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题库-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的历史渊源_第1页
2025年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题库-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的历史渊源_第2页
2025年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题库-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的历史渊源_第3页
2025年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题库-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的历史渊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题库——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的历史渊源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金石学2.殷墟考古学3.博物馆之母4.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西方近代考古学诞生的主要标志及其历史背景。2.梁思成在中国现代建筑、考古和文物保护事业中做出了哪些主要贡献?3.谢阁兰对比较博物馆学理论的提出有何重要意义?4.中国古代的“收藏文化”与现代的“文物保护”理念有何本质区别?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试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西方博物馆发展模式的差异及其成因。2.结合具体事例,论述社会变迁如何影响文物与博物馆学的发展方向。---试卷答案一、名词解释1.金石学:指中国历史上专门研究古代青铜器和石刻铭文的学科,起源于汉代,是考古学在中国的前身,对古代历史、文字、艺术有重要贡献。**解析思路:*考察对学科源头在中国古代形态的理解,需答出其研究对象(青铜器、石刻)、起源时间、学科性质(考古学前身)及其意义。2.殷墟考古学:指以20世纪初对河南安阳殷墟的系统性科学发掘为代表的,开启中国现代考古学序幕的考古学分支,标志着中国考古学从金石学向科学考古学的转变。**解析思路:*考察中国现代考古学开端的关键事件和代表,需答出核心事件(殷墟发掘)、时代意义(开启序幕)、学科意义(转变标志)。3.博物馆之母:通常指法国博物学家、比较人类学创始人埃米尔·德·康科德·德·塞里埃(ÉmileDecauxdeSainte-Croix),因其在19世纪推动建立人类学博物馆,并提出了比较博物馆学思想,对现代博物馆理念形成有深远影响。**解析思路:*考察对西方博物馆学理论奠基人的认知,需答出关键人物(塞里埃)、主要贡献(比较博物馆学、人类学博物馆)及影响。4.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通常指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先驱者,以安特生(J.GunnarAndersson)和梁思成为代表,其中安特生因主持仰韶发掘、引入现代考古方法被誉为开拓者,梁思成则奠定了中国建筑史研究和保护的基础,共同推动了学科发展。**解析思路:*考察对关键奠基人物在中国语境下的认知,需答出代表性人物(可提安特生、梁思成)及其核心贡献(引入方法、建立学科)。二、简答题1.简述西方近代考古学诞生的主要标志及其历史背景。**答案要点:*主要标志包括:田野发掘采用科学方法(如地层学、类型学);注重考古学与其他学科(地质学、人类学)的结合;出现专门考古机构和学术期刊;培养专业考古人才。历史背景是工业革命推动科技发展、民族国家构建促进古代史研究需求、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对古代文化的兴趣。**解析思路:*考察对西方考古学从早期探索到科学确立的关键特征和动因的理解,需区分“标志”(方法、理论、机构、人才)和“背景”(科技、政治、文化)。2.梁思成在中国现代建筑、考古和文物保护事业中做出了哪些主要贡献?**答案要点:*在建筑学方面,系统研究中国古建筑,建立中国建筑史学科体系,提出保护理念;在考古学方面,参与创建中国营造学社,进行田野考察测绘;在文物保护方面,主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评选,提出文物保护原则,战后参与故宫等文物修复。**解析思路:*考察对代表性人物多方面贡献的掌握,需覆盖其主要领域(建筑史、考古、文物保护)及其具体事迹。3.谢阁兰对比较博物馆学理论的提出有何重要意义?**答案要点:*谢阁兰提出博物馆应超越国界,进行人类文化间的比较研究,打破了以西方为中心的博物馆模式;强调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和跨文化交流功能;其理论对促进国际理解、推动博物馆多元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解析思路:*考察对特定理论的核心观点及其价值的理解,需答出理论核心(跨文化比较、社会教育功能)及其意义(打破中心、促进交流)。4.中国古代的“收藏文化”与现代的“文物保护”理念有何本质区别?**答案要点:*古代收藏文化主要源于统治阶级和文人的审美、身份象征需求,侧重于对珍贵文物的占有和鉴赏,缺乏系统性保护意识和方法;现代文物保护则基于科学认知,强调文物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历史信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注重保护、研究、利用的统一,具有法律规范和社会责任。**解析思路:*考察对古今两种不同观念在动机、目的、方法、理念上的根本差异的辨析能力。三、论述题1.试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西方博物馆发展模式的差异及其成因。**答案要点:*差异:西方博物馆多源于收藏、服务于精英阶层,后转向科学分类、公开教育;早期中国博物馆多由外国引入或与教育改革结合,带有时代印记,本土化发展相对滞后,早期侧重陈列与教化。成因:西方是工业革命、民族国家建设和科学发展的产物;中国是内忧外患、西学东渐和现代化探索的产物,受到社会动荡、人才匮乏、理论体系未成熟等因素制约。**解析思路:*考察对中西方在特定历史时期博物馆发展状况的比较分析能力,需指出具体差异表现,并深入分析造成差异的社会、历史、文化等深层原因。2.结合具体事例,论述社会变迁如何影响文物与博物馆学的发展方向。**答案要点:*社会变迁通过改变社会需求、科技水平、政治环境、文化观念等影响学科发展。例如:工业化推动考古学田野方法和工业考古的出现;民族国家构建催生考古学服务于国族认同的功能;全球化促进博物馆跨文化交流和收藏研究;科技发展带来数字化保护、虚拟展示等新方向;环保意识提升促使文物保护理念和方法革新。具体事例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