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浙江省杭州市第四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质量检测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调控内分泌系统的活动B.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内分泌腺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C.①过程既有电信号的传导又可能有化学信号的传递D.如果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增加2.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 B.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C.该反射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 D.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程度3.硝酸甘油在医药上用作血管扩张药,是预防和紧急治疗心绞痛的特效药,该药的正确使用方法是舌下含服而不是吞服。舌下黏膜薄且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硝酸甘油在舌下溶于水后立即被吸收,最终到达心脏血管壁外的平滑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并释放一氧化氮,使平滑肌舒张,扩张血管,从而在几分钟内缓解心绞痛。根据信息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绞痛,不可能是心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刺激心脏神经导致的B.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时,会使某些人的血压急剧下降,可能会造成跌倒危险C.一氧化氮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可由突触前膜胞吐至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D.肾上腺素能快速舒张冠状动脉,与一氧化氮对心脏血管壁外平滑肌的作用效果相似4.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含量低于血浆中的B.内环境中的无机盐离子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C.组织液中的CO2能调节机体的某些生命活动D.内环境中的免疫活性物质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5.菌根是由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形成的联合体,在菌根形成率低的某高寒草甸实验区进行菌根真菌接种,可提高部分牧草的菌根形成率。下图为接种菌根真菌后实验区内两种主要牧草种群密度和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变化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种群密度的数据应采用各样方调查结果的平均值B.据图分析,两种牧草中对菌根依赖程度较高的是优质牧草AC.接种菌种后劣质牧草B减少,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D.此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种群密度和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为因变量6.如图是生物膜的结构模型,关于生物膜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叶绿体膜是由双层磷脂分子构成的B.精子卵细胞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膜上的糖蛋白能够将信息分子转移到细胞内D.磷脂在空气—水界面上可铺展成单分子层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因素很多。有些因素的作用是随种群密度而变化的,这种因素被称为密度制约因素;有些因素虽对种群数量起限制作用,但其作用强度和种群密度无关,被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遭遇寒流时,某昆虫种群不论其种群密度高低,所有个体都会死亡,寒流是非密度制约因素B.森林中,害虫和食虫鸟种群数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体现密度制约因素影响种群数量C.持续38℃高温可以引起蚜虫种群数量的急剧下降,高温属于密度制约因素D.在“S”形曲线中,随种群密度的增大,种群受食物短缺的影响越大,食物短缺属于密度制约因素8.(10分)“己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研究表明该病是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引起,该病毒为单股正链RNA(+RNA)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通过病毒的S蛋白“劫持”控制血压的人体ACE2蛋白(肺泡、胃肠道和角膜、结膜等部位的细胞表面有ACE2蛋白),并与其结合入侵人体。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感染2019-nCoV后,人体通过免疫系统的___功能清除病毒,其间通过___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与2019-nCoV结合,从而抑制______。(2)如果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___细胞可以与这些细胞密切接触,使它们裂解死亡,释放出病毒。T细胞可以分泌淋巴因子,其作用是____________。(3)新型冠状病毒不是通过皮肤细胞感染,而是通过肺泡等部位的细胞感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4)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痊愈后,很多人会积极捐献其血浆用于重症患者的治疗,即“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法”,是采集康复者的血浆用于治疗重症和危重症患者,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该血浆的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9.(10分)图1为某地区中某种老鼠原种群被一条河分割成甲、乙两个种群后的进化过程示意图,图2为在某段时间内,种群甲中的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a过程是由于河流产生______________将原种群分为甲、乙两个种群,经过长期的过程b产生品系1和品系2,过程b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物种1和物种2形成的标志即意味着两个物种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现代生物技术______________可改变这种种间阻碍。(2)图2中在____________时间段内种群甲发生了进化,在T时__________(是/否1不一定)形成新物种。(3)若时间单位为年,在某年时,种群甲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0%、30%和50%,则此时A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__。10.(10分)一万多年前,某地区有许多湖泊(A、B、C、D),湖泊之间通过纵横交错的溪流连结起来,湖中有不少鳉鱼。后来,气候逐渐干旱,小溪流渐渐消失,形成了若干个独立的湖泊(如图1),湖中的鱼形态差异也变得明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溪流消失后,各个湖泊中的鳉鱼不再发生基因交流,原因是存在______________。各个种群通过_______________产生进化的原材料,但这些变异不能决定进化的方向,原因是______________。(2)现在有人将四个湖泊中的一些鱼混合养殖,结果发现:A、B两湖的鳉鱼能进行交配且产生后代,但其后代高度不育,A、B两湖内鳉鱼的差异体现了______________多样性;来自C、D两湖的鳉鱼交配,能生育具有正常生殖能力的子代,且子代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性状差异,这体现了______________多样性。这些多样性的形成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______________的结果。(3)C湖泊中的鳉鱼某对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该种群内的个体自由交配。图2为某段时间内种群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假设无基因突变,则该种群在______________时间段内发生了进化,在Y3-Y4时间段内该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______。经历了图示变化之后,鳉鱼是否产生了新物种?______________(填“是”、“否”或“不确定”)。11.(15分)Ⅰ、“新冠肺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可发生如图所示免疫反应(X为有关物质),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问题:(1)通常,病毒要入侵机体,首先需要穿过人体的第一道防线_____。一旦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内,就需要通过_____巧妙配合、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对机体稳态的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免疫细胞、_____。(2)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调节,三者各自以特有的方式在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中发挥作用。同时,这三种调节的实现都离不开_____,它们的作用方式,都是直接与_____,完成调节过程。(3)某男子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后,还有可能再次感染“新冠肺炎”病毒而患病,其原因可能是_____(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Ⅱ、某兴趣小组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2,4-D溶液对某种植物的扦插枝条进行处理,以探究其对枝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下图。请据图分析回答:(4)本实验用2,4-D处理扦插枝条的方法除了用浸泡法外,还可以用_____。(5)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填“能”或“不能”)_____说明生长素具有低浓度促进生根,高浓度抑制生根的特性。(6)为了进一步探究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数的最适浓度,则应_____,再进行上述实验。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图中所示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过程,下丘脑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既可参与神经调节过程,也可参与体液调节过程。【详解】A、据图分析,大脑皮层通过控制下丘脑调控内分泌系统的活动,A正确;B、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内分泌腺,①为传入神经,下丘脑为神经中枢,⑦为传出神经,内分泌腺为效应器,B正确;C、①过程为兴奋从感受器到下丘脑,有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C正确;D、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通过反馈调节,使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量下降,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模型分析能力。2、C【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详解】A、起跑动作的产生是条件反射,之前有过该经验,A错误;B、神经中枢应该位于大脑皮层的躯体运动中枢,B错误;C、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故该反射涉及多个神经元先后兴奋,C正确;D、小脑是调节运动协调平衡,与起跑反应的快慢无关,D错误。故选C。3、C【解析】解答本题需要紧扣题干信息“硝酸甘油在舌下溶于水后立即被吸收,最终到达心脏血管壁外的平滑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并释放一氧化氮,使平滑肌舒张,扩张血管”答题。【详解】A、心肌细胞属于动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会产生酒精,A正确;B、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时,硝酸甘油在舌下溶于水后立即被吸收,最终到达心脏血管壁外的平滑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并释放一氧化氮,使平滑肌舒张,扩张血管,因此会使某些人的血压急剧下降,可能会造成跌倒,B正确;C、一氧化氮是气体,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可由突触前膜自由扩散至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C错误;D、肾上腺素可以促进加速心跳与血液流速,可以推测其可以引起血管扩张,导致血液流通加快,与一氧化氮(使平滑肌舒张,扩张血管)对心脏血管壁外平滑肌的作用效果相似,D正确。故选C。4、B【解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与组织液和淋巴液相比,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A正确;B、内环境中的无机盐离子有的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如Na+,B错误;C、组织液中的CO2可以调节呼吸,维持内环境稳态,C正确;D、内环境中的免疫活性物质参与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稳态,D正确。故选B。5、C【解析】分析曲线图可以看出,接种菌根后,优质牧草A的种群密度有所上升,而劣质牧草B反而下降,物种的丰富度也有所上升。【详解】A、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可用样方法,随机选取若干样方,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这样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度,A正确;B、据图可知,优质牧草A接种后种群密度有所上升,因此可以推测,优质牧草A对菌根依赖程度更高,B正确;C、接种菌根真菌后,物种丰富度升高,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升高,因此该试验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提高,C错误;D、此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种群密度和物种丰富度随着接种菌根真菌后的时间发展而发生变化,为因变量,D正确。故选C。6、D【解析】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详解】A、线粒体、叶绿体均具有双层膜,是由4层磷脂分子构成的,A错误;B、精子卵细胞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B错误;C、膜上的糖蛋白能够接受信息分子传递的信息,不能把信息分子运到细胞内,C错误;D、磷脂在空气-水界面上可铺展成单分子层,D正确。故选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C【解析】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分两类,一类是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如食物、流行性传染病等;另一类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气候、季节、降水等的变化,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没有关系,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详解】A、寒流对昆虫种群数量的影响与种群密度无关,故寒流是非密度制约因素,A正确;B、在森林中,当害虫增加时食虫鸟也会增多,这样害虫种群的增长就受到抑制,害虫和食虫鸟种群数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体现了密度制约因素影响种群数量,B正确;C、温度对种群数量的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高温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C错误;D、食物短缺对种群数量的影响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故食物短缺属于密度制约因素,D正确。故选C。8、①.防卫②.浆③.病毒(或2019-nCoV)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④.效应T⑤.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⑥.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肺泡等部位的细胞膜表面具有与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特异性结合的ACE2蛋白(受体)能够被该病毒识别感染;皮肤细胞膜表面没有ACE2蛋白,不能够被该病毒识别感染⑦.康复者血浆内含有该病毒的特异性抗体,注入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体内后与病毒特异性结合从而降低病毒浓度,起到治疗效果【解析】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2、体液免疫过程为: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3、细胞免疫过程为: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详解】(1)感染2019-nCoV后,人体通过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清除病毒,其间通过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与2019-nCoV结合,从而抑制病毒(或2019-nCoV)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2)如果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细胞免疫中产生的效应T细胞可以与这些细胞密切接触,使它们裂解死亡,释放出病毒。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的作用是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3)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肺泡等部位的细胞膜表面具有与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特异性结合的ACE2蛋白(受体)能够被该病毒识别感染;皮肤细胞膜表面没有ACE2蛋白,不能够被该病毒识别,所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不是通过皮肤细胞感染,而是通过肺泡等部位的细胞感染。(4)由于康复者血浆内含有该病毒的特异性抗体,注入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体内后与病毒特异性结合从而降低病毒浓度,起到治疗效果,所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痊愈后,很多人会积极捐献其血浆用于重症患者的治疗。【点睛】本题以“2019-nCoV”为载体,主要考查病毒的特点、免疫调节、基因表达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9、(1).地理隔离(2).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3).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4).QR(5).不一定(6).35%【解析】A基因频率指A占A与a的比例。种群进化的方向由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生殖隔离。【详解】(1)图1为某地区中某种老鼠原种群被一条河分割成甲、乙两个种群后的进化过程示意图,因此a过程是由于地理隔离。由于甲乙两种群生活的环境不一样,经过长期的选择,产生了品系1和品系2,过程b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转基因技术可以打破物种间的障碍,实现不同物种间的基因交流。(2)图2在QR段基因频率改变,种群发生进化。但不一定会形成新的物种。(3)A的基因频率为AA的基因型频率+1/2Aa的基因型频率,即20%+1/2×30%=3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种形成及进化的实质,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计算分析推理能力。10、(1)①.地理隔离②.突变和基因重组③.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2)①.物种②.基因③.共同进化(3)①.Y1-Y3②.48%③.不确定【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种群是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种群中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叫基因库;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物进化是共同进化;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形成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小问1详解】溪流消失后,不同湖泊之间产生了地理隔离,各个湖泊中的鳉鱼不再发生基因交流。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但由于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因此突变和基因重组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可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小问2详解】A、B两湖的鳉鱼能进行交配且产生后代,但其后代高度不育,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它们属于2个物种,因此A、B两湖内鳉鱼的差异体现了物种多样性;C、D两湖的鳉鱼交配,能生育具有正常生殖能力的子代,说明他们属于同一个物种,子代之间存在一定的性状差异,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小问3详解】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因此据图2可知,Y1-Y3时间段内发生了进化。在Y3-Y4时间段内该种群中A基因频率为0.4,则a基因频率为0.6,故Aa的基因型频率为2×0.6×0.4=48%。图示过程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说明生物进化了,但不能确定是否形成了新物种。11、(1)①.皮肤、黏膜②.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③.免疫器官、免疫活性物质(2)①.信号分子②.受体接触(3)第一次感染“新冠肺炎”后人体内产生的“新冠肺炎”病毒抗体和记忆细胞的数量及存活时间有限(4)沾蘸法(5)不能(6)在100~500mg/L浓度范围内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解析】1、特异性免疫:①体液免疫过程为:a.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林省长春市第八十九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长沙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家居建材行业绿色环保与智能家居产品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财务管理多维度分析模板
- 读小王子有感对友谊与成长的理解读后感8篇范文
- 2025年牧师技能测试题目及答案
- 售后服务品质保障承诺函(3篇)
- 安全员证考题题库直播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数字货币行业数字货币法律法规解读报告
- 2025年物流科技行业智能物流解决方案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锚杆工程隐蔽验收记录
- 2020年汽车物流企业组织结构及部门职责
- 一句话营销技巧培训课件
- 混凝土原理与设计10压弯承载力课件
- 批评话语分析
- 幼教培训课件:《家园共育体系建构与实施策略》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课件
- 2023版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诊疗常规
-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件比赛场次公开课获奖课件
- 初中物理人教九年级(2022年更新)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设计
- CFRP板条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在结构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