g,则液体质量m液=m-m烧杯=60g-40g=20g,液体的密度:ρ=m由图可知烧杯的总体积是60cm3,向该烧杯中倒入一半酒精的体积V酒精酒精的质量m酒精=ρ酒精V酒精=0.8g/cm3×30cm3=24g,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m总=m烧杯+m酒精=40g+24g=64g。33、回声【解析】当游客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使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回声的音效效果.故答案为回声.【点睛】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与回声的知识,属于常见的考试题型.人能区分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最小是十分之一秒,即0.1s;如果时间间隔大于0.1s,就能将回声与原声区分开来;如果时间间隔小于0.1s,原声就会与回声叠加在一起.34、【详解】[1][2]已知氧气瓶的容积为,由得原来氧气瓶中氧气的质量为;用去后剩余氧气的体积不变,还是,剩余氧气的质量为现在氧气的密度为35、右移动游码156.4【详解】[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2]将苹果放到天平的左盘时,需要向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3]苹果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即:。36、相等56℃【详解】[1]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同一杯水的温度是相同的,用不同温度计测量时,这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应该是相同的;[2]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那么可知这一支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每一刻度表示的实际温度是当实际温度是60℃时候,这温度计上升的格数是那么它表示的示数是37、瓶子和水降低空气升高【分析】本题确定发声体是关键,然后根据体积大,质量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进行判断.【详解】瓶子里装有水,敲瓶子时,发声体是是瓶子和水,从左到右水越来越多,难振动频率越来越小,音调越来越低.吹瓶口,发声体是是空气柱,盛水越多,空气柱越短,振动频率越大,故发出的声音音调从左至右是,音调越高.38、响度40传播过程中【详解】[1]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改变弹奏的力度,可以改变吉他发声的振幅,所以响度改变。[2]琴弦的振动频率Hz=40Hz[3]在城市道路旁加装隔声板,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39、船(或水)飞花(或榆树、榆堤或两岸)【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先选取一个标准做为参照物,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物体就是运动的;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物体就是静止的。【详解】[1]细细品味古诗,从最后一句“不知云与我俱东”可知,相对于地面来说,诗人与云都是向东运动的,也就是说,二者的运动状态相同,相对静止,则诗人以自己(或船、水)为参照物看云时,会认为“卧看满天云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电子竞技行业电竞产业发展与赛事运营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物流仓储行业物流仓储智能化应用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项目团队责任承诺书(5篇)
- 2025年区块链金融应用行业区块链金融应用与数字货币发展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技术培训与发展方案器
- 师生安全保障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电梯安全管理题库有必要及答案解析
- 联考近物素描真题及答案
- 二本食品安全与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骆驼寻宝记考试题及答案
-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 高中地理 人教版 选修二《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五课时:玉门之变-玉门市的转型发展
- 催化加氢技术(药物合成技术课件)
- 近三年(2023-2023年)广西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试题
- 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课程复习考试试题及答案B
- 羧酸及其衍生物(习题)
- 摩尔斯电报码
- 猪圆环病毒病课件
- 三年级估算练习题
- 甘肃省庆阳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及行政区划代码
- 弱电系统维护保养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