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2026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高三上学期测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牛顿和胡克在力学、光学、仪器等方面有着伟大的贡献。两人互相启发,但也存在着不少激烈的争论,以致互相仇视。除了关于光本性的争论之外,他们之间还有一个争执,那就是万有引力的平方反比定律究竟是谁发明的问题,这在科学史上也是一个著名的公案。胡克在力学与行星运动方面花过多年心血,提出过许多深刻的洞见。1679年至1680年,胡克与牛顿进行了一系列通信,讨论引力问题。牛顿虽然早年就已经在此领域取得过一些进展,但不知是荒废多年还是怎么,这次却大失水准,他竟然把引力看成不随距离变化的常量,并认为物体下落是一个圆螺线。胡克纠正了他的错误,并在信中假设引力大小是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虽然说得比较模糊。胡克把牛顿的错误捅到了皇家学会那里,这使得牛顿极为光火,他认定胡克是存心炫耀,并有意让他出洋相。于是两人间波粒的旧怨未愈,引力的新仇又起,成为终生的对手。胡克与牛顿的这次通信是科学史上极为重要的话题。牛顿后来虽然打死也不肯承认胡克对其有所帮助,但多数科学史家都认为胡克在这里提供给了牛顿关键性的启发;没有胡克的纠正,牛顿一直错误地以为行星运动是在两个平衡力——向心力和离心力同时作用下进行的。到了1684年,胡克和牛顿分别试图证明平方反比的引力导致椭圆轨道(也就是ISL定律)。胡克吹嘘说他证明了,但从未拿出结果;牛顿也说他早就证明过——同样没有任何证据。不过几个月后,牛顿重写了一份手稿,也就是著名的《论运动》,这成为后来《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简称《原理》)的前身。《原理》发表后,胡克要求牛顿承认自己对于平方反比定律发现的优先权,并在前言里提及一下。牛顿再次狂怒:他暴跳如雷,从《原理》里面删掉了绝大多数有关胡克的引用,剩下不多的,用词也从“非常尊敬的胡克先生”变成了简单的“胡克”两个字。他是如此怒气冲天,甚至拒绝出版《原理》第三卷。在牛顿眼中,胡克完全是个江湖骗子,靠猜想和碰运气来沽名钓誉。许多科学史家也曾以为胡克猜想的成分居多,不过,加州大学桑塔克鲁兹分校的瑙恩伯格教授从一幅最近披露的胡克的图稿中得出结论:胡克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要比人们传统认为的深刻得多,他所采用的几何证明手法和牛顿后来在《原理》中所使用的是类似的,所差的只是胡克不懂微积分而已。ISL定律的发明权仍应该归于牛顿,可是胡克显然在其中占有重要甚至关键的地位。应该说,胡克也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曾帮助波义尔发现波义耳定律,用自己的显微镜发现了植物的细胞,《显微术》更是17世纪最伟大的著作之一。他是最杰出的建筑设计师和规划师,曾亲自主持了1666年伦敦大火后的城市重建工作,如今伦敦城中的许多著名古迹,都是从他手中留下的。在地质学方面,胡克的工作(尤其是对化石的观测)影响了该学科整整30年。他发明和制造的仪器(如显微镜、发条摆钟、轮形气压表等)在当时无与伦比。他所发现的弹性定律是力学最重要的定律之一。在那个时代,胡克在力学和光学方面是仅次于牛顿的伟大科学家,可是似乎他却永远生活在牛顿的阴影里。胡克的晚年相当悲惨:他双目失明,被几乎所有人抛弃,1688年之后,胡克就再也没从皇家学会领过工资。他变得愤世嫉俗,字里行间充满了挖苦。胡克死后连一张画像也没有留下来,据说是因为他“太丑了”,但也有学者言之凿凿地声称,是牛顿利用职权有意毁弃了胡克的遗物,作为对他最后的报复。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胡克逐渐迎来了翻身的日子,他的名字突然成为科学史界最热的话题之一。2003年是胡克逝世300周年,科学史学者们云集于胡克毕业的牛津和他生前任教的格雷夏姆纪念这位科学家。许多人都呼吁,胡克的科学贡献应当为更多的世人所知。(节选自曹天元《上帝掷骰子吗》)材料二:应该说,在与胡克的交锋中,牛顿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最终于1687年完成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本巨著不仅为物理学和天文学提供了精密的数学工具,还彻底改变了科学研究的方式,使科学探索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他的理论成为工业革命的基石,直接推动了蒸汽机、铁路等技术的创新,极大加速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同时,胡克的贡献也不容忽视。他不仅提出了著名的胡克定律,还在显微镜领域取得了开创性成就,首次提出的细胞这一术语沿用至今,并通过对植物细胞壁的观察奠定了微生物学与病理学的基础。胡克的研究凸显了观察与实验在科学探索中的重要性,推动了科学启蒙的进程。他的诸多发明使得实验科学成为现代科学不可或缺的支柱。在300多年后的今天,回溯牛顿与胡克的争端,宛如在跨越时空见证当初的科学发展。两位学者之间的对立不仅是思想碰撞,也不只是意气之争,更是科学方法与知识产权制度演变过程中的复杂博弈。从更广泛的视角来看,这场300多年前的争端揭示了科学进步的复杂本质:伟大发现往往伴随着思想竞争与制度创新,科学不仅是发现真理的工具,更是塑造文明的力量。(节选自微信公众号“科学方程式”《胡克VS牛顿:科学之争?意气之争?》)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克指责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时未提及自己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方面的贡献,这一指责的主要依据是两人交流的书信。B.胡克与牛顿就光本性进行了多番论战,但总体上胡克对牛顿的指责并没有得到外界的公认,此后的胡克变得越来越愤世嫉俗。C.瑙恩伯格教授认为,胡克并非像牛顿所说的那样只会靠猜想来沽名钓誉,他在证明ISL定律的过程中采用了几何证明的手法。D.虽然平方反比定律的发明权仍应该归于牛顿,但是当代许多科学史学者都呼吁,胡克的科学贡献也应当被更多世人知晓。2.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没有与胡克的交锋,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就无法问世。B.牛顿的理论体系是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对科学发展和人类文明产生深远影响。C.胡克的贡献不容忽视,他的实验方法论深刻影响了现代科学体系的构建。D.牛顿与胡克的科学之争启示我们:伟大的科学突破往往离不开竞争与合作。3.请根据下面的文字与示意图,在横线处补写词语。1679年胡克主动给牛顿写信,讨论他在《证明地球运动的尝试》论文中提出的行星运动受太阳吸引力影响的理论。牛顿在回信中画了一个假设:如果地球不存在,物体穿过地面继续下落,其轨迹沿着一个______直到地球中心(图a)。这个假设严重错误,立刻被胡克抓住。胡克回信指出,物体的轨迹类似于行星运动,应该是一个______(图b),这显示出他对行星运动的理解相当深刻。牛顿在第二封回信中承认轨迹不应是螺旋,但指出如果力保持不变,形成的轨迹将是一条不断旋转的______(图c)。4.论文发表时的内容摘要可以让读者迅速了解文章的全部内容。请为材料一写一段内容摘要,不超过150字。5.通过材料以及以下课文选段,读者对于牛顿与胡克“科学之争”的意义可以获得哪些认识?请分析概括。“在西方,人们熟知的是哥白尼日心说与托勒密地心说旷日持久的争论,正是这场争论,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以及天文学领域哥白尼革命的发生,最终促成了近代科学的建立。”——选择性必修下册《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二、文言小题(★★★)6.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秦桧当国”与“蒙不敢阿法,当高罪死”中“当”的意义不同。B.“靖前锋乘雾而行”与《登泰山记》中“自京师乘风雪”中“乘”的用法与意义相同。C.《登泰山记》中“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与“二子以半馈,却弗受”中“以”的用法与意义不同。D.《赤壁赋中》“凌万顷之茫然”与《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的句式不同。(★★★)7.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能授官,不以门第取人”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我欲因之梦吴越”中“因”的用法与意义不同。B.“向晚意不适”与《归园田居》中“少无适俗韵”中“适”的用法与意义不相同。C.《赤壁赋》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与《登泰山记》中“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的句式相同。D.《登泰山记》中“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的“烛”与《劝学》中“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的“水”的用法相同。(★★)8.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奇货可居”与《登泰山记》中“而半山居雾若带然”中“居”的意义不同。B.“于是舍人相与谏曰”与赤壁赋中“相与枕藉乎舟中”的“相与”的用法和意义相同。C.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与《登泰山记》中“道少半,越中岭”中“少”的意义不同。D.《六国论》中“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与《赤壁赋》“固一世之雄也”的“固”意义不同。(★★★)9.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殆:疲倦农者殆则土地荒殆:通“怠”,对……懈怠B.因亢旱上章极谏极谏:尽力规劝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数:列举罪状C.冀君实或见恕也见恕:被宽恕侯生乃屏人间语曰间:秘密地D.越长城之限限:界限赵宣子骤谏,公患之骤谏:突然进谏(★★★)10.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始皇三十七年冬,行出游会稽:巡视而四方丰凶贵贱:身份高贵B.俟我于城隅:等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美好C.洵美且异:十分采之欲遗谁:留下D.敝帚自珍:破旧不知何许人也:处所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建安元年,献帝自河东还洛阳,操议欲奉迎车驾,徙都于许,众多以未可卒制。彧乃劝操曰:“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秉至公以服天下,扶弘义以致英俊。”操从之。十七年,董昭等欲共进操爵国公,九锡①备物,密以访彧。彧曰:“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振汉朝,虽勋庸崇著,犹秉忠贞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事遂寝。操心不能平。会南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帝从之。至濡须,彧病留寿春,操馈之食,发视,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帝哀惜之,祖日②为之废乐。谥曰敬侯。(节选自《后汉书》)材料二: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也。彧年少时,南阳何颙异之,曰:“王佐才也。”永汉元年,举孝廉,拜守宫令。董卓之乱,求出补吏。除亢父令,遂弃官归,谓父老曰,“颍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宜亟去之,无久留。”乡人多怀土犹豫。会冀州牧同郡韩馥遗骑迎之,莫有随者,彧独将宗族至冀州。而袁绍已夺馥位,待彧以上宾之礼。彧度袁绍终不能成大事,时太祖(曹操)为奋武将军,在东郡,初平二年,彧去袁绍从太祖。太祖大悦,以为司马,时年二十九。(节选自《三国志》)材料三:董昭建九锡之议,文若不欲曹公心不能平以致其死君子惜之。或以为文若先知之未究,或以为文若欲终致节于汉氏。二者皆非文若之心也,文若始从曹公于东郡,致其算略,以摧灭群雄,固以帝王之业许之矣,岂其晚节复疑而不予哉!方是时,中原略定,中外之望属于曹公矣,虽不加九锡,天下不归曹氏而将安往?文若之意,以为劫而取之,则我有力争之嫌,人怀不忍之志;徐而俟之,我则无嫌而人亦无憾。要之,必得而免争夺之累,此文若之本心也。惜乎曹公志于速得,不忍数年之顷,以致文若之死。九锡虽至。而禅代之事,至于乃遂,此则曹公之陋,而非文若之过也。(节选自苏辙《历代论》)[注]①九锡:古代帝王对大臣的九种赏赐,有车马、衣服、乐器、武士、弓矢等,是对大臣的最高礼遇。②祖日:祭祀祖先神之日。11.材料三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文若A不欲B曹公C心不能D平E以致F其G死H君子I惜之。1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卒,最终,与《赤壁赋》“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卒’意思相同。B.将,带领,与《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的“将”意思相同。C.去,离开,与《岳阳楼记》“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去”意思相同。D.致,献上,与《屈原列传》“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的“致”意思不同。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董昭等人提议曹操进爵国公、受九锡之礼,并征询荀彧的意见,荀彧明确反对,曹操对此不满,借南征孙权之机让其到前线劳军。B.荀彧认为颍川是四战之地,在董卓之乱时很容易受到哉争的危害,恰好韩馥亲自前来迎接他们,但乡人多恋故土,不愿跟随他走。C.虽然袁绍对荀彧非常好,但荀彧预料袁绍最终不会成就大业,于是离开袁绍追随曹操,曹操非常高兴,任命荀彧为司马。D.曹操急于求成,并因此导致了荀彧的死亡,虽然得到了九锡之礼,最终自己也没能实现帝王之业。这是曹操短视之所在。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秉至公以服天下,扶弘义以致英俊。(2)中原略定,中外之望属于曹公矣,虽不加九锡,天下不归曹氏而将安往?15.对于荀彧不同意曹操“加九锡”的本心,人们都抱有什么观点?苏辙又是什么看法?请依据材料三简要概括。四、诗歌鉴赏(★★★★)中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列小题八声甘州[宋]叶梦得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想乌衣年少①,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②。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③。[注]①年少:指谢安的子、侄一班在淝水之战中表现出色的年轻将领。②奔鲸:这里形容苻坚兵溃如鲸鲵之窜逃。③东山老:指谢安,他曾隐居东山。桓筝:伊善弹筝。曾抚筝而歌《怨歌》,以讽谏晋孝武帝猜忌谢安,不予重用。1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登山所见。“迷岸草”和“孤城”营造出一种雄浑壮丽的空间即视感,奠定了怀古的感情基调。B.“坐看”颇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从容气概;“转盼”二句承接“坐看”,突出了少年豪杰的风采。C.“漫云涛”二句抒发词人“不见古人”的浩叹,这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有异曲同工之妙。D.下阕从“峥嵘”“豪英”到“空成今古”,再到“可堪岁晚”,词情一再转折,怀古叹今的兴味丰厚浓郁。17.叶词受到苏轼“豪放”词风的影响,显得“豪”中有“悲”,“亢奋”中有“感慨”。请结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分析两首词中“笑我”所体现情感的异同。五、名篇名句默写(★★)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环境描写侧面烘托了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2)在《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在泰山顶上看到太阳将出时的景色,奇幻无比,为下文写日出的壮观景色作了衬托。(3)《邶风·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解释了男子对恋人赠物“爱屋及乌”式的反应。六、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你不会捡起来还要吃吧?”当你伸手去拿掉落在地板上的饼干时,你的朋友这么问道。“5秒规则!”你回了一句,然后把饼干塞进嘴里。有一种流行的信仰:掉在地上的食物,(甲),就还是可以安全食用的。因为人们认为,地面上的细菌来不及在5秒内搭上食物的便车。果真如此吗?美国高中生克拉克对5秒规则进行了实验。她先用细菌污染瓷砖表面,然后把饼干扔到瓷砖上,发现仅在5秒钟之内,细菌已转移到食物表面。这一实验挑战了人们的流行观念。科学家保罗·道森也测试了5秒规则,他的结论与克拉克一样,证明:5秒规则完全是①。英国希尔顿研究了细菌从地面转移到面包的情况,接触时间从3秒到30秒不等。研究表明,食物与地面接触时间越长,(乙)。他指出,这可看作是对5秒规则有利的证据,但不是抉定性的。这触使教授沙夫纳对5秒规则的真实性再次进行研究,他观察不同食物在接触被细菌污染的不同表面时细菌转移的情况。他对接触时间在1秒以内、5秒、30秒等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更长的接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重庆文理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6年重庆传媒职业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必刷测试卷必考题
- 2026年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天津职业大学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满洲里俄语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甘肃卫生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必刷测试卷必考题
- 2026年黑龙江三江美术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新版
- 前端开发部门介绍
- 2025广东惠州市惠城区人民政府江南街道办事处招聘社区“两委”班子储备人选4人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华为ICT大赛2025-2026中国区(云赛道)高分备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解析)
- 专题03 立方根重难点题型专训(3个知识点+8大题型+3大拓展训练+自我检测)(解析版)
- ICU气管切开护理技术及并发症预防
- 元代服饰的讲解
- 粮食入仓安全培训课件
- 2025-2030工业机器人细分领域渗透率提升路径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
- 村干部安全生产培训资料课件
- 创新创业计划书(3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