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压力管道检验员资格考试试卷(含历年真题解析)_第1页
2025年压力管道检验员资格考试试卷(含历年真题解析)_第2页
2025年压力管道检验员资格考试试卷(含历年真题解析)_第3页
2025年压力管道检验员资格考试试卷(含历年真题解析)_第4页
2025年压力管道检验员资格考试试卷(含历年真题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压力管道检验员资格考试(含历年真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字母填入括号内)1.依据《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D0001),下列哪一类管道必须实施首次定期检验?A.GC1级管道,投用满1年B.GC2级管道,投用满2年C.GC3级管道,投用满3年D.所有级别管道,投用满5年【答案】A【解析】规程第3.1.2条明确,GC1级高危害介质管道须在投用满1年后实施首次全面检验;GC2、GC3级首次周期分别为3年、6年。2.射线检测中,当壁厚t>8mm且焊缝余高磨平时,像质计应放置于:A.射线源侧B.胶片侧C.焊缝中心D.热影响区【答案】A【解析】依据NB/T47013.2-2022,磨平焊缝且t>8mm时,像质计置于源侧可减小几何不清晰度,保证灵敏度。3.某GC2级20钢管道设计压力3.8MPa,设计温度380℃,运行8年后首次停机检验,测得最大实测壁厚8.7mm,最小7.1mm,原始壁厚9.5mm,腐蚀速率0.15mm/a。按GB/T30579评定,该管道剩余寿命约为:A.4年B.6年C.8年D.10年【答案】B【解析】剩余壁厚7.1mm,允许最小壁厚6.1mm(按强度计算+1mm腐蚀裕量),剩余腐蚀量1.0mm,速率0.15mm/a,寿命=1.0/0.15≈6.7年,取保守值6年。4.渗透检测时,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虚假显示”?A.清洗剂挥发过快B.显像剂层过厚C.环境温度低于5℃D.渗透时间不足【答案】B【解析】显像剂过厚会掩盖真实缺陷或造成毛细阻塞,产生非相关显示,即虚假显示。5.超声测厚时,若探头与管道外表面存在0.5mm弧面间隙未加耦合剂,最可能出现的信号现象是:A.多次底面回波增强B.初始脉冲展宽C.底面回波消失D.界面波高度降低【答案】C【解析】间隙导致声能无法有效入射,底面回波完全消失,仪器可能误报“无读数”。6.关于TOFD检测的“盲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盲区仅存在于焊缝根部B.盲区大小与探头中心距无关C.采用短脉冲探头可减小盲区D.盲区可通过增加增益完全消除【答案】C【解析】短脉冲提高纵向分辨率,可减小近表面盲区;盲区受PCS、频率、楔块尺寸综合影响,无法靠增益消除。7.某单位采用数字射线DR检测φ508×12mm管道环焊缝,探测器像素0.2mm,几何放大比1.2,则系统基本空间分辨率SRb约为:A.0.17mmB.0.20mmC.0.24mmD.0.30mm【答案】A【解析】SRb=像素尺寸/放大比=0.2/1.2≈0.17mm。8.依据《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则》(TSGD7005),耐压试验的试验压力Pt计算公式为:A.Pt=1.5P[σ]t/[σ]B.Pt=1.25P[σ]t/[σ]且≥1.15PC.Pt=1.1P[σ]t/[σ]且≥P+0.1D.Pt=P+0.5【答案】B【解析】规则第4.3.3条,试验压力取1.25倍设计压力乘以温度修正系数,且不得小于1.15倍设计压力。9.下列哪项不是磁粉检测预处理内容?A.拆除保温层B.打磨焊缝余高C.用钢丝刷除油D.用蒸汽除漆【答案】D【解析】蒸汽除漆可能引入水汽,影响磁粉悬浮性,通常采用溶剂或机械法。10.某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接接头出现热裂纹,宏观断口呈“沿晶+氧化”特征,其最可能类型为:A.再热裂纹B.液化裂纹C.延迟裂纹D.疲劳裂纹【答案】B【解析】液化裂纹发生于热影响区,晶界低熔点相重熔,沿晶开裂并氧化,断口呈沿晶+氧化色。11.声发射检测中,若撞击计数率突然升高但幅度分布不变,最可能原因是:A.裂纹快速扩展B.传感器松动C.电子噪声干扰D.泄漏【答案】D【解析】泄漏产生连续声发射信号,撞击计数率升高,但幅度分布保持低幅值特征;裂纹扩展伴随高幅信号。12.关于硬度测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里氏硬度可用于现场快速筛查B.布氏硬度压痕大,不适用于薄壁管C.维氏硬度可测焊缝热影响区窄小区域D.洛氏硬度HRC可直接换算为抗拉强度Rm,无需材料系数【答案】D【解析】Rm换算需材料系数k,不同钢种k值不同,不可直接换算。13.某GC1级氢气管道采用100%射线检测,按NB/T47013.2,一次透照长度L3应满足:A.≤50mmB.≤70mmC.≤90mmD.≤120mm【答案】C【解析】K值控制1.1,透照厚度比限制,计算得L3≤90mm。14.管道支吊架冷态调零时,若指针偏向“热态”方向,说明:A.支吊架过载B.支吊架欠载C.管道存在冷紧D.弹簧失效【答案】B【解析】指针偏向热态,表示弹簧压缩量不足,即欠载。15.某单位采用相控阵超声检测纵缝,扇扫角度范围35°-70°,若楔块声速2330m/s,钢中横波声速3230m/s,则钢中折射角范围约为:A.25°-45°B.35°-70°C.50°-80°D.70°-90°【答案】C【解析】按斯涅尔定律,θ钢=arcsin(3230/2330×sinθ楔),计算得50°-80°。16.下列哪种缺陷最适合采用ACFM检测?A.表面开口裂纹B.埋藏未熔合C.气孔D.夹渣【答案】A【解析】ACFM对表面开口裂纹敏感,无需耦合剂,可穿透涂层。17.某管道外防腐层为3PE,测得漏点率2点/km,破损点直径3mm,依据SY/T0087,评价等级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答案】B【解析】漏点率<5点/km且破损点<10mm,评为二级。18.关于金相复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对表面进行电解抛光B.可现场快速测定晶粒度C.不能显示非金属夹杂物D.复膜厚度越厚越好【答案】B【解析】复膜法可现场复制显微组织,回实验室观测晶粒度、烧伤、微裂纹。19.某管道运行压力脉动幅值达设计压力15%,按API570,应:A.立即停车B.缩短检验周期C.增加壁厚D.无需处理【答案】B【解析】压力脉动>10%即视为显著动载,应缩短检验周期并评估疲劳。20.关于RBI评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延长高风险设备检验周期B.需结合失效概率与后果C.需定期更新数据D.可降低低风险设备检验频次【答案】A【解析】高风险设备应缩短周期,不可延长。21.某碳钢管道内腐蚀速率为0.2mm/a,设计寿命20年,腐蚀裕量4mm,则实际寿命为:A.10年B.15年C.20年D.25年【答案】C【解析】裕量4mm可满足20年需求,无需折减。22.采用导波检测时,若扭转波T(0,1)模式在φ219×8mm管道中激励,频率50kHz,则波长约为:A.64mmB.128mmC.256mmD.512mm【答案】B【解析】扭转波声速约3200m/s,λ=v/f=3200/50000=0.064m=64mm,但导波波长为周向导波,换算后128mm。23.关于硬度与应力腐蚀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硬度越高,抗SCC能力越强B.硬度>HRC22时碳钢在湿H2S环境易开裂C.硬度与SCC无关D.硬度低时氢鼓泡风险高【答案】B【解析】NACESP0472规定碳钢硬度>HRC22需考虑湿H2S开裂风险。24.某管道焊缝余高2mm,母材厚10mm,采用TOFD检测,探头频率5MHz,晶片直径6mm,则近表面盲区约为:A.1mmB.3mmC.5mmD.7mm【答案】C【解析】经验公式盲区≈0.6√(λ×PCS),计算得约5mm。25.关于泄漏性试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空气进行氨检漏B.氦检漏灵敏度高于气泡法C.水压试验可替代泄漏试验D.泄漏试验压力=设计压力【答案】B【解析】氦质谱检漏灵敏度可达10-11Pa·m3/s,远高于气泡法。26.某单位采用数字超声测厚,仪器分辨力0.01mm,若声速设置误差+1%,则对20mm壁厚的测量误差约为:A.+0.01mmB.+0.10mmC.+0.20mmD.+0.50mm【答案】C【解析】t=2s/v,误差与v成反比,+1%声速导致-1%时间,厚度误差+0.20mm。27.关于γ射线源192Ir,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半衰期74天B.适合厚壁检测C.能量311keVD.可检测钢厚度范围20-100mm【答案】D【解析】192Ir适合20-80mm,>100mm宜选60Co。28.某管道环焊缝采用双壁单影透照,外径60mm,壁厚4mm,焦距700mm,则几何不清晰度Ug约为:A.0.05mmB.0.10mmC.0.17mmD.0.25mm【答案】C【解析】Ug=d×b/(F-b),d=2mm,b=64mm,F=700mm,Ug≈0.17mm。29.关于应力测定,下列方法属于有损法的是:A.小孔法B.X射线衍射C.中子衍射D.超声临界折射法【答案】A【解析】小孔法需钻孔释放应变,属有损法。30.某管道运行温度450℃,材料12Cr1MoVG,下列哪项检验项目可省略?A.宏观检查B.硬度测定C.金相组织D.低温冲击【答案】D【解析】高温服役无需低温冲击。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31.下列哪些情况需立即进行壁厚测定?A.外表面发现鼓包B.保温层破损C.支吊架脱落D.外腐蚀斑点直径>10mmE.运行压力波动±5%【答案】A、C、D【解析】鼓包、支吊架失效、局部腐蚀均需立即测厚;保温破损需评估后决定;±5%波动未超标。32.关于相控阵超声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实时成像B.需更换探头即可改变角度C.可记录原始数据D.无盲区E.可替代射线检测【答案】A、B、C【解析】相控阵有电子扫查盲区,不能完全替代射线。33.下列哪些属于RBI后果等级主要输入参数?A.介质毒性B.泄漏孔径C.检测费用D.人口密度E.失效概率【答案】A、B、D【解析】后果评估关注安全、环境、经济损失,与检测费用无关。34.关于硬度换算,下列公式正确的是:A.HBW≈10HRCB.HV≈HRC+15C.Rm≈3.5HBWD.Rm≈0.35HVE.HRC≈0.1Rm-15【答案】C、D【解析】经验公式Rm≈3.5HBW,Rm≈0.35HV。35.下列哪些缺陷适合采用声发射定位?A.活性裂纹扩展B.泄漏C.夹渣D.未熔合E.蠕变孔洞【答案】A、B、E【解析】声发射检测动态缺陷,夹渣、未熔合为静态。36.关于TOFD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测缺陷高度B.需两个探头C.可记录图像D.对近表面缺陷敏感E.可替代磁粉【答案】A、B、C【解析】TOFD对近表面盲区大,不可完全替代磁粉。37.下列哪些属于压力管道在线检验方法?A.无人机目视B.导波检测C.声发射监测D.射线检测E.漏磁检测【答案】A、B、C、E【解析】射线需停输隔离,不宜在线。38.关于湿H2S环境开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包括SSCC、HIC、SOHICB.硬度控制是关键C.需限制S含量D.升高温度可减缓开裂E.仅发生在焊缝【答案】A、B、C、D【解析】SOHIC可发生于母材。39.下列哪些属于磁粉检测后处理内容?A.退磁B.去除磁粉C.防锈D.记录缺陷E.复验【答案】A、B、C【解析】记录与复验属检测过程。40.关于金相检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评定球化级别B.可测渗碳层深度C.可现场复膜D.需破坏取样E.可评估蠕变损伤【答案】A、B、C、E【解析】复膜法无需破坏。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打“√”,错误打“×”)41.射线检测中,增大焦距可提高灵敏度。【答案】√42.超声检测中,频率越高,衰减越小。【答案】×43.磁粉检测可检出奥氏体不锈钢表面裂纹。【答案】×44.硬度测试时,相邻压痕中心距应≥3倍压痕直径。【答案】√45.压力管道耐压试验后必须立即进行气密性试验。【答案】×46.导波检测可一次性检测数十米管道。【答案】√47.相控阵超声不能用于铸铁检测。【答案】×48.声发射传感器需用波导杆在高温管道上耦合。【答案】√49.RBI评估结果永久有效,无需更新。【答案】×50.漏磁检测对内部缺陷不敏感。【答案】√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51.简述GC1级管道首次全面检验的主要项目及比例要求。【答案】1)资料审查:100%;2)宏观检查:100%,含保温拆除≥20%;3)壁厚测定:≥50%且≥20点/km,弯头、三通、变径全覆盖;4)射线或超声检测:焊接接头≥20%,且≥2个环缝;5)硬度、金相:材质不明或温度≥400℃时各≥2处;6)耐压试验:100%,试验压力1.25P[σ]t/[σ]且≥1.15P;7)泄漏试验:输送极度危害介质时100%氨或氦检漏。52.说明TOFD检测中“侧向波”与“底面反射波”的作用。【答案】侧向波提供时间参考,用于缺陷上端定位;底面反射波提供底面时间参考,用于缺陷下端定位及厚度校准;二者之间出现衍射信号,通过时间差计算缺陷高度。53.列举五种常用高温管道寿命评估方法并给出适用条件。【答案】1)Larson-Miller:碳钢、低合金钢≥450℃;2)蠕变孔洞评级:10CrMo910等≥500℃;3)硬度下降法:球化≥3级;4)金相复膜:现场快速筛查;5)割管持久试验:精度最高,需破坏。54.简述RBI评估中失效概率更新的触发条件。【答案】1)检验发现缺陷超标;2)工艺参数超设计范围>10%;3)材料性能退化证据;4)同类设备发生重大失效;5)运行时间达评估周期;6)管理制度重大变更。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55.某GC1级管道φ325×12mm,材质20G,设计压力5.3MPa,设计温度400℃,投用10年后测得最小壁厚9.8mm,腐蚀速率0.18mm/a,问:(1)按GB/T30579,剩余寿命多少?(2)若计划再运行8年,需多大腐蚀裕量?(3)若采用堆焊修复,最小堆焊厚度多少?【答案】(1)允许最小壁厚tmin=PD/(2[σ]η-P)=5.3×0.325/(2×92×1-5.3)=9.5mm,取腐蚀裕量1mm,tmin′=10.5mm,剩余壁厚9.8mm,剩余腐蚀量-0.7mm,已超标,需立即降压或修复;(2)8年需裕量0.18×8=1.44mm,tmin′=10.5+1.44=11.94mm;(3)堆焊后需≥12mm,现9.8mm,最小堆焊厚度2.2mm,考虑1mm加工余量,取3.2mm。56.射线透照φ508×14mm环焊缝,192Ir源,曝光曲线给出当F=700mm,剂量率20mGy·m2/min,黑度2.5需曝光量15mGy,求:(1)若焦距改为600mm,所需曝光时间?(2)若加0.5mm铅增感屏,曝光量可减少百分比?【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