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甘肃省陇南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甘肃省陇南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甘肃省陇南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甘肃省陇南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陇南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检测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他们经营着中国丝绸和瓷器、印度和东南亚的调味晶和香料、拜占庭帝国的珠宝和精美织物;他们的冒险还来到之前从未有过系统的远距离贸易的地区;他们带着驼队穿越撒哈拉沙漠,用食盐、钢、铜和玻璃从西非诸王国换回黄金和奴隶;他们造访东非沿海地区,从那里获得奴隶和兽皮等当地的土特产。”这里的“他们”(

)A.成为亚欧非交流的桥梁 B.垄断商路威胁西欧市场

C.引领航海时代促进全球联系 D.开通丝绸之路推动东西贸易2.明清时期对滇东北地区进行改土归流,广西府阿者“辖于流官”“计田输税”,白倮罗“语言、饮食、输赋税均类齐民”,开化府聂素“读书力田,纺织贸易”,黑夷“男子冠服同于汉族”,阿兀“与汉族杂处”“婚丧概从汉礼”,寻甸白罗罗“衣冠多效汉人”。材料表明,明清改土归流()A.加强了君主专制 B.促进了边地文明开化

C.普及了儒学教育 D.改变了民族地区习俗3.“七出”是我国古代休妻的七种理由,其中“妒”(指妇女凶悍或反对丈夫纳妾)以“乱家”为由也被列入“七出”。但到了隋唐时期,“妒妇”“妒习”事例数不胜数。该现象反映出隋唐时期(

)A.妇女获得了部分婚姻自主权 B.社会环境较为宽松

C.婚姻观念深受少数民族影响 D.女性社会地位提高4.646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召集群臣盟誓“天覆地载,帝道唯一”,在中央仿效唐朝三省六部制实行“八省百官”制,在地方仿效唐朝州县实行“国郡里”制;赐给大夫以上官吏一定数量的土地和人口作为“食封”,赐给大夫以下官吏一定数量的布帛作为“俸禄”。日本的这一改革(

)A.完全照搬了唐朝的官僚制度 B.建立了封建中央集权行政体制

C.挽救了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 D.使日本进入长期幕府统治时期5.1903年,邹容在《革命军》中写道:“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此书刚一问世,便迅速传播,销售量居当时革命书刊第一位。这说明(

)A.革命思想逐渐被国人接受 B.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来源于邹容

C.改革是中国当时的时代主流 D.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广泛建立6.20世纪20年代,柏林的餐馆里曾流行这样一个笑话:有名工人从婴儿车工厂里拿了零件,想回家给自己的孩子攒辆婴儿车,等把零件组装好一看,居然攒出了一挺机关枪。这一笑话的流行能反映当时德国(

)A.与协约国开展军备竞赛 B.工业标准化程度高

C.对战后国际秩序的不满 D.经济的恢复和发展7.乾隆二年(1737年)谕令:“年岁丰款,难以悬定,而工程之应修理者,必先有成局……应令各省督抚一一确察,分别缓急,豫为估计,造册报部。将来如水旱不齐之时,不致迟滞,于民生殊有裨益。”反映当时()A.社会保障制度开始实施 B.注重提高行政效率

C.“以工代赈”具有计划性 D.通过工程考核官员8.首航归来的哥伦布向其同胞宣称:“新发现的地方有许多神奇的东西,从带回来的黄金制品来看,可以证明那里矿藏丰富……那里的人是如此的欢喜,少有欲望,他们用甜美的言语相互交谈,显得十分友好。”这一描述客观上()A.促进了拉美文化繁荣

B.拉开了开辟新航路的序幕

C.推动了洲际间的交流

D.引发了欧洲政治格局变革9.“劫掠继续了三天,没有一个士兵不靠夺得的战利品和奴隶而致富的。经过三天,苏丹穆罕默德用重惩威吓的办法,禁止继续抢劫和仍然没有停止的屠杀。所有的人都服从了他的命令”。以上历史现象描述了图中信息可以说明()A.蒙古帝国远征花刺子模 B.阿拉伯帝国攻占西班牙

C.埃及帝国统一两河流域 D.奥斯曼帝国攻击拜占庭10.1942年,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提出了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必须服从人类命令、必须保护自己的三原则,1985年他增加了第零定律,即机器人必须保护人类整体利益不受伤害。另外,还有学者认为,应通过儒家忠、恕、仁的道德原则,来构建机器人的道德伦理。据此可知,人类探索与机器人之间的道德准则()A.有利于引导科技伦理的良性发展 B.源于冷战时期科技毁灭人类的忧虑

C.说明非传统安全威胁在持续蔓延 D.体现多元文明聚焦世界发展与安全11.1854年,时任安徽巡抚的福济上奏称:“安徽叠被滋扰,失事之地较多……兵火之际,不易催科……惟有仰恳天恩,俯准将咸丰三年应征钱粮展限缓办,俾藩司汇齐卷宗,细心核办催征。”这一局面的出现源于(

)A.政治局势的动荡 B.政府财政的恶化

C.西方列强的入侵 D.太平天国的失败12.民国初年,景德镇制瓷业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将瓷器装饰中的构图由古装人物逐渐改为青年女性时尚妆容与服饰,如图为其中的主要造型图。据此可知(

)A.商业活动引领大众潮流 B.艺术创作展现时代风貌

C.西学东渐颠覆服饰基调 D.传统行业实现技术创新13.下面是“西晋末年内迁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这一时期的人口迁移()A.结束了南北对峙 B.促进了民族交融

C.巩固了北方统一 D.促使经济重心转移到江南地区14.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一切与反革命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无效。”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声明:战争结束后的新中国愿意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这些主张(

)A.冲破了传统意识形态束缚 B.使国民政府陷入外交孤立

C.催生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影响了新中国的外交方针15.吴国和蔡国同属姬姓,春秋时期蔡国与楚国关系紧张,吴国与楚国也矛盾重重。吴王阖闾在联合蔡国攻打楚国后,将女儿嫁给了蔡侯,打破“同姓不婚”的传统。这表明()A.血缘疏远导致诸侯矛盾激化 B.礼乐制度丧失了社会约束力

C.诸侯纷争影响社会观念变化 D.联姻是建立同盟的前提条件16.下图为1908年《时报》刊登的漫画《将来一斤之菜价》,由此可以推断这一时期(

)A.新政运动提高百姓收入 B.白银大量流入引发通货膨胀

C.社会动荡影响经济民生 D.鼓励工商政策加重市场混乱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希腊城邦建立以后,便有海外殖民运动的开展。到公元前6世纪,希腊人在东面于埃及、叙利亚建立少许商站,在南面到达非洲利比亚至突尼斯沿岸,在西面进入意大利、伊利里亚、西班牙和法国南部沿岸,在北面进入色雷斯,又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进入黑海地区。在这些海岸地带希腊人建立了众多殖民城邦。据统计,在此期间参加殖民的希腊城邦共有44个,在上述地区共建殖民城邦至少139座。用希腊人自己的比喻说,这些新邦分布于地中海、黑海地区,犹如雨后池塘周围此呼彼应的青蛙一样。参加殖民的是母邦公民团体的一分子,殖民后便是新邦公民团体的成员,而殖民城邦和母邦在政治关系上都是平等的。——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材料二

——摘自【英】韦尔斯《世界史纲:生物和人类的简明史》(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从材料一、二中获取的有关古希腊、罗马的历史信息。(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地中海地区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18.[历史中的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照片是触摸历史脉搏、感受生命温度的媒介。围绕“历史中的人”,提取以下一幅或多幅照片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唐律不仅吸收之前汉族各代(秦汉魏晋)的法律、北朝各少数民族(鲜卑等族)的法律,而且还吸收或尊重西域各地的法律规范。唐高祖李渊以隋《开皇律》为蓝本,修成了唐朝的第一部法典《武德律》。之后,唐太宗、唐高宗又先后修订颁行了《贞观律》和《永徽律》。鉴于《永徽律》律文过简,唐高宗遂命长孙无忌等人对该律逐条进行解释疏议,这部疏议就是现存的我国古代最早、最完整的法典《唐律疏议》,它标志着中华法系确立。唐代科举考试有常科和制举两种类型,其中常科中就设置有明法一科,这表明唐代已经形成了独立成熟的官方律学教育。——摘编自何勤华、王静《中华法系盛衰考》材料二

1902年,清廷颁发上谕:“现在通商事务烦多,著派沈家本、伍廷芳将一切现任律例,按照交涉情形,参酌各国法律,悉心修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清廷设立修律馆,坚持“参考古今,博辑中外”的修律方针。清末修律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02—1905年,侧重于删除旧律例,制定一些急需的单行法规。第二阶段1905—1911年,主要是为了配合立宪而编纂大量法典。清末修律是中国近代法制转型中的一个里程碑。——摘编自吕震乾《试论清末修律对中国近代法制转型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立法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修律与唐律修订的不同。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材料一甲:乙:中国的全部土地,只有极少数例外,主要是种植人吃的粮食,所有耕地从不休耕。法庭上金钱万能,钱多的人总是有理。尽管宫廷内气氛平静,一片祥和,但不能掩盖全国远非安宁融合的形势。无论乾隆本人,还是他身边的人,对新的科学仪器都没有好奇心,任何进步在那里都无法实现。——摘编自马戛尔尼《马戛尔尼使团使华观感》材料二观点一钦惟我国家,治化昌明,超轶三代,幅员之广,生齿之繁,亘古未有。——徐扬《盛世滋生图》题跋观点二不管是在舟山还是在溯白河而上去京城的三天里,没有看到任何人民丰衣足食、农村富饶繁荣的证明……不管是房屋还是河道,都不能跟英国泰晤士河两岸相提并论,触目所及无非是贫困落后的景象。——约翰·巴罗《我看乾隆盛世》材料二中的两种观点矛盾吗?请结合材料一说明理由。一、选择题1.【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材料中的他们经营着各种商品,并在不同地区进行贸易活动,包括中国丝绸和瓷器、印度和东南亚的调味品和香料、拜占庭帝国的珠宝等,还穿越撒哈拉沙漠进行贸易,造访东非沿海地区获取当地特产,这表明他们在亚欧非之间起到了交流和连接的作用,他们是阿拉伯商人,成为了亚欧非交流的桥梁,A项正确;垄断商路威胁西欧市场是奥斯曼帝国,材料中描述的是阿拉伯商人,排除B项;引领航海时代促进全球联系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航海家,排除C项;张骞凿空西域开通丝绸之路推动东西贸易,排除D项。故选A项。2.【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语言、饮食、输赋税均类齐民”“读书力田,纺织贸易”“男子冠服同于汉族”“与汉族杂处”“婚丧概从汉礼”等信息可知,改土归流后,少数民族地区在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文化教育等方面受到汉族的影响,这促进了边地文明开化,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改土归流后少数民族地区在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文化教育等方面受到汉族的影响,没有涉及君主专制,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改土归流后少数民族地区在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文化教育等方面受到汉族的影响,不能得出普及儒学教育的结论,排除C项;“改变了民族地区习俗”表述过于夸大,汉文化对其有影响,但少数民族习俗仍然存在,排除D项。3.【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隋唐时期“妒妇”“妒习”的盛行对传统“七出”形成冲击,男子对所谓“妒”的行为接受度相对较高,是社会环境较为宽松的表现,B项正确;“妒”的行为被接纳与婚姻自主权无关,排除A项;材料信息并未涉及少数民族婚俗和婚姻观,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如女的婚姻地位和家庭地位的变化,不涉及社会地位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4.【答案】B【解析】据材料“八省百官”制、“国郡里”制、“食封”“俸禄”等信息可知,日本仿效唐朝中央集权官僚体制,建立了完备的中央集权行政体制,B项正确;“完全照搬”说法绝对,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出日本面临民族危机,排除C项;幕府统治开始于1192年,排除D项。故选B项。5.【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邹容的《革命军》于1903年问世便迅速传播且销售量居当时革命书刊第一位。这表明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民众对革命的理念逐渐接受,A项正确;孙中山革命思想有其自身形成发展过程,并非来源于邹容,排除B项;《革命军》一书宣扬的是民主革命而非改革思想,排除C项;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包括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和中国同盟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广泛建立”的说法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6.【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被迫签署《凡尔赛条约》,遭受了严重的惩罚性条款,这对德国人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心理创伤和经济负担。笑话中的工人通过将一些零件组装成了武器,说明工厂的产品具有为战争服务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德国人对战后被限制军备的不满情绪,C项正确;当时德国受到和约限制,难以开展大规模军备竞赛,排除A项;工业标准化程度通常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工业领域中,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管理水平。材料无法直接得出德国工业标准化程度高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某工厂零件的组装信息,无法据此得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7.【答案】C【解析】据材料““年岁丰款,难以悬定,而工程之应修理者,必先有成局”,说明乾隆皇帝为将来可能发生的水旱灾害进行工程建设,即“以工代赈”具有计划性,C项正确;材料强调“以工代赈”具有计划性,未涉及社会保障制度开始实施,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到提高行政效率,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到考核官员,排除D项。8.【答案】C【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是对金银财富的追求,哥伦布的描述容易引起欧洲人对美洲的向往,推动西方国家对美洲的殖民侵略,客观上推动了洲际间的交流,故选C项。9.【答案】D【解析】材料“苏丹穆罕默德用重惩威吓的办法,禁止继续抢劫和仍然没有停止的屠杀。所有的人都服从了他的命令”是对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陷拜占庭君士坦丁堡后的描述,D项正确;蒙古帝国的领袖被称为大汗,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阿拉伯帝国的领袖叫哈里发,排除B项;埃及帝国的领袖叫法老,排除C项。10.【答案】A【解析】科幻小说家和学者从保护人类利益出发,对人类与机器人共处的道德准则提出了各自的主张,这有利于引导当今世界科技伦理的良性发展,A项正确;冷战开始于1947年,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人类探索与机器人共处的道德准则,不能说明“非传统安全威胁”(指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恐怖主义等)正在持续蔓延,排除C项;材料只提及了阿西莫夫观点和儒家道德原则可用于构建机器人道德伦理等,没有足够信息表明这是“多元文明”正在“聚焦”世界发展与安全,排除D项。11.【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安徽叠被滋扰,失事之地较多……兵火之际,不易催科……惟有仰恳天恩,俯准将咸丰三年应征钱粮展限缓办,俾藩司汇齐卷宗,细心核办催征。”可知,安徽巡抚福济上奏请求将咸丰三年应征钱粮展限缓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为“太平军”。1853年,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政权。为推翻清朝统治,进行北伐和西征,全盛时拥有中国半壁江山,而安徽大部分地区在1854年处于太平天国统治之下,所以材料中这一局面的出现源于政治局势的动荡,A项正确;材料表述的是因太平天国运动导致赋税缓收,没有涉及政府财政的恶化,排除B项;材料中表述的是中国内政问题,与西方列强无关,排除C项;1864年,太平天国都城天京陷落,标志着运动失败,与材料中“1854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2.【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服装造型与装饰的角度发现这些服饰的主要特征为:上衣下裳是主要服装形式,并辅以西式的装饰元素,服装款式逐渐由紧窄向宽肥、由直线向曲线过渡,整体风格以中式为主、西式为辅、中西结合的特征较为明显。这一方面来自瓷器作者对时代生活的密切观察,同时也反映出民国初年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及审美天性的解放,说明艺术创作展现时代风貌,B项正确;民国时期的这种服饰并非是主流,排除A项;‌民国时期的服饰基调总体上呈现出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和融合,因此西学东渐并未颠覆服饰基调,排除C项;材料无法得出传统行业是否实现技术创新的结论,排除D项。13.【答案】B14.【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土地革命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反对不平等的屈辱条约,主张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这些主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外交方面的基本原则和立场,推动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D项正确;鸦片战争后条约外交逐渐冲破古代传统意识形式的束缚,排除A项;土地革命和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得到多国支持认可,排除B项;1953年,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国际形势变化和当代外交实践逐步形成的,排除C项。15.【答案】C【解析】吴王阖闾在联合蔡国攻打楚国后,将女儿嫁给了蔡侯,打破“同姓不婚”的传统,说明诸侯纷争的背景下,维护诸侯国的利益比保持“同姓不婚”的传统更重要,表明诸侯纷争影响了社会观念的变化,故选C项;春秋时期诸侯矛盾的激化主要是由于各自诸侯国的利益,而不是血缘关系疏远,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礼乐制度强调的是尊卑等级,所以同姓不婚不属于礼乐制度,B项与题目主旨不符,排除B项;吴王阖闾是在联合蔡国攻打楚国后才联姻的,所以不能据此得出联姻是建立同盟的前提条件的结论,排除D项。16.【答案】C【解析】根据漫画可知,它表现了老百姓对社会动荡必然影响到生活的担忧,“将来”要挑着装满钱的担子来买一小捆青菜了,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百姓收入提高,反映老百姓手中货币和劳动贬值,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1908年中国是白银流出国,排除B项;结合所学可知,鼓励工商不是市场混乱的原因,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7.【答案】(1)历史信息:古希腊城邦众多,小国寡民,而古罗马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古希腊殖民城邦与母邦政治地位平等,古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古罗马逐渐取代了古希腊在地中海的影响,并进一步扩大;古希腊实行民主政治,古罗马推行专制政治。(任答三点即可)(2)发展趋势:从城邦林立到帝国统一;从农业为主到商业繁荣;文化方面从多元到融合。(任答一点即可)因素: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古希腊的海外殖民和古罗马的军事扩张;罗马法协调了区域内各民族的关系;航海技术的发展。(任答三点即可)18.【答案】示例一论题:人在历史旅途中论述:照片,往往定格了历史的一瞬间,前人的“生活”,是后人眼中的“历史”。1912年,民国政府颁布“剪发令”,视剪发为新国民的象征,开启了剪发易服的移风易俗之旅。图二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