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A10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学情诊断历史试题(B卷)_第1页
安徽省A10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学情诊断历史试题(B卷)_第2页
安徽省A10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学情诊断历史试题(B卷)_第3页
安徽省A10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学情诊断历史试题(B卷)_第4页
安徽省A10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学情诊断历史试题(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安徽省A10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学情诊断历史试题(B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请在答题卷上作答。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鞅提出“訾(计量)粟而税”,而非按土地面积或其他标准征税;商鞅提出国家还要将税则“上一”,即制定统一的征税标准,因为“上一则信,信则臣不敢为邪”。商鞅的上述思想意在()A.废除贵族特权 B.稳定小农经济 C.抑制土地兼并 D.维护井田制度2.如图信息可佐证秦代()A.文书传递的效率较高 B.文书行政的严密规范C.政务处理的形式主义 D.地方行政机构设置完备3.比干是商纣王之叔,以忠诚直谏著称。太和十八年(494年)戊辰,孝文帝迁都洛阳途中,“经殷比干之墓,祭以太牢”。同年冬月,孝文帝经比干之墓“伤其忠而获戾”,于是“亲为吊文,树碑而刊之”。太和十九年壬辰,孝文帝又“遣黄门郎以太牢祭比干之墓”。孝文帝的上述举动旨在()A.促进南北方文化的交流 B.尊重和褒奖先代贤臣C.褒扬忠义精神维护统治 D.推动鲜卑习俗的汉化4.唐律规定,男女囚犯分狱监管,男犯人主要在园圃从事体力劳动,女犯人则在厨房干活。犯人有病,要及时为其医治;其祖父母或父母若亡,准许犯人回家奔丧,并为其提供往返路费。该规定()A.深受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影响 B.表明律令开启儒家化趋势C.促进了封建礼乐制度的发展 D.有效解决了社会阶级矛盾5.北宋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贡举中,除正式录取外,真宗对河北及京东青州、齐州等地北方沿边地区士人举人单独考试,额外录取进士13人、诸科345人,落第者亦赐装钱遣返,还许诺若能捍寇即赏以官秩。这一特殊政策()A.凸显了笼络北方沿边士人的意图B.顺应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C.体现了“恩威并施”的治边策略D.削弱了人才选拔的门第限制6.明朝土司建制始于1368年,“分别司郡州县,额以赋税,听我驱调,而法始备”;到1530年,“以府州县等官隶验封,宣慰、招讨等官隶武选。隶验封者,布政司领之。隶武选者,都指挥领之。于是文武相维,比于中土”。明朝土司制度的演变()A.确立了文武分治的职官体系 B.削弱了中央对边疆的控制C.实现了内地边疆治理一体化 D.有利于提升边疆治理效能7.1909年起,各省经选举设立了谘议局。1910年,清廷设立中央级咨询机构资政院。《谘议局章程》规定,“谘议局议定可行事件,呈请督抚公布施行之。如督抚不以为然,应说明理由,交局复议。……凡督抚交局复议事件,如谘议局仍执前议,则由督抚将全案送中央咨询机构资政院核办。”谘议局的设置()A.有条件落实了三权分立原则 B.为新兴阶层提供了参政空间C.加速了中央权力下移的趋势 D.改变了清廷政治体制的本质8.1939年,国民政府公务员考试改革后,初试及格者受训期间的各种费用多需自理。非考试及格人员之进身多由于亲私的引荐,“与机关长官有先天之关系,不但职位优越,升迁也比较容易”,而前者则与机关长官素昧平生,不但备受歧视,且升迁十分不易。这可以佐证国民政府()A.训政体制日益强化 B.选官制度的近代化任重道远C.党政不分特征明显 D.公务员制度的设计脱离国情9.下表为1951—1952年江苏太仓县新建乡大同村居民情况变化表。下表数据变化说明土地改革()项目土改时户数占总户数%土改后变化贫农中农富农地主其他合计雇农11.4711贫农4160.31723141中农2029.412020富农22.9422地主45.8844合计68100184324188占总户数%26.4763.242.945.881.47100A.推动了农村社会结构调整 B.实现了雇农贫农身份的转变C.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关系 D.加速了自然经济结构的瓦解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序言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明确了我国各民族之间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以及民族区域自治的终极目标,其中大量条款涉及了对民族地区经济的扶持。这可用于说明,该法()A.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发展与繁荣 B.适应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C.正式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保障11.1971年,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受邀访华,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首个正式访华的美国团体。周恩来总理在接见代表团时表示:“你们这次应邀来访,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这体现了中国()A.借重民间交流突破政治壁垒 B.坚持“一边倒”的外交方针C.通过多边外交参与全球治理 D.已经实现了体育强国的梦想12.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它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该法典的出台()A.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B.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需要C.填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法的法律空白D.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13.斯巴达无论贵族还是普通公民,均需在食堂集体进餐,私人餐饮行为受到严格限制。同时,虽允许公民拥有份地,但份地由被征服者黑劳士耕种,公民不得直接经营,且土地禁止买卖,公民仅能获取份地产出。这表明斯巴达()A.公共权力干预私人空间 B.坚持城邦利益至上性C.城邦内部阶级矛盾缓和 D.封建农奴制经济发达14.下表为12-13世纪英国部分协议摘编。下表信息可用以佐证当时英国()时间协议内容描述1107年坎特伯雷大主教安瑟伦与国王亨利一世达成协议,规定主教由所在教区牧师会选举产生,但选举需在王室小教堂举行并接受王室监督1136年国王斯蒂芬颁布宪章,承诺“不干预教会圣职买卖,主教有权独立处理辖区内灵界司法与财产事务”1164年亨利二世颁布《克拉伦登宪章》,规定“被控犯罪的教士需先由国王法官传讯,再交教会法庭审理,国王法官需在场监督”1215年《大宪章》第1条明确规定“教会享有自由选举教职的权利”A.王权与教权互相依存 B.教权与王权的矛盾斗争C.宗教改革的进程迅猛 D.封君封臣制度逐步形成15.19世纪初,某国际会议通过的文件中提出:“欧洲的和平不应再依赖某一大国的霸权,而应建立在各大国共同协商的基础上。我们通过定期会议协调立场,用法律条文约束彼此行为,使各国在保持独立主权的同时,形成稳定的国际秩序。”这一国际关系体系()A.确立霸权稳定与单极主导秩序B.践行民族自决与主权平等理念C.建立集体安全与军事同盟机制D.以均势原则与大国协调为核心16.1883年通过的美国文官法案中规定:在考试、任用、重新雇用、提升、调动、重新调动、降职或解雇等问题上,任何人决不应因有生理缺陷而受到歧视,但须文官委员会认为有关工作职责可以由有所述生理缺陷的人有效地完成。法令还规定,有生理缺陷的人员雇用不得给被任用人员带来危害,也不得危及其同事和其他人员的身体健康与安全。该规定()A.体现了效率优先原则 B.强化了文官职务常任的特征C.关注个人权利的保护 D.旨在确立文官委员会的权威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武帝即位之初,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赐曾图谋反叛,与此同时,“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匈奴长期侵扰,和亲政策未能根治,匈奴单于曾对汉朝进行嘲讽。武帝初年田蚡为丞相,“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于是,武帝选拔严助、朱买臣等应对侍从,授予侍中、给事中等加官,组建中朝,中朝官多为外戚等亲信,得入禁中。——摘编自李宜春《论西汉的内朝政治》材料二唐初至永淳二年,尚书令、左右仆射品秩高于中书令、侍中。永淳二年后,裴炎由侍中改任中书令,将政事堂迁至中书省,中书省地位超越门下省。开元初年,尚书左右仆射被排除出宰相行列,中书令掌“执政事笔”,权力居首,李林甫、杨国忠以中书令身份专权。肃宗至德二载,改“宰相分直主政事笔,每一人知十日”。代宗大历二年,侍中、中书令晋为正二品,门下、中书侍郎晋为正三品。——摘编自宁志新《唐朝三省的权力格局及其地位变化》(1)根据材料一,简析西汉中朝建立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三省六部制在权力运行方面的特点。(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央官制与国家治理体系的关系。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罗马的法律传统,即便在帝国覆亡之后的漫长岁月里,仍构成除不列颠以及其属地以外所有西方国家习惯法的基础。其中一些法律条款仍存活于现代欧洲许多国家的法律制度之中,成为西方文明的一笔重要遗产。——摘编自陈振昌《论欧洲传统文明的统一特征》材料二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了“英美法系”。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继承了罗马法传统,很快推广到欧洲各地,形成了“大陆法系”。——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1)根据材料一,归纳材料中有关罗马法的观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近代法律体系的特点。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大革命失败后,中共转而实行工农民主专政,毛泽东成为这一新的政权建设目标的主要实践者。1935年12月,毛泽东主张将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代之以“人民共和国”。他指出:“我们过去的政府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府,从现在起,应当改变为除了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外,还要加上一切其他阶级中愿意参加民族革命的分子。”1938年,他在同世界学联代表团的谈话中指出:“在这个国家内,有一个独立的民主的政府,有一个代表人民的国会,有一个适合人民要求的宪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