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天津二中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2026学年天津二中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2026学年天津二中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2026学年天津二中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2026学年天津二中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5-2026学年天津二中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72分。1.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曾孕育早期人类,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其中典型代表。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2.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距今约()A.170万年 B.70万年 C.20万年 D.18000年3.考古学者在云南、北京、重庆、陕西、山西、湖北、辽宁、河北等地发现了多处不同时期的古人类遗址。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B.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C.元谋人遗址位于河北省

D.我国古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4.获取有效信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小明在学习我国境内早期人类时,获取到以下信息:“距今约70-20万年”“会使用天然火”“能制造打制石器”,由此判断,该古人类是()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5.下列能说明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的是()A.吃熟食 B.懂得人工取火

C.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D.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工具6.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A.埃及 B.印度 C.中国 D.日本7.农业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命脉。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是()A.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B.标志着中国的人类已逐步进入定居生活

C.表明个体家庭和私有财产的出现

D.表明中国已经进入新石器时代8.下列哪些现象表明了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①种植农作物②饲养家畜③磨制石器,制作陶器④定居生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9.出土了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的遗址()A.山顶洞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10.以磨制石器与彩陶为特征的仰韶文化是中国现代考古学史上命名的第一个考古学文化,也是中国第一个被科学认识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以下属于仰韶文化的遗址是()A.北京人遗址 B.半坡遗址 C.二里头遗址 D.陶寺遗址11.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以及迄今已知的年代最早的木构水井是在哪个考古遗址发现的()A.北京人遗址 B.半坡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良渚遗址12.考古学是用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下面是陶寺都城遗址考古发掘的实物(复原物),据考证,该遗址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这些考古实物(复原物)共同佐证当时这一地区()1号宫殿基址复原后的观象台象征军权的玉钺生书符号陶壶A.手工业生产技术高超 B.具备了早期国家的形态

C.具有发达的农耕文明 D.出现了朴素的审美意识13.2024年是中国甲辰龙年。远古时期,中华大地上就普遍流行着对龙的崇拜。下列出土于不同地区史前时期文化遗址中的龙形器物,共同印证了()

A.中原地区较高的文明程度 B.玉器制造业的水平高超

C.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 D.黄河流域孕育早期国家14.2024年6月2日,炎帝诞辰纪念日,在湖北随州举行了“炎帝神农大典”。追溯历史,与炎帝并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A.黄帝 B.嫘祖 C.大禹 D.秦始皇15.在我国远古时期,有这样一位重要人物,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位人物是()A.炎帝 B.大禹 C.黄帝 D.嫘祖16.禅让制是一种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制度,其方法是()A.父传子 B.兄传弟 C.母传女 D.民主推选17.经过历史研究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初步勾勒出了公元前2500至前1500即尧舜时代到夏商之际的社会图景。以下史料最有利于帮助夏商历史研究的是()A.二里头遗址 B.文献《吕氏春秋》 C.小说《封神演义》 D.诗歌《楚辞》1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的时间大约是()A.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 B.公元前20世纪70年代

C.21世纪70年代 D.公元前3世纪20年代19.“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这一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A.早期国家的建立 B.暴政导致亡国的教训

C.礼乐制度的瓦解 D.战争导致的消极影响20.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的是()A.周武王 B.周厉王 C.周平王 D.周幽王21.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素养之一,而制作年代标尺又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如图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的内容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③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禹建立夏、武王伐纣 B.商汤灭夏、武王伐纣

C.盘庚迁殷、平王迁都 D.商汤灭夏、西周灭亡22.如表是大汶口遗址部分墓葬出土的随葬品情况,表中内容反映的现象是()号数随葬品数量10号陶器82件、石器4件、玉器2件、象牙器5件等,共289件61号只有1件陶鼎和1块砺石70号两位成年人合葬,总共只有1把石斧(钱)A.商业交换频繁 B.社会生活奢侈 C.性别差异突出 D.贫富分化明显23.以下是《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目录,据此判断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A.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B.原始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24.大盂鼎是西周早期青铜礼器中的重器。鼎内有铭文291字,其中记录了康王命盂帮助他掌管军事和统治人民,并且赏赐给孟礼服、酒、车马、仪仗和奴隶等,叮嘱孟要恭敬办政,莫违王命。这件文物可以用来研究()A.阶级的产生和分化 B.分封制维护周朝统治

C.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D.王室衰微与诸侯争霸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8分。25.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良渚古城遗址陶寺都城遗址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杭州,距今5300-4300年,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古城北面有一个20余千米的外围水利系统,及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城内外祭坛上权贵们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礼器。陶寺都城遗址位于山西襄汾、距今4300-4000年,遗址中有一个围墙环绕的宫城。城内有两处高等级墓地,大型墓葬分布其中。大的墓葬往往随葬陶鼓、石磬、玉钺、龙盘等表明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礼器,城内还出土小件青铜器和带有刻画符号的陶壶。材料四: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1)结合材料一说出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人类,分析我国早期人类遗址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2)材料二中两种原始居民的房屋结构不同,它们分属于不同的农耕居民。写出图1、图2房屋的名称,分别代表了我国哪两个大河流域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建筑风格不同的原因。(3)说出材料三中两处遗址的考古发现有哪些共同点,并概括这些考古发现的重要意义。(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26.夏、商、西周、春秋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有了巨大飞跃,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朝代建立时间开国君主都城亡国君主夏约公元前2070年禹阳城①商约公元前1600年②亳、③商纣王西周公元前1046年④⑤周幽王材料二

材料三

(1)请结合夏、商、西周时期的历史知识,填上①②③④⑤相关内容。(2)填上材料二A、B相关内容。(3)根据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和作用。

参考答案1.D2.A3.A4.C5.B6.C7.A8.D9.C10.B11.C12.B13.C14.A15.B16.D17.A18.A19.B20.B21.A22.D23.A24.B25.【小题1】元谋人;遗址众多、分布广泛,多集中在大河流域。

【小题2】半坡人半地穴式房屋,代表黄河中游(黄河流域);河姆渡人干栏式建筑,代表长江中下游(长江流域);半坡人与河姆渡人生存的地理自然环境不同。半坡人居住在黄河流域,气候较为干燥、寒冷,因此其居住的是房屋是半地穴式房屋;而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气候潮湿,因此其居住的房屋为干栏式房屋。

【小题3】都出现了宫殿或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